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对高速铁路桥梁-轨道震后残余变形影响分析
1
作者 甘霖 郭恩栋 +2 位作者 吴厚礼 李长宏 刘聪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以一座典型高速铁路五跨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精细化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类型频谱特性选取了近场脉冲型、近场无脉冲型、远场长周期型和普通型地震动。输入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探... 以一座典型高速铁路五跨简支梁桥为例,建立了精细化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系统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类型频谱特性选取了近场脉冲型、近场无脉冲型、远场长周期型和普通型地震动。输入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结构进行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探究不同频谱特性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规律及变形特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地震动对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不同,轨道结构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作用最为敏感;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轨道横向残余变形规律相似,均表现为全桥中间部分变形最大;每跨桥梁跨中竖向残余变形远大于桥墩(桥台)位置竖向残余变形;梁缝位置为轨道薄弱部分,轨距残余变形在每跨桥梁梁体连接处有明显尖刺状的突变。当PGA>0.2 g时,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轨道变形均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当PGA=0.38 g时,桥梁已经进入塑性状态,地震动类型对于轨道残余变形的影响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轨道 残余变形 频谱特性 非线性时程分析
下载PDF
Seismic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water supply pipes installed in a full-scale RC frame structure based on a shaking table test
2
作者 Wu Houli guo endong +2 位作者 Wang Jingyi Dai Xin Dai Chenx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3-178,共16页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the seismic response of indoor water supply pipes deserves much attention.This paper presents shaking table test research on water supply pipes installed in a full-sca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the seismic response of indoor water supply pipes deserves much attention.This paper presents shaking table test research on water supply pipes installed in a full-scale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 structure.Different material pipes and different methods for penetrating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loors are combine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 in seismic performance.Floor response spectra and pipe acceleration amplification factors based on test data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with code provisions.A seismic fragility study of displacement demand is conducted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and displacement response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a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ipe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passing-through methods can caus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indoor riser pi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supply pipe different materials shaking table test amplification factor seismic fragility
下载PDF
Shaking table test study on performance and functionality of a typical telecommunication room after earthquakes
3
作者 Li Bo guo endong +5 位作者 Sun guoliang Ji Shuqiang Mao Chenxi Wang Tao Han Di Li Xiaofe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455-474,共20页
Large numbers of basic transceiver stations,where the telecommunication room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compris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After earthquakes,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 from t... Large numbers of basic transceiver stations,where the telecommunication room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nents,compris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After earthquakes,considerable economic loss from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eismic damage and functional loss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room.However,research related to this has been limited.In this study,shaking table tests were conducted for a full-scale typical telecommunication room,including a light-steel house and the necessary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The tests not only focused on the seismic damage to all the structures but also considered the functions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supply of the equipment.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se facilit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communication function were also investigated.Compared with the damage to structures,the interruption of the power supply due to earthquakes is a weak link.Finally,the damage indexes,together with their threshold values of different damage stat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and power supply equipment,were derived from the test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gaps regarding seismic performance studies of telecommunication rooms,and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on its seismic fragility and economic losses eval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lecommunication light-steel hous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ower supply equipment seismic performance FUNCTIONALITY
下载PDF
