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间关键字top-k查询的why问题
1
作者 黄金亮 李艳红 卢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提高空间关键字top-k查询的why问题处理效率,设计了一种名为WIR-tree的索引结构,以在访问非叶子结点下的子树之前,先估算其索引的所有对象与查询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文本相似性的上限值,进而进行剪枝操作.此外,基于所构建的WIR-tree,提... 为提高空间关键字top-k查询的why问题处理效率,设计了一种名为WIR-tree的索引结构,以在访问非叶子结点下的子树之前,先估算其索引的所有对象与查询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文本相似性的上限值,进而进行剪枝操作.此外,基于所构建的WIR-tree,提出了一种WSKQK算法,通过编辑距离递增方式枚举关键字集,并结合查询处理提早结束策略,加速空间关键字top-k查询why问题的整个处理过程.最后,通过与现有的基于setR-tree索引的BS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高效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询 why问题 WIR-tree树索引结构 WSKQK算法
下载PDF
杨属植物分类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2
作者 万雪琴 时羽杰 +4 位作者 黄金亮 糜加轩 钟宇 张帆 陈良华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8,共8页
自林奈建立杨属(Populus)以来,众多的学者对杨属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较多的分类系统。目前的国际杨属分类,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形态分类阶段,存在明显的地域和国别特征。尽管各国在主流上都采用“属—组—种”的分类阶元,但在种、... 自林奈建立杨属(Populus)以来,众多的学者对杨属的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较多的分类系统。目前的国际杨属分类,总体上还停留在传统形态分类阶段,存在明显的地域和国别特征。尽管各国在主流上都采用“属—组—种”的分类阶元,但在种、亚种、变种的划分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分别是细分派和聚合派的代表,两国的分类系统存在很大分歧,但各有优点和缺点。即使在国内,杨属分类也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兴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为杨属的分类修订提供了一些有益参考,但总体贡献不大。国际杨属分类的趋势和终极目标是建立基于系统发生的统一分类系统。这需要基于种群和综合物种概念,融合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和进化生物学等的综合系统分类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 分类学 分类修订 系统发育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情志论治冠状动脉痉挛
3
作者 刘亚然 黄谨谅 +1 位作者 刘宁(指导) 王建明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4期2707-2710,共4页
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常较年轻,除吸烟和饮酒外,大多数患者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危险因素,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患者常伴有情绪激动史,情绪激动时可诱发胸痛或使胸痛加重,临床上表现为静息型心绞痛,伴... 冠状动脉痉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常较年轻,除吸烟和饮酒外,大多数患者缺乏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危险因素,其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患者常伴有情绪激动史,情绪激动时可诱发胸痛或使胸痛加重,临床上表现为静息型心绞痛,伴有或不伴有心电图一过性ST段抬高。目前西医治疗措施有限且收效一般,中医基于情志致病理论来论治冠状动脉痉挛效果明显,认为情志与五脏关系密切,尤与肝和心关系最为密切,应从肝和心两脏论治,肝主疏泄,心主神志,二者相和共同调节情志精神活动,若肝气不舒导致心神紊乱,心神紊乱致使情志活动异常,最终导致肝与心生理功能失调,使心络挛急而引发胸痹心痛,所以应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痉为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情志 胸痹心痛 疏肝理气 通络止痉
下载PDF
呋喃树脂砂抗拉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黄金亮 肖冰冰 +1 位作者 左大利 胡平 《铸造工程》 2023年第3期49-52,共4页
利用“8”字试块拉伸实验研究了树脂与固化剂加入量、微粉含量以及含水量对呋喃树脂砂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树脂加入量的增加,试块终止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初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固化剂加入量增加,试块的终止抗拉强度先... 利用“8”字试块拉伸实验研究了树脂与固化剂加入量、微粉含量以及含水量对呋喃树脂砂抗拉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树脂加入量的增加,试块终止抗拉强度逐渐增大,初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固化剂加入量增加,试块的终止抗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树脂加入量占砂1%,固化剂占树脂80%时达到峰值。随微粉含量、含水量的增加,试块的抗拉强度逐渐下降,因此建议再生砂微粉含量≤2%,含水量≤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树脂砂 抗拉强度 微粉含量 含水量
下载PDF
芽变突变体彩叶杨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金亮 张帆 +1 位作者 万雪琴 钟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5-862,共8页
为探究彩叶杨芽变突变体中红杨和全红杨与野生型绿叶杨L2025生长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以芽变突变体彩叶杨中红杨和全红杨,以及野生型绿叶杨L2025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红杨和全红杨叶绿体基粒片层... 为探究彩叶杨芽变突变体中红杨和全红杨与野生型绿叶杨L2025生长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以芽变突变体彩叶杨中红杨和全红杨,以及野生型绿叶杨L2025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绿体超微结构和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红杨和全红杨叶绿体基粒片层少,叶绿素合成受阻,其受阻位点可能位于CoprogenⅢ和ProtoⅨ之间,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净光速率仅为正常绿叶杨L2025的62%~73%。本研究从理论上证实了生产上全红杨、中红杨扦插生长慢的现象,为彩叶杨的推广繁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体 彩叶杨 叶绿素 超微结构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勘探类别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明 杨涛 +3 位作者 梁坤 黄金亮 武娜 李志欣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94,共7页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无法确切反映石油预探、天然气勘探等不同类别油气勘探成效的问题,基于不同勘探类别的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被提出。该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勘探类别的共有6类12项参数的勘探成效权衡指标体系。