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破碎顶板变形机制与控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郝英豪 王帅 +2 位作者 张鑫 王明亮 苏海涛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7-154,共8页
为保证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破碎围岩的稳定性与支护系统的可靠性,以葫芦素煤矿21104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建立了超前段顶板变形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确定了顶板弯曲变形影响因素,提出了... 为保证超前支承压力影响下破碎围岩的稳定性与支护系统的可靠性,以葫芦素煤矿21104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建立了超前段顶板变形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确定了顶板弯曲变形影响因素,提出了破碎围岩超前注浆锚索加固技术。结果表明:顶板弹模仅影响巷道上方顶板挠度,帮部弹模控制顶板整体弯曲变形;超前支承压力及集中系数随工作面推进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的趋势,最终趋于平稳;注浆锚索超前支护试验工作面存在35 m高应力区,锚索富裕系数较高、围岩变变形程度较低(<210 mm)、顶板完整性较强,验证了该技术手段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承压力 注浆加固 敏感性 弹性地基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
2
作者 连忠文 任助理 +4 位作者 郝英豪 杨帆 白刚 方程 袁瑞甫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5,共8页
目前针对地下巷道点云去噪研究未完全满足巷道点云的特殊去噪需求,尤其是在狭长、密闭且复杂的地下巷道环境中,未能充分应对管壁附属物、粉尘和人为噪声等因素造成的挑战。通过分析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考虑行人、移动设备和管... 目前针对地下巷道点云去噪研究未完全满足巷道点云的特殊去噪需求,尤其是在狭长、密闭且复杂的地下巷道环境中,未能充分应对管壁附属物、粉尘和人为噪声等因素造成的挑战。通过分析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考虑行人、移动设备和管网带来的噪声,提出一种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井下巷道场景的3D点云信息,并分析其中由于井下非结构场景和传感器误差造成的异常点,以及行人、移动设备和风/水管网形成的噪声特点;利用k维树(kd-tree)构建点云的拓扑关系,选取适当的种子节点和生长准则,设定合适的曲率和角度阈值,通过区域生长算法实现巷道点云的有效分割,去除未加入分割区域的离群点云;根据噪声特点,基于巷道点云区域分割结果进一步去噪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巷道中存在行人、设备等特征的情况,建议将区域生长算法的角度阈值设定为10°左右,曲率阈值设定为3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应平衡数据量的减少与去噪效果,以确保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同时提高数据质量;采用基于区域生长的非结构巷道点云去噪方法进行去噪时,点云数量减少幅度介于SOR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之间,能有效移除行人、设备等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巷道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去噪 点云区域分割 区域生长 KD-TREE
下载PDF
葫芦素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与水源分析
3
作者 姜坤 赵飞 +3 位作者 吴访 郝英豪 王泽唐 王超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77-381,共5页
为消除上覆含水层发生突水或淹井事故,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顶板探放水设计十分重要。通过数值模拟、钻探注水、窥视等手段,发现21404工作面导水裂隙发育形态由初期的“拱形”逐步演化“马鞍形”,导水裂带高度呈上升趋势,并在推进... 为消除上覆含水层发生突水或淹井事故,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对顶板探放水设计十分重要。通过数值模拟、钻探注水、窥视等手段,发现21404工作面导水裂隙发育形态由初期的“拱形”逐步演化“马鞍形”,导水裂带高度呈上升趋势,并在推进距离为90 m时取得最大值,为116.8 m;注水实测结果显示,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120.5 m,与多数方法间相对误差均小于5%;水化学与微生物特征表明水质类型为典型的直罗组水。表明采空区直接水源为直罗组含水层,具有滞留还原水化学特征,采空区与白垩系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注水 导水裂隙带 水化学特征 微生物种属
下载PDF
葫芦素煤矿上覆岩体运移规律及“上三带”发育高度
4
作者 吴访 苏士杰 +2 位作者 姜坤 郝英豪 王超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83-288,共6页
为研究大采宽条件上覆岩体运移与离层空间发育规律及“上三带”的关系,以内蒙葫芦素煤矿21406工作面与211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如理论预测、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钻探取芯观测岩性与裂隙发育、注水测量漏失量与窥视等方... 为研究大采宽条件上覆岩体运移与离层空间发育规律及“上三带”的关系,以内蒙葫芦素煤矿21406工作面与211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如理论预测、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钻探取芯观测岩性与裂隙发育、注水测量漏失量与窥视等方法研究了回采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移动与变形规律与“上三带”发育关系。21406工作面位移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态势,其运动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并在推过钻孔138 m处取得极大值;工作面推过138~178 m的范围内,为离层演化和发育的核心区间,并在322 m开始减弱并发生闭合;离层空间分布在距离煤层约260 m向上区域。21101工作面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裂隙发育范围由“拱形”逐步演化为“马鞍形”,其发育的高度在推进80 m时达到61.6 m的最大值;注水实测导水裂隙带高度为65.39 m,裂采比为22.54倍。离层空间含水层发育在煤层上方260 m以上,远离导水裂隙带范围。本文研究结果为离层注浆与顶板疏放水提供了较为扎实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素煤矿 采动覆岩体运移 覆岩离层 上三带 导水裂隙带
