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 of NaA Zeolite from Blast Furnace Slag(BFS)via Alkaline Fusion and Hydrothermal Treatment
1
作者 li changxin li Xiaoya +1 位作者 li Chaoyang li li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01-407,共7页
A blast furnace slag zeolite(BFSZ)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BFS by alkaline fusion and hydrothermal treatment.Via the analyses of XRD,FT-IR,FE-SEM,XRF,CEC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when zeolite... A blast furnace slag zeolite(BFSZ)material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BFS by alkaline fusion and hydrothermal treatment.Via the analyses of XRD,FT-IR,FE-SEM,XRF,CEC and BET surface area measurement,when zeolite was synthesized at a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100℃with initial Si/Al ratio of 1:1,the main composition in the product is Na-A zeolite.Under the above conditions,the BFSZ was synthesized with CEC of 3.06 meq/g and maximum BET surface area of 37.55 m^(2)·g^(-1).Moreover,the incorporating of BFS-derived minor metals(such as Mg,Fe,and Ca)are found to be of little importance for the synthesis of BFSZ.Thus the obtained BFSZ material has a great adsorption performance for removing Mn^(2+),Cu^(2+),and NH_(4)^(+)ions diluted in water,owing to the higher C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slag CONVERSION ZEOLITE CHARACTERIZATION ADSORPTION
原文传递
3-羟基丙酸甲酯加氢合成1,3-丙二醇反应中La对Cu/SiO_(2)催化剂的修饰作用
2
作者 林丽娜 康金灿 +4 位作者 张传明 李伟杰 李昌鑫 赖恩义 朱红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2,共10页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 [目的] 3-羟基丙酸酯加氢制备1,3-丙二醇(1,3-PDO)过程中存在β-羟基脱除等副反应,导致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不高,其中高效催化剂的开发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方法]采用蒸氨法制备了不同添加量La修饰的20Cu/SiO_(2)催化剂,对其进行催化性能评价,并通过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_(2)物理吸附-脱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 20Cu-0.50La/SiO_(2)的催化性能最佳,它显著地提高了3-羟基丙酸甲酯(3-HMP)加氢制1,3-PDO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其中3-HMP转化率为91.8%,1,3-PD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85.2%和78.2%.这是在高液时空速(LHSV=0.10 h^(-1))的条件下取得的最佳结果.[结论] La的加入与Cu产生了强相互作用,增强了催化剂中Cu的分散性,同时提高了Cu^(+)物种表面浓度,使活性Cu的比表面积增加,从而提高了加氢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甲酯 加氢 1 3-丙二醇 蒸氨法 CU催化剂 La助剂
下载PDF
锆改性Cu/SiO_(2)催化剂催化3-羟基丙酸甲酯选择性加氢
3
作者 李伟杰 康金灿 +3 位作者 张传明 林丽娜 李昌鑫 朱红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8-1341,共14页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锆(Zr)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用于3-羟基丙酸甲酯(3-HMP)气相加氢制1,3-丙二醇(1,3-PDO)。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XRD、ICP-OES、H_(2)-TPR、NH_(3)-TPD、CO_(2)-TPD、FTIR、TGDTG、HRTEM、XPS和AES等手段对催化...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锆(Zr)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用于3-羟基丙酸甲酯(3-HMP)气相加氢制1,3-丙二醇(1,3-PDO)。采用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XRD、ICP-OES、H_(2)-TPR、NH_(3)-TPD、CO_(2)-TPD、FTIR、TGDTG、HRTEM、XPS和AE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发现Zr物种的加入使得Cu和Zr物种之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产生了较多的层状硅酸铜,在结构方面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了铜物种的粒径,促进铜物种的分散,且在电子调控方面提高了Cu^(+)的含量,增强了催化剂吸附酰基和甲氧基的能力。与未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相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Zr掺杂量为0.5%的Cu/SiO_(2)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获得3-羟基丙酸甲酯转化率为96.0%和1,3-丙二醇选择性为84.3%,1,3-PDO的总收率达80.9%。这是目前在高液时空速0.10h^(-1)的条件下取得的最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羟基丙酸甲酯 加氢 1 3-丙二醇 铜/二氧化硅 Zr改性
下载PDF
