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岩浆作用:对构造体制和克拉通化的启示
1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6 位作者 颉颃强 李鹏川 刘守偈 李源 王宇晴 王堃力 刘敦一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94,共18页
在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主要为2.55~2.5 Ga期间)岩浆岩的锆石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的主要特征如下:(1)新太古代晚... 在对华北克拉通太古宙基底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主要为2.55~2.5 Ga期间)岩浆岩的锆石年龄分布模式、地球化学和Nd-Hf-O同位素组成特征。华北克拉通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的主要特征如下:(1)新太古代晚期岩石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分布,但许多地区都存在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地质记录。(2)岩浆锆石年龄主要变化于2.55~2.5 Ga,年龄峰值约为2.52 Ga。(3)与新太古代早期以前(>2.6 Ga)的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相比,新太古代晚期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比例明显增大。富钾花岗岩、闪长-辉长岩(包括闪长岩、辉长岩及两者之间过渡岩石)、赞岐岩(Sanukite,主体为富镁闪长岩)分布范围和规模也明显增大。大规模富钾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华北克拉通东部,构成新太古代晚期双岩浆岩带的富钾花岗岩带。(4)在新太古代晚期变质基底分布区,几乎都有变质表壳岩存在。它们以较小规模存在于TTG和富钾花岗岩中。岩石类型包括变玄武质岩石、变质安山质-英安质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变质碎屑沉积岩。一些地区存在变质超基性岩。(5)总体上,新太古代晚期地质事件存在如下演化规律:首先是表壳岩形成,然后是TTG侵入,最后是变质变形和富钾花岗岩形成。2.6~2.55 Ga为华北克拉通岩浆构造的“寂静期”。(6)新太古代晚期TTG岩石的Sr/Y和La/Yb比值存在很大变化,中-高压TTG岩石大量形成表明新太古代晚期陆壳规模、厚度发生了明显增大。至少部分富钾花岗岩在形成过程中有沉积物参与。(7)不同类型TTG岩石具有类似的全岩Nd同位素和岩浆锆石Hf同位素组成,Nd-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主要分布在3.0~2.5 Ga,与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岩石的模式年龄相近或稍偏年轻。富钾花岗岩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受物源区早期形成演化历史制约。岩浆锆石O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太古宙岩浆锆石类似,但显示更大的变化范围。结合其他研究,上述证据表明:(1)中太古代晚期—新太古代早期是华北克拉通陆壳增生最重要时期,这与全球其他许多克拉通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华北克拉通遭受了新太古代晚期构造岩浆热事件强烈改造;(2)在华北克拉通,类似于现代板块运动的构造体制在新太古代晚期开始启动;(3)规模最大的BIF(条带状铁建造)沿华北克拉通东部古老陆块西缘的双岩浆岩带分布,鞍本和冀东之间、冀东和鲁西之间是BIF找矿重要靶区;(4)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晚期完成初始克拉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新太古代晚期 岩浆作用 Nd-Hf-O同位素 构造体制
下载PDF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 of volcanic rocks from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Keyihe area of northern Great Xing'an Range
2
作者 JIA Jinfeng WANG Yang li pengchuan 《Global Geology》 2023年第3期133-145,共13页
Zircon U-Pb isotope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undertaken for the rhyolite,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and dacitic tuff from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in order to constrain th... Zircon U-Pb isotope dating and whole-rock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undertaken for the rhyolite,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and dacitic tuff from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ir genesi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Zircon LA-ICP-MS U-Pb data indicate that the rhyolite and rhyolitic lithic crystal tuff were formed during 137±5 Ma and 143±1 Ma,respectively.These volcanic rocks have high SiO2(70.03%–76.46%)and K2O+Na2O(8.10%–9.52%)contents,but low CaO(0.03%–0.95%)and MgO(0.07%–0.67%)contents,which belong to the peraluminous and high-K calc-alkaline rocks.They are enriched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REEs),and exhibit fractionation of light over heavy REEs,withδEu values of 0.37–0.83.The volcanic rocks are enriched in LILEs(e.g.,Rb,U and K)and depleted in HFSEs(e.g.,Nb,Ti,P and Ta).