基于市政导则的水池震害评估模型研究
4
作者 戴晨曦 郭恩栋 +2 位作者 刘智 闫培雷 甘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300,共8页
历年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供水设施中的水池基础调查数据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基础调查数据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在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市政设施承灾体普查技术导则FXPC/ZJ G-01》以后,调查得到的水池的基础数据发生了变化,传... 历年以来,国内外学者根据供水设施中的水池基础调查数据的不同,提出了基于不同基础调查数据的地震破坏评估模型.在202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市政设施承灾体普查技术导则FXPC/ZJ G-01》以后,调查得到的水池的基础数据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生命线工程系统中水池的地震破坏评估方法所需的基础调查资料与现有的有所不同,不能满足现有评估方法的需求.针对该问题,本文基于水池历史震害资料,结合水池基于震害资料的统计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了新的基于市政导则调查数据的水池的震害评估模型,并与实际震害结果和原模型进行比较判断其可靠性,从而实现了对基于技术导则对水池的地震破坏情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水池 地震灾害破坏风险评估 导则模型
下载PDF
考虑接头影响的综合管廊标准段地震响应分析
5
作者 甘霖 郭恩栋 +2 位作者 金宇航 刘智 严檬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09,221,共10页
地震是造成综合管廊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管廊一旦发生破坏,其产生的后果将比传统埋地管道复杂得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综合管廊接头形式,并对不同的接头形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综合管廊标准段并考虑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以及... 地震是造成综合管廊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管廊一旦发生破坏,其产生的后果将比传统埋地管道复杂得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综合管廊接头形式,并对不同的接头形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综合管廊标准段并考虑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以及土体本构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施加黏弹性人工边界以及等效节点力对不同接头形式下管廊及内部管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差,整体现浇结构的响应会高于预制拼装结构,且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响应的差异会进一步增大。两种接头形式下,管廊标准段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很小,仅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到0.4g及以上时会发生轻微损伤,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小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会小于大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同时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预应力钢筋的接头形式会比仅采用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更有利于降低廊内管道的应力水平。考虑到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的预制拼装结构会进一步提高廊内管道的安全水平,因此,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接头的防水,还应该采用预应力筋对相邻节段连接,进一步提升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综合管廊 接头连接形式 管道 地震响应分析 黏弹性人工边界
原文传递
典型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易损性评估
6
作者 王静宜 郭恩栋 +2 位作者 闫培雷 李长宏 吴厚礼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30,共7页
我国长距离输油管线面临着严峻的地震安全威胁。评估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安全风险,排查抗震薄弱区段对管线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震作用下连续焊接管道截面的组合应力值、平均震害率及破坏处数,划分了长距离输油管... 我国长距离输油管线面临着严峻的地震安全威胁。评估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安全风险,排查抗震薄弱区段对管线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地震作用下连续焊接管道截面的组合应力值、平均震害率及破坏处数,划分了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破坏等级,给出了典型长距离输油管线的地震易损性评估方法。结合实例,给出了典型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易损性评估结果,进行了管线抗震薄弱部位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可为一般场地长距离输油管线地震灾害风险排查工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油管线 组合应力值 平均震害率 地震易损性
下载PDF
考虑场地液化影响的海堤工程震害预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何润泽 郭恩栋 +3 位作者 闫培雷 吴厚礼 金宇航 王晓娜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0-337,共8页
为合理进行海堤工程震害预测,通过改变液化土层力学参数的方法考虑场地液化对海堤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综合海堤本体结构抗滑安全系数和场地液化程度,提出新的海堤工程震害预测方法,并给出海堤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以某海堤工程为算例,采用... 为合理进行海堤工程震害预测,通过改变液化土层力学参数的方法考虑场地液化对海堤抗滑稳定性的影响,综合海堤本体结构抗滑安全系数和场地液化程度,提出新的海堤工程震害预测方法,并给出海堤破坏等级划分标准。以某海堤工程为算例,采用理正岩土分析软件建立海堤抗滑稳定性分析模型,进行不同地震烈度下海堤震害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场地液化对海堤地震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依托的海堤工程满足当地7度抗震设防要求,但8度时可发生中等破坏,存在较高的地震灾害风险,宜采取有针对性的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堤工程 场地液化 抗滑稳定性 震害预测
下载PDF
东北地区城市供水管网分类地震易损性初步研究
8
作者 代鑫 郭恩栋 +1 位作者 吴厚礼 王晓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89,共10页
供水管网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区域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及对策制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我国供水管网给出了不同材质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模型,但尚未对不同区域城市... 供水管网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区域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进行区域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及对策制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目前,国内学者针对我国供水管网给出了不同材质管道的地震易损性模型,但尚未对不同区域城市的供水管网整体进行分区分类的地震易损性研究,限制了大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顺利实施。基于这一研究现状,利用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管网结构组成及规模基础资料,结合不同材质管道的地震易损性,对东北地区城市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进行分类,建立了5个不同抗震能力类别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易损性模型,为缺少基础数据支持城市的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了参考地震易损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供水管网 城市分类 易损性
原文传递
城市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价研究
9