镧改性Cu/SiO_(2)催化剂的乙酸甲酯高效加氢催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传明 李伟杰 +5 位作者 康金灿 林丽娜 李昌鑫 李林才 邹昊宇 朱红平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9,共9页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镧(La)改性的负载型铜硅(Cu/SiO_(2))催化剂,并对其乙酸甲酯(MeOAc)气相加氢制乙醇(EtOH)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N2吸附-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 采用蒸氨法制备了镧(La)改性的负载型铜硅(Cu/SiO_(2))催化剂,并对其乙酸甲酯(MeOAc)气相加氢制乙醇(EtOH)的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N2吸附-脱附(N2adsorption-desorption)、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发射光谱仪(AE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的表征,发现La物种的加入产生了较多的层状硅酸铜,增强了Cu和La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La物种的加入在结构方面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了铜物种的粒径,提高了铜物种的分散度;在电子还原调控方面提高了Cu+的含量,增强了催化剂吸附酰基和甲氧基的能力。与未改性的Cu/SiO_(2)催化剂相比,镧改性后Cu/SiO_(2)催化剂的乙酸甲酯加氢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其中La掺杂量0.5%的Cu/SiO_(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乙酸甲酯转化率达98.5%,乙醇的总收率为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甲酯 加氢 乙醇 Cu/SiO_(2) La改性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董观记 马慧 +1 位作者 李昌欣 梁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于陕西省榆林市第一医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关节活动情况(评价指标为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与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采用简化的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进行评估]、平衡功能[应用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进行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进行评估]及生活质量(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5个维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前屈、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FMA-UE、FMA-B、MBI评分和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及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可提高关节活动度、上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偏瘫 康复效果 关节活动功能 上肢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n-damo细菌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遗传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研究
6
作者 丁昊 李长鑫 +1 位作者 丁静 兰昊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是自然环境中减少甲烷排放的关键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n-damo)细菌在湖泊、河流、稻田和生物反应器等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和群落格局。然而,以往的环境调研主要集中在单一...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是自然环境中减少甲烷排放的关键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n-damo)细菌在湖泊、河流、稻田和生物反应器等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布特征和群落格局。然而,以往的环境调研主要集中在单一生态环境或样本类型,使得n-damo细菌在全球生态格局中的总体作用和分布特征仍然存在一定的未知。此外,在描述不同生态环境中n-damo细菌多样性时,16S rRNA和pmoA基因之间的具体区别或偏好性尚不清楚。因此,为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基于n-damo细菌的两个关键基因,即16S rRNA和pmo 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来评估不同生态系统中n-damo细菌的多样性特征。研究发现,16Sr RNA和pmoA基因所揭示的n-damo细菌遗传多样性和潜在功能存在差异。保守性更高的16S r RNA基因在湿地环境中多样性最高,而在人工富集环境中多样性最低。pmo A基因则在淡水环境中表现出最高的多样性,但也同样在人工富集环境中表现出最低的多样性。热图和韦恩图显示,淡水环境和湿地环境中n-damo细菌的相似性最高,但人工富集和咸水环境下的n-damo细菌与其他环境差异显著。此外,系统发育分析显示,16S rRNA与pmoA基因具有不同的同源模式,16S r RNA因其保守性而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而pmo A基因则表现出更多的簇族分化。这些结果为了解DAMO微生物对不同生态系统中甲烷减排和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贡献提供了重要见解。此外,未来n-damo细菌的环境调研工作应同时分析16S rRNA和pmo A基因,从而对n-damo细菌的分布和功能进行更加科学地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 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n-damo细菌) 16S rRNA基因 pmo A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Beclin1、LC3B在不同分化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长新 周滔 +3 位作者 郑娇 孟思宏 王佳 李沁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胃腺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及周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Beclin1、LC3B及Hp的表达。结果:Beclin1、LC3B在胃腺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不同分化胃腺癌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的表达情况及其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及周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织中Beclin1、LC3B及Hp的表达。