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碎屑成分分析及地球化学的证据
1
作者 马圣杰 裴先治 +7 位作者 裴磊 刘成军 李佐臣 李瑞保 赵杰 王潇 王茂 林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165-189,共25页
扬子板块北缘镇巴小洋坝地区出露了一套完整的南华纪沉积地层,分析其沉积时限、沉积环境及物源示踪对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分析,化学蚀... 扬子板块北缘镇巴小洋坝地区出露了一套完整的南华纪沉积地层,分析其沉积时限、沉积环境及物源示踪对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分析,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斜长石蚀变指数(PIA)、成分变异指数(ICV)判别及物源分析。结果显示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的沉积时限应为720~635 Ma。长安组、古城组、南沱组沉积于寒冷干燥气候,而大塘坡组沉积于温暖湿润气候。其物源区主要为扬子板块北缘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研究区南华系对应了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板块北缘地区的后碰撞-裂解阶段,是新元古代中晚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该地区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北缘 南华系 碎屑锆石U-PB年龄 碎屑物源 构造演化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南华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物源示踪
2
作者 金姜颖 裴先治 +7 位作者 裴磊 刘成军 李佐臣 赵杰 李瑞保 王茂 王潇 林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321-352,I0001-I0008,共40页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为长安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南华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南华系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经历了较低程度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砂岩的CIA、CIW、PIA、Rb/Sr等古气候指标显示,研究区南华系具有由寒冷干燥—有波动的寒冷干燥—趋于稳定的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古气候演化趋势。在Dickinson三角图解中清晰地反映了南华系各组砂岩具有再旋回造山带和切割岩浆弧物源的特征,同时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指示南华系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南华系长安组、古城组和南沱组3件碎屑锆石U-Pb年龄样品的年龄分布特征类似,主要年龄区间为新元古代晚期(约780~约641 Ma),并显示出约750~约740 Ma的显著峰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南华系沉积时代应为约720~约635 Ma,物源应主要来自位于现今研究区西侧的扬子地块北缘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其沉积事件对应于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地块北缘伸展-裂解阶段,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北缘 南华系 锆石U-PB定年 碎屑物源
下载PDF
洛南任家滩—荞麦山正长斑岩成因及其对古元古代晚期裂解的指示——岩石化学及锆石U-Pb年龄和Lu—Hf同位素特征
3
作者 李毅 李佐臣 +3 位作者 赵端昌 赵鹏彬 吕军利 张亚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101,共19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陕西洛南—河南豫西地区出露一系列形成于1.8~1.6 Ga的碱性岩,对这些碱性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构造环境的认识。笔者等选取陕西省洛南县任家滩—荞麦山一带碱性侵入体进行系统的岩石学、LA-ICP-M...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陕西洛南—河南豫西地区出露一系列形成于1.8~1.6 Ga的碱性岩,对这些碱性岩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华北克拉通南缘古元古代构造环境的认识。笔者等选取陕西省洛南县任家滩—荞麦山一带碱性侵入体进行系统的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Lu—Hf同位素分析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任家滩—荞麦山岩体的主体岩性为正长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689±20 Ma(MSWD=0.12),表明其侵位时代为古元古代。该岩体富碱(Na_(2)O+K_(2)O=7.95%~9.5%),高钾(K_(2)O=4.67%~8.51%);稀土元素总量较高(496.15×10^(-6)~650.16×10^(-6),平均543.06×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比较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LREE=454×10^(-6)~605×10^(-6)),重稀土元素亏损(HREE=39.3×10^(-6)~45.6×10^(-6)),具有弱负铕异常;K、Rb、Ba、Th富集,Nb、Ta、P、Ti亏损,并且具有明显的Sr负异常。εHf(t)值<0,TDM1值为2038~2218 Ma,TDM2值为2250~2516 Ma,说明岩浆源区物质与富集地幔有关或受到过地壳物质的混染。因此,任家滩—荞麦山岩体是由地幔玄武质岩浆与地壳基底太华杂岩形成的中酸性花岗质岩浆混合后形成的熔体,经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其形成于陆内裂谷的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南缘对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南缘 碱性侵入体 哥伦比亚超大陆 裂解
下载PDF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Neoproterozoic Liujiaping Group Volcanics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Implications For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被引量:8
4
作者 li zuochen PEI Xianzhi +6 位作者 li Ruibao PEI Lei liU Chengjun CHEN Youxin XU Tong YANG Jie WEI Bo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213-1225,共13页
