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辽盆地东部地区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昊 崔军平 +2 位作者 金玮 成科璋 刘静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58,共13页
笔者对松辽盆地东部与张广才岭西部含黑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测年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其成岩时代与成岩环境。样品锆石振荡生长环带明显,Th/U值较大,揭示其属于岩浆成因。锆石U–Pb测年测得年龄分别为(179.3±1.5... 笔者对松辽盆地东部与张广才岭西部含黑云母花岗岩进行LA–ICP–MS测年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探究其成岩时代与成岩环境。样品锆石振荡生长环带明显,Th/U值较大,揭示其属于岩浆成因。锆石U–Pb测年测得年龄分别为(179.3±1.5)Ma和(177.5±1.4)Ma,属于早侏罗世末期。轻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重稀土元素无明显分馏,Eu、Ce元素具有正异常。样品形成于板块俯冲聚敛环境。该地区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受控于部分熔融作用,岩脉有地壳和地幔双重性,可能有地幔混染现象。通过统计大兴安岭、松辽盆地与张广才岭花岗岩年龄,发现张广才岭处花岗岩形成时期早于松辽盆地花岗岩形成时期,进一步验证前人推测古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发生双俯冲+拆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岩 U–Pb年代学 构造背景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
2
作者 范海霞 崔君平 +1 位作者 李佳明 王俊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1561-1564,共4页
目的:探究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微... 目的:探究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微小核糖核酸26b(miR-26b)、微小核糖核酸26b(miR-30a-5p)相对表达量、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miR-26b、miR-30a-5p相对表达量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神解郁汤加减联合头针治疗PSD患者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对miR-26b、miR-30a-5p相对表达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安神解郁汤 头针 微小核糖核酸26b 微小核糖核酸30a-5p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部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其与油气关系
3
作者 杨鹏 任战利 +3 位作者 田涛 崔军平 刘池洋 吴汉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57-5073,共17页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构造最为活跃、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楚雄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重要的中生代含油气叠合盆地,其演化历史复杂,后期改造强烈,热演化史研究薄弱.恢复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对系统评价盆地油气资源和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 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构造最为活跃、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楚雄盆地作为青藏高原东南部重要的中生代含油气叠合盆地,其演化历史复杂,后期改造强烈,热演化史研究薄弱.恢复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对系统评价盆地油气资源和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构造变形过程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在楚雄盆地全盆地系统采集了裂变径迹样品,分析确定了盆地的抬升过程,结合大量镜质体反射率(RO)、包裹体测温等古温标,系统恢复了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史.裂变径迹研究结果表明楚雄断裂以西靠近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地区的冷却年龄在41.9~72.7 Ma之间,主要为始新世41.9~55.5 Ma;楚雄断裂以东冷却年龄在20.0~38.4 Ma之间,主要为渐新世-早中新世.楚雄盆地抬升过程总体具有西早东晚的特征,主体部位20~38.4 Ma以来有一次快速抬升冷却过程.楚雄盆地三叠系热演化程度高,RO异常高值与火成岩活动密切相关.热演化史研究表明三叠系最大古地温在上新世之前达到,最高古地温梯度可达30℃·km^(-1).三叠系烃源岩在侏罗纪开始生烃,白垩纪为主要生烃期,古新世-始新世主要为过成熟生干气阶段.渐新世以来盆地整体抬升,地层温度降低,生烃作用减弱.楚雄盆地构造-热演化史除了受火成岩影响外,还与印度和欧亚板块的碰撞及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镜质体反射率 古地温 地温梯度 热事件 构造-热演化 楚雄盆地 青藏高原东南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安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成科璋 崔军平 +3 位作者 孟张勇 刘静静 康志远 李佳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92-703,共12页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安组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勘探潜力巨大。对吴起地区延安组延10储层进行系统的成藏时间、成藏期次的研究,有利于油气的精细勘探开发进程,为认识和完善全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地区延安组油气资源分布广泛,勘探潜力巨大。对吴起地区延安组延10储层进行系统的成藏时间、成藏期次的研究,有利于油气的精细勘探开发进程,为认识和完善全盆地侏罗系油气成藏规律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取镜下观察并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间接投影定年法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进一步确定油气成藏时期。【研究结果】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地区侏罗系延安组延10储层主要存在早、晚两期包裹体,早期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在石英颗粒表面的溶蚀裂缝和石英次生加大边;晚期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在切穿石英颗粒裂缝和石英颗粒表面,同时在晚期硅质胶结物和方解石胶结物中零星分布。