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源区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特征研究
1
作者 刘晓颖 何宝军 +7 位作者 李宗杰 刘梦晴 徐斌 桂娟 崔乔 赵越 薛健 段然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431-442,共12页
本文通过采集长江源区土壤样品,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使用端元混合径流分割模型对土壤水的来源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0~100 cm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率在0~80 cm范围内呈下降趋势,... 本文通过采集长江源区土壤样品,对不同深度土壤水分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使用端元混合径流分割模型对土壤水的来源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在0~100 cm范围内呈下降趋势,土壤含水率在0~80 cm范围内呈下降趋势,80~100 cm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土壤水的δ^(2)H和δ^(18)O值在0~100 cm深度范围内波动变化,且变化趋势相似,土壤水的δ^(18)O及δ^(2)H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51.273‰~-63.605‰和-21.052‰~-8.676‰。土壤水的δ^(2)H和δ^(18)O在空间上总体呈西部富集,而东南部贫化的特点;蒸发线(EL)为δ^(2)H=7.23δ^(18)O-5.27(R^(2)=0.88);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受到海拔梯度和土壤含水率的影响;降水对土壤水的贡献高于地下冰融水,且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降水对土壤水分的贡献率呈现增加趋势,在4150~4777 m范围内降水对土壤水的贡献率为70%~94%;地下冰融水在海拔4150~4555 m范围内对土壤水的贡献率为8%~30%,在海拔4613~4777 m范围内贡献率下降,为6%~8%。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长江源区土壤水分运动及稳定同位素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特征 土壤水 长江源区 贡献率
下载PDF
移栽芦苇与原位芦苇生长特征的比较研究
2
作者 崔乔 何彤慧 +3 位作者 马雪峰 张海蓉 陈向全 何玉实 《农业科学研究》 2023年第2期57-62,共6页
于2018—2019年芦苇生长季,对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之树木园芦苇样地进行植被监测。分别测定起墩法移栽芦苇(S)和原位芦苇(CK)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对比两者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个年度在起... 于2018—2019年芦苇生长季,对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之树木园芦苇样地进行植被监测。分别测定起墩法移栽芦苇(S)和原位芦苇(CK)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对比两者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2个年度在起墩法移栽和原位栽种情形下,芦苇的多度、盖度、株高和生物量差异显著,株径、节间数和展叶数无明显差异,说明移栽的芦苇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生境,原位芦苇的生长状况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墩法移栽 原位芦苇 生长特征
下载PDF
Influence of Evaporating Under the Clouds on the Precipitation Stable Isotope in the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and Arid Region of China
3
作者 GUI Juan LI Zongxing +3 位作者 DU Fa ZHANG Baijuan XUE Jian cui qiao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764-778,共15页
Consider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is valuable for investigating hydrological processes.Therefore,correcting the measure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under below-cloud evaporation is necessary... Consideration of stable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is valuable for investigating hydrological processes.Therefore,correcting the measure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under below-cloud evaporation is necessary.An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the underlying processes affecting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recipitation could help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ater cycle.The transitivity between monsoonal and arid climates was reflected by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falling raindrops in precipit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a typical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ibetan Plateau and arid region of China.Considering 1310 precipitation event-scale samples,based on stable isotope analysis method,the mean below-cloud evaporation rate(f)in the study area was measured as 12.00%during the summer half-year(May-October).The evaporation rate on the northern slopes(12.70%)of the Qilian Mountains in Chin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southern slopes(9.98%).The transition between monsoonal and arid climates was reflected in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falling raindrops dur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Below-cloud evaporation contributed to a noticeable enrichment of stable isotopes in the precipitation in the study area.