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鱼类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汝贤 杨刚 +3 位作者 耿智 赵峰 冯雪松 张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5,共11页
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江口水域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比,阐述长江口鱼类群落在其生境内的多样性特征,探讨eDNA技术在长江口水域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eDNA技... 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江口水域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eDNA)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渔业资源调查结果对比,阐述长江口鱼类群落在其生境内的多样性特征,探讨eDNA技术在长江口水域鱼类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结果显示,eDNA技术共检测到10目21科41属45种鱼类,各站点鱼类丰富度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多样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底拖网法共捕获11目16科29属33种鱼类。有18种鱼类在两种方法中均检测到,占鱼类总数的30%。两种方法检测到的鱼类中均以鲈形目(Perciformes)最多,其次是鲤形目(Cypriniformes),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表明刀鲚(Coilia nasus)和凤鲚(Coilia mystus)为优势物种。研究表明环境DNA技术在长江口水域渔业资源监测中具有可行性,在禁捕环境下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方法对渔业资源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底拖网法 长江口 鱼类多样性
下载PDF
崇明东滩修复湿地水域有机物与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解析
2
作者 张嘉陆 董浩宇 +5 位作者 梅文萱 刘浩廷 冯雪松 鲁冰花 吴巍 王磊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为阐明崇明东滩修复湿地水环境现状及其有机物和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以东滩修复湿地区最大的开阔水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现场采样,测定水体中C、N、P浓度,并结合实验室模拟和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分析了修复湿地水体中有机物和N/P营养盐... 为阐明崇明东滩修复湿地水环境现状及其有机物和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以东滩修复湿地区最大的开阔水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现场采样,测定水体中C、N、P浓度,并结合实验室模拟和稳定同位素示踪实验,分析了修复湿地水体中有机物和N/P营养盐的现状及其季节特征,并探索了其主要来源和贡献权重。结果表明:东滩修复湿地区域水体中有机物浓度显著高于修复区域外潮汐水体,而营养盐含量基本相同或略低于堤外潮汐。修复湿地水体中有机碳含量变化仅与季节变化有关(r=0.501,P<0.05),NO_(3)^(-)-N含量变化和水位有较强相关性(r=0.655,P<0.05)。修复湿地内的植物腐烂是有机物的主要来源(72.3%),同时也是营养盐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适时收割修复湿地的枯萎植物,能显著降低修复湿地水体中TOC含量和氮磷营养盐含量。研究结果将为强化湿地管理、维持修复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东滩 修复湿地 有机物 营养盐 稳定同位素示踪法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代会侠 鲁明骞 +2 位作者 冯雪松 王琴 郭蓉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366-2368,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医疗基础上给予人...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医疗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在患者收住ICU时和转出ICU时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并采用问卷模式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67.5±3.4)分、(66.8±4.6)分和(65.8±4.9)分、(64.3±5.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25.6±6.2)分和(27.8±4.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5.3±7.6)分和(46.9±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满意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采用人文关怀,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创造和谐的医患关系,营造舒适的医疗环境,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病房 焦虑情绪 抑郁情绪 满意度
下载PDF
四逆散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家荣 冯雪松 +5 位作者 李宏 王国全 张艳芳 史海龙 李媛媛 晁旭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5组,每组3个复孔。实验组细胞用五氟尿嘧啶(5-FU)或不同浓度的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处理48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处理后人... 目的:探讨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5组,每组3个复孔。实验组细胞用五氟尿嘧啶(5-FU)或不同浓度的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处理48 h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处理后人肝癌HepG2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别分析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Rho123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含四逆散药液血清处理人肝癌HepG2细胞后,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形态发生改变,呈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而G2期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Bax、Caspase-3、-9和Cyt-c的表达显著升高,而Bcl-2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随着含四逆散药液血清浓度增大,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结论:四逆散可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并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逆散 肝癌 HEPG2细胞 凋亡
