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大细胞与腧穴
1
作者 冷三华 景向红 +18 位作者 韩松平 王富春 巩昌镇 刘京 郭义 陈波 李灿辉 杨观虎 潘卫星 彭增福 陈德诚 金观源 郭松鹏 刘宏伟 陈大志 苏红 李永明 王少白 朱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皮肤活检发现肥大细胞密集是经脉腧穴和微针系统针刺靶点的共同特点。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微血管在组织分布毗邻。外界机械或温度等物理刺激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形成局部炎症性内环境,导致周围C神经等结构敏化... 皮肤活检发现肥大细胞密集是经脉腧穴和微针系统针刺靶点的共同特点。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微血管在组织分布毗邻。外界机械或温度等物理刺激可激活肥大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形成局部炎症性内环境,导致周围C神经等结构敏化。敏化的C神经释放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SP激活肥大细胞,CGRP促进局部微血管扩张而渗透性增加,血浆外渗,白细胞浸润,促进周围组织敏化。肥大细胞激活与C神经纤维敏化之间的反复循环持久存在会导致中枢敏化。周围与中枢敏化表现为腧穴区域敏化,包括对温度的敏化和对压痛的敏化,成为针刺和艾灸靶组织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脉 腧穴 肥大细胞 C神经纤维 穴位敏化
原文传递
页岩气老井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
2
作者 王强 赵金洲 +2 位作者 胡永全 李勇明 王玉丰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8,共9页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及有限体积法,考虑页岩气微观渗流机制,建立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气储集层的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并提出了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采用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井资料分析了重复压裂时机的影响因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及有限体积法,考虑页岩气微观渗流机制,建立适用于裂缝性页岩气储集层的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并提出了重复压裂时机优化方法,采用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井资料分析了重复压裂时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受地层压力衰竭影响,最大水平主应力反转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且距人工裂缝越近的区域,应力反转面积百分比曲线出现峰值的时间越短,最终归零(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也越短。重复压裂的最佳时间受基质渗透率、初始应力差、天然裂缝逼近角的影响:基质渗透率、初始应力差越大,应力反转面积百分比曲线出现峰值、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时间越短,采取重复压裂措施的时机越早。天然裂缝逼近角越大,裂缝附近越难发生应力反转、重复压裂最佳时间越早,人工裂缝末端以远区域越易发生应力反转、重复压裂最佳时间越晚。对于基质渗透率很小的储集层,其单井产能递减快,为保证经济性,可采取关井或注气补能等措施恢复应力,提前实施重复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井 渗流-地质力学全耦合模型 重复压裂 时机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工作模式的最佳储砂高度
3
作者 李勇明 乔登攀 +3 位作者 杨天雨 王俊 李绍腾 张素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0,共13页
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 针对传统立式砂仓工作模式充填效率慢,放砂浓度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工作模式,储砂高度的保持是此工作模式的关键。先通过离心试验探究了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再通过静态沉降试验得到进料参数,以流体力学软件对立式砂仓储砂过程进行模拟分析,验证其函数关系的可行性,并运用动网格技术对不同储砂高度放砂过程的放砂浓度、溢流浓度和砂面高度变化进行模拟监测,综合探究最佳储砂高度,为立式砂仓连续放砂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函数关系计算值没有显著性差异,底流浓度随储砂高度变化的函数关系是可行的;11.8 m为立式砂仓连续高浓度稳定放砂的最佳储砂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式砂仓 连续放砂 储砂高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通过调控自噬因子P62调节心肌细胞纤维化
4
作者 聂雅琴 乌日娜 +5 位作者 金慧 张广平 李永明 智利 薛仕煊 娜日格乐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通过调控自噬活性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心肌细胞AC16培养于DMEM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HMGB1(0、4、20、100μg/L)干预AC16细胞6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标志性蛋白...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通过调控自噬活性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心肌细胞AC16培养于DMEM培养基中,用不同浓度的HMGB1(0、4、20、100μg/L)干预AC16细胞6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活化的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自噬相关蛋白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mTOR(p-mTOR)、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磷酸肌醇-3-激酶3(PIK3C3)、可溶性及不可溶性P62、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在AC16中的表达水平。免疫共沉淀检测α-SMA与P62之间的互相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HMGB1刺激AC16细胞,AC16细胞中心肌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与α-SMA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升高,自噬蛋白PIK3C3、不可溶性P62的蛋白表达水平,p-mTOR与mTOR的比值,LC3-Ⅱ与LC3-Ⅰ的比值呈浓度依赖性升高,可溶性P62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P62与α-SMA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外源性HMGB1可抑制AC16细胞中的自噬流,诱导AC16细胞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AC16细胞 自噬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融合改进A^(*)算法和DWA算法的全局动态路径规划
5
作者 董晓东 李刚 +3 位作者 宗长富 李永明 李云龙 李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6,共10页
