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研究
1
作者 汪洋 曾云帆 +3 位作者 刘永良 王晓威 刘建 周琼瑜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0,共6页
老旧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着失效风险,而影响老旧管道失效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硫化氢对管道产生的腐蚀损伤较严重。为解决受腐蚀损伤的老旧管道安全评估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在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以在硫... 老旧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存在着失效风险,而影响老旧管道失效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硫化氢对管道产生的腐蚀损伤较严重。为解决受腐蚀损伤的老旧管道安全评估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在硫化氢环境下老旧管道失效概率评价方法。以在硫化氢环境中使用了约20年的老旧集气管道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管道服役过程中的动态压力和腐蚀损伤引起的剩余强度的变化,计算了单一腐蚀因素引起管道失效的概率,并通过正态分布概率给出管道使用的安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投运20年以上的含硫老旧管道在氢致开裂实验与应力腐蚀开裂实验中,均未发生开裂。根据模型计算得出,老旧管道依旧可以安全服役,但服役6年后失效概率超过0.5,需要进行整修工作,服役27年后,管道内腐蚀严重,剩余强度降到3.82 MPa,需要更换管道。通过模拟得到了失效概率与腐蚀缺陷和服役时间的关系,为老旧集气管道再服役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集气管道 管道失效概率 腐蚀速率 应力腐蚀
下载PDF
综合物探方法解译表层岩溶带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广西平果市果化镇生态试验基地坡径流场为例
2
作者 刘永亮 刘振宇 +5 位作者 章程 吴秋菊 邬健强 张伟 甘伏平 韩凯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表层岩溶带是岩溶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结构的解译对表层岩溶带水循环特征及岩溶水调蓄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和地质雷达法),对平果市果化镇生态试验基地坡径流场的表层岩溶带空间结... 表层岩溶带是岩溶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其结构的解译对表层岩溶带水循环特征及岩溶水调蓄功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综合物探方法(包括高密度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和地质雷达法),对平果市果化镇生态试验基地坡径流场的表层岩溶带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探测解译。通过对高密度电阻率数据和自然电位数据反演,获得坡径流场若干电阻率断面和极化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解译了3处强径流带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地质雷达影像图划分了表层岩溶带发育深度。此外,坡径流场地西北侧有深部岩溶裂隙发育,向东南地势逐渐走低,岩溶裂隙也逐渐向面上扩大。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电位法是探测岩溶含水构造的有效方法,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有效解译强径流带的空间发育位置,而地质雷达法可高分辨地探测表层岩溶带的发育厚度和浅部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地质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和自然电位法的综合应用能有效探测表层岩溶带的结构特征,是解译表层岩溶带厚度和探测强径流带空间分布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表层岩溶带 空间结构 地质雷达 高密度电阻率 自然电位
下载PDF
油气管道漏磁数据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赵帅 秦林 +6 位作者 林冬 高健 刘畅 李潮浪 付凌迪 刘永良 付国华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5,共9页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 漏磁法是最稳定的无损在线检测技术之一,用于评估油气管道的健康状况。从通道基线校正、异常值判别、数据缺口的恢复和滤波四个方面阐述了漏磁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步骤;结合漏磁数据缺陷的峰谷值等显性特征,总结了不同特征提取方法下缺陷信号的本质特征;介绍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和形态学等方法构建缺陷反演模型。最后,从数据预处理和缺陷识别量化两方面展望了漏磁信号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漏磁检测 数据处理 缺陷识别 缺陷量化
下载PDF
覆岩载荷扰动下平硐围岩变形分析及支护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柴敬 刘泓瑞 +4 位作者 张丁丁 刘永亮 韩志成 田志诚 张锐新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2,共10页
