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受体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
1
作者 吴飞 潮敏 +2 位作者 张殷 张晔 蒋加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雄激素受体(AR)在隐睾症小鼠睾丸管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对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理论意义。【方法】30只5周龄雄性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至6组中,随机抽取3组15只小鼠进行手术诱导隐睾,其余3组为作为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处理。分别于4 d、7 d、14 d后取各组睾丸组织,然后测量睾丸体积、观察睾丸组织病理,提取各组睾丸管周细胞后利用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记法检测AR和GDNF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25.58±19.22)mm^(3)、(123.45±20.12)mm^(3)、(140.09±13.62)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层次清楚,可见较多精子细胞,生精小管周围管周细胞形态规则,呈梭形围绕小管周围,细胞厚度均一;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5、1.06±0.07、1.19±0.13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1.00±0.04、1.09±0.05、1.10±0.07;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1.01±0.01、0.79±0.02、1.01±0.04;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18.68±0.43)pg/mL、(14.39±0.36)pg/mL、(16.88±0.37)pg/mL。隐睾组4 d、7 d、14 d小鼠的睾丸体积分别为(115.64±3.91)mm^(3)、(69.51±14.97)mm^(3)、(44.86±5.56)mm^(3);睾丸各级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层次不清、结构破坏,曲细精管周围管周细胞萎缩、弯曲断裂;AR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6±0.06、0.53±0.04、0.29±0.02;GDNF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72±0.05、0.42±0.02、0.30±0.03;AR蛋白的表达量分别为0.54±0.02、0.98±0.04、0.31±0.01;GDNF蛋白的浓度分别为(8.50±0.34)pg/mL、(17.44±0.32)pg/mL、(6.83±0.34)pg/mL。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除了4 d的睾丸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中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隐睾组3个时间点的睾丸体积、AR和GDNF的mRNA、蛋白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诱导隐睾小鼠中,睾丸管周细胞的AR和GDNF的表达水平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下降。AR和GDNF在隐睾症介导睾丸管周细胞功能的损伤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阐明隐睾症导致生精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睾症 管周细胞 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 雄激素受体
下载PDF
春季中华哲水蚤在不同海湾或河口对环境的适应性
2
作者 杨杰青 陈渊戈 +3 位作者 张冬融 周进 晁敏 史赟荣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0-468,共9页
为探究南黄海和东海不同海域春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分布主要受何种环境因子影响及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利用2020年春季南黄海海州湾至长江口以北海域和东海长江口海域、三门湾邻近海域、福建中部近岸海域调查数据,基于广... 为探究南黄海和东海不同海域春季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分布主要受何种环境因子影响及对各环境因子的响应差异,利用2020年春季南黄海海州湾至长江口以北海域和东海长江口海域、三门湾邻近海域、福建中部近岸海域调查数据,基于广义可加非线性模型(GAMs)分析了中华哲水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州湾至长江口以北海域中华哲水蚤主要受温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hl a、pH和氨氮的影响。其密度随着温度的增加呈一个波谷曲线变动,温度在14℃时密度最低;随着溶解氧的增加其密度呈一个波谷曲线变动,溶解氧含量在10 mg/L时中华哲水蚤密度最低;随化学需氧量增加其密度波动变化;随着Chl a浓度的增加其密度先下降再呈波动上升;随着pH的增加中华哲水蚤密度逐渐降低;随着氨氮浓度的增加中华哲水蚤密度逐渐增加。长江口海域中华哲水蚤主要受盐度、水深、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盐影响,随盐度和水深的增加其密度逐渐增加;随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磷酸盐浓度增加其密度逐渐降低。三门湾邻近海域中华哲水蚤主要受盐度、pH和透明度影响,随盐度的增加其密度逐渐增加;随pH的增加其密度逐渐降低;随透明度的增加其密度先降低后增加,透明度在1.2 m左右其密度最低。福建中部近岸海域中华哲水蚤主要受水深、透明度、温度和溶解氧影响,随水深的增加,其密度逐渐增加;随透明度的增加其密度波动增加;随温度和溶解氧的增加其密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浮游动物 春季 中华哲水蚤 环境因子 南黄海 东海
下载PDF
The Arctic Sea Ice Thickness Change in CMIP6’s Historical Simulations
3
作者 Lanying CHEN Renhao WU +3 位作者 Qi SHU chao min Qinghua YANG Bo H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331-2343,共13页
