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能级结构
1
作者 胡木宏 李东垣 +4 位作者 何纪铮 王浩 赵志学 索明月 肖国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9-33,共5页
利用全实加关联方法构造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波函数,通过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1s^(2)np Rydberg态的非相对论能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一阶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化效应、高阶相对论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 利用全实加关联方法构造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波函数,通过Rayleigh-Ritz变分法计算了1s^(2)np Rydberg态的非相对论能级.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一阶相对论效应、质量极化效应、高阶相对论效应和量子电动力学效应对能级的影响,计算了Ga^(28+)离子1s^(2)np(2≤n≤9)Rydberg态的精细结构劈裂、激发能和电离能.得到的精细结构劈裂符合Rydberg态的变化规律,激发能和电离能结果与现有实验数据也符合得很好,具有较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28+)离子 RYDBERG态 能级结构 相对论效应 量子电动力学效应
下载PDF
不同更新方式下亚热带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秋沙 严雨亭 +3 位作者 袁程昱 李帅军 贺纪正 于丹婷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探讨不同更新方式下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特征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次生林和原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宏病毒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更新... 探讨不同更新方式下森林土壤病毒群落特征及其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作用,以福建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天然更新次生林和原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结合宏病毒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病毒群落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原生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主要病毒类群为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62.60%、31.49%),而杉木人工林主要土壤病毒类群为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27.89%)。在3种土壤中均发现了核质巨大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其在天然更新次生林中占比最高(20.83%);杉木人工林和天然更新次生林中最主要的病毒宿主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而原生林则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但3种森林类型土壤病毒宿主均包括戈登氏菌(Gordonia)、红球菌(Rhodococcus)、分枝杆菌(Mycolicibacterium)等感染人和动物的致病菌;病毒功能组中均检测到丰富的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基因,其中杉木人工林土壤病毒中编码CAZymes的基因丰度(4个)显著低于原生林(210个)和天然更新次生林(69个)。研究结果揭示了森林更新方式对土壤病毒结构、宿主和碳循环功能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恢复 宏病毒组 群落结构 辅助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基因
下载PDF
林分类型和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米林 叶桂萍 +3 位作者 胥超 宛颂 贺纪正 林永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2-267,共6页
为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对林分类型和氮添加的响应特征,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中亚热带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氮添加(N0 mg/kg)、低氮添加(N10 mg/kg)、中氮添加(N25 mg/kg)和高氮添... 为揭示亚热带森林土壤N_(2)O排放对林分类型和氮添加的响应特征,选取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中亚热带米槠次生林、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无氮添加(N0 mg/kg)、低氮添加(N10 mg/kg)、中氮添加(N25 mg/kg)和高氮添加(N50 mg/kg)4个氮添加水平,进行微宇宙培养试验,测定土壤N_(2)O排放。结果表明:与无氮添加处理相比,氮添加整体上降低3种林分土壤pH,增加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无氮添加处理中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为9.67和9.62 mg/kg,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6.81 mg/kg。低氮添加处理中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显著高于米槠次生林。但在中氮和高氮添加处理中,3种林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氮添加处理均促进3种林分土壤N_(2)O排放,低氮添加对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影响的效应值为0.01,显著低于杉木人工林和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的效应值0.45。但中氮和高氮添加对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影响效应值显著高于2种人工林,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更易受中氮和高氮添加刺激。N_(2)O累计排放量与土壤NH_(4)^(+)-N和NO_(3)^(-)-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与pH无显著相关关系,表明氮添加背景下,氮素有效性是控制森林土壤N_(2)O排放的主要因素。综上,人工林土壤N_(2)O排放高于次生林,但次生林土壤N_(2)O排放对中氮和高氮添加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人工林 氮沉降 森林土壤 N_(2)O排放
下载PDF
环境中汞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毕丽 贺纪正 +1 位作者 张丽梅 刘玉荣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359-2367,共9页
汞(Hg)污染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Hg的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差异大,其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甲基汞(MeHg)具有强神经毒性,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很强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环境中不同形态的Hg可以在生物与非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特别是微生... 汞(Hg)污染是全球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Hg的不同形态之间毒性差异大,其以有机形态存在的甲基汞(MeHg)具有强神经毒性,且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具有很强的健康与生态风险.环境中不同形态的Hg可以在生物与非生物作用下进行转化,特别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驱动着Hg的甲基化、去甲基化、还原与氧化,从而影响Hg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因此,理解微生物参与Hg转化的特征与机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了Hg的微生物转化过程,但缺乏一个系统的总结与归纳.本文综述了关于Hg微生物甲基化、去甲基化、还原和氧化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讨论Hg甲基化微生物类群,分析了微生物对Hg的甲基化和还原机制,以及影响Hg甲基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并提出未来关于Hg微生物转化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微生物 hgcAB 去甲基化 还原
