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后预损伤混凝土的轴压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连坤 梁锡东 +2 位作者 郭一彬 刘杰 林文皓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24年第4期26-30,共5页
对不同预损伤程度下C30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200、350、500℃)后轴心抗压试验,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高温对预损伤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预损伤程度越高的混... 对不同预损伤程度下C30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高温(200、350、500℃)后轴心抗压试验,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了高温对预损伤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预损伤程度越高的混凝土试件破坏越早;在相同预损伤程度下,高温温度越高,试件破坏越早;与温度相比,预损伤程度对试件轴压破坏的影响更大;各试件的质量损失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预损伤程度越高,高温温度越高,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越低;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试件的峰值应力降低,峰值应变增加,上升段的斜率变小;各试件的弹性模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损伤 高温 质量损失率 轴压力学性能
下载PDF
替加氟-焦脱镁叶绿酸A胶束的制备
2
作者 李逸龙 郭艺彬 +2 位作者 王琛 段美涛 张志强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5-39,73,共6页
目的以替加氟和焦脱镁叶绿酸A为原料合成缀合物,并将其制备成胶束,实现光动力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以丁二酸酐连接替加氟衍生物与焦脱镁叶绿酸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胶束,以载药量... 目的以替加氟和焦脱镁叶绿酸A为原料合成缀合物,并将其制备成胶束,实现光动力治疗和化疗的协同抗肿瘤作用。方法以丁二酸酐连接替加氟衍生物与焦脱镁叶绿酸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载药胶束,以载药量、形貌、粒径、ζ电位、体外抗肿瘤活性等对载药胶束进行制剂学评价。结果替加氟-焦脱镁叶绿酸A复合物的结构得以确证;通过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验证所制备载药胶束粒径为143.9 nm,粒度均一;载药胶束可持续释药72 h以上,且激光照射可加速药物释放;载药胶束经激光照射可增强体外抗肿瘤效果,IC_(50)值为14.81μg·mL^(-1),其细胞毒性相较于单独给药替加氟增加至1.43倍。结论替加氟-焦脱镁叶绿酸A前药负载的胶束可实现替加氟的缓释作用,并可通过光动力治疗联合化疗有效提高替加氟体外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化疗 替加氟 胶束 抗肿瘤
下载PDF
预防医学本科生SAS软件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郭威 刘豪 +3 位作者 郭轶斌 司可艺 吴骋 秦宇辰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4期37-40,共4页
结合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卫生人才统计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以及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软件课程的特点,针对既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对SAS软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 结合大数据时代对公共卫生人才统计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新要求以及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软件课程的特点,针对既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案例设计和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对SAS软件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与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强调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并重,强化学生编程技术训练;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为牵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增强教学评价的科学性。课程改革提升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培育学生的统计思维和公共卫生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S软件 卫生统计学 预防医学
下载PDF
慢性病保健模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毅斌 黄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病保健模型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 目的探讨慢性病保健模型在老年糖尿病(D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慢性病保健模型进行管理,连续干预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DM相关知识知晓率、糖代谢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DM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DM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PG、2 h P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DM患者通过慢性病保健模型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自身对于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改善糖代谢,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慢性病保健模型 糖代谢 空腹血糖
下载PDF
齿面摩擦和几何偏心对含变位直齿轮啮合刚度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郝壮壮 张庆春 +3 位作者 胡云波 郭宜斌 王东华 李玩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12-2823,共12页
以含变位的渐开线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法建立了包含非线性赫兹接触刚度、真实的齿廓型线和基体刚度耦合效应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考虑齿轮变位的影响,修正了啮合刚度计算中齿廓型线、基圆半角和齿根圆半角的计算公式;修正... 以含变位的渐开线直齿轮副为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法建立了包含非线性赫兹接触刚度、真实的齿廓型线和基体刚度耦合效应的齿轮啮合刚度计算模型。考虑齿轮变位的影响,修正了啮合刚度计算中齿廓型线、基圆半角和齿根圆半角的计算公式;修正了考虑齿面摩擦时的基体耦合刚度模型;推导了考虑几何偏心的齿轮啮合点压力角模型。研究了变位、齿面摩擦和几何偏心对啮合刚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变位齿轮副的中心距、啮合刚度幅值、重合度都有着较大变化;由于变位,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齿面摩擦力方向改变的时刻不再是发生在单齿啮合区间,进而影响齿轮啮合刚度特征;几何偏心会使啮合刚度峰-峰值增大,同时啮合刚度频域中出现以转频为间隔的边频,当主从动轮都存在偏心时会出现以转频之差为间隔的边频;综合考虑三种因素作用,可显著影响齿轮啮合刚度特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变位齿轮动力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位齿轮副 啮合刚度 齿面摩擦 几何偏心误差
