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二倍频光电振荡器
1
作者 娄宏博 王天枢 +4 位作者 李德琦 张景凯 孙畅 郑佳伟 陈严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5,共7页
为了打破器件带宽限制,提高光电振荡器(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OEO)的频率范围,设计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二倍频光电振荡器。系统并联了相位调制器(phase modulator, PM)和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 parallel Mach Zender... 为了打破器件带宽限制,提高光电振荡器(optoelectronic oscillator, OEO)的频率范围,设计了一种基于受激布里渊散射的二倍频光电振荡器。系统并联了相位调制器(phase modulator, PM)和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ual parallel Mach Zender modulator, DP-MZM),利用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stimulated Brillouin scattering,SBS)实现相位调制器的相位转幅度调制;打破±1阶边带平衡,利用光电探测器(photodetector, PD)拍频得到基频10 GHz信号;驱动DP-MZM,使其工作在最小传输点,实现载波抑制双边带调制(double side band with suppressed carrier, DSB-SC)产生二倍频20 GHz信号。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振荡器在OEO环路中基频信号为10 GHz的情况下,产生了20 GHz的二倍频信号,通过分析其边模抑制比性能、频率功率稳定性及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振荡器(OEO) 受激布里渊散射效应(SBS) 相位调制器(PM) 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
下载PDF
基于全直径岩心的页岩层理缝流体流动非均衡性实验
2
作者 朱炬辉 曾晶 +5 位作者 耿周梅 李勇明 王腾飞 李德旗 潘勇 王娟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32-1040,共9页
采用全直径页岩岩心,保留原始天然层理缝,基于自主设计的全直径岩心实验装置,在不同闭合压力、注入流量下对层理缝在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非均衡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层理面的表面分布形态影响层理缝导流能力,在不同闭合压力、不同注... 采用全直径页岩岩心,保留原始天然层理缝,基于自主设计的全直径岩心实验装置,在不同闭合压力、注入流量下对层理缝在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非均衡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层理面的表面分布形态影响层理缝导流能力,在不同闭合压力、不同注入流量条件下,4个径向方位的流动能力差异明显,裂缝表面粗糙度越大,流动能力随闭合压力的变化幅度越大。对于未支撑层理缝,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存在4个径向方位上流动能力均差百分比逐渐增大的现象,在埋深较大的岩样中特征更为明显,表明随着闭合压力增加,层理缝内流动非均衡性存在增大的趋势。铺置支撑剂后,在较低闭合压力下受到裂缝粗糙面自支撑、支撑剂失稳与非均匀铺置综合影响,流动非均衡性在相同闭合压力下大于未铺置支撑剂时,但随着闭合压力增加,支撑剂逐渐压实稳定,流动非均衡性逐渐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全直径岩心 层理缝 导流能力 非均质性 压裂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w heterogeneity of shale bedding fractures based on full-diameter cores
3
作者 ZHU Juhui ZENG Jing +5 位作者 GENG Zhoumei li Yongming WANG Tengfei li deqi PAN Yong WANG J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3年第5期1187-1195,共9页
A self-designed full-diameter core experimental facilit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low heterogeneity of bedding fractures at four radial directions under different closure pressures and injection rates,using full-diam... A self-designed full-diameter core experimental facilit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flow heterogeneity of bedding fractures at four radial directions under different closure pressures and injection rates,using full-diameter cores retaining original natural bedding fractures.The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of bedding surface affects the conductivity of bedding fractures,and