This study assesses sea ice thickness(SIT)from the historical run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The SIT reanalysis from the Pan-Arctic Ice Ocean Modeling and Assimilation System(PIOMAS)p... This study assesses sea ice thickness(SIT)from the historical run of the 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6(CMIP6).The SIT reanalysis from the Pan-Arctic Ice Ocean Modeling and Assimilation System(PIOMAS)product is chosen as the validation reference data.Results show that most models can adequately reproduce the climatological mean,seasonal cycle,and long-term trend of Arctic Ocean SIT during 1979-2014,but significant inter-model spread exists.Differences in simulated SIT patterns among the CMIP6 models may be related to model resolution and sea ice model components.By comparing the climatological mean and trend for SIT among all models,the Arctic SIT change in different seas during 1979-2014 is evaluated.Under the scenario of historical radiative forcing,the Arctic SIT will probably exponentially decay at-18%(10 yr)-1 and plausibly reach its minimum(equilibrium)of 0.47 m since the 207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ice thickness Arctic Ocean climate change historical simulation CMIP6
下载PDF
Toward Quantifying the Increasing Accessibility of the Arctic Northeast Passage in the Past Four Decades
4
作者 chao min Xiangying ZHOU +4 位作者 Hao LUO Yijun YANG Yiguo WANG Jinlun ZHANG Qinghua Y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2378-2390,I0016-I0018,共16页
Sea ice,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barriers to Arctic shipping,ha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Arctic maritime transport is hereupon growing in recent years.To produce a long-term assessment of tra... Sea ice,one of the most dominant barriers to Arctic shipping,has decreas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Arctic maritime transport is hereupon growing in recent years.To produce a long-term assessment of trans-Arctic accessibility,we systematically revisit the daily Arctic navigability with a view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ea ice thickness and concentration throughout the period 1979−2020.The general trends of Navigable Windows(NW)in the Northeast Passage show that the number of navigable days is steadily growing and reached 89±16 days for Open Water(OW)ships and 163±19 days for Polar Class 6(PC6)ships in the 2010s,despite high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variability in the NWs.More consecutive NWs have emerged annually for both OW ships and PC6 ships since 2005 because of the faster sea ice retreat.Since the 1980s,the number of simulated Arctic routes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and optimal navigability exists in these years of record-low sea ice extent(e.g.,2012 and 2020).Summertime navigability in the East Siberian and Laptev Seas,on the other hand,varies dramatically due to changing sea ice conditions.This systematic assessment of Arctic navigabilit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better projecting the future trans-Arctic shipping rou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tic sea ice Arctic shipping climate change human-environment
下载PDF
多孔聚丙烯腈纤维膜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
5
作者 柴鹏 邵柯涵 +2 位作者 骆春佳 晁敏 颜录科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7,I0005,共10页
