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覆软黏土层对桩-筒复合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艳国 许成顺 +3 位作者 杜修力 豆鹏飞 王丕光 孙毅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6,共9页
中国大多数海洋场地存在上覆软弱地层,这种海床特性对海上风电场建设十分不利。为研究上覆软黏土层对新型桩-筒复合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厚度的上覆软黏土层场地中桩-筒复合基础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对桩-筒... 中国大多数海洋场地存在上覆软弱地层,这种海床特性对海上风电场建设十分不利。为研究上覆软黏土层对新型桩-筒复合基础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不同厚度的上覆软黏土层场地中桩-筒复合基础数值分析模型,分别对桩-筒复合基础施加单向荷载(V、H、M)和复合荷载(H-M),研究上覆软黏土层厚度对各向极限承载力、桩-筒复合基础中各结构荷载分担比以及初始刚度k_(init)的影响。结果表明:桩-筒复合基础各向极限承载力随着上覆软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当上覆软黏土层厚度等于筒结构入土深度(b=6 m)时,桩-筒复合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降低了12.86%,水平极限承载力降低了46.55%,抗弯极限承载力降低了34.86%;桩-筒复合基础的初始刚度k_(init)随着上覆软黏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海上风电桩-筒复合基础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上覆软黏土层对承载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筒复合基础 海上风机 上覆软黏土层 降低率 荷载分担比 初始刚度
下载PDF
Seismic response comparison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pile foundation i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被引量:2
2
作者 Jia Kemin Xu Chengshun +3 位作者 Du Xiuli Cui Chunyi dou pengfei Song Ji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87-104,共18页
Case history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pile foundations are more critically damaged in liquefiable soils than non-liquefiable soil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s in l... Case history investigations have shown that pile foundations are more critically damaged in liquefiable soils than non-liquefiable soil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 foundations i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numerical model parameters.A two-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FE)model is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 of a single pile foundation centrifuge in liquefiable soil subjected to earthquake motions and is validated against real-world test results.The differences in soil-pile seismic response of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s are explored.Specifically,the first-order second-moment method(FOSM)is used for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seismic response.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ismic response for a soil-pile system between liquefiable and non-liquefiable soil.The seismic responses a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larger in liquefiable soil than in non-liquefiable soil.Moreover,the pile bending moment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kinematic effect in liquefiable soil,while the inertial effect was more significant in non-liquefiable soil.The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seismic response were PGA,soil density,and friction angle in liquefiable soil,while the pile bending moment was mainly controlled by PGA,the friction angle of soil,and shear modulus of loose sand in non-liquefiable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efiable non-liquefiabl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ile foundation seismic response sensitivity analysis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承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
3
作者 董安鑫 豆鹏飞 +2 位作者 许成顺 张梓鸿 杨钰荣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7-360,共14页
基于已开展的非液化场地-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三维全时程动力数值模拟分析。采用修正的Davidenkov模型反映土体在地震反应过程中的模量衰减,通过“捆绑边界”模拟模型箱的层状剪切运动。通过对比试验中土... 基于已开展的非液化场地-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进行三维全时程动力数值模拟分析。采用修正的Davidenkov模型反映土体在地震反应过程中的模量衰减,通过“捆绑边界”模拟模型箱的层状剪切运动。通过对比试验中土-结构体系加速度响应时程、土体位移和桩基内力等,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已验证的数值模型,开展承台尺寸对桩-土-上部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承台厚度的增大会导致上部结构和桩顶惯性效应减小;地震作用下沿激振方向前桩大于后桩,随着承台厚度的增大,前桩与后桩峰值弯矩差值率为16.1%~32.1%,群桩效应影响增大;随着承台厚度的增大,承台-土动土压力增大了3~6倍,承台与桩基水平荷载分担比增大,桩基弯矩反弯点位置上移了0.50 m;承台-土的相互摩擦作用会降低结构整体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液化场地 承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下载PDF