下载PDF
槐耳清膏抑制MCF-7细胞裸鼠成瘤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鲁明骞 冯雪松 +5 位作者 孔庆志 卢宏达 卢忠心 王纯 周刚 张蓉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构建裸鼠异种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裸鼠接种MCF-7细胞),给予该模型鼠槐耳清膏处理,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 mg·ml^(-1))和0.9%生理... 目的:构建裸鼠异种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裸鼠接种MCF-7细胞),给予该模型鼠槐耳清膏处理,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探讨其对裸鼠致瘤性的影响。方法:将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槐耳清膏(浓度150 mg·ml^(-1))和0.9%生理盐水各0.2 ml灌胃,每天两次,共30 d。观察裸鼠瘤体积及瘤体重的变化,显微镜观察移植瘤组织病理变化特点。结果:裸鼠在接种MCF-7细胞3周后,接种部位均长出肿瘤,成瘤率100%,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瘤重分别为(0.20±0.07)g和(0.57±0.32)g,实验组裸鼠移植瘤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0.32±0.74)cm^3与(0.84±0.62)cm^3,实验组移植瘤体积较对照组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HE染色后,实验组裸鼠移植瘤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中央及边缘细胞出现大片缺血坏死区,在血供较丰富的区域表现尤为明显,而在坏死灶周围可见残存的肿瘤细胞。对照组细胞生长旺盛,有异型性,形态不规则,大小不等,细胞核大、浓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相,无明显坏死区。结论:在裸鼠体内,槐耳清膏能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成瘤性,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槐耳清膏 MCF-7细胞 成瘤性
下载PDF
纳米铝粉对RDX基炸药爆速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少庭 牛磊 +3 位作者 封雪松 牛国涛 金大勇 李文红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2,I0004,共4页
为了探索纳米铝粉对RDX基炸药爆速的影响,设计了含纳米铝粉、微米铝粉和复合铝粉的RDX基炸药配方,并进行爆速测试。爆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w_(Al)<15%时,含复合铝粉炸药的爆速明显高于含微米铝粉炸药的爆速,纳米铝粉对爆速影响显著;... 为了探索纳米铝粉对RDX基炸药爆速的影响,设计了含纳米铝粉、微米铝粉和复合铝粉的RDX基炸药配方,并进行爆速测试。爆速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w_(Al)<15%时,含复合铝粉炸药的爆速明显高于含微米铝粉炸药的爆速,纳米铝粉对爆速影响显著;w_(Al)>20%时,含复合铝粉与含微米铝粉炸药的爆速基本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纳米铝粉 爆速 热反应特性
下载PDF
钝感剂及装药工艺对炸药燃烧转爆轰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博 冯晓军 +4 位作者 徐洪涛 田轩 赵娟 封雪松 罗一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29-232,共4页
分析了高密度成型炸药装药的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及其特性,采用电探针法分别研究了钝感剂以及熔铸与压装两种装药工艺对炸药DDT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炸药发生DDT的诱导爆轰距离。结果表明,高密度成型装药的DDT过程,主要是燃烧压缩波... 分析了高密度成型炸药装药的燃烧转爆轰(DDT)过程及其特性,采用电探针法分别研究了钝感剂以及熔铸与压装两种装药工艺对炸药DDT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条件下炸药发生DDT的诱导爆轰距离。结果表明,高密度成型装药的DDT过程,主要是燃烧压缩波汇聚形成冲击波,并诱发爆轰的机制。由于钝感剂具有较大热容和较小导热系数,炸药中加入钝感剂,使炸药的诱导爆轰距离变大。熔铸炸药抗压强度低于压装炸药,且呈一定的脆性,在燃烧过程中易发生破碎,导致燃烧面增大,并进一步提高燃速,因此熔铸工艺可以减小炸药的诱导爆轰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转爆轰 高密度成型装药 钝感剂 装药工艺 诱导爆轰距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起爆条件对不敏感含能材料响应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薛乐星 潘文 +3 位作者 冯博 封雪松 赵娟 冯晓军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0-324,I0005,共6页
为了得到等离子体起爆电压及等离子体与不敏感含能材料接触面积对起爆响应强度的影响规律,选择典型分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7、LLM-105和TATB,以及离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12和HATO,以金属丝电爆炸为等离子体源,进行15、20和25 kV起... 为了得到等离子体起爆电压及等离子体与不敏感含能材料接触面积对起爆响应强度的影响规律,选择典型分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7、LLM-105和TATB,以及离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12和HATO,以金属丝电爆炸为等离子体源,进行15、20和25 kV起爆电压及直线形(Z)和螺线形(W)金属丝形状的等离子体起爆试验,以见证板形貌及最大形变量判定含能材料的爆轰响应强度.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含能材料对等离子体的起爆响应不同,增加等离子体起爆电压可以显著增加分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7、LLM-105和TATB的响应强度,其响应强度顺序为W/25 kV>Z/20 kV>W/20 kV;而离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FOX-12和HATO对等离子体起爆条件没有显著规律;分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比离子类不敏感含能材料对等离子体起爆电压和等离子体与含能材料的接触面积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等离子体起爆 不敏感含能材料 电爆炸 起爆响应