首先采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PAN/PVP)纤维膜,再经水浸渍处理获得多孔聚丙烯腈(PPAN)纤维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探究纤维成孔机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多孔纤维膜中PAN与PVP分子... 首先采用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烷酮(PAN/PVP)纤维膜,再经水浸渍处理获得多孔聚丙烯腈(PPAN)纤维膜。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探究纤维成孔机理,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多孔纤维膜中PAN与PVP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同时探究PAN与PVP质量比对多孔纤维膜形貌、比表面积、润湿性、力学性能、油/水分离性能的影响,并确定最佳配比。结果表明:当m(PAN)/m(PVP)=1∶2时,PPAN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对正己烷/水混合物的分离通量高达(46318±3879)L/(m^(2)·h·bar)(1 bar=0.1 MPa),分离效率为(96.01±0.38)%;还实现了对不同种类油/水混合物的高效分离。此外,该PPAN纤维膜表现出优异的循环分离性能,经10次循环分离后,通量损失率仅为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静电纺丝 多孔结构 高通量分离 油/水分离
下载PDF
主导长江口鱼类群落物种时间共存格局的环境过滤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史赟荣 晁敏 沈新强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533,共9页
了解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河口鱼类群落结构与温盐等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同时多数鱼类产卵、育幼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主要在春夏季发生),因此环境过滤机制可能是促使河口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 了解生物群落中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河口鱼类群落结构与温盐等理化因子密切相关,同时多数鱼类产卵、育幼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主要在春夏季发生),因此环境过滤机制可能是促使河口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为证实该假设,本研究以长江口鱼类群落为例,利用广义可加非线性模型(GAMs)分析其时间生态位及鱼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同时基于零模型(null models)从生态位利用的角度阐述河口鱼类群落时间上的共存机制.结果表明:鱼类物种间实测生态位大于预期值,揭示出环境过滤机制是促使鱼类时间上共存的主要机制;多数鱼类物种与非生物环境因子关系拟合较好,说明未知因素(如物种间的竞争作用等机制)对其分布影响权重较小.上述结果支持环境过滤学说是长江口鱼类物种时间共存格局的主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环境过滤 鱼类群落 时间共存 零模型 GAMs 长江口
下载PDF
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在尿道板纵切卷管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潮敏 张殷 +5 位作者 梁朝朝 范登信 蒋加斌 李道龙 唐鹏 方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4-730,共7页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IP),并与常规TIP术比较其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1月对40例初次尿道下裂患儿应用TIP术修复。以门诊单双号分为A、B两组。A组共23例患...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筋膜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尿道板纵切卷管术(TIP),并与常规TIP术比较其手术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7年11月对40例初次尿道下裂患儿应用TIP术修复。以门诊单双号分为A、B两组。A组共23例患儿,其中冠状沟型9例,阴茎体型11例,阴茎阴囊型3例,采用一种新的改良覆盖技术:将尿道板两侧分叉的尿道海绵体,连同周围筋膜组织及阴茎头两翼在阴茎体表面向外侧游离并在中线处缝合,覆盖新成形尿道。B组17例患儿,冠状沟型6例,阴茎体型11例,采用常规的TIP手术。术后随访6~27个月,记录两组并发症和术后外观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A、B两组患儿年龄组成、住院时间、拆除敷料和拔除导尿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有12例伴有阴茎下弯(52%),B组有10例伴有阴茎下弯(58.8%),均采用了海绵体背侧白膜折叠术纠正。A、B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104.8±24.1)min和(94.5±23)min,成形尿道长度分别为(2.1±0.7)cm和(1.9±0.6)c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随访,A组出现尿瘘合并尿道口狭窄1例(4.3%)。B组出现尿瘘2例(11.8%),其中1例合并尿道口狭窄1例(5.9%),尿道外口下移1例(5.9%),两组均无尿道裂开及尿道憩室病例。所有病例未观察到残留阴茎下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道海绵体联合周围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TIP术治疗儿童尿道下裂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海绵体 尿道板纵切卷管术 尿道下裂 尿瘘 并发症
下载PDF
中空与实心玻璃微珠填充PTFE密封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颜录科 骆睿 +4 位作者 何苗苗 张贵 周茜秀 晁敏 田野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31,36,共5页
以中空玻璃微珠(HGM)和实心玻璃微珠(SGM)为填料,利用湿法混料和冷压烧结成型法,分别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HGM与PTFE/SGM复合材料,考察两种微珠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压缩与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GM在其质量分数不超过9%时对... 以中空玻璃微珠(HGM)和实心玻璃微珠(SGM)为填料,利用湿法混料和冷压烧结成型法,分别制备聚四氟乙烯(PTFE)/HGM与PTFE/SGM复合材料,考察两种微珠用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压缩与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GM在其质量分数不超过9%时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不利影响更显著,而HGM在其质量分数高于9%时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不利影响更显著;当HGM质量分数为5%~9%时,复合材料的压缩率较纯PTFE有所提升(高于5%),而回复率不低于50%,可用作高性能密封材料;而PTFE/SGM复合材料的回复率虽然高于PTFE/HGM复合材料,但压缩率最高值未超过5%,在对压缩性能有严格要求时,其仅能用于一般密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玻璃微珠 复合材料 密封 压缩 回复
