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rrelations with blood eosinophil level
1
作者 YANG Lu SHENG Yadan +7 位作者 YANG Kai HE Liyu GU Huihui SUN Guoqing CHEN Weiting ZHU Bingjie CHEN Yanrong jin chenwang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9-1193,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s of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with blood eosinophil(EOS)level.Methods Chest CT data of 16...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s of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with blood eosinophil(EOS)level.Methods Chest CT data of 162 AECOPD patients with elevated eosinophil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low EOS group(n=105)and high EOS group(n=57)according to the absolute counting of blood EOS.The quantitative CT parameters,including the number of whole lung bronchi and the volume of blood vessels,low-attenuation area percentage(LAA%)of whole lung,of left/right lung and each lobe of lung,as well as the luminal diameter(LD),wall thickness(WT),wall area(WA)and WA percentage of total bronchial cross-section(WA%)of grade 3 to 8 bronchi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Spearman correlation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of quantitative CT parameters with blood EOS level.Results LAA%of the whole lung,of the left/right lung and each lobe of lung,as well as of the 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LD grade 4,middle lobe of right lung WT grade 5,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WA grade 4,middle lobe of right lung WA grade 5 and lower lobe of left lung WA grade 3 in low EOS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 EOS group(all P<0.05).Except for the upper lobe of right lung LD grade 4,the above quantitative CT indexes 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t between groups were all weak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r=-0.335 to-0.164,all P<0.05).Conclusion Chest CT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of AECOPD patients were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among which LAA%,a part of WT and WA were all weak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lood EOS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EOSINOPHIL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下载PDF
家庭聚集性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与CT表现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7 位作者 杨健 陈天艳 张曦 张丹丹 杜红文 张蕴 郭佑民 牛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家庭聚集性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7日至2月1日收治确诊的3组家庭聚集性发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男4例,女3例),对其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3组家庭CT表现均符合早期表现:两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伴或不伴肺小血管增粗。第1组,首诊两人核酸阳性,妻子无症状,但首诊CT阳性;丈夫有症状,首诊CT阴性,2天后复查CT阳性。第2组,夫妻同时发病,CT和核酸均为阳性。第3组,3人同时起病,CT表现均为阳性,但儿子第3次核酸检测才确诊,其余2人首诊核酸检测阳性。结论新冠肺炎早期阶段的临床症状、核酸检测和CT表现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可能是疾病传播的重要潜在因素。正确认识这种差异,有利于早期阻断人群聚集的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定量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佑民 金晨望 曹宪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2-334,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复杂的高异质性疾病,其患病率及病死率高,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挑战。定量CT可有效评估COPD患者肺实质、气道及肺血管等特征性改变,对于早期诊断、监测疾病进展及开展个性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因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俱西驰 王伟 +3 位作者 屈秋民 金晨旺 罗国刚 宋文峰 《西部医学》 2018年第6期880-882,共3页
目的探讨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历24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其病因。结果病因明确184例(76.67%),包括高血压病58例(24.17%),脑动静... 目的探讨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病历240份,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汇总其病因。结果病因明确184例(76.67%),包括高血压病58例(24.17%),脑动静脉畸形44例(18.33%),颅内动脉瘤34例(14.17%),血液系统疾病共15例(6.25%),瘤卒中共4例(1.67%),脑海绵状血管瘤8例(3.33%),妊娠产褥期2例(0.83%),烟雾病14例(5.84%),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0.83%),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0.83%),结缔组织病1例(0.42%),原因不明56例(23.33%)。结论高血压是青年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因,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是第二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出血性脑卒中 病因