Investigation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he origin of zircons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of the back-Longmenshan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conducted by analysis o... Investigation of the petrogenesis and the origin of zircons from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of the back-Longmenshan tectonic belt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 is conducted by analysis of U–Pb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Results show that selected zirc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internal oscillatory zonings and high Th/U ratios(0.43–1.18), indicating an igneous origin.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of LA–ICP–MS U–Pb dating of the Liujiaping Group zircons yield an age of 809 ± 11 Ma(MSWD = 2.2), implying that the volcanic rocks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Neoproterozoic. Geochem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rocks are calc-alkaline, supersaturated in Al, and metaluminous to weakly peraluminous. Rare-earth elements are pres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s(96.04–265.48 ppm) and show a rightward incline and a moderately negative Eu anomaly, similar to that of continental rift rhyolite.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evident negative anomalies of Nb, Ta, P, Th, Ti, inter alia, and strong negative anomalies of K, Rb, Sr, et al. We conclude that the Liujiaping Group volcanic rocks resulted from typical continental crust source petrogenesis and were formed in a continental margin setting, which had no relation to subduction, and thus, were the products of partial melting of the lower crust due to crustal thickening caused by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subduction and arc–continent collision orogeny in the northwestern Yangtze Block and were triggered by the breakup of the Rodinia supercontinent during the Neoproterozo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INIA超大陆裂解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分析 中新元古代 扬子地块 火山岩 西北缘 LA-ICP-MS
下载PDF
Magma Mixing and Mingling for Xiangjiananshan Granitic batholith at eastern area of the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 被引量:5
5
作者 CHEN Guochao PEI Xianzhi +4 位作者 li Ruibao li zuochen liU Chenjun CHEN Youxin PEI L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63-,共1页
The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EKOB)in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Orogenic System(COS).During the long-time geological evolution,complicated
关键词 area Magma Mixing and Mingling for Xiangjiananshan Granitic batholith at eastern area of the East Kunlun Orogenic Belt
下载PDF
Late Cambrian SSZ-type Ophiolites in Acite Zone, East Kunlun Orogen of Northern Tibet Plateau: Insights from Zircon U-Pb Isotopes and Geochemistry of Oceanic Crust Rocks 被引量:3
6
作者 li Ruibao PEI Xianzhi +4 位作者 li zuochen PEI Lei CHEN Guochao CHEN Youxin liU Chengju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66-67,共2页
1 Introduction East Kunlun orogen(EKO)stretching more than 1000km in E-W extension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Central Orogen Belt(COB),China(Xu et al.,2006,Li et al.,2014).There outcropped Cambrian
关键词 SSZ Pb East Kunlun Orogen of Northern Tibet Plateau
下载PDF
Discovery of Early Paleozoic Garnet Amphibolite in the Wenquan Complex,Northern Margin of the Yili Block,NW China 被引量:3
7
作者 CHEN Youxin CHENG Kaikai +6 位作者 PEI Xianzhi WANG Meng ZHAO Shaowei li zuochen li Ruibao PEI Lei GAO 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2期696-698,共3页
Objective High-pressure(HP)and ultrahigh-pressure(UHP)minerals tend to be preserved in mafic and ultramafic metamorphic rocks(e.g.eclogites and garnet amphibolite)rather than felsic rocks.Generally,HP and UHP rocks ar... Objective High-pressure(HP)and ultrahigh-pressure(UHP)minerals tend to be preserved in mafic and ultramafic metamorphic rocks(e.g.eclogites and garnet amphibolite)rather than felsic rocks.Generally,HP and UHP rocks are thought to be formed as a result of the tectonic burial or subduction of oceanic crust or thicked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to depths corresponding to the eclogite facies metamorphism,followed by fast uplift(Ernst et al.,20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LIFT depths THICK