下载PDF
含氟粘结剂对爆炸过程硼粉反应完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文 封雪松 张坤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45,共5页
为研究含氟粘结剂对爆炸过程硼粉反应完全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酸碱滴定法和X-射线荧光法,分别测试了含F2603和EVA粘结剂的含硼炸药爆炸反应后固体产物中硼元素的含量,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除去B2O3之后的残渣组分物质形态,最后,... 为研究含氟粘结剂对爆炸过程硼粉反应完全性的影响,首先,利用酸碱滴定法和X-射线荧光法,分别测试了含F2603和EVA粘结剂的含硼炸药爆炸反应后固体产物中硼元素的含量,然后,采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除去B2O3之后的残渣组分物质形态,最后,通过对F2603的固相分解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反推出粘结剂分子断裂分解过程和产物,并进一步推测了含氟粘结剂对硼粉反应完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含氟粘结剂能使爆炸过程中硼粉的氧化率提高20%左右,作用机理为含氟粘结剂分解产生的氟化氢、氟元素等物质通过对硼粉氧化膜的消耗,有效改善了硼粉在爆炸过程中的氧化完全性,进而提高了含硼炸药爆炸反应的能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炸药 含氟粘结剂 氧化膜 反应完全性
下载PDF
胃癌组织TS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鲁明骞 陆海燕 +4 位作者 冯雪松 高嫣 周东奎 张蓉 李莉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胸苷酸磷酸合成酶(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S表达,并分析TS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化... 目的探讨胸苷酸磷酸合成酶(T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S表达,并分析TS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效果、化疗后不良反应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TS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86%(95/140),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2.22%(2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TS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在可评价的84例胃癌患者中,TS阳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28.07%(16/57),TS阴性表达组化疗有效率为74.07%(2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S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在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腹泻等不良反应中无明显差异(P>0.05)。TS阳性表达组的1年生存率为52.63%(30/57),阴性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48.15%(1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S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但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TS表达可作为氟尿嘧啶类药物化疗疗效判断较为有价值的指标,但对化疗毒副反应和预后的判断无明确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胸苷酸磷酸合成酶 免疫组化 化疗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基于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单体结构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筛选新型抗病毒化合物
11
作者 史海龙 黄月 +3 位作者 程怡 王月雯 冯雪松 晁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5期761-771,共11页
基于埃博拉病毒跨膜单链糖蛋白(single glycoprotein of ebolavirus,EBOV-sGP)为靶标,运用类药性评估、分子对接、ADME预测、结合自由能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从中药数据库TCMSP中挖掘抗病毒天然产物活性分子。以... 基于埃博拉病毒跨膜单链糖蛋白(single glycoprotein of ebolavirus,EBOV-sGP)为靶标,运用类药性评估、分子对接、ADME预测、结合自由能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机虚拟筛选技术,从中药数据库TCMSP中挖掘抗病毒天然产物活性分子。以药效分子托瑞米芬(toremifene)为阳性对照,最终筛选出4个类药性良好的先导化合物MOL006834、MOL000174、MOL002192、MOL012524,它们与EBOV-sGP亲和力及相互作用基团均接近于toremifene。该研究结果可促进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提取、设计以及实验合成抗埃博拉病毒的药效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 中药天然产物库 抗病毒活性分子 虚拟筛选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HATO及其特征基团的热分解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坤 陶俊 +5 位作者 冯晓军 王晓峰 封雪松 姜帆 陈智群 潘清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0-515,I0003,共7页