结果:Beclin1、LC3B在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4.4%(56/87)、62.1%(54/87),与在慢性胃炎组织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Beclin1、LC3B在高-中分化胃腺癌中有较高的高表达率[70.3%(45/64),73.4%(47/64)],而在低分化胃腺癌中高表达率[47.8%(11/23),30.4%(7/23)]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胃腺癌细胞内出现LC3B蛋白点状阳性表达与对应腺癌细胞自噬高表达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479,P<0.001)。Beclin1、LC3B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8,P<0.001)。Beclin1、LC3B蛋白在Hp(+)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79.59%,75.51%)明显高于Hp(-)胃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44.74%,4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Hp阳性患者与胃腺癌组织中Beclin1、LC3B的高表达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86,P<0.05;r=0.298,P<0.05)。结论:Beclin1和LC3B在胃腺癌中表达增高,特别在高-中分化胃腺癌中,提示Beclin1和LC3B共同参与了胃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进展及胃腺癌分化的过程;Hp感染和Beclin1、LC3B的高表达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提示Hp感染可诱导胃腺癌细胞自噬活性升高,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胃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LIN1 LC3B 胃腺癌 HP
下载PDF
ICU早期离床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李常鑫 罗陈娟 邓宇琴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了解早期离床活动在ICU的开展情况并分析阻碍早期离床活动的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收治的178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早期离床活动记录单进行登记,调查早期离床活动开展状况并通过自制... 目的:了解早期离床活动在ICU的开展情况并分析阻碍早期离床活动的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收治的178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早期离床活动记录单进行登记,调查早期离床活动开展状况并通过自制的早期活动记录单分析阻碍重症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原因。结果:ICU开展早期离床活动29人,离床率为1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阻碍ICU早期离床活动的因素包括机械通气、高危管道数量、镇静药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认知障碍以及对早期活动知识的认知度。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镇静药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CRRT使用、认知功能、护理人员早期活动知识的认知度是阻碍ICU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的影响因素。结论:ICU早期离床活动开展率较低,阻碍早期离床活动影响因素包括机械通气、镇静药物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及CRRT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离床活动 影响因素
下载PDF
8例汗腺瘤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9
作者 郑娇 李长新 +2 位作者 孟思宏 李沁娜 王功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3-746,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汗腺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8例皮肤汗腺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1.4岁(25~66岁)。发病部位:头部及四肢各3例,躯干2例。临床表现为皮... 目的:探讨皮肤汗腺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8例皮肤汗腺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51.4岁(25~66岁)。发病部位:头部及四肢各3例,躯干2例。临床表现为皮下孤立、生长缓慢的囊性和(或)实性结节,7例境界清楚,1例界限不清。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该肿瘤主要由多边形鳞状细胞样细胞和透明细胞组成,8例均可见导管分化,4例透明细胞变性,2例鳞状分化,1例见顶浆分泌现象。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主要表达细胞角蛋白(CK)、CK5/6、p63和P40;汗腺导管上皮膜抗原(EMA)、癌胚抗原(CEA)阳性。结论:皮肤汗腺瘤是一种少见皮肤附属器良性肿瘤;组织病理表现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腺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山钢生产制造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恒 周平 +2 位作者 王成镇 李长新 张国华 《山东冶金》 CAS 2023年第3期51-55,共5页
针对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山钢生产制造进行分析,重点从嵌入技术体系和嵌入场景两个方面,阐述嵌入体系结构、关键技术集和应用架构,并结合山钢生产实际情况,建议优先在无人库区、废钢智能识别与判级、... 针对5G、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嵌入山钢生产制造进行分析,重点从嵌入技术体系和嵌入场景两个方面,阐述嵌入体系结构、关键技术集和应用架构,并结合山钢生产实际情况,建议优先在无人库区、废钢智能识别与判级、智慧铁水运输、产品表面质量检测等场景嵌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 嵌入钢铁生产制造 技术体系 应用场景
下载PDF
马来酸酐和二乙烯基苯共接枝对聚丙烯木塑等温结晶动力学的影响
11
作者 易顺民 刘婉玉 +2 位作者 王清文 李长鑫 许世华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6,共8页