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suggests that these volcanic rocks formed by partial melting of crust material.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gional research results,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Manketouebo Formation in the Keyihe area were formed under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related to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ia–Okhotsk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ketouebo Formation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GEOCHEMISTRY Great Xing’an Range
下载PDF
Detrital Zircon U–Pb Geochronology and Provenance of Bayan Obo Group, Northern Margin of North China Craton: New Implications for the Position of NCC in Rodinia 被引量:4
3
作者 li Changhai liU Zhenghong +4 位作者 XU Zhongyuan DONG Xiaojie li pengchuan SHI Qiang WANG Shi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397-1416,共20页
The paleoposition of North China Craton in Rodinia has long been in controversial.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U-Pb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detrital zircons obtained from Bayan Obo Group exposed in the Shangd... The paleoposition of North China Craton in Rodinia has long been in controversial.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U-Pb geochronological studies of detrital zircons obtained from Bayan Obo Group exposed in the Shangdu area, Inner Mongolia, aiming to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for interprating this problem. Based on the acquired data,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ly, the depositional age of Bayan Obo Group might be from Meso- to Neoproterozoic according to the zircons U-Pb dating results. The lower succession of this group, namely Dulahala and Jianshan formations deposited between 1800 and 1650 Ma. The Halahuogete and Bilute formations deposited between 1500 and 1350 Ma. For Baiyinbaolage and Hujiertu formations, their depositional age was 1250-900 Ma. Secondly, for the provenance of Bayan Obo Group, this paper believes detrital zircons with age of 2.51-2.71 Ga and 2.00-2.48 Ga were from Guyang, Xi Ulanbulang and Zhuozi area;the Khondalite Belt provided detrital zircons with age of 1.95-1.80 Ga;zircons with age of 1.60-1.75 Ga might come from granitic rocks in Miyun Area. The magmatism after 1.60 Ga was rarely recorded in the NCC, therefore those zircons with ages younger than 1.60 Ga might come from outside of NCC. The magmatism with the same age existed in Baltic, Amazonia and Laurentia. Based on previous paleomagnetic research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NCC might receive detritus from Baltic during 1560-1350 Ma and had affinity with Laurentia and Amazonia at ~0.9 Ga in Rodinia. Baltic, Amazonia and Laurentia might be potential provenances for non-NCC detritus in Bayan Obo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Craton Precambria Bayan OBO GROUP DETRITAL ZIRCONS RODINIA
下载PDF
New Discovery of ~2.65 Ga Tonalitic Gneiss in the Southern Jilin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2
4
作者 li pengchuan liU Zhenghong +2 位作者 XU Zhongyuan DONG Xiaojie li Shicha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5期2046-2047,共2页
