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室条件下中棉113对不同地区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评价
1
作者 赵丽红 张亚林 +4 位作者 冯自力 魏锋 冯鸿杰 周京龙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明确中棉113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113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113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 为明确中棉113对不同黄萎病菌株的抗性,采用源于新疆、河北和河南的11个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蛭石沙土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对中棉113抗病性进行鉴定,分析中棉113对不同致病型菌株的抗性,以及发病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播种后50 d,中棉113的病情指数为19.15~34.82,说明中棉113对这11个菌株均有较好的抗性,达到抗或耐水平。此外,不同致病型黄萎病菌株侵染中棉113对其生物量指标的影响不同,对棉花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和根冠比的影响不显著,而对根长、地下部鲜物质质量存在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中棉113病情指数与地下部鲜物质质量、根冠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上部鲜物质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将中棉113的黄萎病发生情况与生物量指标相结合可较好地评价其黄萎病抗性,这些结果可为中棉113适宜种植区域的划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中棉113 黄萎病 病害防治 抗病性 品种区域划分
下载PDF
防治棉花黄萎病的枯草芽孢杆菌EBS03发酵条件优化
2
作者 郭世杰 白红燕 +9 位作者 张东风 杨金霞 冯自力 冯鸿杰 魏锋 周京龙 赵丽红 朱荷琴 毛鹏志 张亚林 《中国棉花》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本团队开展了48株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评测,筛选出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良好、具有促进棉花生长作用的Bacillus subtilis EBS03。本研究以EBS03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 本团队开展了48株枯草芽孢杆菌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评测,筛选出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良好、具有促进棉花生长作用的Bacillus subtilis EBS03。本研究以EBS03菌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充分发挥EBS03菌株生长潜力。通过对不同种类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筛选,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进一步对EBS03菌株的培养温度、装液量、初始接种量、转速和初始pH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优培养条件。结果表明,B.subtilis EBS03菌株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7℃、装液量50 mL、初始接菌量4%(体积分数)、转速200 r·min^(-1)、初始pH 7;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甘露醇1.8 g、蛋白胨2.1 g和硫酸镁1.9 g,在此最优条件下,EBS03菌株发酵液的最高菌体含量为有效活菌数9.60×10^(7)mL^(-1)。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可为EBS03菌株的高效发酵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培养基成分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注浆材料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方学东 魏江 +3 位作者 冯自立 杜镇宇 全轶钊 全力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17-3032,共16页
为明确不同注浆材料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常用注浆材料,并对不同种类注浆材料进行分类,分析了材料的物化特性、反应机理及力学性能,总结了其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场景。综合分析现有研究表明,水泥基注浆材料、有机... 为明确不同注浆材料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常用注浆材料,并对不同种类注浆材料进行分类,分析了材料的物化特性、反应机理及力学性能,总结了其在机场场道工程中的应用场景。综合分析现有研究表明,水泥基注浆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在机场工程中常用于地基加固和道面病害处理,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凝结时间短、强度高等优点,单液水泥浆材料应用广泛,价格合适,但工作性能欠佳。由于不停航施工的原因,机场场道注浆工程要求浆液具有流动性好、快硬早强、固结体强度高等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掺加其他材料对单液水泥浆进行改性可有效提高其各项性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场场道注浆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材料 机场场道 不停航施工 流动性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融合课程思政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娟 张辰露 +2 位作者 张涛 冯自立 王令 《高师理科学刊》 