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与结局指标范围审查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乐霄 王玫 +5 位作者 李婉玲 柯珂 张茵 徐嘉琦 熊甜 陈雨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目的:系统综述国内外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及结局指标相关研究。方法:聚焦内在能力,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员使用标准化表格提取文献的出版物信息、研究地点、研究类型、样本量及年龄分布、样本信息获取方式、内在能力领域和用... 目的:系统综述国内外老年人内在能力测评及结局指标相关研究。方法:聚焦内在能力,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员使用标准化表格提取文献的出版物信息、研究地点、研究类型、样本量及年龄分布、样本信息获取方式、内在能力领域和用于评估相应领域能力的指标及方法、综合评分计算方式、生物学标记物、相关结局指标等。结果:共纳入63篇文献,共38项测评指标(运动领域10项、认知领域6项、感观领域3项、心理领域8项、活力领域11项)、7种内在能力综合得分计算方式、13项相关结局指标。结论:建议卫生保健机构和相关人员通过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充实内在能力内涵,在综合和了解国内外内在能力测评方法的基础上,制定和发展适合我国国情、医疗和养老环境的内在能力测评工具及综合评分界值,以标准化工具促进老年人内在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能力 评估指标 认知 运动 健康老龄化
下载PDF
低初黏凝胶体系中多元酸铬交联剂的合成
2
作者 丁汝杰 周泉 +3 位作者 吕杭 柯可 李萍 刘珂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5-9,共5页
为改善聚合物驱油后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的问题,通过正交实验,以乳酸、醋酸、顺丁烯二酸为三氯化铬的多元络合剂,乙二醇及抗坏血酸钠为原料,合成并筛选出初始黏度低、成胶时间可控的多元酸铬交联剂。实验结果表明:多元酸铬交联剂最优合成... 为改善聚合物驱油后低效无效循环严重的问题,通过正交实验,以乳酸、醋酸、顺丁烯二酸为三氯化铬的多元络合剂,乙二醇及抗坏血酸钠为原料,合成并筛选出初始黏度低、成胶时间可控的多元酸铬交联剂。实验结果表明:多元酸铬交联剂最优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6 h,合成温度70℃,三元酸与三氯化铬投料质量比2∶1,pH=4~5。在清水中成胶后凝胶体系初始黏度为19.96 mPa·s,延缓时间0~30 d可控,最终成胶黏度在2 800 mPa·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初黏 多元酸 铬交联剂 延缓交联
下载PDF
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原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娟凤 柯珂 +3 位作者 刘慧 吴小佳 刘淼 曾文利 《现代临床护理》 2023年第3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中青年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成因,为进一步拟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调查并选取存在社会疏离感的15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 目的探讨中青年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成因,为进一步拟定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社会疏离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一般疏离感量表调查并选取存在社会疏离感的15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现象学方法分析访谈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通过对15例中青年卒中患者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共截取有效的479个语义片段,提炼出2个主题及6个亚主题,分别为主动疏离(自我形象改变、角色改变、自我负担、消极情绪体验)、被动疏离(社会支持缺乏和重返社会困难)。结论中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社会疏离感的成因涉及患者个人、家庭、医疗康复、社会支持多个方面,需加强多方协作,帮助患者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其社会参与度与社会融入感,减少社会疏离感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脑卒中 主动疏离 被动疏离 社会支持缺乏
下载PDF
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土地资源碳储量研究
4
作者 张雄 毛星月 +1 位作者 柯珂 黄珂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3-202,共10页
土地用途转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带来土地资源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双碳”目标下开展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土地资源碳储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湖北省2000—2020年5期土地用途转换数据,运用In... 土地用途转换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带来土地资源碳储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双碳”目标下开展区域土地用途转换的土地资源碳储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湖北省2000—2020年5期土地用途转换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PLUS模型,研究湖北省土地用途转换引致的土地资源碳储量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湖北省土地资源碳储量总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资源总碳储量减少约10.6×10^(7)t;在不同土地用途类型中,林地碳储量占土地资源总碳储量比重最大,达到70.68%;在空间上,湖北省土地资源碳储量高值主要集中于4大山区,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碳储量损失较为严重;根据PLUS模型预测的湖北省土地用途转换结果,2030年湖北省各地区在生态保护优先状态下的土地资源碳储量值最大,达到7.32×10^(9)t,高于自然发展状态下的7.02×10^(9)t和耕地保护优先状态下的6.76×10^(9)t。研究结论:2000—2020年湖北省土地资源碳储量总体上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湖北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使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大量侵占耕地、林地和草地。2030年,在自然发展状态、耕地保护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3种不同预测状态下,湖北省各地区土地用途转换趋势存在较大差异性;在生态保护优先状态下的土地资源碳储量值增长最多,林地是湖北省各地区最主要的土地资源碳储量增长源;而耕地保护优先状态下的土地资源碳储量值下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用途转换 碳储量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下载PDF