通过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得出早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80~90℃;晚期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00~110℃,两期包裹体均一温度连续分布。【结论】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地区延安组延10储层存在两次连续性油气充注:第一次油气充注期次对应于距今112~106 Ma;第二次油气充注对应时间距今约102~97 Ma。两次油气充注表明研究区油气成藏时期距今112~97 Ma,为早白垩世末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流体包裹体 油气成藏 延10储层 早白垩世末期 油气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和林格尔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5
作者 刘静静 崔军平 +3 位作者 祁凯 陶华 成科璋 刘昊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21-330,共10页
和林格尔玄武岩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为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玄武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和林格尔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解释其成因及岩浆起源问题。主量元素分析表明,和林格尔玄武岩为拉斑玄武岩,经历了橄榄石、辉石的... 和林格尔玄武岩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为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玄武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和林格尔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可以解释其成因及岩浆起源问题。主量元素分析表明,和林格尔玄武岩为拉斑玄武岩,经历了橄榄石、辉石的分离结晶作用。稀土元素含量在98.7×10^(-6)~117.82×10^(-6),轻重稀土元素存在一定分异,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洋岛玄武岩(OIB)类似微量元素特征。和林格尔玄武岩主要起源于上涌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存在亏损软流圈与富集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没有或很少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形成时对应的岩石圈厚度小于72 km。研究表明,在裂谷拉张环境下岩石圈地幔发生减薄,软流圈开始部分熔融形成研究区广泛分布的新生代玄武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林格尔 玄武岩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热动力演化史及其对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6
6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6 位作者 李进步 霍小菊 崔军平 杨鹏 王琨 陈占军 杨桂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30-104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表明,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存在构造热事件及深部热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过程,盆地南部岩石圈厚度薄,热流值及地温梯度高。不同层位烃源岩在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热异常明显。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以及...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表明,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存在构造热事件及深部热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过程,盆地南部岩石圈厚度薄,热流值及地温梯度高。不同层位烃源岩在盆地南部热演化程度高,热异常明显。烃源岩热模拟实验以及盆地深部热动力演化史研究表明,早白垩世热事件及形成的热异常使烃源岩生烃量明显增加,是盆地油气富集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层位烃源岩在早白垩世大规模生油、生气及成藏,主要受早白垩世岩石圈减薄的深部热动力学过程及构造热事件控制。古生界和中生界不同层位的油气田分布主要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及储层控制。从烃源岩发育层系及热演化程度来看,盆地南部延长组7段致密油、页岩油热演化程度高,分布面积广,勘探潜力巨大;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全盆地大面积分布,天然气勘探前景广阔;深层下古生界奥陶系碳酸盐岩层系具有形成大气田的条件,需要进一步明确烃源岩生烃潜力;深层中-新元古界值得进一步勘探,关键是明确规模断陷分布及烃源岩的生烃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烃量 热异常 构造热事件 岩石圈厚度 热动力 成藏期 油气富集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形成动力学背景及其对油气等多种矿产成藏(矿)期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5
7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5 位作者 刘润川 崔军平 陈志鹏 张圆圆 杨桂林 马骞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3-1234,共22页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是否存在岩石圈减薄是地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本文在作者多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了近年来前人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场、地壳结构、构造...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中生代晚期早白垩世是否存在岩石圈减薄是地学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地质问题。本文在作者多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收集了近年来前人研究的成果及进展,对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场、地壳结构、构造热事件、深部热岩石圈厚度、早白垩世火成岩活动期次、构造热事件形成机理及构造热事件与多种矿产成藏成矿关系方面进行探讨。鄂尔多斯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中等,属中温型盆地,现今地温场受现今地壳、岩石圈厚度较厚控制。