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试验研究
1
作者 耿明阳 李小华 +1 位作者 曾智 龚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提高再生细骨料(regenerate fine aggregates,RFA)的回收使用率,本研究采用一种含砖RFA进行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fully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FRFAC)的试验制备.设计吸水率试验拟合公式计算RFA的主要组成及含量;通过设计... 为提高再生细骨料(regenerate fine aggregates,RFA)的回收使用率,本研究采用一种含砖RFA进行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fully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concrete,FRFAC)的试验制备.设计吸水率试验拟合公式计算RFA的主要组成及含量;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水料比、减水剂和RFA粒径级配对不同养护天数下FRFAC的强度与热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RFA中主要包含废砖、废混凝土和泥块,其含量分别为13.58%、52.98%和33.44%,泥块含量较多,所以在制备前需对RFA进行筛分处理,该RFA平均吸水率较大,所以需采用饱和面干法进行预处理;对FRFAC强度影响最大的是RFA粒径级配,其次是水料比和减水剂,强度随着养护天数呈缓慢上升趋势;FRFAC的导热系数低,通过抗压导热交互分析得到配比最优方案为A3B3C2,制备的FRFAC强度达到25.8 MPa,导热系数为0.4636 W/(m·K),可用于建筑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 吸水率实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Pale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Paleogene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Bozhong Sag,Bohai Bay Basin,China:Evidence from Biomarkers,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2
作者 WANG Xiang LIU Guangdi +6 位作者 SONG Zezhang SUN Mingliang WANG Xiaolin WANG Feilong CHEN Rongtao geng mingyang LI Yis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0-240,共21页
The organic matter(OM)enrichment mechanism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Bozhong Sag,Bohai Bay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remain controversial.To address these i... The organic matter(OM)enrichment mechanism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Bozhong Sag,Bohai Bay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remain controversial.To address these issues,based on Rock-Eval pyrolysis,kerogen macerals,H/C and O/C ratios,GC-MS,major and trace elements,the Dongying Formation Member(Mbr)3(E_(3)d_(3)),the Shahejie Formation mbrs 1 and 2(E_(2)s_(1+2)),and the Shahejie Mbr 3(E_(2)s_(3))source rocks in the western Bozhong Sag were studied.The above methods were used to reveal their geochemical properties,OM origins and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all of which indicate that E_(2)s_(1+2)and E_(2)s_(3)are excellent source rocks,and that E_(3)d_(3)is of the second good quality.E_(3)d_(3)source rocks were formed under a warm and humid climate,mainly belong to fluvial/delta facies,the E_(3)d_(3)sediments formed under weakly oxidizing and freshwater conditions.Comparatively,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of E_(2)s_(1+2)source rocks were arid and cold climate,representing saline or freshwater lacustrine facies,and the sediments of E_(2)s_(1+2)belong to anoxic or suboxic settings with large evaporation and salinity.During the period of E_(2)s_(3),the climate became warm and humid,indicating the freshwater lacustrine facies,and E_(2)s_(3)was characterized by freshwater and abundant algae.Moreover,compared with other intervals,the OM origin of E_(3)d_(3)source