下载PDF
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23
5
作者 高璐 张静平 +5 位作者 杜永浩 金晨望 牛刚 杨健 郭佑民 强永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为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病史、流行病学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胸部CT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2~70岁。8例患者临床表现有发热、干咳。9例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单侧肺或者双侧肺中外带肺野或胸膜下磨玻璃样病灶,病灶处于动态变化中,具有多样性、多灶性的特点。增粗血管穿行病灶内、支气管气像在本病中较为常见。胸腔积液少见。结论NCP的影像学具有一定的特征,再结合流行病学病史及临床特点,可对NCP做出初步诊断,是对核酸金标准诊断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评估胸腔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影像学分型与诊断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佟佳音 郝辉 +3 位作者 李雪艳 金晨望 张明 郭佑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3270-327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增强扫描和CT血管造影(CTA)的影像学表现,评估其分型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肿瘤引起SVC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行CT增强扫描62例,行CTA检查13例。肺癌所... 目的:探讨胸腔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CT增强扫描和CT血管造影(CTA)的影像学表现,评估其分型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肿瘤引起SVCS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行CT增强扫描62例,行CTA检查13例。肺癌所致SVCS 55例,侵袭性胸腺瘤7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瘤6例,神经内分泌癌2例,其他肿瘤5例。Stanford分型Ⅰ型27例,StanfordⅡ型18例,StanfordⅢ型17例,StanfordⅣ型13例。按梗阻部位分析,奇静脉弓上型10例,奇静脉弓型13例,奇静脉弓下型3例,混合型49例。30例患者可观察侧支循环范围和引流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SVCS的理想手段,可判定原发病灶,并通过对梗阻部位、梗阻程度、侧支循环的识别进行影像学分型,为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提供了更准确的信息,对下一步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综合征 胸腔肿瘤 CT血管造影 Stanford分型 解剖分型
下载PDF
基于体素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叶损伤程度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5
7
作者 师美娟 梁志冉 +4 位作者 沈聪 魏霞 杨全新 金晨望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叶损伤程度及空间分布的价值。方法在“数字肺”多研究中心连续性纳入接受双气相扫描COPD患者,测定小气道病变(fSAD)和肺气肿(Emph)的定量值;分析患者各肺叶之间Emph、fSAD肺叶... 目的探讨基于体素定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叶损伤程度及空间分布的价值。方法在“数字肺”多研究中心连续性纳入接受双气相扫描COPD患者,测定小气道病变(fSAD)和肺气肿(Emph)的定量值;分析患者各肺叶之间Emph、fSAD肺叶损伤程度及肺叶分布的差异,以及各肺叶定量CT分布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50例COPD患者。Emph和fSAD均以右肺中叶最重,两肺上叶次之,两肺下叶程度最轻;Emph和fSAD均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为右肺上叶,右肺中叶分布最少。两肺下叶Emph和fSAD与FEV 1%的相关性较好。结论COPD患者肺叶损伤程度以右肺中叶及两肺上叶为重,尤其是右肺中叶;Emph和fSAD主要分布于左肺上叶,其次是右肺上叶;两肺下叶损伤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更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魏霞 李洁 +7 位作者 丁琦 许淑娣 米九运 任京婷 李瑞丽 姚静 金晨望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300/μl和<300/μl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炎症标记物、传统肺功能、脉冲振荡阻力测定(IOS)参数及容积CT参数特征,观察其特征差异。方法纳入357例AECOPD,其中EOS≥300/μl... 目的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300/μl和<300/μl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炎症标记物、传统肺功能、脉冲振荡阻力测定(IOS)参数及容积CT参数特征,观察其特征差异。方法纳入357例AECOPD,其中EOS≥300/μl组(研究组)41例,EOS<300/μl组(对照组)316例,比较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定等临床指标、炎症指标以及传统肺功能、IOS指标、肺容积、肺气肿指数及肺气肿密度等影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64.70%vs 73.00%,P<0.001),纤维蛋白原(3.59 vs 3.97,P=0.031)及C反应蛋白减低(3.30 mg/L vs 8.63 mg/L,P=0.012),吸烟量亦相对较低(25包/年vs 40包/年,P=0.009);②研究组RV/TLC低于对照组(51.91%vs 57.44%,P=0.041),而R5(0.56 vs 0.49,P=0.036)和R5%pred(178.65%vs 155.70%,P=0.027)较高;③研究组全肺、右肺和左肺肺气肿平均密度和PD 15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肺实质破坏更严重。结论EOS≥300/μl的AECOPD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更明显,而肺气肿损害程度较EOS<300/μl者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嗜酸性细胞 呼吸生理现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呼气相CT定量分析COPD患者肺血管 被引量:9
9
