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孔介质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
1
作者 裴雪皓 刘月田 +3 位作者 林子愉 樊平天 米辽 薛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1,共9页
基于迂曲毛细管网络模型,推导建立了各向异性渗透率与岩石正应变间的关系式,即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ADPM),采用孔隙尺度流动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单轴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影响不同方向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基于迂曲毛细管网络模型,推导建立了各向异性渗透率与岩石正应变间的关系式,即各向异性动态渗透率模型(ADPM),采用孔隙尺度流动模拟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单轴应变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了变形过程中影响不同方向渗透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层状油气藏开采的单轴应变过程中,有效面孔率对各方向的渗透率影响规律一致,随着有效面孔率的减小,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增大;垂直于压缩方向的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随迂曲度的增加而减小,沿压缩方向的渗透率对应变的敏感程度随迂曲度的增加而增大。初始各方向迂曲度相同的层状油气藏,在压力下降的过程中,迂曲度对各方向渗透率变化幅度的相对关系起决定性作用,迂曲度小于1.6时,岩石水平方向渗透率的降幅要高于垂向渗透率,迂曲度大于1.6时则相反,传统动态渗透率模型无法表征这一现象。经孔隙尺度模拟实验数据的验证,新模型拟合精度高,可以有效表征不同方向变形对各方向渗透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动态渗透率 各向异性 毛细管网络模型 迂曲度 正应变 流动模拟 渗透率变化特征
下载PDF
盐度对正戊烷在水溶液中扩散的影响
2
作者 王靖茹 刘月田 +2 位作者 柴汝宽 宋来明 毛钰鑫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134,共7页
以烷烃为代表的有机质对海洋、湖泊及地层水的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有机质在水溶液中的扩散,对分析其在海水、地层水等多电解质溶液中的扩散现象有指导作用,对于海洋污染的治理、油田采出液的脱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动态悬滴体积分析... 以烷烃为代表的有机质对海洋、湖泊及地层水的污染日趋严重。研究有机质在水溶液中的扩散,对分析其在海水、地层水等多电解质溶液中的扩散现象有指导作用,对于海洋污染的治理、油田采出液的脱水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动态悬滴体积分析技术,分析了正戊烷在不同盐度水溶液中的扩散强度。首先,实验基于正戊烷液滴面积扩张率的变化,评价盐度对扩散的影响。然后,通过Materials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释盐度对正戊烷扩散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盐度的增加,正戊烷在水溶液中扩散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存在转折盐度(0.5‰)使得正戊烷扩散最强。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低盐度时,离子水化使水分子在离子周围定向排布,使非极性分子——正戊烷分子组成的疏水单元周围出现可扩散的空腔,增加非极性分子的扩散强度。盐度增加导致离子间争夺水分子,打乱水分子的定向排布,减弱非极性分子的扩散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开发 水体污染防治 正戊烷 水溶液 盐度 扩散
下载PDF
后背鲈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尹博 孙建林 +8 位作者 钟文武 李庆岭 刘跃天 张建忠 周睿 平安坤 付贵权 周威 鲁祥兴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62-166,172,共6页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后背鲈鲤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后背鲈鲤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80%±0.33%,粗脂肪含量为1.03%±0.17%。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后背鲈鲤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后背鲈鲤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80%±0.33%,粗脂肪含量为1.03%±0.17%。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其构成比例符合FAO/WHO的标准;赖氨酸的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均最高,分别为0.98和0.75。肌肉干样中含有10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46.89%±5.45%;不饱和脂肪酸7种,占脂肪酸总量的53.11%±4.71%。肌肉中矿物元素10种,各元素比例均衡合理。后背鲈鲤肌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有较大开发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背鲈鲤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矿物质元素
下载PDF
电解质离子对硬脂酸Langmuir膜稳定性影响机理
4
作者 何宇廷 刘月田 柴汝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4,共8页
