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消防的“工程回归”角度看消防审验技术服务管理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匆匆 刘广阳 +3 位作者 李波茵 张艾嘉 吴懂礼 杨芳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3期3-6,共4页
立足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从原公安消防部门划转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的大背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消防审验工作中涉及的技术工作内容入手,分析各项消防审验技术服务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对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 立足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从原公安消防部门划转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管理的大背景,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消防审验工作中涉及的技术工作内容入手,分析各项消防审验技术服务工作所需的技术能力水平,以及对技术机构和技术人员的技术要求。同时特别分析了现行注册职业资格制度与消防审验技术工作的关系,并从“消防回归工程”——消防是建设工程一部分的视角,提出了对消防审验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消防审验 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服务 注册职业资格
下载PDF
土壤硒诱导的普氏原羚铜缺乏研究
2
作者 刘光阳 申小云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探索普氏原羚铜缺乏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铜缺乏高发的布哈河上游地区为试验牧场,鸟岛保护区为对照牧场。选取试验牧场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试验组,10只对照牧场健康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对照组。测定土壤、牧草、血液和... 试验旨在探索普氏原羚铜缺乏的主要原因。试验以铜缺乏高发的布哈河上游地区为试验牧场,鸟岛保护区为对照牧场。选取试验牧场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试验组,10只对照牧场健康普氏原羚(1岁雄性)为对照组。测定土壤、牧草、血液和肝脏的矿物质含量,分析血常规参数、生化参数以及流变学参数。结果显示:试验牧场的牧草和土壤硒(Se)元素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牧草硫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试验牧场普氏原羚血液和肝脏硒和铜的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牧草(P<0.01),硫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丙二醛(MD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全血中切黏度(MS)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5),血浆黏度值(PV)极显著低于对照牧场(P<0.01),全血高切还原黏度(RHS)、全血低切黏度(LS)、全血低切还原黏度(RLS)、全血高切表观黏度(HBV)、全血低切表观黏度(LBV)、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红细胞变形指数(TK)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在治疗试验中,10只铜缺乏普氏原羚口服硫酸铜(CuSO_(4))后,贫血症状均治愈,且体内铜水平相比之前明显提升。研究表明,低硒土壤引起牧草硫含量增加,普氏原羚采食高硫牧草导致铜的吸收减少,从而出现继发性铜的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硒营养 铜缺乏 硫元素 青海湖流域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道辉 刘拥军 刘广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1期60-64,共5页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成人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比高达85%[2]。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致长期残疾[3],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家庭生...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成人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占比高达85%[2]。据统计,世界上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其中500万人死亡,500万人致长期残疾[3],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家庭生活带来巨大负担。缺血性脑卒中损伤区域从坏死区“核心”到围绕核心的“半暗带”[4],严重影响神经功能和行为表现[5]。目前,脑血管栓塞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诱因,表现为暂时性的脑组织缺血,导致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不足,引发脑组织损伤。并且,脑血流再灌注还会造成不可逆的二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二次损伤 脑组织损伤 坏死区 间充质干细胞 半暗带 死亡原因 物质输送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蔬菜中除虫菊素残留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凌云 许晓敏 +6 位作者 林桓 钱洪 黄晓冬 刘广洋 郑姝宁 徐东辉 裴志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建立了蔬菜中除虫菊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乙腈提取,盐析后无需净化,直接进样分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表明,6种除虫菊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9,在0.05、0.1、... 建立了蔬菜中除虫菊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乙腈提取,盐析后无需净化,直接进样分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测定。结果表明,6种除虫菊素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0.999 9,在0.05、0.1、0.5 mg/kg 3个加标水平下,6种物质的平均回收率为73.9%~109.3%,相对标准偏差(RSDs)为0.4%~7.7%;除虫菊素Ⅰ、除虫菊素Ⅱ的定量下限为0.01mg/kg,瓜叶菊素Ⅰ、瓜叶菊素Ⅱ、茉酮菊素Ⅰ和茉酮菊素Ⅱ的定量下限为0.05 mg/kg,定量下限均指除虫菊素总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蔬菜中除虫菊素的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蔬菜 除虫菊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基于Overview和物理图谱的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5
5
作者 尹振功 王强 +3 位作者 孟宪欣 刘广阳 郭怡璠 王秀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14-920,共7页
为更加准确地挖掘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已有研究中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的249个QTL位点,以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并通过Overview分析得到32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N、C1、A1、C2、M、K、O、B1、F... 为更加准确地挖掘大豆株高性状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已有研究中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的249个QTL位点,以大豆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并通过Overview分析得到32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N、C1、A1、C2、M、K、O、B1、F、J、D2、G和L连锁群上,其中D1b、A1、C2、M、F、L连锁群的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较多。对候选区段进行基因注释,分析得出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ID:Ko04075)可能为大豆株高调控的主要通路,该通路与植物细胞增大、分化、茎生长、休眠、果实成熟和抗逆性等植物生理过程紧密相关。通路中13个候选基因与大豆株高性状相关,9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生长素响应蛋白,3个基因被注释为编码脱落酸相关蛋白,1个基因为GH3生长素响应启动子。本研究为挖掘大豆株型性状候选基因、构建大豆理想株型和促进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物理图谱 OVERVIEW 株高 基因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Overview和物理图谱的大豆主茎节数候选基因挖掘 被引量:2
