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AAV9-IGF-1对SOD1-G93A小鼠抗凋亡通路的作用
1
作者 温迪 吉盈肖 +2 位作者 李秋生 陈相 刘亚坤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scAAV9-IGF-1)对SOD1-G93A转基因小鼠抗凋亡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动物模型即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 目的 探索以自我互补双链腺相关病毒9为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scAAV9-IGF-1)对SOD1-G93A转基因小鼠抗凋亡通路的作用。方法 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动物模型即转基因SOD1-G93A突变型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在其出生后60 d龄时,雌性同窝阳性SOD1-G93A转基因小鼠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及溶剂对照组,治疗组全身多点肌肉注射scAAV9-IGF-1,溶剂对照组多点肌肉注射AAV9-GFP,同年龄WT-SOD1作为阴性对照组。在肌肉注射40~50 d后,利用PCR技术检测腰髓中IGF-1含量的变化,同时检测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的mRNA含量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在小鼠腰髓前角神经元中的表达。结果 PCR技术检测显示scAAV9-IGF-1处理后,腰髓中IGF-1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GFP对照组,抗凋亡通路因子Bclxl、Bcl-2的mRNA含量均高于溶剂对照组(均P<0.05),而与W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治疗组中抗凋亡通路蛋白Bcl-xl,Bcl-2在小鼠腰髓前角神经元中的表达多于溶剂对照组,并且与WT阴性对照组相当。结论 scAAV9-IGF-1可以激活SOD1-G93A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抗凋亡通路,其通过上调Bcl-xl,Bcl-2的mRNA水平,进而增加Bcl-xl、Bcl-2的蛋白表达,从而产生抗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SOD1-G93A转基因小鼠 腺相关病毒9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抗凋亡通路
下载PDF
汉江狗头湾滩段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2
作者 李求生 漆炼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期178-183,共6页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 狗头湾滩段作为汉江中下游重要的通航河段,在丹江口水库和引江济汉调水工程实施后,其上游来水历时、流量均发生巨大变化,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变化十分复杂。结合近年实测河道水文、地形资料以及模型试验资料研究狗头湾整治方案,重点分析了该段浅滩的演变特征、水流与泥沙的运动关系以及碍航特性,提出整治工程方案。验证结果表明,整治工程的实施稳定了工程河段洲滩,束窄了中、枯水河宽,深槽普遍冲刷且走向稳定,中、枯水河势得以有效控制和巩固。研究成果可为狗头湾段浅滩和相似河道整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质河床 复式浅滩 航道整治 工程方案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Daba Shan and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Implication for Architecture of the Daba Shan 被引量:5
3
作者 ZHANG Jisheng GAO Rui +3 位作者 li qiusheng GUAN Ye WANG Haiyan li Wenhu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154-1161,共8页
The Dabashan nappe structural belt links the Hannan block to the west with the Huangling block to the east between Yangxian and Xiangfan. The Dabashan arc-shaped fold belt formed during late Jurassic and was superpose... The Dabashan nappe structural belt links the Hannan block to the west with the Huangling block to the east between Yangxian and Xiangfan. The Dabashan arc-shaped fold belt formed during late Jurassic and was superposed on earlier Triassic folds. To achieve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tectonics of the Dabashan nappe structural belt, we processed and interpreted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for this area using new deep reflection seismic and other geophysical data as constrai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chuan basin and Daba Mountains lie between the Longmenshan and Wulingshan gravity gradient belts. The positive magnetic anomalies around Nanchong-Tongjiang-Wanyuan-Langao and around Shizhu result from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Modeling of the gravity and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Daba Mountains and the Sichuan basin shows that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 around Nanchong-Tongjiang-Wanyuan-Langao extends to the northeast underneath the Wafangdian fault near Ziyang. The magnetic field boundary in the Zhenba-Wanyuan-Chengkou-Zhenping area is the major