玉米转脂蛋白基因ZmLTP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5
作者 邹华文 胡蓉蓉 +4 位作者 宁慧宇 沈艺 柯珂 张丙林 刘卫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7-112,共6页
转脂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进程及逆境响应,但对其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则鲜有报道。首先鉴定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的核心序列,进而构建了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B73的cDNA表达文库,克隆了ZmLTP... 转脂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LTP)广泛参与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进程及逆境响应,但对其表达调控规律的研究则鲜有报道。首先鉴定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的核心序列,进而构建了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B73的cDNA表达文库,克隆了ZmLTP3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筛选ZmLTP3基因启动子序列互作蛋白。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到13个互作蛋白cDNA。其中ZmLSD1具有典型的转录因子特征,属于C4类型锌指蛋白家族成员。EMSA检测结果表明,只有ZmLSD1蛋白可以与来自ZmLTP3基因启动子的DNA探针序列结合。上述结果表明ZmLSD1能与ZmLTP3基因启动子结合,并调控其表达的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CDNA文库 酵母单杂交 ZmLTP3 ZmLSD1 蛋白表达 EMSA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稚贝与饵料微藻的脂质组成及分析
6
作者 徐艳 柯珂 +5 位作者 姜发军 赖俊翔 邹杰 曾梦清 张秀国 陈瑞芳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2-930,共9页
为了揭示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稚贝与3种饵料微藻的脂质组成特征及其相关性,本研究用氯仿-甲醇提取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中的脂质,采用液液萃取技术分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脂质进行分类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 为了揭示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稚贝与3种饵料微藻的脂质组成特征及其相关性,本研究用氯仿-甲醇提取织锦巴非蛤稚贝和饵料微藻中的脂质,采用液液萃取技术分离,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脂质进行分类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成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从5个样品中共鉴定出7类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7%以上,主要为烷烃类化合物和脂肪酸。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个样品的长链脂肪酸可以聚类成2组,第一组包括织锦巴非蛤(湿、干)、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第二组为青岛大扁藻(Tetrasemis helgolandica)。5个样品长链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显示,主要分为主成分1(60.8%)和主成分2(23.0%),织锦巴非蛤、青岛大扁藻与主成分1显著相关,棕榈酸(C16:0)、亚麻酸(C18:3n3)、反油酸(C18:1n9t)、亚油酸(C18:2n6)、硬脂酸(C18:0)可作为其特征脂肪酸成分。研究表明,虽然织锦巴非蛤的长链脂肪酸和球等鞭金藻、牟氏角毛藻更相似,但是青岛大扁藻更能满足其脂质营养需求,是织锦巴非蛤稚贝培育期的优良饵料,建议在培育织锦巴非蛤稚贝时以投喂青岛大扁藻为主的同时混合投喂牟氏角毛藻和球等鞭金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饵料微藻 GC-MS 脂质 长链脂肪酸
下载PDF
POCT技术在军事和突发事件医学救援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7
作者 张淑艳 柯可 +2 位作者 李宁一 高蕾 刘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07-410,共4页
现场快速检验技术(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因具有快(报告结果快)、边(患者身边)、便(操作简便)和易(读取结果容易)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及战备、事故灾难、反恐等突发事件的救援现场。主要对POCT技术在军事和突发事件医学救... 现场快速检验技术(point of care testing,POCT)因具有快(报告结果快)、边(患者身边)、便(操作简便)和易(读取结果容易)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军事行动及战备、事故灾难、反恐等突发事件的救援现场。主要对POCT技术在军事和突发事件医学救援检验方法学、检验项目和检验模块装备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并对POCT技术在应用中需改进的问题以及该技术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应该侧重提高的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快速检验(POCT) 现场救治 检验模块 突发事件
下载PDF
玉米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基因ZmGPAT13生物信息学及表达特性分析
8