6
作者 尹振功 王强 +5 位作者 孟宪欣 刘广阳 郭怡璠 王秀君 魏淑红 来永才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6,共7页
利用与大豆主茎节数性状相关的54个原始QTL位点,应用Overview方法首次以大豆参考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到11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C2、B1、F、L和I连锁群上,其中L连锁群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较多。对... 利用与大豆主茎节数性状相关的54个原始QTL位点,应用Overview方法首次以大豆参考基因组物理图谱为背景进行整合和分析,得到11个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分布在大豆D1b、C2、B1、F、L和I连锁群上,其中L连锁群重演性较好的置信区间较多。对得到的候选区段进行基因注释得到488个候选基因,其中Glyma.11G087300、Glyma.20G014300、Glyma.13G221400、Glyma.06G243500、Glyma.13G052900、Glyma.13G052700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到通路(ID:Ko04075),推测这6个基因通过该通路的赤霉素途径和生长素途径参与大豆主茎节数的遗传调控。本研究所挖掘到的与茎生长发育及主茎节数直接相关的通路和候选基因能够为构建理想株型和大豆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主茎节数 QTL OVERVIEW 候选基因
原文传递
分子印迹技术在新烟碱类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鹿萌 张若楠 +7 位作者 柳慧芳 李凌云 黄晓冬 许晓敏 王静 刘广洋 李腾飞 徐东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07-314,共8页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基于主客体分子识别作用,以目标物为模板,合成具有专一识别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具有预定性特异性以及良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中非特异性吸附问题,该技术已... 分子印迹技术(MIT)是基于主客体分子识别作用,以目标物为模板,合成具有专一识别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技术。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具有预定性特异性以及良好的实用性,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中非特异性吸附问题,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新烟碱类农药的分离、富集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新型材料在分子印迹技术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在新烟碱类农药前处理和检测两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当前分子印迹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新烟碱类农药残留 固相萃取 传感器
下载PDF
IL-17信号通路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欣 刘拥军 刘广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1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白介素-17(IL-17)是由T辅助细胞Th17产生的一类炎症因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银屑病是一种可影响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常见的、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炎症... 白介素-17(IL-17)是由T辅助细胞Th17产生的一类炎症因子,可通过直接或间接诱导多种炎症因子、趋化因子介导炎症反应,与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银屑病是一种可影响各个年龄段人群的常见的、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在肘部、膝盖和头皮等部位现清晰的红色鳞片斑块,并且在病变部位易出现慢性-复发性病程[1-2]。银屑病的特征包括表皮的改变(如角质细胞过度增殖和分化),同时伴有明显的炎性浸润和新生血管的生成,皮肤中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促炎细胞因子[3],并刺激髓系树突状细胞产生IL-12和IL-23,而IL-23可促进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和Th22细胞,其中,Th17细胞通过产生IL-17A、IL-17F等细胞因子,导致了银屑病特有的皮肤炎症,同时IL-17A等还参与了正反馈循环,导致银屑病炎症过程反复并导致病情的加重[4-5]。因此,使银屑病的治疗已经从单纯的免疫抑制转向阻断IL-23/Th-17途径及通路下游分子,如IL-17A及其细胞受体靶点[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炎症性皮肤病 促炎细胞因子 炎性浸润 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 自然杀伤细胞 皮肤炎症
下载PDF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for melamine using dumm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as antibody mimics 被引量:1
9
作者 DU Xin-wei ZHANG Yan-xin +8 位作者 SHE Yong-xin liu guang-yang ZHAO Feng-nian WANG Jing WANG Shan-shan JIN Fen SHAO Hua JIN Mao-jun ZHENG Lu-fe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66-1177,共12页
A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for melamine was first developed utilizing dumm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DMIPs) as artificial antibodie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fluorescent substances... A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for melamine was first developed utilizing dumm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DMIPs) as artificial antibodies.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fluorescent substances and the unlabeled analyte for binding sites in synthesized DMIPs and the decreased binding of fluorescent substances to DMIPs due to increased concentrations of melamine in the solutions. DMIPs for melamine were synthesized under a hot water bath in the presence of the initiator 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 using 2,4-diamino-6-methyl-1,3,5-triazine(DAMT) as a dummy template, methacrylic acid(MAA) as a functional monomer, and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 as a crosslinking agen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selectivity of DMIPs for melamine were evaluated by the isothermal adsorption curve and