Analysis on kinematic and inertial interaction in liquefiable soil-pile-structure dynamic system
4
作者 Xu Chengshun Liu Hao +3 位作者 dou pengfei Wang Jinting Chen Su Du Xiul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601-612,共12页
The dynamic pile-soil interaction in a liquefied sit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in this study.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the cross-correlatio... The dynamic pile-soil interaction in a liquefied sit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in this study.Based on the results from the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soil displacement-pile bending moment and superstructure acceleration-pile bending moment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kinematic interaction and inertial interaction o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piles.A relatively reasonable and accurate finite difference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liquefiable soil-pile group-superstructure dynamic system was established.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understanding of kinematic interaction and inertial interaction in the shaking table test was verified.The mass,damping and period of the superstructure were selected as variables to carry out parameter analysis to further study the influence of inertial interaction on the pile-structure failure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fluence of kinematic interaction on the pile was much greater than that of inertial interaction.The mass of the superstructur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 of inertial interaction,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erstructure also had an effect on inertial interaction.The effect of inertial interaction on the part near the pile tip was more significant,indicating that the failure near the pile tip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ertial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ing table experiments pile-supported structures dynamic response LIQUEFACTION lateral constraint INSTABILITY
下载PDF
场地土-群桩基础-结构体系动力响应研究——大型振动台系列试验方案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2 位作者 杜修力 陈苏 李霞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5-374,411,共11页
以饱和砂土液化后场地失效模式特征与场地失效时群桩基础地震反应破坏机理为研究目的,依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系统,开展可液化场地、非液化场地在水平地震动激励下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动力体系大型振动台系列试验... 以饱和砂土液化后场地失效模式特征与场地失效时群桩基础地震反应破坏机理为研究目的,依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大型模拟地震振动台系统,开展可液化场地、非液化场地在水平地震动激励下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动力体系大型振动台系列试验。基于本次系列试验研究对象以及试验目的,阐述了系列试验中动力模型体系相似比设计的基本原则、地基的制备、模型结构制作、各个种类传感器的选择与布设、输入地震记录的选取与工况安排等内容,介绍了阵列式位移计、非接触式位移动态采集系统等新型传感测试设备,并对所采用的层状单向剪切模型土箱设计合理性与科学性进行了验证。由之后的试验结果可知,本次系列试验设计方案是合理、可靠的,层状剪切模型箱的"模型箱效应"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场地 群桩基础 振动台 系列试验 试验设计
原文传递
液化场地-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发展与回顾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2 位作者 杜修力 陈苏 李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2-514,共13页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地震中均观测到饱和砂土液化现象,建筑物因饱和砂土液化引起的地基失效、桩基沉降等造成大量倾覆破坏,砂土液化相关问题以及饱和砂土与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等仍是目前岩土地震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振动台试...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大地震中均观测到饱和砂土液化现象,建筑物因饱和砂土液化引起的地基失效、桩基沉降等造成大量倾覆破坏,砂土液化相关问题以及饱和砂土与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等仍是目前岩土地震工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振动台试验是研究液化场地-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分析国内外开展振动台试验资料,从振动台模型箱设计、土体边界模拟、模型相似律等方面,回顾液化场地、土-结构相互作用相关问题开展的振动台试验发展,并对以饱和砂土、桩基、地铁车站等不同研究对象的一些振动台试验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地下结构 动力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液化场地-群桩-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成顺 戴金 +3 位作者 豆鹏飞 宋佳 孙毅龙 贾科敏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5-35,共11页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API规范推荐的p-y曲线模型,将液化自由场动力分析得到的土体位移时程和孔压比时程作为简化分析模型的外部输入条件,在OpenSees有限元平台中建立了液化场...