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探索专家共识
1
作者 殷芳芳 杨振宇 +51 位作者 蔡璟 柏森 陈敏斌 陈明 陈牧 戴安伟 单国平 邓小武 葛云 耿建华 耿立升 胡春洪 胡鹏 胡伟刚 黄晓延 蒋承峰 金献测 黎田 李左峰 刘蔓居 卢晓明 倪昕晔 潘玉藤 秦颂兵 秦文健 邱杰 全红 沈定刚 王大江 王辉东 王建良 王理 王石 王为 温宁 吴锦昌 杨益东 姚毅 尹勇 于金明 俞家华 张红志 张雷 张艺宝 赵维 赵旭娜 郑志鸿 周超 周光明 周凌宏 卓维海 朱玉春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397-403,共7页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 本共识围绕医学物理学科的教育现状、专业方向建设、课程设计、实习要求及研究生毕业标准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以应对社会对健康与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及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挑战。目前,中国医学物理教育面临教育途径多样性、课程设计差异性、师资短缺等问题,在此,讨论了整合国际经验,构建全面、规范化的医学物理学科体系的策略,体系涵盖放射治疗物理、医学影像物理、核医学物理、放射防护物理、放射生物物理及放射工程物理等方向,并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还探讨了医学物理研究生教育的改进,包括师资和教学环境建设、专业课程设置等;还需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确保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一致,反馈学生和雇主的需求。本共识提倡全面提升医学物理学科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的精细化和精英化,并加强国内外合作,以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支撑“健康中国2030”政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物理 学科建设 教育体系 临床应用 国际合作
下载PDF
基于国家标准及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测量程序的PET/CT验收检测
2
作者 苏雪松 耿建华 +3 位作者 张朝坤 郭浩 郑容 王雪鹃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目的: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对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进行验收测试与性能评估。方法:通过设备内置的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NU2-2018)测量程序,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检测PET/CT中PET部分的空间分... 目的:按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对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进行验收测试与性能评估。方法:通过设备内置的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 NU2-2018)测量程序,根据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检测PET/CT中PET部分的空间分辨力、灵敏度、散射分数、计数丢失与随机符合、计数丢失与随机符合校正准确性以及飞行时间(TOF)分辨力,并且通过设备内置的Gantry_offset采集程序测量PET/CT配准精度。结果: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横向、轴向空间分辨力在距离视野中心1 cm处分别为3.69、4.10 mm;在距离视野中心10 cm处分别为4.26、4.89 mm;在距离视野中心20 cm处分别为4.68、4.89 mm。视野中心和径向10 cm处灵敏度分别为16.12、16.00 kcps/MBq。噪声等效计数率(NECR)峰值为281.60 kcps,峰值对应的放射性活度浓度为30.69 kBq/ml,散射分数和相对计数率误差最大值分别为38.17%和4.0%。当放射性活度浓度为5.3 kBq/ml时,TOF分辨力为209.87 ps。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配准精度在x轴、y轴、z轴方向分别为0.347、-0.226、3.659 mm。结论:采用设备内置的NEMA NU2-2018标准测量程序,检测WS817-2023标准要求的检测项目可行;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18988.1-2013和即将实施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要求,检测Biograph Vision 600型PET/CT的性能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可通过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标准 国家卫生行业标准(WS817-2023) 验收测试 性能评估
下载PDF
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储层岩石弹性性质高温高压超声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建华 赵峦啸 +4 位作者 麻纪强 朱津琬 姚秋粮 高志前 何治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959-3974,共16页
