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掺杂ZnO电子结构与压电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
作者 张涛 刘仡锟 +2 位作者 顾马龙 杨龙海 席悦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掺杂不同Mg(r(Mg),摩尔比)的ZnO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压电性能。研究发现,随着r(Mg)的增加,ZnO晶格常数c与a的比值(c/a)减小,材料禁带宽度增大。当r(Mg)=0.3时,其带隙达到最大值(为1.493 eV)。态密度与差分电... 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掺杂不同Mg(r(Mg),摩尔比)的ZnO材料的电子结构与压电性能。研究发现,随着r(Mg)的增加,ZnO晶格常数c与a的比值(c/a)减小,材料禁带宽度增大。当r(Mg)=0.3时,其带隙达到最大值(为1.493 eV)。态密度与差分电荷密度计算结果表明,其带隙增大的原因是导带中Zn-3d态向高能端移动。Mg的引入有助于提升ZnO材料的压电性能,其压电系数从本征的1.30272 C/m^(2)提升至1.35588 C/m^(2),压电系数的提高可能来源于四方因子c/a数值减小引起的结构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Mg掺杂ZnO 压电系数 电子结构 晶格常数
下载PDF
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凤娇 徐贺 +3 位作者 刘义坤 王永平 吴晨宇 李盖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3,共7页
J-XC区块属于高孔高渗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埋藏浅、厚度薄,由于水驱过程黏滞阻力过大、水驱波及范围小、储层动用程度低、水驱采收率低,需转换开发方式,开展聚合物驱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研究。在聚合物注入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岩心流动实验... J-XC区块属于高孔高渗普通稠油油藏,油层埋藏浅、厚度薄,由于水驱过程黏滞阻力过大、水驱波及范围小、储层动用程度低、水驱采收率低,需转换开发方式,开展聚合物驱油方法提高采收率研究。在聚合物注入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岩心流动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聚合物驱注入参数和注采关系优化,对聚合物注入质量浓度、注入量、注入速度,以及井网井距、注采比等进行优化,从而获得最佳注入参数和注采关系。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100×10^(4)、注入质量浓度为1500 mg/L、注入量为0.400倍孔隙体积条件下,可保证聚合物的可注入性和高利用效率;油藏工程参数优化方案为采用五点法井网,合理注采井距为150 m,注入速度为每年注入0.070倍孔隙体积,不同厚度油层根据其最优单井日注入量配注,注采比为1.1~1.2。矿场先导试验表明,目标井组增油降水效果显著,截至2021年6月,累计注入聚合物0.228倍孔隙体积,累计增油量为5.06×10^(4)t,提高采收率6.75个百分点,含水率最高下降幅度达15.8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对于浅薄层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参数优化和油藏工程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浅薄层 聚合物驱 参数优化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农用柴油机供油道除气机构设计
3
作者 薛晶 梁运达 +2 位作者 刘宜坤 杨怀誉 宣传忠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6,共7页
农用柴油机在燃料用尽、油箱再次加油时,存在油路进入气体而导致的供油中断以及难以起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基于医学莫菲氏管原理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农业用柴油机新型供油道除气机构。对比完成安装除气机构前后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 农用柴油机在燃料用尽、油箱再次加油时,存在油路进入气体而导致的供油中断以及难以起动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基于医学莫菲氏管原理提出一种简单可靠的农业用柴油机新型供油道除气机构。对比完成安装除气机构前后柴油机的排放性能试验、油耗试验和燃油耗尽后的柴油机启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各转速下安装除气机构前后不透光度N的均值分别为12.89%和13.246%,安装除气机构前后光吸收系数K的均值均为0.35 m^(-1),安装除气机构前后每小时燃油消耗量G的均值分别为1.324 L和1.222 L,标准差均小于3%,且N、K和G的测量值均随着除气机构的使用而降低,表明除气机构使柴油机排放性能和经济性能得到改善,运行更稳定。装有除气机构的柴油机在燃油耗尽重新加油后可以正常启动,不影响发动机各工况下的正常运转,启动性能得到显著提升。该除气机构可以有效地排出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中的气体,具有实际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柴油机 除气机构 供油道 莫菲氏管
下载PDF
考虑电-水需求响应的售电公司现货市场运营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易锟 史守圆 +2 位作者 余涛 王克英 仲礼鹏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25-33,共9页