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δ^(18)O enrichment rate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 from May to October was 29.18%,23.35%,25.60%,22.99%,31.64%,and 14.72%,respectively.For every 1.00%increase in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raindrops in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the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isotop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louds to the ground increased by 0.92‰;however,with an evaporation rate of<5.00%,for every 1.00%increase in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raindrops the changes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isotope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clouds to the ground increased by 1.00‰could also be observed.Furthermore,altitud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below-cloud evaporation in the stud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ow-cloud evaporation stable isotopes transition zone Qilian Mountains of China
下载PDF
表面波纹对HSX填料传质影响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于丹 崔侨 +1 位作者 尹建平 李群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和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富氧水在光滑板与波纹板上的解析进行了实验和CFD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波纹结构对于增加传质推动力有明显的作用;在液相雷诺数Re<90时...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和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气液两相流动行为和传质过程进行了研究。分别对富氧水在光滑板与波纹板上的解析进行了实验和CFD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波纹结构对于增加传质推动力有明显的作用;在液相雷诺数Re<90时,波纹板的传质效率比光滑板高出20%左右。对由CFD模拟得到的流场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纹的存在增加了流体的湍动,造成波纹板传质效率增加;随着液相雷诺数的增大,波纹对气液相界面的影响逐渐减小,波纹板与光滑板传质效率的差值逐渐减小。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X型填料 计算流体力学(CFD) 传质性能 流体力学性能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肉桂醛对羔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以及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崔乔 郝小燕 +5 位作者 张宏祥 陈彦华 项斌伟 张文佳 张春香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21-3430,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肉桂醛(CA)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能量和氮代谢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4月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在每千克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肉桂醛(CA)对羔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能量和氮代谢以及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合成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4月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在每千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200CA组)、300(300CA组)、400 mg(400CA组)的CA。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试验羊单栏舍饲,分别在正试期第1、35、70天晨饲前对试验羊进行称重,并记录采食量,用于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正试期结束后采用全收粪收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5 d,正试期每日晨饲前收集粪样和尿样,测定粪样中能量和各养分含量以及尿氮和嘌呤衍生物等。结果显示:1)各组间ADFI无显著差异(P>0.05),300CA组的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CA组和300CA组的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300CA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各组间摄入总能无显著差异(P>0.05),300CA组的粪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个CA添加组的消化能和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各组间摄入氮、尿氮无显著差异(P>0.05),300CA组的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3个CA添加组的尿酸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CA组的黄嘌呤+次黄嘌呤及总嘌呤衍生物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CA组、300CA组的MCP合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量的CA在羔羊生产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提高ADG,降低F/G,促进饲粮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以及羔羊瘤胃中MCP的合成,并可提高羔羊对能量及氮的利用率。在本试验条件下,CA在羔羊饲粮中的最适添加量为3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肉桂醛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能量代谢 氮代谢 微生物蛋白
下载PDF