为详细了解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及其特征基团的热分解特性,采用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RS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HATO的凝聚相热分解特性;利用固体原位红外池/RSFT-IR技术在升温速率2.5、5.0、10.0℃... 为详细了解5,5′-联四唑-1,1′-二氧二羟铵(HATO)及其特征基团的热分解特性,采用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RS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了HATO的凝聚相热分解特性;利用固体原位红外池/RSFT-IR技术在升温速率2.5、5.0、10.0℃/min下研究了HATO的特征基团随时间(温度)的变化;采用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了HATO的C—C键、N—O-键、四唑环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基于HATO及其特征基团的热分解特性,推测了HATO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HATO及其特征基团的热分解受二维扩散机理控制,热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分解速率较快,第二阶段分解速率较慢且最终分解比较完全;HATO的C—C键、N—O-键、四唑环的活化能分别为159.94、195.05、134.75kJ/mol;热分解过程为四唑环先断裂,然后伴随C—C键、N—O-键的断裂分解完全;HATO的热分解机理为:首先发生分子间质子转移,其次四唑环上的N—N键断裂和羟胺化合物进行分解,最后断裂碎片发生交联反应或继续受热分解为气体小分子达到分解完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5 5′-联四唑-1 1′-二氧二羟铵(HATO) 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热分解 TKX-50 分解机理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闫冰冰 晁旭 +1 位作者 冯雪松 黄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异位、脂肪变性为特征的肝脏疾病。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与肥胖的流行程度相伴行。此外,NAFLD与整体死亡率的增加,特...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以肝脏脂肪异位、脂肪变性为特征的肝脏疾病。为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增加,与肥胖的流行程度相伴行。此外,NAFLD与整体死亡率的增加,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增加有关。至今,NAFLD的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清楚,本文旨在论述近年来关于NAFLD机制的各种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多重打击 作用机制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Crown Ether Cross-Linked Chitosan for the Analysis of Lead and Cadmium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被引量:6
14
作者 Tang Yu-rong Zhang Shu-qin +1 位作者 Wang Yu-ting feng xue-so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2期217-221,共5页
A new type of crown ether cross-linked chitosa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hitosan with 4,4’-dibromodibenzo-18-crown-6 (Br-DBC). Its token structure was analyzed with FT-IR and NMR and the adsorption behavio... A new type of crown ether cross-linked chitosa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chitosan with 4,4’-dibromodibenzo-18-crown-6 (Br-DBC). Its token structure was analyzed with FT-IR and NMR and the adsorption behaviors for lead and cadmium in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by FAAS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the best analysis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was explained. As the enrichment factor is above 100, both recoveries are 94%-106%, the detection limits of lead and cadmium are 0.5 μg·L -1and 0.04 μg·L -1 and the relatively standard deviations of lead and cadmium are 3.1% and 2.8% respectively, this new method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This method is fast and simple and it greatly enhances the determination ability of FAAS for lead and cadm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WN ETHER CROSS-LINKED CHITOSAN lead and CADMIUM adsorption FAAS
下载PDF
安徽省部分散养鸡场球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15
作者 姚婧婷 尤向峰 +5 位作者 李明珠 葛宁 冯学松 刘欣超 顾有方 李文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1-135,共5页
为了解安徽省散养鸡群球虫感染及虫种分布情况,从安徽省多地散养鸡场采集鸡新鲜粪便829份,分别采用基于7种鸡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的套式PCR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样本进行测序和分析,以验证球虫虫种。结果显示,调查的所有散养鸡... 为了解安徽省散养鸡群球虫感染及虫种分布情况,从安徽省多地散养鸡场采集鸡新鲜粪便829份,分别采用基于7种鸡球虫内转录间隔区1(ITS-1)基因的套式PCR进行检测,并对获得的样本进行测序和分析,以验证球虫虫种。结果显示,调查的所有散养鸡场均有球虫感染,堆型艾美耳球虫(E.acervulina)、巨型艾美耳球虫(E.maxima)和和缓艾美耳球虫(E.mitis)是调查最常见的虫种。混合感染很普遍,以E.acervulina+E.maxima,E.acervulina+E.mitis,E.maxima+E.mitis及E.acervulina+E.maxima+E.mitis混合感染较为常见。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散养鸡群中球虫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对散养鸡场球虫病的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流行 散养鸡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不同填筑方式黄土斜坡高填方变形演化规律研究