通过马来酸酐(MAH)和二乙烯基苯(DVB)原位熔融共接枝改性聚丙烯(PP)基体,并直接与木粉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原位接枝改性对PP基体和木塑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 通过马来酸酐(MAH)和二乙烯基苯(DVB)原位熔融共接枝改性聚丙烯(PP)基体,并直接与木粉熔融共混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研究原位接枝改性对PP基体和木塑复合材料结晶形态及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P基体分子链上接枝的MAH基团提高了晶核的形成速率,PP晶核尺寸减小;添加DVB与MAH共接枝改性PP后,PP基体的结晶速率进一步提高,晶核尺寸进一步减小。加入木粉后,木粉的异相成核作用提高了PP基体的结晶速率,结晶速率常数K和半结晶时间t0.5增大;MAH原位接枝改性后,木粉与PP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提高,但MAH接枝PP/木粉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速率较未共混MAH接枝PP基体降低;加入DVB与MAH共接枝改性后,复合材料中PP基体的结晶速率较未共混的共接枝PP基体进一步提高。通过Arrhenius方程和Hoffman-Weeks外推法计算结果表明,在共接枝改性体系,少量支链结构的引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中PP基体结晶所需的活化能,PP基体的快速结晶有利于复合材料的快速成型,但复合材料中PP晶体的热稳定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 二乙烯基苯 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下载PDF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的生态分布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长鑫 盛光遥 +1 位作者 汤明芳 丁静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29,共9页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过程是以甲烷为唯一电子供体、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这一过程在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控制全球温室效应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DAMO微生物在典型生态系统(如淡水湖泊、湿...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过程是以甲烷为唯一电子供体、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生物化学过程,这一过程在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控制全球温室效应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综述了DAMO微生物在典型生态系统(如淡水湖泊、湿地、河流)和非典型生态系统(如海洋、盐湖)中的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物种丰度及影响因素,探究了不同区域环境中DAMO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对比讨论了DAMO微生物环境调研采用的主要检测方法。DAMO微生物在绝大部分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且DAMO微生物在不同生境间的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度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盐水环境与淡水环境中的DAMO微生物差异较大。水体中的总碳、TP/TN、氨氮含量也是影响DAMO微生物菌群分布的重要因素。然而,目前针对DAMO古菌的环境调研非常缺乏,还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工作。此外,更特异/有效的引物设计以及其他检测技术的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环境中DAMO微生物的多样性及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DAMO) 生态分布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氧化应激指标、血管内皮损伤与慢性肾病患者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的关系
13
作者 贾英民 张轶斐 +5 位作者 刘鹏 李长新 常静 戴浩然 刘伟敬 刘宝利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278-1284,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与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CKD 2~5期患者88例。根据CKD分期分为轻度(2~3期)20例、中度(4期)15例、...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的慢性肾病(CKD)患者磷脂酰丝氨酸(PS)外翻与氧化应激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CKD 2~5期患者88例。根据CKD分期分为轻度(2~3期)20例、中度(4期)15例、重度(5期)53例3组,比较其临床资料,检测血液P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分析3组患者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中的相关性;另选取静脉血管标本40例,CKD5期患者行自体动静脉瘘(AVF)30例,肢体外伤手术正常10例,将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Px、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静脉内皮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CKD患者血清SCr、BUN、UA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F=61.316、43.258、5.044,P均<0.001);血清MDA、eNOS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SOD、GPx表达随病情加重而降低(F/P=6.984/0.030、4.155/0.020、14.937/<0.001、3.172/<0.001);血清VEGF、PS表达随病情加重而升高(F/P=29.871/<0.001、10.286/<0.001)。CKD5期患者PS、VEGF水平分别与SOD、GPx表达呈负相关(P<0.01),与MDA、eNOS表达呈正相关(P<0.01),PS暴露水平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表明,SOD、GPx、MDA、eNOS、VEGF对PS外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0.818、0.735、0.824、0.892。SOD-1、GPx、VEGF、VEGFR2在AVF术CKD患者的静脉组织中呈高表达。结论氧化应激可加重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与PS外翻,从而加重CKD 5期患者病情,血管内皮损伤指标对PS外翻具有预测价值,PS外翻有望成为CKD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病 磷脂酰丝氨酸外翻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损伤
下载PDF
基于荧光探针的硝基芳香类爆炸物探测机理与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李陈星 孙文益 +2 位作者 陈海铭 何学江 邹波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187-189,165,共4页