通过...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无法确切反映石油预探、天然气勘探等不同类别油气勘探成效的问题,基于不同勘探类别的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被提出。该方法提出了基于不同勘探类别的共有6类12项参数的勘探成效权衡指标体系。通过升级系数回归分析,建立了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预测储量与探明储量的关系模型,构建了勘探权衡储量序列。基于勘探权衡储量序列及投资历史数据,建立勘探权衡发现成本序列。该方法可消除勘探节奏的随机波动和勘探发现的间隔性、滞后性影响,为合理评价各勘探类别油气发现成本提供解决方案。不同勘探类别油气发现成本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勘探计划的精细编制,按照勘探类别进行从储量任务到投资的快速部署,实现不同类别勘探投资的合理优化配置,为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环境提供勘探决策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成效 发现成本 评价方法 部署决策 勘探计划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与D-二聚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冠 廖旭兴 +2 位作者 黄卫民 黄锦良 施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1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与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患者为A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未并发脑血栓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与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患者为A组,6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未并发脑血栓患者为B组,另选取同时期6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比较三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及D-D水平;比较A、B组术后1、3 d的PLT、PT、APTT、TT、Fg及D-D水平;分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与D-D的相关性及D-D在术后并发脑血栓中的预测价值。结果:A组PLT、PT、APTT、TT、Fg及D-D水平均高于B组及C组,且B组各指标均高于C组(P<0.05);A组术后1、3 d的PLT、PT、APTT、TT、Fg及D-D水平均高于B组(P<0.05);术后1 d的D-D水平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呈正相关(r=0.873,P<0.05);D-D预测术后脑血栓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P=0.005),截断点为1.72 μg/mL,灵敏度为83.30%,特异度为62.40%。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与D-D密切相关,D-D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并发脑血栓的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脑血栓 D-二聚体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治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明 黄谨谅 +1 位作者 任鲁颖 王祥生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36期35-37,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检索各医家、学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名、病机、治疗方案等的不同认识,结合深入抗疫一线获取相应临床治疗资料,课题组成员认为组鲁西南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多为正虚湿蕴,治疗上以扶正祛邪、去湿通络为法... 目的:通过分析检索各医家、学者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名、病机、治疗方案等的不同认识,结合深入抗疫一线获取相应临床治疗资料,课题组成员认为组鲁西南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多为正虚湿蕴,治疗上以扶正祛邪、去湿通络为法。方法:通过学习文献,梳理各医家的不同认识,对于此病病因多属于湿、寒,病机以湿、毒、虚为主,治疗上早期祛邪、后期结合扶正。结合本地气候并深入一线参与临床救治,回顾整理新冠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结果:各医家认为新冠肺炎以湿为主,病位在中上两焦,治疗上扶正祛邪相结合。鲁西南地区新冠肺炎患者多为正虚湿蕴,治疗以扶正祛邪、去湿通络为法。结论:鲁西南新冠肺炎患者多为正虚毒蕴,治以扶正祛湿,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湿邪 鲁西南 正虚湿蕴
下载PDF
利用高时空融合数据监测冬小麦收割过程 被引量:4
9
作者 陆俊 黄进良 +2 位作者 王立辉 叶春姣 裴艳艳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7,共6页
针对难以对农作物收割过程进行有效地遥感监测这一难题,采用时空数据融合模型重构出空间分辨率为30m,时间分辨率为1d的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农作物收割进度进行监测。针对冬小麦收割前后NDVI变化呈现的线性特征,计算时序NDVI的曲率,... 针对难以对农作物收割过程进行有效地遥感监测这一难题,采用时空数据融合模型重构出空间分辨率为30m,时间分辨率为1d的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对农作物收割进度进行监测。针对冬小麦收割前后NDVI变化呈现的线性特征,计算时序NDVI的曲率,通过曲率确定阈值进行收割信息提取。结果表明:采用面向对象的SVM分类方法提取研究区冬小麦种植信息,Kappa系数为0.901,面积误差为2.61%;时空数据融合模型的结果与真实影像间的相关系数为0.77(红波段)和0.78(近红外波段),能够较好地重构出冬小麦收割时期的影像;通过提取NDVI变化曲线曲率接近于0时的冬小麦NDVI值来确定阈值,实现了冬小麦收割过程信息的遥感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融合 冬小麦 曲率 收割信息 监测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ZnO∶Al的表征及光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师清奎 李丽华 +2 位作者 李谦 黄金亮 顾永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9-253,共5页
以六水硝酸锌和九水硝酸铝分别作锌源和掺杂剂,使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纳米ZnO∶Al。采用X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子显微(TEM)分析、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等方法对纳米ZnO∶Al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o... 以六水硝酸锌和九水硝酸铝分别作锌源和掺杂剂,使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合成纳米ZnO∶Al。采用X线衍射(XRD)分析、透射电子显微(TEM)分析、X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光致发光光谱(PL)分析等方法对纳米ZnO∶Al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Sol-Gel法合成纳米ZnO∶Al颗粒为六方纤锌矿型结构,当前驱体摩尔浓度为0.25 mol/L、热处理450℃和掺杂Al摩尔分数为3%时,样品的结晶性良好;XPS也证实Al^(3+)掺杂进入到ZnO晶体中,样品呈类球形,颗粒大小随前驱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对应的室温PL光谱上近紫外发射峰和弱蓝光缺陷峰强度都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纳米ZnO∶Al 六方纤锌矿 类球形 PL光谱