2023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为切实提高专业课育人实效,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综合应用能力的生物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通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引入、教研结合”等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为切实提高专业课育人实效,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综合应用能力的生物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通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课堂+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引入、教研结合”等教学方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解决生物体研究与改造过程中的复杂科学问题,具备设计及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科技报国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 课程思政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温度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及寄主防御反应的影响
5
作者 张亚林 蒋艳 +6 位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冯鸿杰 魏锋 周京龙 朱荷琴 马峙英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671-4683,共13页
【目的】解析不同温度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寄主防御反应的机理,揭示温度对病原菌和寄主的双重作用,为该病害的绿色防控和温度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ZZM2)、感病品种冀棉11(JM11)为试验材料... 【目的】解析不同温度对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以及调控寄主防御反应的机理,揭示温度对病原菌和寄主的双重作用,为该病害的绿色防控和温度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抗病品种中植棉2号(ZZM2)、感病品种冀棉11(JM11)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实验与病圃实验相结合,设置恒定温度(22、25、28和32℃)、自然变温两个处理,检测温度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生长、侵染定殖、棉花黄萎病发生的影响;通过调查活性氧(ROS)爆发、过氧化氢(H2O_(2))含量、胼胝质积累、防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植物防御相关指标,解析温度调控棉花寄主防御反应的机制。【结果】在培养基上,25℃是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28℃范围内适宜产孢;与培养基相比,不同棉花品种的叶片提取液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感病品种JM11促进作用更强;当温度为25—28℃时,ZZM2和JM11植株黄萎病发生均较重,低温22℃、高温32℃均不利于黄萎病发生。同时,在25℃处理下,棉花中大丽轮枝菌侵染定殖能力强,感病品种JM11比抗病品种ZZM2更易受到大丽轮枝菌的侵染,与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的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温度显著影响了棉花寄主防御反应:与22—28℃相比,无论是否接种大丽轮枝菌,ZZM2和JM11在32℃处理下产生的ROS爆发更强烈;在25℃处理下,ZZM2和JM11叶片中H2O_(2)含量最低;在32℃处理下,ZZM2和JM11叶片胼胝质积累量较高,分别为817、575个/mm^(2),是未接菌对照的2.04、1.80倍;棉花叶片中PAL、POD、PPO防御相关基因在25—28℃处理下表达量降低,低于22、32℃处理。【结论】温度对大丽轮枝菌生长、寄主防御反应具有双重作用,进而影响棉花黄萎病发生。其中无论恒定温度、自然变温,25—28℃均有利于大丽轮枝菌在棉花中侵染定殖,显著降低寄主防御反应,导致棉花黄萎病严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棉花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防御反应 侵染
下载PDF
轧花废弃物发酵菌剂筛选
6
作者 马晓杰 宋康岩 +6 位作者 赵丽红 张亚林 魏锋 冯鸿杰 周京龙 朱荷琴 冯自力 《中国棉花》 2023年第6期38-40,共3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轧花废弃物发酵的腐熟剂,以仅添加自来水为空白对照,比较6种腐熟剂进行轧花废弃物的发酵效果试验。6种腐熟剂处理分别为在50 g轧花废弃物中加入推荐用量的“沃宝”腐熟剂0.05 g、“君德”腐熟剂0.167 g、“人元”腐熟剂0.... 为了筛选出适合轧花废弃物发酵的腐熟剂,以仅添加自来水为空白对照,比较6种腐熟剂进行轧花废弃物的发酵效果试验。6种腐熟剂处理分别为在50 g轧花废弃物中加入推荐用量的“沃宝”腐熟剂0.05 g、“君德”腐熟剂0.167 g、“人元”腐熟剂0.167 g、“欧克”粉剂0.05 g、“欧克”液剂0.05 m L、“发粪宝”腐熟剂0.025 m L。结果:添加腐熟剂能显著提高轧花废弃物的腐熟率,其中“欧克”粉剂(枯草芽孢杆菌和哈茨木霉有效活菌数≥5.0亿·g-1)、“人元”腐熟剂(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有效活菌数≥0.5亿·g-1)处理在发酵后21 d的腐熟率分别达到59.84%和59.46%,与空白对照相比腐熟率提高了24.44和24.06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欧克”粉剂、“人元”腐熟剂更适用于轧花废弃物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副利用 轧花废弃物 腐熟剂 发酵 腐熟率
下载PDF
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现状及其快速分离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国丽 谢宗铭 +4 位作者 冯自力 李全胜 朱荷琴 吕宁 孙国清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0-265,共6页