rocks has noticeable terrestrial input.The OM origin of the E_(2)s_(1+2)and E_(2)s_(3)are mainly plankton and bacteria.Tectonic subsidence and climate change have affected the changes of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in the western Bozhong Sag,thus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ource rocks,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ree intervals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have distinct differences.Overall,these factors are effective to evaluate the pale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ource rocks by biomarkers,major and trace elements.The established models may have positive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of lacustrine source rocks in offshore areas with few drill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geology source rock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biomarkers major elements trace elements Bozhong Sag
下载PDF
基于SERS的苹果树腐烂病原菌早期侵染检测
3
作者 关洪浦 耿明阳 +3 位作者 周逸博 王妍 许德芳 赵艳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30,共7页
为了早期诊断由黑腐皮壳真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该研究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以腐烂病菌丝、病原菌丝侵染的苹果树和健康的苹果树枝作为研究对象,结合S-G... 为了早期诊断由黑腐皮壳真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该研究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以腐烂病菌丝、病原菌丝侵染的苹果树和健康的苹果树枝作为研究对象,结合S-G平滑和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法进行拉曼光谱预处理,经解析发现病原菌丝与染菌样本在1 598、1 595 cm^(-1)和2 930、2 925 cm^(-1)附近敏感谱峰明显区别于健康样本。重复试验分析发现,病原菌侵染可致寄主特征谱峰偏移以及谱峰强度改变:健康样本在1 286 cm^(-1)附近的特征峰随病原菌的侵染偏移至1 365 cm^(-1)附近;健康样本在1 286与1 587 cm^(-1)附近的谱峰强度比值小于0.5,染菌样本在1 365与1 595 cm^(-1)附近的谱峰强度比值大于0.5,而菌丝在1 327与1 598 cm^(-1)附近的谱峰强度比值大于1.0;1 595 cm^(-1)附近谱峰强度因染病而增强。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早期染病样本的快速判别,识别率达90%以上。研究表明SERS技术结合BP神经网络可以准确识别苹果树腐烂病原菌丝,从而进行苹果树枝腐烂病的早期诊断,为植物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病害发生预警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害 光谱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苹果树腐烂病 早期检测 BP-ANN
下载PDF
蜂毒的主要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欣雨 赵磊磊 +2 位作者 耿明阳 车苗苗 张铭 《中国蜂业》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蜂毒是一种天然生物毒素,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蜂毒肽、蜂毒明肽等。近年来,蜂毒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蜂毒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这些药理作用使得蜂毒在临床... 蜂毒是一种天然生物毒素,主要成分包括蜂毒素、蜂毒肽、蜂毒明肽等。近年来,蜂毒的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蜂毒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这些药理作用使得蜂毒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药理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主要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融合YOLOv5s与Criminisi算法的农业遥感图像去云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怀波 雒鹏鑫 +3 位作者 王亚男 耿明阳 邢嘉鑫 王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4,共12页