下载PDF
罗沙司他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不佳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血生化、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任翔 过轶斌 张立元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902-905,915,共5页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不佳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血生化、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既往使用rHuEPO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不佳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观察组(n=50)与对照... 目的:探讨罗沙司他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疗效不佳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血生化、铁代谢和钙磷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既往使用rHuEPO治疗3个月以上疗效不佳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其纳入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rHuEPO联合琥珀酸亚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罗沙司他联合琥珀酸亚铁缓释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铁代谢[血清铁蛋白(S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钙磷代谢指标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RBC、Hct、血清铁(SI)及TIB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均P<0.05),同时UIBC水平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血磷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减少,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均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沙司他能有效改善对rHuEPO疗效不佳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程度,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铁代谢及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沙司他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铁代谢 钙磷代谢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直疝缺损处腹横筋膜固定对预防术后血清肿临床价值研究
7
作者 郭以滨 檀建永 侯德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3-3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APP)术中直疝缺损处腹横筋膜固定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5—2021-12永泰县医院外科行TAPP术的127例男性原发性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固定组(72例)术中将直...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TAPP)术中直疝缺损处腹横筋膜固定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5—2021-12永泰县医院外科行TAPP术的127例男性原发性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与随访资料。固定组(72例)术中将直疝缺损处的腹横筋膜固定于腹直肌下缘或耻骨梳韧带或陷窝韧带;未固定组(55例)术中未关闭直疝缺损,未行腹横筋膜固定。观察2组术后第7 d的血清肿积液量,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肿发生情况。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疝复发情况。结果 固定组术后7 d的血清肿积液量低于未固定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肿发生率低于未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术后慢性疼痛并发症及疝复发病例。进一步对固定组中按疝钉固定和缝合固定分组,疝钉固定亚组的手术时间短于缝合固定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术后第7天的血清肿积液量,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肿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横筋膜固定能有效降低直疝患者TAPP术后血清肿的发生率,其中疝钉固定较缝合固定更为简单、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直疝 腹腔镜 腹横筋膜 血清肿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段永辉 张越 +1 位作者 郭一斌 王翔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1期58-65,共8页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建设工程领域一种成熟有效的承包模式,已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探析我国EPC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动态,明确其研究热点和前沿,以2003—2019年...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建设工程领域一种成熟有效的承包模式,已成为学术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探析我国EPC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动态,明确其研究热点和前沿,以2003—2019年中国知网(CNKI)中EPC项目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 V,对该主题的研究特征、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根据关键词中心度排序表得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是四个中心度较高的的研究热点;借助关键词聚类得出,风险、水电工程、风险识别、风险防范、EPC、企业管理是该领域最重要的六个研究主题;通过关键突现词表和最新的政策分析可知,EPC模式下PPP的创新应用、与装配式建筑的有效结合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C 风险管理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PPP项目风险研究知识图谱 被引量:3
9
作者 段永辉 李想 +1 位作者 郭一斌 王翔 《建筑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2-188,共7页
以2006-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283篇PPP项目风险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借助于CiteSpace5.0工具以信息可视化为手段对高被引文献、关键词和突现词进行可视化分析,进而分析PPP项目风险的研究现状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PPP项目 风险研究 知识图谱 CITESPACE
