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ternak层状地基中群桩水平动力响应解析解答 被引量:2
1
作者 崔春义 辛宇 +2 位作者 许成顺 梁志孟 王本龙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93-902,共10页
基于Pasternak地基和Euler梁振动理论,提出了一种能考虑轴向荷载影响的单桩水平振动简化分析力学模型,建立了层状地基中桩-土耦合作用下单桩水平振动控制方程;采用微分变换的方法对方程解耦,进一步结合桩-土边界连续条件求出单桩水平位... 基于Pasternak地基和Euler梁振动理论,提出了一种能考虑轴向荷载影响的单桩水平振动简化分析力学模型,建立了层状地基中桩-土耦合作用下单桩水平振动控制方程;采用微分变换的方法对方程解耦,进一步结合桩-土边界连续条件求出单桩水平位移、转角及内力解析解答。然后,考虑主动桩Ⅰ振动引起被动桩Ⅱ的动态位移,建立被动桩Ⅱ的水平振动控制方程,求解得到被动桩Ⅱ的响应解析解答,依据动力相互作用因子定义进一步求得桩-桩水平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最后,利用叠加原理求得群桩水平动力阻抗,并与已有相关解析解进行退化对比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分析探讨了地基剪切系数、布桩类型、桩距径比、轴向特征参数对群桩水平阻抗以及桩顶反力分布、桩身内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可为实际工程群桩桩基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 动力阻抗 水平振动 桩-桩动力相互作用 PASTERNAK地基
原文传递
碱渣及粉煤灰对水泥固化底泥强度影响研究
2
作者 武亚军 陈宸 +2 位作者 崔春义 陆逸天 袁耿豪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0-636,共7页
水泥作为固化底泥的固化剂被广泛使用,但因其价格相对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一些添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固化底泥强度.试验使用碱渣和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按标准养护后分别测量试样不同龄期的强度.试验发现... 水泥作为固化底泥的固化剂被广泛使用,但因其价格相对较高且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一些添加剂来减少水泥用量,提高固化底泥强度.试验使用碱渣和粉煤灰作为添加剂,按标准养护后分别测量试样不同龄期的强度.试验发现碱渣可以提高水泥固化底泥强度,粉煤灰可以提高水泥-碱渣固化底泥强度.由此可知,碱渣可代替部分水泥,粉煤灰可代替部分碱渣,使固化底泥强度达到只添加高剂量水泥时可达到的相同强度,从而实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底泥 固化剂 碱渣 粉煤灰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comparis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ile foundation i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被引量:2
3
作者 Jia Kemin Xu Chengshun +3 位作者 Du Xiuli cui chunyi Dou Pengfei Song Ji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87-104,共18页
Case history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pile foundations are more critically damaged in liquefiable soils than non-liquefiable soil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s in l... Case history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pile foundations are more critically damaged in liquefiable soils than non-liquefiable soil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s i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numerical model parameters.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model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 of a single pile foundation centrifuge in liquefiable soil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motions and is validated against real-world test results.The differences in soil-pile seismic response of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are explored.Specifically,the first-order second-moment method(FOSM)is used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for a soil-pile system betwee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The seismic response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liquefiable soil than in non-liquefiable soil.Moreover,the pile bending moment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kinematic effect in liquefiable soil,while the inertial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non-liquefiable soil.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seismic response were PGA,soil density,and friction angle in liquefiable soil,while the pile bending moment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PGA,the friction angle of soil,and shear modulus of loose sand in non-liquefiabl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iable non-liquefiab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ile foundation seismic response sensitivity analysis
下载PDF
十字交叉换乘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分析
4
作者 苏健 李达琨 +2 位作者 许民泽 崔春义 赵经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0-827,共8页