【目的】构建融合YOLOv5s与改进Criminisi算法的农业遥感图像去云方法,为云层干扰环境下地表信息获取、地表物的解译等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容差的暗通道先验(dark channel prior,DCP)算法去除雾和部分薄云,以提升图像整... 【目的】构建融合YOLOv5s与改进Criminisi算法的农业遥感图像去云方法,为云层干扰环境下地表信息获取、地表物的解译等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容差的暗通道先验(dark channel prior,DCP)算法去除雾和部分薄云,以提升图像整体对比度与云层边缘清晰度;然后融合YOLOv5s深度学习网络进行云层区域阈值分割,实现云层蒙版的快速精确自动提取;最后通过样本块大小自适应调整策略对Criminisi算法进行改进,实现遥感图像的有效去云修复处理。通过对含不同大小云层的遥感图像进行去云试验,并利用信息熵、峰值信噪比(peak signal-to-noise ratio,PSNR)、均方误差(mean-square error,MSE)和结构相似性(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 measure,SSIM)4个指标对去云结果进行评价,以验证本研究算法的有效性。【结果】采用融合YOLOv5s和自适应样本块的改进Criminisi算法对8幅含云图像进行了修复,修复后图像的平均PSNR为21.01,平均SSIM为0.77;并对57幅模拟加云图像进行修复,其平均PSNR为28.59,平均SSIM为0.93,表明将改进Criminisi算法应用于遥感图像去云研究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算法的适用性以及阴影对去云效果影响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小和位置的云层干扰造成未知区域不确定度较大,对修复效果影响较为严重;阴影区域与云区域相接时存在阴影块填充,修复效果尚有待提升。【结论】融合YOLOv5s与改进Criminisi算法的去云方法可有效修复云层遮挡区域,同时保留较为真实的地表信息,可用于农业遥感信息精细感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云去除 Criminisi算法 YOLOv5s 暗通道先验算法
下载PDF
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扬 刘恩宠 +4 位作者 耿鸣阳 李梦 孙雪 董钟 刘云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4-242,共9页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 为了探究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的品质特性,对铁棍山药进行超声强化热泵干燥,研究干燥温度及超声功率对铁棍山药品质的影响,并结合权重分析确定最佳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样品的脱水时间、微观结构、硬度值、复水比、ΔE值、多酚含量、多糖含量及IC50值均有显著影响。在干燥温度6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干燥时间最短(240 min)、硬度值最小(628.39 g),复水比最大(2.31 g/g),在干燥温度55℃、超声功率60 W的条件下,样品的多酚含量和多糖含量最大、ΔE值和IC50值最小,分别为36.17μg/g、137.47μg/g、47.99和33.27μg/mL。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权重分析表明,在干燥温度55℃和超声功率60 W条件下所得铁棍山药样品的综合评分最高,表明上述条件即为铁棍山药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最优参数。研究成果可为超声强化热泵干燥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干燥 超声 热泵干燥 品质特性 权重分析
下载PDF
4种水产副产品纳豆菌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比较
7
作者 周更辉 耿铭阳 +3 位作者 马思沅 王婷 王震宇 孙黎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5-323,共9页
为实现水产副产物的高效利用,从中获得更有价值的生物活性组分,以鲍鱼生殖腺、扇贝裙边、罗非鱼皮和海参卵这些副产物为原料,以纳豆菌发酵传统底物黄豆粉为对照原料,接种纳豆菌进行液体发酵。测定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 为实现水产副产物的高效利用,从中获得更有价值的生物活性组分,以鲍鱼生殖腺、扇贝裙边、罗非鱼皮和海参卵这些副产物为原料,以纳豆菌发酵传统底物黄豆粉为对照原料,接种纳豆菌进行液体发酵。测定发酵产物的纤溶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SPC)、三氯乙酸可溶性寡肽(TCASOP)、抗凝血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等,以确定上述副产品是否适于通过纳豆菌发酵制备功能性产品。结果显示,罗非鱼皮和黄豆粉纤溶酶峰值活性相当且最高,达到5760 FU/mL。纳豆菌能够不同程度地将5种原料中的蛋白质转化成SPC,其中SPC含量上升幅度最大且较稳定的是海参卵发酵产物,峰值达到8.63 mg/mL。上述原料在0 h的TCASOP含量均低于1 mg/mL,但各发酵产物中TCASOP峰值含量升至4.69~7.87 mg/mL,其中罗非鱼皮最高。鲍鱼生殖腺在0 h就呈现极强的抗凝活性,显著延长TT、PT、ATPP,甚至远超过1μg/mL肝素钠对照,但发酵过程中活性明显下降;海参卵和罗非鱼皮发酵产物均呈现一定抗凝活性。发酵36~60 h内,5种发酵产物均具有ACE抑制活性,豆粉发酵产物的活性始终保持最高,但扇贝裙边发酵产物的活性在36 h后与豆粉相当,且最高抑制率可达到94.66%。上述研究表明4种水产副产品及其纳豆菌发酵产物在溶栓、抗凝和ACE抑制方面各具特点,在相关功能食品方面具有一定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副产品 纳豆菌 液体发酵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沉积环境对渤海金西A洼烃源岩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莹 陈少平 +3 位作者 刘志峰 杨东升 耿名扬 吴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0-900,共11页
