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发射参数分析的红层泥岩高周循环加卸载损伤及变形特性
1
作者 于天佑 蒋关鲁 +3 位作者 饶千竺 陈虹羽 吴霖 刘先峰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5,共14页
为研究不同应力上限及加载频率条件下软弱红层泥岩的损伤及变形特性,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手段开展高周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分析应力上限与加载频率对红层泥岩损伤及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上限低于屈服临界动应力值时,泥岩... 为研究不同应力上限及加载频率条件下软弱红层泥岩的损伤及变形特性,基于声发射损伤监测手段开展高周循环加卸载试验,系统分析应力上限与加载频率对红层泥岩损伤及裂纹扩展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应力上限低于屈服临界动应力值时,泥岩经历先剪缩后缓慢剪胀的过程,岩样中微裂隙的发展与黏土矿物的膨胀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低频AE信号产生于静载阶段,而高频AE信号主要出现在循环加载阶段,且随加载频率的增大,超过300 kHz的超高频声AE信号占比逐渐增大;红层泥岩循环荷载下所产生的裂纹总体以张拉裂纹为主,但第I阶段剪切裂纹占比相对其他阶段较大,且随着动应力幅值减小或加载频率的增大,剪切裂纹所占比例减小;在裂隙自愈合效应下,泥岩中由动载引起的损伤裂隙会被逐渐修复,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声发射Kaiser效应逐渐减小甚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循环荷载 声发射参数分析 裂纹扩展模式 裂隙自愈合效应
下载PDF
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加固隧道洞口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
2
作者 冯海洲 蒋关鲁 +4 位作者 何梓雷 郭玉丰 何晓龙 刘先峰 胡金山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5,共12页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在降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以某处采用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支护的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为原型,开展几何比尺为1∶5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后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失稳变形规律。结果表明... 针对山岭隧道洞口在降雨、地震等因素作用下易产生变形破坏的问题,以某处采用框架梁与锚索桩板墙支护的隧道洞口边坡工程为原型,开展几何比尺为1∶50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降雨后地震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及失稳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后坡面无局部破坏,地震作用下边坡的破坏过程可归纳为坡顶张拉破坏—坡脚剪切溃裂—坡体整体失稳滑动,边坡表现为张拉—剪切型破坏;边坡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呈层状分布,“高程效应”与“趋表效应”显著,均随输入正弦波频率、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边坡土体峰值应变分布与坡体滑动破坏面较吻合;桩体锚索轴力与输入正弦波频率、幅值呈正相关,强震作用下锚索轴力增幅显著;桩后峰值土压力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桩体嵌固段内桩土压力最大;桩体弯矩呈“b”型分布,嵌固段内桩体峰值弯矩最大,抗震设计中应注意验算其抗弯强度;桩后土压力与桩体加速度FFT谱幅值主要集中于低频段,结构动力响应主要受地震波低频段部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口边坡 框架梁 锚索桩板墙 降雨 地震 动力响应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Dynamic response and failure process of horizontal-layered fractured structure rock slope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3
作者 WANG Tong LIU Xianfeng +5 位作者 HOU Zhaoxu XU Jiahang ZHANG Jun YUAN Shengyang jiang guanlu HU Jinsh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882-900,共19页
Rock slope with horizontal-layered fractured structure(HLFS)has high stability in its natural state.However,a strong earthquake can induce rock fissure expansion,ultimately leading to slope failure.In this study,the d... Rock slope with horizontal-layered fractured structure(HLFS)has high stability in its natural state.However,a strong earthquake can induce rock fissure expansion,ultimately leading to slope failure.In this study,the dynamic response,failure mode,an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slope with HLFS under strong earthquake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the large-scale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On this basis,multiple sets of numerical calculation models were further established by UDEC discrete element program.Fiv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parametric stud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including slope height,slope angle,bedding-plane spacing and secondary joint spacing as well as bedrock dip angl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ilure process of rock slope with HLFS under earthquake action is mainly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i.e.,the tensile crack of the slope shoulder joints and shear dislocation at the top bedding plane,the extension of vertical joint cracks and increase of shear displacement,the formation of step-through sliding surfaces and the instability,and finally collapse of fractured rock mass.