Objective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is almost continuously widespread TTGs of 3.8–2.5 Ga,and the intrusive peak appears at^2.53 Ga,indicating that the Neoarche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of continental growth in... Objective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is almost continuously widespread TTGs of 3.8–2.5 Ga,and the intrusive peak appears at^2.53 Ga,indicating that the Neoarchea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 of continental growth in the NCC(Wan Yusheng et al.,2017).Recently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TTGs were formed during^2.7 Ga and 2.6–2.5 Ga in southern Jilin Province,NE of the NCC(Wang Chaoyang et al.,2017;Guo et al.,2017),whereas 2.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GA 中国 片麻岩 几乎连续 TTG
下载PDF
冀东地区~3.8 Ga TTG岩石发现 被引量:19
5
作者 万渝生 颉颃强 +8 位作者 王惠初 李鹏川 初航 肖志斌 董春艳 刘守偈 李源 郝光明 刘敦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1-1333,共13页
始太古代及形成时代更古老的岩石十分稀少,任何新的发现都是对最早期陆壳形成演化研究的重要贡献。本文首次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冀东地区~3.8 Ga TTG岩石的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样品J2012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J2013为侵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 始太古代及形成时代更古老的岩石十分稀少,任何新的发现都是对最早期陆壳形成演化研究的重要贡献。本文首次报道了华北克拉通冀东地区~3.8 Ga TTG岩石的年龄和地球化学组成。样品J2012为花岗闪长质片麻岩,J2013为侵入花岗闪长质片麻岩的花岗闪长岩脉,也遭受变质变形。两者的岩浆锆石年龄分别为3785±8 Ma和3773±6 Ma。尽管岩石的常量元素组成和形成时代类似,但稀土模式明显不同。样品J2012的TREE(稀土总量)和(La/Yb)n比值分别为139.2×10^(-6)和8.44,组成特征与北美4.03 Ga Acasta片麻岩类似,岩浆作用发生在相对低压的条件下,岩浆作用过程中无石榴子石参与而有斜长石存在。样品J2013的TREE和(La/Yb)n比值分别为163.5×10^(-6)和51.16。轻重稀土强烈分异要求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石榴子石稳定和斜长石不稳定的高压条件下。研究表明,冀东地区在~3.8 Ga时TTG岩浆作用就显示出多样性,支持了古太古代早期—冥古宙陆壳基底广泛存在的认识。根据始太古代岩石类型和组成特征等综合对比,认为鞍本和冀东是华北克拉通2个不同的古陆核形成演化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太古代 花岗闪长质岩石 SHRIMP U-Pb锆石定年 冀东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冀东地区始太古代早期—冥古宙锆石发现 被引量:18
6
作者 万渝生 颉颃强 +8 位作者 王惠初 刘守偈 初航 肖志斌 李源 郝光明 李鹏川 董春艳 刘敦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7-291,共15页
最古老大陆地壳的形成、组成和演化是阐释地球壳幔物质分异、构造演化的逻辑起点。由于长期地质作用改造,地球上保存的古老陆壳物质十分稀少,寻找和研究都极具挑战性。在冀东卢龙喇叭山地区,早期研究发现含有大量3.4~3.8 Ga碎屑锆石的... 最古老大陆地壳的形成、组成和演化是阐释地球壳幔物质分异、构造演化的逻辑起点。由于长期地质作用改造,地球上保存的古老陆壳物质十分稀少,寻找和研究都极具挑战性。在冀东卢龙喇叭山地区,早期研究发现含有大量3.4~3.8 Ga碎屑锆石的铬云母石英岩,岩石特征和碎屑锆石年龄分布与迁安黄柏峪地区的铬云母石英岩十分类似。本文对喇叭山地区与铬云母石英岩共生的变质碎屑沉积岩进行了锆石定年。黑云斜长片麻岩(J2006)94个数据点分析,碎屑锆石普遍显示强烈铅丢失,数据点主要沿上交点年龄为~3.8 Ga和~3.45 Ga的两条不一致线分布。获得3084±6 Ma的变质锆石年龄。长石石英岩(J2009)68个数据点分析,除大量3.4~3.8 Ga碎屑锆石外,还发现3.92~4.0 Ga碎屑锆石(6颗)。始太古代早期—冥古宙碎屑锆石的发现表明华北克拉通无疑存在4.0 Ga以上的形成演化历史。本文新定义的曹庄-喇叭山岩系形成于3.1~3.4 Ga之间,主要由变质碎屑沉积岩和变质基性-超基性岩组成,可能代表了地幔柱与大陆壳相互作用的构造环境。根据碎屑锆石形态特征和不同样品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存在差异,物源区具有近源和规模大的特征,存在3.92~4.0 Ga、3.8 Ga、3.6~3.7 Ga和3.4~3.45 Ga等不同期次花岗质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太古代早期—冥古宙 碎屑锆石 冀东 华北克拉通 SHRIMP U-Pb锆石定年
下载PDF
华北地台北缘集宁地区古元古代片麻状石榴花岗岩的深熔成因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石强 董晓杰 +4 位作者 徐仲元 关庆彬 李鹏川 张超 崔芳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54-2772,共19页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区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定年方面,在富铝片麻岩中获得了1910±10Ma和1839±13Ma变质锆石年龄,在片... 本文对华北克拉通北缘集宁地区空间上密切共生的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孔兹岩系富铝片麻岩的岩相学、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SHRIMP锆石U-Pb定年方面,在富铝片麻岩中获得了1910±10Ma和1839±13Ma变质锆石年龄,在片麻状石榴花岗岩中获得了1919±17Ma的变质重结晶锆石年龄。在石榴花岗岩的石榴石包裹体中识别出与富铝片麻岩相对应的进变质阶段(M1)和峰期阶段(M2)的矿物组合,由此确认富铝片麻岩的变质作用和导致石榴花岗岩形成的深熔作用是同一构造热事件的产物。通过对二者变质作用演化及特征变质矿物的对比,认为深熔作用主要发生在峰期后等温降压阶段(M3),石榴花岗岩中的石榴石为深熔作用过程中的残留矿物相或转熔矿物相,而石榴花岗岩则是混合有大量残留矿物相的熔体结晶的产物。对片麻状石榴花岗岩和富铝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片麻状石榴花岗岩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有十分明显的变异性。变异性表现为:1)石榴花岗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分布极不均匀,微量元素含量普遍低于源岩(Cs、Rb、Th、U、Nb、Ta、Zr、Hf等);2)大离子亲石元素Cs和生热元素U、Th亏损明显,Sr相对富集;3)高场强元素Nb、Ta、P、Ti的明显亏损;4)铕异常变化大,存在铕富集型、铕平坦型和铕亏损型共存的稀土配分曲线的岩石,这是深熔成因石榴花岗岩最突出的表现,也可能是原地-半原地深熔花岗岩的主要地球化学标志。综合区域上的地质资料,认为深熔作用与碰撞后伸展构造背景下基性岩浆底侵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元古代 孔兹岩系 SHRIMP锆石U-PB测年 片麻状石榴花岗岩 深熔作用 集宁