以沙三段为烃源岩,以沙三段、沙二段为主要目的层,在金西A洼实施钻探一直未取得商业突破,且多数井未见油气显示。在洼陷中央钻穿沙三段,泥岩中有机质丰度低,不具备生烃条件,该洼陷勘探潜力存在较大争议。在充分利用地震、钻井及区域地... 以沙三段为烃源岩,以沙三段、沙二段为主要目的层,在金西A洼实施钻探一直未取得商业突破,且多数井未见油气显示。在洼陷中央钻穿沙三段,泥岩中有机质丰度低,不具备生烃条件,该洼陷勘探潜力存在较大争议。在充分利用地震、钻井及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类比分析了渤海湾盆地不同类型凹(洼)陷油气地质条件,开展金西A洼具体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凹(洼)陷的位置、陆源碎屑的供给量控制了其烃源岩的形成与分布,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凹(洼)陷分成持续近源型、断续近源型和持续远源型三类;金西A洼属于断续近源型,孔店组—沙四段时期发育有效烃源岩,沙三段时期不发育烃源岩;基于地化相—有机相—沉积相—地震相较好对应关系,预测金西A洼烃源岩仅分布在沙四段—孔店组洼陷的中心位置,其烃源岩具有一定厚度、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邻近沙四段—孔店组烃源岩的近源构造是该区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凹陷类型 沉积环境 陆源供给 烃源岩
下载PDF
基于Abaqus有限元计算的电动助力转向管柱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良 许栋鹏 +3 位作者 赵振川 白雪 王晓山 耿明阳 《时代汽车》 2023年第10期113-115,共3页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崛起,产品变革周期缩短,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周期被大幅度压缩。但随着国内主机厂发布的技术要求各项参数要求的日益严苛,甚至超过合资企业,使得转向系统设计开发面临压力。本文举例一种电动助力... 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崛起,产品变革周期缩短,汽车转向系统的研发周期被大幅度压缩。但随着国内主机厂发布的技术要求各项参数要求的日益严苛,甚至超过合资企业,使得转向系统设计开发面临压力。本文举例一种电动助力管柱,介绍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对主要的技术性能要求(管柱溃缩、静态强度、调节机构强度和刚度、驱动单元强度及管柱的强度等)快速、准确地计算,数据结果证明该思路可以有效缩短转向管柱机械结构设计开发的周期,对于转向系统的设计开发周期而言,运用此方法可以整合出更多的资源进行系统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向管柱 ABAQUS 有限元计算 设计开发周期
下载PDF
环境税制下污染行业竞争结构的动态演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树强 耿明阳 庞晶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103,共9页
本文在环境税开征条件下,构建了多寡头排污企业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各企业间产量博弈,研究了环境税对企业竞争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的调整变量Kk满足一定条件时,整个行业的产量竞争是收敛的,我们可以求出此均衡解,并据此... 本文在环境税开征条件下,构建了多寡头排污企业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各企业间产量博弈,研究了环境税对企业竞争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的调整变量Kk满足一定条件时,整个行业的产量竞争是收敛的,我们可以求出此均衡解,并据此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环境税对于整个社会的环境改善大有裨益,环境税制下,企业排污大幅下降;(2)环境税存在税收扭曲,通过价格机制使得一部分税额转嫁于消费者,加重了消费者负担;(3)环境税的征收使得整个污染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转变,由环境税产生的成本差异促使清洁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行业向着绿色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 演化博弈 仿真模拟 寡头市场 污染行业 绿色转型升级
下载PDF
基于政策量化的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弛 曹银贵 +3 位作者 陈智 耿明阳 丁莲 孙术达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53-160,共8页
【目的】通过政策量化,定量评价1996—2017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效果,计算耕地保护政策贡献率,检验耕地保护政策发挥的作用,为发展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3个维度对在1996—2017年内起... 【目的】通过政策量化,定量评价1996—2017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效果,计算耕地保护政策贡献率,检验耕地保护政策发挥的作用,为发展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提供依据。【方法】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3个维度对在1996—2017年内起作用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进行量化,计算研究期内每年的耕地保护政策强度指数,结合耕地面积和耕地保护相关社会经济因素,构建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在对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根据模型定量分析1996—2017年耕地保护政策效果。【结果】1996—2017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保护了相当于2017年1.59%的耕地,占1996—2017年耕地减少总量的24.47%;1996—2003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保护的耕地相当于期间耕地面积减少总量的18.14%;2003—2017年我国耕地保护政策保护了相当于2017年0.70%的耕地,占2003—2017年耕地减少总量的44.37%。【结论】我国耕地保护政策切实有效,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需长期坚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的数量保护体系在2003年后逐渐完善、成熟,今后在把更多精力放在耕地质量、生态保护的同时,应继续维持或强化耕地数量保护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政策绩效 情景模拟