需求响应是售电公司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提高收益的重要工具。考虑供水服务商(water supply service company,WSSC)与普通柔性负荷功率转移能力的互补优势,文章首先提出一种售电公司对WSSC和普通柔性负荷的调度方案和激励补偿策略;然... 需求响应是售电公司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提高收益的重要工具。考虑供水服务商(water supply service company,WSSC)与普通柔性负荷功率转移能力的互补优势,文章首先提出一种售电公司对WSSC和普通柔性负荷的调度方案和激励补偿策略;然后,利用条件风险价值作为风险度量工具,建立协调WSSC和普通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的售电公司运营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所提策略和模型的有效性,售电公司现货市场购电费用平均下降6.59%,WSSC用电费用下降2.39%,柔性负荷用户用电成本平均下降3.47%。此外,考虑电-水需求响应使得售电公司利润波动减小,更利于售电公司的健康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服务商 需求响应 电力现货市场 条件风险价值
下载PDF
深水底水井变密度控锥采气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海栋 刘义坤 +4 位作者 岳庆友 孟文波 屈俊波 李金蔓 毕桐玮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为提高水平井开发深水底水气藏效果,基于南海深水气田LS17-12-A4H水平井地质条件,开展非均质储层渗流与变密度井筒管流耦合流动规律实验研究,进而建立井筒变密度设计图版,在此基础上开展大型3D底水气藏开发实验,以开发效果验证井筒变密... 为提高水平井开发深水底水气藏效果,基于南海深水气田LS17-12-A4H水平井地质条件,开展非均质储层渗流与变密度井筒管流耦合流动规律实验研究,进而建立井筒变密度设计图版,在此基础上开展大型3D底水气藏开发实验,以开发效果验证井筒变密度设计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①按本文方法设计的变密度井筒能够大幅度削弱储层非均质水脊;②变密度井应用在渗透率级差为2至25区间储层时均衡底水脊进效果良好,最佳实验组可延长无水采气期1.15天、提高采收率3.19个百分点;③A4H井按渗透率划分为4段(250、1500、1500、2500 mD),对应的井筒段打开程度分别设计为0.3、0.05、0.3、0.08,开展实验后结果显示底水界面推进均衡,气藏采收率高达61.31%。实践结果表明,依据本文建立的井筒变密度设计图版能够准确和方便的设计水平井沿程各段打开程度,能够有效削弱气藏非均质水脊,可为同类型底水油气藏水平井变密度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气藏 水平井 底水脊进 底水控锥 变密度井筒
下载PDF
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京航 刘钇坤 王达 《中外医疗》 2023年第15期106-110,共5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市肿瘤医院诊治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开腹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微创小切...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根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吉林市肿瘤医院诊治的7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常规组使用常规开腹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疼痛程度、应激反应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指标比常规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应激反应指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胃癌患者使用微创小切口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 胃癌根治术 胃癌 应激反应
下载PDF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尘肺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研究
7
作者 孙进波 刘益坤 +2 位作者 吕斌 付金平 张菲晏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00-1304,1308,共6页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测量右心室壁变化与尘肺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相关性,并寻找早期预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心肌做功... 目的研究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测量右心室壁变化与尘肺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相关性,并寻找早期预测右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指标。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148例尘肺病患者,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Tei(TDI)]、三尖瓣反流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等,使用VVI测量右心室壁变化相关参数,收集尘肺病分期、脑利钠肽(BNP)等信息,比较不同分期患者各项参数的差异性,分析BNP、肺动脉高压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与Ⅰ、Ⅱ期患者比较,Ⅲ期患者Tei(TDI)、TAPSE、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应变速度(TVC)、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位移(TDS)、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位移(TD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患者BNP、频谱多普勒测量右心室做功指数——Tei指数[Tei(PW)]、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速度(TVS)、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TSS)、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应变(TSC)、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右心室长轴节段平均应变率(TSRS)、右心室长轴曲线平均应变率(TSR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参数均与BNP明显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SRC及FAC相关性较高。