葡多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牟春堂 郝小燕 +4 位作者 刘笑梅 崔乔 杨文军 王鹏举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2-309,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葡多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只健康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在精粗比为50∶50的全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400、600、800mg/kg葡多酚作为发酵底物...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葡多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3只健康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绵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动物,在精粗比为50∶50的全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400、600、800mg/kg葡多酚作为发酵底物,体外发酵48h后测定发酵参数、产气量、甲烷产量、微生物区系,每个添加量设置6个平行。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0、600mg/kg葡多酚组发酵液pH显著提高(P<0.05),发酵液氨态氮(NH3-N)和微生物蛋白(MCP)浓度随着葡多酚添加量的增加有线性下降的趋势(P=0.052、P=0.050),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葡多酚组甲烷产量均显著降低(P<0.05),添加量达到400mg/kg及以上时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葡多酚均显著降低丁酸比例(P<0.05),且添加200mg/kg葡多酚有提高乙酸比例的趋势(P=0.053),添加400mg/kg葡多酚显著提高异丁酸比例(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不同水平葡多酚线性降低了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原虫和甲烷菌数量(P<0.001、P=0.041、P<0.001、P<0.001),添加200mg/kg葡多酚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800mg/kg葡多酚组黄色瘤胃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葡多酚对绵羊瘤胃体外发酵具有调控作用,显著影响微生物区系,降低甲烷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添加量为2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多酚 绵羊 体外发酵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不同添加水平的肉桂醛对肉羊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特性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崔乔 郝小燕 +5 位作者 张宏祥 陈彦华 项斌伟 张文佳 张春香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65-277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肉桂醛(CA)对肉羊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特性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成年肉用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在每千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200CA组)、3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肉桂醛(CA)对肉羊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特性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12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成年肉用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在每千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200(200CA组)、300(300CA组)、400 mg(400CA组)的CA,采用尼龙袋法测定饲粮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200CA、300CA、400CA组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升高(P<0.05)。200CA、300CA组粗蛋白质(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CA组CP的瘤胃有效降解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总产气量(72 h产气量)、pH及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200CA、300CA、400CA组的甲烷(CH_(4))及氨态氮(NH_(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各组之间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比例无显著差异(P>0.05),300CA组的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CA可以调控肉羊的瘤胃发酵,提高饲粮中DM、NDF、A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以及饲粮氮在瘤胃中的存留率,降低CH 4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每千克饲粮中添加300 mg CA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体外瘤胃发酵技术 尼龙袋技术 饲粮养分有效降解率 瘤胃发酵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笑梅 郝小燕 +6 位作者 崔乔 张宏祥 武喜明 耿海霞 张洪亮 张春香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10-6918,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AA)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体重[(24.8±1.3)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3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GAA)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体重[(24.8±1.3)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300(300GAA组)、600(600GAA组)和900 mg/kg(900GAA组)的GAA。预试期15 d,正试期7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羊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900GAA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2)900GAA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3)900GAA组的摄入总能、消化能、甲烷能、代谢能、总能表观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4)900GAA组的摄入氮、可消化氮、沉积氮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900GAA组的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300GAA组和600GAA组无显著差异(P>0.05)。5)300GAA组、600GAA组和900GAA组的尿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00GAA组的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300GAA组和600GAA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GAA能改善羔羊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提高羔羊对饲粮能量和氮的利用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GAA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基乙酸 羔羊 生长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能量代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盐沼湿地土壤盐分特征对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崔乔 何彤慧 +2 位作者 全晓塞 陈向全 何玉实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1期25-32,共8页