下载PDF
渤中凹陷古近系优质烃源岩沉积古环境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9
12
作者 耿名扬 陈少平 +3 位作者 刘丽芳 黄胜兵 吴斌 张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I0001,I0002,共14页
渤中凹陷古近系发育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三段(东三段)3套优质烃源岩。利用古生物、微量元素、同位素等资料,分析渤中凹陷古近系湖盆的古气候、湖盆类型、水体性质,探讨古生产力、有机质保存条件和烃源... 渤中凹陷古近系发育沙河街组三段(沙三段)、沙河街组一段(沙一段)和东营组三段(东三段)3套优质烃源岩。利用古生物、微量元素、同位素等资料,分析渤中凹陷古近系湖盆的古气候、湖盆类型、水体性质,探讨古生产力、有机质保存条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结果表明:沙三段和东三段沉积时期,古气候温暖湿润,渤中凹陷为半封闭—开放型的平衡充填湖盆,水体盐度小、深度大;沙一段沉积时期,古气候较干热,渤中凹陷为封闭型欠充填湖盆,水体盐度大、深度小。古近系优质烃源岩形成时期,渤中凹陷湖盆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良好的有机质保存条件,但具有不同的烃源岩发育模式,沙三段和东三段为湿润气候下的淡水深湖模式,沙一段为干旱气候下的咸化浅湖模式。该结果对评价研究区资源潜力、寻找有利勘探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 古近系 优质烃源岩 湖盆 沉积环境 发育模式
下载PDF
坑蚀钢筋二次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高德军 耿明洋 +1 位作者 王青 赵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58,共4页
通过机械制缺模拟自然环境中钢筋不同程度的坑蚀,研究坑蚀程度对钢筋二次受力时强度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坑蚀钢筋一次或二次拉伸时,随坑蚀深度增加,塑性变形性能下降,名义抗拉强度降低,但实际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对于... 通过机械制缺模拟自然环境中钢筋不同程度的坑蚀,研究坑蚀程度对钢筋二次受力时强度与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坑蚀钢筋一次或二次拉伸时,随坑蚀深度增加,塑性变形性能下降,名义抗拉强度降低,但实际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对于加载到强化段卸载的坑蚀钢筋在二次加载时无明显的屈服平台,经历时效硬化后,屈服平台将会重现,且二次名义屈服强度较一次加载时有所提高.时效硬化的时长与坑蚀程度无明显关系;坑蚀钢筋二次受力时伸长率随坑蚀深度以及时效天数的增加而减小,其中坑蚀深度对伸长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 坑蚀 二次受力 力学性能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耿明阳 姚闰晨 +4 位作者 范守民 孔宪龙 张雪敏 李涛 张志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24,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30头生产性能相似的泌乳中期奶牛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5头)和试验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YC100g/d&#... 文章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表观消化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以30头生产性能相似的泌乳中期奶牛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5头)和试验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YC100g/d·头。结果表明:(1)试验组奶牛DM与NDF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试验组奶牛DMI、奶产量与乳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乳中体细胞数、乳糖率与乳蛋白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试验组瘤胃中乙酸与异丁酸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100g/d·头的YC可显著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奶产量及乳脂率,并提升奶牛DM与NDF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奶牛 生产性能 发酵参数
下载PDF
从扬子地区海相烃源岩分布规律看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有利勘探领域 被引量:1
15
