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应用于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设计
1
作者 崔玉晓 陈翠红 +3 位作者 卢媛 杨丽萍 王雁南 杨楠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2期28-32,共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是实现“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针对本科生的大型仪器教学却未得到有效普及。通过选取适合于本科生实践操作的微生物荧光染色观察实验以及基于“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激光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是实现“新工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目前针对本科生的大型仪器教学却未得到有效普及。通过选取适合于本科生实践操作的微生物荧光染色观察实验以及基于“雨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教学,发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视化强的特点,激发本科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实践教学表明,易于操作、可视化强的实验方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未来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科研视野,提高本科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实验教学 雨课堂 课程改革 大型仪器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2
作者 陈春露 杨晓寰 +4 位作者 吴晓佳 陈翠红 蔡敏华 许学强 蔡先彬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中提取520例重症监护室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64)和验证集(n=156)。训练集中男性...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死亡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中提取520例重症监护室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364)和验证集(n=156)。训练集中男性210例(57.7%),女性154例(42.3%),年龄M (P25,P75)为57.9 (45.9,72.4)岁;验证集中男性87例(55.8%),女性69例(44.2%),年龄为54.6 (42.0,70.3)岁。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筛选出7个预测因素,包括年龄(OR=1.057,95%CI:1.024~1.091)、心肌梗死(OR=4.152,95%CI:1.576~10.937)、严重肝病(OR=11.73,95%CI:3.291~42.190)、脓毒血症(OR=14.354,95%CI:4.612~44.675)、白细胞计数(OR=1.056,95%CI:1.006~1.10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OR=1.258,95%CI:1.002~1.57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OR=1.031,95%CI:1.013~1.050)为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的相关因素。基于以上7个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院内病死的AUC值分别为0.916和0.891,均大于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急性生理学评分Ⅲ及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的AUC值(分别为0.838和0.857,0.808和0.831,0.776和0.759)。表明该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较好,预测性能优于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急性生理学评分Ⅲ和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院内病死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都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表明,当阈值概率为20%~78%时,使用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院内病死比简明急性生理学评分Ⅱ等能提供更大的净获益。结论:基于年龄、心肌梗死、严重肝病、脓毒血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院内病死,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院内病死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IV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雁南 陈翠红 +2 位作者 丛培芳 展思辉 杨楠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3年第23期9-11,共3页
针对原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建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线上教学资源、线下课堂与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科学设计,实施了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过程。这... 针对原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建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对线上教学资源、线下课堂与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规划和科学设计,实施了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真正掌握仪器分析技术,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与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高校工科专业寻求高效的实验教学方法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 SPOC 教学改革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大型仪器平台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雁南 卢媛 +1 位作者 陈翠红 展思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3-175,215,共4页
通过利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开设仪器分析课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出利用仪器平台开设课程的优势,并总结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实践方法与经验。实践表明,该课程由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承担,有利于提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 通过利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开设仪器分析课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提出利用仪器平台开设课程的优势,并总结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课程实践方法与经验。实践表明,该课程由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承担,有利于提高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质量,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仪器分析能力与科研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仪器管理队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下载PDF
