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治疗专业人文关怀教育与专业实习教育有机融合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坤 吕欣 杨晓霞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8期26-27,共2页
提出了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双重意义,论述了康复治疗专业中人文关怀教育与专业实习教育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提升了实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 人文关怀 实习教育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床闪锌矿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康凯 杜泽忠 +4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吕鑫 孙海瑞 杜轶伦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18-1432,共15页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位于中亚造山带、塔里木板块和华北板块的交汇地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金属资源产地之一。花牛山铅锌矿是天山—北山地区具典型成因意义的铅锌矿床,矿床成因机制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LA-ICP-MS对其闪锌矿微量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闪锌矿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集Fe、Mn、In、Cd、Cu等元素,贫Ga、Ge、Ni等元素为特征,其中Fe、Mn、In、Cd、Cu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Ag、Pb以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其微量元素组成与岩浆热液为主导的矿床(都龙、黄岗梁、孟恩陶勒盖、赤土店)类似,除此之外,闪锌矿Tl元素质量分数以及Cd/Fe和Cd/Mn值均显示岩浆热液属性,在微量元素判别图中样品也落入岩浆热液区域。野外调研发现,矿体底部未见角砾状和网脉状矿体,矿体均发育在岩性界面及层间破碎带中。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花牛山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中高温岩浆热液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山铅锌成矿带 花牛山铅锌矿 闪锌矿 微量元素 LA-ICP-MS
下载PDF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Late Cretaceous to Paleocene Intrusions in East Gangdese,Lhasa,Tibet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s 被引量:6
3
作者 lü xin WANG Zhenghua +3 位作者 lIU Yulin lIU Hongfei XU Kaifeng ZHANG Jins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441-466,共26页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granite ages in the middle to east Gangdese batholith. Zircon ages from these granites are 57.6-68.7 Ma, indicating that intrusions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Paleocen... In this study, we determined the granite ages in the middle to east Gangdese batholith. Zircon ages from these granites are 57.6-68.7 Ma, indicating that intrusions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o early Paleocene. The large-ion lithophile elements are highly enriched, whereas some high-field-strength elements are depleted. The Sr-Nd-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Dianzhong volcanics in the Linzhou Basin, indicating the same origin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The samples show positive εHf(t) values that are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values for the Linzizong volcanics, the Quxu intrusion, and other intrusions in middle Gangdese. We conclude that our samples, the Linzizong volcanics, and most main-collisional intrusions a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source with different ratios of crust and mantle input. On the basis of geological, geochemical, geochronological, and isotopic information, we conclude that the Late Cretaceous to Paleogene evolution of Gangdes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irst, the collision began at 70-60 Ma, the same time as rollback of the Tethys Ocean slab. Second, during 60-50 Ma, slab breakoff triggered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e. Third, after 50 Ma, the Tethys Ocean slab's effect disappeared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an and Asian crusts began influencing magmatism in Gangd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GDESE granite late Cretaceous-Paleocene zircon U-Pb age GEOCHEMISTRY Sr-Nd-Pbisotope Hf isotope
下载PDF