作者 李鑫 柯珂 +4 位作者 任晓晨 刘皓宇 张丙林 刘卫娟 邹华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01-909,共9页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家族成员ZmGPAT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检测,为进一步研究ZmGPAT1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目的】对玉米(Zea mays L.)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Glycerol-3-phosphate acyltransferase,GPAT)家族成员ZmGPAT1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变化检测,为进一步研究ZmGPAT1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TAIR和MaizeGDB数据库获得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玉米中GPAT家族蛋白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理化性质、蛋白结构、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系统进化、磷酸化位点和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对ZmGPAT13在不同组织部位及甘露醇(Mannitol)、NaCl、脱落酸(ABA)、高温(42℃)、低温(4℃)处理下的相对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ZmGPAT13是一个定位于线粒体的跨膜蛋白,与部分GPAT家族成员含有排序相同的15个保守基序(motif),且与拟南芥中AtGPAT1的亲缘关系最近;预测分析发现ZmGPAT13含有62个磷酸化位点,可能与玉米中多个GPATs存在相互作用关系;ZmGPAT13基因启动子富含多种与低温和ABA响应等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qRT-PCR技术对ZmGPAT13组织表达模式分析发现ZmGPAT13的相对基因表达量在胚芽鞘(Coleoptile)中最高,根(Root)中次之,叶片(Leaf)中最低;甘露醇(Mannitol)、NaCl、脱落酸(ABA)及高温(42℃)和低温(4℃)处理均能诱导ZmGPAT13的基因表达显著上调。【结论】玉米中ZmGPAT13具有高度的进化保守性,可能通过转录水平的变化参与调控玉米对干旱、盐、高温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 ZmGPAT13 生物信息学分析 非生物胁迫
下载PDF
湖北省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及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马博文 张雄 柯珂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116-120,124,共6页
实现家庭农场适度经营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湖北省2015—2020年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从实现农户劳动禀赋最大化利用的家庭农场决策视角出发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 实现家庭农场适度经营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根据湖北省2015—2020年家庭农场监测数据,从实现农户劳动禀赋最大化利用的家庭农场决策视角出发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农业生产力水平下,生产要素投入量还处在土地利用边际报酬上升阶段,湖北省家庭农场最优土地经营面积测算结果为162748 m^(2),但当前家庭农场年末平均经营耕地面积为4155.41 m^(2);家庭农场经营规模主要受到土地资源因素、土地流转因素、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因素和外部政策因素影响。要实现家庭劳动禀赋的最大化利用,经营规模还应提高39倍。提出促进湖北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的建议:开展土地整治;做好土地承包权流转服务;持续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合理制定家庭农场适度经营规模标准;引导市场增加对农业科技和资本要素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农村现代化 适度经营规模 影响因素 湖北省
下载PDF
基于激光秀的大型山体景观照明的设计与实施——以拉萨市南山公园山体激光秀为例
10
作者 杜军 常学洋 +3 位作者 柯克 陈开菊 袁樵 何勇杰 《照明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172-178,186,共8页
文章分析了拉萨市南山公园山体激光秀项目的载体区位、特点及观景条件,从激光应用的安全性能分析着手,具体阐述了激光表演系统在山体照明项目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并对整个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实施及效果做了简要介绍。本项目是国... 文章分析了拉萨市南山公园山体激光秀项目的载体区位、特点及观景条件,从激光应用的安全性能分析着手,具体阐述了激光表演系统在山体照明项目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并对整个项目的方案设计和技术实施及效果做了简要介绍。本项目是国内已知的采用激光表演系统实现最大投影面积的山体激光秀项目,对山体景观照明的方式方法做了有益的探索,是激光表演系统在山体景观照明应用领域的重要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秀 山体照明 激光安全 激光表演系统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现状
11
作者 常天诺 柯可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10期1153-1155,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持续性发展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引起骨破坏以及关节强直。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体格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治疗,从而缓解疾病引发的相关症状;可辅助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炎症,减缓病情发展。本文从非药物治...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持续性发展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以引起骨破坏以及关节强直。非药物治疗可以通过体格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治疗,从而缓解疾病引发的相关症状;可辅助药物治疗,以更好地控制炎症,减缓病情发展。本文从非药物治疗的综合评估以及运动疗法、康复理疗、患者教育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和综述,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进而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非药物治疗 评估 训练策略 运动疗法 理疗
原文传递
多层合采智能井井筒温度场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顺辉 豆宁辉 +2 位作者 赵向阳 柯珂 王志远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91,共9页