下载PDF
基于WoS的绿色建筑风险管理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永辉 廉中秋 +1 位作者 郭一斌 王翔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年第6期65-72,共8页
本文探索了绿色建筑风险管理主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首先,在2007―2020年WoS数据库中以“Green Building”和“risk”为关键词,检索到188篇核心文献;其次,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 V,对这些文献的研究特征、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可... 本文探索了绿色建筑风险管理主题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首先,在2007―2020年WoS数据库中以“Green Building”和“risk”为关键词,检索到188篇核心文献;其次,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 V,对这些文献的研究特征、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碳排放、土地使用、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是四个中心度较高的的研究热点;(2)成本、土地使用、阻碍、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五个研究主题;(3)评估系统、可持续性、绿色建筑性能是三个前沿研究方向。基于CiteSpace V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创新和应用值得探索;(2)驱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也是讨论热点;(3)绿色建筑的性能评价与优化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风险管理 WOS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CiteSpace V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一斌 周诗雨 +1 位作者 段永辉 王翔 《科技促进发展》 2021年第8期1600-1610,共11页
结合装配式建筑自身特点,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获得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驱动力的4大影响因素:产业政策、社会认可度、产业经济价值、行业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各驱动路径即变量关系进行了探... 结合装配式建筑自身特点,从产业链角度出发,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获得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发展驱动力的4大影响因素:产业政策、社会认可度、产业经济价值、行业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各驱动路径即变量关系进行了探究,对关键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的社会认可度因素对产业链发展有显著的综合影响和直接效应,行业技术因素有较强的间接效应。基于此,为针对性、全方位、科学化地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提供决策参考。此研究认为,装配式已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推动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产业驱动机理和明确产业推进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EFA 结构方程模型 驱动因素 产业链
原文传递
LSTM在房价指数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翔 王亮洒 +1 位作者 郭一斌 李莲秀 《福建电脑》 2021年第11期18-21,共4页
针对当前房价指数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的预测算法。首先,使用灰色关联法筛选房价指数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预测房价指数的LSTM模型;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新模型在MS... 针对当前房价指数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的预测算法。首先,使用灰色关联法筛选房价指数的影响因素;其次,建立预测房价指数的LSTM模型;最后,利用实验验证了新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新模型在MSE、MAE、HMAE、HMSE这四个经典评价指标上均优于经典的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指数预测 长短记忆网络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灰色关联法
下载PDF
Research advance of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13
作者 AI Yang ZHANG Mengmeng guo yibi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as a new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hich can select normal embryos for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through the analys...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 (PGD), as a new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which can select normal embryos for trans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materials before embryo implantation, hold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genetic diseases and has mad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Aristogenics.PGD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ssisted reproduction technology(ART)with its rapid development. Continuous appearances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s of new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have greatly developed the PGD. In this review, we introduce some new methods and their principles about the new research advances of P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 基因 诊断方法 分子技术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对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金伟 张琪 +4 位作者 王泽升 郭怡斌 梁胜昌 张宇鹏 屈坤鹏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根治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PHPP)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甘肃省人民...