面向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储层精细地震刻画问题,研发了高温(200℃)、高压(200 MPa)岩石弹性性质超声测量系统.收集塔里木盆地9块奥陶系超深碳酸岩储层岩石样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超声纵、横波速度测量发现,在围压保持69.0 MPa... 面向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中储层精细地震刻画问题,研发了高温(200℃)、高压(200 MPa)岩石弹性性质超声测量系统.收集塔里木盆地9块奥陶系超深碳酸岩储层岩石样品,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超声纵、横波速度测量发现,在围压保持69.0 MPa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从25℃上升到200℃时,干岩石样品的纵、横波速度以及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纵波速度与体积模量最大降幅分别达到3.54%和7.54%,横波速度与剪切模量最大降幅分别达到4.57%和8.93%;在温度保持200℃不变情况下,当围压从69.0 MPa上升到137.9 MPa时,干岩石样品的纵、横波速度以及体积模量与剪切模量随着围压的升高而升高,纵波速度与体积模量最大升幅分别达到1.78%和3.39%,横波速度与剪切模量最大升幅分别达到1.95%和5.26%.在超深碳酸盐岩油气储层环境下,温度对碳酸盐岩岩石骨架弹性性质的影响可能超过围压对岩石骨架弹性性质的影响.岩石样品温度与围压循环实验表明,干岩石弹性性质与温度以及围压的变化关系不具可逆性,碳酸盐岩岩石样品弹性模量与温度之间总体上存在线性关系,其截距与斜率由碳酸盐岩岩石中方解石的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储层 碳酸盐岩 弹性性质 高温高压 超声实验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KOA油田钻井减振提速技术研究
4
作者 王建宁 周英操 +2 位作者 赵记臣 耿建华 乔建锋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0,67,共6页
KOA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东缘,该油田上部上二叠统地层砂、泥岩互层严重并夹杂有泥板岩和砾石层,非均质性强、可钻性差,经常发生跳钻和井下工具损坏等复杂情况。为了提高钻井效率、控制油田综合开发成本,在该地层中实现钻井减... KOA油田位于哈萨克斯坦滨里海盆地东缘,该油田上部上二叠统地层砂、泥岩互层严重并夹杂有泥板岩和砾石层,非均质性强、可钻性差,经常发生跳钻和井下工具损坏等复杂情况。为了提高钻井效率、控制油田综合开发成本,在该地层中实现钻井减振提速显得十分迫切。通过分析该地层岩性特征确定了地层岩石等效刚度,并将岩石等效刚度引入到钻柱力学模型中,进而确定了在该地层中钻柱系统的固有振动频率;同时以此为计算依据,优选出了合适的钻柱减振器刚度并应用在新井钻探中。在新井中,装备有合适刚度的减振器,很好地调节了钻柱固有频率,显著减弱了有害振动,提高了机械钻速。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地层岩石等效刚度的钻柱系统力学模型合乎实际情况,通过该模型优选的钻柱减振器刚度可以有效减振和提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效率 钻柱振动 减振器 减振器刚度 井下钻具 机械钻速
下载PDF
Q.Freeze呼吸门控PET/CT在肺结节图像质量中的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兰兰 耿建华 +3 位作者 刘明 肖哲 李占 梁颖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对比Q.Freeze呼吸门控(QFRG)与非门控(UG)肺结节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因肺结节行前瞻性PET/CT显像,35例共60个高代谢孤立肺结节作为可评估病灶入组。比较QFRG和UG的最大标... 目的:对比Q.Freeze呼吸门控(QFRG)与非门控(UG)肺结节在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面的差异,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因肺结节行前瞻性PET/CT显像,35例共60个高代谢孤立肺结节作为可评估病灶入组。比较QFRG和UG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肿瘤代谢体积(MTV)、信噪比(SNR)和有效剂量。并比较肺结节不同部位及大小时QFRG和UG的ASUVmax、ASUVmean、AMTV的差异。结果:QFRG和UG的SUVmax、SUVmean、MTV、SNR分别为8.42±4.92和7.64±4.42(P<0.05)、5.52±3.23和4.85±2.85(P<0.05)、(5.79±12.37)cm^(3)和(6.24±14.03)cm^(3)(P>0.05)、34.45±21.00和35.53±21.15(P>0.05)。肺下野结节QFRG与UG定量参数变化最明显(P<0.05)。肺结节不同大小组间QFRG与UG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QFRG增加的有效剂量占UG+QFRG总有效剂量的7.9%。结论:QFRG改善了肺结节定量分析的准确度,特别是肺下野结节的诊断,且图像质量清晰,有效剂量稍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呼吸门控 脱氧葡萄糖
下载PDF
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理论技术进展与攻关方向 被引量:53
6
作者 何治亮 马永生 +7 位作者 朱东亚 段太忠 耿建华 张军涛 丁茜 钱一雄 沃玉进 高志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3-546,共14页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和超深层推进,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围绕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成因机理、地质模式、地球物理预测和储层精细建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深层... 中国碳酸盐岩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和超深层推进,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油气资源,成为世界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开发最活跃的地区。围绕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成因机理、地质模式、地球物理预测和储层精细建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集体的成因研究上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原始高能相带和早期白云岩化作用是优质储集体发育的基础;构造抬升导致与不整合面相关的大气水岩溶作用,形成岩溶缝洞型储层;早期物质基础与后期深埋的构造-流体环境是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形成-保持的关键。