传统的收敛仪、三维激光扫描等矿山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复杂工程全面监测需求,实时及自动化监测程度低,且不具备长距离、高精度和大面积监测能力,而现有光纤传感技术仅针对巷道围岩的单一参量进行监测,无法全面分析巷道围岩稳... 传统的收敛仪、三维激光扫描等矿山巷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无法满足复杂工程全面监测需求,实时及自动化监测程度低,且不具备长距离、高精度和大面积监测能力,而现有光纤传感技术仅针对巷道围岩的单一参量进行监测,无法全面分析巷道围岩稳定状况。以某煤矿主平硐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平硐上方填土前后的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填土工程导致平硐两帮围岩支承压力升高,且呈不对称分布;顶板最大下沉量由填土前的8.3 mm增至22.1 mm,最大底鼓量由4.0 mm增至8.5 mm,两帮移近量最大增幅为16.2 mm;围岩变形量与支承压力对应性较强,呈现随平硐上方填土厚度增大而增大的特征。采用光纤布拉格光栅(FBG)传感器构建了平硐围岩变形监测系统,在平硐断面设置FBG传感器监测平硐拱顶裂缝张开度、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断面应力应变等,通过实时光谱图分析围岩局部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平硐在现有料石砌碹支护状态下,受上覆载荷扰动影响,顶板受压明显,顶板最大下沉量约为30 mm,形成约2 mm宽的裂缝,且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结果相符,验证了基于FBG的平硐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根据监测结果,针对平硐支护薄弱处提出了锚杆+T型钢板的补强支护方案,通过数值模拟对其支护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后,在覆岩载荷扰动下平硐顶板最大下沉量为11.3 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2.04 mm,围岩变形量平均降幅达48.8%,提高了围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平硐 围岩稳定性 围岩变形监测 光纤传感 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 支护优化
下载PDF
基于改进Resnet34的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庹武 刘永亮 +4 位作者 高雅昆 郭鑫 魏新桥 杜聪 于媛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为解决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的改进方法。首先针对首层卷积提取图像的邻域信息范围较大的问题,优化首层网络结构提升其特征表达能力,然后针对残差块中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 为解决服装款式图廓形识别技术复杂及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的改进方法。首先针对首层卷积提取图像的邻域信息范围较大的问题,优化首层网络结构提升其特征表达能力,然后针对残差块中线性变换和非线性变换不足的问题,引入融合非对称卷积和h-swish激活函数,并通过迁移学习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建立一个包括连衣裙、女上装和女裤3个大类共10种廓形的服装款式图数据集,对其数据增强后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ResNet34网络模型准确度达92.78%,相比ResNet34网络模型方法提升了3.2%,且性能优于ResNet50、MobileNetV2、CaffeNet等网络模型方法,可提高款式图廓形的识别精度,对服装企业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款式识别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款式识别 服装款式 残差网络 激活函数 迁移学习
下载PDF
基于褶皱特征参数的男西装袖弊病类别的自动识别
6
作者 庹武 郝潇潇 +2 位作者 郭鑫 刘永亮 陈谦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54,共8页
为实现自动判别男西装袖的弊病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图像处理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判别方法。首先收集不同弊病类型的男西装袖图像,借用MATLAB平台,对图像进行灰度化、灰度增强、二值化等预处理,绘制褶皱部位的灰度曲线图;然后基于灰... 为实现自动判别男西装袖的弊病类型,提出了一种将图像处理技术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判别方法。首先收集不同弊病类型的男西装袖图像,借用MATLAB平台,对图像进行灰度化、灰度增强、二值化等预处理,绘制褶皱部位的灰度曲线图;然后基于灰度曲线图以及二值化图提取褶皱宽度、褶皱深度和褶皱斜率等3个特征参数;最后将提取的特征参数和对应的弊病类型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训练和识别,对男西装袖弊病图像的类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提出的方法对袖弊病类型的判别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西装袖 弊病类型 褶皱 图像处理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创新高职院校治理“陀螺模式”加快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7
作者 刘永亮 赵娇 王恩波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7-19,45,共4页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外部力量协同联动办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内外部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合力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治理的“陀螺模式”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协同性与异质性、互补性与趋同性、层次性与多样性等...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存在内部治理体系不完善,外部力量协同联动办学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内外部缺乏有效衔接、没有形成合力等现实困境。高职院校治理的“陀螺模式”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协同性与异质性、互补性与趋同性、层次性与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改革进程中,院校应以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为路径,创新探索形成“党的领导为轴、协同治理为身、五方联动为面、内生驱动为力”的陀螺式内部治理模式,加快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速运转中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模式 内部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现代化