下载PDF
强采动巷道破碎顶板全长锚固案例分析
5
作者 郝英豪 韩昌良 +5 位作者 刘计寒 杨厚强 白刚 宋凯 杨浩兴 魏民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6-11,共6页
针对深井强采动大变形巷道修复加固问题,以葫芦素矿井21205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分析了深井强采动大变形巷道顶板分区化破坏特征,形成了强采动巷道破碎顶板结构重建对策,针对性提出了厚层时效预应力全长锚固控制技术。强... 针对深井强采动大变形巷道修复加固问题,以葫芦素矿井21205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分析了深井强采动大变形巷道顶板分区化破坏特征,形成了强采动巷道破碎顶板结构重建对策,针对性提出了厚层时效预应力全长锚固控制技术。强采动巷道破碎顶板由浅及里共划分3个分区。基于分区化破坏特征,形成了以“清除岩体碎裂扩容区”、“浅注岩体弱化裂隙区”、“深锚岩体弹性承载区”等相应手段来重建顶板承载结构。基于常规锚杆索加装新型锚注结构,实现先端锚预紧、后全锚承载的厚层预应力全长锚固,实现深浅部岩体协同承载。工程实践表明,巷道顶板表面及内部岩体稳定性较好,取得了良好的修复及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 强采动巷道 破碎顶板 承载结构重建 全长锚固
原文传递
葫芦素煤矿2^(-1)煤层自燃指标体系分析
6
作者 郝英豪 宋强 +3 位作者 李民 薛景辉 张铎 张伟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1期26-29,43,共5页
为了研究葫芦素煤矿2^(-1)煤层煤自燃指标体系,利用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实验开展了葫芦素煤矿21404工作面采空区不同氧浓度煤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研究,并分析了煤样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生规律及煤样的升温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 为了研究葫芦素煤矿2^(-1)煤层煤自燃指标体系,利用煤自然发火标志气体指标实验开展了葫芦素煤矿21404工作面采空区不同氧浓度煤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研究,并分析了煤样自燃过程中气体产生规律及煤样的升温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煤体温超过70~80℃,煤体CO产生速率、氧化放热强度、耗氧速度和升温速度均增加,故分析葫芦素煤矿2^(-1)煤层临界温度为70~80℃;当煤温超过100~110℃时,耗氧速度以及CO、CO_(2)、CH_(4)等气体的产生率均急剧增加,故推断2^(-1)煤干裂温度为100~110℃;确定了煤自然发火预警体系的指标气体,包括CO、C_(2)H_(4)、C_(2)H_(2)。根据CO、C_(2)H_(4)、C_(2)H_(2)等煤自然发火指标的生成规律,确定了葫芦素煤矿2^(-1)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性气体及临界值,临界值为CO<30×10^(-6)、CO≥30×10^(-6)~80×10^(-6)、C_(2)H_(4)>0、C_(2)H_(2)>0。研究结果对葫芦素煤矿2^(-1)煤层煤自燃火灾预警和防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浓度 标志性气体 临界值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冲击地压矿井类型划分与防治途径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晓鹏 李海涛 +4 位作者 齐庆新 王书文 苏士杰 郝英豪 丁国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66,共7页
煤矿地质赋存及开采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寻找统一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策略较为困难,对冲击地压矿井进行合理分类,将是支撑工程现场有效开展防冲工作的可行路径。以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大量现场调研,分析了煤田内部构造特... 煤矿地质赋存及开采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寻找统一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防治策略较为困难,对冲击地压矿井进行合理分类,将是支撑工程现场有效开展防冲工作的可行路径。以鄂尔多斯地区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大量现场调研,分析了煤田内部构造特征及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认为鄂尔多斯地区的东胜煤田、桌子山煤田及上海庙煤田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冲击风险。考虑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灾害位置、载荷(力源)、采掘环境等要素,将典型冲击地压矿井划分为重力型、构造型、顶板型、煤柱型等4种类型,并对应提出了鄂尔多斯地区深部冲击地压矿井类型的划分方法,同时结合各类型冲击地压的形成机制,明确了其对应的防治要点,为具体防冲工作中设计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了可靠手段支撑,以此为依据的冲击地压防治工程实践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鄂尔多斯地区 防冲措施 综合指数法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深埋复合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郝英豪 赵乾 丁国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2,共6页
为了探索深埋复合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以葫芦素煤矿21201回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复合煤柱工作面形成前后的应力状态分布规律,提出了针对深埋复合煤柱工作面的联合卸压防冲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1煤... 为了探索深埋复合煤柱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以葫芦素煤矿21201回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复合煤柱工作面形成前后的应力状态分布规律,提出了针对深埋复合煤柱工作面的联合卸压防冲技术措施,并进行了效果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1煤开采后上覆坚硬顶板易在复合煤柱区域附近产生悬顶,受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和相邻采空区侧向支承压力的叠加影响,复合煤柱区域不但会造成高应力集中,而且易产生大量能量积聚。根据复合煤柱区域高应力集中的分析结果,设计了复合煤柱区域顶板预裂爆破和高应力煤体(柱)钻孔预卸压相结合的联合卸压技术措施。同时选取联合卸压前后21201工作面稳定回采期间的微震事件进行对比,联合卸压后微震日均频次和日均能量分别下降了71.7%、75.6%,10^(3)~10^(4) J以上微震事件明显减少且空间分布比较分散,说明设计的联合卸压技术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复合煤柱工作面回采期间的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煤柱 冲击地压 顶板卸压 煤柱卸压 微震事件
