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新生代以来天山南、北麓冲断作用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7
1
作者 管树巍 李本亮 +3 位作者 何登发 汪新 john suppe 雷刚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5-744,共20页
利用地表地质、二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建立了两条横穿天山南、北麓库车河地区和金钩河—安集海河地区的构造剖面,从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角度探讨新生代以来不同序次台阶状逆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的叠加过程、以及叠加过程中断层形态、褶皱形... 利用地表地质、二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建立了两条横穿天山南、北麓库车河地区和金钩河—安集海河地区的构造剖面,从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角度探讨新生代以来不同序次台阶状逆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的叠加过程、以及叠加过程中断层形态、褶皱形态与位移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分析表明,上新世早期(4.2~5Ma)可能是天山南、北麓新生代冲断褶皱的主要形成期,发育自天山内部的台阶状逆断层在向两侧沉积盆地扩展过程中形成多个滑脱面和断坡,断层位移在断坡位置引发褶皱变形,从而形成南北方向背斜带成排分布的构造格局。在天山南麓库车河剖面中,控制库车地区构造变形的三条台阶状逆断层位移量分别为5.7km、6.3km和18km,它们的活动时代由老到新,而位移量却逐渐增大,反映新生代以来天山南麓的冲断作用可能存在一个加速的过程。按上述数值计算,渐新世(23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1.3mm/a,上新世(5.2±0.2Ma)以来的缩短速率为3.6mm/a。在天山北麓金钩河—安集海河剖面中,山前深部楔形体内的断层位移量为16.9km,但只有6km的位移量沿中上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内的滑脱面向北传递至第二排背斜带,而至第三排背斜带,位移量已递减为0.22~0.29km。以上新世早期(4.2~5Ma)作为构造活动时间,计算出该剖面上、下构造层上新世以来的缩短速率为2.6~3.1mm/a和3.8~4.5mm/a,其中下构造层内的山前深部楔形体、霍尔果斯深层背斜和安集海背斜的缩短速率分别为3.9~4.6mm/a、1.2~1.4mm/a和0.04~0.38mm/a,这说明由于断层位移量在向北传递过程中不断被褶皱作用吸收或沿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各排背斜带的变形强度由南向北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河剖面 金钩河-安集海河剖面 位移量 构造变形 缩短速率 上新世 天山
下载PDF
前陆冲断带复杂构造解析与建模——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为例 被引量:31
2
作者 管树巍 张朝军 +4 位作者 何登发 石昕 john suppe 汪新 吴晓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31-1140,共10页
构造解析应从构造的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变形量和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入手,合理的构造解释方案是构造解析的基础,论文将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等几何学方法应用到地震解释中,从以上4个方面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做了系统的构造解... 构造解析应从构造的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变形量和变形时间四个方面入手,合理的构造解释方案是构造解析的基础,论文将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等几何学方法应用到地震解释中,从以上4个方面对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背斜带做了系统的构造解析。地层结构揭示第一排背斜带深部发育楔状构造,楔状构造由5个古生界—中生界组成的断层转折褶皱叠加而成,是潜在的勘探目标群。在构造楔沿侏罗系西山窑组煤层向北扩展过程中,台阶状逆断层的大部分位移量沿构造楔顶部的反冲断层向南消减,另一部分位移量则沿西山窑组煤层向北传递至第二排背斜带,在总位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第一排背斜带和第二排背斜带在走向上的此消彼长,反映位移量在南、北两个方向上的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冲断带 构造解析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楔 等倾角区划分 轴面分析
下载PDF
复杂构造解析中的几何学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7
3
作者 管树巍 李本亮 +2 位作者 何登发 汪新 john suppe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2-739,共18页
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反射资料并没有直观地反映出深、浅层构造的真实形态。综合地表、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确定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在几何学上的定量关系,以达到预测地震资料较差地区的构造形态之目的,是行... 复杂构造地区的地震反射资料并没有直观地反映出深、浅层构造的真实形态。综合地表、地震和钻井、测井资料,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确定断层形态和褶皱形态在几何学上的定量关系,以达到预测地震资料较差地区的构造形态之目的,是行之有效的构造解释方法。在获得解释方案后可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获得构造变形量、变形机制、变形过程和变形时间,进而定量模拟不同时代和不同序次台阶状逆断层及其相关褶皱的叠加过程。本文提供了塔里木盆地周边和准噶尔盆地南缘4个冲断带的研究实例,实例1详述了应用等倾角区划分和轴面分析开展构造精细解析的步骤;实例2从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角度探讨帕米尔北缘乌帕尔冲断带在形成过程中断层形态、褶皱形态与位移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实例3从西昆仑山前甫沙冲断带三排背斜的生长地层底界由南向北逐渐抬升的现象阐述深部台阶状逆断层的"前列式"扩展作用;实例4运用构造趋势分析解释库车前陆盆地秋里塔格背斜带中段地表背斜轴线扭曲的运动学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解析 几何学 轴面分析 构造趋势分析 前陆冲断带 中国中-西部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构造楔的发现及其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动力学机制的约束 被引量:10