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 为明确新疆不同地区造成棉花萎蔫,维管束变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发生现状,本研究对新疆47个主要植棉区有萎蔫症状且维管束变褐的棉花病株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快速分离鉴定方法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南疆20个地点,得到358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81.8%,枯萎病菌占18.2%;北疆27个地点,得到495个纯化菌株,黄萎病菌占93.9%,枯萎病菌占6.1%。南北疆均以黄萎病为主,枯萎病南疆重于北疆。维管束病害的快速分离方法每分离一个样品只需2 min,污染率仅为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枯萎病 快速分离鉴定方法
下载PDF
棉花内生细菌YUPP-10及其分泌蛋白CGTase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京龙 冯自力 +5 位作者 魏锋 赵丽红 张亚林 周燚 冯鸿杰 朱荷琴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91-3701,共11页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 【目的】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是棉花种植中较为严重的土传病害之一,主要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但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一定影响。生物防治因其专一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旨在获得一株高效拮抗细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棉花枯萎病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前期获得一株能够破坏β-1,4糖苷键的棉花内生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YUPP-10,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共培养法和悬滴法分别测试其对棉花枯萎病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YUPP-10菌液浸种处理,研究其对棉花生物量的影响;以尖镰孢菌土为基质种植棉花,生长1周后,用LB液体培养基培养的YUPP-10制成不同浓度(分别为1×10^(8)、1×10^(7)和1×10^(6) cfu/mL)的生防菌剂灌根处理棉苗,于温室中进行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通过Fosmid文库筛选到了YUPP-10关键抑菌物质为环糊精糖基转移酶(CGTase,EC 2.4.1.19),研究其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利用拟南芥花序侵染法将其转化拟南芥,获得能够稳定表达CGTase的转基因株系,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以及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结果】YUPP-10菌株发酵液对尖镰孢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发酵液浓度的升高,对尖镰孢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越高,最高抑制率分别为98.41%和51.65%。低浓度的YUPP-10菌液能促进棉花种子发芽、出苗和地上部分的生长。YUPP-10发酵液灌根处理后,棉苗的病情指数和病株率显著降低,其中,1×10^(7) cfu/mL的YUPP-10发酵液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高,达到45.11%。YUPP-10菌株的关键抑菌物质CGTase能够水解羧甲基纤维素和葡甘聚糖,表明其具有破坏β-1,4糖苷键的能力,进而检测了其对尖镰孢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CGTase对尖镰孢的菌丝生长、产孢和孢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产孢和孢子萌发的最高抑制率分别达到62.63%和30.83%。转CGTase的拟南芥提高了对枯萎病的抗性,过表达CGTase的拟南芥在病原胁迫下部分防御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结论】蜡状芽孢杆菌YUPP-10菌株能抑制尖镰孢的生长、促进棉花部分生物量指标的增长并控制枯萎病的危害,CGTase能够抑制尖镰孢的生长,转CGTase拟南芥对枯萎病的抗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棉花枯萎病 尖镰孢萎蔫专化型病菌 环糊精糖基转移酶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基于标准菌株Vd076的棉花黄萎病抗性快速分子评价方法初报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丽红 冯自力 +5 位作者 冯鸿杰 师勇强 周京龙 张冉 魏锋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够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快速、准确、高效鉴定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方法。以标准菌株Vd076和28个不同抗病性的陆地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病圃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苗期根部黄萎病菌DNA含量,建... 本研究旨在探索能够在病原菌侵染寄主的早期快速、准确、高效鉴定棉花品种对黄萎病抗性的方法。以标准菌株Vd076和28个不同抗病性的陆地棉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病圃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苗期根部黄萎病菌DNA含量,建立快速鉴定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的新方法。利用标准品的Ct值和DNA含量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标准曲线方程,通过对未知样品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计算出棉花根部所检测Vd076的DNA含量,确定接菌后1 d为最佳取样时间。28个棉花品种根部Vd076的DNA含量检测结果表明,它与病圃鉴定的相对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2=0.958 8)。确定接种后1 d棉花根部Vd076的DNA含量在0~0.3 mg·g^(-1)为高抗品种,0.3~1.0 mg·g^(-1)为抗病品种,1.0~3.0 mg·g^(-1)的为耐病品种,>3.0 mg·g^(-1)的为感病品种。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高效的特点,为大批量棉花材料的黄萎病抗性快速鉴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黄萎病抗性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快速鉴定