作者 曹宪宪 高小燕 +4 位作者 于楠 师美娟 魏霞 金晨望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采用双气相CT扫描定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内血管体积(IPVV),观察呼气相CT定量肺血管对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接受双气相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的COPD患者,定量测量双气相CT扫描IPVV。采用Pearson或Spear... 目的采用双气相CT扫描定量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内血管体积(IPVV),观察呼气相CT定量肺血管对COPD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9例接受双气相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PFT)的COPD患者,定量测量双气相CT扫描IPVV。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系数评估双气相IPVV与PFT结果的相关性,以Steiger Z检验分析相关系数。结果全肺(WL)及各肺叶吸气相IPVV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均呈负相关(r=-0.22^-0.36,P<0.05),IPVV和FEV 1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 1%)仅在右肺中叶(RML)及左肺下叶(LLL)呈负相关(r=-0.25及r=-0.23,P均<0.05);呼气相IPVV与FEV 1%呈负相关(r=-0.20^-0.36,P<0.05),与FEV 1/FVC呈负相关(r=-0.24^-0.39,P<0.05)。呼吸状态下IPVV变化与FEV 1%呈正相关(r=0.31~0.46,P<0.01)。结论双气相CT可定量评估COPD患者IPVV及呼吸状态下肺血管变化量,呼气相CT定量分析肺血管可为评估COPD呼气气流阻塞程度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为进一步观察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肺血管改变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构建的诺模图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晓旗 阴玮灵 +7 位作者 王莉 史柯 周婕 梁玉栋 刘亚良 张静平 金晨望 郭佑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7-53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CT构建的诺模图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资料。所有患者分为轻症组(82例)和重症组(35例)。对两组间差异有统...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CT构建的诺模图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临床和胸部CT资料。所有患者分为轻症组(82例)和重症组(35例)。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和定量CT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COVID⁃19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诺模图,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校准曲线及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OR=1.155,95%CI:1.069~1.247)、淋巴细胞计数与白细胞计数比值(OR<0.001,95%CI:0~0.005)、LeV%(OR=1.136,95%CI:1.013~1.274)、MLeD(OR=1.009,95%CI:1.001~1.018)是重症COVID⁃19的影响因素。绘制诺模图,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符合度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4.352,P=0.824)显示诺模图诊断重症COVID⁃19具有较好效能。结论基于定量CT构建的诺模图对于重症COVID⁃19的临床诊断具有较好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定量CT 诺模图
下载PDF
MR T2WI结合DWI对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闫斌 张明 +6 位作者 金晨望 赵婷婷 邓颖 刘速 戴强 王茵 梁秀芬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97-1602,共6页
目的:根据FIGO2009分期系统,评价MR T2WI结合DWI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09月至2017年11月经完整手术病理分期的EC患者1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扫描,包括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 目的:根据FIGO2009分期系统,评价MR T2WI结合DWI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术前分期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2012年09月至2017年11月经完整手术病理分期的EC患者13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扫描,包括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根据术后病理,计算MR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PPV)及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NPV)。结果:138例EC中,FIGO2009 Ⅰ-Ⅳ期的患者分别为94例、20例、16例和8例,Ⅰ-Ⅳ期MR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75.4%、89.9%、92.8%和98.6%。30例患者MR分期与术后病理不符,其中17例分期不足,13例过度分期。子宫结合带模糊、消失,EC合并子宫肌瘤,EC位于子宫角是MR肌层浸润深度误判的主要原因。宫颈间质浸润诊断方面,MR的NPV较高(96.4%)。在淋巴结转移诊断方面,MR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9.2%)。结论:基于FIGO2009分期系统,MR T2WI结合DWI诊断EC分期具有较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分期
下载PDF
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重塑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婷婷 梁志冉 +3 位作者 师美娟 何立宇 金晨望 郭佑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0-734,共5页
目的利用定量CT研究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参数,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数字肺”多研究中心健康体检被试及哮喘患者94例,其中正常被试30例,嗜酸性哮喘患者33例(EA组),非嗜酸性哮喘患者31例... 目的利用定量CT研究成人起病型嗜酸性哮喘患者的气道参数,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数字肺”多研究中心健康体检被试及哮喘患者94例,其中正常被试30例,嗜酸性哮喘患者33例(EA组),非嗜酸性哮喘患者31例(NEA组)。测量并记录右肺上叶尖段(RB1)、左肺上叶尖后段(LB1+2)、右肺下叶后基底段(RB10)、左肺下叶后基底段(LB10)的管腔面积(LA)、支气管壁厚(WT)、支气管壁面积(WA)、壁面积百分比(WA%),及吸气相小于−950 HU像素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IN_(-950))、吸气相平均肺密度(mean lung density of inspiratory,MLDin)和吸气相肺体积(lung volume of inspiratory,V_(in))。利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支气管参数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A组、NEA组及正常被试组间支气管参数LA/BSA、WT/√BSA、WA/BS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与IN_(-950)和MLDi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FEV1/FVC与V_(in)、IN_(-950)和MLDin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EOS与IN_(-950)呈正相关(r=0.343,P=0.011),EOS与肺功能指标FEV1%呈负相关(r=−0.343,P=0.015)。结论随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哮喘患者的气道腔狭窄程度逐渐增大,气流受限程度逐渐加重。肺气肿参数IN_(-950)可能是评价EA患者小气道病变较为敏感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定量CT 气道重塑