腺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闭锁连接蛋白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坤 吕欣 +2 位作者 张先龙 赵莲辉 杨晓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连接蛋白1(ZO-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腺苷组(n=36)。造模前腺苷组腹腔注射腺苷注射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 目的观察腺苷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闭锁连接蛋白1(ZO-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10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腺苷组(n=36)。造模前腺苷组腹腔注射腺苷注射液,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2 ml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线栓法栓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阻断血流2 h后,将线拔出形成再灌注。再灌注24 h后,伊文思蓝(EB)渗透法测定血脑屏障通透性,检测MMP-9和ZO-1表达。结果模型组和腺苷组EB,脑含水量,MMP-9明显高于对照组,ZO-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和腺苷组MMP-9/β肌动蛋白(β-actin)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0.563±0.054和0.377±0.080 vs 0.242±0.021,P<0.01),ZO-1/β-actin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0.186±0.042和0.393±0.075 vs 0.671±0.065,P<0.01)。腺苷组MMP-9/β-actin表达低于模型组,ZO-1/β-actin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腺苷预处理可以通过抑制MMP-9表达,增加ZO-1表达,改善血脑屏障完整性,减轻脑水肿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再灌注损伤 闭锁小带蛋白-1
下载PDF
Performance of parasitoid Aphidius giftiensis Ashmead parasitizing Myzus persicae fed on artificial media
5
作者 YE Jingwen CHAI Fanghua +5 位作者 GU xinghui HAN Shichou lü xin JI Sigui ZHANG limeng lI Jun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8-13,共6页
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phid parasitoid,particularly for pest Myzus persicae.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feed M.persicae using a formulated artificial medium instead of tobacco to main... 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 is an economically important aphid parasitoid,particularly for pest Myzus persicae.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feed M.persicae using a formulated artificial medium instead of tobacco to maintain parasitoid A.gifuensis in winter.The development,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 of M.persicae fed with four artificial media(AM1-AM4),as well as the parasitism,emergence and longevity of A.gifuensis when reared on F3 M.persicae fed with AMI,were assessed.Over 15 days of the study,the survival rates of A.gifuensis for the AM1 and AM2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AM3 and AM4 treatments.The highest fecundity of F,A.gifuensis females was observed on AM1 feeding.No differences were noted in survival rate,development or nymph production between F:and F,M.persicae fed with AM1.No differences were recorded in the number of mummies,parasitism rate,adult Iongevity or proportion of A.gifuensis females between Treatment I(4.gifuensis parasitizing AM1-reared M.persicae)and the control.However,the emergence rate of Treatment I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The rearing of.A.gifuensis on M.persicae fed with an artificial medium was found to be a feasible proposition.This could save time,space and cos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duc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HIDIUS gifuensis PARASITISM Artificial MEDIUM Maintenance
下载PD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augurated at Nankai University
6
作者 lü xin YU Yueyua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第2期193-194,共2页
The day June 23,2021 bore witness to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CHST) of Nankai University(NKU) and the signing ceremony of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I... The day June 23,2021 bore witness to the inauguration of the Research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CHST) of Nankai University(NKU) and the signing ceremony of a cooperation agreement between th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IHN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NKU in Tianjin(Figure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 FIGURE HISTORY
下载PDF
髋部骨折2342例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51
7
作者 刘泽民 吕欣 +1 位作者 刘晋元 王小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5085-5091,共7页