boundary of the Dabashan nappe thrusting above the Sichuan Basin. This boundary might be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south Dabashan and the north Dabashan structural elements. The low gravity anomaly between Tongjiang and Chengkou might be partly caused by thickened lower crust. The local low gravity anomaly to the south of Chengkou-Wanyuan might result from Mesozoic strata of low density in the Dabashan foreland depressio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特征 四川盆地 大巴山 推覆构造带 重力梯度带 建筑 中国 地球物理数据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关联和深度CNN的常规雷达目标分类方法
4
作者 李秋生 朱化娟 胡俊勇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中飞机雷达回波信号识别分类精度低、人工定义特征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重分形关联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的雷达目标分类方法.首先,对输入训练数据进行多重分形关联分析,... 针对传统分类方法中飞机雷达回波信号识别分类精度低、人工定义特征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多重分形关联特征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简称CNN)的雷达目标分类方法.首先,对输入训练数据进行多重分形关联分析,将多重分形关联谱的投影图作为输入特征图;然后,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特征进行训练,得到训练模型;最后,使用训练后的模型对目标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3种方法,该文方法有更强的飞机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辨雷达 目标分类 多重分形关联谱 特征提取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Chuan-Dian Block Revealed by Deep Seismic Sound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Outward Expansion of the East Tibetan Plateau
5
作者 XIONG Xiaosong WANG Guan +4 位作者 li qiusheng LU Zhanwu GAO Rui FENG Shaoying WU Guo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932-1944,共13页
The Chuan-Dian Block(CDB)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with a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active regional faults.The present tectonic condition with strong crustal deformation is cl... The Chuan-Dian Block(CDB)i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with a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 and active regional faults.The present tectonic condition with strong crustal de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ngoing collision of the India and Eurasia plates since 65 Ma.The study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is area is key to revealing the evolution and deep geodynamics of the lateral collision zone of the Tibetan Plateau.Deep seismic sounding is the most efficient method with which to unravel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whole crust.Since the 1980s,19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s have been captured within the CDB area.In this study,we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19 profiles in this area,then image the 3D crustal velocity,by sampling with a 5 km spacing and 2D/3D Kriging interpo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1)The Moho depth in the study area deepens from 30 km in the south to 66 km in the north,whereas there is no apparent variation from west to east.The Pn wave velocity is higher in stable tectonic units,such as 7.95 km/s in the Lanping-Simao block and 7.94 km/s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than in active or mobile tectonic units,such as 7.81 km/s in the Baoshan block,7.72 km/s in the Tengchong block and 7.82 km/s in the Zhongdian block.(2)The crustal nature of the Tengchong block,the northern Lanping-Simao block and the Zhongdian block reflects a type of orogenic belt,having relatively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whereas the crustal nature of the central Lanping-Simao block and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represents a type of platform.The different features of the upper-middle crust velocity,Moho depth and Pn wave velocity to both sides of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and the Xianshuihe fault zone,reflect that they are clearly ultra-crustal.(3)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low velocity zones in the crust,the crustal material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flowing in a NW–SE direction to the north of 26°N and to the west of 101°E,then diverting to flowing eastwards to the east of 101°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seismic sounding crustal structure outward expansion Chuan-Dian Block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相控阵天线随机馈相方案的优化
6
作者 李秋生 杨雨萱 《制导与引信》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为了降低相控阵天线的峰值副瓣电平,提高相控阵天线的抗干扰性能,以泰勒幅度加权的线阵为例,分析了随机馈相的数学模型,并基于蚁群优化算法提出了针对相控阵天线随机馈相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随... 为了降低相控阵天线的峰值副瓣电平,提高相控阵天线的抗干扰性能,以泰勒幅度加权的线阵为例,分析了随机馈相的数学模型,并基于蚁群优化算法提出了针对相控阵天线随机馈相的优化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随机馈相方案,相控阵天线的峰值副瓣电平相比优化前降低了8 dB以上。此外,所提出的优化算法经过200次左右的迭代即接近于最终的优化结果,具有较好的收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天线 随机馈相 蚁群算法 天线方向图优化
下载PDF
基于EEMD与多重分形的心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分类 被引量:2
7
作者 叶莉华 李秋生 卢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53,共11页
心电信号的快速分类在心脏病医学诊断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人工识别的成本,提高心电信号分类的准确率。文章以正常搏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信号为研究对象,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分解心电信号... 心电信号的快速分类在心脏病医学诊断领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人工识别的成本,提高心电信号分类的准确率。文章以正常搏动、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左束支传导阻滞及右束支传导阻滞信号为研究对象,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分解心电信号,并结合相关系数来选取本征模态函数进行重构心电信号。从心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角度出发,用多重分形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其质量指数曲线、广义分形维数和多重分形谱,提取合适的多重分形特征,用于支持向量机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训练测试30次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平均值为96.09%,单次实验对正常搏动、左束支传导阻滞信号的分类精确率可达97%以上,证明该方法在心电信号分类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重分形理论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的农药减施技术研究
8
作者 吴玉星 王亚娇 +2 位作者 韩森 栗秋生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2-297,316,共7页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单独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田间最高防治效果仅为36.76%,但与杀菌剂减量30%混用,能明显提高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防效17.20~32.68百分点,恢复或优于2种杀菌剂推荐剂量防治水平,并且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提高小麦植株抗性相关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积累对小麦叶片细胞造成的损伤。因此,利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降低2种杀菌剂施用量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 植物免疫诱抗剂 杀菌剂 减施 防御酶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及其关联特征组合的心电信号分类
9
作者 卢清 李秋生 +1 位作者 叶莉华 许德鹏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16-3021,共6页
多重分形理论只是对分形体几何支集上任意一点观察到的奇异指数作统计分析。多重分形关联研究的是具有不同奇异指数的两点之间的空间关联特性,是对多重分形单点统计的推广,两者特性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研究了一种多重分形及其关联特... 多重分形理论只是对分形体几何支集上任意一点观察到的奇异指数作统计分析。多重分形关联研究的是具有不同奇异指数的两点之间的空间关联特性,是对多重分形单点统计的推广,两者特性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研究了一种多重分形及其关联特征进行组合的心电信号分类方法。首先对四种类型心电信号的多重分形及其关联特性进行分析并获得各自的特征。然后结合概率分布以选择合适的特征进行组合,组合后的特征送入支持向量机中分类。该方法在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上进行了测试,经过20次训练测试得到97.90%的平均准确率。相比独立运用多重分形特征,该方法获得的分类准确率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分类 多重分形 多重分形关联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scAAV9-IGF-1转导至G93A-SOD1小鼠神经元及其作用机制