下载PDF
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镶嵌联合Buck筋膜整体覆盖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殷 潮敏 +5 位作者 蒋加斌 张晔 方向 龙腾云 张开平 张贤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0-405,共6页
【目的】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镶嵌联合Buck筋膜整体覆盖技术的尿道成形术(Inlay-BFIC)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实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85例阴茎头舟状窝处尿道板宽度为3~5 mm的尿道下裂手术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镶嵌联合Buck筋膜整体覆盖技术的尿道成形术(Inlay-BFIC)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实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85例阴茎头舟状窝处尿道板宽度为3~5 mm的尿道下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技术开展的时间进行分组,其中A组38例连续病例(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包括5例尿道下裂术后再手术病例,采用Inlay-BFIC的尿道成形术。手术方法:在尿道板纵切后,取薄全层游离包皮内板皮片镶嵌于切开的尿道板中间,成形尿道后,将预先保留的Buck筋膜与阴茎头两翼组织在中线处缝合,作为中间层整体覆盖新成形的尿道;B组47例连续病例(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均为初次手术病例,采用传统尿道板纵切卷管TIP手术;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和术后随访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患者均采用一期手术方式完成手术。应用Inlay-BFIC技术的A组对比传统TIP手术的B组:平均月龄(39.47±34.66)vs.(30.23±26.02)月,t=1.362,P=0.178;平均阴茎体长度(3.53±1.00)vs.(3.46±0.76)cm,t=0.373,P=0.710,平均阴茎头宽度(1.32±0.36)vs.(1.37±0.22)cm,t=-0.779,P=0.438;平均成形尿道长度(2.10±0.68)vs.(1.92±0.61)cm,t=1.282,P=0.203,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术前阴茎下弯度数和手术时间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28.29±21.38)vs.(19.68±7.62)°,t=2.364,P=0.023和(135.29±39.79)vs.(96.60±27.21)min,t=5.107,P=0.000,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随访4~36月,A、B两组尿瘘分别为2例和6例(χ^(2)=1.387,P=0.239),尿道狭窄分别为1例和3例(χ^(2)=0.659,P=0.41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残留阴茎下弯和尿道憩室并发症出现。A、B两组在阴茎头或尿道裂开的患者分别为4例和17例(χ^(2)=7.428,P=0.006),两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B两组各有15例患者接受了尿流率检测,两组在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c、尿流时间FT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包皮内板尿道板镶嵌结合BUCK筋膜整体覆盖技术(Inlay-BFIC)治疗尿道下裂,在尿瘘、尿道狭窄、尿道憩室和残留阴茎下弯的发生率以及术后尿流率上与传统TIP手术相仿,但可以显著减少阴茎头和尿道裂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游离皮瓣 INLAY Buck筋膜 尿道裂开 TIP术
下载PDF
硫酸钡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的制备
10
作者 颜录科 骆睿 +4 位作者 何苗苗 谭钧戈 刘明翀 晁敏 田野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共5页
采用湿法造粒,分别通过球磨分散造粒和两相乳液分散造粒两种方法制备30%BaSO_4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筛选造粒方法,确定造粒工艺,对粒料及其模压制品的性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粒料的外观结... 采用湿法造粒,分别通过球磨分散造粒和两相乳液分散造粒两种方法制备30%BaSO_4填充聚四氟乙烯粒料。筛选造粒方法,确定造粒工艺,对粒料及其模压制品的性能等进行分析评价,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粒料的外观结构及其模压制品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相乳液分散造粒比球磨分散造粒效果好,更有利于生产;所得粒料具有表观密度高、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粉末流动性好等优点。此外,造粒可使BaSO_4与PTFE混合更均匀,模压制品中产生缺陷的机会变小,力学性能提高,拉伸强度从17 MPa提高到19 MPa以上,断裂伸长率由320%增加到400%以上,与未造粒料相比,提高幅度均已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硫酸钡 造粒 模压制品 拉伸强度
下载PDF
经尿道钬激光开窗治疗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囊肿
11