下载PDF
海洋链霉菌KR结构域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8
作者 薛永常 刘永亮 +1 位作者 许佳 刘长斌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7-103,共7页
酮还原酶(Ketoreductase,KR)是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重要的组分,可催化β-酮基的还原,是手性药物合成的重要手段,并在聚酮化合物合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研究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X-66基因组DNA扩增出一条1331 bp... 酮还原酶(Ketoreductase,KR)是聚酮合酶(Polyketide Synthase,PKS)重要的组分,可催化β-酮基的还原,是手性药物合成的重要手段,并在聚酮化合物合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该研究从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X-66基因组DNA扩增出一条1331 bp的KR结构域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Blast结果显示该序列包括了FAS KR和PKS KR两部分,核心功能区域集中于PKS KR基因部分序列;最大ORF区域拟编码333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4.80,分子式为C1500H2419N433O463S6,不稳定指数为24.85,为酸性稳定蛋白,并有较低亲水性,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卷曲为主,SDS-PAGE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ku。通过氨基酸多序列比对,表明蛋白KR3属于B1型KR;以蛋白KR3氨基酸序列预测并检验其三级结构模型,利用分子对接和可视化分析预测蛋白KR3与配体结合的关键残基为^(204)Thr、^(206)Thr和^(207)Leu,依据相关研究分析蛋白KR3引导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的结合模式与B型KR较为符合,为进一步研究KR3的功能及新型手性药物和聚酮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KR结构域 基因克隆 分子对接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春晓 杨建新 +4 位作者 刘静 姜徽 张士聊 陶明娟 刘永良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9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复康冲剂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滞血瘀型CS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颈复康冲剂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82.50%(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均较高。结论:葛根补血汤合虫藤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CSR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气滞血瘀型 葛根补血汤 虫藤饮 疼痛 颈椎功能 颈复康冲剂
下载PDF
含硫站场呼吸管堵塞成因及防控对策
10
作者 欧志东 刘永良 +5 位作者 汪洋 邓洪达 潘弘 刘建 曾云帆 李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99,共6页
目的解决含硫站场气田水罐呼吸管堵塞或腐蚀穿孔问题,保证含硫气田水罐正常运行。方法通过SEM、EDS和XRD分析测试技术识别TB101-X1井等5个站场呼吸管堵塞物主要成分,根据呼吸管闪蒸气工况特征分析堵塞主要成因。结果呼吸管闪蒸气常温、... 目的解决含硫站场气田水罐呼吸管堵塞或腐蚀穿孔问题,保证含硫气田水罐正常运行。方法通过SEM、EDS和XRD分析测试技术识别TB101-X1井等5个站场呼吸管堵塞物主要成分,根据呼吸管闪蒸气工况特征分析堵塞主要成因。结果呼吸管闪蒸气常温、微正压、低流速聚集成高含量H_(2)S气体后,析出单质硫;随呼吸管延伸闪蒸气温度下降冷凝析出的液态水和气田水罐高液位携带的液态水,与H_(2)S、SO_(4)^(2-)和Cl^(-)一起与碳钢管道铁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铁、硫酸亚铁和氧化铁;气田水罐卸水负压吸氧,增加氧腐蚀,与H_(2)S水溶液反应析出单质硫。反应产物在低流速下沉积结垢于管道内壁,早中期不易发现,后期快速堵塞呼吸管,造成气田水罐内聚气升压。结论气田水罐卸水负压补气、优选呼吸管材质、气田水罐上部呼吸口处增设气液分离组件等防控措施,从本质上预防和减少呼吸管堵塞,对保持呼吸管通畅、保障气田水罐安全生产运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站场 呼吸管 堵塞 成因 对策
下载PDF
名中医传承背景下PBL结合“实景化”教学在中医住培中的探究
11