原文传递
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毕丽 杜帅 +3 位作者 于丹婷 张丽梅 贺纪正 韩丽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728-2737,共10页
病毒作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病毒能够影响宿主的死亡率、群落结构和进化,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但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为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组特... 病毒作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病毒能够影响宿主的死亡率、群落结构和进化,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但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为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组特征,采集了新疆棉花地和荒漠土壤样品。通过宏病毒组学分析发现,棉花地土壤和荒漠土壤分别注释到20个和15个病毒科,单链DNA(ssDNA)病毒占优势,其中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占比最高。仅在棉花地土壤中检测到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裸露病毒科(Nudiviridae)、多分DNA病毒科(Polydnaviridae)、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和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其中大部分病毒属于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本研究推测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人为活动、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动植物的差异可能影响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通过Virsorter共注释到1824条病毒contigs,主要为微小噬菌体科。进一步利用SEED数据库对病毒功能进行注释,发现两个土壤病毒组注释到的主要功能类似;在SEED level 2水平上,均以“Phage capsid proteins”和“Phage packaging machinery”占比最高。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土壤病毒生态功能和土壤食物网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宏病毒组 病毒群落组成 微小噬菌体科
下载PDF
Mineralogy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Iron Manganese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Soils in China 被引量:7
6
作者 TAN WENFENG LIU FAN +2 位作者 LI YONGHUA he jizheng LI XUEYU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65-274,共10页
X-ray diffraction and selective chemical dissolu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Mn oxide minerals in Fe-Mn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types of soils in China. The changes of relative intensity of... X-ray diffraction and selective chemical dissolu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Mn oxide minerals in Fe-Mn nodules of several main types of soils in China. The changes of relative intensity of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were studied both before and after chemically selective dissolution. It was found that lithiophorite was a common Mn oxide in all examined Fe-Mn nodules. Todorokite, however, was a predominant Mn oxide in Fe-Mn nodules in caf-aquic Vertisols of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The Fe-Mn nodules of arp-udic Luvisols in Wuhan and Zaoyang, Hubei Province, contained birnessite and vernadite. Hollandite was found in Fe-Mn nodules of alt-udic Ferrisols of Yizhang, Hunan Province; arp-udic Luvisols of Zaoyang, Hubei Province; and cal-aquic Vertisols of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The Fe-Mn nodules in alt-udic Ferrisols of Guiyang, Hunan Province, had a few coronadites. Mineralogy of Mn oxide minerals in soil Fe-Mn nodules was related to soil environment, soil types and quantities of relevant 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n nodule Mn oxide minerals soil X-ray difraction
下载PDF
Oxidation of As^Ⅲ by Several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in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Goethite 被引量:3
7
作者 FENG Xionghan TAN Wenfeng +2 位作者 LIU Fan Huada Daniel RUAN he jizh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49-256,共8页
Oxidation of As^Ⅲ by three types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affected by goethite was investigated by chemical analysis, equilibrium redox,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re... Oxidation of As^Ⅲ by three types of manganese oxide minerals affected by goethite was investigated by chemical analysis, equilibrium redox,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ree synthesized Mn oxide minerals of different types, birnessite, todorokite, and hausmannite, could actively oxidize As^Ⅲ to Asv, and greatly varied in their oxidation ability. Layer structured birnessite exhibited the highest capacity of As^Ⅲ oxidation, followed by the tunnel structured todorokite. Lower oxide hansmannite possessed much low capacity of As^Ⅲ oxidation, and released more Mn^2+ than birnessite and todorokite during the oxidation. The maximum amount of Asv produced during the oxidation of As^Ⅲ by Mn oxide minerals was in the order: birnessite (480.4 mmol/kg) 〉 todorokite (279.6 mmol/kg) 〉 hansmannite (117.9 mmol/kg). The oxidation capacity of the Mn oxide minerals was found to be relative to the composition, crystallinity, and surface properties. In the presence of goethite oxidation of As^Ⅲ by Mn oxide minerals increased, with maximum amounts of Asv being 651.0 mmol/kg for birnessite, 332.3 mmol/kg for todorokite and 159.4 mmol/kg for hansmannite. Goethite promoted As^Ⅲ oxidation on the surface of Mn oxide minerals through adsorption of the Asv produced, incurring the decrease of Asv concentration in solutions. Thu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oxidation (by Mn oxide minerals)-adsorption (by goethite) lead to rapid oxidation and immobilization of As in soils and sediments and alleviation of the As^Ⅲ toxicity in th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 oxide mineral GOETHITE OXIDATION As^Ⅲ ASV
下载PDF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After High-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LIU FAN TAN WENFENG +1 位作者 he jizheng LI XUEYUAN and A. VIOLANTE(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Universita di Napoli "federico II", Napoli 880055 (Italy))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79-84,共6页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after high-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HGMS)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technologies on concentrating Fe oxides for main soil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The changes of clay mineral association after high-gradient magnetic separation (HGMS) treatment, and the effects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technologies on concentrating Fe oxides for main soils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centrating times of Fe oxides by HGMS treatment were the largest for 0.2-2 μmsize fractions in the examined soils. For the soils in which 2: 1 phyllosilicates were dominant, concentrating times of iron oxides by HGMS treatment were larger than by 5 mol L-1 NaOH treatment. Phyllosili-cates were decreased after HGMS treatment; however, the decrease was less than that of kaorolinite. The goet bite / (goethite + hematie) values in Fe oxides of the soils kept virtually constant after HGMSt 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y mineral Fe oxides magnetic separation SOIL
下载PDF
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继正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9年第7期166-168,共3页
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关乎一座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文章以大亚湾石化区第二条污水排海管线项目排海泵站为例,探讨了强夯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在施工时的质量控制问题。
关键词 强夯法 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 处理技术
下载PDF
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亚硝酸盐还原基因丰度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米林 郑勇 +4 位作者 张晗烁 韩风毅 杨浩 贺纪正 林永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6-412,共7页
杉木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被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为揭示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中亚硝酸盐还原基因(nirS和nirK)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福建省9个主要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定量PC... 杉木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被大面积种植,导致土壤性质发生巨大变化.为揭示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中亚硝酸盐还原基因(nirS和nirK)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本研究选取福建省9个主要林场的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使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nirS和nirK基因丰度,同时测定反硝化潜势.结果表明: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呈较大的变异特征,其中,pH值为4.02~5.05,为典型的酸性森林土壤.各采样点杉木人工林土壤nirS丰度均显著高于nirK,表明nirS在酸性杉木人工林土壤中占主导.随机森林和逐步回归分析均表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nirS基因丰度最主要的环境因子,而nirK基因丰度则主要受土壤pH值调控.相关性分析表明,nirS和nirK基因丰度分别与土壤含水率和pH值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土壤反硝化潜势与SOC、DOC、TN、NO_(3)^(-)、MC等环境因子呈显著相关,同时与nirK丰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nirS丰度无显著相关.综上,福建省杉木人工林土壤nirS和nirK基因丰度存在较大空间变异,土壤含水率和pH值分别是其主要环境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反硝化 反硝化潜势 nirS NIRK
原文传递
亚热带典型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风毅 张贻荣 +5 位作者 王思荣 杨智杰 郑勇 邓米林 贺纪正 林永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81-1688,共8页