作者 米立军 吴克强 +4 位作者 刘志峰 朱小二 耿名扬 张莹 李林致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3,共13页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区的海域部分,其宏观地质背景与扬子陆域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扬子陆域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地球化学指标等,结合南黄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已钻井揭示情况,指出南黄海盆地古生界发育下... 南黄海盆地位于下扬子地区的海域部分,其宏观地质背景与扬子陆域具有相似性。通过分析扬子陆域古生界烃源岩发育的沉积相带、岩性特征、地球化学指标等,结合南黄海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和已钻井揭示情况,指出南黄海盆地古生界发育下寒武统(幕府山组)、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高家边组)和二叠系(包括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及大隆组)三套主力烃源岩,并推测下寒武统和上二叠统烃源岩品质优于中、上扬子地区,总体上三套主要烃源岩均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对扬子陆域已发现的大型油气田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烃源充足-持续汇聚-构造稳定”是扬子地区形成大型油气田的关键成藏条件。南黄海盆地中部隆起古生界厚度大且分布稳定,沉积相分析表明其烃源条件好;印支期以来被南部和北部的新生代坳陷所夹持,且长期处于隆升状态,具有持续汇聚油气的古隆起背景;隆起区弱变形构造带和平缓构造带印支期以来构造稳定、断裂数量少,有利于油气保存,是探索中—古生界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勿南沙隆起古生界厚度大,后期新生代断陷叠加范围小、断陷幅度小,有利于海相原生油气藏的发育和保存,也是中—古生界勘探潜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区 海相烃源岩 南黄海 中部隆起 古生界 寒武系 下志留统 构造稳定带
下载PDF
渤中凹陷北部弧形断层构造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斌 黄胜兵 +1 位作者 耿名扬 沈朴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6,共10页
渤中凹陷周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带,而其北部至今尚未有油气田发现,断层与油气具有密切关系,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和演化,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开展断层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解析渤中凹陷北部三维地震资料,... 渤中凹陷周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带,而其北部至今尚未有油气田发现,断层与油气具有密切关系,不仅控制着圈闭的形成和演化,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之一,因此,开展断层构造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精细解析渤中凹陷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对其断层发育特征、活动特征、成因机制以及石油地质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渤中凹陷北部发育层间、阶梯状的弧形正断层。在垂向上,断层的活动强度具有中间强两边弱的特征,在平面上,断层演化为简单侧向生长模式。综合分析断层的生长指数和断开层位,认为断层活动时期主要为东二下段第Ⅱ期到东二上期。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包括断层孕育期、断层活动期、断层迁移期和断层静止期。指出重力滑动作用和走滑作用共同控制了弧形断层生长发育过程。探讨了断层形成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弧形断层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滚动背斜圈闭的形成,控制了砂体的层数和厚度,促进烃源岩与储层沟通,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中凹陷北部 弧形断层 演化过程 形成机制 石油地质
下载PDF
不同营养水平饲料补饲对伊犁马4~12月龄幼驹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善辉 耿明阳 +2 位作者 范晓泽 马玉辉 李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81,共5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验证不同专用饲料的应用价值,为幼年期伊犁马找出一种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模式,并以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饲养方案。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月份伊犁马幼驹体重以及体尺指标变化,综合对比不同专用饲料对于其发育影响,判定伊犁马幼驹... 本研究旨在通过验证不同专用饲料的应用价值,为幼年期伊犁马找出一种有利于其生长发育的模式,并以此建立科学有效的饲养方案。试验通过测定不同月份伊犁马幼驹体重以及体尺指标变化,综合对比不同专用饲料对于其发育影响,判定伊犁马幼驹补饲形式。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20.83%和25%;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体高日变化、体长日变化、胸围日变化和管围日变化4项体尺水平上分别增加61.22%和61.22%、23.61%和31.94%、22.13%和9.84%、10%和20%。试验Ⅱ组马驹体重的增加和体长、管围2项体尺的增长比试验Ⅰ组快,体高和胸围2项体尺的增长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略快,但两个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两种饲料补饲后都明显地提高了伊犁马幼驹的生长发育速度,试验Ⅱ组对于幼驹影响综合效果较试验Ⅰ组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体尺性状 幼驹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伊犁河谷鹅“不完全反季节”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耿明阳 张雪敏 杨晓彦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2年第17期30-32,共3页