10
作者 温迪 吉盈肖 +4 位作者 刘亚坤 李秋生 段伟松 陈相 于秀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索自我互补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cAAV9-IGF-1)转导至G93A-SOD1转基因小鼠神经元及其对线粒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转基因G93A-SOD1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为动物模型,在60 ... 目的探索自我互补腺相关病毒载体介导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scAAV9-IGF-1)转导至G93A-SOD1转基因小鼠神经元及其对线粒体的作用。方法采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转基因G93A-SOD1及野生型(wild type-SOD1,WT-SOD1)小鼠为动物模型,在60 d龄时,同窝阳性G93A-SOD1转基因雌性小鼠采用随机的方法分配到治疗组肌肉注射scAAV9-IGF-1,载体对照组肌肉注射AAV9-GFP,及同年龄WT-SOD1作为阴性对照。在肌肉注射后约40~50 d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F-1在腰髓神经元中的表达,利用免疫荧光染色观测腰髓组织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特点;用透射电镜观察腰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中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提取小鼠脊髓细胞进行流式细胞学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腓肠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线粒体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观测腰髓组织GFP的表达主要在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F-1表达于腰髓神经元中。透射电镜观察GFP组线粒体存在嵴消失、空泡化、胞浆水肿、核染色质疏松,而IGF-1组线粒体形态与WT组相似,为长椭圆形,未见嵴消失、空泡化等现象。流式细胞学分析IGF-1组降低了线粒体膜电位的除极。在GFP对照组中腓肠肌的苏木精-伊红染色中观察到严重萎缩的肌纤维,而在IGF-1处理的小鼠中肌肉萎缩减少。Gomori染色显示IGF-1处理后,肌肉细胞的线粒体染色增多,同WT组相当。结论scAAV9-IGF-1可以保护G93A-SOD1转基因小鼠模型中的线粒体,其通过减少线粒体膜电位除极,改善线粒体形态,减少腓肠肌肌肉萎缩,从而产生保护线粒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转基因小鼠 腺相关病毒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吴玉星 韩森 +4 位作者 王亚娇 张巧丽 高建海 栗秋生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7-271,283,共6页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温室苗期与田间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20份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衡0628’苗期表现为抗病,‘山农22’等6... 为明确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对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抗性水平,采用温室苗期与田间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评价20份河北省小麦主栽品种的抗病性。结果显示,‘衡0628’苗期表现为抗病,‘山农22’等6个品种苗期表现为中抗,‘冀麦585’等5个品种成株期表现为中抗,‘石麦15’和‘藁优5766’2个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中抗。抗性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苗期病情指数与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有极强的相关性,成株期病情指数与白穗率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石麦15’和‘藁优5766’两个品种的抗性水平较高,且抗性稳定,可利用苗期茎基部组织中病原菌DNA含量及成株期白穗率分别作为评价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及成株期抗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茎基腐病 假禾谷镰刀菌 抗性评价
下载PDF
床垫睡眠脊柱形态与睡眠质量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家宇 卢业虎 +1 位作者 李秋生 徐燕 《家具》 2023年第3期12-16,共5页
床垫对人体睡眠舒适性与睡眠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睡眠脊柱形态的表征方法,测量了仰卧在6种弹簧床垫上人体脊椎曲线,同时通过真人睡眠脑电试验评价了人体的睡眠质量,建立了人体脊柱形态与睡眠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床垫对人体睡眠舒适性与睡眠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睡眠脊柱形态的表征方法,测量了仰卧在6种弹簧床垫上人体脊椎曲线,同时通过真人睡眠脑电试验评价了人体的睡眠质量,建立了人体脊柱形态与睡眠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床垫贴合度指标可以反映人体脊柱曲线的变化程度,材质为乳胶、云柔深睡绵和独立筒弹簧的床垫睡眠舒适感最好;床垫贴合度与深睡眠占比和睡眠效率均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相关关系;贴合度越接近于1,脊柱形态变化越小,深睡眠占比和睡眠效率越高,睡眠体验感越好。研究结果为弹簧床垫的科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曲线 睡眠质量 深睡眠 三维人体扫描 弹簧床垫
下载PDF
政策激励、组织约束与化肥减量增效——基于粤赣柑橘种植户的实证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秋生 郑建杰 贺亚琴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
