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9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CD单元的两相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
1
作者 杨向真 刘灿 +3 位作者 杜燕 张涛 陶燕 王锦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8-418,共11页
为减少基于电容-二极管(CD)升压单元的两相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CD单元数量,提升变换器电压增益,提出一种最后两级CD单元电容并联充电、串联供电的新型两相交错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进一步发挥CD单元的升压能力。分析新型3CD、4C... 为减少基于电容-二极管(CD)升压单元的两相交错并联高增益Boost变换器的CD单元数量,提升变换器电压增益,提出一种最后两级CD单元电容并联充电、串联供电的新型两相交错Boost变换器拓扑结构,进一步发挥CD单元的升压能力。分析新型3CD、4CD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的拓扑演化过程,提出新型NCD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的拓扑演化规律。以新型4CD两相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为例,分析变换器工作原理,以及电感、电容寄生电阻对变换器电压增益的影响。最后在StarSim硬件在环实验平台搭建1 kW的新型4CD单元交错并联Boost变换器,验证该文所提拓扑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变换器 电容 电感 交错并联 高增益 寄生电阻
原文传递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变迁
2
作者 董方 吕志勇 +86 位作者 杨溪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目的了解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方法按CHINET耐药监测统一方案使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临床分离... 目的了解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方法按CHINET耐药监测统一方案使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26987株中,主要以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细菌为主,其他各菌属均有不等检出。下呼吸道标本占51.1%,居于首位,脓液及伤口分泌物占16.5%,尿液标本占9.2%。这些菌株主要分离于内科病房(38.1%)、儿科ICU(26.8%)和外科病房(18.9%)。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耐药率最高,为22.7%,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为15.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10%。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54.1%,明显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的15.6%,2020年和2021年出现下降趋势。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新生儿期患儿的检出率(34.7%)高于其他患儿;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随患儿年龄增长检出率逐渐增高(39.9%~65.4%)。结论儿童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锯齿形变化,对大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不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特征和不同菌属菌株的耐药特征存在差异。因此,在儿科对此类菌进行耐药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 儿童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3
作者 李金 胡志东 +88 位作者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汪复 谢轶 康梅 张朝霞 季萍 沈瀚 周万青 刘文恩 李艳明 俞云松 林洁 郭大文 赵金英 徐雪松 鄢超 徐元宏 黄颖 徐英春 张小江 王传清 王爱敏 王山梅 楚亚菲 喻华 黄湘宁 李继红 卓超 苏丹虹 张利侠 马娟 郭素芳 贾伟 李刚 倪语星 孙景勇 孙自镛 陈中举 单斌 杜艳 褚云卓 田素飞 汪瑞忠 房华 金炎 邵春红 刘江山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胡芳芳 魏莲花 邹凤梅 朱镭 孟晋华 胡雪飞 段金菊 康建邦 俞碧霞 董芳 郑红艳 沈继录 吴劲松 卢月梅 赵勇 龚萍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冯佼 薛顺虹 陈运生 孟青 顾洪芹 温开镇 张贻荣 周树平 周艳 王世富 廖龙凤 姜琳 贺雯 窦睿 岳春雷 黄文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迁。方法由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参与成员单位将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商业药敏测试系统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沙雷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及变迁。方法由CHINET中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参与成员单位将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商业药敏测试系统按CHINET统一技术方案进行仪器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2015年1月—2021年12月从我国不同地区53所医院临床分离到的沙雷菌属17226株。分离的菌株数从2015年959株上升到2021年3588株,自门急诊患者中分离到的沙雷菌占7.3%(1265/17226),住院患者菌株占92.7%(15961/17226)。17226株沙雷菌属细菌中呼吸道标本占比最高(57.5%±2.5%),其次为血液标本(11.5%±1.5%)。7年连续监测发现除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及呋喃妥因外其他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率均有所下降,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虽然耐药率数值有所反复,但仍从8.1%和8.3%降到5.3%和5.2%。成年患者来源的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耐药率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二级医院。分离自儿童患者的沙雷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低于5%。分离自ICU的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其他监测科室。7年监测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菌株检出率为8.2%。结论7年中沙雷菌属细菌耐药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继续加强标本及时送检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率下降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可有效降低耐药细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雷菌属 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性监测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耐药性变迁