针对碳酸盐岩成岩流体识别示踪和成岩期次定年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碳酸盐岩储层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岩演化过程分析和成储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分别在高压条件下碳酸盐岩储层岩石骨架弹性变化规律与岩石物理模型、多相态混合孔隙流体弹性性质变化规律以及高分辨率储层反演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在深层碳酸盐岩储集体精细建模方法上,分别形成了结合多点统计与沉积过程模拟的地质建模技术、孔隙型碳酸盐岩油气藏智能优化地层沉积反演建模技术、多尺度数据融合岩石物理相建模技术、细胞自动机断控岩溶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研究还面临一系列的重大理论技术难题。有关深层-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成因机理的学术观点纷争,深层储层地震预测还存在重大技术瓶颈,目前尚缺乏成熟有效的深层储层精细表征与建模技术。未来需要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明确成岩流体类型,通过高温高压溶蚀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索复杂流体作用下,特别是有机成岩流体作用下的储集空间形成与保持机制;开发出更高温压条件下的岩石弹性测量系统,分析强非均质性带来的地震波传播的尺度效应,以地质目标模型为导向不断优化储层刻画技术流程;探索攻关多场耦合下的储层沉积、成岩正反演数值模拟技术,发展多尺度数据融合、多方法协同的储层智能建模技术,提升深层储层建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机理 岩石物理模型 地震预测 精细地质建模 地质过程模拟 地质模式 碳酸盐岩储层 深层-超深层
下载PDF
低信噪比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波场分离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学义 程玖兵 +2 位作者 王腾飞 耿建华 刘玉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84-699,共16页
以多分量地震观测为基础,联合纵波和转换横波数据能更有效地估计地下介质的弹性和物性参数,提升地质构造成像与油气储层描述的精度.在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观测记录的上-下行波分解和P/S波分离可压制水层鸣震以及P与S波之间的... 以多分量地震观测为基础,联合纵波和转换横波数据能更有效地估计地下介质的弹性和物性参数,提升地质构造成像与油气储层描述的精度.在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观测记录的上-下行波分解和P/S波分离可压制水层鸣震以及P与S波之间的串扰,对偏移成像和纵横波速度建模至关重要.但受海底环境、仪器与观测因素共同影响,许多海底多分量地震资料都无法基于现有的海底波场分离方法与流程取得合理的结果.本文以海底声波场与弹性波场分离基本原理为基础,通过对方法流程的修正,摆脱常规流程对中小偏移距直达波信号的依赖性.借助模拟数据实验讨论了波场分离对海底介质参数、噪声的敏感性.结合东海YQ探区海底多分量地震资料上-下行P/S波分离及其叠前深度偏移处理,验证了本文方法流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海底地震仪 弹性波 P/S波分离 东海
下载PDF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算法提高肿瘤患者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连宇 赵心明 +3 位作者 胡龙宾 张瑾 耿建华 陈英茂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6期975-97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ASIR)-V迭代率的关系。方法试验组肿瘤患者22例,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滤波反投影(FBP)及迭代重建技术ASIR-V(迭代率0~100%,间隔20%)图像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腹部增强CT图像质量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组(ASIR)-V迭代率的关系。方法试验组肿瘤患者22例,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滤波反投影(FBP)及迭代重建技术ASIR-V(迭代率0~100%,间隔20%)图像重建。对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主观评分,评估最佳迭代率,记录扫描有效辐射剂量(ED)。验证组肿瘤患者15例,采用试验组所得的最佳迭代率行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E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试验组不同迭代率之间CT值和噪声值,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法)比较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采用秩和检验(Friedman法)比较两组间同等迭代率水平下图像质量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ED值。结果各器官不同迭代率图像间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值随迭代率增加而减小。不同迭代率图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迭代率为40%图像质量评分最高,为(4.59±0.50)分。验证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61±0.50),同等迭代率水平两组间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D值分别为(11.28±3.05)分和(7.44±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的腹部增强CT检查推荐使用ASIR-V迭代率40%,以保障图像质量,并降低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肺鳞癌骨转移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曹仲年 耿建华 魏正茂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69-972,共4页