利用广东和江西两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区)426个柑橘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化肥减量替代政策的收入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化肥减量替代政策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肥减量替代政... 利用广东和江西两省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区)426个柑橘种植户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化肥减量替代政策的收入效应,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进一步揭示化肥减量替代政策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化肥减量替代政策对农户柑橘种植净收入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种植户每公顷柑橘净收入增加约1.43万元,表明政策激励对化肥减量增效发挥作用;同时,合作经营组织和合同订立在化肥减量替代政策与农户收入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表明组织约束能加强化肥减量替代政策对农户柑橘种植净收入的提升作用。基于此,建议政府提高和优化化肥减量替代政策补贴标准,提高合作经营组织的服务化水平,发挥合作经营组织在小农户与化肥减量替代政策之间的衔接作用,构建化肥减量替代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激励 组织约束 减量增效 农户收入
下载PDF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老年床垫偏好分析
14
作者 孟林花 轩笑影 +2 位作者 李秋生 卢业虎 张湘建 《纺织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6-96,共11页
为了优化老年床垫设计及生产,建立了老年功能床垫使用意愿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开展老年人床垫偏好的问卷调查研究,采用Amos软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探讨不同因素对老年床垫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群体对床垫的... 为了优化老年床垫设计及生产,建立了老年功能床垫使用意愿的技术接受模型(TAM),开展老年人床垫偏好的问卷调查研究,采用Amos软件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探讨不同因素对老年床垫使用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群体对床垫的感知有用性和功能有效性会对使用态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而对使用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老年床垫的感知舒适性包括适温感、贴合感和深睡感会对使用态度及使用意愿产生直接或间接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在感知有用性或功能有效性的前提下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根据验证模型提出了老年床垫的功能设计建议,对于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床垫偏好需求和促进老年床垫的购买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接受模型 老年床垫 偏好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购买意愿
下载PDF
基于下桩采摘的干后青花椒脱粒装置研究
15
作者 李秋生 李成松 +2 位作者 王丽红 曹烈旺 张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8-116,共9页
重庆地区大部分青花椒生产均为小规模农户家庭种植经营模式,针对“主枝回缩采摘技术”即下桩采摘烘干后的青花椒物料,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且功耗小的冲击式脱粒装置。对喂料部件、脱粒部件、搅料齿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装置... 重庆地区大部分青花椒生产均为小规模农户家庭种植经营模式,针对“主枝回缩采摘技术”即下桩采摘烘干后的青花椒物料,设计一种结构紧凑且功耗小的冲击式脱粒装置。对喂料部件、脱粒部件、搅料齿杆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分析,确定装置各部分结构和工作参数。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脱粒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机架受到的振动影响较小;对装置喂料机构的伸缩扒齿进行静力学分析,满足强度要求。并对样机进行正交试验,在脱粒转速为170 r/min、输入速度为13 m/min、分段式套筒脱粒元件形式下,物料的脱净率为94.01%,含杂率为6.33%,达到较优的脱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桩采摘 青花椒 脱粒装置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秋生 高原 +1 位作者 王绪本 赵俊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9-801,共13页
岩石圈地球物理探测、深部结构成像与各向异性等研究是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反演成像技术的进步,信息提取与细节分辨能力不断提升,青藏高原壳幔结构、碰撞和隆升动力学、资源与地质灾害的深... 岩石圈地球物理探测、深部结构成像与各向异性等研究是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反演成像技术的进步,信息提取与细节分辨能力不断提升,青藏高原壳幔结构、碰撞和隆升动力学、资源与地质灾害的深部机制等研究进展显著.本专辑收录33篇论文,主要分布在深部结构与地球物理探测、地震各向异性与变形、断裂性质与地震活动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本文重点围绕这些论文,对近年来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地球物理探测 地壳-上地幔结构 深部构造 变形 断裂 地震
下载PDF
深反射大炮揭示的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地壳骨架结构 被引量:10
17
作者 酆少英 李秋生 +7 位作者 邓小娟 李井元 熊小松 卢占武 李文辉 王晓冉 吴庆宇 石金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839,共12页
