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质纤维概率追踪技术对运动传导通路在内囊后肢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初 张伶 +2 位作者 k.k.peck R.J.Young A.I.Holodny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运用白质纤维概率追踪技术,对颅内段运动传导通路进行定位研究,以确定其分别来自舌、面、手及足运动区的四个组成部分在穿过内囊后肢时的具体位置和相互关系。方法对20名志愿者的脑部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DTI)进行回顾性分析。白质... 目的运用白质纤维概率追踪技术,对颅内段运动传导通路进行定位研究,以确定其分别来自舌、面、手及足运动区的四个组成部分在穿过内囊后肢时的具体位置和相互关系。方法对20名志愿者的脑部磁共振弥散张量图像(DTI)进行回顾性分析。白质纤维概率追踪成像采用基于MATLAB软件的DTI&Fiber Tools工具包在个人电脑上离线处理得到舌、面、手及足运动功能皮层与脑桥白质纤维的连接概率图(ConMap)。确定相应运动皮层白质纤维束穿过内囊后肢的位置,并计算其相对于内囊后肢前内侧端点的纵向指数(PI)和横向指数(LI)。应用配对t检验对比各运动皮层纤维束平均位置的差异。结果本研究成功追踪了所有20名受检者双侧共计40组运动传导通路,全部穿过内囊后肢。在16组(40%)通路中,舌运动白质纤维束(舌束)位于面运动白质纤维束(面束)的内前方,同时前者双侧的PI和LI均低于后者(P<0.05)。在25组(62.5%)通路中,面束位于手运动白质纤维束(手束)的内前方,同时前者双侧的PI和LI均低于后者(P<0.05)。在14组(35%)通路中,手束位于足运动白质纤维束(足束)的内前方;在11组(27.5%)通路中,手束位于足束的前方。双侧手运动纤维的PI低于足(P<0.05),但两者的LI无显著差异(P>0.13)。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运动传导通路在内囊后肢上是沿着其长轴由前内至后外排列的,在双侧大脑半球的排列是对称的。这个发现将有助于判断病灶位置与运动功能缺损症状的关系,并可指导神经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张量成像 运动通路 内囊 概率追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