目的:分析肺癌诊断因素与肺鳞癌全身骨显像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肺鳞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及肺癌有关的肿瘤标志物,以全身骨显像为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OC工作曲线下面积比较,得出肺癌肿瘤标志物与肺... 目的:分析肺癌诊断因素与肺鳞癌全身骨显像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肺鳞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及肺癌有关的肿瘤标志物,以全身骨显像为诊断骨转移的金标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OC工作曲线下面积比较,得出肺癌肿瘤标志物与肺鳞癌全身骨显像骨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NSE、CEA、Pro GRP、ALP,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骨转移无关; CYFRA21-1、SCC、CA125,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骨转移有关; ROC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 :CEA (AUC=0.542,P=0.395)、Pro GRP(AUC=0.577,P=0.116)、ALP(AUC=0.506,P=0.900),AUC均近于0.5,诊断准确性不高,且其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CYFRA21-1(AUC=0.687,P=0.000)、NSE(AUC=0.679,P=0.000)、SCC(AUC=0.638,P=0.005)、CA125(AUC=0.660,P=0.001),AUC近于0.7,诊断准确性较高,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骨转移有关。结论:CEA、Pro GRP、ALP与骨转移无关,不具有对肺鳞癌骨转移的预测和诊断意义; CA125、CTFRA21-1、NSE、SCC与骨转移有关,对肺鳞癌骨转移具有预测和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肿瘤标志物 肺鳞癌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
下载PDF
中速柴油机灰铁机体铸造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辉 李永刚 +2 位作者 李文锋 耿建华 刘继波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8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新设计的中速柴油机灰铁机体进行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并通过MAGMA数值模拟软件对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终工艺方案。通过小批量生产验证,并通过三维扫描仪测量铸件轮廓尺寸,结果证明了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铸件的铸造工艺... 对新设计的中速柴油机灰铁机体进行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并通过MAGMA数值模拟软件对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确定最终工艺方案。通过小批量生产验证,并通过三维扫描仪测量铸件轮廓尺寸,结果证明了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为今后类似铸件的铸造工艺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铁机体 卧浇工艺 倾斜浇注 整体组芯 MAGMA数值模拟 三维扫描
下载PDF
水基涂料吸潮特性研究
11
作者 张聚辉 耿建华 杨恒远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7-19,共3页
针对气缸体专用水基涂料在浸涂烘干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变化,对涂料层产生吸潮现象的规律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该种水基涂料烘干后合理的放置时间,制定出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工艺参数。
关键词 水基涂料 吸潮 特性
下载PDF
大断面蠕铁缸盖缩松原因分析及防治
12
作者 宋学恩 耿建华 王焕宁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0年第2期35-36,共2页
对于大断面柴油机气缸盖,通过采用顶置发热冒口,并配合使用冷铁,能最大发挥冒口作用。对于大型单体气缸盖,可采用平组立浇方式,增强顺序凝固作用,进一步缩小缩松风险。
关键词 大断面 蠕铁 平组立浇 顺序凝固 发热冒口
下载PDF
基于硅光电倍增管和传统光电倍增管两种机型PET/CT临床成像条件下性能研究
13
作者 苏雪松 耿建华 +3 位作者 王奕斌 王雪鹃 郑容 李静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28-435,共8页
目的研究新一代硅光电倍增管(SiPM)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PET/CT)与传统光电倍增管(PMT)PET/CT空间分辨力及图像质量,探讨不同的PET光电转换器(PMT与SiPM)和Q.Clear算法对PET空间分辨力、定量精度和图像质量的... 目的研究新一代硅光电倍增管(SiPM)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设备(PET/CT)与传统光电倍增管(PMT)PET/CT空间分辨力及图像质量,探讨不同的PET光电转换器(PMT与SiPM)和Q.Clear算法对PET空间分辨力、定量精度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使用GE Discovery Elite型PET/CT(PMT PET/CT)和GE Discovery Meaningful Insights(MI)型PET/CT(SiPM PET/CT)对椭圆分辨力模体和NEMA NU2⁃2018图像质量模体成像。使用OSEM+PSF+TOF(VPFX⁃S)算法对所有模体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MI采集的模体数据额外使用Q.Clear算法重建,β取值范围150~550,间隔100。