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slopes exhibits elevation amplification effect and surface effect.Numerical simulations indicate that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slopes with HLFS exhibit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lope height and angle,but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bedding-plane spacing,joint spacing,and bedrock dip angle.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eismic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weathered rock slo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behavior Horizontal layered Weathered rock slope Shaking table test Failure mode
原文传递
Experimental study on seismic reinforcement of bridge foundation on silty clay landslide with inclined interlayer
4
作者 Lei Da Xiao Hanmo +3 位作者 Ran Jianhua Luo Bin jiang guanlu Xue Tianla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4年第1期193-207,共15页
A shaking table test for a bridge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anti-slide piles on a silty clay landslide model with an inclined interlayer was performed.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and ... A shaking table test for a bridge foundation reinforced by anti-slide piles on a silty clay landslide model with an inclined interlayer was performed.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and anti-slide piles were analyzed i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The dynamic response law of a silty clay landslide with an inclined interlayer was summarized.The spacing between the rear anti-slide piles and bridge foundation should be reasonably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requirements,to avoid the two peaks in the forced deformation of th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The“blocking effect”of th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reduc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orward anti-slide piles.The stress-strain response of silty clay was intensified as the vibration wave field appeared on the slope.Since the vibration intensified,the thrust distribution of the landslide underwent a process of shifting from triangle to inverted trapezoid,the difference in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between the bearing platform and silty clay landslide tended to decrease,and the spectrum amplitude near the natural vibration frequency increased.The rear anti-slide piles were able to slow down the shear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in front of the piles and avoid excessive acceleration response of the bridge foundation pi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ty clay landslide inclined interlayer shaking table test anti-slide pile bridge foundation pile
下载PDF
饱和红层泥岩填料动力及耗散能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康 刘先峰 +3 位作者 蒋关鲁 袁胜洋 潘申鑫 余祯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1-579,共9页