硝基芳香类爆炸物(NACs)是一种毒性大、难降解、破坏力大的危险化学品,其对环境和公共安全有重大危害,管理失控时对公共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故其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国际反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NACs探... 硝基芳香类爆炸物(NACs)是一种毒性大、难降解、破坏力大的危险化学品,其对环境和公共安全有重大危害,管理失控时对公共安全领域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故其检测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国际反恐化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荧光猝灭原理的NACs探针检测技术,因检测速度快、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成本低、探针体积小、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被认为是目前NACs微痕量检测最好的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光探针的NACs探测从机理与材料研究进展,对炸药荧光探针技术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 荧光 探针技术 硝基芳香类化合物
下载PDF
基于声表面波和ZigBee的高压开关柜电缆室温度监测 被引量:21
15
作者 陈新岗 赵唐 +4 位作者 余兵 李昌鑫 冯煜轩 陈小靑 周乾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4,共7页
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室空间狭小,电磁干扰复杂的应用环境以及传统温度监测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SAW)传感技术与ZigBee协议组网的温度监测系统方案。结合热传导、热膨胀以及固体力学理论运用COMSOL软件对电缆室进... 针对高压开关柜电缆室空间狭小,电磁干扰复杂的应用环境以及传统温度监测系统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声表面波(SAW)传感技术与ZigBee协议组网的温度监测系统方案。结合热传导、热膨胀以及固体力学理论运用COMSOL软件对电缆室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变情况,为监测位置选定提供了依据;该系统采用声表面温度传感器代替传统的温度传感器提取温度信息,能够实现电气隔离;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构建ZigBee无线网络实现温度数据收发,可以灵活配置。通过模拟实验平台搭建验证了该系统测温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室 声表面波 有限元分析 ZIGBEE
下载PDF
基于二阶微扰理论的油中溶解气体拉曼检测数据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新岗 李昌鑫 +2 位作者 冯煜轩 赵唐 余兵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122,共6页
为了实现变压器油中特征气体拉曼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文中基于二阶微扰理论(MP2)在6-31G(d)的基组上针对油中溶解的7种特征气体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建立了分子拉曼简振模型,并得到了7种气体分子优化后的键长、键角和谱峰归属信息;通过... 为了实现变压器油中特征气体拉曼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文中基于二阶微扰理论(MP2)在6-31G(d)的基组上针对油中溶解的7种特征气体分子进行了结构优化,建立了分子拉曼简振模型,并得到了7种气体分子优化后的键长、键角和谱峰归属信息;通过拉曼光谱实验平台,在同一条件下对相同浓度的7种特征气体样本和不同浓度的多组CH4气体样本完成拉曼检测,得到H_2、C0、CO_2、CH_4、C_2H_2、C_2H_4和C_2H_6的实测光谱数据;结合分子拉曼仿真结果,确定了7种气体的实验参考拉曼频移并提出了基于多原子分子不同频移处多个拉曼谱峰数据在定量分析中应用的方法;通过多参数回归方式得到了CH_4在2 878 cm^(-1)和2 982 cm^(-1)频移处谱峰面积同气体体积分数之间的关系方程式,结果验证了分子理论模型仿真以及多参数回归方式的可靠性,为变压器故障诊断中拉曼光谱数据定量分析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特征气体 二阶微扰理论 拉曼光谱 多参数回归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春玉米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洲 冯倩 +3 位作者 王玉 赵金磊 李常鑫 王丽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331-7338,共8页
为探讨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呼吸速率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以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环境,在田间条件下设置自然大气CO_(2)浓度(CK)、OTC对照(OTC,CO_(2)浓度同CK)与CO... 为探讨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呼吸速率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以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改进的开顶式气室(OTC)模拟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环境,在田间条件下设置自然大气CO_(2)浓度(CK)、OTC对照(OTC,CO_(2)浓度同CK)与CO_(2)浓度升高(OTC+CO_(2),OTC系统自动控制CO_(2)浓度700μmol/mol)3种处理。研究了旱区覆膜高产栽培春玉米播前(V0)、六叶期(V6)、九叶期(V9)、吐丝期(R1)、乳熟期(R3)、蜡熟期(R5)及完熟期(R6)土壤呼吸速率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以及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呼吸速率的温度与水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OTC+CO_(2)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与CK相比,在R3和R5期分别增加43%、104%(P<0.05),与OTC相比,R3和R5期分别提升了63%、109%(P<0.05);OTC处理与CK相比,在整个生育期对土壤呼吸影响不显著;3种处理条件下,土壤温度和水分随生育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和水分分别呈指数相关和抛物线型相关;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因生育期而异,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是影响旱地农田土壤呼吸的重要因素,CO_(2)浓度升高会使土壤呼吸温度效应值(Q10)降低,土壤呼吸对土壤水分响应的阈值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浓度升高 OTC气室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下载PDF