鹅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长期以来,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制约了鹅产业化的发展,鹅的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出现,很好缓解了这个矛盾。鹅反季节技术是指通过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强化饲养管理实现限制饲喂... 鹅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长期以来,鹅的季节性繁殖问题制约了鹅产业化的发展,鹅的反季节生产技术的出现,很好缓解了这个矛盾。鹅反季节技术是指通过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对光照、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强化饲养管理实现限制饲喂、人工强制换羽等措施地落实,进而调整种鹅在反季节的繁殖,增加经济效益。我国地域辽阔,因此在自然因素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这种情况下便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实际构建出科学可行的养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半反季节 技术研究
下载PDF
基于稻鸭共生模式的伊犁麻鸭生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耿明阳 李涛 +2 位作者 姚闰晨 古丽娜·艾山 雷从起 《现代畜牧兽医》 2021年第11期32-34,共3页
研究旨在基于稻鸭共生模式下,就不同鸭品种的耐水能力和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为伊犁麻鸭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试验记录了6、7、8月内2000羽不同品种(伊犁麻鸭500羽、高邮鸭1000羽、骡鸭500羽)的鸭耐水能力和存活率。结果表明,伊犁麻鸭的... 研究旨在基于稻鸭共生模式下,就不同鸭品种的耐水能力和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为伊犁麻鸭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试验记录了6、7、8月内2000羽不同品种(伊犁麻鸭500羽、高邮鸭1000羽、骡鸭500羽)的鸭耐水能力和存活率。结果表明,伊犁麻鸭的耐水能力极显著高于高邮鸭和骡鸭2.70、4.39 h(P<0.01);伊犁麻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高邮鸭和骡鸭9.3%、18.3%(P<0.05)。试验为伊犁麻鸭开展本地稻鸭共生系统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为本地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鸭共生 伊犁麻鸭 耐水能力 存活率
下载PDF
药物驱虫对于伊犁马血清中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刘善辉 耿明阳 +2 位作者 范晓泽 马玉辉 李海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49-54,共6页
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OH自由基(·OH)清除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是评价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 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OH自由基(·OH)清除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是评价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对健康伊犁马及感染寄生虫伊犁马驱虫保健前后血清中上述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照II组(未驱虫感染组)与对照I组(健康组)相比,血清中SOD活性、GSH-Px活性、CAT活性、·OH清除力、T-AOC活性、NO含量和NOS含量都出现了下降,分别比对照I组降低21.19%(P<0.01)、3.37%(P>0.05)、2.53%(P>0.05)、2.39%(P>0.05)、14.17%(P>0.05)、30.19%(P<0.05)和14.75%(P<0.05);然而MDA含量却呈现上升趋势,比对照I组提升89.66%(P>0.05)。药物驱虫保健后伊犁马血清中SOD活性、GSH-Px活性、NOS含量和MDA含量较对照II组都出现了下降,然而,CAT活性、·OH清除力、T-AOC活性和NO含量却出现了上升。药物驱虫保健后伊犁马血清中SOD活性、GSH-Px活性、NOS含量较对照I组都出现了下降,·OH清除力呈显著性上升。综上,感染寄生虫的伊犁马抗氧化指标值较未感染的明显降低(MDA升高),存在明显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驱虫后伊犁马抗氧化水平得以部分恢复,因此,适时科学驱虫是保障伊犁马健康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驱虫 氧化应激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