计算分辨力模体中5条线源在3个层面的径向、切向和轴向半高宽(FWHM)并求平均值。计算图像质量模体中小球的恢复系数(RC)、对比度百分比(CRC)、对比噪声比(CNR)、背景变异百分比(PBV)、背景变异系数(BCV)和不同图像层面肺插件残余误差(RE)。结果MI(VPFX⁃S)与Elite相比,在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分别降低4.25%~13.58%、7.00%~13.22%和6.02%~36.14%,小球RCmax无明显差异。MI(VPFX⁃S)提高小球CRC(10.17%~38.89%)与CNR(38.31%~94.95%),降低PBV(26.20%~33.82%)与BCV(31.29%~35.97%)。MI(Q.Clear)与MI(VPFX⁃S)相比,在径向、切向和轴向FWHM分别降低6.49%~45.02%、7.80%~35.60%和13.31%~36.80%,提高小球CNR(38.31%~94.95%),并降低PBV(26.20%~33.82%)与BCV(6.64%~10.31%),RC无明显差异。MI(Q.Clear)得到的CNR、RE和径向、切向、轴向FWHM均随β增大而增大,RC、CRC、PBV和BCV均随β增大而减小。结论在使用VPFX⁃S重建条件下,与PMT PET/CT相比,新一代SiPM PET/CT在空间分辨力、热灶对比度与探测能力和背景噪声方面均有所提高。相较于OSEM,Q.Clear算法改善了空间分辨力、定量精度与图像质量,但与β的选择有关。β值影响Q.Clear算法带来的收益,对小病灶的最大定量值影响最为明显,这点对提高临床诊断能力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传统光电倍增管 硅光电倍增管 空间分辨力 图像质量
原文传递
PET/CT受检者的受照剂量知多少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建华 刘嘉宁 《中国辐射卫生》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PET/CT是临床中不可替代的工具。PET/CT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是由PET和CT两部分导致的受照剂量之和。本文通过研究数据论述PET/CT受检者受照水平。PET/CT和其他的放射诊断方法一样,均为所获得的益处高于辐射风险。对受检者受照剂量的夸大及... PET/CT是临床中不可替代的工具。PET/CT受检者的受照剂量是由PET和CT两部分导致的受照剂量之和。本文通过研究数据论述PET/CT受检者受照水平。PET/CT和其他的放射诊断方法一样,均为所获得的益处高于辐射风险。对受检者受照剂量的夸大及忽视均不可取。在满足临床需求的条件下,应尽量控制受检者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 受检者 受照剂量 剂量控制
原文传递
核医学物理师的作用与职责及其配置数量 被引量:2
15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44-546,共3页
核医学物理师在核医学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也是医学物理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等国际组织对核医学物理师的规定及要求,并结合我国对核医学物理师的需求及核医学物理师现状,论述了医... 核医学物理师在核医学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也是医学物理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调研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等国际组织对核医学物理师的规定及要求,并结合我国对核医学物理师的需求及核医学物理师现状,论述了医疗机构配置核医学物理师的必要性及其作用、职责与配置数量的要求,为我国核医学物理师的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医学物理师 作用 职责 配置
原文传递
钇[^(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的放射防护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耿建华 陈英茂 +1 位作者 王晓涛 李雪琴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6期720-726,共7页
目的对钇[^(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相关文献和^(90)Y-树脂微球药品说明书中的数据,估算患者^(90)Y-树脂微球3 GBq药量介入治疗时,排泄物中的^(90)Y含量和患者对周围... 目的对钇[^(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安全性进行全面评估,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相关文献和^(90)Y-树脂微球药品说明书中的数据,估算患者^(90)Y-树脂微球3 GBq药量介入治疗时,排泄物中的^(90)Y含量和患者对周围人员的照射剂量,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评估^(90)Y-树脂微球介入治疗项目的辐射安全性。结果给出了患者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和同室病友的受照剂量,均在职业人员及公众的约束值内;评估了患者排泄物直接排入普通下水道的安全性,满足我国现行的排放控制值;给出了患者出院后对家属、公众同事的照射剂量,在允许的约束值内;并对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应避免接触的情况列出了避免接触的时间和距离要求。结论^(90)Y虽只发射β射线,但在人体内会因韧致辐射而发出连续X射线;在普通病房开展钇[^(90)Y]树脂微球住院治疗项目就辐射安全性而言是可行的,对非放射性工作医护人员需注意控制病人数量;患者出院后的活动除要避免接触孕妇和3岁以下儿童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Y-树脂微球 介入治疗 放射防护 剂量估算
原文传递
Deep water bottom current deposi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被引量:49
17
作者 SHAO Lei LI XueJie +5 位作者 geng jianhua PANG Xiong LEI YongChang QIAO PeiJun WANG LiaoLiang WANG HongB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7期1060-1066,共7页