路基基床变形控制是保证高速铁路线路平顺性的重要前提之一,基床变形由外部荷载和路基填料动力特性决定。通过不同围压和动应力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红层泥岩填料动力及能量耗散特性,结果表明:饱和红层泥岩填料的累积变形、应变速... 路基基床变形控制是保证高速铁路线路平顺性的重要前提之一,基床变形由外部荷载和路基填料动力特性决定。通过不同围压和动应力下的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饱和红层泥岩填料动力及能量耗散特性,结果表明:饱和红层泥岩填料的累积变形、应变速率和等效模量具有内在相关性,可通过状态边界面表征。围压变化将引起状态边界面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动应力则决定了填料动力响应在状态边界面中的位置。填料耗散能具有两阶段特征,先随振次增加而衰减随后到达稳定状态。填料的累积变形、变形速率和等效模量与耗散能大小有关,同样可通过状态边界面表征,耗散能则受动应力水平影响。当相对能量水平低于20%,填料累积变形最终能够稳定,处于动力稳定状态;当相对能量水平位于20%~60%,填料处于动力临界状态;而当相对能量水平高于60%,填料的长期稳定性无法保证,处于动力失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层泥岩 高速铁路 路基填料 动力特性 耗散能
原文传递
正弦波与EL波作用下桩身土压力响应对比研究
6
作者 陈虹羽 蒋关鲁 +2 位作者 何晓龙 刘勇 田鸿程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8-1717,共10页
为研究正弦波与EL波作用下抗滑桩支挡的高陡边坡桩身前后土压力响应差异,设计完成振动台试验进行响应分析。桩身前、后土压力分别呈倒三角形及抛物线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靠近桩顶、滑面附近,且桩后土压力略大于桩前。因存在频段耦合效应... 为研究正弦波与EL波作用下抗滑桩支挡的高陡边坡桩身前后土压力响应差异,设计完成振动台试验进行响应分析。桩身前、后土压力分别呈倒三角形及抛物线型分布,峰值分别位于靠近桩顶、滑面附近,且桩后土压力略大于桩前。因存在频段耦合效应,正弦波与EL波产生的桩身前、后土压力峰值的差值随加速度峰值的提高较为波动,整体在0.5g达到峰值,分别达到3.242 kPa和2.268 kPa。通过FFT分析,EL波作用下,相对于桩后土压力,桩前土压力具有更强的低频放大效应;桩后土压力在高震级时,其次频带内的最大峰值频率会有较明显向低频带靠近的趋势。利用小波包分析频带划分均匀和时频局部化特性,得到2个峰值点处各频带小波重构分量。结果表明,正弦波与EL波工况下都是测点土压力第1频带(0~6.25 Hz)重构信号较为接近原始信号,即加载波卓越频率所在子频带对土压力响应影响最大,且就第1频带重构分量土压力最大值数值而言,正弦波约为EL波的1.15~1.85倍。此外,大震级时EL波第2频带(6.25~12.50 Hz)小波分量对桩后土压力影响较大。考虑到地震波的成分复杂,常用试验加载波正弦波与实测EL波在时域、频域特性差异较大,所引起的响应存在不同,因此对于边坡工程中支挡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应选择实测天然地震波作为加载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波 EL波 边坡与抗滑桩 动土压力 小波包 振动台
下载PDF
降雨后地震作用下基覆型边坡动力响应特性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冯海洲 蒋关鲁 +5 位作者 郭玉丰 何梓雷 何博裕 胡金山 李杰 袁胜洋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2,共12页
基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后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并结合边际谱损伤识别及宏观破坏过程,探讨该边坡损伤发展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边坡PGA放大系数随正弦波峰值加速度及荷载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0.7倍坡... 基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基覆型边坡在降雨后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并结合边际谱损伤识别及宏观破坏过程,探讨该边坡损伤发展过程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边坡PGA放大系数随正弦波峰值加速度及荷载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0.7倍坡高附近放大效应最大,存在“趋表效应”及“高程效应”;土体应变随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坡脚与坡顶变形差异较大;动土应力以及动孔隙水压力均随峰值加速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滑坡启动阶段显著增加;边坡在动力作用下损伤始于坡顶附近,随后坡脚产生剪切破坏;土体的应变发展与边际谱损伤识别过程较为一致;边坡变形可划分为微小变形—小变形—大变形破坏3个阶段,表现为张拉-剪切型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覆型边坡 降雨 地震 动力响应 破坏模式 振动台模型试验
下载PDF
新型桩板结构路基在季节冻土区的适用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树明 蒋关鲁 +3 位作者 杜登峰 廖祎来 薛元 李安洪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1-549,共9页
针对莫喀(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胀病害防治问题,提出了铺设保温板垫层的新型桩板结构路基.通过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聚氨酯板(PU)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3种保温材料性能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型桩板结构... 针对莫喀(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胀病害防治问题,提出了铺设保温板垫层的新型桩板结构路基.通过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聚氨酯板(PU)和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3种保温材料性能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型桩板结构路基中的保温板可采用在保温隔热、隔水防渗和抗压性能方面表现良好的XPS保温板.通过建立热弹塑性冻胀计算模型,研究了冻胀力作用下保温板铺设范围、厚度、路基填高和外界温度对新型桩板结构路基受力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保温板铺设范围延伸到线路两端的信号线槽处时,可以更好地阻滞外界负温向下传递(减小冻深),抑制因桩板结构周边土体冻胀对结构物产生的不良影响;随着保温板厚度的增大,冻胀量呈指数形式减小,冻深呈抛物线形减小,保温板上表面处起到抑制外界负温向下传递的作用,下表面处起到控制下部土体温度耗散的作用;增大路基填高,有利于抑制路基冻胀量,减少保温板的使用厚度,当路基填高0.8 m时,保温板垫层厚度需大于0.40 m;当路基填高2.8 m时,保温板垫层厚度需大于0.3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桩板结构 XPS保温板 季节性冻土区 数值仿真 高速铁路