调肝理脾法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模型脂质代谢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长新 周滔 +8 位作者 牛柯敏 陈誩 危北海 王佳 孟思宏 李沁娜 郑娇 申青艳 陈瑞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29-835,共7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每组10只...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法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及对大鼠肝组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表达的影响,探讨调肝理脾法治疗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清洁级)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每组10只。模型组、调肝理脾法组大鼠皆予以高脂饮食,共12周。调肝理脾法组大鼠造模同时给予调肝理脾方2 ml·100 g-1·d-1灌胃(相当于成人剂量的5倍),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及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12周末处死动物,采集血液、肝脏标本,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水平,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性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在肝脏组织中表达的变化。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 HE染色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调肝理脾法组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计分明显减轻,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HDL-C、LDL-C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DL-C外,调肝理脾法组大鼠血清ALT、AST、TG、TC、LDL-C的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LC3B表达水平略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0,P>0.05);与模型组比较,调肝理脾法组肝组织LC3B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1,P<0.05)。结论调肝理脾法对实验性SD雄性NAFLD大鼠肝功能、血脂等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SD雄性大鼠肝组织内的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理脾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质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下载PDF
合成条件对电解锰渣制备沸石过程中沸石种类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昌新 喻源 +3 位作者 张庆武 汪洋 钟宏 王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32-2937,共6页
采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CEC,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等手段,研究由电解锰渣合成沸石过程中反应体系初始硅铝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沸石种类及其CEC... 采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阳离子交换容量测试(CEC,cation exchange capacity)等手段,研究由电解锰渣合成沸石过程中反应体系初始硅铝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合成条件对沸石种类及其CEC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初始硅铝物质的量比的增加,合成沸石的纯度和CEC均降低,但随着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合成沸石的纯度和CEC则随之增加。基于沸石产品纯度及CEC,制备沸石材料的优化条件为:反应体系初始硅铝物质的量比1.5,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1.5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沸石材料主要以A型沸石为主,CEC为3.45mmol/g,产品主要由立方体状晶体组成,结晶度较高,非常适合作为吸附材料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锰渣 沸石 合成条件 阳离子交换容量
下载PDF
山西省209例缺血性卒中病人二级预防状况的多中心随访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慧娟 李常新 +8 位作者 李羚 张海柳 吴晓巍 李淼 郭学英 刘锦峰 任旭东 王玉芬 徐隋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5期2409-2413,共5页
目的评估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项目中山西省参与病人的目前二级预防状态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宣教状况。方法在2015年研究基础上,于2018年9月—2018年11月再次对该队列研究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主要为电话随访,收集一般信息、... 目的评估中国城市神经科门诊缺血性卒中登记项目中山西省参与病人的目前二级预防状态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宣教状况。方法在2015年研究基础上,于2018年9月—2018年11月再次对该队列研究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方式主要为电话随访,收集一般信息、药物使用、危险因素控制、复发及终点事件等资料。结果共纳入病人209例,年龄(65.76±10.36)岁,男133例(63.64%)。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率由68.91%下降至63.16%,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好转自行停药”,其次为“服用中药、不良反应及医生未建议”,回归分析可知经济条件优越或合并高血压病可促进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使用。血糖及体重控制率分别占95.45%、87.08%,均较2015年改善(P<0.05)。定期静脉输液预防卒中仍有42例病人,但较2015年减少(P<0.001)。在卒中复发方面,合并心脏疾病易再发卒中,适量锻炼可减少卒中复发。结论山西省缺血性卒中病人在血糖、体重控制率较2015年好转,对输液预防卒中再发的不正确观念有所改善,但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服用的长期依从性仍不乐观,需要医务人员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建立更完善的随访机制,定期指导卒中的二级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二级预防 健康宣教 多中心 队列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