There are some active bottom currents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s show that the bottom current channels occur in the water depth range of 1000 to 2700 m,... There are some active bottom currents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s show that the bottom current channels occur in the water depth range of 1000 to 2700 m,extending from the NE to the SW,leading to accumulation of discontinuous drifts with higher sedimentation rates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channel. The stacking pattern of the layers sug-gests that these drifts propagated southwestward,follow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currents. One sedimentary drift to the southeast of the Dongsha Islands has the highest sedimentation rate of 97cm/ka in the last 12 ka.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diment layers indicate that these bottom currents are most likley caused by the water movement of a branch of the West Pacific Ocean Current,which enters the northern SCS via the Bashi Strait. Once formed,the bottom currents trans-port sediments along the northern slope of SCS southwestward and finally disappear into the central basin of the SCS. Due to the bottom current activity,the deep-sea sedimentary process in the northern SCS is compl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water bottom current DEEP SEA DEPOSITION SEDIMENTARY DRIFT reflection seismic profile South China SEA
原文传递
^(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评估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建华 张锦明 +1 位作者 王晓涛 陈英茂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6期710-719,共10页
目的对^(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进行全面评估,为规范约束患者出院后的行为活动及建立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从输注药物开始,按时间顺序列出患者在治疗及其后的日常活动中的各事件时间节点... 目的对^(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进行全面评估,为规范约束患者出院后的行为活动及建立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77)Lu-Dotatate治疗的放射防护从输注药物开始,按时间顺序列出患者在治疗及其后的日常活动中的各事件时间节点,对应列出事件中可能的受照人员、接触距离和接触时长;用^(177)Lu-Dotatate说明书中的体内动力学数据估算各时间点患者体内^(177)Lu活度;使用GBZ 120—2020中的照射剂量公式估算患者对周围人员的照射剂量。结果对患者^(177)Lu-Dotatate门诊或住院治疗每次用药7400 MBq,并重复4次的情况估算累积照射剂量:给出了医护人员、公众、同事、陪护人、成人家属、3~10岁儿童家属的累积照射剂量,并给出了满足国标中相关人员剂量约束值时应采取的规范约束行为。对国标要求孕妇及3岁以下家属应避免接触的情况,提出了实现此要求的条件。结论从放射防护角度,在对^(177)Lu-Dotatate治疗患者出院后的行为加以规范约束的前提下,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治疗都是安全可行的;若不限制约束患者出院后的活动,则对家属、公众及同事造成的照射剂量都可能会超过国家相关标准的剂量限值或约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7)Lu-Dotatate 治疗 放射防护 剂量估算
原文传递
Precollisional tectonics and terrain amalgamation offshore southern Taiwan:Characterizations from reflection seismic and potential field data 被引量:8
19
作者 LI ChunFeng ZHOU ZuYi +3 位作者 LI JiaBiao CHEN HuanJiang geng jianhua LI 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7年第6期897-908,共12页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in 200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launched out a long geophysical survey from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in 200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launched out a long geophysical survey from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through the Luzon Arc,to the Huatung Basin and the Gagua Ridge.