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许昌市地热地质特征研究
1
作者 蒋朝军 涂良权 曹渊 《地下水》 2023年第5期39-42,70,共5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许昌市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非常低,严重影响许昌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文依托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通过收集在利用的地热井资料和系统的地热地质...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对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有着重要的意义。许昌市地热资源丰富,但研究程度非常低,严重影响许昌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文依托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项目,通过收集在利用的地热井资料和系统的地热地质勘查,全面分析评价许昌市地热地质条件,以期为许昌市乃至华北平原地区地热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研究区地温异常展布特征与基底埋深、基底岩性、断层密切相关,鄢陵凸起和断层附近是寻找地热资源的经济合理地段;馆陶组热储层是研究区重点热储层,全区广泛分布;古生界岩溶裂隙热储层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且西部比东部更具开发价值;地热水是由降水入渗补给形成,补给、径流方向由西北向东南,补给来源较远,补给量不太充分,更新周期较长,以静储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市 地热 地质特征 分析研究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品质特征与差异性探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全友 邢晓亮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杨絮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101,共10页
为探究养殖与野生大黄鱼品质的差异性,与现有主要养殖模式(深水网箱S1、围网S2、多通框网箱S3、池塘S4和筏式小网箱S5)中大黄鱼的外观、质构、基本营养、脂肪酸、氨基酸、风味物质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黄鱼鳞片... 为探究养殖与野生大黄鱼品质的差异性,与现有主要养殖模式(深水网箱S1、围网S2、多通框网箱S3、池塘S4和筏式小网箱S5)中大黄鱼的外观、质构、基本营养、脂肪酸、氨基酸、风味物质和矿物元素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黄鱼鳞片紧致、完整,体表光泽,粘液透明,眼球饱满;野生鱼的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剪切力显著高于养殖鱼(p<0.05),养殖鱼间内聚性、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野生鱼的粗脂肪含量为9.76%,显著小于养殖鱼(10.74%~14.00%)(p<0.05),且其粗蛋白含量为21.02%,显著高于养殖鱼(17.05%~17.35%)(p<0.05);野生和养殖大黄鱼的脂肪酸组成中Σ饱和脂肪酸(SFA)>Σ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Σ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而野生鱼的Σ(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为12.84%、ΣPUFA(n-6)为2.15%和ΣPUFA(n-3)为14.22%,均低于养殖鱼;野生鱼的总氨基酸(TAA)含量为14.64%、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为7.40%、半必需氨基酸(SEAA)含量为1.31%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为5.93%,均显著高于养殖鱼(p<0.05);野生和养殖鱼的次黄嘌呤核苷酸(IMP)含量分别为0.80μmol/g和0.98~1.03μmol/g,在所有呈味核苷酸中最高。野生鱼和养殖鱼常量元素含量Ca>K>Na>Mg,微量元素Cu含量最小。野生和养殖鱼Zn:Cu,野生、S1和S2的Zn:Fe,均在合理范围内。本研究可为提升养殖大黄鱼品质和优化养殖模式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养殖模式 外观 质构 营养 滋味
下载PDF
不同养殖阶段大黄鱼体色及营养成分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郭全友 邢晓亮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李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4-33,共10页
目的以围网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比较养殖阶段大黄鱼体形、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性,旨在分析季节变化和生长周期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营养差异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大黄鱼(W)为参照,分别对不同养殖阶段的大黄鱼(养殖到7月、10月、次年1月... 目的以围网养殖大黄鱼为研究对象,比较养殖阶段大黄鱼体形、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差异性,旨在分析季节变化和生长周期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营养差异的影响。方法以野生大黄鱼(W)为参照,分别对不同养殖阶段的大黄鱼(养殖到7月、10月、次年1月的小黄鱼分别用S0,S1,S2表示)进行体形指标、鲜度指标、色差、营养指标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养殖阶段大黄鱼体色与营养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养殖和野生大黄鱼鲜度均符合一级品要求;野生鱼的体长/体高值>养殖鱼的体长/体高值;野生鱼的肥满度大于养殖鱼的肥满度;脂肪含量呈下降趋势。