下载PDF
五台地区高凡群形成时代新证据: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3
8
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3 位作者 李鹏川 苗培森 王惠初 李建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5,共11页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 五台地区高凡群对于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层层序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凡群磨河组开展了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研究。变质沉积岩稀土总量为(132.78~231.84)×10^(-6)(样品W1927的稀土总量为1016.55×10^(-6)),轻重稀土分离弱((La/Yb)_(N)=4.5~12.5),具明显负铕异常(δEu=0.37~0.62),稀土模式与太古宙后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十分类似。一个白云石英片岩样品(D004)的变质原岩中存在大量2.7 Ga、2.54~2.5 Ga、2.3 Ga和2.18 Ga碎屑锆石,最年轻锆石可能来自同时代火山岩。一个含黄铁矿白云片岩样品(W1927)的最年轻锆石年龄为2194 Ma,被认为代表了岩石形成时代。结合前人研究,可把高凡群形成时代限定在<2176 Ma和2350 Ma之间,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恒山、五台、阜平、云中山、吕梁地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基底或更远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凡群 古元古代 华北克拉通 锆石 SHRIMP U-Pb定年
下载PDF
长寿命低成本大型锻模电弧增材制造与再制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杰 彭洁 +6 位作者 权国政 张建生 王秋韵 卢顺 毛天宏 孙朝远 李蓬川 《大型铸锻件》 2022年第5期1-9,共9页
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大型锻模寿命低、成本高,大型锻模长寿命、低成本制造与再制造成为当前大型构件模锻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研究在大型锻模低成本基体表面上电弧增材梯度异质结构材料的方法,以获得长寿命低成本大型锻模,具有重... 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大型锻模寿命低、成本高,大型锻模长寿命、低成本制造与再制造成为当前大型构件模锻行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研究在大型锻模低成本基体表面上电弧增材梯度异质结构材料的方法,以获得长寿命低成本大型锻模,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常见的锻模降本延寿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锻模制造及再制造电弧增材梯度异质结构设计理论,并从梯度异质结构、低成本基体材料及增材丝材、焊锻复合工艺、增材自动化装备四方面综述了长寿命低成本大型锻模电弧增材制造与再制造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命大型锻模 电弧增材 大型锻模再制造 铸钢基体锻模 梯度异质结构
下载PDF
吉南天桥地区基性岩墙与其围岩TTG片麻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鹏川 董晓杰 +4 位作者 刘正宏 赵庆英 石强 李长海 李天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81-1598,共18页
吉南地区太古宙基底中发育大量早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是陆壳伸展的直接证据。对白山市东部天桥太古宙基底出露区内基性岩墙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该期伸展事件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天桥地区基性岩墙岩性为... 吉南地区太古宙基底中发育大量早前寒武纪基性岩墙群,是陆壳伸展的直接证据。对白山市东部天桥太古宙基底出露区内基性岩墙及其围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分析,以确定该期伸展事件的形成机制及地质意义。天桥地区基性岩墙岩性为斜长角闪岩,侵位于TTG片麻岩中。英云闪长质片麻岩(TN1)中锆石具核-边结构,岩浆核的LA-ICP-MS测年结果为2500±6Ma,指示其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天桥岩墙(TN3)中的锆石内部结构与TN1相同,酸性岩浆核的SHRIMP测年结果为2490±17Ma,与TN1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些锆石不是基性岩墙原生锆石,而是岩墙侵位过程中在围岩中捕获的锆石,但根据岩墙仅侵位在太古宙基底中且变质程度高于周围古元古界老岭群,将其侵位年龄大致限制在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早期。