4
作者 潘芬 王春 +88 位作者 张泓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张峰波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付盼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青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黄文辉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商品化药敏试验自动测试仪器法按照CHINET技术方案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CLSI 2021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5-2021年共收到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细菌81681株,占儿童革兰阴性杆菌的50.1%,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肠杆菌属是最常见的细菌;菌株主要分离自尿液标本(29.3%)和呼吸道标本(27.7%)。儿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ESBL检出率分别为48.8%~57.6%、49.3%~66.7%和23.1%~33.8%。儿童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的检出率为5.7%~9.5%,呈下降趋势,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属和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1%~22.6%、7.1%~15.7%和2.0%~3.4%。肠杆菌目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于左氧氟沙星;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仍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沙门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0%,而对头孢曲松耐药率<30%。结论儿童患者分离的肠杆菌目部分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但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持续监测,以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广泛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肠杆菌目细菌 细菌耐药性监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迁
5
作者 谢潋滟 孙景勇 +86 位作者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蒋晓飞 徐英春 张小江 付盼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张峰波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魏莲花 邹凤梅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CHINET 51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按照CHINET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药... 目的了解2015—2021年中国主要地区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对CHINET 51所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按照CHINET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CLSI 2021年标准判读药敏结果,并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从51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29701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8.6%,历年该菌检出率在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中次于不动杆菌属排第二位。其中(91.4±1.0)%菌株分离自住院患者,(66.4±2.8)%菌株分离自呼吸道分泌物。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有所下降,对阿米卡星、多黏菌素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率>90%。分离自门急诊的菌株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1.0%~19.8%,分离自ICU的菌株耐药率为0.6%~40.5%,分离自内科和外科的菌株耐药率分别为0.8%~28.8%和1.2%~23.3%。分离自儿童的菌株耐药率在0.8%~18.8%,成人株为1.2%~26.1%,老年株为1.0%~28.5%。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儿童医院分离菌株的耐药率分别为2.5%~24.2%、0.7%~27.6%和0.6%~20.3%。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35153株,检出率为27.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最常检出的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之一,该菌对各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下降,耐药监测是控制细菌耐药发生和发展行之有效的手段。来自不同标本类型、不同科室及患者年龄的菌株耐药性相差较大,临床中更应该加强监测,协助医师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监测 铜绿假单胞菌 药物敏感性 耐药性变迁
下载PDF
2015—2021年CHINET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属细菌耐药性变迁
6