下载PDF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闽江口水厂水质模拟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军 张祯宇 +2 位作者 谢哲宇 黄金良 黄祖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98-203,共6页
近年来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多次发生咸潮入侵威胁城市供水安全,评估其影响机制及适应性管理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文章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闽江感潮河段水厂盐度与氨氮模型,并定量模拟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的... 近年来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多次发生咸潮入侵威胁城市供水安全,评估其影响机制及适应性管理策略显得尤为迫切。文章研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情景分析方法,构建闽江感潮河段水厂盐度与氨氮模型,并定量模拟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的影响机制与应对措施。所构建的模型总体表现良好,情景模拟结果表明,闽江上游水电开发对南港地区的盐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对城门水厂的水质的影响较大,其咸潮发生的频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河口地区的采沙挖沙活动使得河口地区的最小潮位水平下降、河口各水厂咸潮发生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有明显的增加,尤其是5、6月份发生咸潮的风险增加。进一步分析表明,当采沙挖沙活动停止时,闽江口地区的盐度开始慢慢下降,6年左右闽江口地区各水厂的盐度可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水平上。该研究增进了对闽江感潮河段水厂咸潮入侵影响机制的认识,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区域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水电开发 采沙挖沙 咸潮入侵 饮用水安全
原文传递
水热法制备掺Fe^(3+)纳米TiO_2粉体及其光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丹林 黄金亮 +2 位作者 宁向梅 顾永军 李新利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44,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冰乙酸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以Fe(NO_3)·9H_2O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行...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冰乙酸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以Fe(NO_3)·9H_2O为掺杂剂,采用水热法制备出Fe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样品的晶型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行为等进行表征,研究水热反应温度、时间、Fe^(3+)的掺杂量对TiO_2粉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热处理时间、温度和Fe^(3+)掺杂量的变化,所得粉体均为锐钛矿相TiO_2纳米粉体,没有出现其他杂相。通过掺杂,XRD射线衍射峰强度有所降低,TiO_2晶粒生长受到抑制,晶粒平均粒径为10 nm左右。Fe^(3+)掺杂量为摩尔分数1%时,纳米TiO_2光吸收强度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TIO2粉体 掺杂 光吸收 禁带宽度 钛酸丁酯
下载PDF
甜荞品种(系)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春花 加央多拉 +5 位作者 吴晗 黄金亮 王春龙 郭来春 魏黎明 任长忠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22,共6页
为了使国内外引进的甜荞品种能在吉林省白城地区高效利用,本试验对43份甜荞品种(系)14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籽粒投影面积、株粒数和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变... 为了使国内外引进的甜荞品种能在吉林省白城地区高效利用,本试验对43份甜荞品种(系)14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籽粒投影面积、株粒数和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高于10%,品种间差异较大;其余粒形相关表型性状变异小(变异系数低于10%),遗传稳定性较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9.642%,第1主成分和第4主成分称为籽粒性状因子,第2主成分称为株型因子,第3主成分称为产量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种质特征,可将43份甜荞品种(系)划分为高产品种、矮秆高产、大粒品种、圆粒型品种4类。综上,本研究发现了高产、矮秆、大粒、粗秆的育种亲本材料以及生产上可以直接利用的高产品种和青贮饲料用甜荞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荞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评价及发展对策建议 被引量:15
14
作者 唐红君 黄金亮 +2 位作者 潘松圻 唐琪 王亚莉 《石油科技论坛》 2020年第6期37-44,共8页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在全国已探明气田储量中占比超1/3,加快未开发储量的动用可促进天然气进一步上产稳产。基于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及未动用的原因分析,建立了探明未开发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标准及流程,并进行了... 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在全国已探明气田储量中占比超1/3,加快未开发储量的动用可促进天然气进一步上产稳产。基于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的分布、特点及未动用的原因分析,建立了探明未开发储量分类评价方法、标准及流程,并进行了分类评价。我国天然气探明未开发储量以低渗透—特低渗透和碳酸盐岩非均质气藏储量为主,集中分布在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盆地。未开发储量中,近期可动用储量占27.4%,难动用储量占58.4%,待核销储量占14.2%。我国难动用储量规模较大,在目前体制机制、技术经济及政策条件下无法动用,为此从油气企业体制机制改革、管理与技术创新、国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难动用储量开发的具体举措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探明地质储量 未开发储量 难动用储量 分类评价 有效开发
下载PDF
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动态评估——以福建平潭大屿岛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鹏 林丽萍 +1 位作者 黄金良 李浈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1年第4期136-145,共10页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管理的热点议题。本文从水土保持服务、海岸侵蚀、水土流失敏感性、植被初级净生产力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构建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平潭大屿岛为例,评估其开发前(2014年)和开... 无居民海岛开发与保护成为近年来我国海洋管理的热点议题。本文从水土保持服务、海岸侵蚀、水土流失敏感性、植被初级净生产力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构建无居民海岛生态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平潭大屿岛为例,评估其开发前(2014年)和开发后(2019年)的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大屿岛整体生态承载力持续增强,2014年较低生态承载力所占比例最大,高达32.19%;2019年占比最大为较高承载力,高达25.13%,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较低生态承载力,从2014年的32.19%降低到2019年的14.06%。研究结果可为大屿岛乃至我国类似无居民海岛的合理开发与永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居民海岛 生态承载力 水土保持服务 海岸侵蚀