耧斗菜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陈丽飞 孟缘 +3 位作者 陈翠红 李雪滢 王克凤 董然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125-130,共6页
目前我国对耧斗菜属植物资源背景的探索还不够全面,繁殖体系的建成已有初步进展,创新育种工作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对耧斗菜属植物药用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已较为完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耧斗菜属植物,可在引种驯化、药物开发以及生态... 目前我国对耧斗菜属植物资源背景的探索还不够全面,繁殖体系的建成已有初步进展,创新育种工作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对耧斗菜属植物药用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已较为完善。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耧斗菜属植物,可在引种驯化、药物开发以及生态修复等方面进行拓展,为耧斗菜属植物后续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耧斗菜属 研究进展 种类及分布
原文传递
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对不同水分处理的形态生理响应及其抗性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丽飞 孟缘 +5 位作者 陈翠红 李家绮 王薇 王冯熠 李晨赫 周蕴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7-86,共10页
【目的】比较东北地区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抗性,探索水分管理阈值,为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耧斗菜属植物(尖萼耧斗菜、小花耧斗菜、耧斗菜)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90&#... 【目的】比较东北地区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抗性,探索水分管理阈值,为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耧斗菜属植物(尖萼耧斗菜、小花耧斗菜、耧斗菜)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90±5)%(T1)、(70±5)%(T2)、(50±5)%(T3)和(30±5)%(T4)4个处理,每5 d测定1次植株的形态,试验进行10,15,20 d时测定生理指标,试验10 d采样后对T3、T4组幼苗进行复水处理,比较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表现及复水效果,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的抗性。【结果】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T2处理下外观评分、株高和冠幅均达到最大值;处理10 d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花青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低值基本出现在T2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T2组;T3、T4组幼苗复水后部分生理指标有所恢复。不同水分处理下3种耧斗菜属植物的抗性强弱依次为尖萼耧斗菜>耧斗菜>小花耧斗菜。【结论】土壤相对含水量(70±5)%为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生长的最佳水分条件,若考虑节水因素最低可降至(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耧斗菜属植物 植物幼苗 水分处理 生理响应
下载PDF
侧金盏花属植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飞 陈翠红 +3 位作者 孟缘 李家绮 樊立伟 周蕴薇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3-137,共5页
该研究针对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药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在侧金盏花属植物的形态学、开花特性、繁殖与栽培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范围和种类还存在局限性,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药用研究... 该研究针对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药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在侧金盏花属植物的形态学、开花特性、繁殖与栽培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果,但研究范围和种类还存在局限性,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药用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为更好的开发利用侧金盏花属植物,今后应针对其传粉生物学、工厂化育苗、抗逆机制、遗传多样性、创新育种及临床医学等方面深入探索,挖掘野生资源,为侧金盏花属植物的观赏应用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金盏花 资源分布 生物学特性 药用研究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新工科背景下利用大型仪器平台的实验教学实践 被引量:6
8
作者 姚青倩 卢媛 +2 位作者 陈翠红 王平 展思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26-229,共4页
介绍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利用大型仪器平台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以大型仪器平台为依托开设仪器分析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后续的科研、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安全管理方面入手,建设高水平、智能化的... 介绍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利用大型仪器平台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实践。以大型仪器平台为依托开设仪器分析实验,旨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后续的科研、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从师资队伍、运行机制、安全管理方面入手,建设高水平、智能化的大型仪器实践教学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展仪器分析实验,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采用渗透式、智慧型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机制。实践表明,以大型仪器实践教学平台为依托开展仪器分析实验,可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大型仪器平台 实验教学 仪器分析
下载PDF
GC-MS/MS在研究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虞俊超 陈翠红 +3 位作者 徐利斯 马小东 孟凤林 展思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4-207,220,共5页