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基性岩墙具有低SiO_2、Na_2O、K_2O含量,高CaO、MgO含量,A/CNK=0.56~0.59,属于准铝质的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REE低、配分曲线平坦,富集LILE(Rb、Ba和K),亏损HFSE(Th、U、Nb和Ta),具有与原始地幔相同的Nb/Ta、Zr/Hf比值及接近地壳的Nb/U、Ta/U比值,指示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地幔且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混染,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TTG片麻岩具有中等的SiO_2和MgO含量,高Al_2O_3和Na_2O含量以及低CaO含量,A/CNK=1.00~1.14,属弱过铝质的钙碱性系列岩石,∑REE低、具有右倾的REE配分曲线,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富集LILE(Rb、Ba、K和Sr),强烈亏损HFSE(U、Nb、Ta、Sm和Ti),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变质玄武质岩石和极少量沉积岩的部分熔融,结合邻区TTG的研究成果,认为其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前人研究表明,新太古代晚期板块构造体制可能已经启动,结合我们以往研究,认为新太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东北部可能发生了弧陆碰撞造山运动,天桥岩墙的侵位标志着新太古代末期至古元古代早期之间华北克拉通东北部进入造山后伸展环境,可能是对新太古代造山运动结束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吉南地区 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早期 基性岩墙 锆石U-PB年龄 伸展事件
下载PDF
热锻模具钢5CrNiMo表面堆焊及焊后热处理的组织和高温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艳丽 翟大军 +2 位作者 李蓬川 吴代建 唐道磊 《铸造技术》 CAS 2018年第12期2838-2841,共4页
为了解决汽轮机叶片热锻模具在高温下发生磨损和热疲劳而导致失效的问题,采用CMT焊机在失效的热锻模具钢5CrNiMo表面进行堆焊修复,焊材选用H30CrMnSiA低合金钢气体保护焊焊丝,焊后对试样进行550℃的回火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 为了解决汽轮机叶片热锻模具在高温下发生磨损和热疲劳而导致失效的问题,采用CMT焊机在失效的热锻模具钢5CrNiMo表面进行堆焊修复,焊材选用H30CrMnSiA低合金钢气体保护焊焊丝,焊后对试样进行550℃的回火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拉伸实验机、维氏硬度计以及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研究堆焊试样的组织和高温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回火热处理能有效解决熔合线附近的贫碳问题,提高焊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室温20℃条件下,H30CrMnSiA堆焊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均略高于母材5CrNiMo,但在500℃高温摩擦条件下,由于摩擦表面形成具有润滑效果的氧化层,堆焊层的摩擦系数与磨损率均降低,而母材在高温条件下则发生软化,摩擦磨损性能急剧变差。采用H30CrMnSiA焊丝堆焊5CrNiMo模具并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可以增加模具的高温摩擦性能,显著提升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CrNiMo H30CrMnSiA 热锻模具 堆焊 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表位串联蛋白W541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鹏川 梁艳 +1 位作者 张林西 吴雪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345-1357,共13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表位串联蛋白W541的结构和功能。方法:本实验室构建的新型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编码蛋白W541是由增殖期抗原Ag85A、Ag85B和潜伏相关抗原Rv3407、Rv1733c的表位串联起来的,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利...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结核分枝杆菌表位串联蛋白W541的结构和功能。方法:本实验室构建的新型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编码蛋白W541是由增殖期抗原Ag85A、Ag85B和潜伏相关抗原Rv3407、Rv1733c的表位串联起来的,其氨基酸序列分别利用ProtParam、Protscale、TMHMM、SOPMA、SWISS-MODEL、PSORT、SignalP、NetNGlyc、NetPhos、SYFPEITHI、RANKPEP、IEDB、NetMHC、STRING和EXPASY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螺旋、二级和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信号肽及糖基化、磷酸化位点,B细胞、辅助性T(Th)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以及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与人类蛋白的同源性。结果:W541蛋白共由704个氨基酸构成,分子式为C_(3329)H_(5035)N_(923)O_(993)S_(24),不稳定指数为45.37,为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无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细胞内定位为膜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分别占比为26.99%、19.03%、11.51%、42.47%;有6个糖基化位点。62个磷酸化位点,其中苏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分别为15个、35个和12个;具有T细胞和B细胞优势表位;W541蛋白与10个蛋白有相互作用;该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人蛋白的同源性为3.27%。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表位串联蛋白W541存在多个潜在的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其中以T细胞抗原表位占优势,可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并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动物实验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分枝杆菌 结核 抗原 模型 结构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航空中小型零件生产管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光林 钟柳花 +2 位作者 李鹏传 王晓虎 侯力 《机械》 2021年第3期59-67,共9页