针对常规A^(*)算法存在的路径规划中冗余节点过多、拐点过多、规划路径与障碍间的距离过短、容易产生碰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改进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相结合的新方法。该算法通过对栅格地图中的障碍栅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环境信息,... 针对常规A^(*)算法存在的路径规划中冗余节点过多、拐点过多、规划路径与障碍间的距离过短、容易产生碰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改进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相结合的新方法。该算法通过对栅格地图中的障碍栅格进行量化处理,提取环境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对A*算法的启发函数和子节点选择策略进行调整。此外,为了优化路径的平滑度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路径节点平滑处理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不仅能够保证所规划路径的全局最优性,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开随机障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A^(*)算法 动态窗口法 随机避障 融合算法
下载PDF
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种植区典型滑坡机制与稳定性分析——以石岭村滑坡为例
6
作者 邓佳良 黄黄 +3 位作者 王耀 李永明 吴昊 黄蒙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93-104,共12页
宁国山核桃种植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活跃,降雨充沛,是安徽省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之一。选择种植区东部石岭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等工作手段,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等特征进行... 宁国山核桃种植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人类活动活跃,降雨充沛,是安徽省滑坡灾害极高易发区之一。选择种植区东部石岭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地形测量、地质勘查等工作手段,对滑坡的变形特征、形成条件、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等特征进行详细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石岭村滑坡为一受基覆界面控制的小型复合式土质滑坡,在工况Ⅱ(自重+持续暴雨)下稳定系数为0.8543(不稳定),处于蠕变状态,复活的可能性较大;其主控因素为软弱的岩土体结构和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诱发因素为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建议对种植区自然斜坡进行工程治理,同时改变山核桃采摘方式(如采用低空挂网兜拾),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可为种植区滑坡灾害早期识别和防治等提供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种植区 石岭村滑坡 形成条件 破坏机制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运动与训练科学的五大“论战”
7
作者 黎涌明 殷明越 +3 位作者 李博 魏佳 毕志远 高崇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科学的目的是揭示客观事物存在的现象及其规律。由于所持有的证据不一,研究人员对事物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国际学术期刊通过设立争鸣类的栏目,允许和鼓励对相关科学问题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研究人员“同台论战”。研究遴... 科学的目的是揭示客观事物存在的现象及其规律。由于所持有的证据不一,研究人员对事物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可能并不完全一样。国际学术期刊通过设立争鸣类的栏目,允许和鼓励对相关科学问题持有不同学术观点的研究人员“同台论战”。研究遴选了运动与训练科学领域的五大“论战”:负荷术语使用、训练强度分布模式、线粒体含量增加、无氧阈的金标准测试、高强度间歇训练的临床作用,分别综述了正反两方的论据,并予以评论。建议注重科学争鸣的证据导向,认清结论成立的限定条件,加强“运动中的人”的研究及其出版刊发力度,搭建有组织的的学术争鸣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两极化 线粒体 无氧阈 高强度间歇训练
下载PDF
一篇被反复错引的重要针灸文献及60年代初的穴位解剖研究
8
作者 李永明 陈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 一篇重要的针灸解剖研究文献被反复错引了60余年。此文发表于1960年的《上海中医学院学报》首期,6位作者用人体解剖学方法研究发现经络和穴位与神经和血管系统关系密切,其结论清晰,影响广泛。但此文在当代文献库中被以多种方式错引,目前尚无原文可查。错引埋没了部分原作者的贡献,对文章题目和页数表达有误,建议尽快纠正。同时简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多所医学院发表的穴位解剖学研究报道及文章索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解剖 针灸文献 错引 穴位解剖
原文传递
高掺量胶粉/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9
作者 田伯科 赵薇 +2 位作者 李永明 曹昊楠 姚爱玲 《山西建筑》 2024年第5期104-108,共5页
为了提高废旧轮胎利用率,降低沥青生产成本,发挥胶粉和SBS两种改性沥青的优势,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材料掺量,研究沥青的三大指标、黏度、弹性恢复、储存稳定性,确定了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胶粉最佳掺量为42%,裂解剂的最佳掺量为1.5%。... 为了提高废旧轮胎利用率,降低沥青生产成本,发挥胶粉和SBS两种改性沥青的优势,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材料掺量,研究沥青的三大指标、黏度、弹性恢复、储存稳定性,确定了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胶粉最佳掺量为42%,裂解剂的最佳掺量为1.5%。以制备的高掺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他5种沥青混合料为对照组,包括基质沥青混合料、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21%普通掺量的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42%高掺量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21%胶粉+3%SBS普通掺量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等分析各个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比起其他5种沥青混合料,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有优异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开裂和水稳定性,为进一步研究胶粉/SBS改性沥青的应用起到了推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掺量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 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水稳性 抗疲劳性
下载PDF
Optimization method of refracturing timing for old shale gas wells
10