野生鱼b*值大于S0的b*值(P<0.05),但小于S1和S2的b*值(P>0.05);野生鱼的饱和脂肪酸总量大于养殖鱼,差异显著(P<0.05);野生鱼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大于养殖鱼;野生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总量小于养殖鱼;野生鱼的动脉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大于养殖鱼;野生鱼的多烯指数小于养殖鱼的多烯指数;野生鱼和养殖鱼的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半必需氨基酸(SEAA)含量;野生鱼的TAA(总氨基酸)含量>养殖鱼TAA含量,野生鱼的F值<养殖鱼的F值;野生鱼和S2的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2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S0和S1却相反。结论大黄鱼围网养殖的养殖周期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鱼体肥满度和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阶段 大黄鱼 体色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两种饵料对养殖大黄鱼体色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全友 李松 +2 位作者 姜朝军 李保国 王鲁民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6期69-74,共6页
以多通框养殖大黄鱼为对象,比较喂养鲜杂鱼和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的形体、色泽、质构和营养等差异性,旨在探究不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的体色和品质影响,为选择优质饲料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相比于鲜杂组,全长、体长... 以多通框养殖大黄鱼为对象,比较喂养鲜杂鱼和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的形体、色泽、质构和营养等差异性,旨在探究不同饵料对养殖大黄鱼的体色和品质影响,为选择优质饲料提供理论基础。结果显示: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相比于鲜杂组,全长、体长、体高、体重和肥满度均显著较高(P<0.05);体表色泽中,黄蓝值显著较高(P<0.05),且腹部显著高于背部和尾部,腹部和背部均有从头部至尾部方向先上升后下降或先下降后上升的分布规律,其中内尾(近头端)之间和外尾(远头端)之间的色泽均无显著差异,但内尾和外尾有显著差异(P<0.05);质构指标中M1内聚性<M2(P<0.05),其余质构指标差异性不显著;理化指标中M1与M2持水力、pH和Aw差异性均不显著,M1的TVB-N>M2(P<0.05),均符合一级鲜鱼标准;喂养配合饵料的大黄鱼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鲜杂组(P<0.05),粗脂肪显著较高(P<0.05),与传统筏式小网箱模式养殖大黄鱼相比均较低。表明大黄鱼鱼体各部位色泽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配合饵料添加含虾青素的南极磷虾对黄色素颗粒聚集密切相关;多通框网箱养殖模式下鱼类活动范围大,可促进鱼的摄食和运动量增加,起到改善形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大黄鱼 饵料 体色 品质
下载PDF
深水网箱养殖和野生大黄鱼营养及品质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全友 刑晓亮 +3 位作者 王磊 宋炜 姜朝军 王鲁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年第1期53-60,共8页
以野生和深水网箱分阶段养殖(D0:初始、D1:第3个月、D2:第6个月)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对象,对其生长、色泽、粗营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进行比较,探究大黄鱼养殖过程的生长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养殖鱼肥满度比野生鱼约小... 以野生和深水网箱分阶段养殖(D0:初始、D1:第3个月、D2:第6个月)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对象,对其生长、色泽、粗营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进行比较,探究大黄鱼养殖过程的生长和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养殖鱼肥满度比野生鱼约小25%,养殖鱼分阶段体长/体高和肥满度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当养殖6个月时与野生鱼无显著差异;野生鱼脂肪含量低于养殖鱼,约占养殖鱼的70%,养殖鱼脂肪含量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养殖鱼粗蛋白仅占野生鱼的80%左右。养殖鱼与野生鱼亮度差异不大,颜色偏红,第3和第6个月时,体色变黄;饱和脂肪酸(Σ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ΣMUFA)野生鱼>养殖鱼,多不饱和脂肪酸(ΣPUFA)和Σ(C20:5(EPA)+C22:6(DHA))野生鱼<养殖鱼,动脉粥样硬化指数(IA)和血栓形成指数(IT)野生鱼>养殖鱼,多烯指数(PI)野生鱼<养殖鱼;野生鱼和养殖鱼的非必需氨基酸(NE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SEAA),总氨基酸(TAA)、NEAA、EAA和SEAA野生鱼>养殖鱼,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比(F)野生鱼<养殖鱼,养殖过程TAA、NEAA、EAA和SEAA均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EAA/TAA、EAA/NEAA和F值呈下降趋势,而NEAA/TAA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仿生态分阶段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可有效降低大黄鱼肥满度和脂肪含量,提升鱼体色泽和营养品质,为优化大黄鱼品质和养殖技术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分阶段生态养殖 深水网箱 体色 营养
下载PDF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单珂 郭全友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李保国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8年第3期4-8,共5页