作者 刘永良 赵爱仙 +3 位作者 王志刚 杨建新 安德明 张志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实景化”教学模式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背景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对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结合“实景化”教学模式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背景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对学生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操作、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效果。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研究传承与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新途径,提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为中医药人才的现代化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新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2年4月于天水市中医医院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60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应用PBL与“实景化”结合的师承教育教学模式。对两组学员入科期间进行迷你临床演练(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量即时考核,即时反馈学习掌握情况,出科时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沟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调查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理论、实践技能考核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自主性、沟通技能、团队协作调查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名中医药专家学术师承培养的PBL与“实景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授课和名老中医实践经验相融合,提高住培学生的理论知识思维学习,锻炼其实践应用能力。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推动了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开辟出地方医学流派传承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实景化 教学模式 心血管 中医住培 临床教学研究
下载PDF
面向车辆驾驶模拟器的路面谱仿真
12
作者 刘远 刘永亮 +2 位作者 朱胤 陈云 张智锋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3,共8页
针对车辆驾驶模拟器路面谱振动仿真模型逼真度不高,不能真实复现不同路面带来的颠簸振动的问题,围绕车辆驾驶训练模拟器提升训练逼真度的需求,以实现高逼真度的车辆驾驶训练振动频谱统计特性为目标,基于典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实际六自由... 针对车辆驾驶模拟器路面谱振动仿真模型逼真度不高,不能真实复现不同路面带来的颠簸振动的问题,围绕车辆驾驶训练模拟器提升训练逼真度的需求,以实现高逼真度的车辆驾驶训练振动频谱统计特性为目标,基于典型车辆动力学模型和实际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系统频响特性,使用谐波叠加法建立路面谱仿真动力学模型,对A-D级常见等级路面进行仿真复现。基于九轴航姿传感器量测数据,对去噪后的路谱数据进行统计特性分析,与标准路谱数据比较最大误差不超过5%,运动平台可以实现对A-D级路面的准确复现,验证了Stewart六自由度运动平台对路面谱振动仿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模拟器 路面谱 运动平台 仿真
下载PDF
被动源面波法在城市居民区建筑间的应用
13
作者 邬健强 陈松 +3 位作者 徐俊杰 郑智杰 刘永亮 王越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2-1330,共9页
城镇中的人文噪声和工业生产对传统的地球物理调查方法(重、磁、电、震)有极大的干扰限制,鉴于此,文章采用抗干扰能力强、受场地条件影响小的被动源面波法在城市居民区进行地下空间勘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被动源面波法在城市地区... 城镇中的人文噪声和工业生产对传统的地球物理调查方法(重、磁、电、震)有极大的干扰限制,鉴于此,文章采用抗干扰能力强、受场地条件影响小的被动源面波法在城市居民区进行地下空间勘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被动源面波法在城市地区地下空间勘探中是一种有效的物探方法,其施工排列灵活多变,适应性强且不受外界干扰;(2)根据扩展的空间自相关法(ESPAC)处理得到视横波速度剖面能有效地对地下土洞、岩溶破碎带及溶洞等进行响应;(3)结合多条网状测线剖面结果,绘制不同深度的视横波速度水平切片图能有效对地下空间结构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源面波法 频散曲线 扩展的空间自相关法(ESPAC) 视横波速度Vx
下载PDF
评价赋权在小组合作项目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14
作者 刘永良 张文忠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0,共9页
“赋权增能外语教育理路”主张多维度向学生赋权,在“做学用合一”任务实践中增能。本研究考查英语专业学生如何看待评价赋权,如何履行评价权以及评价赋权对学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能力的影响。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问卷及学生反思日志数... “赋权增能外语教育理路”主张多维度向学生赋权,在“做学用合一”任务实践中增能。本研究考查英语专业学生如何看待评价赋权,如何履行评价权以及评价赋权对学生的评价观念和评价能力的影响。学生评分和教师评分、问卷及学生反思日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对自评和组内互评持积极态度;(2)学生主要依据努力程度、任务完成质量、合作参与度等进行评价,评分还受情感因素影响;(3)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分呈正相关,学生评分与教师评分差异显著,学生评分更高、区分度更低;(4)评价赋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小组交流、认识评价标准和提升评价能力。研究结果为合作式项目写作教学实践和评价赋权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赋权 小组合作项目写作 自评 互评 师评