作者 李可可 魏莲花 +85 位作者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徐英春 张小江 张朝霞 季萍 谢轶 康梅 王传清 王爱敏 徐元宏 黄颖 孙自镛 陈中举 倪语星 孙景勇 褚云卓 田素飞 胡志东 李金 俞云松 林洁 单斌 杜艳 郭素芳 张泓 王春 胡云建 艾效曼 卓超 苏丹虹 郭大文 赵金英 喻华 黄湘宁 刘文恩 李艳明 金炎 邵春红 徐雪松 鄢超 王山梅 楚亚菲 张利侠 马娟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董方 吕志勇 胡芳芳 沈瀚 周万青 贾伟 李刚 吴劲松 卢月梅 李继红 段金菊 康建邦 马晓波 郑燕萍 郭如意 朱焱 陈运生 孟青 王世富 胡雪飞 沈继录 汪瑞忠 房华 俞碧霞 赵勇 龚萍 温开镇 张贻荣 刘江山 廖龙凤 顾洪芹 姜琳 贺雯 薛顺虹 冯佼 岳春雷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7,共8页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属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按照CHINET统一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 目的了解2015—2021年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临床分离枸橼酸杆菌属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按照CHINET统一技术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21年版标准判读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21年共分离出枸橼酸杆菌属细菌12855株,其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7925株,占61.65%,克氏枸橼酸杆菌2589株,占20.14%。7年间枸橼酸杆菌属细菌在全部细菌和肠杆菌目细菌中的检出占比呈上升趋势,2015年分别占0.76%和1.76%,2021年分别占0.94%和2.09%。科室来源主要为外科病房(32.33%±5.42%),其次为内科病房(26.92%±3.70%)。标本来源主要分离自尿液(34.15%±1.01%)及呼吸道(22.23%±2.09%)。2015—2021年枸橼酸杆菌属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有所升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下降趋势;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从9.5%和8.3%下降到5.5%和5.8%,对环丙沙星、替加环素以及多黏菌素耐药率波动幅度较小;在所有枸橼酸杆菌属细菌中,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结论枸橼酸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及细菌耐药监测,以遏制细菌耐药率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枸橼酸杆菌属细菌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的错断式坠落危岩体稳定系数计算模型
7
作者 张晓勇 谢谟文 +3 位作者 张磊 杜岩 高世崇 李双全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错断式坠落危岩体的安全稳定程度受后缘裂缝深度控制,基于静力学的稳定系数计算可得到后缘裂隙深度临界值,但静力学计算方法无法得到裂隙深度的实时变化。基于修正Timoshenko梁建立岩梁动力学方程,结合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对岩梁的约束... 错断式坠落危岩体的安全稳定程度受后缘裂缝深度控制,基于静力学的稳定系数计算可得到后缘裂隙深度临界值,但静力学计算方法无法得到裂隙深度的实时变化。基于修正Timoshenko梁建立岩梁动力学方程,结合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对岩梁的约束刚度及边界条件做深入分析,得到不同裂缝深度条件下危岩体固有频率理论解析。基于数值计算验证固有频率算法的正确性,并得出结论:随裂隙深度增大,固有频率不断降低,固有频率对危岩体后缘裂隙深度变化较为敏感,根据危岩体的固有频率值可反算危岩体后缘裂隙深度。基于固有频率与危岩体后缘裂隙深度之间的关系建立错断式坠落危岩体稳定系数计算模型,并采用室内试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危岩体固有频率与其后缘裂隙深度近似为负线性相关。基于固有频率的错断式坠落危岩体稳定系数计算模型可为危岩体自动化监测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断式坠落危岩体 稳定系数 修正Timoshenko梁理论 动力基础半空间理论 固有频率
下载PDF
重离子辐照育种对西蓝花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王曼 刘霄 +6 位作者 杜艳 康桂森 丁佳宁 隆静 王圆梦 杨明俊 周利斌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1-84,共14页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子主要源于进口,亟需开发属于我国的创新型品种。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对西蓝花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采用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种子,检测其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抗氧...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子主要源于进口,亟需开发属于我国的创新型品种。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对西蓝花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采用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种子,检测其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表明:100~500 Gy的辐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600 Gy显著抑制其萌发。100~600 Gy辐照后根长、芽长、苗高、叶面积总体上随剂量增加而降低。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的半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415.89 Gy,使根长减半的剂量为495.12 Gy。辐照后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低于对照,400 Gy辐照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0 Gy处。净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与吸收剂量负相关,辐照后非光合淬灭系数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重离子束辐照抑制了西蓝花植株的生长,影响了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本研究为西蓝花的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蓝花 重离子束 辐照 诱变育种 生理响应
下载PDF
血清双调蛋白、间皮素对乳腺癌辅助诊断的价值
9