下载PDF
临空宽煤柱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防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郝英豪 赵乾 +1 位作者 丁国利 黄振飞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21105工作面临空宽煤柱冲击地压治理难题,提出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防冲技术。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了高压水射流对煤层的切割深度,以及煤柱切割后的应力转移规律,提出了基于卸荷减载、增加塑性屏障区的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21105工作面临空宽煤柱冲击地压治理难题,提出了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防冲技术。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了高压水射流对煤层的切割深度,以及煤柱切割后的应力转移规律,提出了基于卸荷减载、增加塑性屏障区的超高压水力割缝卸压防冲机制。通过FLAC 3D模拟了临空煤柱在不同割缝工艺条件下的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煤柱区域割缝工艺参数。在葫芦素煤矿21105工作面进行了工业性应用,试验区域内微震事件、应力水平及钻屑量较相邻对比区域均得到明显降低。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高压水力割缝技术切割煤层能有效改变煤岩体应力分布状态,使高应力区向深部煤岩体转移,增大采掘空间附近的塑性屏障区范围,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宽煤柱 超高压水射流 煤层卸压 应力转移 冲击地压 塑性屏障区
下载PDF
煤矿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伟 苏士杰 +1 位作者 郝英豪 张国锋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176-179,183,共5页
针对现有的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两级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冲击启动理论,从冲击启动的载荷类型出发,首先对引起冲击地压的各种因素进行两级分类,并将载荷类型作为一级指标I_(i),计算出监测区... 针对现有的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综合评价方法,提出冲击地压多参量监测两级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依据冲击启动理论,从冲击启动的载荷类型出发,首先对引起冲击地压的各种因素进行两级分类,并将载荷类型作为一级指标I_(i),计算出监测区域各载荷类型的权重。然后将各载荷类型下不同的监测方法作为二级指标C_(ij),进而求得不同载荷类型下不同传感器的综合指标I_(ij)。最后用该综合指标与对应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M_(ij)相乘,即可求得不同载荷类型下的冲击地压预警指数W_(i)以及多种载荷共同作用的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指数W′,取其最大值作为冲击地压预警指数W,计算结果可作为冲击地压危险等级的判定标准。结果表明,这种新的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评价方法不仅可以分析某一类载荷类型对冲击地压的贡献情况,还可以分析不同载荷类型对冲击地压的综合作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多参量 载荷类型 两级指标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煤炭发热量测定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勤栋 郝英豪 崔云飞 《质量与认证》 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
煤炭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和煤炭贸易的重要指标,准确测定发热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氧弹加不同体积蒸馏水以及不同添加物方式对发热量测定的影响,总结分析影响因素,以提高煤炭发热量测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 发热量 热容量 蒸馏水 灰分
下载PDF
白介素-22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林 秦晓宁 +3 位作者 阮洪训 赵晶 郝英豪 阎庆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7-661,共5页
目的: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由 T 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家族细胞因子,与炎症形成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IL-22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 目的:白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由 T 细胞和固有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家族细胞因子,与炎症形成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 IL-22 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结肠癌患者 540 例和健康对照组 540 例,用 5’端核酸外切酶法分析 IL-22 基因 3 种常见多态性(-429 C/T、+1046 T/A 和+1995A/C)。分类变量间的差异采用 Pearson 卡方检验,Student’s t 检测连续变量间的差异。结果:结肠癌患者中IL-22-429 TT 基因型出现频率明显增高(OR=1.69,95%CI=1.24~2.30,P=0.001),-429T 等位基因(OR=1.35,95%CI=1.14~1.60, P=0.001)。此结果经过 Bonferroni 校正依然有统计学意义(P<0.017)。进一步分层研究后发现分化低的结肠癌患者相对于中高级别分化的结肠癌患者 IL-22 -429 TT 基因型频率较高(OR=1.45,95%CI=1.02~2.07,P=0.040),而-429 C/T 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的部位、肿瘤大小、生长方式和 TNM 分期无关。 IL-22+1046 T/A 及 IL-22+1995 A/C 基因多态性与结肠癌无关(P=0.980,P=0.750)。结论:IL-22-429C/T 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结肠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2 结肠癌 基因多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5'端核酸外切酶法