4
作者 鲁人齐 何登发 +5 位作者 john suppe 管树巍 马晓鸣 王明健 桂宝玲 高金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105,共13页
运用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门山中段山前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龙门山中段山前带垂向上具有多套滑脱层。其中深层次滑脱层位于前震旦系基底深度约(19±2)km的地方,其上发育双重构造和叠加构造楔,构造楔是龙门山... 运用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门山中段山前的地震反射剖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龙门山中段山前带垂向上具有多套滑脱层。其中深层次滑脱层位于前震旦系基底深度约(19±2)km的地方,其上发育双重构造和叠加构造楔,构造楔是龙门山中段山前带重要的构造样式之一。工区A剖面深层构造楔模型以后展破裂式叠加形成,断层产生的滑移量达45.5 km;B剖面深层构造楔模型以前展破裂式叠加形成,断层产生的滑移量约16.6 km;构造楔的形成导致上部断裂和岩层隆升并褶皱变形,A、B剖面山前地层相对川西平原最大抬升量分别为8 km和3 km。构造楔沿龙门山中段山前带走向平面上呈带状分布,具有不同的规模和几何形态;分析其形成时间较晚,可能形成于喜马拉雅期。通过对深层叠加构造楔几何学和运动学的定量计算,其正演运动学模型与实际剖面解释相吻合。深层叠加构造楔的形成在龙门山中段前山带有着其相应的成因机制,在所能限定的空间范围内,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构造特征与成因,可以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隆升的动力机制提供一定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滑脱层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楔 几何模型 运动学 龙门山中段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浅层冲断系统的结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12
5
作者 鲁人齐 何登发 +4 位作者 john suppe 马晓鸣 桂宝玲 王明健 高金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97-1010,共14页
本文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门山中段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研究发现,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浅层冲断系统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特征。浅层滑脱层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T_3~x3)的碳质页岩夹煤层,其上发育双重构造和... 本文依据断层相关褶皱几何学原理,对龙门山中段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研究发现,龙门山中段山前带浅层冲断系统存在多套滑脱层,具有上下分层变形特征。浅层滑脱层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T_3~x3)的碳质页岩夹煤层,其上发育双重构造和叠瓦构造;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四、五段(T_1j^(4-5))的膏岩层,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冲起构造和构造楔;深层为下寒武统的泥页岩层,发育断层转折褶皱和滑脱褶皱。该区滑脱断层所控制的地层变形和缩短量各不相同,其中三叠系上统缩短量最大,大于30 km;三叠系下统至古生界地层缩短量约为14.5 km;侏罗系以上的地层缩短量则较小。研究区内的通济场断裂(F_3)为印支末期形成的一套逆冲断层组,其下部交于下寒武统滑脱层,深度约为10 km;关口断层(F_4)和彭县断裂(F_5)为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形成的逆冲断层,下部交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滑脱层,深度大约为8~10 km。这些断层以前展的方式破裂,并且长期活动。龙门山中段自中生代以来存在多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诺利末期、印支晚幕、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其中,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是龙门山活动最强烈的两个阶段,在龙门山中段山前带表现为大量断裂的长期活动,地壳缩短和龙门山快速隆升,并形成多种构造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滑脱断层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演化 龙门山中段 龙泉山
下载PDF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与应用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5
6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贾承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364,共12页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 自Rich(1934)提出断层转折褶皱的几何学概念以来,Suppe(1983)首次将其定量化,建立了褶皱形态与断层形态和断层滑动之间的定量关系,奠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基本模型。20年来,不但建立了断层传播褶皱、断层滑脱褶皱等基本端员类型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也建立与完善了断层相关褶皱叠加样式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例如叠瓦构造、构造楔与干涉构造等。研究同构造沉积作用,建立了生长断层相关褶皱的几何学与运动学模型,将沉积作用与断裂作用、褶皱作用及构造隆升作用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考虑地层的力学性质与变形差异,提出与建立了剪切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并建立了断层相关褶皱的一系列力学模型。20年来,断层相关褶皱的基本研究方法经历了由二维剖面与平面分析向全三维空间分析的转变,由几何学、运动学模型向力学模型的转变,实验模拟技术与数值模拟技术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模型的建立与检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和方法在工程地质、地震灾害预报与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在天山、祁连山和龙门山等相邻的前陆盆地的活动构造与含油气圈闭研究中,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的理论与方法取得了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相关褶皱 几何学 运动学 力学模型 生长地层 工程地质 地震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汶川M_S8.0地震同震破裂断层识别及其浅、表构造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鲁人齐 何登发 +3 位作者 john suppe 孟征 高金尉 贺鸿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7-619,共13页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在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是该地震产生的第二大地表破裂带。