下载PDF
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对棉花苗期枯萎病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0
作者 师勇强 冯鸿杰 +3 位作者 魏锋 赵丽红 冯自力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19年第8期22-24,共3页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0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棉花苗期枯萎病药后3周时的防治效果均超过36.0%,与单一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35 g·hm-2和15%口恶霉灵颗粒剂150 g·hm-2相当;该药剂处理对棉花出苗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使用该混剂可降低使用单一药剂导致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推荐使用方法和剂量:先用该药剂与土壤按质量比1∶3混匀,然后均匀撒施土壤中,制剂用量为40.0 kg·hm-2(有效成分用量20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枯萎病 嘧菌酯 口恶霉灵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棉田棉花烂铃病害发生情况及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荷琴 冯自力 +3 位作者 师勇强 魏锋 冯鸿杰 赵丽红 《中国棉花》 2018年第1期12-14,共3页
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因病害出现大量的烂铃,棉铃变黑褐、腐烂,开裂后吐絮不畅,呈僵瓣状;成铃和幼铃均受危害,以幼铃居多;在棉株的上、中、下部位均有分布,以中部居多。该病发生率最高达到16.8%,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病初期开始喷... 2017年新疆阿克苏地区棉田因病害出现大量的烂铃,棉铃变黑褐、腐烂,开裂后吐絮不畅,呈僵瓣状;成铃和幼铃均受危害,以幼铃居多;在棉株的上、中、下部位均有分布,以中部居多。该病发生率最高达到16.8%,在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病初期开始喷施2种诱抗剂氨基寡糖素和棉萎克,防治效果分别为75.2%和47.5%,籽棉产量分别提高5.5%和20.1%。本研究结果可供当地棉农防治棉花铃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疆 铃病 氨基寡糖素 棉萎克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汉中5个引种品种银杏叶有效成分含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茜 田伟 +3 位作者 冯自立 朱志斌 李颖 赵正栋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银杏苗叶中黄酮和内酯的含量,为汉中地区不同银杏品种的引种和种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5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2年生苗叶中黄酮和内酯含量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数据归一化法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汉中大梅核、湖北大梅...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银杏苗叶中黄酮和内酯的含量,为汉中地区不同银杏品种的引种和种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5个不同品种的银杏树2年生苗叶中黄酮和内酯含量进行定量检测。采用数据归一化法对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汉中大梅核、湖北大梅核、江苏高优Y-2、湖北海陆一号、山东中马玲中银杏黄酮的含量分别是1.645%、1.830%、1.702%、1.596%、1.615%,银杏内酯的含量分别是0.380%、0.402%、0.454%、0.409%、0.338%。结论:5种银杏品种在汉中均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高优Y-2黄酮和内酯含量均较高,可进行栽培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内酯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EBV0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红燕 赵丽红 +7 位作者 蒲丹丹 冯自力 魏锋 冯鸿杰 顾爱星 朱荷琴 彭军 张亚林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3-457,共15页
【目的】筛选鉴定棉花黄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细菌菌株EBV02为材料,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其菌种... 【目的】筛选鉴定棉花黄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并明确其防治机理,为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本实验室前期筛选获得的一株拮抗棉花黄萎病菌的内生细菌菌株EBV02为材料,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其菌种;通过室内抑菌试验、温室试验、大田试验和诱导抗性试验,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测定棉花叶片活性氧、胼胝质积累量和防御相关基因表达量,分析该菌作用机理。【结果】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EBV02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峙培养、对扣培养结果显示,EBV02对大丽轮枝菌Vd080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3.27%和59.83%;EBV02培养液对Vd080产孢和微菌核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31.90%和45.95%。温室试验中EBV02对棉花黄萎病的最高防治效果为68.33%,且可以显著促进棉苗的生长。大田试验中,EBV02培养液喷雾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37.25%,此外,EBV02培养液浸种、灌根和喷雾处理使籽棉质量和皮棉质量分别增加8.34%和8.26%、3.38%和5.60%、7.04%和7.06%,具有良好的防病和增产效果。诱导抗性试验中,EBV02诱导了棉花叶片活性氧爆发和胼胝质积累。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EBV02诱导棉花叶片中POD、PPO、PAL、PR10和JAR1等防御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增强了棉花抵抗大丽轮枝菌的能力。【结论】EBV02通过抑制大丽轮枝菌生长、激活棉花系统抗病性,增强棉花对黄萎病的抵御能力,且能提高棉花产量,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贝莱斯芽孢杆菌 诱导系统抗性 防御基因 内生细菌