下载PDF
23.5%环磺·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研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勇良 王寅 +2 位作者 杨征宇 杨叶楠 陆江 《世界农药》 CAS 2023年第7期36-40,共5页
开发出各项指标合格的玉米田除草剂23.5%环磺·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物料用立式砂磨机在油性介质中进行砂磨,通过对乳化分散性和热储稳定性考察,对乳化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和分散介质进行了筛选。确定了23.5%环磺·特丁津O... 开发出各项指标合格的玉米田除草剂23.5%环磺·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物料用立式砂磨机在油性介质中进行砂磨,通过对乳化分散性和热储稳定性考察,对乳化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和分散介质进行了筛选。确定了23.5%环磺·特丁津OD最佳配方:环磺酮3.5%、特丁津20%、安全剂双苯唑酸1.75%、WELMUL 46118%、Tersperse®25102%、磷酸二氢钾0.3%、有膨润土1%、白炭黑1%、油酸甲酯补足至100%。该配方有效解决了热储(54℃、14 d)析油分层和膏化结底问题,保证了环磺酮分解率小于5%,为该产品市场化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磺酮 特丁津 可分散油悬浮剂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异径弯管冲蚀磨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志超 谭勇 +3 位作者 程荫 李龙飞 唐伟 刘永良 《现代机械》 2023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许多工程领域,由于固体颗粒撞击引起的侵蚀问题一直存在,会引起异径弯管等部件出现侵蚀磨损现象。本文考虑了异径弯管中含砂介质流体对管壁冲蚀的作用,建立了异径弯管离散相DPM的模型,研究进出口管径比、中心引导线半径、流速、介质... 在许多工程领域,由于固体颗粒撞击引起的侵蚀问题一直存在,会引起异径弯管等部件出现侵蚀磨损现象。本文考虑了异径弯管中含砂介质流体对管壁冲蚀的作用,建立了异径弯管离散相DPM的模型,研究进出口管径比、中心引导线半径、流速、介质颗粒直径与介质浓度对冲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径弯头在含砂介质下的侵蚀区域主要位于异径弯头与小口径管的过渡部位,随着管径比的增加,异径弯头的侵蚀面积逐渐从异径弯管90°向0°扩大;在同等条件下,随着管径比的增大,异径弯管的冲蚀速率最终趋于平缓。冲蚀速率随入口速度及颗粒直径增大而增长,颗粒的质量流量、颗粒直径与冲蚀速率呈线性增长的关系;引导线直径在70~230 mm区间内,引导线直径与冲蚀率曲线呈M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径比 冲蚀 数值模拟 异径弯管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f assessing cotton fiber maturity from near infrar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17
作者 liu yongliang TAO Feifei +1 位作者 YAO Haibo KINCAID Russell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CAS 2023年第4期266-276,共11页
Background Fiber maturity is a key cotton quality property,and its variability in a sample impacts fiber processing and dyeing performance.Currently,the maturity is determined by using established protocols in laborat... Background Fiber maturity is a key cotton quality property,and its variability in a sample impacts fiber processing and dyeing performance.Currently,the maturity is determined by using established protocols in laboratories under a controlled environment.There is an increasing need to measure fiber maturity using low-cost(in general less than $20000)and small portable systems.In this study,a laboratory feasibility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ability of the shortwave infrared hyperspectral imaging(SWIR HSI)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conditioned fiber maturity,and as a comparison,a bench-top commercial and expensive(in general greater than $60000)near infrared(NIR)instrument was used.Results Although SWIR HSI and NIR represent differ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consistent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instruments when