作者 顾嘉宁 郭恩栋 +2 位作者 孙思男 吴厚礼 王晓娜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5,共9页
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高效合理地评估现有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本文从结构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综合分析管道各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并... 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高效合理地评估现有供水管网的抗震能力,本文从结构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综合分析管道各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并建立供水管道抗震能力模型,基于图论理论构建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评价模型。从物理、社会和时间效应三个维度出发,将管网基础抗震能力通过环境评价修正系数进行修正,构建了精细化的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价模型,以此表征管网的易损性,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对深圳市供水管网进行抗震能力评价,将结果与传统震害预测结果对比,说明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抗震能力 评价指标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典型综合管廊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34
10
作者 郭恩栋 王鹏宇 +1 位作者 刘述虹 王祥建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4-134,共11页
为了深入分析地震作用下综合管廊体系的安全性,通过数值模拟试算分析,建立了合理的综合管廊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了7条不同频谱特性的天然地震动作为输入,进行了典型综合管廊体系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综合管廊结构及其内部管道的响应... 为了深入分析地震作用下综合管廊体系的安全性,通过数值模拟试算分析,建立了合理的综合管廊体系三维有限元模型,选取了7条不同频谱特性的天然地震动作为输入,进行了典型综合管廊体系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了综合管廊结构及其内部管道的响应特征,并简要评价了其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综合管廊变形基本与周围土层一致,侧壁与底板连接部位为损伤最大位置,而综合管廊内管道,与传统直埋管道相比,其地震应力响应大为降低。因此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综合管廊本身的抗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管道 有限元方法 地震响应分析 生命线工程
下载PDF
四川长宁县6.0级地震通信系统结构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波 郭恩栋 毛晨曦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9,共8页
通信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震后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震害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首先介绍了该次地震震区及震害基本情况,并分为楼面基站和落地基站两类... 通信系统是生命线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震后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震害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首先介绍了该次地震震区及震害基本情况,并分为楼面基站和落地基站两类详细调查了Ⅷ度区长宁县双河镇和珙县珙泉镇震后通信系统使用功能及震害情况,得到了该次地震中通信系统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典型破坏特征,并对其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由调查结果可知:通信铁塔抗震性能良好;地面通信机房的破坏程度与结构形式紧密相关,应优先采用框架结构和彩钢机房,或者在砌体结构中增加圈梁和构造柱,增加机房整体稳定性;通信设备是通信系统抗震薄弱环节,应增强其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6.0级地震 通信系统 震害调查 震害分析
下载PDF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倩 郭恩栋 +1 位作者 李玉芹 刘志斌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88,共6页
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韧性问题的百余篇文献,对韧性的含义、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的评价方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供水系统抗震性能,即系统本身抵抗、吸收地震灾害的... 通过搜集国内外关于韧性问题的百余篇文献,对韧性的含义、评价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文献调研发现,目前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的评价方法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供水系统抗震性能,即系统本身抵抗、吸收地震灾害的韧性水平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基于供水系统震后恢复能力,即恢复时间、恢复程度、恢复路径和投入资源的韧性水平进行评价。结合以往对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及震后恢复能力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的含义应该包括地震安全性和震后恢复能力两方面内容。评价方法也从地震安全性和震后恢复能力两个角度入手,给出了综合多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模型框架,并指出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性态标准应当与现行的抗震规范及设防标准等的要求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系统 地震韧性 地震安全性 震后恢复能力 关键问题
下载PDF
基于不同翔实程度数据的燃气管网地震破坏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祥建 郭恩栋 +1 位作者 于天洋 李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4,共11页
针对燃气管网数据获取的翔实程度不同,开展地震破坏评估不同层次模型研究。基于历史震害统计分析结果,引入地震破坏概率指标,修订了燃气管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方法。在数据有限条件下,考虑燃气管网震害率模型不完备情况,提出类比供水管... 针对燃气管网数据获取的翔实程度不同,开展地震破坏评估不同层次模型研究。基于历史震害统计分析结果,引入地震破坏概率指标,修订了燃气管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方法。在数据有限条件下,考虑燃气管网震害率模型不完备情况,提出类比供水管网震害率模型获得燃气管网震害率模型的方法,完善第一层次模型(震害率模型);在数据较翔实条件下,基于两态破坏准则给出燃气管道的地震破坏概率,引入加权统计平均法,建立第二层次模型(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在数据充足条件下,基于第二层次模型,提出几种因素的影响系数,修正给出第三层次模型(考虑小区划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以西部某市为例,分别采用三种不同层次模型评估了不同地震影响烈度下燃气管网的地震破坏状态,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地震破坏等级 类比法 加权统计平均法 地震破坏概率
下载PDF
基于脉动法的上海市RC剪力墙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培雷 郭恩栋 +1 位作者 吴厚礼 金宇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46-151,188,共7页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是基于高度在50 m以下的建筑实测数据拟合而成的现状,基于脉动法对上海市已建成的总高度在45~90 m之间的62栋RC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现场动力性能测试,识别了结构在水平纵向与横向的基... 针对我国现行规范中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经验公式是基于高度在50 m以下的建筑实测数据拟合而成的现状,基于脉动法对上海市已建成的总高度在45~90 m之间的62栋RC剪力墙结构进行了现场动力性能测试,识别了结构在水平纵向与横向的基本自振周期。