通过对构造背景、古地温恢复、火成岩活动及热岩石圈厚度恢复等资料分析发现早白垩世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地块及鄂尔多斯盆地处于拉张背景,早白垩世地温梯度高,存在古地温异常及热事件。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热岩石圈厚度明显较现今岩石圈厚度薄,表明华北克拉通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减薄的西界可推到鄂尔多斯盆地。华北克拉通中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华北克拉通中部山西地块、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南缘早白垩世火成岩形成时间相同,岩浆侵入和喷出的时代主要集中在138~108Ma,反映在燕山晚期早白垩世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存在一期较为强烈的热事件。火成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火成岩来源为地幔,反映岩石圈处于拉张背景。早白垩世热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的峰期年龄相一致,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作用在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广泛存在。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深部热活动增强,深部软流圈物质上涌,岩石圈厚度减薄。通过对油气、煤、铀等金属矿产成矿(藏)时代与热事件的对应关系分析发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矿产及华北克拉通中西部金属矿产的形成受控于早白垩世构造热事件及岩石圈拉张减薄的深部热背景,主要成藏(矿)期均为早白垩世,成藏、成矿具有爆发式及同时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岩石圈厚度 构造热事件 热岩石圈厚度 岩石圈减薄 火成岩 成藏(矿)期 鄂尔多斯盆地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油气相态与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4 位作者 祁凯 杨桂林 陈占军 杨鹏 王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30,共9页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 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目前关于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差异性及生烃历史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较少且不系统。为此,在收集大量深层温度、压力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含油气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复杂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压力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的影响,划分了温度与压力关系类型;并在对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热历史类型盆地热演化史对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盆地、不同地区深层油气相态差异大,主要受深层经历的温度、加热时间、加热速率、压力、烃源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油气生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及影响因素;②在快速增温、加热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深层、超深层在高温下仍然可能存在油藏及凝析气藏;③超压对生烃及烃类的高温裂解具有抑制作用;④深层温度与地层压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可划分为中低温高压型、高温高压型、中温中低压型3种主要类型;⑤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可划分为后期快速沉降增温低地温梯度型、后期快速沉降增温高地温梯度型、中后期快速增温晚期抬升降温型、前期大幅度沉降快速增温中后期大幅度抬升剥蚀降温型4种类型,不同热演化史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油气相态及成藏期早晚与油气前景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热演化史 烃类相态 油气成藏期 叠合盆地
下载PDF
渭河盆地地温场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26
9
作者 任战利 刘润川 +5 位作者 任文波 祁凯 杨桂林 崔军平 杨鹏 张园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38-1949,共12页
本文以渭河盆地地温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补充新地热井资料及分析测试样品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温场特征、热储层特征、地热资源量等分析,建立了盆地不同岩性岩石热导率与深度关系图版,确定了盆地地温场变化规律及地... 本文以渭河盆地地温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补充新地热井资料及分析测试样品的基础上,通过盆地深部结构、构造特征、地温场特征、热储层特征、地热资源量等分析,建立了盆地不同岩性岩石热导率与深度关系图版,确定了盆地地温场变化规律及地热田控制因素,提出了渭河盆地地热田形成模式。评价了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为盆地后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认为渭河盆地热地温梯度分布在2.34~5.85℃/100m之间,平均地温梯度为3.50℃/100m,代表性大地热流68.33mw/m^2,地温梯度及不同深度地层温度具有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热导率总体上具有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增大的规律,热导率随深度增加主要受压实程度增强控制。相同深度条件下泥岩热导率最低,砂岩热导率居中、白云岩热导率最高。渭河盆地主要为层状地热田,盆地内地热通过热传导及热对流两种方式进行传递,以热传导为主。渭河盆地地热资源丰富,热储层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新生界砂岩孔隙型;②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岩溶型;③断裂型。渭河盆地地热资源有利区主要分布于西安凹陷、固市凹陷。盆地地温场及地热田分布与莫霍面、软流圈上隆、岩石圈厚度减薄的深部背景密切相关,主要受地热传导和深大断裂热对流控制,是岩石圈深部结构、盆地构造、基底岩性、储盖组合等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最后结合当前渭河盆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地热开发利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大地热流 热导率 地温场 岩石圈厚度 地热资源 开发利用 渭河盆地