背景:加强对髋部骨折危险人群的早期预防,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可为此类患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目的: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01-01/2018-12-31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 背景:加强对髋部骨折危险人群的早期预防,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可为此类患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目的: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01-01/2018-12-31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34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患者属地、受伤季节、致伤原因、手术方式、术中情况、血栓情况、住院时间、费用及入院至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等信息,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与结论:①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3.90±13.43)岁,80-90岁组患者最多,占29.97%;②髋部骨折冬季多见,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摔伤导致髋部骨折最多,占88.13%;④2108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折主要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占60.03%;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选择髓内固定,占92.04%;⑤209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的髋部骨折患者中,32.38%(679/2097)的患者检查出下肢动静脉血栓,其中28.71%(195/679)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⑥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49±7.06)d,平均住院费用(4.63±3.14)万元;⑦股骨颈骨折平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长均比股骨转子间骨折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比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整体偏瘦;⑨有44.41%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⑩结果提示,髋部骨折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尤其是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摔倒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髋部骨折主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备血及围术期预防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内固定
下载PDF
全国整装勘查区成矿系统研究与矿产勘查新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晓飞 吕志成 +7 位作者 孙海瑞 李永胜 袁慧香 杜泽忠 公凡影 吕鑫 杜轶伦 王春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1288,共28页
全国先后共设置了141个整装勘查区,分布在26个重点成矿区带,位于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三大成矿域。整装勘查区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多样。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对全国典型整装勘查区开展了研究与梳理,按构造动力体... 全国先后共设置了141个整装勘查区,分布在26个重点成矿区带,位于古亚洲、滨太平洋、特提斯三大成矿域。整装勘查区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多样。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对全国典型整装勘查区开展了研究与梳理,按构造动力体制划分出3类成矿系统,按照成矿机制划分出4类成矿系统,并划分(厘定)出24个成矿系统亚系统。根据上述成矿系统研究成果,重新划分出14个成矿系列、34个矿床式,建立了典型矿床的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15个成矿系统空间结构模型。归纳总结整装勘查区成矿系统,建立成矿系统空间结构模型,运用缺位找矿思维,调整整装勘查区区域矿产勘查工作部署,开展新矿种、新类型、新区域、新层位勘查找矿,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成果,丰富了成矿系统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装勘查区 成矿系统 成矿系统空间结构模型 找矿突破 勘查进展
下载PDF
甘肃柳园地区早二叠世正长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北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背景的指示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海瑞 吕志成 +4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杜泽忠 吕鑫 公凡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33-1449,共17页
甘肃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是诠释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柳园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区内脉岩发育,这些岩脉的研究可以为阐释北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背景提供更多证据。基于此,本文... 甘肃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是诠释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地质学界的广泛关注。柳园地区位于甘肃北山南带,区内脉岩发育,这些岩脉的研究可以为阐释北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背景提供更多证据。基于此,本文选取位于甘肃柳园地区的正长花岗斑岩脉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分析显示,岩脉侵位于早二叠世((288.5±1.4)Ma)。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正长花岗斑岩脉的SiO2和全碱质量分数较高,Fe、Mg、Ca、Al和P质量分数较低,Rb、Th、U和Pb相对富集,Ba、Nb、La、Ce、Sr和Ti等元素相对亏损,Eu负异常显著,具有较高的Rb/Sr值和较低的K/Rb值及锆石饱和温度(730~844℃,集中于740℃左右),显示该岩脉为高钾钙碱性高分异I型花岗岩,并具有俯冲带岩浆活动的地球化学特征。正长花岗斑岩脉具有较低的Zr/Hf值(18.42~28.01,平均值为22.37)和Th/U值(3.82~7.99,平均值为5.34),与平均地壳组分接近,锆石εHf(t)值为2.94~9.66,平均值为5.72,TDM2值为955~611 Ma,指示源区主体为新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并存在幔源物质加入。根据构造判别图解并结合前人关于二叠纪区域构造变形、盆地沉积物源、岩浆演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该正长花岗斑岩脉形成于俯冲作用过程中的局部伸展环境,并认为北山地区增生造山事件至少持续到早二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长花岗斑岩脉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早二叠世 北山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甘肃柳园地区晚三叠世辉绿岩脉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对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指示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海瑞 吕志成 +5 位作者 于晓飞 李永胜 杜泽忠 吕鑫 杜轶伦 公凡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55-1768,共14页