下载PDF
基于定量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部改变的纵向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静 于勇 +3 位作者 段海峰 金晨望 沈聪 于楠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4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部改变的CT定量参数变化,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影像定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17例,对其初次及随访胸部CT图像进行定量分析。CT定量评价指标包括肺总体积(TV)、病变总体...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肺部改变的CT定量参数变化,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影像定量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17例,对其初次及随访胸部CT图像进行定量分析。CT定量评价指标包括肺总体积(TV)、病变总体积(TLV)、病变占总肺体积百分比(TLV/TL%)、最高密度区(HLD)、最低密度区(LLD)、磨玻璃密度百分比(GGO%)。结果:17例确诊患者共进行42次胸部CT扫描,平均间隔时间为(4±1)d。按照发病时间将病程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第0~3天,第2阶段第4~7天,第3阶段第8~14天和第4阶段第15~21天。其中第2阶段(第4~7天)和第3阶段(第8~14天)的患者TLV和TLV/TL%最高,而TV和GGO%最低(P=0.001)。TLV/TL%在第4~7天进展最快。快速进展患者(2次随访CT发现TLV进展超过50%)具有高龄(P<0.05)、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01),首次CT扫描GGO%更低而TLV/TL%较高(P<0.05)的特点。结论:胸部定量CT相关指标提示,病变在第4~7天进展最快;高龄、淋巴细胞减低,初检时胸部CT病灶范围大且密度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变的快速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定量CT 磨玻璃密度
下载PDF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及CT征象纵向演变
14
作者 金晨望 张静平 +10 位作者 刘慧通 周婕 梁昱栋 曹新山 白璐 张伟杰 杜永浩 杨健 张明 刘军 郭佑民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2期102-106,共5页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及CT特征纵向演变规律,为其诊治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首诊临床资料及纵向CT影像资料,评价病灶性质、分布和病灶严重程度总评分。采用χ^... 目的:探讨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首诊临床特征及CT特征纵向演变规律,为其诊治提供辅助决策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首诊临床资料及纵向CT影像资料,评价病灶性质、分布和病灶严重程度总评分。采用χ^2检验比较CT病变性质变化。结果:53例普通型COVID-19患者中,41例有疫区或感染患者接触史;发热(75.5%)为最常见症状;出现症状后10天内CT上肺内病灶以磨玻璃影(65.7%、40.5%)为主,第11~16天时则以混合性病灶为主(33.6%);第17天以后病灶性质趋于多样化;病灶分布呈两肺多发、肺野后部及外周为主;肺内病灶严重程度总评分在第11~16天达峰值,随后逐渐减低。结论:普通型COVID-19患者CT征象纵向演变存在一定特征性,能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CT 特征演变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低剂量CT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及质控 被引量:39
15
作者 金晨望 郭佑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共3页
胸部低剂量CT是首选的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手段,能实现肺癌早期诊断、治疗,降低病死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漏诊率,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仍存在训练数据集质量不... 胸部低剂量CT是首选的肺癌高危人群筛查手段,能实现肺癌早期诊断、治疗,降低病死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胸部低剂量CT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漏诊率,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然而,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系统仍存在训练数据集质量不一,缺乏合理公信的临床验证方法,相关知识产权归属仍不明晰,缺乏相应安全、隐私及伦理规范等诸多问题。故笔者聚焦国内外相关领域内容,旨在为已开展或有志于开展人工智能辅助低剂量CT肺结节筛查的医疗机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肺结节 辐射剂量 筛查
原文传递
基于体素的空气潴留定量测量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金晨望 梁志冉 +6 位作者 段海峰 师美娟 魏霞 曹宪宪 高小燕 普建涛 郭佑民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体素的空气潴留(AT)定量检测方法,并初步探讨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自"数字肺TM"多研究中心连续纳入行深呼、吸气末CT扫描的50名健康志愿者和18例COPD患者。分...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体素的空气潴留(AT)定量检测方法,并初步探讨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自"数字肺TM"多研究中心连续纳入行深呼、吸气末CT扫描的50名健康志愿者和18例COPD患者。分别采用基于体素定量检测法及常规阈值法测量空气潴留及肺气肿定量参数。所有受试者均在CT检查后3d内行肺功能(PFT)检查。针对健康志愿者,采用配对样本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体素法和阈值法所测定量参数值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定量参数与肺功能的相关性;针对COPD患者,观察肺功能损伤程度近似的患者其空气潴留、肺气肿分布和程度差异性。结果健康志愿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空气潴留,体素法中位值为5.70%,阈值法中位值为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015,P<0.001)。体素法所测定空气潴留百分比、肺气肿百分比参数与肺功能参数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和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399、-0.494,-0.335和-0.439,P均<0.05),均高于常规阈值法空气潴留与肺气肿参数(r值分别为-0.357、-0.453,-0.284和-0.391,P均<0.05)。体素法还可将肺功能损伤程度近似的COPD患者,进一步分为小气道病变为主、肺气肿为主和混合3种亚型。结论基于体素的空气潴留定量测量方法不仅具有较高敏感度和准确性,且有可能为COPD诊断提供影像学表型,为临床诊疗提供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潴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气肿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