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根治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水平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ermanent hypoparathyroidism,PHPP)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PTC患者8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HPP将患者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和甲状旁腺功能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s回归对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甲状旁腺激素PTH和血清钙离子水平与PHP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PTH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评估PTH对术后发生PHPP的预测效力。结果:在纳入的80例PTC患者中有10例发生PHPP,发生率为12.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第1天PTH(OR=14.534,95%CI:2.377~88.858,P=0.004),是术后发生PHPP的独立性预测危险因素。以术后第1天PTH=8.75 ng/L为临界值,曲线下面积为0.874(95%CI:0.790~0.958,P<0.001),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100%,约登指数为0.714。结论:PTC全切术后第1天PTH水平与PHPP密切相关,也是发生PHPP的独立性预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腺癌根治术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原文传递
基于bagging-GWO-LightGBM模型的城市房地产风险测度与预警研究
15
作者 刘佳丽 段永辉 +1 位作者 郭一斌 王翔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9-15,共7页
房地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视角分别进行分析,构建了房地产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房地产风险进行测度和预警.并且进行... 房地产风险的测度和预警是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视角分别进行分析,构建了房地产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机器学习模型对房地产风险进行测度和预警.并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房地产风险指数,较好地反映了郑州市房地产风险的周期性波动.(2)与其他模型相比,基于bagging-GWO-LightGBM的预警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以及更高的预警精度,该预测方法也为郑州市房地产风险预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风险 主成分分析 bagging-GWO-LightGBM 测度 预警
下载PDF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修复小鼠皮肤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凌云浩 许丽玉 +2 位作者 郭毅斌 刘小飞 郑健生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21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小鼠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C57小鼠24只,对24只小鼠分别抽取颈动脉血制备PRP;分别在每只小鼠脊柱2侧对称部位作直...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在小鼠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6~8周龄健康C57小鼠24只,对24只小鼠分别抽取颈动脉血制备PRP;分别在每只小鼠脊柱2侧对称部位作直径为1.0 cm的圆形全层皮肤损伤创面,共建立48个创面,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小鼠24个创面。48个创面均予PRP覆盖,观察组经皮下创面内予SDF-1α溶液(100μg SDF-1α+100μL 0.9%氯化钠溶液)从正常皮肤处经皮下注射至创面内,对照组同时采取同样方法注射200μL 0.9%氯化钠溶液,均连续注射7 d,2次/d,12 h/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比造模后第7、14、21天2组创面血小板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对比造模后第7、14天2组创面VEGF蛋白和Samd1蛋白表达量,对比2组造模后第7、14、21天创面收缩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数据进行 t 检验。 结果 造模后第7、14天,观察组组织中VEGF含量分别为(0.66±0.07)、(0.49±0.07)pg/mL,均高于对照组[(0.45±0.05)、(0.45±0.0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83、2.25,P <0.05);造模后第21天,观察组组织中VEGF含量[(0.44±0.06)pg/mL]和对照组[(0.43±0.06)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 >0.05)。造模后第7、14天,观察组组织中TGF-β1含量分别为(0.54±0.05)、(0.38±0.04)pg/mL,均高于对照组[(0.34±0.04、0.35±0.0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t=13.76、2.52,P< 0.05);造模后第21天,观察组组织中TGF-β1含量[(0.33±0.04)pg/mL]和对照组[(0.35±0.04)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6,P> 0.05)。造模后第7、14天,观察组VEGF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31、4.29,P <0.05),观察组Samd1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74、11.13,P <0.05)。造模后第7、14天,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收缩率为(41.98±6.94)%、(75.23±10.41)%,与对照组[(36.93±7.59)%、(64.56±5.96)%]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0、4.35,P <0.05);造模后第21天,观察组创面愈合收缩率[(100.00±0.00)%]与对照组[(99.84±0.7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00,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91±1.21)d,短于对照组[(18.95±1.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6,P< 0.05)。 结论 SDF-1α联合PRP可以促进生长因子表达、调控TGF-β1-Samd信号通路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创伤和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伤口愈合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原文传递
Detection of a new mutation (1467-A) for the pedigree with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Ⅱ from a Chinese family 被引量:6
17
