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1
作者 孙茂祥 王利英 +3 位作者 王大开 樊红刚 张佳杰 王泽阳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期131-138,153,共9页
为了研究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功率调节控制策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功率调节控制器参数的敏感性。针对功率调节控制器中的4个参数(每个参数分别选取4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选取ITAE作... 为了研究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基于功率调节控制策略,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功率调节控制器参数的敏感性。针对功率调节控制器中的4个参数(每个参数分别选取4个水平)进行正交设计,选取ITAE作为优化目标,筛选出稳定工况,通过极差分析,量化参数的敏感程度,区分出对系统控制性能产生影响的主要参数和次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较小的ITAE指标值代表系统动态响应品质高,误差更小且收敛速度更快。电流调节模块的比例系数对系统控制性能影响较大,而功率调节模块的积分系数、电流调节模块的积分系数功以及电流调节模块的比例系数对系统控制性能影响较小。功率调节控制器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为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 功率调节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控制器参数 敏感性
下载PDF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及其热解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姚丽铭 王亚琢 +3 位作者 范洪刚 顾菁 袁浩然 陈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91-3801,共11页
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巨大,且具有含水量高、组分复杂等特点,若未妥善处置,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首先介绍了餐厨垃圾预处理工艺的必要性及其工艺流程,对国内外主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别阐述了卫生填埋、焚烧、好氧堆肥... 我国餐厨垃圾产生量巨大,且具有含水量高、组分复杂等特点,若未妥善处置,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本文首先介绍了餐厨垃圾预处理工艺的必要性及其工艺流程,对国内外主要的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别阐述了卫生填埋、焚烧、好氧堆肥、厌氧发酵和热解技术的优势、存在问题及应用现状,并提出热解处理技术能够满足我国餐厨垃圾的处理原则,热解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餐厨垃圾体积重量减量程度高以及热解三相产物可二次利用,具有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技术优势。同时,从热解特性、热解方式和热解产物利用三个方面对餐厨垃圾热解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和展望,以期为我国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技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处理技术 热解
下载PDF
生物质三组分二元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洪刚 赵丹丹 +3 位作者 顾菁 王亚琢 袁浩然 陈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88-3800,共13页
采用TG-FTIR-MS研究了生物质三组分二元混合热解过程的失重特性和小分子气体逸出规律。结果表明二元混合组分热解过程降低了热解反应开始温度。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混合热解过程热解反应受到抑制,热解失重率降低,H2、CH4和H2O产量减小,CO和... 采用TG-FTIR-MS研究了生物质三组分二元混合热解过程的失重特性和小分子气体逸出规律。结果表明二元混合组分热解过程降低了热解反应开始温度。纤维素与半纤维素混合热解过程热解反应受到抑制,热解失重率降低,H2、CH4和H2O产量减小,CO和CO2产量增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在混合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促进热解反应进行,H2产量增加,然而其他小分子气体产物的生成被抑制,协同效应的效果更有利于可冷凝挥发分产物生成,这种效应随着半纤维素比例增大而减弱。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在整个热解过程表现出相互抑制的效果,其小分子气体产物产量减小,但随着纤维素比例增大,影响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热解 二元混合物 协同效应
下载PDF
TG-MS研究生物质组分与聚乙烯共热解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洪刚 顾菁 +3 位作者 王亚琢 袁浩然 何明阳 孙富安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为了探索生物质主要组分在与塑料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小分子气体产物的变化规律,笔者采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技术研究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与聚乙烯的共热解特性。共热解样品的混合比例为1∶1(w/w),TG实验得到了各单组分以及... 为了探索生物质主要组分在与塑料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小分子气体产物的变化规律,笔者采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技术研究纤维素、木聚糖、木质素与聚乙烯的共热解特性。共热解样品的混合比例为1∶1(w/w),TG实验得到了各单组分以及混合组分的失重区间,通过对单组分TG数据的拟合得到理论值与实验值,比较得到混合组分在共热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可促进样品的分解。MS实验数据表明,在共热解过程中聚乙烯的存在促进了生物质组分的分解,从而使小分子气体产物的产量增加。纤维素热解的小分子产物中H_2O和CO_2的产量增大;木聚糖和聚乙烯在共热解过程中会促进对方分解,H_2O,CH_4,H_2和C_2H_4都有更高的产量;木质素和聚乙烯的共热解过程会促进CO,C_2H_4和H_2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聚糖 木质素 聚乙烯 共热解
下载PDF
α-氯醛糖与右美托咪定对大鼠直肠给药麻醉效果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彤彤 吴东霖 +2 位作者 赵振宇 范宏刚 刘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4-138,共5页