下载PDF
东秦岭东段五垛山花岗岩基白草垛花岗伟晶岩微量元素富集型锆石特征及岩浆热液过程
8
作者 陈国超 张晓飞 +6 位作者 裴先治 李瑞保 李佐臣 魏均启 陈孝珍 季宪军 张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8-704,共17页
锆石是岩石中常见的副矿物,锆石晶体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可以记录热液蚀变过程。东秦岭东段白草垛花岗伟晶岩中识别出三种类型锆石。类型一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部分锆石边部有少量裂隙,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重稀土元素(HREE)... 锆石是岩石中常见的副矿物,锆石晶体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可以记录热液蚀变过程。东秦岭东段白草垛花岗伟晶岩中识别出三种类型锆石。类型一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部分锆石边部有少量裂隙,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具明显Ce的正异常和Eu的负异常,指示其为岩浆锆石。类型二锆石具核-幔-边结构,边部裂隙发育,核部与类型一锆石具有相似的CL和微量元素特征,为岩浆锆石;幔部呈深色海绵状,内部结构不均匀,偶见环带锆石残留,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U和Th含量,Ce异常不明显,具热液锆石特征,为热液沿着裂隙进入锆石内部不完全热液改造的结果。类型三锆石的结构特征和微量元素含量与类型二锆石的幔部相似,具有异常高U和Th含量以及较高的Dα值,为类型二锆石近完全热液改造的结果。花岗伟晶岩作为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经过结晶分异,残留的岩浆热液富集微量元素,岩浆热液沿着锆石的裂隙进入晶体内部对锆石经过不同程度热液改造,形成了花岗伟晶岩中不同类型的锆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秦岭 花岗伟晶岩 锆石LA-ICP-MS定年 黑云母原位Rb-Sr定年 热液锆石
下载PDF
Corrosion behaviors of a new titanium alloy TZNT for surgical implant application in Ringer’s solution
9
作者 li Jun ZHOU lian li zuochen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7-44,共8页
A new near α-titanium alloy Ti12.5Zr2.5Nb2.5Ta (TZNT) for surgical implants was designed. The potentiodynamic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ZNT in Ringer's solution, and Ti6Al... A new near α-titanium alloy Ti12.5Zr2.5Nb2.5Ta (TZNT) for surgical implants was designed. The potentiodynamic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osion behaviors of TZNT in Ringer's solution, and Ti6Al4V, Ti6Al7Nb, and TA2 were taken as comparison.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ive film was analyzed using an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meter (XP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ZNT possesses better corrosion resistance, when compared with Ti6Al4V, Ti6Al7Nb, and TA2. The passive film formed on the TZNT surface is composed of oxides, such as TiO2, ZrO2, Nb2O5, and Ta2O5. The elements Zr and Ta are rich, whereas Ti and Nb are poor in the passive film. The addi-tion of Zr, Nb, and Ta with relatively low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potentials can reduce the anode activity and improve passive properties. Other than that, oxides such as ZrO2, Nb2O5, and Ta2O5 with the nobler equilibrium constants make the passive film more s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行为 钛铝合金 植入物 外科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应用 近Α钛合金 电化学反应
下载PDF
New Discovery of Neocalamites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Daheba Formation in West Qinling, Northwest China
10
作者 li zuochen PEI Xianzhi +14 位作者 WEI liyong GUO Junfeng XIAO liang li Ruibao PEI Lei ZHAO Wenchuan WANG Meng CHEN Youxin liU Chengjun ZHAO Shaowei GAO Feng SHAO Jiakun Qin li ZHAO Changcun ZHANG Zhe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756-762,共7页
Objective Neocalamites is a common plant fossil from the Triassic to the Middle Jurassic. Neocalamites fossils are commonly found in coal-bearing sedimentary rocks of Rhaetian stage from South China and the Yanchang G... Objective Neocalamites is a common plant fossil from the Triassic to the Middle Jurassic. Neocalamites fossils are commonly found in coal-bearing sedimentary rocks of Rhaetian stage from South China and the Yanchang Group from North China(Mei and Liu, 2017). Moreover, the fossils also distribute in the Late Triassic such as the Babaoshan Group in Dulan and Darigemole Group in Gangcha of Qinghai Province, the Haojiagou Formation in Turpan and the Taliqike Formation in Kuche of Xinjiang.Besides,Neocalamites fossils are also found in the Early and Middle Jurassic strata of Nor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calamites TRIASSIC Daheba QINLING