the flow capacity of bedding fractures in four radial directions varies greatly with the closure pressure and injection rate.The rougher the fracture surface,the greater the flow capacity varies with the closure pressure.For unsupported bedding fractures,the mean percentage error(MPE)of the conductivity in four radial directions increase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losure pressure.This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deep rock samples.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low heterogeneity of bedding fractures tends to increase with the closure pressure.When proppant is placed in the fracture,at a low closure pressure,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elf-support of rough fracture surface,proppant instability and uneven proppant placement,the flow heterogeneity is greater than that when proppant is not placed at the same closure pressure;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losure pressure,the proppant becomes compact and stable,and the flow heterogeneity is mitigated grad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full-diameter core bedding fracture conductivity HETEROGENEITY FRACTURING
下载PDF
灰质源岩储层复合加砂酸压工艺的应用
4
作者 梁兴 曾晶 +5 位作者 李德旗 石孝志 王素兵 刘臣 舒红林 齐天俊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
渝西大安区块茅口组茅一段储层是非常规的富含有机质灰质源岩,具有自生自储、源储一体的成储成藏特点,以DB1井为例,其茅一段储层岩性致密,缝洞不发育,且含滑石,为基质孔隙型储层,常规的酸压改造不能满足增产需求。以多级交替注入为核心... 渝西大安区块茅口组茅一段储层是非常规的富含有机质灰质源岩,具有自生自储、源储一体的成储成藏特点,以DB1井为例,其茅一段储层岩性致密,缝洞不发育,且含滑石,为基质孔隙型储层,常规的酸压改造不能满足增产需求。以多级交替注入为核心的深度酸压工艺酸蚀作用距离有限,加砂压裂工艺虽有利于形成较长的、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但人工裂缝方位单一,针对以上难点,探索了“高温胶凝酸+变黏滑溜水携砂”多级酸化加砂交替注入的复合加砂酸压工艺,通过软件模拟优选用液规模和交替级数,采用多簇射孔、控制总射孔数以实现限流压裂。在DB1井应用后,通过基于高频压力连续监测的倒谱分析技术验证了体积压裂的网状复杂缝的形成。现场试验表明,复合加砂酸压工艺技术适用于大安区块非常规致密性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型储层,为进一步评价四川盆地茅一段灰质源岩储层特征及含气性、优化大安探区储层改造工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灰质源岩气 多级注入 复合加砂酸压 压后评估
下载PDF
体积改造技术理论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14
5
作者 胥云 雷群 +5 位作者 陈铭 吴奇 杨能宇 翁定为 李德旗 蒋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4-887,共14页
基于水平井体积改造理论研究和10年现场应用情况,进一步诠释体积改造的核心内涵,分析体积改造的实现方法、设计模型与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分簇限流技术能实现多簇均衡扩展,应用"冻胶破岩+滑溜水携砂"复合... 基于水平井体积改造理论研究和10年现场应用情况,进一步诠释体积改造的核心内涵,分析体积改造的实现方法、设计模型与关键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分簇限流技术能实现多簇均衡扩展,应用"冻胶破岩+滑溜水携砂"复合压裂模式及小粒径支撑剂可降低近井裂缝复杂度,提高远井改造体积;剪切自支撑裂缝与滑溜水输砂能够满足非常规储集层对导流的需求,子井与母井的最优井距应根据压裂模式、规模和压降范围确定,重构渗流场、应力场和改造对象是提高水平井重复压裂效果的关键。缩小井距与簇间距的密切割技术是未来建立"缝控"可采储量开发模式的基础,结合立体式体积改造与地质工程一体化压裂优化设计决策系统,是体积改造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改造 分簇限流 剪切裂缝 小粒径 密切割 立体式改造 水平井 重复压裂
下载PDF