为了探讨α-氯醛糖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大鼠直肠给药麻醉的效果,使用13 mg/kg的α-氯醛糖、0.6 mg/kg的右美托咪定对10只健康SD大鼠实施直肠给药麻醉,并对麻醉过程中大鼠的麻醉时间、作用效果、基本生理指标及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 为了探讨α-氯醛糖和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对大鼠直肠给药麻醉的效果,使用13 mg/kg的α-氯醛糖、0.6 mg/kg的右美托咪定对10只健康SD大鼠实施直肠给药麻醉,并对麻醉过程中大鼠的麻醉时间、作用效果、基本生理指标及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对2种麻醉药物复合使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麻醉诱导时间为(9.50±2.30)min、维持时间为(73.70±7.56)min、苏醒时间为(28.10±3.12)min,呈现出诱导和苏醒快速、维持时间长的特点。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良好,可提供约60 min良好的麻醉作用时间。常规生理指标结果显示,大鼠麻醉全程脉搏血氧饱和度平均为(96.54±1.52)%,体温、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分别在服药后60、60和40 min降至最低值,而后逐步升高,直至监测结束(服药后240 min)。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给药后,大鼠的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均在参考范围内,对其无损害。综合各部分结果表明,α-氯醛糖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进行直肠麻醉具有麻醉持续时间较长、麻醉效果良好均衡等优点,对常规生理指标干扰较明显,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的趋势,所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直肠给药麻醉 α-氯醛糖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优化青少年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途径 被引量:8
6
作者 范洪刚 范洪强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第27期89-92,共4页
本文通过古典式摔跤历史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思想核心进行了研究,针对古典式摔跤项目的特征做出分析,根据竞技比赛和实战训练的需要,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符合摔跤项目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本研究... 本文通过古典式摔跤历史研究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思想核心进行了研究,针对古典式摔跤项目的特征做出分析,根据竞技比赛和实战训练的需要,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制定符合摔跤项目特点的体能训练方法。本研究以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三从一大"训练原则为准则,分析古典式摔跤的体能特点与训练原则,论述了古典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的优化对策,旨在对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青少年 古典式摔跤 体能 训练途径
下载PDF
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基于不可分模型的控制函数框架
7
作者 伊力扎提·安尼瓦尔 范红岗 《中国物价》 2021年第12期12-14,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我国GDP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实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已有实证分析研究集中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GDP影响的计量分析,而鲜有进行消费对GDP影响的计量分析。然而2008年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分析我国GDP增长率的影响因素一直是实证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已有实证分析研究集中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GDP影响的计量分析,而鲜有进行消费对GDP影响的计量分析。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受2017年中美贸易和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政府更加重视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因而,分析消费对GDP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在不可分模型的控制函数框架下,通过控制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并引入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函数形式来分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本文实证分析表明:1978年至2000年间,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但通过延长样本区间(1978年至2019年),发现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统计上均显著为正,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将持续有效。这一实证结果为我国政府推进扩大内需和双循环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控制函数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Ketamine-Xylidinothiazoline Combinations for Anaesthesia in Rhesus Monkey
8
作者 XIAO Jianhua GAO Li +4 位作者 Liu Huanqi fan honggang MA Haikun LIU Yun WANG Hongb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9年第1期45-50,共6页