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和滋味好,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受微生物、物理和酶作用极易腐败变质,限制了其货架期和流通半径。生物保鲜剂具有天然、安全和易降解等优点,且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近年来在水产品保鲜中得到较多研究与应用... 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和滋味好,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受微生物、物理和酶作用极易腐败变质,限制了其货架期和流通半径。生物保鲜剂具有天然、安全和易降解等优点,且具有良好的抑菌特性,近年来在水产品保鲜中得到较多研究与应用。本文阐述了几种常用生物保鲜剂茶多酚、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的抑菌机理,以及复合保鲜剂在水产品中的使用,并介绍了生物保鲜剂结合可食性膜和预测微生物学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旨在为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生物保鲜剂 抑菌机理 预测微生物学 可食性膜
下载PDF
养殖大黄鱼鲜度保持及特定腐败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阳 郭全友 +1 位作者 姜朝军 杨絮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24,共10页
目的了解养殖大黄鱼鲜度与特定腐败菌致腐性的紧密关系,从高效抑菌角度出发,为有效延长大黄鱼贮藏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等3个方面综述大黄鱼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鉴于各类保鲜手段多以控制鱼体腐败菌为切入点... 目的了解养殖大黄鱼鲜度与特定腐败菌致腐性的紧密关系,从高效抑菌角度出发,为有效延长大黄鱼贮藏货架期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等3个方面综述大黄鱼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鉴于各类保鲜手段多以控制鱼体腐败菌为切入点,对大黄鱼特定腐败菌的种类、腐败能力及应用价值等进行阐述,着重分析群体感应系统对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影响。结果微冻、冰温等保鲜技术由于设备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仍受限,大黄鱼特定腐败菌群体感应调控机理尚不明晰,针对天然群体感应抑制剂种类的研究较少。结论复合保鲜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大黄鱼保鲜领域的总体趋势,探明以群体感应为靶点的特定腐败菌致腐机制是实现大黄鱼靶向抑菌、优化贮藏参数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保鲜 特定腐败菌 致腐机制 靶向抑菌
下载PDF
水产品特定腐败菌及其在鲜度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小敏 周国燕 +2 位作者 郭全友 姜朝军 杨絮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0年第6期100-107,共8页
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品腐败变质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其原因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Os)与水产品腐败机制密切相关。特定腐败菌是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 近年来,为了降低水产品腐败变质带来的经济损失,对其原因进行不断深入研究,揭示了特定腐败菌(Specific Spoilage Organism,SSOs)与水产品腐败机制密切相关。特定腐败菌是导致水产品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水产品腐败过程中特定腐败菌的生长代谢及腐败特征。研究SSOs种群特征和生长代谢规律,对数字化预测水产品货架期和抑菌保鲜等具有较大的潜在价值。本文重点分析了SSOs特征和代谢物定量致腐能力指标,阐述了基于SSOs数学模型预测水产品货架期和水产品保鲜技术应用,旨在为控制腐败菌和延长水产品货架期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特定腐败菌(SSOs) 群体感应(QS) 预测微生物学 抑菌保鲜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with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to Determination of Rifampincin Isoniazid and Pyrazinamide Tablets 被引量:3
9
作者 DU Lin-na WU Li-hang +5 位作者 LU Jia-hui GUO Wei-liang MENG Qing-fan jiang chao-jun SHEN Si-le TENG Li-ro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18-523,共6页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we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estalishing quantative analysis models with near infrared(NIR)diffuse reflectan...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NN)we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estalishing quantative analysis models with near infrared(NIR)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s of rifampincin(RMP),isoniazid(INH)and pyrazinamide(PZA)in rifampicin isoniazid and pyrazinamide tablets.Savitzky-Golay smoothing,first derivative,second derivative,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and 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transform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pretreating raw NIR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a.The raw and pretreated spectra were divided into several regions,depending on the average spectrum and RSD spectru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method was used for analyzing the raw and pretreated spectra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mensions of input data.The optimum