下载PDF
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7
14
作者 冯自力 董泰丽 +7 位作者 赵丽红 付传翠 李云卿 师勇强 冯鸿杰 魏锋 张东明 朱荷琴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5-385,共11页
【目的】明确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悬滴法等测定了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利用盆栽试验评价了叶面喷施、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 【目的】明确浓缩沼液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凹玻片法、悬滴法等测定了其对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dahliae)的抑制作用;利用盆栽试验评价了叶面喷施、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活性氧爆发研究其诱导抗病能力;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了相关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浓缩沼液可以显著抑制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微菌核萌发,其挥发性气体可以导致菌丝畸形、断裂;温室环境下,0.50%(体积分数,下同)的稀释液喷施2次对黄萎病防治效果为64.89%,1.25%的稀释液灌根2次对黄萎病防治效果为78.01%;在重病地,浓缩沼液120 L·hm-2滴灌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最佳。浓缩沼液灌根处理诱导了棉花叶片活性氧爆发,增强了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杜松烯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了棉花黄萎病菌在植物体内的存活、扩展。【结论】浓缩沼液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及增强棉花防御酶基因的表达有效防控棉花黄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浓缩沼液 防治效果 防御基因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宇航 徐佳元 +3 位作者 曹丹 冯自立 陈旺 彭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3-211,共9页
肠道微生物对中药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黄(Rheum L.)常以汤剂口服,由肠道微生物代谢为机体中更容易吸收和发挥药效的活性物质——蒽醌类化合物。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主要由肠道菌群作为其代谢和吸收的场所,在人体内的药理活性一直备受... 肠道微生物对中药的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黄(Rheum L.)常以汤剂口服,由肠道微生物代谢为机体中更容易吸收和发挥药效的活性物质——蒽醌类化合物。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主要由肠道菌群作为其代谢和吸收的场所,在人体内的药理活性一直备受关注。主要针对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在人和动物肠道菌群中的代谢途径和产物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作用机制与活性物质作用基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类化合物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原文传递
“入田”拌种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德政 朱荷琴 +5 位作者 冯自力 师勇强 冯鸿杰 赵丽红 魏锋 彭军 《中国棉花》 2020年第2期30-33,共4页
以冀棉11和鲁棉研21为供试材料,以枯草芽孢杆菌拌种为药剂对照,并设空白对照,分别于温室和田间进行药效试验,评估种子处理剂"入田"拌种处理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个拌种剂量均可以显著减轻枯黄萎病发生,拌种... 以冀棉11和鲁棉研21为供试材料,以枯草芽孢杆菌拌种为药剂对照,并设空白对照,分别于温室和田间进行药效试验,评估种子处理剂"入田"拌种处理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个拌种剂量均可以显著减轻枯黄萎病发生,拌种用药制剂量为10 m L·kg^-1(以种子质量计,下同)时对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播种后20 d为55.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50.2%);拌种用药制剂量为20 m L·kg^-1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播种后90 d时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7.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31.4%)。推荐"入田"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使用剂量为10~20 m L·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处理 枯萎病 黄萎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宇航 陈旺 +3 位作者 冯自立 袁洪超 高小林 王翠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25-1529,共5页