覆压水化作用对页岩水力压裂缝扩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欣 李德旗 +7 位作者 姜伟 卢海兵 易新斌 邹清腾 王天一 修乃岭 唐伟 李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已有的页岩水化实验大多是在常压或较低围压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对于地层应力状态下,页岩水化作用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其对水力压裂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仍有待于探索。为了弄清在地层应力状态下水化作用时间对页岩水力压裂缝复杂... 已有的页岩水化实验大多是在常压或较低围压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对于地层应力状态下,页岩水化作用是否仍然存在以及其对水力压裂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有多大等问题仍有待于探索。为了弄清在地层应力状态下水化作用时间对页岩水力压裂缝复杂程度的影响情况,采用真三维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基于相似准则开展了地层应力状态下考虑不同水化作用时间的压裂模拟实验,对不同水化作用时间形成的页岩水力压裂缝的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开展了现场水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地层三向应力条件下,岩样经水化作用后压裂形成的裂缝复杂程度更高;②页岩水化作用的影响程度由水化时间决定,水化时间越长,水化作用影响程度越大,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复杂程度越高;③页岩水化作用会使得压裂后在近井区域产生较为明显的复杂多缝效应,导致流动摩阻上升、施工压力升高,不利于后期施工;④水平井水化试验段压裂后的垂直缝体积分数较不水化压裂段低,水化起到了增加压裂缝复杂程度的作用。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页岩气压裂施工工艺方式的确定和返排制度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页岩水化作用 三向应力 复杂裂缝 施工压力 测斜仪 返排制度 压后焖井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与LDA的文本分类算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牛硕硕 柴小丽 +1 位作者 李德启 谢彬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214,共7页
传统隐含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在文本分类计算时利用Gibbs Sampling拟合已知条件分布下的未知参数,较难权衡分类准确率与计算复杂度间的关系。为此,在LDA主题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单词-主题概率分布,提出一种文本分类算法... 传统隐含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在文本分类计算时利用Gibbs Sampling拟合已知条件分布下的未知参数,较难权衡分类准确率与计算复杂度间的关系。为此,在LDA主题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拟合单词-主题概率分布,提出一种文本分类算法NLDA。在THUCNews语料库和复旦大学语料库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LDA模型相比,该算法的平均分类准确率分别提升5.53%和4.67%,平均训练时间分别减少8%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分类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隐含狄利克雷分配 主题模型
下载PDF
气井生产期间井筒内温度变化对水泥环密封完整性影响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德旗 张华 +4 位作者 郭玉超 刘斌辉 纪宏飞 付志 刘硕琼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6,I0002,共4页
针对高石梯-磨溪区块天然气井生产期间易出现环空带压的问题,采用水泥环密封完整性模型分析生产期间井筒内温度变化对水泥环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固井水泥浆设计要求、工艺参数优化等提高该地区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固井配套技术措施。... 针对高石梯-磨溪区块天然气井生产期间易出现环空带压的问题,采用水泥环密封完整性模型分析生产期间井筒内温度变化对水泥环密封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固井水泥浆设计要求、工艺参数优化等提高该地区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的固井配套技术措施。该技术现场应用后,高石梯-磨溪区块完井试油期间未发生环空带压现象,且生产期间的环空带压风险也有所降低;因此该技术在预防天然气井环空带压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环 密封完整性 环空带压 温度变化 天然气井
下载PDF
天然裂缝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林鹤 李德旗 +3 位作者 周博宇 金其虎 郭锐 刘俊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56-161,167,13,共8页