目的 研究十字交叉换乘地铁站在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荷载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为十字交叉车站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以十字交叉换乘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借助MIDAS-GTS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动力时程方法分析水平与竖向地震... 目的 研究十字交叉换乘地铁站在抗震分析中地震动荷载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为十字交叉车站的抗震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以十字交叉换乘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借助MIDAS-GTS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动力时程方法分析水平与竖向地震动荷载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并将单向与双向耦合地震动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进行比较。结果 双向地震动荷载下,结构响应规律与单向地震动相似,但结构水平位移增幅为1.44%,竖向位移增幅为1.21%;层间位移角比水平地震动增加了12%,比竖向地震动增加了1 876%;结构加速度响应在水平向增加了4.1%,在竖向减少了2.8%。结论 在双向地震动荷载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增大,产生的动力效应更大,对结构损伤更大;顶板的加速度峰值最大,最易受损;由于ρ-Δ效应,结构水平向地震响应增大,竖向地震响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交叉换乘站 动力时程分析 地震响应 ρ-Δ效应
下载PDF
三维透明土实验技术平台开发及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孔纲强 沈扬 +2 位作者 杨庆 崔春义 杨钢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4-97,115,共5页
透明土实验技术平台是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实验平台之一。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非嵌入式可视化观测岩土工程中土体内部位移场、渗流场及温度场等,探讨地下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 透明土实验技术平台是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实验平台之一。基于人工合成透明土材料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非嵌入式可视化观测岩土工程中土体内部位移场、渗流场及温度场等,探讨地下结构与土体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分析传统岩土工程可视化实验与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本文研发了透明土实验技术三维测试平台,主要包括透明土材料制配、图像采集和数据后处理分析等三大模块。与基于CT、MRI等可视化实验技术相比,该实验平台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用价值高以及可推广性强等特点,应用于河海大学岩土工程、地下结构工程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土 数字图像处理 可视化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地铁运行引起的临近桥梁结构振动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孟坤 崔春义 +2 位作者 许民泽 王启福 苏健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0-616,共7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对临近既有公路桥梁结构的影响,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平台ABAQUS,采用精细化建模方法,建立地铁隧道-地基-既有桥梁的大规模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列车-轨道-隧道结构系统力学简化模型,计算得到列车振动荷... 为研究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对临近既有公路桥梁结构的影响,基于大型有限元计算平台ABAQUS,采用精细化建模方法,建立地铁隧道-地基-既有桥梁的大规模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通过列车-轨道-隧道结构系统力学简化模型,计算得到列车振动荷载,对桥梁结构在列车通行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通行过程中,公路桥梁结构构件均存在明显的振动,但未发生扩散性共振效应,振动幅值很小;在桥梁结构地震荷载与列车振动作用组合中,列车振动作用效应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地铁列车 地铁隧道 公路桥梁 ABAQUS 数值分析 列车振动荷载
下载PDF
城市生活污泥真空固结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武亚军 唐欣 +2 位作者 崔春义 王光坤 胡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2-780,共9页
针对城市生活污泥处置,为了实现填埋场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提出了基于药剂调质的真空预压法.通过比阻试验确定了用于某生活污泥的调质药剂FeCl_3的最优添加量;对采用FeCl_3和CaO不同调质药剂的污泥分别进行了固结试验和真空预压试验,... 针对城市生活污泥处置,为了实现填埋场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提出了基于药剂调质的真空预压法.通过比阻试验确定了用于某生活污泥的调质药剂FeCl_3的最优添加量;对采用FeCl_3和CaO不同调质药剂的污泥分别进行了固结试验和真空预压试验,研究了调质污泥的固结特性与渗透特性.结果表明:单独采用FeCl_3调质污泥时存在最优添加量,试验中FeCl_3的最优添加量为干基的20%,此时污泥比阻最小,渗透性最好;经药剂调质污泥的固结系数和渗透系数均比原始污泥有较大程度提高,其中FeCl_3和生石灰混合调质的污泥提高幅度最大,FeCl_3调质的次之,生石灰调质的最小;经药剂调质的污泥在真空预压试验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排水效果,其中FeCl_3和生石灰混合调质污泥的处理效果最好,FeCl_3调质的次之,生石灰调质的稍差,与固结试验得到的结果一致;经混合药剂调质处理后泥饼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到47 kPa,含水率从84.2%降至70.6%左右,体积大为减小.研究成果对于真空预压原位处理污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真空预压 城市生活污泥 深度脱水 比阻 固结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双参数模型的地铁车站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京伟 李静波 +3 位作者 崔春义 许民泽 苏健 张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6-503,共8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状况,以某单层双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饱和砂土场地下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动力体系数值模型.