根际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根际固氮微生物对植物获取氮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闽西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SM)、龙岩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BS)和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WYS)3个典... 根际是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的重要场所,根际固氮微生物对植物获取氮素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闽西三明市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研究站(SM)、龙岩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BS)和南平市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WYS)3个典型林场的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为对象,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以nifH基因为标靶,研究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SM的土壤pH值及C∶N和C∶(N∶P)均显著低于BS和WYS。SM的nifH基因丰度为6.38×10^(8) copies·g^(-1),显著低于BS的1.35×10^(9) copies·g^(-1)和WYS的1.10×10^(9) copies·g^(-1);SM的根际土壤固氮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也低于BS和WYS。BS和WYS根际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与SM显著不同。3个采样点获得的固氮菌序列分属5门8纲15目23科33属,且均以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慢生根瘤菌属为优势类群。土壤pH值、有效磷、硝态氮和C∶(N∶P)是影响nifH基因丰度和群落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土壤pH值是主控因素。综上,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的固氮菌丰度和群落结构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土壤pH值是最重要的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固氮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亚热带森林菌根植物根系真菌群落结构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珊珊 王全成 +4 位作者 史加勉 刘子恺 沈菊培 贺纪正 郑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7-1554,共8页
植物根系真菌对维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对外源氮(N)、磷(P)、氮和磷(NP)输入的响应。试验采集了无添加(对照)和N、P、NP添加处理下亚热带森林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 植物根系真菌对维系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对外源氮(N)、磷(P)、氮和磷(NP)输入的响应。试验采集了无添加(对照)和N、P、NP添加处理下亚热带森林3种菌根类型(丛枝菌根、外生菌根、欧石楠菌根)9种植物的根系,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根系中真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9种植物根系真菌群落均主要由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组成;P添加下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对照,而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对照。欧石楠菌根植物根系中子囊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高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而其担子菌门的相对多度显著低于丛枝菌根和外生菌根植物。与对照相比,P添加显著降低了植物根系中真菌的α多样性,改变了不同菌根类型植物根系中真菌的群落组成,而N添加和菌根类型的影响不明显。与对照和N添加相比,NP添加使全部植物根系中真菌群落变异程度更大,即群落整体更加趋异,而外生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比丛枝菌根植物根系中的真菌群落变异更小,即群落更趋同。综上,P养分是影响亚热带森林土壤中树木根系真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全球环境变化下亚热带地区植物根系真菌多样性的响应与维持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添加 根系真菌 多样性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长期施用粪肥对红壤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13
作者 苏先楚 叶桂萍 +5 位作者 邓米林 冯蒙蒙 韩风毅 樊剑波 贺纪正 林永新 《土壤》 CAS 2024年第5期975-981,共7页
为了探究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施用猪粪的定位试验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4种施肥处理土壤(不施用猪粪的对照(CK),施用9 Mg/hm^(2)猪粪(M9)、18 Mg/hm^(2)猪粪(M18)和27 Mg/hm^(2)... 为了探究长期施用猪粪对红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依托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长期施用猪粪的定位试验地,利用高通量测序,测定4种施肥处理土壤(不施用猪粪的对照(CK),施用9 Mg/hm^(2)猪粪(M9)、18 Mg/hm^(2)猪粪(M18)和27 Mg/hm^(2)猪粪(M27))的固氮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红壤固氮菌多样性,且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有效养分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pH无显著相关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施用猪粪处理的固氮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且差异程度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曼特尔检验(Mantel test)分析表明,固氮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速效钾和有效磷影响;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了蓝藻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α-变形菌门和β-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这与土壤养分的变化有关。综上,长期施用猪粪显著提高红壤固氮菌多样性,改变固氮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是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群落 猪粪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酸性土壤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串并联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14
作者 周阳彬 何继争 +2 位作者 黎宗智 吴浩东 覃建来 《时代汽车》 2024年第24期104-106,共3页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个能量源,汽车控制器在不同的工况需要协调选择不同的能量进行驱动,而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串联模式驱动也有并联模式驱动,不同的驱动方式能量损耗不同,如何提升能量的传递效率,一直都是多能源动力系统的关键。本论文首先通过研究混合动力汽车各部件间的速比关系,得出优化速比可以使得各部件间传递效率得到共同提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计算各驱动模式的传递效率并得到平衡曲线,以此优化串并联模式切换时机,提升了整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源 能量传递效率 串并联 模式切换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