为研究内陆盐沼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土壤盐分的响应特征,选取鄂尔多斯盐湖盐沼区作为研究区,筛选了肉质耐盐植物群落、苔草植物群落和禾草植物群落3类典型植物群落,开展了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以及Na^(+)、K^(+)、Mg2^(+)、Ca^(2+)、Cl^... 为研究内陆盐沼植物群落的分布对土壤盐分的响应特征,选取鄂尔多斯盐湖盐沼区作为研究区,筛选了肉质耐盐植物群落、苔草植物群落和禾草植物群落3类典型植物群落,开展了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以及Na^(+)、K^(+)、Mg2^(+)、Ca^(2+)、Cl^(-)、SO_(4)^(2-)、CO_(3)^(2-)和HCO_(3)^(-)测定,分析了区内典型植物群落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规律。探讨了3类植物群落之间土壤因子含量的差异性;采用相关性分析和CCA分析,评价了3类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物种分布随土壤因子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区内3类植物群落中,土壤盐分含量表现为肉质耐盐植物群落最高,苔草植物群落最低,禾草植物群落居中;植物多样性与土壤中含量最高的Na^(+)和SO_(4)^(2-)的相关性最显著;植物分布同时受到土壤盐分、水分和pH的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盐湖区土壤盐渍化改良和植被恢复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分 植物群落 植物多样性 物种分布
下载PDF
鄂尔多斯台地盐沼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玉实 何彤慧 +4 位作者 冯艳琼 崔乔 陈向全 赵明涛 邱文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345-3355,共11页
依据植被分类法将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滩涂湿地划分为肉质耐盐草甸(B)、苔草草甸(C)、禾草草甸(D)和杂类草草甸(E)等4个植被亚型,并以盐沼裸地(A)为对照样地,共计5种盐沼滩涂湿地景观类型。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研究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依据植被分类法将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滩涂湿地划分为肉质耐盐草甸(B)、苔草草甸(C)、禾草草甸(D)和杂类草草甸(E)等4个植被亚型,并以盐沼裸地(A)为对照样地,共计5种盐沼滩涂湿地景观类型。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研究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分布情况,以及土壤盐分与土壤细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5种盐沼滩涂湿地的土壤细菌样品共12213条OTUs,属于45个门,122个纲,365个目,663个科,1375个属,2882个种。(2)变形菌门(26.19%)是盐沼滩涂湿地平均相对丰度最高的门,其次为放线菌门(17.15%),绿弯菌门(12.62%),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1.23%),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9.38%),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8.83%)厚壁菌门(Firmicutes,2.96%);芽单胞菌纲中的未定细菌(norank_c_Gemmatimonadetes)是丰度最高的属,平均丰度为5.75%。(3)鄂尔多斯盐沼滩涂湿地自西南向东北,空间位置相近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更大的相似性,随着土壤盐分变化,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存在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异常球菌-栖热门菌的变化趋势相反,绿弯菌门、酸杆菌门相对丰度大致呈不断增大的趋势,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大体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芽单胞菌门和(Rokubacteria)的变化趋势上下波动,不稳定(4)不同盐沼滩涂湿地土壤细菌群落丰度与多样性的结果均表现为:苔草草甸>杂类草草甸>禾草草甸>肉质耐盐草甸>盐沼裸地。(5)在土壤盐分指标中,与鄂尔多斯盐沼滩涂湿地细菌群落相关性依次为TS>CO^(2-)_(3)>Na^(+)>Cl^(-)>pH>SO^(2-)_(4)>K^(+)>Mg^(2+)>Ca^(2+)>HCO^(-)_(3)。此研究结果不仅可为揭示鄂尔多斯高原盐沼滩涂湿地土壤细菌区系组成及其对应的环境特征的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进一步探讨了土壤盐分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为高原盐沼地区的土壤修复及生境演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沼湿地 细菌群落 土壤盐分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文军 牟春堂 +4 位作者 刘笑梅 崔乔 白齐昌 郝小燕 张建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10-342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体重[(22.75±1.20)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基础饲粮...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4月龄、体重[(22.75±1.20)kg]相近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羊。各组饲喂精粗比为70∶30的基础饲粮的同时分别补饲0(对照组)、10(10GSPs组)、20(20GSPs组)、40 mg/kg BW(40GSPs组)的葡萄籽原花青素。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10GSPs组和20GSPs组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各组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20GSPs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GSPs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20GSPs组的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3)各组粪氮、尿氮无显著差异(P>0.05)。20GSPs组的摄入氮和氮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GSPs组的沉积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4)40GSPs组的尿中尿囊素、总嘌呤衍生物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GSPs、20GSPs组(P≤0.05)。5)10GSPs和20GSPs组的摄入总能、表观消化能和表观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和40GSPs组的甲烷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GSPs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20GSPs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GSPs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0GSPs组(P≤0.05),20GSPs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可以改善高精料育肥模式下羔羊的生长性能,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摄入总能、表观消化能、表观代谢能、总能表观消化率和消化能代谢率,以20 mg/kg BW添加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羔羊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下载PDF