采取增量动力响应分析的方法,分别选取层间位移角模型和基于变形-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对...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动力响应及损伤状况,以某单层双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建立饱和砂土场地下地铁车站结构非线性动力体系数值模型.采取增量动力响应分析的方法,分别选取层间位移角模型和基于变形-能量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对地铁车站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从而求解地铁车站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极限状态超越概率.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峰值加速度小于0.2g时结构偏于安全,损伤以轻度损伤为主;地面峰值加速度大于0.2g时,逐渐向中等损伤及更严重损伤过渡;结构损伤程度较轻(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时,最大变形对结构损伤起主要控制作用;结构损伤严重(严重损伤和倒塌)时,累计滞回耗能对结构的损伤起到关键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地铁车站结构的防灾减灾及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易损性 饱和砂土 层间位移角 双参数损伤模型
下载PDF
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BIM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实践
9
作者 孔纲强 沈扬 +2 位作者 丰土根 崔春义 姚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8-202,共5页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视化、交互式设计与施工中。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其应用于新兴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作为工程建筑行业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到地下空间开发的可视化、交互式设计与施工中。构建基于BIM技术的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室,将其应用于新兴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专业分支的实践课程教学,能够满足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中的相关培养要求,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BIM实验室 能源地下结构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立式锚固储液罐动力分析可视化程序开发与应用
10
作者 崔春义 厉超吉 +2 位作者 赵飞翔 孟坤 梁志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7-1183,共7页
基于流体及储罐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与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等价的积分表达式,推导得出储罐-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特征方程和动力响应求解公式。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VB与Fortran混合编译方法,基于VB的GUI对主界面和数据输入窗口进行设置... 基于流体及储罐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与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等价的积分表达式,推导得出储罐-流体相互作用体系特征方程和动力响应求解公式。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VB与Fortran混合编译方法,基于VB的GUI对主界面和数据输入窗口进行设置,通过菜单编译器及多窗体的耦合实现菜单名称设置及窗口调用功能,开发了一款立式圆柱形储罐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PSAST V1.0。同时利用该程序对储罐-流体相互作用体系进行振动模态及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通过与ADINA计算结果及解析解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开发有限元程序应用于储罐-流体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罐-流体相互作用 储液罐 振动模态 地震作用 动力响应
原文传递
地铁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阳 徐佳琳 +3 位作者 戴金 许成顺 崔春义 孟坤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5-1792,共8页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以北京地铁7号线2期(东延)工程为背景,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典型隧道区间断面的有效应力分析模型,进行上限速度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场地土层-隧道体系水土... 为研究地铁列车振动荷载长期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的孔隙水压力及变形特性,以北京地铁7号线2期(东延)工程为背景,利用ADINA有限元计算平台建立典型隧道区间断面的有效应力分析模型,进行上限速度行车荷载作用下饱和场地土层-隧道体系水土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研究典型位置处孔隙水压力时程变化规律,并预测地铁振动荷载作用下引起的沉降量。同时,对北京地铁7号线粉细砂进行土工室内试验,进一步研究隧道底部土层在地铁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及竖向变形发展规律。结果表明:1)在长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底部土层孔隙水压力逐渐增大,且增大值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2)土体的累积超孔隙水压力比和累积应变量随着荷载幅值的增加而增大; 3)与非均等固结条件相比,均等固结条件下的超孔隙水压力比较大,但累计应变量小; 4)列车振动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和应变均较小,超孔隙水压力在列车停运期间足以消散完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振动荷载 孔隙水压力 数值模拟 动三轴试验
下载PDF
埋深对可液化场地地铁车站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民泽 崔春义 +4 位作者 姚怡亦 王广兵 梁志孟 厉超吉 王启福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7-292,共6页