Scatchard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ynthesized DMIPs had specific recognition sites for melamine an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amount was 1 066.33 μg g^(-1). Later, 5-(4,6-d ichlorotriazinyl) amino fluorescein(DTAF) with a triazine ring, which s lightly resembles m elamine, w as selected as the fluorescent substance. The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using DMIPs as t he antibody mimics was finally established by selecting and optimizing the reaction solvents, DMIPs amount, DTAF concentra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The optimal detection system showed a linear response w ithin range of 0.05-40 mg L^(-1) and the limit of detection(LOD) was 1.23 μg L^(-1). It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of melamine in spiked milk samples wi th satisfactory recoveries(71.9 to 86.3%). According to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 of optimized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re vealed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HPLC-MS/MS result for mela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mmy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MELAMINE fluorescent competitive assay artificial antibody
下载PDF
TRAIL治疗肿瘤的耐药机制及增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丽 陈瑶瑶 +1 位作者 刘拥军 刘广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2年第1期42-46,58,共6页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尽管癌症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许多化疗药物通过诱导DNA损伤和细胞应激,阻断DNA复制和肿瘤细胞分裂,从而触发癌细胞死亡。然而,这些传...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多年来尽管癌症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许多化疗药物通过诱导DNA损伤和细胞应激,阻断DNA复制和肿瘤细胞分裂,从而触发癌细胞死亡。然而,这些传统疗法往往会引起全身毒性,并最终导致反复治疗后的肿瘤耐药,因此癌症替代疗法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治疗 全身毒性 传统疗法 细胞应激 化疗药物 DNA复制 DNA损伤 耐药机制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广洋 王皓 +4 位作者 郑力搏 张晨亮 李欣 米一 刘拥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9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类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流观点认为外周免疫耐受缺陷及免疫反应异常导致免疫细胞及抗体进入关节滑膜,是 RA 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干细胞治疗 临床研究 间充质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反应异常 发病机制 关节滑膜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铝合金铸造用内导式液压缸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唐建光 黄智武 +2 位作者 刘广洋 潘豪 樊桂萍 《液压气动与密封》 2020年第4期83-85,共3页
介绍了这一种新型铝合金铸造用内导式液压缸的设计及应用,重点介绍了其结构设计的原理、相关计算,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工艺要求等,为从事铸铝合金用内导式液压缸的研究和应用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导式液压缸 铝合金铸造 研究 应用
下载PDF
马铃薯抑芽剂效果评价及残留风险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广洋 刘中笑 +5 位作者 张若楠 李凌云 张延国 黄晓冬 徐东辉 吕军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9-234,共6页
为了抑制马铃薯贮藏期间发芽,提高块茎的营养品质,以云南的丽薯6号为实验材料,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氯苯胺灵和1-萘乙酸甲酯抑制剂,使用熏蒸法施药,避光进行储藏实验。每10天进行发芽率、芽长的测定,并进行残留量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常... 为了抑制马铃薯贮藏期间发芽,提高块茎的营养品质,以云南的丽薯6号为实验材料,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氯苯胺灵和1-萘乙酸甲酯抑制剂,使用熏蒸法施药,避光进行储藏实验。每10天进行发芽率、芽长的测定,并进行残留量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常温(25℃±2℃)下储藏50 d,熏蒸质量浓度为40 mg/kg的氯苯胺灵和80 mg/kg的1-萘乙酸甲酯下抑芽效果最好,抑芽率分别为78.7%和88.6%,氯苯胺灵处理下的马铃薯的平均芽长要明显短于1-萘乙酸甲酯处理的平均芽长。随着储藏时间增加,氯苯胺灵和1-萘乙酸甲酯在马铃薯上逐渐降解,推荐浓度的氯苯胺灵和1-萘乙酸甲酯在马铃薯上施用50 d后残留量分别为(0.824~1.902)mg/kg和(0.085~0.924)mg/kg。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马铃薯上施用抑制剂氯苯胺灵和1-萘乙酸甲酯的膳食风险均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氯苯胺灵 1-萘乙酸甲酯 抑芽效果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的中美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苑亚坤 刘广洋 +2 位作者 刘拥军 谢亚芳 吴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7,共11页
目的:从基础研究、专利申请、临床试验角度对比分析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为中国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检索SCI论文数据、DII专利数据及Clinical Trials临床试... 目的:从基础研究、专利申请、临床试验角度对比分析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中美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研究的主要特征,为中国间充质干细胞领域的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检索SCI论文数据、DII专利数据及Clinical Trials临床试验数据及新药审批情况,利用Excel、DDA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讨论。结果:中国在间充质干细胞基础研究、专利申请及临床试验方面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论文、专利和临床试验数量快速增长,2014年起发表论文数量及2016年申请专利数量均超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已达200余项;在骨质疏松、脊髓损伤等研究领域,内分泌系统疾病、自体免疫疾病等临床试验方面形成一定优势,已具备坚实的团队与技术基础。但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仍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进步与发展空间。结论:我国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应发挥已有优势,加强战略性布局;重视发展以企业为主导的新药开发路径;做精做细以增强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加大资金投入和产业政策的支持;健全监管机制及评价体系,抓住机遇的同时积极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再生医学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