they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maturity of the locule fiber samples in seed cotton and of the well-defined fiber samples,respectively.Partial least squares(PLS)models were established using different spectral preprocessing parameters to predict fiber maturity.The high prediction precision was observed by a lower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0.046),higher R_(p)^(2)(>0.518),and greater percentage(97.0%)of samples within the 95% agreement range in the entire NIR region(1000-2500 nm)without the moisture band at 1940 nm.Conclusion SWIR HSI has a good potential for assessing cotton fiber maturity in a laboratory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ear infrar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Fiber maturity Seed cott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下载PDF
一类联苯酯二聚体分子的合成及液晶性能
18
作者 苏怡霖 袁金虎 +2 位作者 杨忠臣 刘永亮 朱生勃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78-483,共6页
为进一步探索二聚体分子的合成和液晶性能,文中以4′丁氧基联苯4羧酸和4′己氧基联苯4羧酸为起始化合物,分别与1,6二溴己烷发生酯化反应,以无水碳酸钾(K_(2)CO_(3))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80℃下反应6 h,合成了一类联... 为进一步探索二聚体分子的合成和液晶性能,文中以4′丁氧基联苯4羧酸和4′己氧基联苯4羧酸为起始化合物,分别与1,6二溴己烷发生酯化反应,以无水碳酸钾(K_(2)CO_(3))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在80℃下反应6 h,合成了一类联苯酯类二聚体分子,并对其分子结构和液晶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C_(40)H_(46)O_(6)分子中的46个氢原子和C_(44)H_(54)O_(6)分子中的54个氢原子均被一一归属,其中产物C_(40)H_(46)O_(6)在升温至146.44℃时出现明显的吸热峰,从羽毛状的固态直接转变为清亮的液态;而在降温至140.60℃时,呈现出液滴状纹影织构。结论可为更复杂二聚体分子的液晶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液晶二聚体 向列相 热致液晶
下载PDF
周口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污染防控对策——以2021冬防为例
19
作者 鲁锋 王克永 +2 位作者 沈中心 刘永亮 董政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6期93-100,共8页
基于周口市2021年冬防期间(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4个国控站点的在线小时数据和日均数据,利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防期间污染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口市2021冬防期间空气... 基于周口市2021年冬防期间(2021年10月1日—2022年3月31日)4个国控站点的在线小时数据和日均数据,利用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防期间污染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口市2021冬防期间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4.8%,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_(2.5)),其中1月的大气污染最严重,ρ(PM_(2.5))小时平均值为120μg/m^(3),可吸入颗粒物(PM_(10))质量浓度小时最高值出现在3月沙尘期间,为591μg/m^(3)。各污染要素的变化整体趋同,但多个站点的ρ(SO_(2))和ρ(NO_(2))频繁出现短时高值,这一现象可能与局地细颗粒物污染相关,在后续大气污染防控中需引起重点关注。市运管处站的NO_(2)和SO_(2)质量浓度整体偏高,需关注周边机动车相关的颗粒物排放。此外,西北风和东风对于PM_(2.5)污染传输的影响较大,气象不利条件下,需要加强管控,以有效保证空气质量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污染特征 相关性 污染防控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宇玉812
20
作者 程亚增 赵国栋 +5 位作者 窦圣强 刘全涛 谢孟河 张营营 刘永亮 沈跃辉 《中国种业》 2023年第9期179-180,共2页
山东登海宇玉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SX2281为母本、SX5835为父本培育了玉米新品种宇玉812,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499。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机收等多方面优良性状,综... 山东登海宇玉种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系SX2281为母本、SX5835为父本培育了玉米新品种宇玉812,2021年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499。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机收等多方面优良性状,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宇玉812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