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采用API规范推荐的p-y曲线模型,将液化自由场动力分析得到的土体位移时程和孔压比时程作为简化分析模型的外部输入条件,在OpenSees有限元平台中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上部结构系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模型。模型综合考虑了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砂土液化效应、群桩效应以及承台与土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基于建立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液化场地-群桩-上部结构系统中桩基和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并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表明,两者结果均较为吻合,验证了本文数值建模过程以及所提出的简化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场地 群桩基础 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p-y曲线模型 简化分析方法
下载PDF
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窦鹏飞 王晨 《江苏商论》 2020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一段时间以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频繁发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环境保护势在必行。适时地开展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及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 一段时间以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频繁发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环境保护势在必行。适时地开展政府资源环境审计,有利于及时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各种问题,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改善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以审计署发布的有关资源环境审计的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样本,从审计对象、审计内容等角度分析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实施现状,指出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围绕扩展审计对象、强化绩效审计提出了完善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审计 政府审计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双向地震作用下液化水平和倾斜场地-桩基-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卓林 贾科敏 +2 位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张小玲 《地震科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505-512,共8页
根据已经完成的液化侧向扩展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大型振动台试验,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建立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振动台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建立了典型水平和倾斜液化场地-桩基... 根据已经完成的液化侧向扩展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大型振动台试验,在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建立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振动台试验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建立了典型水平和倾斜液化场地-桩基-桥梁结构体系的数值模型,讨论了双向地震作用下水平和倾斜场地体系地震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比水平场地,倾斜场地超孔隙水压力在峰值阶段波动幅度更大,土体的侧向位移增加明显,尤其是在饱和砂土中部位置;倾斜场地中桩基础的破坏程度更大,可液化层中部桩基曲率最大可增大约13倍,桩身水平位移显著增加;而水平场地桥墩曲率比倾斜场地桥墩曲率大,建议在液化场地桩基设计中应考虑场地倾斜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倾斜场地 水平和竖向地震 桩-土相互作用 振动台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Al_2O_3多孔中空纤维陶瓷膜的修饰研究
10
作者 豆鹏飞 康永 《山东陶瓷》 CAS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本研究采用Al_2O_3修饰液对氧化铝多孔中空纤维陶瓷膜表面进行修饰,将修饰过的中空纤维膜在1550℃下进行高温烧结。然后测量修饰前后中空纤维膜的有效参数,以考察修饰液对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的修饰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修饰前... 本研究采用Al_2O_3修饰液对氧化铝多孔中空纤维陶瓷膜表面进行修饰,将修饰过的中空纤维膜在1550℃下进行高温烧结。然后测量修饰前后中空纤维膜的有效参数,以考察修饰液对氧化铝中空纤维膜的修饰效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修饰前后的陶瓷膜表面进行检测,来考察修饰前后的中空纤维膜表面的微观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Al_2O_3修饰液对氧化铝多孔中空纤维陶瓷膜具有较好的修饰效果,而且修饰液的组成、涂覆方法、涂覆次数对Al_2O_3多孔中空纤维陶瓷膜的修饰效果有很大影响。当Al_2O_3修饰液的浓度比较高时,会导致修饰后的中空纤维膜修饰表面很厚,对膜的修饰不均匀,而修饰液浓度较低时,不会出现上述情况;对比提拉涂覆和旋转涂覆后的中空纤维膜可以发现,旋转涂覆对中空纤维膜的修饰效果较好;对于同种浓度且当修饰液浓度适当时,提拉两次,修饰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水化反应 凝结时间 可注射性
下载PDF