智能井多层合采过程中为了优选温度监测设备和确定测点位置,需要准确预测井筒温度剖面。根据智能井多层合采过程中的井筒内流体流动特征,考虑流体经过流量控制阀时,节流效应对井筒内流体流动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含流量控制阀的单油管多层... 智能井多层合采过程中为了优选温度监测设备和确定测点位置,需要准确预测井筒温度剖面。根据智能井多层合采过程中的井筒内流体流动特征,考虑流体经过流量控制阀时,节流效应对井筒内流体流动参数的影响,建立了含流量控制阀的单油管多层合采井筒温度预测模型,并结合生产井的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模型预测结果表明,井筒温度随产层产出液性质、产液量、产层厚度、产层配比和地层温度梯度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与各产层单独开采相比,合采时的井筒温度高于各产层单独开采时的平均温度,且合采时的温度梯度最低。为了有效应用多层合采井筒温度场预测模型,基于流量控制阀处温度测量误差最小的原则,提出了温度传感器指标及测点的优选方法;基于井筒温度、温度梯度及流量控制阀处温降变化规律,提出了产层温度异常的解释方法。多层合采智能井井筒温度场预测模型为多层合采智能井温度测量装置的优选和温度变化规律的解释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井 多层合采 温度剖面 流量控制阀 温度传感器
下载PDF
我国球形棕囊藻藻华危害与应对策略
13
作者 史文凯 徐晓莹 +3 位作者 张凡 张晓明 柯可 陈坤 《渔业研究》 2023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球形棕囊藻藻华因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而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是国内外有害藻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球形棕囊藻藻华对渔业生产、全球硫循环和碳循环以及滨海电厂冷源安全的严重危害,分析了藻华暴发的内因和外因,并针... 球形棕囊藻藻华因暴发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危害严重而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是国内外有害藻类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总结了球形棕囊藻藻华对渔业生产、全球硫循环和碳循环以及滨海电厂冷源安全的严重危害,分析了藻华暴发的内因和外因,并针对性地提出球形棕囊藻藻华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办法,以期为我国球形棕囊藻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藻华 预防与应急处置
下载PDF
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必大 姜文澜 +1 位作者 柯珂 刘成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2-1127,1133,共7页
为了获得十字形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本文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基于塑性铰线模型和节点变形特征,建立了用于节点抗弯刚度计算的三梁系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和回归分析,获得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结果表明:节... 为了获得十字形矩形钢管偏心相贯节点的平面外抗弯刚度,本文采用理论模型结合数值分析的方法,基于塑性铰线模型和节点变形特征,建立了用于节点抗弯刚度计算的三梁系模型,结合参数分析和回归分析,获得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结果表明:节点刚度与主管壁厚三次方成正比、与支管宽度与主管高度之比呈线性关系、与支主管高度比近似指数函数关系,计算式所得节点抗弯刚度值与有限元结果的差异大部分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钢管 偏心相贯节点 平面外抗弯刚度 塑性铰线模型 三梁系模型 回归分析 节点刚度参数化计算式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WATCH-READ-THINK-DO--走近蒙纳士大学MITS笔译的“翻转课堂” 被引量:2
15
作者 邴照宇 柯可 刘中荣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翻转课堂”是出现于21世纪初、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澳大利亚高校也在推广“翻转课堂”,其中蒙纳士大学翻译硕士笔译教学的“翻转课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翻转课堂”的课程结构设计严谨,充分融合了在线学习、课... “翻转课堂”是出现于21世纪初、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教学模式。澳大利亚高校也在推广“翻转课堂”,其中蒙纳士大学翻译硕士笔译教学的“翻转课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翻转课堂”的课程结构设计严谨,充分融合了在线学习、课程作业、混合语种工作坊与阶段性考核等要素,遵循了“WATCH-READ-THINK-DO”的理念,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重要模块相对独立但又兼容贯通,师生须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通过对此类教学模块中各环节的例证和解析可知,该模式具备诸多优点,也对该校MITS笔译教学体系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翻译硕士 笔译教学 在线学习 工作坊
下载PDF
siRNA沉默LOX基因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梁毅 费新雄 +2 位作者 夏林 柯珂 张梦静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2006-2011,共6页
目的:探讨RNAi干扰赖氨酰氧化酶基因(LOX)后对鼻咽癌细胞5-8F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LOX基因的RNAi片段,脂质体介导siRNA-LOX-01(siRNA-LOX-01组)和siRNALOX-02(siRNA-LOX-02组)转染5-8F细胞,同时设非特异性干扰片... 目的:探讨RNAi干扰赖氨酰氧化酶基因(LOX)后对鼻咽癌细胞5-8F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并构建针对LOX基因的RNAi片段,脂质体介导siRNA-LOX-01(siRNA-LOX-01组)和siRNALOX-02(siRNA-LOX-02组)转染5-8F细胞,同时设非特异性干扰片段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转染后各组LOX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指标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MMP9等的表达变化;细胞黏附实验、基底膜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研究LOX基因沉默后对5-8F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iRNA-LOX-01组和siRNA-LOX-02组LOX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下降,细胞的迁移速率变慢,穿膜细胞数减少,细胞黏附率增加(均P<0.05),E-cadherin的表达增加,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及MMP9的表达减少。结论:干扰LOX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及MMP9蛋白表达下调有关,LOX有望成为治疗鼻咽癌的有效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X基因 鼻咽癌 RNA干扰 5-8F细胞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深水水合物试采过程中地层沉降及井口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莅临 杨进 +3 位作者 路保平 柯珂 王磊 陈柯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68,共8页