作者 刘泊含 刘鷖雯 +6 位作者 何怡青 卢仁泉 杜艳 张国良 郭倩 高锋 杨翠霞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双调蛋白(AREG)和间皮素(MSLN)水平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8例(良性病变组)和表观健康者35名(健康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清双调蛋白(AREG)和间皮素(MSLN)水平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5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4例(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病变患者38例(良性病变组)和表观健康者35名(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REG和MSLN水平。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AREG和MSLN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REG、MSLN单独和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5-3检测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效能。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乳腺癌组血清AREG、MSL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AREG、MSLN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2、0.637,而血清AREG、MSLN联合CEA、CA15-3检测的AUC为0.757。乳腺癌组血清AREG、MSLN水平与病理类型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结论 血清AREG、MSLN联合CEA和CA15-3检测可在乳腺癌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间皮素 乳腺癌
下载PDF
面向多场景辅助服务的大规模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建模
10
作者 王杨洋 茆美琴 +3 位作者 杨铖 周堃 杜燕 Nikos D.HATZIARGYRIOU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3-115,共13页
大规模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是含电动汽车的虚拟电厂参与多层级多场景电力平衡辅助服务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模型难以适应大规模电动汽车与省级电力调度中心互动场景。为此,文中从面向电力系统调峰、... 大规模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是含电动汽车的虚拟电厂参与多层级多场景电力平衡辅助服务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模型难以适应大规模电动汽车与省级电力调度中心互动场景。为此,文中从面向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和调压多级多场景调控新视角,提出了数据驱动和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双层聚类电动汽车聚合可调度容量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电动汽车-充电桩广义储能单元的个体可调度容量模型,结合基于密度空间的聚类算法和改进的自组织映射深度聚类算法,有效地融合了电动汽车电量的时间分布和充电桩的空间分布特性,构建了面向调峰、调频和调压多场景调控的聚合可调度容量模型。采用了某省实际充电记录数据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获得了“早间型”“中午型”“晚间型”等多种充电画像类型,实现了时空分布各异的电动汽车广义储能系统的自主聚合和省市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电网不同辅助服务潜能的评估,并为聚合可调度容量的预测奠定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辅助服务 数据驱动 广义储能系统 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 可调度容量 聚合模型 双层聚类
下载PDF
近自由面通气空泡诱导的飞溅水层闭合行为数值模拟
11
作者 王广航 王静竹 +2 位作者 杜岩 王志英 王一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2,I0002,共11页
当空泡与自由面距离较远时,两者不会发生界面的直接相互作用,表现为以界面间液态水为间接媒介的弱耦合作用。当空泡靠近自由面时,两者界面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表现为空泡通气、自由面飞溅以及水层闭合行为的强耦合作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 当空泡与自由面距离较远时,两者不会发生界面的直接相互作用,表现为以界面间液态水为间接媒介的弱耦合作用。当空泡靠近自由面时,两者界面发生直接相互作用,表现为空泡通气、自由面飞溅以及水层闭合行为的强耦合作用。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强耦合作用下飞溅水层闭合行为。基于开源的OpenFOAM平台的多相可压缩求解器,采用有限体积法直接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并使用流体体积法来捕捉气液界面。结果表明,外部气体进入空泡的时间随着无量纲距离γ和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少,飞溅水层闭合高度随无量纲距离γ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加而减少。通过对飞溅水层受力分析,获得了近自由面空泡诱导的飞溅水层闭合机制,主要是由水层两侧的压差力驱动,而且,水层闭合时间与环境压力满足-0.92幂次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泡通气 自由面飞溅 水层闭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透明质酸在肿瘤细胞可塑性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沁青 刘鷖雯 +4 位作者 何怡青 杜艳 张国良 高锋 杨翠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在肿瘤间质中异常潴留,参与肿瘤微环境的重构。据报道,HA及其相关代谢酶、受体与肿瘤细胞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在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 透明质酸(hyaluronan,HA)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成分,在肿瘤间质中异常潴留,参与肿瘤微环境的重构。据报道,HA及其相关代谢酶、受体与肿瘤细胞可塑性改变密切相关,在肿瘤干细胞干性维持、上皮-间充质转换(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获得性耐药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对HA在调节肿瘤细胞可塑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肿瘤细胞可塑性 肿瘤细胞干性 上皮-间充质转换 肿瘤耐药
下载PDF
基于卫气营血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13
作者 杜燕 茆春阳 +2 位作者 周波 牛阳 张常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以发热、干咳、乏力、肌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叶天士《温病条辨》的卫气营血辨证较为契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以发热、干咳、乏力、肌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人群普遍易感。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叶天士《温病条辨》的卫气营血辨证较为契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符合卫气营血四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因此,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为依据,探讨COVID-19的传变规律,并结合卫气营血辨证,防治疾病的进一步传变,强化中医治未病思想,为临床中COVID-19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营血 辨证论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病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RDW、Alb、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4