针对国内某航空中小型零件生产企业的信息管理方式存在产品生产线信息反馈效率低、设备与人员准备计划和生产计划匹配率低、产品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管理系统。以产品主要生命周期流程为基础,结... 针对国内某航空中小型零件生产企业的信息管理方式存在产品生产线信息反馈效率低、设备与人员准备计划和生产计划匹配率低、产品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管理系统。以产品主要生命周期流程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生产效率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航空中小型零件信息化模式。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航空中小型零件信息化架构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软件系统开发。最后给出了信息管理系统在产品信息化生产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系统的实现与应用可以提高航空中小型零件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效率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中小型零件 信息管理系统 架构模型
下载PDF
Discovery of a ~1.37 Ga Granit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被引量:1
14
作者 WEN Kai SUN Guosheng +2 位作者 liU Zhenghong XU Zhongyuan li pengchu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63-564,共2页
Diabase sills with baddeleyite/zircon U-Pb ages of-1.32 Ga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area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Peng,2015).Some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that this magmatic event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break... Diabase sills with baddeleyite/zircon U-Pb ages of-1.32 Ga have been found in many areas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Peng,2015).Some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that this magmatic event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breakup of the Columbia supercontinent.A few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is period of granitoids only to be present in the Shangdu,Huade.and Sonid Zuoqi areas(Zhang et al.,2012;Sun I.ixin et al..2018).This study concerns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1.37 Ga granite in the southern Jilin Province,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CC.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breakup of the Colombia supercontinent,the magmatism of the NCC,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percontinent and other continents during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CONTINENT CRATON
下载PDF
黑豆皮多糖的提取及对肝细胞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屹 胡东艳 +2 位作者 车雨晴 李鹏川 朱新军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10-12,共3页
以黑豆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豆皮中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黑豆皮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77%。以人正常... 以黑豆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黑豆皮中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黑豆皮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77%。以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为模型,考察黑豆多糖对肝细胞中活性氧(ROS)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黑豆多糖能明显地降低H2O2诱导的ROS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肝细胞
下载PDF
基于弧焊机器人结合增材制造技术修复超大型模具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德建 孙朝远 +2 位作者 李蓬川 郑华 谢静 《大型铸锻件》 2021年第2期28-31,共4页
提出了采用弧焊机器人结合增材制造技术修复超大型模具的方法,通过有限元对模具受力状态分析,设计了具有梯度结构的焊接修复层。通过实验和试制,证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超大型模具的缺陷修复问题。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弧焊机器人 模具修复