有无肺动脉高压患者TVS、TVC、GLS、TDS、TDC、TAPSE、Tei(PW)、FAC、BN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期尘肺病患者VVI的应变速度、位移与Ⅰ、Ⅱ期尘肺病患者差异明显,表明VVI是一种能评估尘肺病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 尘肺病 右心室 收缩功能
下载PDF
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的增产实验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义坤 王海栋 +3 位作者 孟文波 张崇 支继强 沈安琪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8,共8页
为了寻求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经济有效的控水方法,在制备改性覆膜砾石的基础上,开展了覆膜砾石耐摩擦破损、耐温度破损及覆膜砾石层阻水能力测试,然后利用大型三维底水气藏开发模拟装置进行实验,以此来对比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充填常规砾... 为了寻求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经济有效的控水方法,在制备改性覆膜砾石的基础上,开展了覆膜砾石耐摩擦破损、耐温度破损及覆膜砾石层阻水能力测试,然后利用大型三维底水气藏开发模拟装置进行实验,以此来对比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充填常规砾石与覆膜砾石的开发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覆膜砾石涂层耐温上限为240℃,并且砾石充填速度可以达到4.48 m/s,为实际井裸眼段砾石充填平均流速的8倍;②随着覆膜砾石充填层渗透率的升高,阻水能力减弱,若渗透率低于1500 mD且驱替压差低于0.6 MPa,覆膜砾石充填层的阻水能力介于0.17~0.68;③覆膜砾石层具有透气阻水的功能,采用覆膜砾石充填水平井技术可以减弱突进流道内的水相流动能力,从而延缓气井产水量的上升,延长气井的采气时间,使底水气藏的天然气采收率得到有效的提升。结论认为,该技术具有“水来堵水、气来透气”的自发选择性堵水功能,并且技术与经济优势明显,可以为深海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底水气藏 水平井 砾石改性 覆膜砾石充填 涂层耐损 透气阻水 开发增产 采收率
下载PDF
中低渗透储集层压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义坤 王凤娇 +8 位作者 汪玉梅 李斌会 张栋 杨光 支继强 孙硕 王旭 邓庆军 徐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2-759,共8页
针对压裂、渗流、驱油相结合的压驱技术研究需求,研发了压驱储能及反向压驱回注实验系统,模拟了压驱过程中压驱剂的渗流-储能-洗油-返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压驱技术将压驱剂直接输送至中低渗透储集层深部,可有效避免压驱剂在近井地带... 针对压裂、渗流、驱油相结合的压驱技术研究需求,研发了压驱储能及反向压驱回注实验系统,模拟了压驱过程中压驱剂的渗流-储能-洗油-返排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压驱技术将压驱剂直接输送至中低渗透储集层深部,可有效避免压驱剂在近井地带的黏度损失与黏附滞留,具有扩大波及体积、提高洗油效率、补充地层能量并将零散分布的剩余油汇集采出的效果。渗透率较高的储集层,压驱见效快,为降低成本,可直接采用高压注水压驱。渗透率较低的储集层吸水困难,采用表面活性剂压驱可有效降低储集层渗流阻力,提高储集层吸水能力与开发效果。地层能量亏空程度是影响压驱剂有效波及范围的主要因素,地层能量亏空越大,化学剂渗流距离越远,有效波及体积越大,采收率提高幅度越大;地层增能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最大,是压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化学驱 地层增能 剩余油分布 驱油机理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水气藏控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占东 赵佳彬 +3 位作者 李中 孟文波 刘义坤 邰刘龙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29-236,共8页
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的深水区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第一个自营勘探的深水高产大气田——A气田。但在高温高压深水气藏控水方面,仍然面临着中、高见水风险井所占比例大、控水难度大等问题。为了降低、边底水锥进速度、延长... 南海西部琼东南盆地的深水区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第一个自营勘探的深水高产大气田——A气田。但在高温高压深水气藏控水方面,仍然面临着中、高见水风险井所占比例大、控水难度大等问题。为了降低、边底水锥进速度、延长无水采气期的目的,开展了室内物理模拟研究。比较了6组控水技术方案,最终提出一套基于变密度筛管+覆膜砾石充填堵水+间歇采气能交叉复合控水工艺,采收率高达60.4%。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手段,预测4H井区在合理采气速度为每年采出地质储量3%、且采气间歇期为2个月时,该井累产水量合理,累产气量达到最高。研究成果可推广应用于本区深水气田群的高效开发,并为国内同类超深水气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油田 控水工艺 深水气藏 数值模拟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深海底水气藏水侵规律与水侵风险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海栋 刘义坤 +4 位作者 王凤娇 王旭 孟文波 张金鑫 逄玉鑫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79,共9页