下载PDF
地基对加筋土挡墙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鹏 蒋关鲁 +3 位作者 王宁 韩宜均 王智猛 刘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2-757,共6页
为了分析地基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开展了两组离心模型试验.首先根据相似理论确定试验相似比尺,其次根据相似比尺选取试验材料并制作模型进而开展砂土与黏土地基工况时的模型试验,最后采集并分析了填筑期与施工期的墙体位移、水平土压力... 为了分析地基对加筋土挡墙的影响,开展了两组离心模型试验.首先根据相似理论确定试验相似比尺,其次根据相似比尺选取试验材料并制作模型进而开展砂土与黏土地基工况时的模型试验,最后采集并分析了填筑期与施工期的墙体位移、水平土压力、基底竖向应力与筋材应变.结果表明:砂土地基时墙体的位移最大值位于结构的上部;黏土地基填筑阶段时墙体的位移约为砂土地基时的3倍并且加载阶段时墙底的位移可达30 cm;水平土压力系数沿着高度方向非线性分布,同时加载期的数值小于填筑期时的值;黏土地基时的墙背水平土压力系数小于砂土地基时的数值;与砂土地基时相比,黏土地基的变形可以减小面板底部竖向应力集中的趋势,使其竖向应力与自重应力比值接近1.0;与砂土地基时筋材拉力相比,由于黏土地基时墙体位移较大,因此此时底部筋材应力可增大3倍,同时筋材应变最大值出现的位置相对更远离墙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地基 位移 土压力 筋材应变
下载PDF
基于Mesri蠕变模型的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东 蒋关鲁 +3 位作者 马小斐 赵乾维 高方东 戚志慧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8,共8页
路基工后沉降直接关乎铁路行车安全性及乘车舒适性,对工后沉降的可靠预测一直是工程界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Mesri蠕变模型理论引入路基荷载下受路基宽高比影响的附加竖向应力解析式,提出了一种天然地基条件下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 路基工后沉降直接关乎铁路行车安全性及乘车舒适性,对工后沉降的可靠预测一直是工程界所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Mesri蠕变模型理论引入路基荷载下受路基宽高比影响的附加竖向应力解析式,提出了一种天然地基条件下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与依赖前期沉降观测资料的预测方法不同,本文方法适用性更为广泛,且具有模型参数少、物理意义明确、易于获取以及适合计算机编程等优点。通过与离心模型试验对比,路基工后沉降的计算值与离心机数据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精度,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经过对比发现,在铺轨完成后约2a,路基沉降逐渐趋于收敛,此时的沉降占工后总沉降的80%以上。研究成果可为初步设计阶段路基工后沉降预测提供一种简便算法,具有一定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分级堆载 蠕变模型 工后沉降 计算方法
下载PDF
一种分析岩土模型地震受力变形的方法
11
作者 邹祖银 雷达 +4 位作者 蒋关鲁 罗斌 孙诗伟 赵伟豪 王太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5-192,共8页
在国内外岩土模型动力试验中,一般以图表形式对监测区域进行逐一动态分析,无法直观形象的掌握试验模型整体受力变形,为深入分析动态响应机理带来一定的不便。以前-后排抗滑桩加固斜坡桥基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例,通过在岩土体中埋设... 在国内外岩土模型动力试验中,一般以图表形式对监测区域进行逐一动态分析,无法直观形象的掌握试验模型整体受力变形,为深入分析动态响应机理带来一定的不便。以前-后排抗滑桩加固斜坡桥基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为例,通过在岩土体中埋设一定数量的自制磷青铜带和水平加速度计,监测滑坡变形和加速度响应,结合已知测点的水平坐标和竖向坐标,利用Renka Cline随机矩阵生成方法转换为数字矩阵形式,据此绘制坡体变形及PGA放大系数的二维等势图。试验结果显示,二维等势图能合理反映斜坡PGA放大系数的变化规律,揭示振动波作用下斜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征,研究结论和试验现象保持一致,满足斜坡模型整体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要求,可以作为一种实用的试验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模型 动力试验 磷青铜带 水平加速度计 二维等势图
下载PDF
粉土密实度对斜坡动力响应特性影响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丞 苏立君 +2 位作者 张崇磊 蒋关鲁 肖思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24-4136,共13页
为研究粉土密实度对斜坡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设计密实度为稍密和中密的2组斜坡模型,开展相似比为1:15的不同密实度斜坡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地震强度和波形的地震波,对比2组斜坡的自振频率、加速度响应、频谱特性、动位移分... 为研究粉土密实度对斜坡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设计密实度为稍密和中密的2组斜坡模型,开展相似比为1:15的不同密实度斜坡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地震强度和波形的地震波,对比2组斜坡的自振频率、加速度响应、频谱特性、动位移分析和剪应力-剪应变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粉土密实度对斜坡的动力响应特性有重要影响。2组斜坡的自振频率变化率均随加载序列增加而上升,但中密斜坡的自振频率变化率的上升幅度比稍密斜坡的自振频率变化率的上升幅度小;2组斜坡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傅里叶谱幅值随坡高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但中密斜坡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傅里叶谱幅值均比稍密斜坡的小;地震波经坡体由下至上传递过程中,不同密实度斜坡对傅里叶谱主频的影响显著;斜坡的阶段位移和永久位移总体上随密实度的增大而减小;中密斜坡土体尚处于线性发展阶段,而稍密斜坡土体已进入非线性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土斜坡 振动台试验 加速度响应 频谱特性 剪切应力-应变
下载PDF
改良磷石膏的路用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维正 蒋关鲁 +1 位作者 袁德昭 鲍晶晶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8,共8页
