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llistic performance of spherical fragments penetrating PCrNi3MoV target plates
1
作者 dou hong Wenbin Li +3 位作者 Yu Zheng Yiming Li Ning Jiang Kebin Zha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5-307,共13页
PCrNi3MoV steel is a medium-carbon,low-alloy 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that finds its applications in military gun barrels due to the high wear resistance and ablation resistance.To study the penetration and failure... PCrNi3MoV steel is a medium-carbon,low-alloy quenched and tempered steel that finds its applications in military gun barrels due to the high wear resistance and ablation resistance.To study the penetr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PCrNi3MoV plates impacted by tungsten spheres,tungsten spheres of various diameters(5 mm,8 mm,and 10 mm)were used to impact PCrNi3MoV steel plates with thicknesses of 6 mm,9 mm,and 14 mm.The penet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pheres was analyzed for different velocities,and the ultimate penetration velocity of the plate was obtained.It was found that the primary failure modes of the PCrNi3MoV plate were compression pitting failure and shear failure.Using the dimensional analysis method,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ulge height of the steel plate and the fragment velocity,an equation for the ultimate penetration velocity,an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penetration energy and the fragment velocity were obtained.Then,a projectile-target ac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process of tungsten spheres with different velocities impacting target plates.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under the same thickness of the target plate,a larger-diameter fragment required more kinetic energy to obtain the same ultimate penetration effect as a smaller-diameter fragment.The equations obtained through dimensional analysis predicted values that agreed well with experimental values,indicating that these equations can be applied to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act damage Ultimate penetration velocity Bulge height Target penetration energy Failure modes
下载PDF
鸡Apob基因组织表达与CRISPR/Cas9敲除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3
2
作者 吉琳 杨秋月 +4 位作者 方斐旻 窦虹 郁建锋 徐璐 顾志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30-640,共11页
旨在探究Apob基因在鸡肝脂质代谢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对鸡Apob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利用RT-qPCR检测Apob基因在4周龄黄羽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每组设置3个重复,进行3次平行试验。根据鸡Apob蛋白关键结构域,在Apob基因外显子设计3对sg... 旨在探究Apob基因在鸡肝脂质代谢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对鸡Apob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利用RT-qPCR检测Apob基因在4周龄黄羽肉鸡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每组设置3个重复,进行3次平行试验。根据鸡Apob蛋白关键结构域,在Apob基因外显子设计3对sgRNA,构建Cas/gRNA载体;将重组质粒转染DF-1细胞后,利用T7核酸内切酶I(T7 endonuclease I,T7EI)酶切法和TA克隆测序法筛选敲除活性位点并计算敲除效率。利用RT-qPCR检测基因敲除后亚克隆细胞中Apob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鸡Apo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23.356 ku,平均亲水性为-0.300,为稳定的蛋白质,并且该基因主要在鸡的肝、肾和小肠组织表达。敲除载体转染至DF-1细胞后,T7EI酶切发现,Cas/gRNA6、Cas/gRNA7和Cas/gRNA8三个位点均可发挥敲除活性,TA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三者的敲除效率分别为33.3%、65%和80%。同时,RT-qPCR结果显示,转染Cas9/gRNA7、Cas9/gRNA6、Cas9/gRNA8的细胞中Apob基因mRNA表达水平约分别下调99.96%(P<0.01)、85%(P<0.01)、47%(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鸡Apob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和蛋白的理化性质;成功构建了鸡Apob基因CRISPR/Cas9敲除载体,并筛选出最佳敲除位点,获得了Apob基因敲除的亚克隆细胞,为进一步探索Apob基因在鸡肝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B基因 CRISPR/Cas9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洁 窦红 彭伊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3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尘肺患者86例。依据术中管理方法将其分为持续心电监护组(n=43)和常规心电监护组(n=43)。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对手术安全性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尘肺患者86例。依据术中管理方法将其分为持续心电监护组(n=43)和常规心电监护组(n=43)。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心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两组FEV_1、FVC、FEV_1/FVC均高于手术前,且持续心电监护组均高于常规心电监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心电监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2/43),显著低于常规心电监护组的30.2%(13/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1,P<0.05)。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中持续心电监护较常规心电监护更能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 持续心电监护 手术安全性 评估意义
下载PDF
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气中VOCs及厂界恶臭物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窦红 姜建彪 +2 位作者 刘翠棉 张菲菲 常青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9年第3期215-220,共6页