作者 张殷 潮敏 +5 位作者 沈剑 蒋加斌 张晔 方向 张开平 张贤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3-570,共8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开窗作为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的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重复肾伴有输尿管末端囊肿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开窗作为儿童重复肾合并输尿管末端囊肿的初始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手术治疗的35例重复肾伴有输尿管末端囊肿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膀胱镜下钬激光输尿管囊肿开窗术。B组采用上、下尿路重建手术,对远端输尿管囊肿旷置。分析病例的月龄、性别、上尿路状况、输尿管囊肿位置、术前和术后膀胱输尿管反流情况、术后需要额外手术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后有13例囊肿缩小且积水减轻,4例囊肿完全消失,8例出现新发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在术后的3~6月经历了再次手术,其中4例因新发反流造成反复感染进行了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1例为囊肿壁塌陷造成排尿困难,进行了上半肾切除和膀胱镜下囊肿部分切除手术。B组术后有9例恢复良好,有4例在术后的6~12月经历了再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再植术后输尿管末端梗阻经历了再次的输尿管再植手术,另3例为上半肾切除术后输尿管残端综合征进行了输尿管膀胱再植手术。A、B两组相比,平均手术时间(31.77±13.43)min vs.(174.46±37.79)min,t=-13.131,P=0.000,和术后住院天数(2.27±1.93)d vs.(11.54±7.33)d,t=-4.465,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两组早期的再手术率上无统计学差异,Fisher检验P=0.698。【结论】对于重复肾伴有输尿管末端囊肿的低龄儿童患者,膀胱镜下钬激光输尿管囊肿开窗手术可以作为初始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输尿管囊肿 重复肾输尿管 微创 开窗术 儿童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多案例个案研究
12
作者 那木拉 晁敏 李永超 《科技资讯》 2022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有助于树立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助力于高等教育发展。该文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其职业发展困境提出对策建议,并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基础课部公共英语教师为样本,进行多案例个案研... 高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不仅有助于树立新时代新型师生关系,同时也助力于高等教育发展。该文从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出发,针对其职业发展困境提出对策建议,并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基础课部公共英语教师为样本,进行多案例个案研究,以求以点带面,了解大外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公共英语教师 个案研究 职业认同 职业发展
下载PDF
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杰青 欧阳珑玲 +3 位作者 史赟荣 晁敏 袁琪 王云龙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1-392,共12页
为探讨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根据2016年11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2017年5月(春季)和2017年8月(夏季)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生态类群、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为探讨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根据2016年11月(秋季)、2017年2月(冬季)、2017年5月(春季)和2017年8月(夏季)4个季节的浮游动物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生态类群、丰度和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个季节共鉴定浮游动物7门113属215种(含未定种),秋季最多(134种),冬季(113种)和春季(111种)较为接近,夏季(94种)最少,各季节均以桡足类和水螅水母类占优势。浮游动物种类的空间分布上,秋季和冬季整体呈现近岸和远岸较中间高,而春季和夏季由近岸到远岸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浮游动物种类随季节变动不大,但优势种更替较为明显,仅亚强次真哲水蚤( Subeucalanus subcrassus )和肥胖箭虫( Sagitta enflata )为4个季节共有优势种。优势种生态类群主要可分为暖温种、广温广盐种、近岸暖水种、热带暖水种及暖水广布种。浮游动物丰度均值秋季(124.75 ind./m^3 )与冬季(152.43 ind./m^3 )相近,春季(64.76 ind./m^3 )和夏季(74.44 ind./m^3 )相近,春季、夏季的丰度均值要明显低于秋季、冬季,平面分布上秋季和冬季呈现近岸高远岸低,但不同的是水深在大于20 m以上的海域,冬季平均丰度要稍高于秋季,而春季和夏季呈现近岸低远岸高的变化特点。浮游动物生物量冬季(263.68 mg/m 3 )最高,秋季(147.38 mg/m^3 )次之,春季(59.13 mg/m^3 )和夏季(61.45 mg/m^3 )相近,平面分布上与丰度分布趋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浮游动物 优势种 生态类群 丰度 生物量 海南西北部
下载PDF
聚酰亚胺电纺纤维膜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彦明 晁敏 +3 位作者 蒋润凯 穆志豪 周振君 颜录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59,65,共6页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了聚酰亚胺(PI)纤维膜,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和热失重测试确定静电纺丝的最优方案,即: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速度为0.6mL/h,后处理为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各3h。经过接触角测试表明,PI纤维膜...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了聚酰亚胺(PI)纤维膜,经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和热失重测试确定静电纺丝的最优方案,即: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速度为0.6mL/h,后处理为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各3h。经过接触角测试表明,PI纤维膜与电解液有很好的润湿性能,孔隙率可达107%。一系列的测试表明,通过结构调控得到的PI纤维膜可以很好地替代传统的聚烯烃锂离子电池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隔膜 聚酰亚胺 静电纺丝