下载PDF
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任战利 崔军平 +7 位作者 祁凯 杨鹏 刘新社 张才利 杨桂林 高彦芳 张莹 邢光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10-929,共20页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 深层、超深层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及今后的勘探方向,不同地热类型盆地的深层、超深层现今温度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恢复难度大。该文在收集及调研国内外深层、超深层地层温度、成熟度及古地温研究方法、研究新进展的基础上,对深层、超深层现今地温场差异及对油气相态的控制作用、古地温恢复方法、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热演化史对油气成藏评价的控制作用及深层、超深层研究中应关注的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国内外不同地热状态盆地深层、超深层温度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在中浅层温度差异相对较小,在深层、超深层随深度增加差异明显增大(同一深度不同热状态盆地现今地层温度相差可达110℃以上,温度差异大)。地层温度是控制油气相态分布最为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也是重要因素;建立的不同热状态盆地从中浅层到超深层油气相态与深度关系图版表明,从高地温梯度到低地温梯度盆地,石油液态窗、凝析油湿气、干气分布深度逐渐加深。在西部,低温型快速沉降盆地超深层油藏分布埋深可达8000~9000 m,凝析油湿气气藏埋深更大,可达12000 m;叠合盆地深层、超深层,特别是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缺乏有效的古地温恢复方法,在对不同古温标方法研究新进展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多种古温标方法与盆地地质条件相结合,相互约束,可有效提高古地温恢复结果的可靠性;深层、超深层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及破坏,早期盆地古地温场及构造热事件信息难以记录。研究后提出的复杂叠合盆地热演化史恢复理论及方法是实现深层、超深层复杂热演化史恢复的有效途径;在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中新元古界热演化史恢复及油气生成期次分析的基础上,将国内外深层、超深层不同热演化史类型划分为4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热史类型盆地油气相态、油气成藏及油气富集方面的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深层、超深层热演化史恢复应关注古温标开发、热体制、热事件、烃源岩是否变质等学科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构造热事件 烃类相态 镜质体反射率 低温热年代学 热体制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志鹏 任战利 +6 位作者 崔军平 祁凯 张园园 于春勇 任文波 杨桂林 刘润川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68,共15页
针对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白垩系与二叠系界线位置争议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微古生物化石、火山岩同位素测年、岩石矿物组成及地震反射响应特征等开展了层位归属与不整合界面位置确定研究。研究表明,... 针对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HC1井高产油气层时代归属及白垩系与二叠系界线位置争议问题,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微古生物化石、火山岩同位素测年、岩石矿物组成及地震反射响应特征等开展了层位归属与不整合界面位置确定研究。研究表明,YHC1井高产油气层段及其上部地层的孢粉组合与哈1井、查参1井下白垩统可以进行较好对比;高产油气层下部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31. 8~132. 6 Ma,指示早白垩世早期;高产油气层的矿物组成与下白垩统一致,而与二叠系有较大区别;高产油气层和火山岩在地震反射剖面中均位于断陷层内。综上所述,哈日凹陷YHC1井新发现的高产油气层应归属下白垩统,白垩系与二叠系的不整合界面则位于巴音戈壁组火山岩底部。高产油气层时代的确定对研究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方向选择具有重要意义,也指示银额盆地下白垩统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孢粉组合 勘探潜力 高产油气层 下白垩统 银额盆地
下载PDF
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与油气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3 位作者 杨桂林 崔军平 杨鹏 王琨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3期1-7,15,共8页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及压力等因素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认为温度是油气形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对油气生成温度、相态差异有重要影响。准确恢复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是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复杂叠合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烃类相态 成藏期次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志丹油田正359井区延长组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邢强 赵金 +3 位作者 崔军平 邓亚仁 王育强 邢隆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6期70-75,共6页
本文主要研究志丹油田正359井区延长组裂缝发育特征并分析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区岩心裂缝观察和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区储层天然裂缝主裂缝方向在北东60°~80°之间,其中主力层长4+5储层人工裂缝方位主要为北东60&... 本文主要研究志丹油田正359井区延长组裂缝发育特征并分析其对注水开发的影响。研究区岩心裂缝观察和人工裂缝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本区储层天然裂缝主裂缝方向在北东60°~80°之间,其中主力层长4+5储层人工裂缝方位主要为北东60°~80°,长6储层人工裂缝方位主要为北东40°左右。储层物性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微裂缝发育段所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值大多接近于或者大于其整个段的平均值,微裂缝对于储集层渗透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裂缝还对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以及井网部署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注水开发时一定要明确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确定合理的注水开发参数,为该区油田注水开发方案部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丹油田 正359井区 延长组 裂缝特征