为分析埋深对可液化场地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响应影响规律,在OpenSees开源程序平台和Biot动力固结理论基础上,采用修正的多屈服面塑性砂土动力本构模型,同时考虑结构动力非线性的纤维截面单元,建立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 为分析埋深对可液化场地地铁车站结构的地震动响应影响规律,在OpenSees开源程序平台和Biot动力固结理论基础上,采用修正的多屈服面塑性砂土动力本构模型,同时考虑结构动力非线性的纤维截面单元,建立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相互作用数值计算模型,并分析了在地铁车站不同埋深情况下,场地的加速度反应谱及结构变形和内力的动力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站结构埋深的减小,场地特征点处加速度β反应谱峰值变大,且各埋深工况均呈现出明显的场地放大效应;随着车站结构埋深的增加,各关键截面动内力峰值变大,而对应的层间位移角极值和结构上浮量均呈现减小趋势,其中中柱上端部截面受埋深影响程度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地铁车站 埋深 可液化场地 数值模拟 Biot动力固结理论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连续刚构桥地震响应灰色关联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波 崔春义 +3 位作者 许民泽 张鹏 王启福 苏健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5-811,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规律,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建立了不同工况下连续刚构桥数值计算模型,充分考虑负相关因素,采用基准值误差与改进的灰色T型关联分析方法,以地震作用下某连续刚构桥墩顶顺桥向弯矩、墩底横桥向弯矩、墩底... 为进一步研究连续刚构桥的地震响应规律,以某连续刚构桥为例,建立了不同工况下连续刚构桥数值计算模型,充分考虑负相关因素,采用基准值误差与改进的灰色T型关联分析方法,以地震作用下某连续刚构桥墩顶顺桥向弯矩、墩底横桥向弯矩、墩底顺桥向弯矩和跨中横桥向弯矩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地震作用下连续刚构桥灰色关联参数敏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墩墩顶顺桥向弯矩对梁底曲线幂次的变化更敏感,矮墩墩顶顺桥向弯矩对根部梁高高跨比的变化更敏感,而墩底顺桥向弯矩则对墩高比的变化更敏感;高墩墩底横桥向弯矩对跨中梁高高跨比的变化更为敏感,矮墩墩底横桥向弯矩则对根部梁高高跨比相对更敏感;主梁跨中横桥向弯矩则对跨中梁高高跨比的变化更为敏感。该敏感性分析方法,可为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响应 参数敏感性分析 连续刚构桥 改进T型关联 基准值误差分析
原文传递
饱和软土场地格栅加筋路堤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利伟 梁志孟 +3 位作者 朱江山 孟坤 崔春义 李顺群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为探讨饱和软土场地中格栅加筋路堤地震动力响应特性规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饱和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布筋方式、筋材弹性模量与间距及路堤填料性质对格栅加筋路堤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 为探讨饱和软土场地中格栅加筋路堤地震动力响应特性规律,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饱和软土地基上格栅加筋路堤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布筋方式、筋材弹性模量与间距及路堤填料性质对格栅加筋路堤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筋材弹性模量可有效提升路堤动力稳定性,且筋材越靠近路堤底部其效果越显著;随着加筋层数增加,加筋效果提升率有所衰减;增加填料摩擦角和填料黏聚力可提高加筋路堤动力性能,但填料土性参数达到一定幅值后,其变化所引起动力性能提升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格柵 加筋路堤 饱和软土场地 地震动力响应 数值分析 参数分析
下载PDF
山区地形条件下高架轨道交通引起地面振动实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金川 丁选明 +3 位作者 瞿立明 崔春义 龙永红 巫崇荣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3-139,151,共8页
考虑地形对轨道交通振动衰减的影响,对重庆轻轨6号线经过典型斜坡及陡崖地形的高架段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振动频谱特性以及振动速度级沿轨道中心线及45°、90°三个方向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引起地面振动主要频率分布... 考虑地形对轨道交通振动衰减的影响,对重庆轻轨6号线经过典型斜坡及陡崖地形的高架段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振动频谱特性以及振动速度级沿轨道中心线及45°、90°三个方向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列车引起地面振动主要频率分布在50 Hz两侧附近,各距离处频率分布不受地形影响;地表振动从桥墩承台传至周围土体中会出现较大的放大;振动沿斜坡和陡崖衰减速度慢于平面,在平面上衰减先快后慢,在斜坡方向则先慢后快,同时地面振动随距离衰减呈现出波动性,在90°方向距轨道中心线13 m附近出现了振动放大区;列车运行具有明显的偏载效应,近轨列车引起振动在承台上随距离增大,远轨列车引起振动随距离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 振动 高架桥 现场测试 轨道交通
原文传递
堆煤软土场地中群桩体系工作性能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腾 席爱斌 +3 位作者 崔春义 孟坤 梁志孟 邢国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为研究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中群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基于有限元数值平台ABAQUS,建立了既定工况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软土场地-群桩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群桩体系的相互作用,探讨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中群... 为研究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中群桩基础受力变形特性,基于有限元数值平台ABAQUS,建立了既定工况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软土场地-群桩体系数值分析模型,分析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群桩体系的相互作用,探讨堆煤荷载作用下软土场地中群桩基础桩身受力及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堆煤软土场地中,在堆煤荷载和上部结构荷载的共同作用下,群桩基础桩身易产生较大侧向位移,同时桩身会产生较大拉应力,使得桩身稳定性、形变及承载能力无法满足工程要求.此类软弱场地土中存在堆煤荷载作用时,需首先对场地采取真空预压地基处理措施,并进行计算校核,使软土场地-群桩相互作用体系达到承载变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软土场地 群桩基础 堆煤荷载 有限元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倾斜基岩条件下轨道交通振动衰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金川 丁选明 +3 位作者 瞿立明 崔春义 李铮 巫崇荣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4,共8页