为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将大型仪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协作完成基于单级质谱和串联质谱的定量方法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 为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将大型仪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GC-MS/MS)用于研究生实验教学。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协作完成基于单级质谱和串联质谱的定量方法开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科研创新及团队合作能力。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实验课程,通过比较两套仪器方法对土壤基质样品中硝基苯的测定效果,加深学生对GC-MS(/MS)测试性能的认识,有利于研究生将来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从课前预习、对比性教学、课堂问题讨论、课后拓展4个方面积极进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探索,切实提高大型仪器实验教学效果。通过课程学习使研究生熟练掌握大型仪器使用方法,为公用实验室大型仪器的全面开放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研究生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开放使用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侧金盏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翠红 周蕴薇 +3 位作者 李家绮 杨丰瑞 白云 陈丽飞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2-541,共10页
【目的】研究侧金盏花植株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胁迫程度加重,侧金盏花生物量、株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 【目的】研究侧金盏花植株在干旱及复水条件下的生理特性,为其引种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控水方式,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胁迫程度加重,侧金盏花生物量、株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Chl)总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均下降,最大荧光(F_(m))、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q_(p))、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降低,初始荧光和非光化学猝灭逐渐增大;干旱前期(0~8 d)进行复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29.9%,各生理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干旱中期(8~12 d)复水后,各指标恢复速度较慢,干旱后期(12~16 d)复水后,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结论】侧金盏花维持正常生长所能承受的持续干旱最长时间是8 d,其土壤相对含水量下限为29.9%;持续干旱8 d后,对侧金盏花造成不可逆伤害,因此对侧金盏花进行补水最晚不超过干旱发生的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金盏花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嘉兴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区域传输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强 陈天然 +4 位作者 陈翠红 万梅 熊传芳 雷宇 薄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7-471,476,共6页
对嘉兴市2013—2017年的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区域传输对其PM2.5、PM10、NO2和SO2的影响和嘉兴市O3生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嘉兴市PM2.5逐年下降,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逐年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逐年好转趋势... 对嘉兴市2013—2017年的大气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区域传输对其PM2.5、PM10、NO2和SO2的影响和嘉兴市O3生成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自2013年以来嘉兴市PM2.5逐年下降,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逐年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总体呈逐年好转趋势.截至2017年,PM10、NO2、SO2和CO均已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但PM2.5和O3仍未达标.2017年,周边地区(苏州市、湖州市、上海市、杭州市、绍兴市和宁波市)对嘉兴市PM2.5、PM10、NO2和SO2的传输贡献分别为36.2%、31.9%、25.6%、26.7%,季节差异较大,建议根据区域传输的季节性变化,制定针对性的联防联控措施.嘉兴市O3污染主要受挥发性有机物(VOCs)控制,应重点控制VOCs排放,辅以控制NOx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PM2.5 O3 区域传输
下载PDF
广西南宁格雷夫斯病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陈翠红 秦映芬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临床特征及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28名GD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25(OH)D_3<75 nmol/L]和维生素D正... 目的:探讨不同维生素D营养状况格雷夫斯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临床特征及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328名GD患者病例资料,依据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组[25(OH)D_3<75 nmol/L]和维生素D正常组[25(OH)D_3≥75 nmol/L],比较2组年龄、性别构成、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e antibody,TPOAb)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等水平以探讨2组临床特征;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危险因素。结果:GD患者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检出率为64.02%。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GD患者年龄小于维生素D正常GD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89±12.25)vs.(39.11±11.97),P<0.05]。2组性别及季节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危险因素为性别及季节,与甲状腺抗体、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无相关关系(P>0.05)。女性GD患者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风险为男性GD患者的3.052倍(OR=3.052,95%CI=1.641~5.676,P<0.05),而冬季发生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风险为夏季的2.173倍(OR=2.173,95%CI=1.303~3.623,P<0.05)。结论:女性GD患者冬季时较男性患者及夏季时更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应注意预防。同时,在研究GD患者维生素D水平时应注意校正以上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维生素D缺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移动支付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13