下载PDF
Progress in China's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oretical Technologies 被引量:28
16
作者 ZOU Caineng YANG Zhi +10 位作者 ZHU Rukai ZHANG Guosheng HOU Lianhua WU Songtao TAO Shizhen YUAN Xuanjun DONG Dazhong WANG Yuman WANG Lan huang jinliang WANG Shuf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938-971,共34页
The new century has witnessed a strategic breakthrough in unconventional oil & gas.Hydrocarbon accumulated in micro-/nano-scale pore throat shale syste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omain that could replace current o... The new century has witnessed a strategic breakthrough in unconventional oil & gas.Hydrocarbon accumulated in micro-/nano-scale pore throat shale system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omain that could replace current oil & gas resources.Unconventional oil & gas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energy demand.Tight gas,CBM,heavy oil and asphaltic sand have served as a key domain of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with tight oil becoming a 'bright spot' domain and shale gas becoming a 'hotspot' domain.China has made great breakthroughs in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resources,such as tight gas,shale gas,tight oil and CBM,and great progress in oil shale,gas hydrate,heavy oil and oil sand.China has an estimated(223-263)×10~8t of unconventional oil resources and(890-1260)×l0^(12)m^3 of gas resources.China has made a breakthrough for progress in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study.New progress achieved in fine-grained sedimentary studies related to continental open lacustrine basin large-scale shallow-water delta sand bodies,lacustrine basin central sandy clastic flow sediments and marine-continental fine-grained sedimen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basin central reservoir bodies.Great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geology in respect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 technology,multi-scale data merging and physical simulation of formation conditions.Overall characterization of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via multi-method and multi-scale becomes increasingly popular and facilita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geological theory,method and technology.The formation of innovative,continuou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eory,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amework of the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geological theory system,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geological feature,formation mechanism,distribution rule and core technology of unconventional oil& gas geological study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extensive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of unconventional oil &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veloped rapidly,including some key evalu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sweet spot zone' integrated evaluation and a six-property evaluation technique that uses hydrocarbon source,lithology,physical property,brittleness,hydrocarbon potential and stress anisotropy,and some key develop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includ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horizontal drilling & completion and "factory-like" operation pattern, "man-made reservoir" development,which have facilitated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unconventional oil & gas.These breakthroughs define a new understanding in four aspects:①theoretical innovation;② key technologies;③ complete market mechanism and national policy support;and ④ well-developed ground infrastructure,which are significant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cycle of petroleum industry,accelerating the upgrade and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and altering the global traditional energ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开发 理论技术 exploration CONTINENTAL DOMAIN systems 基础设施 非常规油气
下载PDF
Shale Gas Formation and Occurrence in China: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otential 被引量:9