利用Langmuir膜实验从微观尺度解释电解质离子对油水界面膜特征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等温曲线研究不同电解质类型与浓度对界面膜强度的影响,从压缩能变化特征角度分析气—液、液—固阶段亥姆赫兹自由能增加速度... 利用Langmuir膜实验从微观尺度解释电解质离子对油水界面膜特征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通过表面压力-平均分子面积等温曲线研究不同电解质类型与浓度对界面膜强度的影响,从压缩能变化特征角度分析气—液、液—固阶段亥姆赫兹自由能增加速度不同的原因,以黏弹性变化分析油水界面流变特征。研究发现:电解质离子类型对油水界面膜特征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Mg^(2+)>Na^(+)>SO_(4)^(2-),其原因是由于阳离子与硬脂酸阴离子基团—COO^(—)形成金属阳离子-络合物使表面膜结构更加稳定,且阳离子表面电荷密度越高膜强度越高。同时,电解质浓度对油水界面膜特征同样有重要影响,随着电解质离子浓度的增加,硬脂酸在油水界面的排列逐渐紧密,直至临界浓度;继续增加,紧密排列的硬脂酸分子膜逐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驱 油水界面 硬脂酸 LANGMUIR膜 电解质离子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气井生产动态预测 被引量:5
5
作者 薛亮 顾少华 +2 位作者 王嘉宝 刘月田 涂彬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31,共7页
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是气藏产量规划、开发方案编制及生产制度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对天然气藏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的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采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提... 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是气藏产量规划、开发方案编制及生产制度动态调整的重要依据,对天然气藏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的生产动态预测模型,并采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提高长短期记忆深度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粒子群优化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气井生产动态预测模型能够实现对气井生产动态的准确预测和神经网络超参数的自动优化,使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0%,大幅度简化了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预测 机器学习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裂缝性油气藏数值模拟与自动历史拟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薛亮 吴雨娟 +4 位作者 刘倩君 刘月田 王军 蒋龙 程紫燕 《石油科学通报》 2019年第4期335-346,共12页
裂缝性油气藏在油气资源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由于储层裂缝系统定量描述的复杂性,裂缝性油气藏开发动态的准确模拟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裂缝性油气藏的模拟模型,包括描述天然裂缝系统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双重或多重介... 裂缝性油气藏在油气资源中的占比不断增加,由于储层裂缝系统定量描述的复杂性,裂缝性油气藏开发动态的准确模拟预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裂缝性油气藏的模拟模型,包括描述天然裂缝系统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和双重或多重介质模型,以及描述压裂裂缝的离散裂缝模型和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历史拟合是利用实测数据调整模型参数达到提高模型模拟预测水平的重要技术。基于梯度类方法、进化算法、人工神经网络、集合卡尔曼滤波算法等自动历史拟合方法,在油藏开发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微震数据能够提供压裂裂缝分布的重要信息,在自动历史拟合的过程中,可以和生产数据共同约束模型参数的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自动历史拟合 微震监测
原文传递
火山岩油藏压裂水平井应力敏感产能模型
7
作者 孔垂显 巴忠臣 +3 位作者 崔志松 华美瑞 刘月田 马晶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6-175,共10页
火山岩油藏属于双重介质油藏,油藏内部天然裂缝发育,由于储层具有应力敏感性,火山岩油藏产量受地层压力变化影响明显,且储层流体流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现象,故目前没有适合火山岩油藏特性的产能模型。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分区(基质-裂缝区... 火山岩油藏属于双重介质油藏,油藏内部天然裂缝发育,由于储层具有应力敏感性,火山岩油藏产量受地层压力变化影响明显,且储层流体流动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现象,故目前没有适合火山岩油藏特性的产能模型。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分区(基质-裂缝区、缝网改造区、部分缝网改造区、人工裂缝区)建立了火山岩油藏压裂水平井渗流模型,通过Laplace变换、Duhamel原理和叠加原理得到了拉氏空间压裂水平井复合流动模型,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了相应的压力动态响应曲线和无量纲产量曲线,并对影响产能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区的宽度和长度等主要影响中间流动阶段,未压裂改造区的宽度、长度、非达西流动和应力敏感性主要影响后期流动阶段。利用建立的复合流动模型准确地预测了无底水火山岩油藏产能,此项研究对于火山岩油藏产能计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复合流动模型 产能计算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致密油新一代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樊平天 刘月田 +6 位作者 冯辉 周东魁 李平 周丰 秦静 余维初 史黎岩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4-619,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油井依靠压裂投产。