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是淫羊藿及其同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根据所含糖基数目的不同分为多糖苷类化合物和低糖苷类化合物。淫羊藿多糖苷类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低糖苷类化合物,后者在抗肿瘤、补肾阳、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强... 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是淫羊藿及其同属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根据所含糖基数目的不同分为多糖苷类化合物和低糖苷类化合物。淫羊藿多糖苷类化合物经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低糖苷类化合物,后者在抗肿瘤、补肾阳、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强于多糖苷类化合物。本文综述了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生物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发现通过除去糖基获得低糖苷类化合物是淫羊藿黄酮苷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转化途径;相关方法以酶水解法和微生物转化法为主,还包括植物细胞转化法、酸水解法和合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黄酮苷类化合物 低糖苷类化合物 生物转化
下载PDF
枝顶孢霉属内生真菌CEF-193对棉花黄萎病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向月 赵丽红 +4 位作者 冯鸿杰 魏锋 张亚林 朱荷琴 冯自力 《中国棉花》 2020年第9期20-22,26,共4页
棉花黄萎病连年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造成严重损失,而利用生防菌是绿色防治病害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棉花内生真菌枝顶孢霉CEF-193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开展了生防菌CEF-193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的试验。结果表... 棉花黄萎病连年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造成严重损失,而利用生防菌是绿色防治病害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棉花内生真菌枝顶孢霉CEF-193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开展了生防菌CEF-193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CEF-193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显著减轻黄萎病发病,其中固体菌剂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温室防效达到52.7%,大田防效达到33.7%;CEF-193处理可促进棉花增产,其中发酵液喷雾处理的棉花铃重增加了6.7%,灌根处理的籽棉产量增加了8.4%。在棉花生产中,生防菌CEF-193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该研究可为棉花黄萎病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黄萎病 生防菌 防治技术 枝顶孢霉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蛋清溶菌酶的改造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颖 冯自立 +2 位作者 白瑜 张宇航 任雪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4-110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酸性改造的蛋清溶菌酶对两种革兰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两种革兰阴性菌G^(-)(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抑制作用。采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酸性改造的蛋清溶菌酶对两种革兰阳性菌G^(+)(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两种革兰阴性菌G^(-)(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的抑制作用。采用高温(57.0±0.1)℃、pH 2.0条件对蛋清溶菌酶进行改造,透射电镜观察改造蛋清溶菌酶的超微结构,8-苯胺基-1-萘磺酸(ANS)测定蛋清溶菌酶改造前后疏水性的变化,圆二色谱法与BeStSel软件分析改造后溶菌酶二级结构的改变,并采用牛津杯法测量改造后蛋清溶菌酶对供试菌的抑菌直径,生长曲线测定法测定改造后蛋清溶菌酶的最小抑菌浓度,Western blot检测4种供试菌菌液与菌体中溶菌酶含量变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为短杆状纤维结构;ANS和圆二色谱法结果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疏水性增强,β折叠含量提高31.7%;牛津杯法显示,改造后蛋清溶菌酶对试验菌的抑菌强弱为鳗弧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发现,鳗弧菌最小抑菌浓度为8μmol·L^(-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μmol·L^(-1);Western blot发现菌液中改造蛋清溶菌酶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而菌体中溶菌酶含量和分子质量发生改变,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在10 ku处出现条带,且革兰阳性菌在22 ku处溶菌酶含量增加,但菌液上清均仅在14.3 ku处有条带。结果提示,改造蛋清溶菌酶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为改造蛋清溶菌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蛋清溶菌酶 疏水性 二级结构 抑菌活性 溶菌酶含量
下载PDF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师勇强 冯鸿杰 +4 位作者 魏锋 赵丽红 李艳 冯自力 朱荷琴 《中国棉花》 2020年第4期23-24,30,共3页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种子处理 棉花苗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