综合应用地质、钻井以及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利用横贯前山带的多条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对彭灌断裂带产生同震破裂的断层进行准确识别和解...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在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是该地震产生的第二大地表破裂带。综合应用地质、钻井以及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利用横贯前山带的多条人工地震反射剖面,对彭灌断裂带产生同震破裂的断层进行准确识别和解释。研究表明,龙门山中段的彭灌断裂带是一套由3条主要断层和次级广泛发育的断裂组合构成,浅层表现为叠瓦构造样式,断裂之间发育小型双重构造。汶川M_S8.0地震在彭灌断裂带产生的地表破裂是由该断裂带前缘③号主断层活动产生的。彭灌断裂整体看上陡下缓,为轴面多次转折形成断坪一断坡式组合样式。分析认为彭灌断裂初步形成于晚三叠世末期,晚侏罗世之后大规模逆冲推覆,新生代继续活动,是多期次继承性断层。根据浅表地质主要断裂构造以及同震地表破裂特征,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沿走向可分为白鹿和汉旺两个次级构造段。对龙门山中段彭灌断裂带的浅、表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可为进一步认识前山带主要断裂构造带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解释 轴面分析 地表破裂 同震破裂断层 彭灌断裂带 龙门山中段
下载PDF
深部俯冲板片三维构造重建及其几何学、运动学研究——以汤加—克马德克地区俯冲板片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鲁人齐 john suppe +4 位作者 何登发 Jonny Wu Ravi V S Kanda 刘波 陈于高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837-3845,共9页
西南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研究地球动力学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本文研究根据MIT~P08地震数据,结合板块构造边界、地震活动分布、海岸地形数据等,基于GOCAD软件平台建立三维地震层析成像,对西南太平... 西南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汤加-克马德克俯冲带,是研究地球动力学最重要的区域之一.本文研究根据MIT~P08地震数据,结合板块构造边界、地震活动分布、海岸地形数据等,基于GOCAD软件平台建立三维地震层析成像,对西南太平洋板块的汤加-克马德克俯冲板片进行三维解释.地震层析成像显示汤加-斐济地区地幔至少存在三个“高速”异常体.早期汤加-克马德克俯冲板片穿过地幔转换带,并进入下地幔,最大深度达1600km.三维构造模型揭示了汤加克马德克板片在深度600~800km处存在断折形变,该俯冲板片去褶皱恢复后,测量其俯冲的最大位移达2600km.汤加-克马德克板片开始快速俯冲的时间至少在30Ma之前,平均移动速率约为68~104mrn/a.俯冲板片三维构造重建和恢复,可以有效揭示俯冲板片几何学、运动学,为研究深源地震成因、地球深部变化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提供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析成像 俯冲板片 三维构造模型 几何学 运动学 汤加-克马德克地区
下载PDF
晚更新世以来南天山阿克苏地区地壳缩短率 被引量:21
9
作者 汪新 Aurelia Hubert-Ferrari john suppe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5-202,共8页
作者研究南天山中段阿克苏—库车山前带活动断层 ,发现断层切过托木尔峰山麓第四纪冰碛物和阶地 ,形成 2条断层崖。通过测量阶地和冰碛物的变形量 ,推断阶地和冰碛物的沉积年代 ,估算南天山中段阿克苏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壳缩短率可能... 作者研究南天山中段阿克苏—库车山前带活动断层 ,发现断层切过托木尔峰山麓第四纪冰碛物和阶地 ,形成 2条断层崖。通过测量阶地和冰碛物的变形量 ,推断阶地和冰碛物的沉积年代 ,估算南天山中段阿克苏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壳缩短率可能为 1 .85mm/a。这个缩短率与库尔勒地区 (2 mm/a)和柯坪地区 (1 .8mm/a)的地壳缩短率一致 ,但是小于南天山西段喀什地区 (1 0± 2 mm/a)和天山东段玛纳斯地区 (6± 3mm/a)的地壳缩短率 ,表明天山不同地段的地壳缩短率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世 地壳缩短率 第四纪冰期 阿克苏 南天山 活动断层 地壳运动
下载PDF
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作用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何登发 john suppe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73,共8页
基底断层在沉积盖层中传播所形成的褶皱形态难以用平行膝折褶皱理论进行解释,这在于两者的流变学性质有很大差异。Erslev提出了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认为下伏断层的脆性强破裂变形为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所调节,三角形顶点... 基底断层在沉积盖层中传播所形成的褶皱形态难以用平行膝折褶皱理论进行解释,这在于两者的流变学性质有很大差异。Erslev提出了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认为下伏断层的脆性强破裂变形为向上变宽的三角形分布式剪切所调节,三角形顶点固定于断层端点。Hardy和Ford拓展了这一理论并成功地建立数字模拟模型,Allmendinger进一步建立与完善了三角剪切的正演模型与反演方法。通过运动学模型预测结果与天然构造观察和相似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通过一系列力学模型对运动学模型的检验,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被证实并获得了广泛应用。对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和走滑盆地的基底卷入型构造与走滑或斜向滑动构造,都可以应用三角剪切断层传播褶皱理论来分析变形样式及其分布特征。该理论可以有效地预测隐伏断层的初始破裂点、断层传播量与发育部位,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地质与地震灾害预报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剪切 断裂作用 褶皱作用 断层传播褶皱 运动学模型 力学模型 含油构造 地震灾害预报