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seismic data from this survey,combined with gravimetric and magnetic modeling,a systematic effort is made to the study of the regional geodynamics offshore southern Taiwan. By focusing particularly on precollisional tectonic interactions between adjacent geological units and their tectonic affiliations,this study can help reveal early arc-continent collisional processes that formed the Taiwan orog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nila accretionary prism and its eastward progressive deformation indicate that the subduction of SCS have experienced multiple phases of increased activity. Active precollisional crustal shortening within the Northern Luzon Trough resulted in tilting of sedimentary layers at angles between 6° and 13°. But the shortening induced by tilting accounts for only a tiny part of regional total crustal compression. The eastern flank of the Luzon Arc appears to be more active than the rest,evidenced by active faulting and folding in the intra-arc basins on the eastern flank. Magnetic modeling/inversion shows that the Luzon Arc may have experienced multiple phases of magmatic activities,causing lateral magnetic inhomogeneity. Bouguer gravity anomalies and gravity modeling indicate that the Huatung Basin has anomalously higher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densities than those of SCS and the Luzon Arc. In addition,there is a large bathymetr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uatung Basin and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SCS basin. These observations argue against early hypothesis that the Huatung Basin and the northeastern part of SCS basin may once have belonged to one single oceanic crust,in part or in whole. The Gagua Ridge,as a sliver of uplifted oceanic crust,may be related to a transient north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western Philippine plate. All evidences point to the argument that the region offshore southern Taiwan is experiencing multiple terrain amalgamation,which is a classical model for continental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ollisional TECTONICS TAIWAN OROGEN LUZON Arc GRAVITY and magnetic modeling Bouguer GRAVITY anomaly Huatung Basin
原文传递
PET/CT中CT自动管电流模式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有效剂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一田 耿建华 +5 位作者 杜召猛 毕高畅 齐雍鹤 张朝坤 郑容 吴宁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研究PET/CT中CT自动管电流模式图像质量与受检者有效剂量(ED)的关系,探讨最优釆集方案。方法使用美国GE Discovery ST-16型和Discovery Elite型PET/CT设备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扫描,CT采集条件相同:管电压120kV,螺距1.375,转速0.8 s,... 目的研究PET/CT中CT自动管电流模式图像质量与受检者有效剂量(ED)的关系,探讨最优釆集方案。方法使用美国GE Discovery ST-16型和Discovery Elite型PET/CT设备对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扫描,CT采集条件相同:管电压120kV,螺距1.375,转速0.8 s,噪声指数8~30,间隔为2,自动管电流低限30 mA,高限200-350 mA,间隔50 mA。计算腹部主要器官噪声、信噪比(SNR)及优良指数(FOM),分析图像质量与ED间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各器官图像噪声随ED增加而降低,但ST-16型ED增至15 mSv、Elite型增至12 mSv后,图像噪声降低幅度减小,变化趋势平缓。各器官图像SNR随ED增加而升高;肝脏FOM随ED增加而降低,其他器官FOM随ED增加变化不明显。相同ED(5~20 mSv)时,Elite型扫描图像指标均优于ST-16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0.133-4.701,均P>0.05):ED为5 mSv时,ST-16型肝脏图像噪声较Elite型高岀12.0%(28.9与25.8), Elite型肝脏图像SNR及FOM较ST-16型分别高出13.9%(4.1与3.6)及66.7%(0.50与0.30)。结论2种机型所致ED在5-20 mSv间,在一定范围内增加ED,图像质量随之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腹部 人体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