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北山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三叠纪多金属成矿带,也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甘肃柳园地区位于北山南带,区内缺失三叠纪沉积记录,花岗质复式岩体和中酸性岩脉十分发育,基性岩脉也... 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南缘的北山地区,不仅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三叠纪多金属成矿带,也是诠释中亚造山带南缘早中生代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甘肃柳园地区位于北山南带,区内缺失三叠纪沉积记录,花岗质复式岩体和中酸性岩脉十分发育,基性岩脉也有分布,从而为探究北山早中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基于此,本文对甘肃柳园地区晚三叠世辉绿岩脉开展了系统的锆石U-Pb-Hf同位素和全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LA-ICPMS锆石U-Pb分析显示,辉绿岩形成于227.5±1.4Ma,年代为晚三叠世。全岩地球化学分析显示,辉绿岩具有高Mg#(65~70)、较高Ni含量(110×10^-6~157×10^-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La/Y)N为1.42~1.94)、无或弱Eu正异常、强烈亏损Nb、Ta和Zr、Hf弱富集的特征。较高的(Th/Nb)N(>1)和较低的Nb/La(<1)比值,稳定的La/Nb和Th/Nb比值说明其岩浆侵位过程中壳源物质的混染不强;而较高的Th/Yb比值,较低的Th/U和La/Nb比值说明源区存在一定俯冲物质的参与;此外,较低的Nb/Yb、Th/U,明显的Nb和Ta负异常,平坦的HREE配分形式排除了来自OIB类似岩浆源区的可能;而较低的Nb/Yb比值及较高的εHf(t)值(平均值为1.08)说明镁铁质岩浆主要来自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因此,该辉绿岩更可能源于受俯冲作用改造的亏损软流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此幔源熔体在上升过程中与大陆岩石圈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少量壳源物质的混染。结合区内二叠纪基性-超基性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辉绿岩岩浆源区受到先前俯冲物质的混染,辉绿岩形成于晚三叠世软流圈上隆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在系统分析前人关于柳园地区早二叠至晚三叠世中酸性和基性-超基性侵入岩锆石Hf同位素数据后,本文发现:自~280Ma至~220Ma,北山南部中-酸性侵入岩锆石εHf(t)值具有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同期基性-超基性岩锆石εHf(t)值主要呈逐渐降低走势。结合前人关于二叠纪至三叠纪区域构造变形、盆地沉积物源、岩浆演化和成矿作用等研究,本文认为Hf同位素的上述变化与北山南部构造演化有关,指示该区的碰撞造山可能持续到早-中三叠世,并在晚三叠世进入造山后伸展环境。该认识进一步完善了北山地区自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绿岩脉 三叠纪 构造背景 北山造山带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近红外高光谱成像的微破损棉种可视化识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攀 张初 +2 位作者 吕新 张泽 何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2-1718,共7页
优质棉种是全面推广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微破损棉种可视化识别,为棉种精选设备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以未破损和微破损两类棉种各540粒作为样本(其中405粒作为建模集,135粒棉种作为预测集),分批采集874... 优质棉种是全面推广棉花精量播种技术的基础。采用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微破损棉种可视化识别,为棉种精选设备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以未破损和微破损两类棉种各540粒作为样本(其中405粒作为建模集,135粒棉种作为预测集),分批采集874~1 734nm范围的样本高光谱图像,提取光谱数据并去除首尾两端明显噪声保留955~1 659nm范围内光谱为棉种样本的光谱。首先使用Kennard-Stone(KS)算法进行样本划分,并通过平滑算法Savitsky-Golay(SG)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二阶导数光谱(2nd spectra)方法、连续投影算法(SPA)和主成分载荷(PCA-loading)方法分别选取10,14和11个特征波长。基于全部光谱数据和特征波长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K最邻近(KNN)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VM)模型,SPA-PLS-DA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建模集和预测集的鉴别率分别为91.50%和90.33%。基于SPA-PLSDA模型分别对未破损样本和微破损样本及其混合样本图像进行识别,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微破损棉种的识别率达90%以上。结果表明,结合近红外高光谱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微破损棉种的可视化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 微破损棉种 特征选择 可视化识别
下载PDF
川麦冬、浙麦冬中8种成分测定及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12
作者 顾志荣 李芹 +3 位作者 吕鑫 孙岚萍 祁梅 葛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13-1520,共8页