作者 guo yibin PAN Jingxin DU Chuansh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21期2534-2536,共3页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 is of high ge-netic heterogeneity. PCR-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study the mutation hot spots in the IDS gene of a Chinese MPS II pedigree. A new mutation (1467-A) not yet reported world...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 is of high ge-netic heterogeneity. PCR-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study the mutation hot spots in the IDS gene of a Chinese MPS II pedigree. A new mutation (1467-A) not yet reported world-wide was detected. This mutation located at 448th codon in the coding region of exon 9 deletes one “A” at the end of 1467 bp (cDNA). The frame-shift mutation makes the peptide chain shorten from amino acids 550 to 459, probably alte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IDS enzyme protein remarkably and lowering the activation of IDS greatly. Therefore it is sup-posed to be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patient with MPS II and to be a necessary premise for prenatal gene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家庭 遗传疾病 黏多糖病 糖代谢疾病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低速柴油机EGR子系统模态修改研究
18
作者 付万葳 刘思源 +2 位作者 李玩幽 郭宜斌 率志君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08-210,217,共4页
针对台架试验过程中EGR子系统发生振速过大的报警问题,首先,针对EGR子系统开展了模态试验及分析工作,发现EGR子系统存在与主机振动模态匹配不当问题;其次,通过试验阻抗分析识别了EGR子系统与主机的连接条件,以此作为输入进行仿真分析,... 针对台架试验过程中EGR子系统发生振速过大的报警问题,首先,针对EGR子系统开展了模态试验及分析工作,发现EGR子系统存在与主机振动模态匹配不当问题;其次,通过试验阻抗分析识别了EGR子系统与主机的连接条件,以此作为输入进行仿真分析,并综合考虑现场安装条件限制,提出了可行的模态修改最优解决方案;最终,通过试验对于模态修改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验表明经整改的EGR子系统振动大幅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柴油机 子系统 模态修改 故障诊断
原文传递
Detection of a new mutation(T1140C)in a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 from Guangdong,China
19
作者 guo yibin DU Chuanshu WANG Jingjing 《Frontiers in Biology》 CSCD 2007年第4期383-386,共4页
This study identified mutations of the idurnate-2-sulfatase(IDS)gene in a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and established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prenatal gene of Hunter syndrome.Urine glyeosaminoglycan(GAG)assa... This study identified mutations of the idurnate-2-sulfatase(IDS)gene in a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and established a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of the prenatal gene of Hunter syndrome.Urine glyeosaminoglycan(GAG)assay was used to make the preliminary diagnosis of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from dried blood spots and DNA sequencing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hotspot mutations in exons 9,3 and 8 of the IDS gene in the proband and his parents.A new missense mutation(T1140C)in exon 8 of the IDS gene was found by using DNA sequencing.This mutation caused a substitution of codon 339 from CTA(leucine)to CCA(praline).The patient is a hemi-zygote,and his mother is a heterozygote.The new missense mutation results in a change in the primary and tertiary struc-ture of the IDS protein.It is possible that this mutation severely impairs enzymatic activity and is the underlying basis for the pathology seen in this patient with Hunter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nter syndrome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Ⅱ iduronate-2-sulfatase gene mut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NA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导管两种不同拔除方法的临床观察
20
作者 邵小娇 胡军建 +3 位作者 张谊雯 过轶斌 苗佳怡 张立元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2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导管两种不同拔除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腹膜透析导管拔除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拔管组24例和"pull"...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导管两种不同拔除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5月至2020年6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腹膜透析导管拔除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拔管组24例和"pull"组2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导管类型、导管使用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费用、手术器械、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术后止疼药物应用情况、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①"pull"组与常规拔管组相比,手术时间较短[(17.8±2.5)min vs.(68.3±11.9)min,t=-15.923,P<0.001]、住院时间较短[(6.4±0.9)d vs.(10.7±3.1)d,t=-6.608,P<0.001)、住院费用较少[(1950.8±529.8)元vs.(2974.2±1267.9)元,t=-3.679,P=0.001]、术后疼痛程度更轻[(4.00±0.78)分vs.(1.26±0.59)分,P<0.001];②"pull"组随访3~15个月,术中出现导管断裂3例,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与常规拔管术相比,"pull"方法是安全、实用和微创的。推荐对置管时间<5年者常规使用"pull"技术,≥5年者也可以视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导管 留置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