为了探索深海底水气藏控水开发策略,基于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地质特征、水体特征及开发特征,针对水平井开展沿程产气剖面测试实验与大型3D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实验,定量分析底水脊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深海底水气藏开发... 为了探索深海底水气藏控水开发策略,基于南海LS17-2深水气田的地质特征、水体特征及开发特征,针对水平井开展沿程产气剖面测试实验与大型3D底水气藏水侵物理模拟实验,定量分析底水脊进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深海底水气藏开发的水侵风险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底水气藏开发过程中水体的脊进受到储层非均质性、生产制度、水平井筒趾跟效应的影响,并且上述3个因素对水侵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小;②井区横纵比决定了气井产能是否会受到水侵风险的影响,而储层的非均质性会影响水侵风险识别界限,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越小;③渗透率级差为1、10、20、30时,横纵比安全界限值依次为41.18、21.61、12.60、5.31;④基于建立的渗透率级差与井区横纵比安全界限值的关系曲线,A4H井储层平面渗透率级差为30、横纵比为77.20,远远大于横纵比安全界限值(5.31),该井受到水侵影响的风险高,必须进行控水开发。针对深海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出以下策略:①通过改善水平井筒趾跟效应以及削弱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来抑制底水的不均衡脊进,相应措施为适用于水平井的环通多级人造井底技术与变密度筛管技术;②对开采制度进行调控,以防止不均匀水侵的形成,相应措施为周期采气技术;③在井底附近建立阻水屏障,进而抑制前缘水头的脊进,相应措施为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技术;④兼容并蓄,形成各阶段相互弥补的全生命周期气藏复合控水开发技术。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用于储层渗透率级差介于1~30、采气速度为3%条件下的深海底水气藏水侵风险判断,而且还可以为海上、陆上底水气藏的控水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底水气藏 水平井 水侵规律 水侵风险识别 井区横纵比 非均质性 趾跟效应 生产压差
下载PDF
聚表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 被引量:17
12
作者 于倩男 刘义坤 +3 位作者 梁爽 谭帅 孙智 于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8-1147,共10页
以大庆长垣油田储集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利用检测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表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表明,聚表剂的分子聚集性能、黏度性能和流动能力等与普通聚合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聚表剂的分子... 以大庆长垣油田储集层和流体为实验对象,利用检测分析和现代物理模拟技术,开展聚表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实验。研究表明,聚表剂的分子聚集性能、黏度性能和流动能力等与普通聚合物、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存在显著差异,聚表剂的分子线团尺寸更大,黏度及增黏性能更强,传输和运移能力较差。聚表剂溶液具备较好的增黏与黏度保持性能,同时拥有黏弹性与变形能力,可发挥增黏和黏弹性的积极作用;聚表剂可改善界面化学性质,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使储集层岩石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转变,同时可乳化原油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包油乳状液,在非超低界面张力条件下,乳化性能是提高洗油效率的重要特性。聚表剂驱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表现为2个方面:微观上,聚表剂具有流度控制作用,可进入水驱未波及的含油孔隙驱替残余油,且流度控制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贡献远大于其洗油能力;宏观上,聚表剂具备乳化封堵能力,高渗透层位中水驱形成的优势通道被乳化封堵,注入流体转向进入渗流阻力较小的中低渗区,扩大波及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储集层 聚表剂 洗油效率 波及体积 乳化封堵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大成 刘义坤 +2 位作者 白军辉 付青春 陈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36,共12页