原文传递
Lnczc3h7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鹏涛 郝英豪 +3 位作者 阮红训 秦晓宁 张苑 黄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分析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HCT116、DLD-1、Caco-2、HT-29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FHC,采用RT-PCR法检测Lnczc3h7a在... 目的分析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SW620、SW480、HCT116、DLD-1、Caco-2、HT-29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FHC,采用RT-PCR法检测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株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中的表达。以Lnczc3h7a mimics、Lnczc3h7a inhibitor分别转染结直肠癌细胞SW620并分别命名为Lnczc3h7a mimics组、Lnczc3h7a inhibitor组,未转染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3组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差异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nczc3h7a对结肠癌细胞中CTHRC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RT-PCR法检测结果显示,6种结肠癌细胞株中Lnczc3h7a的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FH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5d后,Lnczc3h7a mimics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Lnczc3h7a inhibitor组和对照组(P<0.05),Lnczc3h7a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在培养24、48 h后3组的伤口愈合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5.524、480.165,P<0.05);与对照组相比,Lnczc3h7a mimics组细胞迁移能力降低(P<0.05),Lnczc3h7a inhibitor组细胞迁移能力升高(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nczc3h7a inhibitor组中CTHRC6蛋白表达升高(P<0.05),Lnczc3h7a mimics组中CTHRC6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Lnczc3h7a可能通过靶向作用于CTHRC6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nczc3h7a CTHRC6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地温与碱性条件对煤自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炜舟 鲁喜辉 +5 位作者 陈云民 张建伟 李民 郝英豪 郝朝瑜 邢旭东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11,15,共4页
为了确定葫芦素、门克庆煤矿地温与碱性条件对煤炭的自燃影响,利用热重实验分别分析在特定温度与碱性下煤样的热重曲线,进而研究其对煤炭自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葫芦素、门克庆煤矿地温对煤氧化燃烧过程的特征温度点及失重量并无影响,... 为了确定葫芦素、门克庆煤矿地温与碱性条件对煤炭的自燃影响,利用热重实验分别分析在特定温度与碱性下煤样的热重曲线,进而研究其对煤炭自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葫芦素、门克庆煤矿地温对煤氧化燃烧过程的特征温度点及失重量并无影响,对煤炭自燃失水失重阶段累积的热量值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葫芦素煤矿煤样在碱性条件下会一定程度上促进煤氧化自燃,但影响不大,只要加强正常防火工作即可,而门克庆煤矿碱性水对煤自燃有较大影响,可以通过对煤喷洒碱性水来抑制煤氧化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温 碱性条件 热重实验 自燃 煤氧化
下载PDF
坚硬煤岩体“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翁明月 郝英豪 解嘉豪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88,共5页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 为解决葫芦素煤矿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问题,结合21103工作面冲击地压显现特征,详细分析了工作面冲击危险的全局影响因素与局部影响因素,得出了坚硬煤岩体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表明:坚硬煤层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内部条件,坚硬顶板是21103工作面冲击启动的主要外部条件,通过降低煤岩体系统内弹性能、增大系统破坏时所消耗的能量的方式,可破坏系统内外的蓄能条件,达到释能减冲的目的。设计了坚硬顶板水力压裂、顶板深孔预裂爆破、顶板水力切缝与坚硬煤体大直径钻孔卸压、煤体卸压爆破相结合的'钻-切-压'一体化释能减冲方案,采用水力压裂作为坚硬顶板的基础卸压措施,采用煤层大直径钻孔作为坚硬煤体的基础卸压措施,煤层卸压孔直径设为150 mm,钻孔间距设为1 m,采用煤体卸压爆破作为补充卸压措施,其实施原则包括:小孔径、高钻孔密度、小炸药线密度等。实践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能够减弱强矿震的破坏力,有效减少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起到'释能减冲'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煤岩体 “钻-切-压”一体化 冲击地压 卸压钻孔 水力压裂
下载PDF
氧化钨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弘扬 郝英淇 +2 位作者 张梦迪 聂雯 毕菲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7期52-55,共4页