采用其中60栋结构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给出了基于结构高宽比和“幂次高度系数”的水平纵横两个方向上基本自振周期回归公式;并采用其中2栋结构的测试数据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结构总高度对RC剪力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最为显著;采用“幂次高度系数”的经验公式的拟合效果优于基于结构高宽比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剪力墙结构 自振周期 脉动测试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爆破荷载作用下深埋隧道失稳破坏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秀茹 郭恩栋 +2 位作者 张文静 蒋越 王祥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爆破扰动对深部隧道工程的影响,借助颗粒流程序PFC,开展爆破荷载作用下深埋隧道失稳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埋深隧道围岩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相同埋深隧道围岩颗粒位移与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距离隧道一定高... 为了研究爆破扰动对深部隧道工程的影响,借助颗粒流程序PFC,开展爆破荷载作用下深埋隧道失稳破坏的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埋深隧道围岩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相同埋深隧道围岩颗粒位移与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距离隧道一定高度的顶面施加爆破荷载,随着埋深的增加,围岩损伤程度越严重,损伤集中于隧道的两帮,并逐渐由隧道右侧向顶板发展;隧道的失稳破坏是由爆破荷载和地应力共同造成的,爆破荷载主要使隧道围岩产生裂隙,而在高地应力的持续作用下,可能引起岩块的剥离和弹射;隧道两帮的竖向压应力大于岩体抗压强度是隧道围岩破裂的主要机制。研究成果为深埋隧道支护技术和灾害预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隧道 颗粒流 爆破荷载 损伤演化
下载PDF
富水破碎带岩溶隧道突水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秀茹 郭恩栋 +1 位作者 薛帅 廖旭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8,共8页
为研究富水破碎带岩溶隧道突水特点以及水力学参数对水压的敏感性。利用自主研发的突水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水压下的室内突水模型试验,分析讨论了富水破碎带突水过程的突水速率、渗透率以及颗粒质量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 为研究富水破碎带岩溶隧道突水特点以及水力学参数对水压的敏感性。利用自主研发的突水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一系列不同水压下的室内突水模型试验,分析讨论了富水破碎带突水过程的突水速率、渗透率以及颗粒质量流速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突水致灾机理。研究表明:突水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突水速率与渗透率在这3个阶段中的变化规律具有同步性;突水过程中前2个阶段所需时间和最大突水速率与水压大小密切相关;颗粒质量速率与渗透率对水压大小极为敏感,水压越高,颗粒质量流速增长越快,达到最大质量流速所用时间越少,同时,在稳定阶段的破碎带渗透率亦会随着水压的增大而增大;富水破碎带岩溶隧道突水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过程,它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破碎带 敏感性 模型试验 突水机理
原文传递
基于VB6.0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方法和软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玉芹 郭恩栋 +2 位作者 于天洋 刘志斌 李倩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2-78,共7页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 为了提高供水管网震害预测的效率,修订了现有供水管网震害预测模型,应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开发了供水管网震害预测软件。震害预测软件提供了两方面的预测功能,分别为不同地震烈度下供水管段基于三态的破坏等级预测和供水管网基于五态的破坏等级预测。软件实现了批量供水管段及整个管网的震害预测,且可以进行管网在设定地震下的震害预测,提高了预测效率。经算例分析,验证了软件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震害预测软件 VISUAL Basic 6.0 设定地震 震害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的一点探索——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慧 郭恩栋 +4 位作者 林旭川 刘智 卢邦华 刘爱文 张移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8-880,共13页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初步成果,分析了湾区城市群地震环境、承灾体分布和场地特点,提出了两种确定地震输入的设定地震原则,即潜在震源区设定地震原则和最大风险设定地震原则,按照这两种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城市群地震...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初步成果,分析了湾区城市群地震环境、承灾体分布和场地特点,提出了两种确定地震输入的设定地震原则,即潜在震源区设定地震原则和最大风险设定地震原则,按照这两种原则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城市群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场地条件影响的地震灾害风险表达式,探索了适合三维模拟非一致激励地震动输入的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了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灾害风险评估中考虑场地影响的思路,为客观地评估城市群地震灾害和损失风险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 设定地震 地震灾害 场地效应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室内管道系统抗震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志斌 郭恩栋 +1 位作者 李倩 李玉芹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1-599,共9页
根据最新震害统计资料发现,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按照地震反应特征可分为位移敏感型构件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其中,位移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层间位移角控制,主要采用拟静力试验进行研究;加速度... 根据最新震害统计资料发现,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按照地震反应特征可分为位移敏感型构件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其中,位移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层间位移角控制,主要采用拟静力试验进行研究;加速度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楼面加速度的控制,主要采用振动台试验进行研究。室内管道系统是非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管道系统中的立管和水平管分别属于位移敏感型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关于室内管道系统的抗震研究工作,并对室内管道系统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管道 抗震性能 抗震试验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一种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改进算法——以水池和供水管网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晨雨 郭恩栋 +2 位作者 李玉芹 于天洋 李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9,共8页
生命线工程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次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损失评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计算方法时常会带... 生命线工程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次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损失评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计算方法时常会带来的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利用线性插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公式。并以水池和供水管网为例,进行了计算和比对。证明了改进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对某一地震破坏等级对应的震害指数的变化导致预测结果展现出足够的区分度;足够简便,不会带来过多的运算量上升;没有引入新的概念,能够较好地融入现有震害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水池 供水管网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改进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