基于高密度井网条件下数据资源和井距优势,对大庆长垣北部某沉积单元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剩余油分析和流体运移机理开展研究。针对点坝构型要素量化识别多解性问题,根据曲流河单砂体内部形态差异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参数校正,实现构... 基于高密度井网条件下数据资源和井距优势,对大庆长垣北部某沉积单元曲流河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剩余油分析和流体运移机理开展研究。针对点坝构型要素量化识别多解性问题,根据曲流河单砂体内部形态差异性对计算结果进行参数校正,实现构型要素确定性量化表征。同时,提出用构造进行砂体形态表征的建模思想,通过定向网格编辑技术,实现点坝砂体内部构型的三维表征。最后,利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剩余油预测,明确构型影响下顺逆侧积注入的流体运移机理,提出下步挖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点坝 构型三维表征 参数校正 定向网格编辑技术 流体运移机理
下载PDF
非均质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倩男 刘义坤 +2 位作者 刘学 姚迪 于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5-114,共10页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非均质低渗透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并评价了非均质低渗透平板模型,进而开展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利用平板模型内部对称布置的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绘制了压力梯度分布图和渗流区域划分图,进而分析非均质低...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非均质低渗透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并评价了非均质低渗透平板模型,进而开展渗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利用平板模型内部对称布置的压力传感器获取的压力数据,绘制了压力梯度分布图和渗流区域划分图,进而分析非均质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非均质低渗透储层的注采井近井地带压力消耗很大,同号井连线中点处压力梯度最小,注采单元内压力梯度分布状况随渗透率及平面非均质性的变化相应改变;渗透率的增大使压力传播距离增大,非均质性的增强则对压力传播有负面影响,当储层整体渗透率较低时,渗透率增大的影响程度大于非均质性的负面影响;随着采出端渗透率增大,非均质低渗透储层的不流动区域面积变小,相应的可流动区域变大,其中更利于流体流动的拟线性渗流区域面积比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 低渗透 平板模型 渗流特征 压力梯度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显式表达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仲礼鹏 王梓耀 +3 位作者 余涛 刘易锟 彭秉刚 曾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52-61,共10页
为了克服基于启发式优化算法难以得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模型最优规划方案的缺点,同时在规划时更好地兼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文中基于改进的配电网可靠性显式表达方法和线性潮流约束,提出了计及可靠性成本的中压交直... 为了克服基于启发式优化算法难以得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模型最优规划方案的缺点,同时在规划时更好地兼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经济性与可靠性,文中基于改进的配电网可靠性显式表达方法和线性潮流约束,提出了计及可靠性成本的中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所提模型以最小化投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可靠性成本为目标,对配电网中的节点建设类型以及待规划支路进行规划求解。然后,将得到的交直流混合规划方案与交流规划方案和直流规划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分析了换流器故障率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规划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可靠性显式表达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可靠性激励
下载PDF
属性建模中基于变差函数理论的数据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大成 刘义坤 +4 位作者 付青春 曲国辉 白军辉 陈奋 李文龙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1-690,共10页
探讨数据分析过程中参数设定顺序和调整范围。根据变差函数理论设计了变程对属性计算影响实验,实验发现随着变程值增大属性体计算值逐渐变小,得出了变程值对属性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的结论。依据楔形搜索域点对搜索策略,明确滞后距和搜索... 探讨数据分析过程中参数设定顺序和调整范围。根据变差函数理论设计了变程对属性计算影响实验,实验发现随着变程值增大属性体计算值逐渐变小,得出了变程值对属性计算结果影响较大的结论。依据楔形搜索域点对搜索策略,明确滞后距和搜索半径是“假拟合”和“无效搜索”现象的主要原因。重新厘定8个参数设定顺序,明确6个参数调整范围,设计了新的数据分析技术流程。通过抽稀验证表明该方法能较大幅度提高模型精度,进一步对比不同类型沉积微相成果发现能够对各类储层物性实现较好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假拟合 无效搜索 变差函数 技术流程
下载PDF
基于Benders分解的供水服务商与多微网能量共享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易锟 史守圆 +1 位作者 余涛 王克英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86,共9页