下载PDF
克拉通盆地构造转折区中-新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控藏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地区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园园 任战利 +4 位作者 何发岐 崔军平 杨桂林 王琨 吉园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37-3549,共13页
基于三维地震、测井、岩矿测试等资料,分析了镇泾地区中生界断裂体系特征与成因,结合源岩热演化与储层物性反演结果,恢复了长8段油气成藏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了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长8段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 基于三维地震、测井、岩矿测试等资料,分析了镇泾地区中生界断裂体系特征与成因,结合源岩热演化与储层物性反演结果,恢复了长8段油气成藏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了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对长8段油气成藏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内部镇泾构造转折区构造变形受盆地边缘影响明显,发育复杂断裂体系,构造特征及演化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中生界北西向、北东东向、近东西向3组断裂发育,平面上呈雁列式带状展布,剖面上为高陡产状且小断距错动。印支期北西向主断裂走滑明显,中、晚燕山期北东向断裂活动加强,喜山期北东东向次级断裂密度增大,并派生大量剪切裂隙。(2)长8段油藏经历了晚三叠世储集层、烃源岩层初始沉积形成,早白垩世初期少量低熟油近源充注形成岩性油藏,早白垩世末成熟油快速输导形成受断层及裂缝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晚白垩世以来早期油藏调整等4个阶段。(3)印支运动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展布范围,I类北西向走滑断裂控制了镇泾地区中生界构造格局;中、晚燕山运动加速烃源岩热演化进程,并改善储层物性,II类断裂活动,为烃类输导提供垂向通道;喜山运动使先存中生界断裂活动,控制油气调整范围及油藏差异富集;其中北东东向II类张性或张扭性断裂导流性能好,是最为有效的富油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盆地 镇泾地区 构造转换区 断裂特征 构造演化 成藏动态过程 断裂影响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春勇 崔军平 +1 位作者 王起琮 任虎俊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9-830,共12页
基于岩石学及稀土元素等特征,开展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微晶、粉细晶和细中晶3种类型的白云岩;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总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3.75×10^-6,... 基于岩石学及稀土元素等特征,开展马家沟组中下组合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微晶、粉细晶和细中晶3种类型的白云岩;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总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含量较低,平均值为13.75×10^-6,Y/Ho平均值为38.4,主要与沉积与埋藏作用有关;白云岩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均与泥晶灰岩相似,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dN/YbN的平均值为6.87,δCe值均表现为显著负异常;不同类型白云岩稀土元素Eu异常值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泥微晶白云岩δEu值表现为微弱正异常,平均值为1.02,粉细晶白云岩和细中晶白云岩表现为微弱负异常,平均值均为0.96,且多数样品Y和La呈显著正异常,表明泥微晶白云岩形成于相对开放、低氧化性、低温度的局限台地环境,粉细晶白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低还原性、弱—中等水动力条件的潮缘浅滩环境,细中晶白云岩形成于相对封闭、低还原性、温度相对较高的潮坪浅滩环境,且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白云岩 中下组合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伊陕斜坡吴起地区延长组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博 崔军平 +3 位作者 李莹 李金森 赵金 陈彦武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28,共8页
伊陕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产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有助于判断三叠系油藏成藏过程及油藏的分布规律。为了确定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期次,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间接投影定年法,开展了系统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结果... 伊陕斜坡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产油气区,油气成藏期次研究有助于判断三叠系油藏成藏过程及油藏的分布规律。为了确定三叠系延长组油气成藏期次,基于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埋藏史间接投影定年法,开展了系统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吴起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储层主要为盐水包裹体和含液态烃包裹体,形态以椭球状-球状为主。②均一温度分析表明第1期与油气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90~100℃;第2期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130~140℃。③基于盐水包裹体的盐度、成分、盆地热演化史结果及储层伊利石K-Ar同位素定年结果分析,伊陕斜坡吴起地区延长组存在2期油气充注:第1期为早白垩世中期,距今130~115 Ma;第2期为早白垩世晚期,距今108~96 Ma。2次油气充注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延长组油气成藏时期为早白垩世(130~96 Ma)。该认识可为吴起及相邻地区三叠系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次 三叠系 伊陕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贺阳山地区延长组长4+5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金 崔军平 +1 位作者 陈彦武 李博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121-123,共3页