断层和天然裂缝的发育对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效果影响很大。为了查清其影响,首先利用三维叠后地震资料曲率和相干属性识别天然裂缝,其次利用微地震监测定位结果和水力压裂施工数据,分析天然裂缝的活动性及其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 断层和天然裂缝的发育对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改造效果影响很大。为了查清其影响,首先利用三维叠后地震资料曲率和相干属性识别天然裂缝,其次利用微地震监测定位结果和水力压裂施工数据,分析天然裂缝的活动性及其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动性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裂缝的几何形态和压裂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非活动性天然裂缝对水力压裂裂缝的展布形态以及施工并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后期水平井轨迹的优化和水力压裂施工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微地震事件 天然裂缝 水力压裂 曲率属性
下载PDF
山地浅层页岩气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压裂试气技术——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气田为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梁兴 管彬 +7 位作者 李军龙 张朝 王维旭 李德旗 杨海 蒋佩 刘臣 徐进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4-132,共9页
为了保证山地浅层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效果并且控制气井高效试气与建产的成本,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气田开展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升级和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现场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复杂构造区山地浅层页岩气低成本、高... 为了保证山地浅层页岩气储层的压裂效果并且控制气井高效试气与建产的成本,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太阳气田开展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升级和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现场创新实践,探索形成了适用于我国复杂构造区山地浅层页岩气低成本、高效体积压裂与返排试气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以长段多簇密切割、复合暂堵转向、石英砂代替陶粒、控液增砂、全程低黏度滑溜水等工艺技术的综合应用为标志,该示范区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实现了由1.0级向2.0级的升级,为山地浅层页岩气压裂工艺技术升级提供了智慧方案;(2)该示范区浅层页岩气储层具有弱超压、高吸附气含量的特征,使页岩气井压裂后返排表现出"井口压力低、测试产量低、稳产时间长"的生产特征;(3)按照"控压、控速"的策略进行返排,创新形成"五四三"(5个时期、4个关键节点、3个关键参数)精细返排测试技术、伺机关井措施及气液两相流数字化精准计量测试技术,助力浅层页岩气井低成本高效返排测试的实现;(4)在该示范区开展了山地浅层页岩气井压裂、返排试气一体化关键技术现场实践与规模应用,提高了单井产气量、降低了压裂试气成本,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探索出了山地浅层页岩气效益开发的新路子,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同类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太阳气田 山地浅层页岩气 压裂试气一体化 体积压裂 返排试气 降低成本
下载PDF
可变黏多功能压裂液体系及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嘉 李德旗 +2 位作者 孙亚东 李然 张祥枫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07,I0007,共4页
针对中深层页岩气井常规压裂液加砂泵压高、米加砂量低,裂缝性储层易砂堵,变黏工序复杂、时效性差等困难,采用靶向聚合手段研发了一种多功能降阻剂,通过改变降阻剂浓度,实现滑溜水、线性胶、交联液(加入交联剂)在线自由转换,对其性能实... 针对中深层页岩气井常规压裂液加砂泵压高、米加砂量低,裂缝性储层易砂堵,变黏工序复杂、时效性差等困难,采用靶向聚合手段研发了一种多功能降阻剂,通过改变降阻剂浓度,实现滑溜水、线性胶、交联液(加入交联剂)在线自由转换,对其性能实验评价。相同黏度下,可变黏多功能压裂液降阻率较常规滑溜水提高7%,携砂距离提高30%,损害率为常规的47.2%;其交联液在180℃下仍具有良好的携砂性能,深层页岩气井中应用,相同情况下,泵压较常规压裂液降低约10 MPa,最高米加砂量5.56 t,最高砂浓度260 kg/m^3,创下深层页岩气井加砂记录;推广应用65口井,平均单井测试日产气量为31.6×10~4m^3,可变粘多功能压裂液为经济高效开发中深层页岩气井提供了液体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页岩气 一剂多能 可变黏压裂液 强携砂 现场应用
下载PDF
微地震监测在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徐刚 李德旗 +1 位作者 王适择 何思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15-123,11-12,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非常规油气藏正逐步成为接替资源及勘探开发热点。在储层甜点预测技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储层改造增产技术以及微地震监测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非常规油气藏正逐步成为接替资源及勘探开发热点。在储层甜点预测技术、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储层改造增产技术以及微地震监测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中总结出一套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思路。本文主要描述了在四川盆地昭通页岩气示范区等地开展的基于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也证明该套技术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微地震 页岩气 地应力