原文传递
加速康复外科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柔娜 晁敏 毛琳 《加速康复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23-129,共7页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概念于1997年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首次提出,代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理念出现了转变,通过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从而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概念于1997年由丹麦外科医师Kehlet首次提出,代表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理念出现了转变,通过减少患者围手术期的生理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从而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在我国,ERAS的临床实践研究已有十余年,其干预措施在多学科领域迅速开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研究表明ERSA理念的应用可有效加速外科术后患者康复,但在临床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局限和困难,如何将ERAS理念更成熟地应用到各个外科,让更多的外科患者受益是我们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综述将回顾我国ERAS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情况,指出面临着的挑战,并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临床应用 未来发展
下载PDF
浙江三门湾鱼卵、仔稚鱼群聚结构时空变化研究
16
作者 邱科程 张荣良 +7 位作者 晁敏 程方平 曾江宁 彭欣 冯志华 陈全震 徐旭丹 黄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4-696,共13页
鱼卵和仔稚鱼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中起重要作用,作为渔业资源的早期补充群体,其分布、群聚结构对评估渔业资源和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三门湾鱼卵、仔稚鱼群聚结构时空变化规律,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进行春、夏两季调查,... 鱼卵和仔稚鱼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传递中起重要作用,作为渔业资源的早期补充群体,其分布、群聚结构对评估渔业资源和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三门湾鱼卵、仔稚鱼群聚结构时空变化规律,对该海域鱼卵、仔稚鱼进行春、夏两季调查,分析了该海域鱼卵、仔稚鱼组成及群聚结构变化等特征。结果发现:(1)两季共鉴定出鱼卵、仔稚鱼8目21科40种,其中定性样品鱼卵、仔稚鱼8目21科36种,定量样品鱼卵、仔稚鱼4目11科24种;鱼卵优势种为斑鰶(Konosirus punctatus)、鲷科未定种(Sparidae)、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鮻(Liza haematocheila)、舌鳎属(Cynoglossus spp.)、石首鱼科未定种(Sciaenidae)、小公鱼属(Stolephorus spp.);仔稚鱼优势种为、孔虾虎鱼(Trypauchenvagina)、小公鱼属、细棘虾虎鱼属(Acentrogobiusspp.)、缟虾虎鱼属(Tridentigerspp.)。(2)三门湾湾内与湾外鱼卵、仔稚鱼群聚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且湾内密度均高于湾外,反映出优势种鱼类在产卵季对于水文环境(如海流、温度)的空间响应。(3)三门湾鱼卵、仔稚鱼的群聚组成季节波动明显,主要由鱼类产卵的季节节律以及以洄游习性等差异形成。结果表明,三门湾鱼卵、仔稚鱼群聚结构空间、季节差异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鱼卵、仔稚鱼资源从“年际”短时间尺度看已初步显现一定恢复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卵 仔稚鱼 三门湾 群聚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交叉操作技术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登信 潮敏 +5 位作者 张殷 李道龙 蒋加斌 方向 尹伟 龙腾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采用双手可弯曲器械交叉操作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对30例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 目的探讨小儿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采用双手可弯曲器械交叉操作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我科对30例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取环脐缘皱褶处1~1.5 cm切口,置入单孔通道器,双手可弯曲器械交叉操作,裁剪肾盂及输尿管,对位成形吻合。结果 30例手术完全在单孔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时间64~140 min,平均101.2 min;出血量1~5 ml,平均2.6 ml;术后腹腔引流1~5 d,平均3.2 d。术后6周拔除双J管。30例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超声提示肾盂前后径明显减少[(4.19±1.02) cm vs.(1.59±0.53) cm,t=17.402,P=0.000],静脉尿路造影可见吻合口通畅,脐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交叉操作技术应用于单孔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UPJO,大大降低手术难度,安全、可行,术后美容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弯曲器械 交叉操作模式 单孔腹腔镜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压缩蠕变行为测试与表征
18
作者 雷淼 周健 +2 位作者 李孟茹 晁敏 颜录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124,136,共8页