在深水非成岩地层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过程中,随着试采时间增长,大面积弱固结地层中的水合物分解后,可能造成海底地层沉降,损坏井口和海底管汇,导致试采工程失败。为此,建立了非成岩地层水合物试采过程中的海底地层沉降和井口稳定性分析模... 在深水非成岩地层天然气水合物试采过程中,随着试采时间增长,大面积弱固结地层中的水合物分解后,可能造成海底地层沉降,损坏井口和海底管汇,导致试采工程失败。为此,建立了非成岩地层水合物试采过程中的海底地层沉降和井口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认为水合物分解后产生的负摩阻力和下拉载荷是导致井口失稳的主要因素,并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模拟研究了水合物分解对地层沉降和井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水合物分解后管柱周围的负摩阻力主要分布于表层导管底部向上约1/3的区域,且水合物分解半径越大、水合物饱和度越高,负摩阻力越大。自主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井口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水合物分解对井口稳定性影响的室内模拟试验,负摩阻力的模拟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比,相对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计算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深水非成岩地层水合物试采时间控制和井口安全评估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天然气水合物 水合物试采 地层沉降 井口稳定性 模拟试验
下载PDF
基于新型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的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快速诊断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鹏飞 余庆 +6 位作者 李菲 覃仙玲 董德信 陈宪云 牙韩争 柯珂 秦启伟 《广西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引起华南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发生病毒性鱼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其引起的鱼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华南... 【目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 grouper iridovirus,SGIV)是引起华南沿海地区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石斑鱼(Epinephelus tauvina)发生病毒性鱼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之一,其引起的鱼病具有发病迅速、死亡率高、流行面广等特点,严重威胁华南地区石斑鱼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发展操作便捷、成本低、耗时短、准确度高的SGIV快速检测技术,对于及早发现、确定病原,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治疗方案来控制病原扩散、降低损失至关重要。【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Q2)就SGIV病的快速检测诊断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检测探针(Aptamer Q2-based fluorescent molecular probe,Q2-AFMP),并对Q2-AFMP检测SGIV感染的特异性、灵敏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Q2-AFMP可以特异性检测SGIV感染,且其灵敏性和稳定性均比较高。【结论】本研究中基于核酸适配体构建的新型高特异性荧光分子探针(Q2-AFMP)有望实现对海水养殖中石斑鱼虹彩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实时监控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虹彩病毒 核酸适配体-荧光分子探针 高特异性和灵敏性 快速诊断
下载PDF
极地钻井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及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余意 王雪瑞 +3 位作者 柯珂 王迪 于鑫 高永海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0,共10页
极地永久冻土层的低温条件会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从而影响极地钻井中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分布。为了解极地永久冻土层低温条件对钻井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极地钻井设计和钻井施工提供依据,分析了低温对水基和油基钻井液流变... 极地永久冻土层的低温条件会影响钻井液的流变性,从而影响极地钻井中井筒温度和压力的分布。为了解极地永久冻土层低温条件对钻井中井筒温度和压力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极地钻井设计和钻井施工提供依据,分析了低温对水基和油基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考虑低温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永久冻土层与井筒之间的耦合作用,建立了极地钻井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通过与实测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证明极地钻井井筒温度压力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达到了极地钻井要求。利用所建模型模拟了一口极地井钻井循环和停泵工况下的温度和压力分布,结果表明:循环期间,钻井液吸收下部高温地层的热量,通过环空上返时将热量传递至井筒浅部永久冻土层,导致近井地带冻土层融化,冻土层融化消耗热量使井筒温度降低;随着循环时间增长,环空循环摩阻增大;停泵时间越长,井筒钻井液的温度越接近地层环境温度,开井时环空循环压耗越大,开井泵压也越高。研究结果可为极地井钻井设计和钻井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钻井 温度分布 压力分布 钻井液性能 循环摩阻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