1960—2015年西藏气候舒适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崔乔 辛存林 何彤慧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260-264,270,共6页
依据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的计算和影响因子权重分析,得到了各地区的温湿指数及风效指数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各气象要素对两个指数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温湿、风效指数在时空分布上... 依据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气象资料,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的计算和影响因子权重分析,得到了各地区的温湿指数及风效指数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各气象要素对两个指数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温湿、风效指数在时空分布上都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性;西藏全年内最舒适的时间以7月、8月为主,空间上西藏全区的东南部气候舒适度高于西北部,其中以林芝市、昌都市最为舒适;温度对温湿、风效指数而言都是最重要的影响要素,说明对缺乏热量的西藏地区而言,温度是考虑气候舒适度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气候舒适度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下载PDF
1960—2015年西藏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乔 辛存林 何彤慧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19年第2期150-154,158,共6页
选择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湿度和月平均风速3个气象要素,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西藏人体舒适度得到了提升;西藏人体舒适度主要有... 选择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60-2015年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湿度和月平均风速3个气象要素,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和通径分析法,分析了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过去的50年,西藏人体舒适度得到了提升;西藏人体舒适度主要有寒冷、冷、凉、凉爽、舒服5个级别,全区整体呈冷凉特征;温度与人体舒适度指数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是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人体舒适度指数 时空分布
下载PDF
盐生草甸群落的植物多样性与土壤质地、盐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艳琼 何彤慧 +2 位作者 陈向全 崔乔 何玉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2-1689,共8页
为揭示盐生草甸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基质和盐分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鄂尔多斯高原盐生草甸群落及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植被》分类法,将研究区划为盐沼裸地(Ⅰ)、肉质耐盐植物草甸(Ⅱ)、苔草草甸(Ⅲ)、禾草草甸(Ⅳ)和杂类草草甸(Ⅴ),分... 为揭示盐生草甸植物群落类型与土壤基质和盐分的关系,本研究选取鄂尔多斯高原盐生草甸群落及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植被》分类法,将研究区划为盐沼裸地(Ⅰ)、肉质耐盐植物草甸(Ⅱ)、苔草草甸(Ⅲ)、禾草草甸(Ⅳ)和杂类草草甸(Ⅴ),分析它们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土壤质地和盐分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植物多样性指数整体较低,不同盐碱程度下4类草甸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区的土壤机械组成以粘粒和细砂粒为主;Ⅱ土质相对较细腻;Ⅲ土质较粗,可能存在更强的沙漠化隐患;4类草甸土壤的表层较细,植被对风沙有截留作用。研究区均属于盐碱土,Ⅰ土壤盐碱度极高,无植物生存;Ⅱ土壤属于偏盐土;Ⅲ,Ⅳ和Ⅴ属于偏碱土。土壤盐分是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P<0.01),土壤pH与全盐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具有间接影响;土壤各颗粒物之间相互影响,但与盐碱度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草甸 植物多样性 土壤质地 盐分特征 土层剖面
下载PDF
不同水位梯度下引种芦苇生长特征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向全 何彤慧 +4 位作者 周楠 苏銮勇 崔乔 冯艳琼 何玉实 《农业科学研究》 2020年第4期36-39,共4页
以芦苇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种植实验,设计4个水深梯度,通过挖低补高形成4个面积分别为10 m×20 m的岛状实验样地,样地之间形成一空水位梯度,枯水期岛面分别高出水面80 cm(D1)、60 cm(D2)、40 cm(D3)、20cm(D4)、岛屿高度差距20 cm。... 以芦苇为研究对象进行野外种植实验,设计4个水深梯度,通过挖低补高形成4个面积分别为10 m×20 m的岛状实验样地,样地之间形成一空水位梯度,枯水期岛面分别高出水面80 cm(D1)、60 cm(D2)、40 cm(D3)、20cm(D4)、岛屿高度差距20 cm。对不同水深梯度下芦苇株高、株径、成活株数、盖度、节间数、展叶数等生长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水深和水位涨幅变化下芦苇株高的变化,发现芦苇株高增长量与水深和水位涨幅具有紧密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1)单月水位涨幅越大单月生长量越大,一是水文条件和植物生长随季节同步变化的结果,二是芦苇作为水生植物生长期需要水分补充。(2)适宜于芦苇生长的水深为10~4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水位梯度 生长状况 引种
下载PDF
泥沙、风沙对湖泊湿地水质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崔乔 冯艳琼 +2 位作者 何彤慧 全晓塞 陈向全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0年第4期158-162,共5页
为验证泥沙、风沙投放于水质不良的水体中,是否具有净化水质的争议,用污染程度较轻的水体为实验对象,以活性炭和硅藻土作为对照组,对比泥沙和风沙对水质净化的效果,而进行了添加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添加物都会对水体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 为验证泥沙、风沙投放于水质不良的水体中,是否具有净化水质的争议,用污染程度较轻的水体为实验对象,以活性炭和硅藻土作为对照组,对比泥沙和风沙对水质净化的效果,而进行了添加试验。结果表明,四种添加物都会对水体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泥沙与风沙净化水质的效果虽不及活性炭和硅藻土,但差异性不显著。得出添加适量的泥沙或风沙会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净化湖泊湿地水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风沙 活性炭 硅藻土 水质净化