下载PDF
龙门山与四川盆地过渡带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及其对地震风险评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登发 鲁人齐 john suppe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龙门山前至龙泉山构造带是理解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东南扩展及其与四川地块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也是探讨2008年5.12汶川MW8.0级地震的构造变形机制及开展地震风险评估的关键部位。
关键词 构造变形机制 四川盆地 风险评估 龙门山 地震 几何学 过渡带 运动学
下载PDF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2010 Suining Ms 5.0 Earthquake and its Geometry,Kinematics and Dynamics Analysis 被引量:6
12
作者 LU Renqi HE Dengfa +4 位作者 john suppe MA Yongsheng GUAN Shuwei SUN Yanpeng GAO Jin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277-1285,共9页
在 2010 年 1 月, Suining Ms5.0 地震发生在中央四川盆,与在 Moxi-Longnvsi 结构的带和 10 km 的焦点的深度的震中。在这个区域基于地震侧面的结构的解释,我们认出了在 910 km 的深度位于 Suining 区域的 Presinian 地下室的一个地... 在 2010 年 1 月, Suining Ms5.0 地震发生在中央四川盆,与在 Moxi-Longnvsi 结构的带和 10 km 的焦点的深度的震中。在这个区域基于地震侧面的结构的解释,我们认出了在 910 km 的深度位于 Suining 区域的 Presinian 地下室的一个地区性的分开差错,转移它从 NW 滑倒到 SE 取向。从 NW 滑动到 SE,并且经历了几的这个分开差错砍并且弯曲,它引起了地下室被卷在并且覆盖阶层褶层变丑。它在 Moxi 区域形成了差错拐弯褶层与一近似 4 km 滑倒。相应地, Moxi 背斜的形成与分开差错有关。与地震分开差错的斜面上的震中,有一个新观点, Suining 地震被这个地下室分开差错的复活引起。自从迟了的侏罗记时期,在地区性的构造应力的影响下面,分开差错从 Longmen 山( LMS )戳带把它的slip 转移了到四川盆的内地,并且最后到西南 Huayingshan ( HYS )的山麓地区,它显示 HYS 可能是 LMS 戳带的最后的前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发生 动力学分析 遂宁 发震构造 几何学 运动学 拆离断层 断层转折褶皱
下载PDF
利用卫星影像获得汶川地震之同震地表变形来探讨其断层几何模型(英文)
13
作者 郭昱廷 john suppe +2 位作者 Jean-Philippe Avouac Sébastien Leprince Francois Ayoub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6期32-32,共1页
On 12th May 2008, a MW7.9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Longmenshan fault in the mountains to the west of Sichuan Province, which shook many Asian cities and killed at least 69000 people. The surface ruptures strike NE a... On 12th May 2008, a MW7.9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Longmenshan fault in the mountains to the west of Sichuan Province, which shook many Asian cities and killed at least 69000 people. The surface ruptures strike NE and extend up to 270 km alo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Sichuan basin. It was difficult to complete the detailed mapping of surface ruptures and to measure fault slip in the field because well-defined features to correlate across the fault were rare in mountainous area. Near surface deformation is in fact composed of contributions from internal faulting and folding. Using the COSI-Corr software, we obtain coseismic ground displacements deduced from sub-pixel correlation of SPOT5 and ENVISAT and also from D-InSAR on ENVISAT.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continuous surface displacements. In the south,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shortening, generally <10 meters, and two parallel ruptures, while in the north, they show strike slip dominant and only a single rupture. Based on our results, we simulate the fault geometry in different locations. To realize the long-term fault kinematics a comparison is further needed between coseismic deformation and long-term geomorphic deformation recorded in the landf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卫星影像 同震 几何模型 地表变形 PENNSYLVANIA California
下载PDF
集集与汶川地震在大地构造特性上之比较(英文)
14
作者 john suppe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6期24-25,共2页
