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儿童医院1998~2001年轮状病毒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孙利炜 童志礼 +13 位作者 李丽红 章菁 陈琦 郑丽舒 刘静 谢华萍 王承训 张丽杰 ivanoff b Glass RI bresee JS Jiang XI Kilgore PE 方肇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 为在中国开发和应用轮状病毒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哨点监测 ,在长春市儿童医院 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进行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粪便标本 ,轮状病毒检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 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目的 为在中国开发和应用轮状病毒疫苗提供流行病学背景资料。方法 以医院为基础的哨点监测 ,在长春市儿童医院 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进行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和粪便标本 ,轮状病毒检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和 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毒株分型用ELISA和 或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所有资料录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年监测中共调查 2 3 4 3例腹泻患儿 ,收集便样 12 11份 ,轮状病毒检出率门诊患儿和住院患儿分别为 3 1.0 %和 52 .9%。轮状病毒感染 95.0 %发生于 2岁以下儿童。每年寒冷季节流行 (11月到次年 3月 )。流行的轮状病毒G血清型依次为G1(82 .4% )、G2 (5.0 % )、G3 (3 .3 % )和G 4(0 .9% ) ,P基因型以P[8]和P[4]为常见。共检出 9种P~G结合的毒株 ,其中世界常见的 4种流行株占 75.6%。结论 轮状病毒流行毒株呈现超常多样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市 儿童医院 1998~2001年 轮状病毒 监测 流行病学 腹泻
原文传递
昆明市儿童医院1998~2001年轮状病毒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丽杰 杜曾庆 +12 位作者 章青 康宏宇 郑丽舒 刘晓梅 谢华萍 杨红雁 王艳春 ivanoff b GlassRI breseeJS Jiang X Kilgore PE 方肇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 了解昆明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方法 以昆明市儿童医院为哨点监测,监测对象为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和分型。病毒检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目的 了解昆明市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状况。方法 以昆明市儿童医院为哨点监测,监测对象为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和分型。病毒检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用ELISA和/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结果 3年监测中共收集466份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轮状病毒的检出率为52.8%(246/466)。轮状病毒感染97%发生于2岁以下儿童。感染有明显的季节性,10~12月份是流行季节。对204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分型,G1型为流行优势株,占47.5%,其次为G2型(17.6%)、G3型(15.7%)G9型(4.9%)和G4型(1.0%)。P基因型以P[4]、P[8]和P[6]型为常见。最常见的P-G组合型是P[4]G2,占34.1%(14/41),其次是P[8]G1和P[6]G9,分别占29.3%(12/41)和12.2%(5/41),还有其他7种不常见的P-G组合的毒株类型。结论 轮状病毒是昆明地区儿童腹泻住院的主要病原,毒株呈现型的多样性,应该开发和应用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控制其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市 儿童医院 1998-2001年 轮状病毒 哨点监测 腹泻
原文传递
北京友谊医院1998~2001年轮状病毒哨点监测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童志礼 马莉 +12 位作者 章菁 侯安存 郑丽舒 金宗平 谢华萍 马兰 张丽杰 ivanoff b Glass RI bresee JS JIANG Xi Kilgore PE 方肇寅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 了解 5岁以下儿童中以医院为基础的轮状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按WHO轮状病毒监测的通用方法 (CID 98)进行 ,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用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从 1998年 ... 目的 了解 5岁以下儿童中以医院为基础的轮状病毒流行情况。方法 按WHO轮状病毒监测的通用方法 (CID 98)进行 ,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用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从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收集的4 8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 ,检出阳性标本 12 3份 ,总的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为 2 5 .4 % ,住院和门诊患儿检出率分别是 31.6 %和 2 7.3% ,而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 ,则可以引起高达 4 6 .2 %急性腹泻住院率。腹泻患儿发病呈现两个明显的季节高峰 :一个由细菌性痢疾引起的夏季 (6~ 9月 )发病高峰 ,另一个是轮状病毒感染腹泻造成的秋冬季 (10~ 12月 )发病高峰。轮状病毒感染 96 .8%发生于 3岁以下幼儿 ,主要在 6~ 11月龄 (38.2 % )和 1~ 2岁 (2 8.5 % )年龄组 ,轮状病毒感染率在 6~ 35月龄年龄段最高。流行的轮状病毒G血清型依次为G1(5 5 .3% )、G2 (2 6 .8% )、G3(9.8% )和G4 (0 .8% ) ,没有发现G9型 ,10份 (8.1% )标本未能分型 ,混合感染 (0 .8% )罕见。结论 轮状病毒腹泻是北京市儿童的重要传染病 ,开发应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将对减轻轮状病毒疾病负担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友谊医院 轮状病毒 哨点监测 腹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