16
作者 孙志杰 冯雪松 郭辉 《山西交通科技》 2022年第1期50-52,58,共4页
为揭示斜坡高填方边坡变形演化规律,选取吕梁机场高填方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不同填筑方式边坡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填方边坡变形规律随填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高填方边坡体的监测点设置除常规坡表变... 为揭示斜坡高填方边坡变形演化规律,选取吕梁机场高填方边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对不同填筑方式边坡的变形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填方边坡变形规律随填筑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高填方边坡体的监测点设置除常规坡表变形监测点外,宜增设地基变形监测点。分层填筑可显著减小坡表水平位移。分层填筑结合土工格栅加筋材料的使用,可减小坡体变形,增强填方体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斜坡高填方 变形 土工格栅 数值分析
下载PDF
10kV架空馈线重复跳闸分析与治理研究
17
作者 聂进培 冯学松 +1 位作者 邱小灵 黄惠云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期14-16,共3页
广州雷电地闪分布密集,为电网设备雷害高发区域, 2014年以来出现的10 kV架空馈线跳闸次数较多。本文针对广州某区历次跳闸情况,从外部环境、绝缘配置、防雷措施、网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跳闸原因,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的10kV架... 广州雷电地闪分布密集,为电网设备雷害高发区域, 2014年以来出现的10 kV架空馈线跳闸次数较多。本文针对广州某区历次跳闸情况,从外部环境、绝缘配置、防雷措施、网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跳闸原因,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环境和运行条件的10kV架空馈线重复跳闸防治措施,希望有助于降低10 k V架空馈线重复跳闸率,提高增城区配网线路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kV架空馈线 跳闸分析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固肠止泻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史海龙 冯雪松 +2 位作者 马晓军 胥冰 晁旭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82-493,共12页
建立"药效成分-疾病靶标-生物学通路"之间的关系,探究固肠止泻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作用机制。首先,经ADME参数过滤与化学空间主成分分析从固肠止泻丸中筛选出96个活性成分,利用已上市药物在P... 建立"药效成分-疾病靶标-生物学通路"之间的关系,探究固肠止泻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的作用机制。首先,经ADME参数过滤与化学空间主成分分析从固肠止泻丸中筛选出96个活性成分,利用已上市药物在PharmMapper中进行抗IBS疾病靶标预测;其次,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活性成分与预测疾病靶标的分子对接验证,建立"药效分子-靶标蛋白"对应关系;然后,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效成分-疾病靶标"网络模型;最终,借助CluoGO插件将靶标元素映射到KEGG生物学通路中,进一步在通路水平上阐释关键靶标与固肠止泻丸治疗IBS作用机制的潜在联系。预测结果表明,打分靠前的11种关键药效分子大部分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分别主要作用于炎症和痛症两类靶标,对IBS均有不同程度抗炎镇痛的疗效。并且发现关键靶标39个,其中筛选出核心靶标TPH1、TNF-α、IL-6、IFN-γ、MAO-A和IL-10,将靶标映射到KEGG通路29条,其中5-HT信号通路的P值最小,因此推断其药效分子可能主要通过调节5-HT信号合成或转运通路发挥药效作用,并主要作用于6个核心靶标。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固肠止泻丸治疗IBS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固肠止泻丸 肠易激综合征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抑制剂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海龙 程怡 +4 位作者 黄月 冯雪松 王月雯 黄峰 晁旭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968-2976,共9页
目的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1,TPH1)抑制剂。方法搭建分子对接、类药性筛选、药动学预测、分子动力学模拟于一体的药物筛选平台,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目的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从中药天然产物库中挖掘色氨酸羟化酶1(tryptophan hydroxylase-1,TPH1)抑制剂。方法搭建分子对接、类药性筛选、药动学预测、分子动力学模拟于一体的药物筛选平台,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中挖掘TPH1抑制剂。结果川贝酮碱(TCMSP_ID:MOL009572)实验数据均表现出良好的TPH1抑制活性及类药性,预测命中分子可有效抑制胃肠道相关TPH1活性,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相关TPH2活性抑制作用较小;通过酶活抑制实验验证抑制效应,并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动态解析结合能变化及各项能量分布。结论整合多种虚拟筛选技术挖掘到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痛症的TPH1抑制剂-川贝酮碱MOL009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色氨酸羟化酶 抑制剂 川贝酮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