作者 谌翠红 《农银学刊》 2022年第5期48-51,共4页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业务发展中也遇到一定困难或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并改善。本文通过总结益阳市移动支付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对移动支付加快智慧城市建...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为助力智慧城市建设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业务发展中也遇到一定困难或问题,需要持续关注并改善。本文通过总结益阳市移动支付助力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研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对移动支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智慧城市建设 探索
下载PDF
5-23 Progress on the Silicon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14
作者 Li Zhankui Li Haixia +4 位作者 Li Ronghua chen cuihong Zu Kailing Li Chunyan Wang Xiuhua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5年第1期246-247,共2页
With the complication and delicateness of the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s, the traditional silicon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such as silicon surface barrier detector and the Li-drifted detector, cannot satisfy the exper... With the complication and delicateness of the nuclear physics experiments, the traditional silicon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such as silicon surface barrier detector and the Li-drifted detector, cannot satisfy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Large area ion-implanted silicon detector and silicon strip detector have been badly needed and frequently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SEMICONDUCTOR Detectors
下载PDF
5-9 Application of Strati ed Implantation for Silicon Micro-strip Detectors
15
作者 Li Haixia Li Zhankui +8 位作者 Li Ronghua chen cuihong Wang Xiuhua Rong Xinjuan Liu Fengqiong Wang Zhusheng Li Chunyan Zu Kailing Lu Ziwei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4年第1期220-221,共2页
The silicon micro-strip detector was fabricated by 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techniques[1].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 large amount of B+ ions at 40 keV and1.5... The silicon micro-strip detector was fabricated by MEMS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 techniques[1].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a large amount of B+ ions at 40 keV and1.51014 ions/cm2 have been implanted into the wafers. It is found that more than 50% of the micro strips cannotform a functional P-N junction. Based on the suggestion of simulation results, the process of stratified implantationwas then applied with the following procedures. B+ ions were firstly implanted into the wafer at 40 keV, 21014ions/cm2, and then sequentially implanted at 20 keV, 21014 ions/cm2 into the same wafers. Preliminary testresults show that over 95% of the silicon micro-strips in this batch have a perfect P-N junction with a reverse bodyresistance larger than 500 MΩcm. The energy resolution for 5.156 MeV particles of 239Pu source is about 0.8%or even less, as shown in Fig. 1. The structure of the detectors is therefore definitely different from the designeddevices (Fig. 2(a)) shown in Fig. 1, which is more like a P-P+-N structure as shown in Fig. 2(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ICATION IMPLANTATION SILICON
下载PDF
5-8 Study of Non-ionizing Energy Loss in Silicon Detectors
16
作者 Li Ronghua Li Zhankui +8 位作者 Li Haixia Liu Fengqiong chen cuihong Rong Xinjuan Wang Xiuhua Li Chunyan Zu Kailing Lu Ziwei Wang Zhusheng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4年第1期218-219,共2页
Man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silicon detector properties in a radiation field is linearlycorrelated to the displacement damage energy[1] induced by the non-ionizing energy loss (NIEL). It has... Many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gradation of silicon detector properties in a radiation field is linearlycorrelated to the displacement damage energy[1] induced by the non-ionizing energy loss (NIEL). It has been pointedoutthat NIEL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Monte Carlo transport codes to estimate the displacement damage effects[2].Fig. 1 shows the results of a SRIM simulation for 10 MeV protons injected on a double-sided silicon micro-stripdetector. It can be clearly seen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energy loss can be ascribed to ionizing energy loss, whichprovides energy to excite or ionize extra nuclear electrons to generate electron-hole pairs when incident particlestraverse the detector and collide with lattice atoms. Less than 5% of energy loss is non-ionizing energy loss whichinduces lattice atom displacement damage or transforms into phon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rystal lattice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UDY ENERGY SILICON