针对供水服务商(WSSC)泵站分散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一种WSSC与多个微电网分布式能量共享策略。首先,对所建立的WSSC运行优化模型进行凸化处理,考虑到WSSC与各微电网信息隐私性问题,以WSSC与多微电网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Bend... 针对供水服务商(WSSC)泵站分散性较强的特点,提出一种WSSC与多个微电网分布式能量共享策略。首先,对所建立的WSSC运行优化模型进行凸化处理,考虑到WSSC与各微电网信息隐私性问题,以WSSC与多微电网综合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基于Benders分解的WSSC与多微电网分布式能量共享模型;随后,采用Shapley值对WSSC与多微电网合作运行的收益进行分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WSSC供水系统中泵站、水的调节构筑物与微电网中需求侧资源协调配合,可以有效降低WSSC与各微电网的综合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服务商 分布式泵站 多微电网 Benders分解
下载PDF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超声诊断及治疗价值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益坤 郑元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472-474,共3页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一种关于冈上肌腱劳损和组织结构异常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超声、X线、CT及MRI对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超声具有实时、便捷的特点,在该病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钙化...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一种关于冈上肌腱劳损和组织结构异常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超声、X线、CT及MRI对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超声具有实时、便捷的特点,在该病的诊治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超声诊断及治疗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冈上肌腱炎 钙化性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龙门石窟奉先寺微环境的实时监测与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逸堃 高东亮 +3 位作者 马朝龙 范子龙 李心坚 彭进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7-796,共10页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的保存状况与其所处的微环境特征息息相关。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奉先寺窟前各环境因素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保存环境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奉先寺的空间结构同时起到了贮存水汽和保温的... 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的保存状况与其所处的微环境特征息息相关。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奉先寺窟前各环境因素进行了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保存环境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奉先寺的空间结构同时起到了贮存水汽和保温的作用,最终使得窟前相对湿度水平与窟外相仿;窟前未能有效地起到缓解湿热环境短期波动的作用,说明内外空气交换频繁;窟前石刻因其所处方位的不同,其保存状况有差异,西壁卢舍那大佛更易出现表面污染物沉积,北壁碑刻更易产生表面结露的现象,而西、北壁同时面临更高的温差应力风化的风险;奉先寺的空间结构降低了窟前风速,对减缓风力风化起到一定作用;窟前CO2浓度变化主要受植被夜间蒸腾作用的影响,而游客参观行为的影响较小。该研究实现了对奉先寺环境信息的深入挖掘,为其未来的预防性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先寺 微环境 实时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倩男 刘义坤 +2 位作者 姚迪 刘学 于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15-22,28,共9页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精控压裂薄差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得到平板模型并开展渗流特征实验,明确平板模型的压力梯度分布状况,绘制渗流特征区域划分图件,定性描述并定量表征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受渗透... 基于平板模型模拟精控压裂薄差储层的相似理论,设计、制作得到平板模型并开展渗流特征实验,明确平板模型的压力梯度分布状况,绘制渗流特征区域划分图件,定性描述并定量表征储层渗流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精控压裂薄差储层渗流特征受渗透性、非均质性和精控压裂措施裂缝影响,薄差储层整体渗透率低、非均质强,裂缝对渗流特征影响程度更大,精控压裂可减小薄差储层的低渗透性及强非均质性对压力传播的负面影响;薄差储层中存在不流动区、非线性渗流区和拟线性渗流区三个渗流特征区域,精控压裂使薄差储层中不流动区域面积降低超过72%,可流动区域面积相应增加,其中更易于流体流动的拟线性渗流区面积增加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流特征 压力梯度 驱替实验 精控压裂 薄差储层 平板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