通过模型槽试验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倾斜基岩条件下高架轨道交通引起地表振动的衰减规律,分析倾斜角度、荷载频率、桩长对地面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基岩条件下,地表振动衰减快慢呈现出方向差异化,一般沿基岩倾斜正... 通过模型槽试验和有限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在倾斜基岩条件下高架轨道交通引起地表振动的衰减规律,分析倾斜角度、荷载频率、桩长对地面环境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倾斜基岩条件下,地表振动衰减快慢呈现出方向差异化,一般沿基岩倾斜正下方衰减最慢,沿正上方衰减最快,并从正下方到正上方衰减逐渐变快。基岩层倾角越大,地面振动响应越小,基岩倾角变化对地面振动响应的方向差异化影响较为显著。随着荷载频率的增加,地表响应速度先线性增加,然后增速变缓;当频率为13Hz时,与桩等距离各方向振动响应差异最大。地表速度响应随桩长增加呈线性减小,且距桩越近减小越快;桩长变化对与桩等距离各方向振动响应差异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基岩 振动 轨道交通 模型试验 桩基
下载PDF
径向非均质黏性阻尼土中管桩纵向振动特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春义 孟坤 +2 位作者 武亚军 赵会杰 杨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为分析施工扰动对管桩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发展建立了基于复刚度传递径向多圈层平面应变模型黏性阻尼土中管桩-土体纵向耦合振动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径向复刚度传递,得到桩芯土与桩身界面处的复刚度,并利用桩土界面上位移连续、力... 为分析施工扰动对管桩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发展建立了基于复刚度传递径向多圈层平面应变模型黏性阻尼土中管桩-土体纵向耦合振动模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和径向复刚度传递,得到桩芯土与桩身界面处的复刚度,并利用桩土界面上位移连续、力平衡条件推导得出桩顶动力阻抗的解析解,通过进一步参数化分析分别探讨桩长径比、桩内外径比、桩身弹性模量、土体黏性阻尼系数、桩周土施工扰动程度和扰动范围对桩顶纵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管桩桩长增加使得桩顶动力阻抗曲线振幅和共振频率降低;桩芯土体对桩体可以起到减震作用;桩顶动刚度和动阻尼曲线振幅随施工引起桩周土软(硬)化程度增加而减小(增大);管桩桩顶动力阻抗振幅水平随施工扰动引起桩周土体软(硬)范围增加而增大(减小),此种影响仅在近桩小范围内较为明显,超出该范围即大幅衰减至稳定;当施工扰动较明显时,在管桩纵向振动特性分析中宜考虑此种桩周土体径向非均质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纵向振动 动力阻抗 径向复刚度传递 黏性阻尼
下载PDF
基于饱和虚土桩模型的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崔春义 孟坤 +2 位作者 梁志孟 许成顺 杨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6-361,共6页
为了分析饱和土中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基于Biot理论提出了一种桩底饱和虚土桩模型.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得出饱和土体位移解,利用饱和土-桩-饱和虚土桩完全耦合条件,推导出桩顶纵向振动动力阻抗解析解,并对饱和土中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进... 为了分析饱和土中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基于Biot理论提出了一种桩底饱和虚土桩模型.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得出饱和土体位移解,利用饱和土-桩-饱和虚土桩完全耦合条件,推导出桩顶纵向振动动力阻抗解析解,并对饱和土中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进行参数化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桩底饱和土层厚度为4和6 m时,桩顶动力阻抗函数曲线呈现出大、小峰值交替现象,这与单相虚土桩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且桩周和桩底饱和土体孔隙率对桩顶动力阻抗曲线的影响不可忽视.当桩底土饱和性显著且排水性较差时,桩底土单相虚土桩模型会引起较大误差,宜采用饱和虚土桩模型和所得相关解析解答分析浮承桩纵向振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虚土桩 平面应变 桩底土 纵向振动 动力阻抗
下载PDF
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地震响应参数敏感性分析
20
作者 许民泽 崔春义 +3 位作者 王广兵 王启福 苏健 高凌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99-506,共8页
为进一步研究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地震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问题,以某单层双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u-p格式饱和两相介质有效应力动力求解方法,建立了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耦合动力数值分析模型,选取土体剪切模量... 为进一步研究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地震动响应的参数敏感性问题,以某单层双跨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u-p格式饱和两相介质有效应力动力求解方法,建立了饱和砂土场地‑地铁车站结构体系耦合动力数值分析模型,选取土体剪切模量、渗透系数、内摩擦角和地震动强度作为敏感性影响参数,在基准值误差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灰色关联分析,得到了地震动响应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序列。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近场特征点动孔压比峰值对地震动强度和土体剪切模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而加速度峰值对地震动强度和内摩擦角变化更为敏感,中柱上下端动剪力与动弯矩对内摩擦角和地震动强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参数敏感性分析流程方法,可为地铁车站抗震设计和减灾预测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土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响应 灰色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