下载PDF
扬子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南华系碎屑锆石物源示踪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再兵 裴先治 +8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刘成军 王盟 赵少伟 陈有炘 周海 赵杰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6-248,共23页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华严寺地区碧口群之上发育一套含砾沉积地层,其确切沉积时限对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晶型较好,无色透明...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华严寺地区碧口群之上发育一套含砾沉积地层,其确切沉积时限对研究该区域的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该套地层中的2件砂岩样品进行了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分析,结果显示,锆石晶型较好,无色透明,磨圆度较差,具典型岩浆生长振荡环带和韵律结构,Th/U比值为0.28~3.6,锆石U-Pb年龄介于706~2489Ma之间。存在3个主要的年龄组:新元古代年龄组(706~951 Ma),占92.9%,显著峰值为850 Ma和843 Ma;中元古代年龄组(1017~1080 Ma),占2.6%;古元古代年龄组(1628~2489 Ma),占4.5%。最小年龄组为706~715 Ma(峰值为711 Ma),结合区域地质和研究资料,华严寺地区沉积地层时代应属于南华纪,沉积时限约为720~635 Ma,物源区主要包括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以及南东侧的后龙门山构造带和汉南—米仓山微地块。新元古代晚期碧口微地块及扬子板块西北缘后碰撞—裂解阶段,华严寺地区南华纪沉积为碧口微地块及邻区新元古代岩浆岩在边缘裂谷环境中快速堆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 南华系 锆石U-PB定年 碎屑物源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人工湿地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12
作者 侯耀钧 陈启斌 +5 位作者 王朝旭 王永 李作臣 王亚炜 李亚男 崔建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5-1286,共12页
人工湿地因具有耗资少、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大幅增长,但有关人工湿地领域的文献分析相对缺乏。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 人工湿地因具有耗资少、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文献数量大幅增长,但有关人工湿地领域的文献分析相对缺乏。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ce等软件对2000—2021年人工湿地领域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演化等的对比分析,揭示国内外研究动态差异。结果表明:2000—2021年,国内外关于人工湿地研究的年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在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中,中国学者发文量居世界首位。国外人工湿地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还关注到了耦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与个人护理品等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等;国内人工湿地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围绕除污机理、除污效能、除污对象及其应用4方面展开。利用基因测序技术从微观角度研究人工湿地和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技术将是近年人工湿地领域的研究热点。人工湿地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未来有望与更多新兴领域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污水处理
下载PDF
技术标准视角下我国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13
作者 马昱新 陈启斌 +4 位作者 王朝旭 李作臣 李伟强 申志鹏 崔建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87-1294,共8页
人工湿地已逐渐应用于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中,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为指导和规范国内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国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协会发布实施了多部尾水人工湿地技... 人工湿地已逐渐应用于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资源化利用工程实践中,并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为指导和规范国内各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国家和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协会发布实施了多部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标准。在全面梳理国内外尾水人工湿地工程应用现状和当前指导尾水人工湿地设计、建设的相关技术标准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对不同层面尾水人工湿地技术标准从工艺选型、设计参数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依据尾水人工湿地碳水平调控策略的可行性、经济性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可达性的综合分析,确定湿地结构优化、工艺改进、耦合工艺是优化尾水人工湿地工程设计和强化其脱氮效能的较好策略和途径。为保障人工湿地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营,建议人工湿地工程设计时应依据当地的水文条件,进行湿地的总水量平衡计算。未来应构建基于基质和水生植物选择、工程运营监测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库,加强技术标准在尾水人工湿地全生命周期中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厂尾水 技术标准 深度处理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乌妥花岗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5 位作者 李佐臣 裴磊 陈国超 陈有炘 刘成军 王生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99-3421,共23页