对改良磷石膏进行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加州承载比试验.然后通过离心机模拟了不同压实度和填土高度的路基(某方案改良的磷石膏作为路基填料)的沉降情况,并通过室内压缩试验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路基顶面的最终沉降.最后得出... 对改良磷石膏进行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加州承载比试验.然后通过离心机模拟了不同压实度和填土高度的路基(某方案改良的磷石膏作为路基填料)的沉降情况,并通过室内压缩试验结合分层总和法计算路基顶面的最终沉降.最后得出满足路基强度要求的改良磷石膏最佳配合比为:半水石膏占风干磷石膏质量10%,液黏剂占风干磷石膏质量0.5%.85%、95%、100%压实度的填土高度不大于20 m的路堤可满足20 cm的沉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改良磷石膏 室内土工试验 离心机试验
下载PDF
Shaking Table Test Study on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Bridge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on Slopes 被引量:3
14
作者 Lei Da Qi Zhihui +2 位作者 jiang guanlu Wang Zhimeng Li Anho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3期403-413,共11页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nd seismic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lated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sign of a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here are the following test results: the...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mountainous and seismic areas,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related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sign of a shaking table model test,here are the following test results: the filtering effect exists in soil and is affected by the dynamic constraint conditions,the amplitude is strengthened around the natural frequency and weakened in other frequency bands in the Fourier spectrum. Since the acceleration scaling effect occurred on a sloped surface,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decreases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in soil. The dynamic response is relatively strong near the slip surface in bedrock due to the reflection of seismic waves. The failure mode of landslide is decided by the slope angle and slipping mass distribution, and the test shows the front row stabilizing piles should keep a proper distance from bridge foundation so that seismic resistance can be guaranteed for the bridge foun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KING TABLE test Stabilizing PILE FILTERING effect Dynamic response Failure mode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Seismic Design Cod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15
作者 XU Peng TIAN Hongcheng +1 位作者 jiang guanlu WANG Zhime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have published corresponding design co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Because of its excellent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are increasingly used in civil engineering. Although many countries have published corresponding design co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still relatively large. Using the FHWA Code and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Railway Engineering(CSDRE), stability calculations of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design code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the inertia force, the earth pressure and the tensile force of reinforcements calculated from the CSDRE are less than those from the FHWA Code, and the safety factor calculated from the former is larger. Although the M-O method is recommend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earth pressure, the FHWA Code suggests a higher action point as compared to the CSD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erformance Reinforced soil retaining WALL INERTIA FORCE Earth pressure TENSILE FORCE
下载PDF