The Chi-Chi earthquake, after 10 years of study, is arguably the one of the best constrained and best studied large thrust-belt earthquake worldwide, considered from a number of perspectives, including geophysical ins... The Chi-Chi earthquake, after 10 years of study, is arguably the one of the best constrained and best studied large thrust-belt earthquake worldwide, considered from a number of perspectives, including geophysical instrumentation, strong ground-motion records, geodetic constraints on surface displacements, post-earthquake borehole data and surface geologic studies. In addition it is arguably the geologically best constrained earthquak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ependent constraints on the 3D subsurface structural geometry of the Chelungpu and related faults that slipped in the earthquake, as well as the deeper tectonic structure of Taiwan that feeds lithospheric convergence into the Chelungpu fault system. These insights from the Chi-Chi earthquake may give us some ideas for study of the structural geolog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Both are thrust-belt earthquakes, but the Wenchuan is in a more interior and more complex position, making it more challenging to study. Here we present the 3-D structural geometry of the key faults in the Chi-Chi earthquake and show how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coseismic surface and fault displacements. We then make comparisons to the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in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tructur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集 汶川地震 大地构造
下载PDF
南中国海两侧弧-陆碰撞构造:台湾和民都洛
15
作者 john suppe 李士范 《海洋地质译丛》 1993年第4期24-29,共6页
1 引言弧-陆碰撞现在正活跃地发生于东南亚的欧亚板块东缘的3个局限点,即台湾、民都洛和三宝颜。这种看法与阿尔卑斯式线状造山事件的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通常是根据对较老造山带的研究推断的。本文旨在勾划民都洛和台湾碰撞的地质史,阐... 1 引言弧-陆碰撞现在正活跃地发生于东南亚的欧亚板块东缘的3个局限点,即台湾、民都洛和三宝颜。这种看法与阿尔卑斯式线状造山事件的观点截然不同,后者通常是根据对较老造山带的研究推断的。本文旨在勾划民都洛和台湾碰撞的地质史,阐明在台湾-菲律宾群岛及相邻的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晚新生代构造演化时期这些碰撞的原因。一个重要的结论是,记录在台湾南端恒春半岛的中新世造山活动代表着南中国海南侧的中国裂开断块和洋壳的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中国海 弧-陆 碰撞构造
下载PDF
Proto-South China Sea Plate Tectonics Using Subducted Slab Constraints from Tomography 被引量:18
16
作者 Jonny Wu john suppe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304-1318,共15页
The past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hypothesized proto-South China Sea vanished ocean basin has important plate-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Mesozoic. Here we present new details on proto-South Chi... The past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hypothesized proto-South China Sea vanished ocean basin has important plate-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Southeast Asia since the Mesozoic. Here we present new details on proto-South China Sea paleogeography using mapped and unfolded slabs from tomography. Mapped slabs included: the Eurasia-South China Sea slab subducting at the Manila trench; the northern Philippine Sea Plate slab subducting at the Ryukyu trench; and, a swath of detached, subhorizontal, slab-like tomographic anomalies directly under the South China Sea at 450 to 700 km depths that we show is subducted ‘northern proto-South China Sea' lithosphere. Slab unfolding revealed that the South China Sea lay directly above the ‘northern Proto-South China Sea' with both extending 400 to 500 km to the east of the present Manila trench prior to subduction. Our slab-based plate reconstruction indicated the proto-South China Sea was consumed by double-sided subduction, as follows:(1) The ‘northern proto-South China Sea' subducted in the Oligo–Miocene under the Dangerous Grounds and southward expanding South China Sea by in-place ‘self subduction' similar to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basins;(2) limited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roto-South China Sea under Borneo occurred pre-Oligocene, represented by the 800–900 km deep ‘southern proto-South China Sea' sl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摄影术 中国海 平板 南方 华南海 欧亚大陆 中生代 菲律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