东昆仑东段发育了一条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以花岗质岩石为主的巨型弧岩浆岩。本文对东昆仑东段的中三叠世乌妥花岗岩体开展了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乌妥花岗岩体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 东昆仑东段发育了一条晚二叠世-中三叠世以花岗质岩石为主的巨型弧岩浆岩。本文对东昆仑东段的中三叠世乌妥花岗岩体开展了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乌妥花岗岩体主要包括花岗闪长岩、斑状二长花岗岩和正长花岗岩三种岩石类型,对应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48Ma、247Ma和245Ma,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具有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的I型花岗岩的属性。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解具轻稀土明显富集、重稀土亏损和Eu弱负异常-强负异常特征。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Th、Ba、U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Ta等)、而Zr和Hf无明显异常的特点。乌妥岩体总体具有负的Hf同位素组成特征,花岗闪长岩εHf(t)为-1. 5~+3. 4、斑状二长花岗岩εHf(t)为-4. 1~-0. 6、正长花岗岩εHf(t)为-6. 9~-0. 9。多种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其形成于类似安第斯型陆缘弧的构造环境。岩石成因研究表明洋壳俯冲带上部壳幔接触过渡部位多次岩浆MASH过程及分离结晶作用是形成乌妥花岗岩体的重要方式。综合前人东昆仑地区有关三叠纪沉积地层及岩浆岩资料,认为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于晚二叠世向北俯冲于东昆仑地块之下,弧岩浆岩记录的布青山古特提斯洋盆向北俯冲过程一直持续到中三叠世晚期。晚三叠世,东昆仑南缘古特提斯洋盆关闭,东昆仑造山带转换为碰撞及后碰撞造山阶段,并形成了区域上具碰撞构造属性的侵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安第斯型陆缘弧 乌妥花岗岩 构造环境 中三叠世 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朝火鹿陶勒盖花岗闪长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功 裴先治 +8 位作者 李佐臣 李瑞保 陈有炘 刘成军 陈国超 王旭斌 桑继镇 杨森 邓文兵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90-2005,共16页
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由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的俯冲发育有大量岛弧型花岗岩类。选取东昆北巴隆地区朝火鹿陶勒盖花岗闪长岩体寄主岩和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 东昆仑造山带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由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的俯冲发育有大量岛弧型花岗岩类。选取东昆北巴隆地区朝火鹿陶勒盖花岗闪长岩体寄主岩和闪长质暗色微粒包体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寄主岩的结晶年龄为242.3±1.3Ma,暗色微粒包体结晶年龄为241.2±0.8Ma,显示其形成于中三叠世;寄主岩和暗色微粒包体A/CNK值介于0.86~1.06之间,为准铝质-弱过铝质;稀土元素总量分别为119×10^(-6)~170×10^(-6)、189×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右倾型,具有负Eu异常;岩石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弧岩浆岩特征。野外及岩相学特征均显示包体为基性岩浆进入酸性岩浆快速冷凝形成的,为俯冲板片断离导致幔源岩浆上侵形成的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是布青山-阿尼玛卿洋俯冲晚期的岩浆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花岗闪长岩 暗色微粒包体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东昆仑东段下三叠统洪水川组砾岩源区研究:来自砾岩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兴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刘成军 陈有炘 李佐臣 张玉 胡晨光 颜全治 彭思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77,共23页
东昆仑东段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主要分布于东昆南断裂带和东昆中断裂带之间的红水川—托索河一带。笔者分别对出露于宝日禾日俄地区和可可沙地区洪水川组底部层位砾岩的砾石成分、磨圆度和粒度进行综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可可沙地区... 东昆仑东段下三叠统洪水川组主要分布于东昆南断裂带和东昆中断裂带之间的红水川—托索河一带。笔者分别对出露于宝日禾日俄地区和可可沙地区洪水川组底部层位砾岩的砾石成分、磨圆度和粒度进行综合统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可可沙地区砾石成分主要为灰岩和变质岩,宝日禾日俄地区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变质岩。从宝日禾日俄地区花岗岩砾石中获得的LA-ICP-Ma锆石U-Pb年龄为(464.9±9.3)Ma(MSWD=2.9)。砾石特征表明可可沙地区物源来自可可沙地区下伏地层哈拉郭勒组,而宝日禾日俄地区物源主要为早古生代岩浆岩,表明洪水川组底部层位物源主要为加里东期弧岩浆岩,而晚滇西—印支期弧岩浆岩并未提供沉积物质。结合前人资料认为,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于晚二叠世开始向北俯冲,洪水川组为一套弧前盆地的沉积产物,早三叠世早期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处于向北俯冲初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东段 洪水川组 砾岩 锆石U-PB年龄 布青山-阿尼玛卿古特提斯洋
下载PDF
祁连造山带东段中寒武世深沟组中-基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瑞保 裴先治 +9 位作者 王兴 陈有炘 李佐臣 刘成军 王盟 裴磊 张玉 颜全治 彭思钟 胡晨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9-603,共15页
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中寒武世。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 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磨沟地区出露一套变安山岩夹片理化变玄武岩组合,其原岩分别为亚碱性拉斑系列安山岩和玄武岩。研究表明,变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503.1±6.6Ma,形成于中寒武世。玄武岩稀土元素总量为93.40×10^(-6)~135.39×10^(-6),(La/Yb)_N值为2.76~3.64,δEu为0.87~1.00,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不相容元素富集特征,没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与板内火山岩特征相似。安山岩稀土元素总量低于玄武岩,而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等特征。岩石成因研究表明,玄武岩没有经历显著的地壳混染,为软流圈地幔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安山岩为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表明,深沟组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表明祁连地块中部的拉脊山构造带南东端可能没有发育成熟的洋盆系统,随后在南祁连洋早古生代俯冲消减过程中以裂谷型岩石圈碎片的方式构造侵位于中祁连地块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造山带 拉脊山构造带 玄武岩 深沟组 大陆裂谷
