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成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再生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13
1
作者 jiao y LU W +5 位作者 XU P 焦彦 卢旺 陈煜 时红波 马迎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85-2285,共1页
【据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21年8月报道】题:肝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成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再生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作者Jiao Y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虽然肝损伤严重,但是部分患者仍可以通过肝脏再生得以存活,因此ACL... 【据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2021年8月报道】题:肝细胞来源外泌体可能成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再生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作者Jiao Y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虽然肝损伤严重,但是部分患者仍可以通过肝脏再生得以存活,因此ACLF患者的肝再生评估尤为重要。外泌体兼具肝脏活组织检查的特异性和外周血检测的非侵袭性的优点,可能是肝脏疾病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建立ACLF肝再生的外泌体表达谱模型,探讨其在肝衰竭患者肝再生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衰竭 外泌体 非侵袭性 预后评估 生物标志物 肝再生 肝脏疾病 肝衰竭患者
下载PDF
识别液态和固态水的四波段水指数及其在咸海流域的应用
2
作者 岳兵 陈曦 +6 位作者 李赛博 杜正平 John WILSON 杨筠慧 焦毅蒙 黄双燕 周成虎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8-807,共20页
虽然已有许多水指数被运用于咸海和咸海流域的水域面积分析,然而已有研究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所使用水指数存在水体误识别的问题,导致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此外,各种研究采用的咸海流域面积也差异很大,流域面积从约1百万km... 虽然已有许多水指数被运用于咸海和咸海流域的水域面积分析,然而已有研究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所使用水指数存在水体误识别的问题,导致不同研究得出的结论差异很大.此外,各种研究采用的咸海流域面积也差异很大,流域面积从约1百万km^(2)到2百万km^(2)不等.因此,我们首先界定咸海流域、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它们的上、中、下游的边界,然后提出可识别液态水和固态水的四波段指数(ILSW),以解决传统水指数的误别偏差问题.ILSW基于绿色、红色、近红外和热红外波段反射值,是归一化差异水指数(NDWI)和地表温度(LST)的合成.验证结果显示,ILSW水指数在咸海流域的准确性远远超过其他指数.研究结果表明,南咸海的水域面积平均每年缩小963km^(2),而北咸海几乎没有变化;由于气候变暖,咸海流域上游常年冰雪面积有大幅度退缩趋势,阿姆河上游和锡尔河上游常年冰雪的退缩速率分别为年均6233和384km^(2)/a.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了严重的水亏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水亏呈增长趋势,平均每年增长3.778亿m^(3).2011~2020年期间,整个咸海流域平均总水亏量为76.967亿m^(3),而锡尔河流域上游(咸海流域的一个组成部分)水盈余量为25.461亿m^(3).研究结果对制定咸海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海流域 锡尔河流域 阿姆河流域 水指数 水面积覆盖 水亏缺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in preoperative lymph node staging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被引量:8
3
作者 Xu N jiao y +3 位作者 Fang WG Wang MZ Zhu ZH Zhang yQ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Background 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is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e preoperative nodal staging of non-smail cell lung cancer (NSCLC).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 Background Integrate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is increasingly used for the preoperative nodal staging of non-smail cell lung cancer (NSCLC).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PET/CT in comparison with CT in detection of nodal metastasis and preoperative nodal staging in patients with NSCLC,an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ET/CT false-negative and false-positive results.Methods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n NSCLC who underwent staging using PET/CT from July 2008 to February 2012 were evaluated retrospectively.Nodal staging wa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on tissue specimens obtained at thoracotomy.The accuracy of PET/CT and CT in the assessment of intrathoracic nodal involvement was determined using histological results as the reference standard.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define the causes of the false-negative and false-positive results.Results A total of 528 lymph node stations were evaluated in 101 patients.Lymph nodes were positive for malignancy in 43 out of 101 patients (42.6%),and 101 out of 528 nodal stations (19.2%).PET/CT was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for nodal staging than CT.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and accuracy of PET/CT for detecting nodal metastasis were 51.5%,95.8%,74.3%,89.3%,and 87.3% and the corresponding data by CT were 45.5%,87.1%,45.5%,87.1%,and 79.2%,respectively.PET/CT confers significantly higher specificity,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and accuracy than CT in detecting nodal metastasis.False-negative results by PET/CT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maller lymph node size,whereas false-positive results are related to a combination of inflammatory disorders and larger lymph node size.Conclusion PET/CT confers significantly higher accuracy than CT in nodal staging,and is more specific and accurate than CT in detecting nodal metastasis but has a low sensitivity and high false-negative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omputed tomography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EOPERATIVE lymph node staging
原文传递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岳天祥 赵娜 +37 位作者 刘羽 王轶夫 张斌 杜正平 范泽孟 史文娇 陈传法 赵明伟 宋敦江 王世海 宋印军 闫长青 李启权 孙晓芳 张丽丽 田永中 王薇 王英安 马胜男 黄宏胜 卢毅敏 王情 王晨亮 王玉柱 鹿明 周伟 刘熠 尹笑哲 王宗 包正义 赵苗苗 赵亚鹏 焦毅蒙 Ufra NASEER 范斌 李赛博 杨阳 John P.WILSON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83-1105,共23页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 在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和地球表层系统建模基本定理研究结果基础上,演绎提出了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以京津冀地区为案例,对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空间升尺度、空间降尺度、空间插值、数据融合和模型-数据同化等算法进行了实证研究,与传统算法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基于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的各种算法综合了外蕴量信息和内蕴量信息,同时运用了理论上完善的信息综合方法,使海拔高度曲面的升尺度均方根误差至少降低了9m,年平均气温未来情景的降尺度精度至少提高16%,年平均气温过去变化趋势的数据融合精度至少提高70%,年平均降雨量过去变化趋势的空间插值精度至少提高0.2%,碳储量的模型-数据同化精度提高了40%.文章最后讨论了生态曲面建模基本定理亟待解决的五大理论问题和四大应用基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曲面建模 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 空间升尺度 空间降尺度 空间插值 数据融合 模型-数据同化 模型耦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