作者 WANG Qiang ZHAO Jinzhou +2 位作者 HU Yongquan li yongming WANG Yuf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and finite volume method,and considering the micro-seepage mechanism of shale gas,a fully coupled seepage-geomechanical model suitable for f... Based on the elastic theory of porous media,embedded discrete fracture model and finite volume method,and considering the micro-seepage mechanism of shale gas,a fully coupled seepage-geomechanical model suitable for fractured shale gas reservoirs is established,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refracturing timing is propos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fracturing timing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data from shale gas well in Fuling of Sichuan Basin.The results show that due to the depletion of formation pressure,the percentage of the maximum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reversal area in the total area increases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ime.The closer the area is to the hydraulic fracture,the shorter the time for the peak of the stress reversal area percentage curve to appear,and the shorter the time for the final zero return(to the initial state).The optimum time of refracturing is affected by matrix permeability,initial stress difference and natural fracture approach angle.The larger the matrix permeability and initial stress difference is,the shorter the time for stress reversal area percentage curve to reach peak and return to the initial state,and the earlier the time to take refracturing measures.The larger the natural fracture approach angle is,the more difficult it is for stress reversal to occur near the fracture,and the earlier the optimum refracturing time is.The more likely the stress reversal occurs at the far end of the artificial fracture,the later the optimal time of refracturing is.Reservoirs with low matrix permeability have a rapid decrease in single well productivity.To ensure economic efficiency,measures such as shut-in or gas injection can be taken to restore the stress,and refracturing can be implemented in adv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gas well fully coupled seepage-geomechanical model REFRACTURING timing optimiz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下载PDF
移动图书馆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影响因素
11
作者 李双双 李永明 朱彦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8,共12页
为提升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以期为移动图书馆的迭代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结合S-O-R模型与期望失验理论构建模型并设计问卷获取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为提升移动图书馆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探究移动图书馆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以期为移动图书馆的迭代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结合S-O-R模型与期望失验理论构建模型并设计问卷获取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系统过载、信息过载与服务过载影响感知有用性失验,系统过载与服务过载影响感知易用性失验,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失验使用户产生不满意心理,进而产生间歇性中辍行为,并从结论出发为移动图书馆优化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图书馆 间歇性中辍行为 S-O-R模型 期望失验理论
下载PDF
套轨铁路新建中间站布置方法与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12
作者 邢明照 李剑 +1 位作者 李永明 黄守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轨距不同问题对顺利实现互联互通造成的影响愈加显著,套轨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套轨铁路道岔布置复杂、信号设备繁琐等特点,分析研究套轨铁路车站咽喉区以单开道岔将两轨距线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轨距不同问题对顺利实现互联互通造成的影响愈加显著,套轨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套轨铁路道岔布置复杂、信号设备繁琐等特点,分析研究套轨铁路车站咽喉区以单开道岔将两轨距线路依次分场布置、套轨正线贯通的套轨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提出以加速度为计算要素、基于不同列车种类和作业类型的车站技术标准占用时间查定方法来计算咽喉区通过能力;根据套轨车站各轨距线路分场布置这一基础条件,提出分别计算不同到发场通过能力,最后汇总得到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思路。最终提出调整既有列车运行图降低各类间隔时间、采用标准轨距列车担负部分既有轨距运输任务等方法优化和提高套轨铁路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轨铁路 车站布置 通过能力 道岔 区间
下载PDF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综述
13
作者 马硕 李永明 伊曙东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5-702,共8页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是车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汽车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针对几类典型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包括四分之一...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是车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良好的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可以大幅度提高汽车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针对几类典型汽车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路面输入模型,包括四分之一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二分之一主动悬架系统模型和随机路面模型。然后,阐述现有的典型控制方法对提升几类汽车主动悬架系统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并指出主动悬架系统的研究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悬架系统 控制方法 随机路面 系统性能