下载PDF
哈图正长花岗岩年代学和成因及对东昆仑东段稀土元素成矿地质背景的约束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国超 陈孝珍 +8 位作者 裴先治 魏均启 张勇 李瑞保 李佐臣 陈有炘 刘成军 季宪军 吴树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71-990,共20页
东昆仑东段哈图地区稀土元素富集与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哈图正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51.6±1.3 Ma。哈图正长花岗岩富硅(SiO_(2)=74.78%-75.78%)和碱(Na_(2)O+K_(2)O=7.68%-8.11%),低铝(Al_(2)... 东昆仑东段哈图地区稀土元素富集与正长花岗岩关系密切。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哈图正长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251.6±1.3 Ma。哈图正长花岗岩富硅(SiO_(2)=74.78%-75.78%)和碱(Na_(2)O+K_(2)O=7.68%-8.11%),低铝(Al_(2)O_(3)=12.58%-13.06%),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96-1.03之间,主体为准铝—弱过铝质中钾钙碱性系列。哈图正长花岗岩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较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67-0.91);微量元素富集Rb、Th、Ba、Cs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较低的Nb/Ta比值和较高的Mg^(#)值。以上显示,哈图正长花岗岩具壳源特征,为镁铁质岩浆底侵下地壳,使其部分熔融形成的原生岩浆再经过分异形成。哈图正长花岗岩具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东昆仑造山带岩浆岩分布以及沉积地层特征显示,早三叠世东昆仑地区处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的俯冲阶段,大规模的岩浆事件引起东昆仑造山带东段稀土元素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构造环境 东昆仑东段 哈图
下载PDF
北秦岭西段凤县地区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国超 张亚峰 +5 位作者 裴先治 李佐臣 季宪军 魏均启 莫嵘桓 王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968-1984,共17页
草滩沟群龙王沟组在北秦岭西段广泛出露,对研究秦岭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的结晶年龄为457. 4±3. 8Ma。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富硅(SiO 2 =64. 55... 草滩沟群龙王沟组在北秦岭西段广泛出露,对研究秦岭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LA- ICP- MS锆石U- 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的结晶年龄为457. 4±3. 8Ma。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富硅(SiO 2 =64. 55%~73. 07%)和碱(Na 2 O+K 2 O=5. 35%~8. 11%),低铝(Al 2 O 3 =13. 91%~16. 07%);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具Eu负异常(δEu=0. 34~0. 86);富集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较低的Nb/Ta比值和Mg #值。以上显示,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具壳源特征,为地壳部分熔融结果。北秦岭造山带草滩沟群龙王沟组酸性凝灰岩和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岩浆岩具弧岩浆岩特征,显示它们形成于俯冲环境。结合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岩浆岩分布以及草滩沟群沉积特征显示,早奥陶世北秦岭造山带还处于商丹洋的俯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秦岭西段 草滩沟群 龙王沟组 锆石 U -P b 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下载PDF
秦岭南缘勉略带构造属性及晚古生代地质背景: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制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小兵 裴先治 +4 位作者 李佐臣 李瑞保 裴磊 高峰 王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4-1468,共25页
勉略构造带作为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构造边界,关于其构造属性及晚古生代以来的地质背景,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单元的最大沉积年龄、研究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约束构造地质背景等方面行之有效。基于此,通... 勉略构造带作为秦岭造山带内重要的构造边界,关于其构造属性及晚古生代以来的地质背景,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单元的最大沉积年龄、研究区域构造岩浆事件及约束构造地质背景等方面行之有效。基于此,通过对勉略带内五郎坪北侧两河口变沉积地层和侵入其中的变形花岗岩脉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件变形花岗岩脉的结晶年龄均为406±1Ma。碎屑锆石主年龄谱分别为422~456Ma和558~826Ma,峰值年龄为441Ma和771Ma、813Ma,次级年龄谱分别为942~1495Ma和1658~2981Ma,峰值年龄不明显。依据最小一组碎屑锆石的峰值年龄(441Ma),和侵入其中的变形花岗岩脉(406±0.6Ma),限定该变沉积地层形成时代为406~441Ma(S_1-D_1)。碎屑锆石年龄谱显示该套变沉积地层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其中秦岭造山带及扬子板块北缘早古生代、新元古代岩浆岩为其提供了74%±的物源,古老变质基底为其提供了26%±的物源。通过与区域上已有资料对比,认为勉略构造带内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形成环境与邻区大致相同,且本次所获得的变沉积岩碎屑锆石年龄谱也与邻区泥盆系相似。综合认为,勉略构造带与邻区在晚古生代应属同一构造环境,晚古生代"勉略海盆"应当包括整个南秦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构造属性 勉略带 秦岭南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