氧化钨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能够满足光学、建筑,交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行业领域的需求。本文从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同时探讨了其最新的研究发展路线,预测了这种新型材料在未来的... 氧化钨纳米材料具有多种独特的功能特性,能够满足光学、建筑,交通,医学、环境保护等多行业领域的需求。本文从氧化钨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研究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同时探讨了其最新的研究发展路线,预测了这种新型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钨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掘锚工作面控风除尘最佳工艺参数研究
17
作者 郭炜舟 孔文源 +4 位作者 刘可 魏伟 王才蒙 郝英豪 汪洋 《矿山机械》 2024年第8期63-67,共5页
为得到掘锚工作面在长压短抽工况下的最佳控风除尘工艺参数,建立了掘锚工作面的巷道及内部设施三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抽尘风量、径轴比、控尘风筒距离下掘锚巷道内粉尘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分布规律及煤矿现场实际情况,... 为得到掘锚工作面在长压短抽工况下的最佳控风除尘工艺参数,建立了掘锚工作面的巷道及内部设施三维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不同抽尘风量、径轴比、控尘风筒距离下掘锚巷道内粉尘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并根据分布规律及煤矿现场实际情况,得到最适合煤矿现场掘锚工作面的工艺参数。实践应用表明,掘锚机司机位置及司机位置后10 m呼吸带高度处的粉尘质量浓度由1362.92、441.41 mg/m^(3)降到352.00、23.83 mg/m^(3),降尘效率分别达到74.17%、9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锚工作面 长压短抽 数值模拟 控风除尘
原文传递
Lnczc3h7a靶向CTHRC6对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18
作者 任鹏涛 郝英豪 +3 位作者 阮红训 秦晓宁 张苑 李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0-325,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Lnczc3h7a靶向CTHRC6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0、HCT-116、Lovo、COLO320DM和DLD-1)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FHC,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治疗的潜在靶点,研究Lnczc3h7a靶向CTHRC6对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以及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结直肠癌细胞株(HT-29、SW-60、HCT-116、Lovo、COLO320DM和DLD-1)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FHC,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株及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株中的表达。根据结直肠癌细胞HCT-116转染方式分为Lnczc3h7a mimics组、Lnczc3h7a inhibitor组和使用空白blank plasmid进行转染的空白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通过CRISP-Cas9技术敲除Lnczc3h7a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nczc3h7a对CTHRC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T-29、SW-60、HCT-116、Lovo、COLO320DM和DLD-1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分别为:0.64±0.02、0.67±0.03、0.59±0.04、0.68±0.03、0.72±0.04、0.62±0.05,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的FHC(1.00±0.00),转染后,Lnczc3h7a mimics组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为(1.36±0.05)明显高于Lnczc3h7a inhibitor组(0.57±0.04)和空白对照组(1.0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1~3d后,3组细胞增殖能力差异不显著;转染第4、5d,Lnczc3h7a inhibitor组(0.84±0.06、1.08±0.06)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73±0.06、0.96±0.06)和Lnczc3h7a mimics组(0.67±0.05、0.91±0.04),同时,空白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高于Lnczc3h7a mimics组(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培养24 h、48 h时,Lnczc3h7a inhibitor组(447.96±46.19、467.23±45.36)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416.57±59.48、425.17±58.34)和Lnczc3h7a mimics组(416.57±59.48、425.17±58.34),同时,对照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高于Lnczc3h7a mimics组(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敲除的基因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RNA水平上,Lnczc3h7a的表达已大幅度下降(P<0.01),同时Westerm botting结果显示已经完全没有Lnczc3h7a蛋白的表达。Westerm botting结果显示,Lnczc3h7a inhibitor组CTHRC6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CTHRC6在Lnczc3h7a mimics组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同时Lnczc3h7a敲除组的CTHRC6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几组(P<0.05)。结论Lnczc3h7a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降低,同时Lnczc3h7a的过度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的增殖和迁移,并且Lnczc3h7a可能通过对CTHRC6蛋白的靶向抑制,从而抑制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zc3h7a CTHRC6 结直肠癌 生物学行为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任鹏涛 郝英豪 +3 位作者 阮洪训 秦晓宁 张苑 黄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6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OLO320DM),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人结直肠...