原文传递
牛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明 门小明 +4 位作者 陶新 周永学 冯尚连 华卫东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3-81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8 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48头,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磺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抗氧化功能及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78 kg左右的“杜长大”育肥猪48头,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0 mg/kg牛磺酸。试验期39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试验猪进行空腹称重,记录每个重复耗料量,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试验第39天,每重复选取3头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抗氧化指标。试验结束后,每重复选取2头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猪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肝脏样品,测定抗氧化和肌肉品质、能量代谢指标。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育肥猪ADG提高了8.11%(P<0.05),ADFI和F/G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pH45 min、肌红蛋白含量和肉色红度(a*)值(P<0.05),但对背最长肌pH24 h、滴水损失、压榨损失、剪切力、肉色黄度(b*)值和亮度(L*)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降低了肝脏丙二醛(MDA)含量(P<0.05),但对血清、肌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MDA、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以及T-AOC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了育肥猪背最长肌琥珀酸脱氢酶(S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背最长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2000 mg/kg牛磺酸能显著改善育肥猪肝脏抗氧化能力,调节肌肉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改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功能 能量代谢
下载PDF
粒子群优化模拟电荷法在HGIS工频电场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明 汪小莞 +2 位作者 杨勃 于金刚 徐禄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5,共7页
近年来,复合型气体绝缘组合开关设备(HGIS)以其造价适中、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我国超高压变电站的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分析HGIS配电装置区的工频电场分布规律,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电磁环境评估以及消... 近年来,复合型气体绝缘组合开关设备(HGIS)以其造价适中、占地面积小、运行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我国超高压变电站的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研究分析HGIS配电装置区的工频电场分布规律,对智能变电站的设计与建设、电磁环境评估以及消除民众对电磁辐射问题的不必要担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传统模拟电荷法(CSM)布点和校验环节过于繁琐,难以应对复杂场景。提出将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传统模拟电荷法结合,形成粒子群优化模拟电荷法(PSO-CSM)。并将其应用到500 kV HGIS配电装置区工频电场的计算中,研究分析配电装置区内各主要设备对工频电场的影响以及整个配电装置区工频电场的分布状况,并提出变电站工频电场防护的相关建议和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IS 模拟电荷法 粒子群优化法 工频电场 简化模型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肝脏铁沉积和肉质性状的影响
16
作者 陶新 邓波 +5 位作者 袁启志 冀飞 吴杰 门小明 李永明 徐子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32-4945,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肝脏铁沉积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24.10±2.4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16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络合铁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肝脏铁沉积和肉质性状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24.10±2.43)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216头,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空白对照)饲喂不添加任何铁源的基础饲粮;FeSO_(4)组(阳性对照)在基础饲粮中添加60 mg/kg Fe_(S)O_(4)(以铁计);其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30、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均以铁计)。试验期110 d,按试验猪体重分为25~50 kg、51~85 kg和86~120 kg等3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和FeSO_(4)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络合铁对各体重阶段及试验全期试验猪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86~120 kg阶段和试验全期,随着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试验猪平均日增重(ADG)呈线性提高(P<0.05)。2)在5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均极显著提高试验猪血液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含量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P<0.01);在85 kg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P<0.05)、MCH含量(P<0.01)和MCV(P<0.01);在120 kg时,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30、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均极显著提高血液MCH含量(P<0.01),饲粮中添加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均极显著提高血液MCV(P<0.01)。同时,随着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各体重阶段试验猪血液MCH含量和MCV呈线性提高和二次变化(P<0.01)。