下载PDF
5-5 Development of 33 Grid Silicon Detector
17
作者 Li Zhankui Li Ronghua +8 位作者 Li Haixia Liu Fengqiong chen cuihong Rong Xinjuan Wang Xiuhua Li Chunyan Zu Kailing Lu Ziwei Wang Zhusheng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4年第1期215-216,共2页
Silicon dete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and nuclear medicine due to their perfectposition resolution and energy resolution, wide linear range and quicke response time[1;2]. They are also u... Silicon dete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 energy, astrophysics and nuclear medicine due to their perfectposition resolution and energy resolution, wide linear range and quicke response time[1;2]. They are also used asvertex detectors and track detectors in the world nuclear physics laboratories[3]. Ion-implanted silicon decetors suchas strip decetors and have been used in experiment. A pisition-sensitive decetor, that is 33 grid silicon deterctor,is further developed for experiment purpose. It is shown in Fig. 1, which is made of nine 10 mm10 mm squaresilicons p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MENT GRID SILICON
下载PDF
Research of Ceramic Packaging Silicon Strip Detector
18
作者 Li Ronghua Li Zhankui +3 位作者 Li Haixia Wang Xiuhua chen cuihong Zu Kailing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7年第1期183-184,共2页
Silicon dete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 energy physics,astrophysics and nuclear medicine due to their perfect position resolution and energy resolution,wider linear range and quicker response time.They are als... Silicon detecto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high energy physics,astrophysics and nuclear medicine due to their perfect position resolution and energy resolution,wider linear range and quicker response time.They are also employed for vertex detectors and track detectors by the world physical laboratories because of its 10m spatial resolution.Silicon detectors are packaged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 it is economic and flexible,while it cannot stand cosmic rays and can not support a study in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In order to support silicon detectors working in special environment such as ultrahigh vacuum and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we manufactured ceramic packaged silicon strip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TEX RESOLUTION PERFECT
下载PDF
高分五号02星高光谱成像仪中美典型甲烷超级排放源遥感反演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飞 孙世玮 +4 位作者 张永光 封晨曦 陈翠红 毛慧琴 刘银年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86-2001,共16页
检测和估算化石燃料生产活动中的甲烷泄漏有助于甲烷减排。星载高光谱成像仪是甲烷排放点源遥感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利用国产高分五号02星(GF-5 02)获取的高光谱成像仪(AHSI)与欧空局哨兵五号星(Sentinal-5P)的对流层观测仪(TROP... 检测和估算化石燃料生产活动中的甲烷泄漏有助于甲烷减排。星载高光谱成像仪是甲烷排放点源遥感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利用国产高分五号02星(GF-5 02)获取的高光谱成像仪(AHSI)与欧空局哨兵五号星(Sentinal-5P)的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遥感数据,基于优化的甲烷柱浓度反演算法和中尺度气象模式,开展了对中美两国煤矿和油气设施的甲烷排放点源检测、量化以及不确定性评估。实验结果表明:(1) GF-5 02星AHSI载荷在中美两国甲烷排放热点区域内探测到了4处显著的甲烷点源泄漏排放,排放速率均大于0.5 t/h。其中,在二叠纪盆地监测到一处超级排放源,甲烷排放量高达11.7±4.4 t/h;(2)甲烷点源排放通量速率的估算会受到背景气象场的影响,点源处风速的不确定性贡献最大。研究结果表明,GF-5 02星高光谱成像仪在全球甲烷点源遥感识别和排放量估算中的应用潜力,可以为未来全球能源行业的甲烷泄漏检测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五号02星(GF-502) 甲烷反演 点源排放 长治 二叠纪盆地
原文传递
卫星观测在甲烷排放清单校核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羽中 毛慧琴 +1 位作者 陈翠红 梁若思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0-1954,共15页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甲烷排放来源多,影响因素复杂,基于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自下而上”编制的排放清单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覆盖全球的甲烷卫星观测为“自上而下”验证及校正排放清单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甲烷卫星... 甲烷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大气甲烷排放来源多,影响因素复杂,基于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自下而上”编制的排放清单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覆盖全球的甲烷卫星观测为“自上而下”验证及校正排放清单提供了有效手段。本文系统介绍了利用甲烷卫星观测和大气传输模型进行正向和反演清单校核的原理方法、关键技术和研究现状,并以2020年为例,应用GOSAT卫星甲烷观测、GEOS-Chem大气化学传输模型对全球甲烷排放清单进行了正向和反演校核。结果表明,在甲烷排放量最大的10个国家中,中国、印尼排放量显著低于先验清单,俄罗斯、印度、孟加拉国排放显著高于先验清单,其他国家与先验估计无统计显著的区别。最后,本文展望了基于卫星观测的甲烷清单校核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室气体 甲烷 卫星 碳排放 清单校核 反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