青藏高原东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侧翼,揭示该地区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完整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对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至为关键.本研究对横过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15个大炮资料,进行... 青藏高原东南缘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侧翼,揭示该地区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完整理解青藏高原碰撞造山的动力学过程,对构建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框架至为关键.本研究对横过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的一条深反射地震剖面的15个大炮资料,进行了针对性静校正、去噪等处理和单次叠加成像,结果剖面显示了侧向碰撞带岩石圈结构的骨架特征:(1)双程走时(TWT)8~10 s的强反射(Tc)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Tc可能是大型滑脱构造的拆离面,其存在使上地壳的变形与下地壳解耦;(2)Moho间断面反射(Tm)为3~4个同相轴的窄带反射波组,横向不连续,与深大断裂交汇处被错断,但断距不大;(3)在兰坪—思茅地块下方TWT21 s和扬子克拉通西缘下方TWT22~24 s存在相向倾斜的反射波组(TL);以Tc、Tm和TL构成的骨架结构,定性地描绘出剖面下方岩石圈地幔以汇聚为主、地壳块体以侧向滑移为主和上地壳为薄皮逆冲或滑脱的分层动力学模式.该岩石圈变形样式明显不同于以正向碰撞挤压、地壳缩短垂向增厚为主的“冈底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侧向碰撞带 深反射地震剖面 大炮单次叠加剖面 地壳结构骨架 分层动力学模式
下载PDF
防治玉米叶斑病高效药剂筛选及药剂减施增效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聪聪 王亚娇 +3 位作者 栗秋生 吴玉星 王鹏 孔令晓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 为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从11种杀菌剂中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同时选取对两种叶部病害兼具防效的最佳药剂再与中量元素水溶肥、腐植酸、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产品混配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确定该药剂田间施用浓度和增效组合。结果显示,各供试药剂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25%丙环唑EC、25%戊唑醇WP、40%氟硅唑EC、30%氟菌唑WP、12.5%烯唑醇WP在供试各浓度下对2种病菌抑制率均为100%,田间小区药效筛选测定中,25%戊唑醇WP防治效果最好,对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两种叶部病害防效分别为81.07%和72.22%。田间试验中,25%戊唑醇WP防治玉米小斑病和弯孢叶斑病的最佳施用浓度为2000倍液,防效分别为59.48%和53.96%。在减量50%情况下防效有所下降,配施氨基寡糖素后,防效可提高37.40百分点和22.98百分点,与最佳施用浓度防效相当,达到了减药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筛选 玉米小斑病 弯孢叶斑病 减施增效
下载PDF
用于专题地质填图的地球物理技术——短周期密集台阵 被引量:3
19
作者 卢占武 李文辉 +5 位作者 张新彦 李秋生 蔡玉国 任彦宗 程永志 王光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共12页
以问题和需求为驱动的专题地质填图强调,针对某个主要地质体、沉积盆地、重要成矿带、地震带断裂系统等,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和填图,以解决目标地质体结构、沉积盆地基底起伏、成矿地质体规模、断裂系统分布等重... 以问题和需求为驱动的专题地质填图强调,针对某个主要地质体、沉积盆地、重要成矿带、地震带断裂系统等,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和填图,以解决目标地质体结构、沉积盆地基底起伏、成矿地质体规模、断裂系统分布等重大问题。地球物理是专题填图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近10年发展起来的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因其布设灵活、应用广泛、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备受关注。通过介绍短周期密集台阵发展现状,以及在城市、矿山、地震灾害区、沉积盆地等不同地质地貌条件下,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进行近地表结构调查的应用实例,提出了该技术在专题地质填图中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方案建议,力图通过短周期密集台阵的调查构建结构成像方法,丰富和完善专题填图的技术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 专题地质填图 密集地震台阵 浅层结构
下载PDF
河北省小麦冠腐病田间发生消长动态监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纪莉景 栗秋生 +4 位作者 王亚娇 李聪聪 肖颖 孙梦伟 孔令晓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78-882,共5页
为了明确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下小麦冠腐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时期,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2015-2016和2016-2017两个小麦生长季中,3个监测点小麦冠腐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随... 为了明确小麦-玉米连作种植模式下小麦冠腐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时期,采用田间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对该病害的田间消长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2015-2016和2016-2017两个小麦生长季中,3个监测点小麦冠腐病的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随小麦生育期推移呈上升趋势,春季小麦返青以后冠腐病的发生逐渐加重,拔节-灌浆期小麦冠腐病的发生快速增长。年度间小麦冠腐病的发生程度逐年加重,与2014-2015生长季灌浆期、2015-2016年相比,2016-2017年沧县监测点病株率变化不大,病害的病情指数增长1.0;宁晋监测点病株率增长1.8%~12.2%,病情指数增长0.9~4.3;景县监测点病株率增长21.3%~33.6%,病情指数增长13.5~14.6。在各监测点,随着年度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加重,引起冠腐病的病原菌镰刀菌的分离频率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冠腐病 病株率 病情指数 动态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