为探究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恶臭来源,选取石家庄市某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EPA的TO-15方法,采用SUMMA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各个处理单元和排放废气中的VOCs成... 为探究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成分及恶臭来源,选取石家庄市某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参照美国EPA的TO-15方法,采用SUMMA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GC/MS分析方法,对各个处理单元和排放废气中的VOCs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特征组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VOCs的主要产生单元是水解酸化池、完全混合曝气池和沉淀池;在水解酸化池中,异丙硫醇的质量浓度最高,达到12.02 mg/m^3;厂区环境中异丙硫醇、丁硫醇、硫化氢的阈稀释倍数较大,是主要的恶臭污染贡献物。分析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厂废气中VOCs及厂界恶臭物质的污染特征,改进废气中异丙硫醇和丁硫醇的治理工艺,加强对恶臭物质的治理,可进一步改善厂区及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为石家庄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污水处理 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 恶臭物质 特征分析
下载PDF
石家庄市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废气排放特征及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翠棉 窦红 +2 位作者 姜建彪 高远 郑雯倩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18年第5期363-369,共7页
为了弄清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废气的排放情况及废气治理工艺的效果,采集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各工序以及经过废气处理后排放的废气样品,分析每个采样点硫化氢、氨及TVOC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各个采样工序中,氨气在水解酸化池排放量最高... 为了弄清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废气的排放情况及废气治理工艺的效果,采集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各工序以及经过废气处理后排放的废气样品,分析每个采样点硫化氢、氨及TVOC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在各个采样工序中,氨气在水解酸化池排放量最高,达到3 360 mg/m3,TVOC在生物MBR池工序排放量最高,达到11 469 mg/m3,硫化氢在絮凝反应沉淀池排放量最高,达到51 717 mg/m3。治理后的总排放口废气排放量均明显低于其通过废气治理设施前的水平。废气治理设施"碱洗+氧化+水洗"工艺对硫化氢和氨的去除效果好,对TVOC的治理效果较差;生物滴滤床工艺对硫化氢的去除效果较好,对氨及TVOC的去除效果较差,但对TVOC的去除效果优于"碱洗+氧化+水洗"工艺。研究可为污水处理过程寻找有针对性的废气处理工艺、为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恶臭气体及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污水处理 废气处理 硫化氢 TVOC 排放量 去除率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恶臭废气的处置技术方案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窦红 郑雯倩 +1 位作者 裴琨 李根利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9年第3期45-47,共3页
废气处理是现代工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有效减少化工生产污染物,降低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循环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污水处理厂为例,着重对恶臭废气的处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优... 废气处理是现代工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可有效减少化工生产污染物,降低资源开发的负面影响,具有计划性、针对性以及循环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污水处理厂为例,着重对恶臭废气的处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与研究,以达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提升污水净化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恶臭废气 处置技术
下载PDF
石家庄某制药企业污水处理过程中NH_3排放研究
7
作者 刘翠棉 窦红 +2 位作者 姜建彪 高远 常青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51-555,共5页
为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各处理单元NH_3的排放特征,采集石家庄某制药企业各污水处理单元以及经过废气治理后排放的样品,计算各采样点NH_3浓度及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单元中,水解酸化池NH_3浓度和单位体积污水NH_3排放量均为最高,... 为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各处理单元NH_3的排放特征,采集石家庄某制药企业各污水处理单元以及经过废气治理后排放的样品,计算各采样点NH_3浓度及排放量。结果表明:各污水处理单元中,水解酸化池NH_3浓度和单位体积污水NH_3排放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2.89和3 360 mg/m^3。各污水处理单元NH_3总排放量为0.97 kg/h,单位体积污水NH_3排放量为9 312mg/m^3;经废气治理后,排入环境的NH_3为0.25 kg/h,单位体积污水NH_3排放量为2 400 mg/m^3,去除率为74.2%,经治理后NH_3排放量明显降低。南区、北区废气治理采用碱洗+氧化+水洗工艺,NH_3去除率分别为93.3%和83.1%;生物区废气治理采用生物滴滤床工艺,NH_3去除率为39.1%,碱洗+氧化+水洗工艺对NH_3的去除效果好于生物滴滤床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NH3浓度 NH3排放量 去除率
下载PDF
慈竹生物炭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
8
作者 郭延凯 窦红 +2 位作者 牛建瑞 何礼 王炳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49-2957,共9页
以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SA)为原料,用磷酸对其进行活化,后经热解得到活化生物炭(activated sinocalamus affinis biochar,ASAB),用来吸附水溶液中的Cr(VI)。当溶液的初始pH为3时,Cr(VI)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1),吸附剂... 以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SA)为原料,用磷酸对其进行活化,后经热解得到活化生物炭(activated sinocalamus affinis biochar,ASAB),用来吸附水溶液中的Cr(VI)。当溶液的初始pH为3时,Cr(VI)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1),吸附剂投加量为1g·L^(−1)时,Cr(VI)去除率高达99.8%,剩余溶液中Cr(VI)的质量浓度低于废水排放标准(0.5 mg·L^(−1))。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改变Cr(VI)初始浓度,吸附剂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236.2 mg·g^(−1)。以上结果均说明ASAB对废水中的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采用SEM、BET、FTIR、XPS等表征方法对活化前、后的慈竹生物炭的化学结构和物理组成进行了表征。ASAB的比表面积是844.45 m^(2)·g^(−1),约为SAB(sinocalamus affinis biochar)的2.6倍,较高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本研究中,ASAB的除铬的机制包括静电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经过5个吸附-脱附循环后,ASAB对Cr(VI)的吸附效率依然可以达到80.9%。以上结果表明,作为1种高效的Cr(VI)吸附剂,ASAB可以用于处理废水中的Cr(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生物炭 CR(VI)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动力学研究