下载PDF
不同种植环境下白洋淀芦苇群落和生长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向全 何彤慧 +4 位作者 李学明 周楠 崔乔 冯艳琼 何玉实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2-31,共10页
为解决宁夏吴忠黄河湿地本地芦苇群落明显退化的问题,通过异地引种白洋淀芦苇,采用斜茎种植方法,在两种不同环境下(玉带湖芦苇四周环水,年平均水位在8 cm;树木园湖芦苇一边靠岸,三面环水,年平均水位在35 cm)进行芦苇野外种植实验,通过... 为解决宁夏吴忠黄河湿地本地芦苇群落明显退化的问题,通过异地引种白洋淀芦苇,采用斜茎种植方法,在两种不同环境下(玉带湖芦苇四周环水,年平均水位在8 cm;树木园湖芦苇一边靠岸,三面环水,年平均水位在35 cm)进行芦苇野外种植实验,通过对比其株高、株径、盖度、节间数及展叶数等生长指标,研究异地引种芦苇生长指标和生物多样性指标的年内、年际差异。结果表明:①芦苇作为沼生植物,栽种时保持良好的水位条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生长期内35~45cm的水深能显著提高芦苇生长,是芦苇生长的适宜生态水位。②不同水位影响芦苇的形态,水位过高芦苇的植株个体相对较为细长。③引种后的白洋淀芦苇生长并未达到原母株的生态型,这可能与异地引种、生境的差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水位 生长状况 引种
下载PDF
冻融作用对土壤可溶性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影响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乔 李宗省 +2 位作者 张百娟 赵越 南富森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00-1712,共13页
土壤中的活性碳氮作为土壤碳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冻融作用对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影响深刻,且气候变化将调控冻融作用对土壤碳氮的影响。然而,针对冻融作用对气候变化的... 土壤中的活性碳氮作为土壤碳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冻融作用对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影响深刻,且气候变化将调控冻融作用对土壤碳氮的影响。然而,针对冻融作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的研究较少。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活性碳氮含量的影响机制,运用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数据整合分析,综述了在降水量和温度变化下冻融作用对土壤中活性碳氮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冻融作用提高了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铵态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比,降低了硝态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2)冻融作用对土壤中可溶性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影响效应随着降水量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强,而对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效应随着降水量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弱。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影响了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降水量和温度的增加增强了冻融作用对高纬度和高海拔区土壤中可溶性碳氮的影响,却不利于微生物量碳氮的储存。土壤活性碳氮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冻融作用对土壤活性碳氮含量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土壤活性碳氮对当前气候变化的反馈,为应对冻融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土壤可溶性碳氮 微生物量碳氮 降水 温度
下载PDF
两种引种环境下的芦苇种植试验研究
19
作者 何玉实 何彤慧 +3 位作者 崔乔 陈向全 冯艳琼 赵明涛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3期170-174,共5页
将白洋淀芦苇以斜茎法栽种到宁夏平原,研究了不同引种环境对芦苇生长的影响作用,分别对比了其在室内和室外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密度等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和生物量变化,以确定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将白洋淀芦苇以斜茎法栽种到宁夏平原,研究了不同引种环境对芦苇生长的影响作用,分别对比了其在室内和室外两种不同环境中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密度等生长指标的动态变化和生物量变化,以确定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引种的白洋淀芦苇已适应当地环境,室内和室外芦苇试验的生长指标年际变化规律一致。芦苇4月下旬开始萌发,5~7月芦苇进入快速生长期,各项生长指标生长速率最快(P<0.01),7月20日左右芦苇开始抽穗、分蘖,8~9月进入第三生长期,芦苇株高、盖度等指标峰值出现在8月或9月,于9月下旬芦苇植株开始枯黄;第二年生芦苇的多度、盖度、株高、株径、节间数、展叶数和密度均大于第一年;高密度种植产量大于低密度种植;低密度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总生物量大于高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栽培 引种 斜茎法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下芦苇生长和群落特征
20
作者 何玉实 陈向全 +3 位作者 何彤慧 崔乔 苏銮勇 李学明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第3期78-82,共5页
分别将白洋淀芦苇和本地芦苇按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到吴忠黄河湿地树木园南湖,对比两种栽种方式下芦苇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地上生物量,并选取4个多样性指数分析其群落特征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①斜径法栽种的白洋淀芦苇已适应吴忠湿地生态... 分别将白洋淀芦苇和本地芦苇按斜茎法和起墩法栽种到吴忠黄河湿地树木园南湖,对比两种栽种方式下芦苇的各项生长指标和地上生物量,并选取4个多样性指数分析其群落特征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①斜径法栽种的白洋淀芦苇已适应吴忠湿地生态环境,各项生长指标和地上生物量均逐年上升;起墩法栽种的本地芦苇株高和株径在3年中都呈上升趋势,芦苇的地上生物量、盖度、多度、展叶数和节数的年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先增大后减小。②两种栽种方式下的芦苇群落优势度、丰富度与均匀度呈反比。③3年间芦苇重要值斜茎法均大于起墩法,斜茎法栽种的白洋淀芦苇确立了单一优势种的地位,起墩法栽种的本地芦苇逐渐被香蒲取代其建群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群落特征 斜茎法 起墩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