为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压缩蠕变行为,自行设计制造压缩蠕变试验装置,分别对其常温与高温压缩蠕变性能进行测试,建立PTFE压缩蠕变模型和蠕变方程,对所得压缩蠕变性能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自制高温压缩蠕变测试仪实现了由... 为研究聚四氟乙烯(PTFE)压缩蠕变行为,自行设计制造压缩蠕变试验装置,分别对其常温与高温压缩蠕变性能进行测试,建立PTFE压缩蠕变模型和蠕变方程,对所得压缩蠕变性能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析。结果表明,自制高温压缩蠕变测试仪实现了由室温到250℃范围内、不同载荷作用下材料长期压缩蠕变性能测试的自动化操作;PTFE在压缩蠕变过程中并不表现出黏性流动形变,但当其表现出与一般材料相同的典型蠕变行为时,推迟时间要比其它条件下大许多,当发生蠕变断裂时推迟时间将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所建立的七元件蠕变模型能全面地反映PTFE的压缩蠕变行为,可预测PTFE的长时力学行为、使用寿命以及疲劳与失效等。蠕变拟合曲线与测试数据吻合良好,拟合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压缩蠕变 测试 表征
下载PDF
BUCK筋膜联合阴茎头两翼整体覆盖恢复尿道下裂阴茎解剖结构在尿道板纵切尿道卷管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潮敏 张殷 +6 位作者 蒋加斌 李道龙 唐鹏 方向 张晔 张开平 龙腾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088-1093,1112,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Buck筋膜连同阴茎头两翼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恢复阴茎体及阴茎头的解剖结构的方法在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中的实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 目的探讨应用Buck筋膜连同阴茎头两翼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恢复阴茎体及阴茎头的解剖结构的方法在儿童尿道下裂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中的实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128例应用TIP手术一期修复的尿道下裂病例,根据术中成形尿道覆盖方法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为Buck筋膜整体覆盖TIP手术,即应用Buck筋膜连同阴茎头两翼组织整体覆盖技术以恢复阴茎解剖结构进行TIP手术(n=77);B组采用传统肉筋膜交叉覆盖TIP手术,即采用包皮肉筋膜交叉覆盖的传统TIP手术(n=51)。记录两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以及术后随访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A、B两组在平均年龄、尿道开口位置、平均阴茎体长度、平均阴茎头高度、平均阴茎头宽度、平均尿道板宽度、平均阴茎下弯度数、背侧海绵体折叠例数、平均成形尿道长度、平均手术时间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32个月,A、B两组发生并发症例数分别为9例(11.6%)和13例(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尿瘘分别为5例(6.5%)和9例(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4);冠状沟瘘分别为3例(3.9%)和7例(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4);而A、B两组尿道口狭窄分别为2例(2.6%)和1例(2%),尿道裂开分别为2例(2.6%)和3例(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uck筋膜联合阴茎头两翼组织整体覆盖技术改良的TIP手术修复儿童尿道下裂是安全、实用、有效的。该术式可以尽可能地恢复阴茎体解剖结构并降低TIP手术后尿瘘特别是冠状沟瘘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外科学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阴茎/畸形
下载PDF
Existence of solutions for implicit fuzzy differential inclusions 被引量:1
20
作者 chao min Nanjing HUANG +1 位作者 Zhibin LIU Liehui ZHANG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01-416,共16页
A class of implicit fuzzy differential inclusions(IFDIs)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Some existence theorem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proved with the selection theorems for the open situation and the closed situa... A class of implicit fuzzy differential inclusions(IFDIs) are introduced and studied.Some existence theorem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are proved with the selection theorems for the open situation and the closed situation,respectively.A viable solution for a closed IFDI is proved to exist under the tangential condition.As an application,an implicit fuzzy differential equation,which comes from the drilling dynamics in petroleum engineering,is analyzed numerically.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improve and extend some known results for fuzzy differential inclusions(FDIs) and fuzzy differential equations(FDEs),which might be helpful in the analysis of fuzzy dynamic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微分方程 微分包含 解的存在性 定理证明 泛函微分方程 外商直接投资 模糊动态系统 石油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