双向地震作用对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基-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卓林 贾科敏 +2 位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张小玲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26,共12页
为研究水平竖向双向地震作用对倾斜液化场地-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Biot多孔介质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固液完全耦合的两相介质,采用多屈服面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饱和砂土的地震响应,在OpenSees软件中建立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基... 为研究水平竖向双向地震作用对倾斜液化场地-桩基-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Biot多孔介质理论,将饱和砂土模拟为固液完全耦合的两相介质,采用多屈服面塑性本构模型模拟饱和砂土的地震响应,在OpenSees软件中建立了可液化倾斜场地-桩基-桥梁结构体系有限元模型,并与已经完成的液化倾斜场地-群桩基础-上部结构体系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典型液化倾斜场地-桩基-桥梁结构体系的数值模型,探讨了水平单向和水平竖向双向地震作用下体系的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相比水平单一方向地震输入,水平竖向地震耦合作用时,可液化土的孔隙水压力震荡强烈,可液化层土体的侧向永久位移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饱和砂土中上层的位置;水平竖向双向地震作用下,桩的破坏更显著且易损伤位置增多,桩基峰值曲率最大可增加128%,可液化层中部的桩身侧向位移增加约30%;此外,增加桩的配筋率可以有效限制土体侧向位移从而降低桩的破坏程度;竖向地震作用增大了上部结构的惯性效应,使得桥墩墩底峰值曲率增大约100%,加剧了桥墩墩底的损伤程度。因此,在液化倾斜场地中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时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液化倾斜场地 水平竖向双向地震 数值模拟 地震响应
原文传递
媒介融合背景下校园媒体的思政教育“立体”特质分析
12
作者 李振 窦鹏飞 黄磊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90-92,共3页
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环境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校园媒体逐渐远离大学生,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要明确现阶段校园媒体影响力的制约因素,通过校园媒... 校园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环境中一直发挥着核心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校园媒体逐渐远离大学生,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要明确现阶段校园媒体影响力的制约因素,通过校园媒体融合发展,突破传统校园媒体与学生的壁垒,在高校中以传统校园媒体为龙头,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体功能,如组织、引导、修订、创新,更好地引领思想潮流,营造更加完备的高校思政教育生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融合 校园媒体 思政教育 “立体”特质
下载PDF
非液化土-群桩基础-结构体系相互作用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许成顺 豆鹏飞 +2 位作者 杜修力 陈苏 李霞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194,204,共11页
为深入研究非液化场地中桩-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含有一定深度的松砂层非液化场地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分析非液化场地和群桩基础的加速度地震响应特征,并对土体侧向变形规律以及桩基弯... 为深入研究非液化场地中桩-结构体系地震响应和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进行了含有一定深度的松砂层非液化场地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分析非液化场地和群桩基础的加速度地震响应特征,并对土体侧向变形规律以及桩基弯矩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输入0.05g拍波时,土体与桩基对加速度反应表现出放大作用,且距离结构较远处土体对加速度放大作用更加明显;当输入0.3g汶川地震卧龙台地震记录时,加速度只在远离桩基的土体中加速度反应有一定放大;桩身最大弯矩均超过60 N·m,并且桩基弯矩幅值呈现出桩顶弯矩小(靠近桩顶处)、下部弯矩大(靠近桩端处)的规律,且在土层交界面附近弯矩存在突变;上部结构加速度反应自上而下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地震动Arias强度值减小明显,刚性场地上的结构地震动Arias强度是位于土体上结构的3~4倍,说明土体的耗能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桩基础 非液化场地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
原文传递
新型黄酮-Tr?ger’s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苑睿 王园江 +7 位作者 黄树颖 窦鹏飞 张珑严 陈雯 任璇璇 周生亮 宛瑜 吴翚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338-3344,共7页
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类黄酮取代的Tr?ger’s base衍生物,测试了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抗癌活性和四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PAM1032、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型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NMD-1)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中... 通过多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类黄酮取代的Tr?ger’s base衍生物,测试了其对Hep G2肝癌细胞的抗癌活性和四种细菌(铜绿假单胞菌PAM1032、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野生型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NMD-1)的抗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列中有两种化合物在1μg/mL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高的抑制率,有五种产物对Hep G2肝癌细胞的IC50值低于阳性对照紫杉醇(30.87?g/m L),表现出较高的抑制活性,显示了其在新药研发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ger's BASE 黄酮类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