此外,除15 mg/kg氨基酸络合铁添加组外,其他水平氨基酸络合铁添加组试验猪血常规指标与FeSO_(4)组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氨基酸络合铁均极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肝脏铁含量(P<0.01),且随着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肝脏铁含量呈线性提高和二次变化(P<0.01)。与FeSO_(4)组相比,饲粮中添加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极显著提高肝脏铁含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45和60 mg/kg氨基酸络合铁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背最长肌肉色红度(a*)值(P<0.05)和饱和度Chroma(c^(*))值(P<0.01),且随着氨基酸络合铁添加水平的提高,两者呈线性提高和二次变化(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5 mg/kg氨基酸络合铁即可有效促进生长肥育猪肝脏铁沉积,添加30 mg/kg可有效促进血液中血红蛋白合成,添加45 mg/kg可改善猪肉色泽,表明该氨基酸络合铁在猪上是一种高效饲用铁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络合铁 生长性能 血常规指标 铁沉积 肉质性状
下载PDF
基于LENQD序列生成的线性过程误差回归函数小波估计Berry-Esseen界
17
作者 李永明 庞伟才 李乃医 《数学物理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9-1528,共10页
在LENQD相依序列生产的线性过程误差下,研究了固定设计非参数回归模型小波估计.利用LENQD序列的矩不等式和特征函数不等式,建立了未知回归函数小波估计的Berry-Esseen界.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其界可达O(n^(−1/6)).所得结果推广了相关文... 在LENQD相依序列生产的线性过程误差下,研究了固定设计非参数回归模型小波估计.利用LENQD序列的矩不等式和特征函数不等式,建立了未知回归函数小波估计的Berry-Esseen界.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其界可达O(n^(−1/6)).所得结果推广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设计回归模型 线性过程 LENQD序列 小波估计 BERRY-ESSEEN界
下载PDF
6-11 Status of the Electro-polishing System at IMP
18
作者 li Lu He Yuan +7 位作者 You Zhiming Guo Hao Xiong Pingran Zhu Xinlong li yongming Zhang Shenghu Zhang Bin Shi Zhixiong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15年第1期272-273,共2页
Institution of Modern Physics (IMP) has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installed the first SRF cavity electropolishing system of China. It’s sized for 1.3 GHz SRF cavities, and also can works for multiple cell cavities wit... Institution of Modern Physics (IMP) has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installed the first SRF cavity electropolishing system of China. It’s sized for 1.3 GHz SRF cavities, and also can works for multiple cell cavities with further upgrade of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polishing SYSTEM IMP
下载PDF
运动表现分析: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3
19
作者 易清 黎涌明 +10 位作者 张铭鑫 崔一雄 刘天彪 张绍良 龚炳南 黄展煜 周长敬 MiguelÁngel Gómez Ruano Daniel Memmert Peter O'Donoghue 刘鸿优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103,共16页
对运动表现分析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进行研究发现,运动表现分析起源于标记分析,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实践与研究完成了由方法向方法论的转型,进入21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运动科学(Sports Science)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在运动表现分析实践... 对运动表现分析的发展历程、现状、未来进行研究发现,运动表现分析起源于标记分析,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实践与研究完成了由方法向方法论的转型,进入21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运动科学(Sports Science)的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在运动表现分析实践中采用定性、定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人的运动”进行直接描述和分析,分析手段主要包括标记分析和移动分析,通常需要从方法和学科2个层面来理解其定义。技术和战术表现评估、信效度分析、负荷监控以及学科交叉研究是近年来运动表现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运动表现分析相关专业的设立以及运动表现分析师这一新职业的出现有力地推动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当前,运动表现分析的理论基础、技术手段、人才培养和学科影响力等方面还面临挑战,未来其理论体系将趋向完善,向分析智能化、服务对象大众化和人才培养专业化等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表现分析 运动表现分析师 运动科学 标记分析 移动分析
下载PDF
训练科学的未来已来——NSCA's Essentials of Sport Science解读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涌明 何卫 王雄 《体育科研》 2023年第6期85-91,共7页
为了方便国内读者阅读和理解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于2022年出版的NSCA′s Essentials of Sport Science,从出版背景、翻译中的若干问题、对我国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未来发展的启示3个方面撰写此书评。本书的推出是NSCA填补美国训练科... 为了方便国内读者阅读和理解美国国家体能协会(NSCA)于2022年出版的NSCA′s Essentials of Sport Science,从出版背景、翻译中的若干问题、对我国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未来发展的启示3个方面撰写此书评。本书的推出是NSCA填补美国训练科学衰败留下的空白的一次主动作为,来自全球13个国家的51名专家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呈现了近十年世界训练科学与训练实践的前沿动态。我国运动训练学亟待向训练科学迈进,加强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多学科性和应用性,更大程度实现体育多学科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科学与经验的融合、知识生产与转换的融合、行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融合,在竞技体育强国建设中勇挑重任、主动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科学 体能 科学训练师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