铁路路基下膨胀土长短微型桩抗隆起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伟志 李安洪 +3 位作者 蒋关鲁 姚裕春 袁胜洋 刘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9-423,共15页
在非饱和膨胀土地区,地基隆起变形严重威胁着高速无砟铁路安全运营。为减弱或消除地基隆起变形,降低高速铁路工程投资,结合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气候影响深度特征,将传统微型桩改进为一种抗隆起的长短微型桩结构。再由若干基本假定、工作机... 在非饱和膨胀土地区,地基隆起变形严重威胁着高速无砟铁路安全运营。为减弱或消除地基隆起变形,降低高速铁路工程投资,结合非饱和膨胀土地基气候影响深度特征,将传统微型桩改进为一种抗隆起的长短微型桩结构。再由若干基本假定、工作机制及应力路径分析,推导长短微型桩加固膨胀土地基后隆起量的计算方法。依托云桂铁路路基基床现场湿干试验,开展实际工程案例及设计关键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天然地基,长短微型桩可有效减弱地基隆起量,减幅约60%;增大长短微型桩桩径、缩小桩间距、优化线路标高及适当增加桩长均可减弱甚至消除地基隆起变形。基于参数敏感性、影响权重比及布桩方案分析,提出膨胀土区域无砟轨道路基基底长短微型桩的抗隆起设计原则,即推荐采用"小桩径、小桩间距"长短微型桩加固无砟轨道路基基底膨胀土,长微型桩桩长宜略大于临界桩长且不应小于大气影响深度,短微型桩桩长不宜小于大气急剧影响层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铁路路基 无砟轨道 膨胀土 长短微型桩 抗隆起 设计参数
原文传递
加固范围及边坡坡率对CFG桩–网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树明 蒋关鲁 +3 位作者 廖祎来 杜登峰 黄昊威 刘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202,共11页
通过开展相似比为1∶80的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加固范围与不同边坡坡率对CFG桩–网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填筑期竖向位移明显增大,放置期与运营期增长缓慢并趋于稳定;当加固范围缩小时,边坡坡... 通过开展相似比为1∶80的室内离心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不同加固范围与不同边坡坡率对CFG桩–网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填筑期竖向位移明显增大,放置期与运营期增长缓慢并趋于稳定;当加固范围缩小时,边坡坡率为1∶1.5工况下的竖向位移增长趋势大于边坡坡率为1∶1.75工况下的,表现出边坡越陡对加固范围敏感性越高的规律;水平变形方面在坡脚及坡脚外5m位置处数值较大,当加固范围变化时坡脚处水平变形在土层交界面位置出现反弯点,且加固范围越小反弯程度越大;相同荷载作用下半加固复合地基桩顶应力大于全加固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边坡坡率相同时桩–土应力比随加固范围缩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离心模型试验 数值仿真 桩-网复合地基 受力变形特性
原文传递
简谐波作用下加筋土挡墙动土压力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鹏 蒋关鲁 +2 位作者 任世杰 廖丹 王智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4283-4289,共7页
动荷载作用下,惯性力与动土压力对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尽管现有计算方法对地震荷载下加筋土挡墙的动土压力计算进行规定和建议,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现有计算方法设计保守性问题却十分突出并且各方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研... 动荷载作用下,惯性力与动土压力对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尽管现有计算方法对地震荷载下加筋土挡墙的动土压力计算进行规定和建议,但大量工程实践表明,现有计算方法设计保守性问题却十分突出并且各方法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研究动荷载下加筋土挡墙的动土压力,采用简谐波加载的方式进行一组振动台模型试验。根据测试数值的时程记录,分析实测动土压力与现有计算解的异同,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当动土压力达到峰值时,墙体面板产生向墙背填土方向的位移,因而峰值土压力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动荷载下墙体的主动破坏;惯性力与动土压力并非同时达到极值点,两者之间存在相位差;实测动土压力沿墙高的分布形式及合力作用点分别与M-O法、S-W法类似,并且测试值远小于计算值;在墙体达到主动状态时,筋材末端土压力为负值,即简谐荷载下动土压力小于静止时的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加筋土挡墙 动荷载 动土压力 简谐波 主动状态 相位
原文传递
含倾斜夹层滑坡内抗滑桩和桥基耦合作用的试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9
作者 付正道 蒋关鲁 +2 位作者 刘琪 廖丹 王智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52-2161,共10页
当滑坡上桥基和抗滑桩的距离较近或较远时,桥基周围土体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将严重影响桥基的受力和变形。以成兰铁路右所屯工点为原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讨桥基与前、后排抗滑桩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夹层和基岩交界... 当滑坡上桥基和抗滑桩的距离较近或较远时,桥基周围土体所产生的剪切变形将严重影响桥基的受力和变形。以成兰铁路右所屯工点为原型,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讨桥基与前、后排抗滑桩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倾斜夹层和基岩交界面附近为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后排抗滑桩和桥基距离很近,二者相互作用显著,桥基限制了正后方抗滑桩顶部的水平变形,使其受力模式接近锚杆抗滑桩,受抗滑桩水平变形影响,桥基桩后土压力集中在承台附近;后排抗滑桩对桥基周围土体的加固能力大于前排抗滑桩,随着后排抗滑桩和桥基距离的增大,桥基水平位移呈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后排抗滑桩和桥基的距离存在一个最佳值,该最佳距离能够有效减小桥基水平位移,前排抗滑桩埋置位置靠近桥基时,才能充分发挥其加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倾斜夹层 桥梁群桩基础 抗滑桩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