近年来,为了合理且高效的展开注水开发项目,储层敏感性研究已经是分析储层损害机理,预防储层破坏以及降低储层遭受损害的重要手段。为了清晰的了解工作液对本区储层的损害程度,本文通过岩芯样品鉴定、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敏感性实验等... 近年来,为了合理且高效的展开注水开发项目,储层敏感性研究已经是分析储层损害机理,预防储层破坏以及降低储层遭受损害的重要手段。为了清晰的了解工作液对本区储层的损害程度,本文通过岩芯样品鉴定、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敏感性实验等数据对长4+5储层敏感性进行研究。相关实验数据显示,该区长4+5储层总体上表现为弱速敏、中等偏弱水敏、中等偏强盐敏、弱碱敏以及中等偏强酸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性 贺阳山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Geochemistry, Paleoenvironment and Mechanism of Organic-Matter Enrichment in the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被引量:9
18
作者 CHEN Zhipeng cui junping +4 位作者 REN Zhanli JIANG Shu LIANG Xing WANG Gaocheng ZOU C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05-519,共15页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organic-matter enrichment in the Lower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the geochemistry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TOC)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 black shales in the Jiaoshiba,Zhaotong,and W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organic-matter enrichment in the Lower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the geochemistry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TOC)of the Longmaxi Formation black shales in the Jiaoshiba,Zhaotong,and Weiyuan areas of the Sichuan Basin were analyzed.Paleoproductivity proxy parameters(Babio,Siex,and Ni/Al),clastic influx proxies(TiO2 and Ti/Al),redox indices(V/Cr,Ni/Co,V/(V+Ni),and U/Th),and hydrothermal indicators(Fe,Mn,and Y concentrations;Fe/Ti ratio and a Ni-Zn-Co diagram)were employed to decipher the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s.TiO2 and Ti/Al indicated low terrigenous detrital influx in all three areas.However,Babio,Siex,and Ni/Al indicated high productivity in the Jiaoshiba area.V/Cr,Ni/Co,and U/Th indicated higher oxygen content with larger fluctuations in the Zhaotong and Weiyuan areas.Fe,Mn,and Y concentrations and the Fe/Ti ratio implied greater active hydrothermal activity in the Weiyuan area.These heterogeneiti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leoenvironment and paleogeography,and the large basement faults that developed during the Chuanzhong paleo-uplift could have provided vents for deep-hydrothermal-fluid upwelling.The redox indices(V/Cr,Ni/Co,and U/Th)and a paleoproductivity proxy(Ni/Al)displaye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he TOC,suggesting that both excellent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and high paleoproductivity were the controlling factors for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shale.There was no obvious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astic influx proxy(Ti/Al)and the TOC due to the extremely low supply of terrigenous debris.The hydrothermal indicator(Fe/Ti)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OC in the Weiyuan area,indicating that hydrothermal activity may have played a negative role in the accumulation of organic matter.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Longmaxi Formation marine shale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paleogeograph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chemical index organic-matter ENRICHMENT PALEOGEOGRAPHY hydrothermal fluid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Apatite Fission Track Evidence of Uplift Cooling in the Qiangtang Basin and Constraint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 被引量:11
19