The quantitative anaesthesia assessm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ketamine, ketamine- xylidinothiazoline in rhesus monkey. Total 20 healthy adult rhesus monkey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he quantitative anaesthesia assessment techniqu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ketamine, ketamine- xylidinothiazoline in rhesus monkey. Total 20 healthy adult rhesus monkey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nd anaesthetized using either intramuscular (IM) ketamine (20 mg·kg-1) or ketamine (5 mg·kg-1 IM) and xylidinothiazoline (1 mg· kg-1 IM). During anaesthesia rectal temperature, respiratory rate, heart rate, saturation of blood oxygen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recorded. The degree of sedation, analgesia, muscle relaxation were monitored eith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ketamine alone did not produce adequate anaesthesia, and the combination of xylidinothiazoline and ketamine provided adequate anesthesia for rhesus monkeys with no signifi cant side effects and little effects on respiration and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技术 定量评估 氯胺酮 恒河猴 应用 肌肉注射 呼吸频率 血氧饱和度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Acute Lung Injury Model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in Rats
9
作者 Zhang Hua-yun Feng Xiu-jing +5 位作者 Yao Yu-jie Ma Biao Wang Chu-qiao Zhao Yue Bai Jing-chun fan hongga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
The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ALI)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but there was no time-poi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AL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 The model of acute lung injury(ALI)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but there was no time-poi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AL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lipopolysaccharide(LPS)at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mg·kg^-1 (10 mg LPS dissolved in 1 mL normal saline to prepare 1 mL·kg^-1solution)in rats.The control group(CG)was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saline of the same dose.In the LPS group,lung tissues were collected at 4,6,8,12 and 24 h after administration.Then,the morphology changes,the ratio of wet-to-dry weight(W/D),the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β(IL-1β)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roteins,the levels of malondialdehyde(MDA),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were measured.To verify the success of the model,the degrees of lung injury via Western blot,RT-PCR,ELISA and other techniques were det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and the severe time of the ALI model established was deterimined by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which provided a stable mode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the pathogenesis of ALI in the fu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ung injury occurred in LPS group.W/D and lung pathological changes at 12 and 24 h of LP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G.Compared with the CG,the expression of IL-1βand TNF-αproteins and the content of MDA in lung tissues of LPS group increased and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at 12 and 24 h(p<0.01).Compared with the CG,the activities of SOD and GSH in LPS 12 h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1).In conclusion,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damage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the ALI in rats.Lung injury was most obvious 12 h after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10 mg·kg^-1 L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 LIPOPOLYSACCHARIDE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acute lung injury model
下载PDF
在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涛 高利 +4 位作者 于世明 张建涛 李秋月 冯国峰 范宏刚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4-146,共3页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为了提高兽医的执业能力,该课程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医风医德、动物福利和伦理学及兽医法规方面的系统教育。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兽医外科... 兽医外科手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较强的专业课程,为了提高兽医的执业能力,该课程在注重专业知识讲授和临床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医风医德、动物福利和伦理学及兽医法规方面的系统教育。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兽医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意义及方式,表明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兽医外科手术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职业素养良好的高层次临床兽医学人才,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和整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与专业思政教学团队进行细致合作,在课程讲授、实践实训、开放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活动等环节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外科手术学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 职业素养 兽医法规 创新精神