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种结直肠癌细胞株人结肠癌细胞(HT-29),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人结肠癌细胞(SW-6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OLO320DM),人结肠癌细胞(Lovo)和人结直肠腺癌上皮细胞(DLD-1)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以Lnczc3h7a模拟物(mimics)、Lnczc3h7a抑制剂(inhibitor)及空白对照分别转染结直肠癌细胞SW60,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转染Lnczc3h7a mimics和Lnczc3h7a inhibitor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SW60中胶原三股螺旋重复蛋白6(CTHRC6)的表达。分别使用过表达体系和siRNA分别改变细胞系中Lnczc3h7a和CTHRC6)的表达,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再采用CRISP-Cas9技术敲除Lnczc3h7a和CTHRC6),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HT-29、HCT-116、SW-60、COLO320DM、Lovo和DLD-1中的Lnczc3h7a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2、0.67±0.02、0.84±0.04、0.58±0.02、0.70±0.02、0.52±0.30,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系(1.00±0.00,F=5.298、5.462、8.172、4.698、7.012、4.46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转染后第3、4、5天,模拟物组(0.33±0.02、0.58±0.01、0.65±0.02)及对照组(0.41±0.05、0.71±0.02、0.90±0.04)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抑制剂组(0.51±0.03、0.88±0.04、1.07±0.08),且模拟物组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F=5.104、6.873、8.28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培养24、48 h时,模拟物组(184.92±34.82、157.71±27.47)及对照组(411.86±62.35、412.94±63.19)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低于抑制剂组(466.92±47.37、470.83±47.82),且模拟物组结直肠癌细胞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F=1.482、5.104,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细胞转染24 h时模拟物组及对照组的CTHRC6蛋白表达分别为0.31±0.04、0.62±0.13,均低于抑制剂组(0.86±0.17),且模拟物组细胞CTHRC6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t=41.77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细胞中Lnczc3h7a存在明显低表达,其可能具有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作用,且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CTHRC6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MEMS gyro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in plate spline interpolation method
20
作者 SHANG Zhigang YAN Xiaofang +1 位作者 MA Xiaochuan hao yinghao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CSCD 2016年第4期485-496,共12页
MEMS gyroscop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underwater vehicle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affordable costs.However,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seriously affects measurement accuracy.Therefore,i... MEMS gyroscop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underwater vehicle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and affordable costs.However,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the sensor seriously affects measurement accuracy.Therefore,it is significantly to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odel in this paper,the calibration parameters were first extracted by using the fast calibr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Persistent Excitation Signal Criterion,and then,MEMS gyro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the thin plate spline interpolation method,and the corresponding identific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polynomial fitting metho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been validated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gyro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in plate spline interpolation method IMU TP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