下载PDF
复杂页岩气井无限级砂塞分段压裂先导性试验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军龙 李德旗 +3 位作者 朱炬辉 石孝志 张剑 焦亚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3-637,共5页
滇黔北昭通页岩气示范区YSA井钻遇断层且存在3个水平井眼,考虑到压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套管变形等复杂问题,不宜采用常规的桥塞分段工艺,因此开展了连续油管无限级砂塞分段工艺进行分段压裂。该工艺分段数不受井筒条件限制,分段方式以砂塞... 滇黔北昭通页岩气示范区YSA井钻遇断层且存在3个水平井眼,考虑到压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套管变形等复杂问题,不宜采用常规的桥塞分段工艺,因此开展了连续油管无限级砂塞分段工艺进行分段压裂。该工艺分段数不受井筒条件限制,分段方式以砂塞封隔分段代替了常规的桥塞分段,配套的新型工具只需起下1次连续油管就能完成单段的冲砂、填砂和多簇喷砂射孔作业,整个施工过程中井筒全通径,能有效应对页岩气井套管变形对压裂施工的影响。YSA井在发生套管变形的情况下完成了13级分段压裂,解决了由于套管变形而无法使用桥塞分段的难题,压后测试产量达11.3×10~4 m^3/d,增产效果显著。该工艺的成功应用为我国页岩气井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段改造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分段压裂 连续油管 砂塞暂堵 套管变形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选择性分簇压裂工艺先导性试验——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德旗 朱炬辉 +5 位作者 张俊成 石孝志 李军龙 邹清腾 张权 胡洋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3-137,共5页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的页岩气储层应力结构复杂、裂缝带发育,一旦钻遇断层或发生套管变形等情况时只能舍弃部分层段或笼统压裂,难以达到有针对性的分段改造储层的目的。为此,基于砂塞暂堵分段技术,提出了适用于该区页岩气水平井的...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内的页岩气储层应力结构复杂、裂缝带发育,一旦钻遇断层或发生套管变形等情况时只能舍弃部分层段或笼统压裂,难以达到有针对性的分段改造储层的目的。为此,基于砂塞暂堵分段技术,提出了适用于该区页岩气水平井的选择性分簇压裂工艺,并将该工艺应用于昭通X-1水平井的压裂改造中。研究结果表明:(1)选择性分簇压裂工艺可以突破常规分段的限制,根据现场需要在水平井段任意位置进行单簇定点压裂或多簇大规模多级压裂,同时,该工艺不同于常规压裂只从B靶点往A靶点施工的顺序,根据井筒、储层条件,可以改变压裂的前后顺序;(2)X-1井地层应力分布复杂、断层发育、套管变形风险高,通过采用选择性分簇压裂工艺以及改变常规压裂施工顺序,先进行后续若干簇压裂、后进行目标区域改造,顺利完成了72簇压裂施工,全井段均实现裂缝有效扩展,该井储层增产改造体积(SRV)达73×106 m3,测试产能达10.87×104 m3/d。结论认为,选择性分簇压裂工艺在井况复杂及需要进行重复压裂改造的水平井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砂塞暂堵 体积压裂 选择性分簇 压裂顺序 重复压裂 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下载PDF
基于Landsat-8影像的陵水-三亚湾水深与海表温度的 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李德旗 韦正达 +2 位作者 陈鸿 马伯瑄 杨长保 《世界地质》 CAS 2022年第3期654-663,共10页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获取数据,为水深反演和海表温度反演提供新的方法。为探究陵水—三亚湾地区水深与海表温度的相关性,笔者根据水深实测点数量较少且水深较浅的问题提出水深实测点外推实验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依据外推点与实测点... 遥感技术能够快速、大面积获取数据,为水深反演和海表温度反演提供新的方法。为探究陵水—三亚湾地区水深与海表温度的相关性,笔者根据水深实测点数量较少且水深较浅的问题提出水深实测点外推实验并进行了精度验证。依据外推点与实测点进行了统计相关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与支持向量回归这3种方法的水深反演实验,通过辐射传输方程法进行海表温度反演并建立研究点,提取BP模型反演水深值与海表温度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关系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水深反演精度最高,水深值与海表温度相关性较高,关系模型的精度达到0.9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水深反演 海表温度反演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