下载PDF
某机匣锻件模锻时新的坯料定位方法及坯料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蓬川 周文武 杨靖雲 《大型铸锻件》 2018年第2期5-7,13,共4页
为解决机匣锻件在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定位不稳、成形载荷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坯料定位方法,即根据上模形状的不对称性,在坯料的一面设计一个圆滑的斜面与上模相对应,这使得上模与坯料腰部两侧同时接触,防止了坯料的横... 为解决机匣锻件在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定位不稳、成形载荷大、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坯料定位方法,即根据上模形状的不对称性,在坯料的一面设计一个圆滑的斜面与上模相对应,这使得上模与坯料腰部两侧同时接触,防止了坯料的横向滑动,实现了坯料的锻造定位。然后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坯料进行优化设计,研究了不同坯料腰部宽度及坯料厚度对锻件充填率和成形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新的坯料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匣锻件 坯料定位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一种使用磁力悬浮的橡胶体积变化率测量装置
18
作者 张晓峰 李鹏传 +2 位作者 徐倩倩 游旭佳 郭子卿 《橡胶科技》 2022年第7期352-354,共3页
介绍了一种使用磁力悬浮的橡胶体积变化率测量装置,可以弥补现有技术中测量不稳定、数据不准确、装置结构复杂以及操作繁琐等缺点。本装置结构新颖、测量准确、操作简单,还可用于利用排水量变化方法进行参数表征的其他领域,在材料理化... 介绍了一种使用磁力悬浮的橡胶体积变化率测量装置,可以弥补现有技术中测量不稳定、数据不准确、装置结构复杂以及操作繁琐等缺点。本装置结构新颖、测量准确、操作简单,还可用于利用排水量变化方法进行参数表征的其他领域,在材料理化检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体积变化率 测量 装置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多伦地区早二叠世双峰式岩浆作用
19
作者 李天瑜 李世超 +5 位作者 李鹏川 彭云彪 那木吉拉 雒德利 赵庆英 孙加鹏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88-2904,共17页
东大山地区双峰式岩浆岩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东部,处于华北板块北缘.岩体由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组成.对其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83±... 东大山地区双峰式岩浆岩位于内蒙古多伦县东部,处于华北板块北缘.岩体由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组成.对其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二长岩和玄武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分别为283±1.6 Ma、280±2.9 Ma,形成于早二叠世;二者锆石Hf同位素组成整体较相似,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普遍较为古老(1760~2354 Ma,仅玄武岩内测得324 Ma、824 Ma两个较新年龄),与华北板块基底接近;岩体SiO2含量在50.64%~65.87%存在明显的间断,具有双峰式岩浆岩特征,都相对富K、Na、Al,亏Ca、Mg,石英二长岩较玄武岩明显亏损Ti、P,具有明显的互补迹象.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东大山地区双峰式岩浆岩可能是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背景下,古亚洲洋俯冲板片脱水引起上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幔源岩浆向上运移、聚集于华北板块之下引起古老基底部分熔融的产物,研究区早二叠世期间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岩浆岩 华北板块北缘 伸展背景 活动大陆边缘 早二叠世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Aermet100钢高温保温过程奥氏体晶粒演化的原位实验研究
20
作者 蒋乔 赵明杰 +8 位作者 张健 苏阳 李昌民 班宜杰 赵俊飞 黄亮 孙朝远 李蓬川 李建军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1-267,共7页
材料在加热保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会影响后续的变形过程。为了实现材料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设备原位研究了Aermet100钢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度的减小、保温温... 材料在加热保温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化会影响后续的变形过程。为了实现材料热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有效调控,采用高温激光共聚焦设备原位研究了Aermet100钢在加热保温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度的减小、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增加,奥氏体晶粒尺寸增加。相比于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保温温度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更显著。1000℃为Aermet100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临界温度,当保温温度低于10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较小;当保温温度高于1000℃时,奥氏体晶粒尺寸显著增加。基于统计的晶粒尺寸,提出了两种耦合加热速度、保温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模型,两种模型的预测值均与实验值吻合很好,表明建立的两种晶粒长大模型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原位实验 加热速度 晶粒演化 晶粒长大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