目的建立川麦冬、浙麦冬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麦冬中麦冬皂苷B、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 目的建立川麦冬、浙麦冬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综合质量评价。方法采用HPLC-ELSD法同时测定麦冬中麦冬皂苷B、麦冬皂苷D、麦冬皂苷D′、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含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含量,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比较3个主产区川麦冬与浙麦冬中8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模型进行产区鉴别与综合质量评价。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8),平均加样回收率98.93%~102.33%,RSD 1.34%~2.21%。浙麦冬中麦冬皂苷B、D′、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A、B、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均高于川麦冬(P<0.05),但川麦冬中麦冬皂苷D高于浙麦冬中(P<0.05);四川绵阳产麦冬中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含量高于雅安产麦冬中(P<0.05),其他成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川绵阳与雅安产麦冬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川麦冬与浙麦冬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非常明显。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均能明确鉴别浙麦冬与川麦冬,但无法鉴别川麦冬中的绵阳产麦冬与雅安产麦冬;浙麦冬总体质量最好,3个主产区的麦冬质量排名依次为浙江慈溪>四川绵阳>四川雅安。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川麦冬、浙麦冬的质量控制与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多指标成分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综合质量评价
下载PDF
广西大宁岩体和初洞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丽爽 吕鑫 +4 位作者 王政华 毛佐国 张继林 刘玉琳 陈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682,共16页
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大宁岩体形成年龄为441.1±3.0 Ma,其包体年龄为439.5±3.6 Ma,初洞岩体形成年龄为423.5~434.2 Ma。结果表明,大宁岩体及其包体几乎同期形成,而初洞岩体是后期的侵入体。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 利用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大宁岩体形成年龄为441.1±3.0 Ma,其包体年龄为439.5±3.6 Ma,初洞岩体形成年龄为423.5~434.2 Ma。结果表明,大宁岩体及其包体几乎同期形成,而初洞岩体是后期的侵入体。Lu-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宁岩体及其暗色包体与初洞岩体具有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在εHf(t)-年龄图上落在1440~1960 Ma的老地壳区间,表明三者的岩浆源区均是早元古代到中元古代地壳,暗色包体是岩浆早期分离结晶的产物,而初洞岩体是岩浆结晶分异晚期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大宁岩体 初洞岩体
下载PDF
西秦岭东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雪峰 李永胜 +2 位作者 董国臣 吕鑫 夏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1-1712,共22页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发育大量印支期花岗岩,由北向南贯通整个西秦岭造山带。本文选取西秦岭东段的柴家庄、太白、周家山和迷坝4个花岗质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这些花岗质岩体的岩性主体为石英闪长岩-... 西秦岭造山带东段发育大量印支期花岗岩,由北向南贯通整个西秦岭造山带。本文选取西秦岭东段的柴家庄、太白、周家山和迷坝4个花岗质岩体进行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U-Pb定年和Lu-Hf同位素研究。这些花岗质岩体的岩性主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形成时代在237~219Ma之间,并显示出两期岩浆活动的特点,早期柴家庄岩体形成于236.6±2.9Ma,晚期的太白、周家山和迷坝岩体形成于220.12~218.9Ma。早期柴家庄二长花岗岩显示出类似埃达克岩的一些地球化学特点,如高含量的Sr(578×10-6~661×10-6)和高的(La/Yb)N比值(37.44~41.73),低含量的Y(3.48×10-6-5.50×10-6)和Yb(0.3×10-6~0.5×10-6),以及弱的负Eu异常(δEu=0.85~1);在晚期花岗岩中,迷坝和周家山岩体同样表现高Sr含量(Sr>400×10-6)、低Yb含量(Yb<2×10-6)的特点,但太白花岗岩则类似于喜马拉雅型花岗岩(Sr<400×10-6,Yb<2×10-6)。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柴家庄、太白、周家山和迷坝岩体的εHf(t)值分别为-5.1~2.2、-4.8~-0.9、-6.0~-2.7和-6.3~-3.9,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依次为2153~1495Ma、2120~1767Ma、2227~1932Ma、2249~2033Ma,表明西秦岭东段花岗质岩体的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壳源物质,柴家庄岩体可能有部分新生下地壳物质加入,并且整体表现出结晶基底组成由北向南逐渐变老的趋势。显示埃达克岩特点的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其喜马拉雅型的花岗岩则是正常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三叠纪时期发生的陆陆碰撞导致地壳加厚,加厚下地壳在不同深度发生的部分熔融,形成本区具有埃达克或者喜马拉雅型地球化学特点的花岗质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生代 花岗岩类 锆石U-Pb定年 LU-HF同位素 西秦岭
下载PDF
考虑用户意图和时间间隔的会话型深度学习推荐系统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浩翰 吕鑫 李建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0-195,223,共7页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会话型推荐系统在建模用户点击行为时,无法同时考虑用户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用户的主要意图。针对该问题,在现有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会话型推荐系统和仅考虑用户行为时间间隔的Time-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会话型推荐系统在建模用户点击行为时,无法同时考虑用户行为之间的时间间隔和用户的主要意图。针对该问题,在现有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会话型推荐系统和仅考虑用户行为时间间隔的Time-LSTM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TASR。利用Time-LSTM建模时间间隔影响用户行为,并利用注意力机制捕获用户的主要意图。在两个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建模 基于会话的推荐系统 注意力机制 时间间隔 用户意图
下载PDF