作者 REN Zhanli cui junping +5 位作者 LIU Chiyang LI Tiejun CHEN Gang DOU Shuang TIAN Tao LUO Yat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67-484,共18页
The Qiangtang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This basin has an important structural position, and further study of its tectonic and thermal histori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 The Qiangtang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This basin has an important structural position, and further study of its tectonic and thermal histori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hydrocarbon potential of marine carbonates in the basin. This study focuses on low 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and in particular conducted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Under constraints provided by the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thermal history in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degree of annealing of samples, and the timing of major (uplift-erosion related) cooling episodes is inferred. The cooling history in the Qiangtang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distinct episodes. The first stage is mainly from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 to the Late Cretaceous (69.8 Ma to 108.7 Ma), while the second is mainly from the Middle- Late Eocene to the late Miocene (10.3 Ma to 44.4 Ma). The first cooling episode records the uplift of strata in the central Qiangtang basin caused by continued convergent extrusion after the Bangong- Nujiang ocean closed. The second episode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which are respectively 10.3 Ma, 22.6-26.1 Ma and 30.8-44.4 Ma. The late Oligocene-early Miocene (22.6-26.1 Ma) is the main cooling period. The distribution and times of the earlier uplift-related cooling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extrusion after the collision between Eurasian plate and India plate obviously influenced the Qiangtang basin at 44.4 Ma. The Qiangtang basin underwent compression and started to be uplifted from the middle-late Eocene to the early Oligocene (45.0-30.8 Ma). Subsequently, a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uplift process occurred during the late Oligocene to early Miocene (26.1-22.6 Ma) and the basin continued to undergo compression and uplift up to the late Miocene (10.3 Ma). Thus, uplift-erosion in the Qiangtang basin was intensive from 44.5 Ma to about 10 Ma. The timing of cooling in the second episode shows that the uplift of the Qiangtang basin was caused by the strong compression after the collision of the Indian plate and Eurasian plate. On the whole, the new apatite fission-track data from the Qiangtang basin show that the Tibetan Plateau started to extrude and uplift during 45-30.8 Ma. The main period of uplift and form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ook place about 22.6-26.1 Ma, and uplift and extrusion continued until the late Miocene (10.3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sion track analysis ANNEALING uplift-cooling thermal history Qiangtang basin TIBETANPLATEAU
下载PDF
黄陵探区上畛子区块延长组长6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邢隆 崔军平 +2 位作者 杨桂林 王育强 赵金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合理有效地对黄陵探区上畛子区块长6储层进行开发,提高油田的产油能力,应用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敏感性试验等测试数据,对研究区长6储层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在敏感性方面属于弱速敏(速敏... 为合理有效地对黄陵探区上畛子区块长6储层进行开发,提高油田的产油能力,应用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敏感性试验等测试数据,对研究区长6储层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在敏感性方面属于弱速敏(速敏指数平均为0.28)、弱水敏(水敏指数平均为0.26)、中等偏弱盐敏(临界盐度平均为19g/L)、酸敏性改善(酸敏指数平均为-56.58)、中等偏弱碱敏(碱敏指数平均为0.3)的特征。储层敏感性不仅受方解石、绿泥石、伊利石和伊/蒙混层等敏感性矿物控制,而且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也会对敏感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敏感性 黄陵探区上畛子区块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