作者 堵妍 吴婷婷 +1 位作者 张媛媛 陈星 《肝脏》 2024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91例及体检健康者60名。91例原发性胆汁... 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91例及体检健康者60名。91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非肝硬化组(41例)、肝硬化代偿组(31例)、肝硬化失代偿组(19例)。采用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b,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清PT,BC-539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RDW、Alb、PT水平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RDW、PT分别为(49.6±7.5)%、(14.4±3.4)s,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9.8±2.9)%、(12.4±0.7)s,观察组Alb水平为(37.1±7.0)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2.5)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肝硬化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46.5±4.1)%、(40.3±4.9)g/L、(12.7±0.9)s,肝硬化代偿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48.8±7.5)%、(38.6±4.8)g/L、(13.4±1.3)s,肝硬化失代偿组血清RDW、Alb、PT分别为(57.4±7.9)%、(28.0±6.5)g/L、(19.8±3.8)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DW、Alb、PT联合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的AUC为0.973,明显高于RDW、Alb、PT单独诊断的0.927、0.894、0.707,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可达到92.7%、93.3%、93.0%。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患者血清RDW、PT水平明显升高,Alb水平明显降低,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进一步加重,RDW、Alb、PT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效能,可为临床评估该病严重程度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 白蛋白 凝血酶原时间 诊断
下载PDF
基于MaxEnt与ArcGIS的中国角茴香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15
作者 陈紫葳 杜燕 +1 位作者 郭静霞 杨美青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相关生态因子,对角茴香的生态适宜性范围进行预测和分析。收集角茴香在中国的205个经纬度信息,结合19项生态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对角茴香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分析。影响角茴... 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结合相关生态因子,对角茴香的生态适宜性范围进行预测和分析。收集角茴香在中国的205个经纬度信息,结合19项生态因子应用MaxEnt模型和ArcGIS对角茴香的潜在适生分布区进行分析。影响角茴香潜在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最冷季节降水量、最冷季节平均温度、最暖季节降水量、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等。当前气候条件下,角茴香高度适宜生长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河北北部、山西、河南、陕西和内蒙古南部等,面积约为77.4×104 km2;未来气候条件下,适生区将向东北部和西部扩张。该研究预测的结果与角茴香实际分布区域相符,为角茴香的可持续利用和角茴香的引种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角茴香 生态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不同碾减率青稞麸皮成分及功能性检测与分析
16
作者 张鑫 周文菊 +4 位作者 杜艳 涂兆鑫 梁锋 马桂连 李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为明确青稞不同部位麸皮中功能成分和功效的差异,对不同碾减率青稞麸皮粉中的蛋白质、β-葡聚糖和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烷基自由基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游离多酚、结合多酚、游离黄酮、结合... 为明确青稞不同部位麸皮中功能成分和功效的差异,对不同碾减率青稞麸皮粉中的蛋白质、β-葡聚糖和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和烷基自由基强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游离多酚、结合多酚、游离黄酮、结合黄酮和缩合单宁含量均随碾减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碾减率为17.74%和19.22%的麸皮粉中;酚类物质均在碾减率9.7%的青稞麸皮粉中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β-葡聚糖和醇溶蛋白含量由外到内依次升高,在碾减率为25.99%的麸皮中达到最高;碾减率为1.54%~5.84%的麸皮中烷基自由基强度显著高于碾减率为7.67%~25.99%的麸皮,易发生氧化。本研究的结果可为不同青稞碾磨层麸皮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麸皮 分层碾磨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烷基自由基
下载PDF
不同制备方法对青稞抗性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则徐 周文菊 +4 位作者 陈正行 张鑫 杜艳 涂兆鑫 李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5,共7页