原文传递
口服右美托咪定和α-氯醛糖对狼的麻醉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智杰 唐琦超 +3 位作者 关伟 马彪 范宏刚 王洪斌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83-87,共5页
为了改善目前国内动物口服麻醉技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结合在临床诊疗和繁育管理过程中对狼进行便捷有效麻醉的实际需要,试验将右美托咪定(DEX)与α-氯醛糖(CS)复合使用,对10只健康成年灰狼实施口服麻醉,对麻醉过程中狼的主要生理... 为了改善目前国内动物口服麻醉技术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结合在临床诊疗和繁育管理过程中对狼进行便捷有效麻醉的实际需要,试验将右美托咪定(DEX)与α-氯醛糖(CS)复合使用,对10只健康成年灰狼实施口服麻醉,对麻醉过程中狼的主要生理指标[体温(T)、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pO_(2))]、麻醉时期(诱导期、维持期、苏醒期)、麻醉效果(镇静、镇痛、肌松)及生物反射活动(角膜反射、眼睑反射、肛门反射)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狼口服麻醉后主要生理指标T持续下降,至监测结束时(麻醉后60分钟),与麻醉初期(麻醉后10分钟)比较降低了1.6℃,麻醉全过程SpO_(2)均在95.0%以上,RR和HR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麻醉后50分钟出现最低值;麻醉时期呈现出诱导过程平稳、维持时间适宜、苏醒迅速的特点,诱导期、维持期和苏醒期的平均时间分别为(9.2±1.6)min、(72.2±4.1)min、(38.5±4.4)min;镇静、镇痛及肌松效果确实且均衡,可提供约30 min的良好作用时间,麻醉后60分钟三者均开始恢复;角膜、眼睑及肛门生物反射始终存在,在口服给药后20~50分钟时受到适度的抑制作用。说明可对狼复合使用DEX与CS,并且该复合麻醉方案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麻醉技术 右美托咪定 α-氯醛糖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功率调节仿真与控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胡万丰 樊红刚 王正伟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1-600,共10页
为了研究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在电网功率调节中的作用,该文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水-机-电耦合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并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感应电机(DFIM)功率控制系统,对300 MW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并无穷大电... 为了研究双馈式抽水蓄能机组在电网功率调节中的作用,该文建立了抽水蓄能电站水-机-电耦合的水力过渡过程计算模型,并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建立了双馈感应电机(DFIM)功率控制系统,对300 MW双馈式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并无穷大电网运行时功率调节过程进行了研究,与采用电励磁同步电机的常规定速机组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速机组双馈感应电机可以通过调节励磁电流直接对定子有功功率进行调节,定子有功功率可以快速跟随功率指令的变化;而定速机组电机输出功率为水泵水轮机的机械功率,依靠导叶开度对流量进行调节来实现功率控制,由于引水、尾水管道较长,流量变化需要较长时间,导致定速机组输出功率调节所需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 双馈感应电机(DFIM) 功率调节
原文传递
DTX复合麻醉剂对獐血液学参数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胜 范宏刚 +6 位作者 邵春艳 周彬 宋泉江 周莹珊 孙静 王晓杜 宋厚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75-178,共4页
为探索DTX复合麻醉剂对獐血液学参数和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参数、血糖及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9头健康成年獐,按体重肌肉注射DTX复合麻醉剂0. 15 m L/kg,分别于麻醉前(注药前)、麻醉中(注药后30分钟)、苏醒后(注药后24小时)采集静... 为探索DTX复合麻醉剂对獐血液学参数和体内氧化与抗氧化参数、血糖及离子浓度的影响,试验选取9头健康成年獐,按体重肌肉注射DTX复合麻醉剂0. 15 m L/kg,分别于麻醉前(注药前)、麻醉中(注药后30分钟)、苏醒后(注药后24小时)采集静脉血5 m L,取2 m L用EDTA-Li2抗凝,测定血液学指标,其余血样静置后分离血清测定氧化与抗氧化参数、血糖及离子浓度;监测麻醉各期时长;麻醉后每10 min监测一次围麻醉期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AP)、舒张压(DBP)、直肠体温(RT)等呼吸和循环参数。结果表明:注射DTX复合麻醉剂后,獐血糖浓度升高,与麻醉前差异显著(P〈0. 05),血清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P〈0. 05),但苏醒后均降至麻醉前水平,差异不显著(P〉0. 05),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差异不显著(P〉0. 05)。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等血液学参数在麻醉中有轻微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 05),血清AST、ALT活性和血中钙、钠、钾、氯、磷离子浓度无显著性变化(P〉0. 05)。麻醉诱导期持续(2. 9±0. 8) min,麻醉期持续(74±8) min,苏醒期持续(50±6) min。说明DTX复合麻醉剂对獐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未激发氧化应激反应,但能使獐血糖浓度升高,进而引起SOD和GSH-Px活性升高,因此对于高血糖动物使用DTX麻醉时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X复合麻醉剂 血液学参数 氧化应激 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