原文传递
887名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现状研究
9
作者 赵海莉 布沙热穆·斯迪克 +4 位作者 窦红 刘魏 刘继文 赛依旦·亚力买买提 宁丽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3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调查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新疆某煤矿企业950名井下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 目的调查井下煤矿作业工人职业倦怠现状,探讨影响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保护煤矿工人身心健康。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以新疆某煤矿企业950名井下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ffort-reward imbalance questionnaires,ERI)和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调查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现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887份,有效回收率为93.0%。该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煤尘、矽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手传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紫外辐射等。887名研究对象以男性为主(860人)。作业工人中职业紧张程度高者有764人(占86.13%);职业倦怠者839人(占94.59%),其中轻度、中度及高度职业倦怠者分别检出388人(占43.74%)、392人(占44.19%)及59人(占6.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工龄<15年组,工龄15~30年及>30年工人的职业倦怠总分分别提高2.259分和5.642分(P<0.05);相比固定白班组工人,两班倒组工人职业倦怠总分提高3.080分(P<0.05);相比ERI≤1组工人,ERI>1组工人职业倦怠总分提高3.106分(P<0.05)。结论煤矿井下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形势严峻,煤矿行业管理者应定期监测井下煤矿作业工人的职业心理现况,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的发生,保护工人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煤矿 作业工人 职业倦怠 职业紧张 付出-回报失衡问卷 职业倦怠感量表
原文传递
新疆某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布沙热穆·斯迪克 窦红 +1 位作者 刘魏 宁丽 《职业与健康》 CAS 2021年第11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对新疆某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及抑郁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为今后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干预提供相关理论线索。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4—6月随机抽取新疆某煤矿公司887名煤矿工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职业倦怠(MBI)... 目的对新疆某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及抑郁现状进行调查,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为今后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干预提供相关理论线索。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4—6月随机抽取新疆某煤矿公司887名煤矿工人员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职业倦怠(MBI)问卷、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煤矿工人职业倦怠和抑郁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探讨两者间的关联性。结果煤矿工人累积中度及以上程度职业倦怠检出率为44.9%,煤矿工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36.5%,不同性别、年龄、工龄、工种及倒班情况煤矿工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84、2.154、8.592、10.742、8.998、9.872,均P<0.05);不同职业倦怠水平煤矿工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4,P<0.05)。相关分析表明,煤矿工人职业倦怠3个维度与抑郁存在显著正相关(r=0.473、0.437、0.496,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是煤矿工人影响抑郁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β=0.516、0.764、0.675,均P<0.05)。结论职业倦怠是煤矿工人发生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职业倦怠越高煤矿工人发生抑郁的可能性越高,相关领导要根据煤矿工人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有针对性措施,进而促进煤矿工人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工人 职业倦怠 抑郁症状
原文传递
煤工尘肺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赛依旦·亚力买买提 窦红 +5 位作者 刘魏 马新 布沙热木·斯迪克 赵海莉 柳佳彤 宁丽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2022年第6期464-468,472,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水平,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和职业特征与氧分压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职业病医院确诊为煤工尘肺的住院患者...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水平,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和职业特征与氧分压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职业病医院确诊为煤工尘肺的住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桡动脉血样,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分压。结果研究对象的氧分压平均值为(78.69±13.75)mmHg,其中异常率为51%,轻度低氧血症为41%;年龄<35岁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最高,年龄>55岁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最低(F=3.521,P<0.05);饮酒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低于不饮酒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t=-2.702,P<0.05);随着煤工尘肺患者期别的增加氧分压呈现降低的趋势(F=10.553,P<0.05);长期工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低于退休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t=-2.791,P<0.05);有单位防护措施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高于没有单位防护措施的煤工尘肺患者的氧分压(t=-2.115,P<0.05)。年龄、饮酒、尘肺分期、目前就业状态和单位防护措施等特征的氧分压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煤工尘肺患者所处的期别是其危险因素(OR=3.235,95%CI:1.232~8.495)。结论约一半的煤工尘肺患者氧分压降低,氧分压降低的患者往往易出现低氧血症现象,煤工尘肺病期别是煤工尘肺氧分压的危险因素,相关单位要加大力度早发现早预防煤工尘肺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煤工尘肺 氧分压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