抗性淀粉具有调节血糖水平和改善肠道环境作用。以青稞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压热冷却循环法、酶解脱支法、压热冷却-多次湿热联合处理法、酶解脱支-多次湿热联合处理法制备青稞抗性淀粉。结果表明,压热冷却循环(酶解脱支)-湿热联合处理... 抗性淀粉具有调节血糖水平和改善肠道环境作用。以青稞淀粉为原料,分别采用压热冷却循环法、酶解脱支法、压热冷却-多次湿热联合处理法、酶解脱支-多次湿热联合处理法制备青稞抗性淀粉。结果表明,压热冷却循环(酶解脱支)-湿热联合处理法制得的青稞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压热冷却循环法和酶解脱支法制得的青稞抗性淀粉(P<0.05)。不同处理方法降低了青稞淀粉相对结晶度和短程有序性,并使淀粉颗粒破裂。这些结构的变化改善了青稞淀粉的消化率、糊化特性和吸水性能,揭示了结构调控青稞抗性淀粉消化性、热力学特性方面的机制。该研究可为后续青稞抗性淀粉作为改良剂应用于米面制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抗性淀粉 结构特性 热力学特性 消化特性
下载PDF
滨海地区土岩复合地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施工稳定性分析
18
作者 杜岩 殷建国 +2 位作者 李文斌 王宝泉 宋卓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7,192,共7页
[目的]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产生变形,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工程事故。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与围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深... [目的]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地层和建(构)筑物产生变形,轻则影响施工进度,重则造成工程事故。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深大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与围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青岛某地铁车站深大基坑为工程背景,结合土岩复合地层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深大基坑各施工工况下的变形及内力进行分析。结合现场数据,研究土岩复合地层下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面沉降、围护桩位移及支撑轴力的变形规律。[结果及结论]数值模拟表明:未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端头井东墙、西墙及南墙均发生侧向位移,且侧向位移方向均朝向基坑内部,最大侧向位移为2.19 mm,发生在南墙中部;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基坑端头井一侧旋喷桩加固过程中,端头井侧墙变形量出现峰值,最大变形量为2.21 mm。未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地连墙内力变化峰值出现在其腰部,最大值为101 kN;施工双轴高压旋喷桩时,端头井旋喷桩加固地层侧的地连墙结构内力变化明显,其内力变化峰值出现在地连墙腰部,最大值为96 kN。由此可见,双轴高压旋喷桩对基坑各施工工况下的地连墙的内力有一定的减小作用,但对基坑变形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深大基坑 施工稳定性 土岩复合地层 滨海地区
下载PDF
龟甲健骨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
19
作者 王柳英 杜燕 +1 位作者 袁华均 唐鸿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145-149,155,共6页
目的探讨龟甲健骨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期间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6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龟甲健骨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月期间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06例老年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用药,观察组西药联合龟甲健骨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病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Cobb角,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BG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升高,Cobb角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ALP、BGP、BMD水平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LP、BGP、BMD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OD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3%(95/10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3%(7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水泥渗漏或硬膜外血肿;治疗后观察组二次骨折发生率1.94%(2/103)明显低于对照组12.62%(13/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甲健骨胶囊辅助治疗老年OVCF可有效调节骨代谢,促进骨生成,提高骨密度,加快骨折愈合及术后椎体功能恢复,降低二次骨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甲健骨胶囊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密度 椎体成形术 骨代谢
下载PDF
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张志琴 白宁艳 +1 位作者 杜燕 姜振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究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遮盖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 目的:探究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在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采取遮盖疗法,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多元化视功能训练,均持续训练3个月。比较两组视力、视觉诱发电位、立体视功能、对比敏感度。结果:干预前,两组视力、视觉诱发电位、立体视功能、对比敏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对照组,1°、15°空间频率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振幅均高于对照组,立体视锐度小于对照组,1.5、3、6、12、18 c/d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视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视力、立体视功能,提高对比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参差性弱视 多元化视功能训练 视力 视觉诱发电位 立体视功能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