一种快速计算溶解油气比的工程实用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纳 席永钊 +5 位作者 刘安琪 赵金洲 张烈辉 吕鑫 李蜀涛 赵向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5,共6页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评价油气溶解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工程上需查取图版而得到,结果不够准确、使用不太方便,不适于现场快速应用。为了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快速准确地计算该参数,在雷萨特的模型上将美国石油协会相对密度与脱气原油摩...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是评价油气溶解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工程上需查取图版而得到,结果不够准确、使用不太方便,不适于现场快速应用。为了便于在实际工程中快速准确地计算该参数,在雷萨特的模型上将美国石油协会相对密度与脱气原油摩尔质量的图版进行取点拟合成函数关系,结合原雷萨特关系式将其数学模型归纳推理得到一个新模型,只需要代入绝对压力、温度、脱气原油对水的相对密度以及天然气对空气的相对密度4个已知参数,通过计算机便可快速计算出溶解油气比。研究结果表明:①较之于雷萨特相关式,新模型简化了繁琐的迭代,不仅可以一步到位计算溶解油气比,而且还可以从公式中反映出各个参数是如何影响溶解油气比的;②油气比随着绝对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温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脱气原油对水相对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着天然气对空气相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结论认为,新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溶解油气比,其计算结果与原雷萨特模型符合度高;新方法提高了工程上计算溶解油气比的效率及准确性,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溶解度 溶解油气比 雷萨特模型 美国石油协会相对密度 脱气原油摩尔质量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5G无线通信的高等院校立体课堂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鑫 刘芳芳 王丽丽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12期21-24,共4页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5G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一种新的高等院校立体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基于教学系统的总体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架构。根据学生与教师的不同使用权限,设置教师客户端模块、登录与账号管理模块、...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存在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5G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一种新的高等院校立体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基于教学系统的总体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架构。根据学生与教师的不同使用权限,设置教师客户端模块、登录与账号管理模块、课程管理模块、教学互动评估模块,全方位强化系统的功能。软件部分采用5G无线通信技术,对教学信息资源传输信道进行干扰去除与功率分配,提升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与资源更新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设计系统具有较低的延时,并且系统的资源更新效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教学 高校课程管理 5G无线通信 教学互动评估 干扰去除 功率分配 资源更新 信息传输
下载PDF
南秦岭石泉-汉阴金矿带控矿构造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云华 王硕 +5 位作者 吕鑫 孙健 徐丽 杨本昭 范媛媛 孟茹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33-1947,共15页
石泉-汉阴成矿带是南秦岭重要的金成矿潜力区,是秦岭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多期次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本文选取石泉-汉阴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黄龙、长沟和金斗坡三... 石泉-汉阴成矿带是南秦岭重要的金成矿潜力区,是秦岭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查明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多期次构造发育特征及其对金成矿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本文选取石泉-汉阴成矿带内最具代表性的黄龙、长沟和金斗坡三个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尽的野外及井下地质调研、室内显微构造观察及同位素追踪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成矿带内的构造活动期次,确定了与成矿有关构造体系的性质,取得的主要认识有:(1)研究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共有四期构造活动,分别为成矿前的韧性剪切构造(S1)、成矿早期的韧性剪切构造(S2)、主成矿期牛山-凤凰山隆起形成的拆离滑脱构造(S3)以及成矿期后的脆性构造;(2)成矿期早期韧性剪切构造中矿化现象并不显著,主要对区内矿床的成矿物质起到了预富集作用,而成矿主期与滑脱构造同时期的由岩浆分异而来的含矿热液叠加在早期矿化带之上才形成了区内的金矿床,其成因为岩浆期后热液型金矿;(3)成矿早期的韧性剪切构造形成于晚三叠世华北与扬子两大板块碰撞拼合的造山作用,主成矿期次拆离滑脱构造活动则为板内演化阶段由伸展塌陷造成的差异隆起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石泉-汉阴金矿带 韧性剪切带 拆离滑脱构造 岩浆期后热液
下载PDF
低慢小目标复合拦截任务规划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卞伟伟 吕鑫 +2 位作者 刘蝉 贾彦翔 邱旭阳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110,117,共8页
针对不同场景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单一的拦截手段无法满足低慢小目标防控需求,结合拦截装备的效能与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种拦截装备协同的复合拦截任务规划方法。采用基于拦截效能可行域进行编码方法来缩小任务规划的映射空间... 针对不同场景与环境约束条件下单一的拦截手段无法满足低慢小目标防控需求,结合拦截装备的效能与约束,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种拦截装备协同的复合拦截任务规划方法。采用基于拦截效能可行域进行编码方法来缩小任务规划的映射空间,提升算法迭代速度;为控制算法的搜索过程,根据浓度允许值改变粒子群的收缩与扩展运动以增强群体的覆盖范围。以学习因子、种群规模、惯性权重为主要参数对任务规划进行仿真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匹配全局寻优能力和收敛速度,在获取可行解的同时具有良好的时间性能。该方法可为提高复合拦截任务规划效率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慢小 复合拦截 任务规划 粒子群 可行域 粒子编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