spectral regions and the models' parameters were chosen by comparing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values which were obtained by leave-one-out cross-validation method.The RMSECV values of the RBFNN models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s of RMP,INH and PZA were 0.00288,0.00226 and 0.00341,respectively.Using these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contents of INH,RMP and PZA in prediction set,the RMSEP values were 0.00266,0.00227 and 0.00411,respectively.These result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from PLS models and BPNN models.With additional advantages of fast calculation speed and less dependence on the initial conditions,RBFNN is a suitable tool to model complex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平异烟肼 抗结核药 吡嗪酰胺 反射光谱分析
下载PDF
旋转插头设计验证及可靠性研究
10
作者 江朝军 余嘉 +3 位作者 沈存辉 付杰 王凌霄 李平 《环境技术》 2022年第5期51-55,共5页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关于美标旋转插头的整体可靠性设计结构布局,通过多种设计方案验证,实现内部相关件的精准组合且使旋转插头在插入插座时,实现360°自由旋转,当然实现这一精准组合不仅在结构上面做到完美配合连接,同时在内部相关核... 该项目深入研究了关于美标旋转插头的整体可靠性设计结构布局,通过多种设计方案验证,实现内部相关件的精准组合且使旋转插头在插入插座时,实现360°自由旋转,当然实现这一精准组合不仅在结构上面做到完美配合连接,同时在内部相关核心连接件的材质、变形量、韧性、摩擦力、摩擦系数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研究与考量,本项目设计旋转插头基本工作原理为:通过内部导电环与插销进行一体化注塑成型连接—由支撑架做固定—弹簧直接固定在下盖—弹簧装于凹形状接触端子内作为弹簧导向—凹型接触端子支撑架固定导向—上下盖组装完成后—弹簧自身发挥弹力作用使凹行接触端子与导电环接触—最终使电源线与插销连接导通实现360°自由可靠旋转;使其做到不但在外形结构上面做到完美,更多在使用应用层面得到更好,更舒适的用户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0°自由旋转 摩擦力 摩擦系数 变形量 凹型接触端子
下载PDF
商城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研究
11
作者 涂良权 王军强 +2 位作者 蒋朝军 彭成 黄凯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由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协同作用诱发,降雨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激发因子,气象预报预警可有效预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商城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以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为基础... 绝大多数地质灾害由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协同作用诱发,降雨是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激发因子,气象预报预警可有效预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商城县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质灾害发育,以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为基础划分为4个地质灾害预警区。充分考虑降雨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对重点预警区及次重点预警区采用临界日综合有效过程降雨量模型判据法,进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城县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判据
原文传递
电火花等离子体熔蚀法制备PtRh20合金粉末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宗伦 胡发平 +2 位作者 刘伟廷 蒋朝军 代禹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3,共4页
采用电火花等离子体法在超纯水中制备了铂铑合金(PtRh20)粉末,利用ICP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制粉过程中的杂质含量变化、成品粉末表面形貌、成分及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火花等离子体熔蚀法制备PtRh2... 采用电火花等离子体法在超纯水中制备了铂铑合金(PtRh20)粉末,利用ICP光谱分析仪、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对制粉过程中的杂质含量变化、成品粉末表面形貌、成分及粒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火花等离子体熔蚀法制备PtRh20合金粉末效率可达1000 g/h,粉末纯度较高,由成分相同的高球形度颗粒和絮状物组成,粉末粒径基本在5~60μm之间,平均粒径2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等离子体 纯净水介质 PtRh20合金 粉末形貌 粒度分析
原文传递
Novel PLGA Microspheres for Sustained Deliver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被引量:3
13
作者 XIE Jing LI Xin +3 位作者 jiang chao-jun LEE Robert Jian-guang ZHOU Yu-lin TENG Le-sh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03-1005,共3页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微球技术 PLGA 交付 聚乙烯亚胺 阳离子剂 多重乳液 溶剂挥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