17
作者 ZOU Caineng YANG Zhi +10 位作者 PAN Songqi CHEN Yanyan LIN Senhu huang jinliang WU Songtao DONG Dazhong WANG Shufang LIANG Feng SUN Shasha huang Yong WENG Ding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249-1283,共35页
Shale ga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It is known as a form of self-contained source-reservoir system with large and continuous dimensions. Through years of consider... Shale ga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It is known as a form of self-contained source-reservoir system with large and continuous dimensions. Through years of considerable exploration efforts, China has identified three large shale gas fields in the Fuling, Changning and Weiyuan areas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has announced more than 540 billion m^3 of proven shale gas reserves in marine shale systems. The geological theories for shale gas development have progressed rapidly in China as well. For example, the new depositional patterns have been introduced for deciphering the paleogeography and sedimentary systems of the Wufeng shale and Longmaxi shale in the Sichuan Basin. The shale gas storage mechanism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s differing from 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in that it is adsorbed on organic matter or a mineral surface or occurs as free gas trapped in pores and fractures of the shal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the techniques of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have provided new insights on how gas molecules are stored in micro- and nano-scale porous shales. Furthermore, newly-developed concepts and practices in the petroleum industry, such as hydraulic fracturing,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and multiwell horizontal drilling, have made the production of this unevenly distributed but promising unconventional natural gas a reality. China has 10–36 trillion m^3 of promising shale gas among the world's whole predicte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206.6 trillion m^3. China is on the way to achieving its goal of an annual yield of 30–50 billion m^3 by launching more trials within shale gas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中国 技术可采储量 天然气生产 状态 四川盆地 气体分子 地质理论
下载PDF
多晶ZnO纳米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
18
作者 徐卓越 黄金亮 +2 位作者 李丽华 李谦 顾永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3-76,共4页
以六水硝酸锌[Zn(NO_3)_2·6H_2O]为锌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多晶氧化锌(ZnO)纳米粉,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温度退火来调整ZnO纳米粉的尺寸和形貌。并对多晶ZnO纳米粉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为具有... 以六水硝酸锌[Zn(NO_3)_2·6H_2O]为锌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多晶氧化锌(ZnO)纳米粉,并通过不同的热处理温度退火来调整ZnO纳米粉的尺寸和形貌。并对多晶ZnO纳米粉的物相、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均为具有六方相纤锌矿结构的多晶ZnO纳米粉;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多晶ZnO纳米粉的粒径先减小后增大,其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450℃条件下,粒径最小为20nm,且均匀,光致发光光谱强度最强位置为469nm,在650℃条件下,粒径最大为82nm,且不均匀,光致发光光谱强度最弱位置为39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ZnO纳米粉 纤锌矿 光致发光
原文传递
穴位埋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金良 宁兴连 +5 位作者 燕军 马军杰 李峰 任英杰 梁宁燕 李茜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97-100,共4页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ODI、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ODI、VAS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ODI、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ODI、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优于塞来昔布胶囊内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腰背肌筋膜炎 塞来昔布胶囊 ODI VAS
下载PDF
Al和S共掺杂金红石型TiO_2第一性原理研究
20
作者 李森林 黄金亮 +2 位作者 宁向梅 陈永超 师清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6-159,163,共5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Al单掺杂和S单掺杂以及Al/S共掺杂金红石相TiO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Al单掺杂导致禁带宽度减小为1.79eV,并且在价带上方形成了一条杂质能带;S单掺杂导致...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Al单掺杂和S单掺杂以及Al/S共掺杂金红石相TiO_2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Al单掺杂导致禁带宽度减小为1.79eV,并且在价带上方形成了一条杂质能带;S单掺杂导致费米能级上移靠近导带,直接带隙减小为0.816eV;Al/S共掺杂导致能带结构中出现了3条杂质能带,直接带隙约0.841eV,杂质能级主要由Al原子的3p轨道和S原子的3p轨道组成。Al/S共掺杂后使TiO_2的吸收带产生红移,在可见光区具有较大的吸收系数,能够增强电子传输能力和抑制电子空穴对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TiO2 第一性原理 Al-S共掺杂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