油藏开发中普遍呈现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等特征。为实现油井压裂施工中补充地层能量、储层低伤害、降低界面张力以及提高洗油效率等目的,文中提...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地层压力低,油井依靠压裂投产。油藏开发中普遍呈现初期产量高、递减快、稳产难度大、采收率低等特征。为实现油井压裂施工中补充地层能量、储层低伤害、降低界面张力以及提高洗油效率等目的,文中提出了在JHFR-2减阻剂+JHFD-2多功能添加剂滑溜水压裂液体系中加入HE-BIO生物驱油剂,并且在压裂液减阻效果、抗盐性、储层伤害、生物毒性、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等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集压裂、增能、驱油为一体的致密油新一代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体系。该体系具有速溶、无毒、环保低伤害、减阻、抗盐、防膨、超低界面张力等特点。利用该压裂液体系,在南泥湾油田P132平2井开展压裂三采一体化先导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致密油藏的高效开发进行了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三采一体化 驱油型滑溜水压裂液 储层低伤害 提高采收率 致密油
下载PDF
储层随机模拟中的多尺度变差函数估算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文浩 王志章 +3 位作者 刘月田 侯加根 何建红 张雨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63,174,I0006,I0007,共13页
鉴于常规储层建模中平面变差函数获取途径单一,难以求取切合实际的变差函数的问题,提出多尺度平面变差函数求取策略。在多尺度变差函数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扶余油田平台12井区内测井资料(包括直井和水平井)、地震资料获取了6号小层的... 鉴于常规储层建模中平面变差函数获取途径单一,难以求取切合实际的变差函数的问题,提出多尺度平面变差函数求取策略。在多尺度变差函数适用性分析基础上,利用扶余油田平台12井区内测井资料(包括直井和水平井)、地震资料获取了6号小层的平面变差函数,通过分析、对比以上三种资料的平面变差函数,模拟不同尺度储层的特征。结果表明:①不同尺度的储层具有不同尺度的变差函数结构,而某种特定的资料只会获得某一尺度储层的变差函数,由多种资料得到的多尺度平面变差函数适用于不同尺度的储层描述。②研究区200m井距的常规直井测井资料砂岩变差函数的主、次变程分别为144.54m和100.03m,在大、小尺度上都不能很好地表征空间变异性;地震波阻抗数据体的砂岩变差函数的主、次变程分别为533.82m和409.10m,反映了大尺度(小层复合砂体)的变异特征;不同方向水平井测井资料砂岩变差函数的主、次变程分别为39.71m和11.22m,反映了小尺度(小层内单砂体)的变异特征。该方法为建立分层次储层地质模型提供了合理的平面变差函数,对具有类似资料特点地区的储层建模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 变差函数 储层随机模拟 变程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文宽 刘月田 +1 位作者 刘泽华 丁祖鹏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4,共7页
为了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水驱和热水驱相似准则,并以渤海某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建立与目标油藏相似的1m×1m×0.5m的大尺度物理模型,进行不同... 为了研究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的渗流机理和开发规律,建立了裂缝性油藏水驱和热水驱相似准则,并以渤海某低渗透裂缝性潜山稠油油藏为原型,根据相似理论,设计并建立与目标油藏相似的1m×1m×0.5m的大尺度物理模型,进行不同井网形式以及不同开发方式下的水驱油实验。通过分析不同时间下的产油量、产水量和油水饱和度等实验数据可知:水平井立体注采井网可充分利用重力分异作用,有效延缓潜山类油藏含水率上升速度;交错注水增大了注采井距,可增大注入水的波及面积;热水驱的注热效果随着注采井距的增大而逐渐变差;注入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提高裂缝系统的驱油效率,但同时也会降低渗吸作用的效果和基质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相似理论 大尺度物理模拟 重力分异 波及系数 含水率上升规律
下载PDF
基于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油藏油井产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1 位作者 王俊强 辛晶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4-50,共7页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中油水两相共同流动,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应力敏感性同时存在。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建立基于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本体有效应力理论为基础的应力敏感性的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模型,实例... 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中油水两相共同流动,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储层应力敏感性同时存在。基于Buckley-Leverett方程,建立基于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岩石本体有效应力理论为基础的应力敏感性的低渗透油藏油井产能模型,实例验证了该产能模型的准确性。与其他4个模型的预测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模型误差较小,能较好描述低渗透油藏油水两相渗流特征。说明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性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油井产能模型 油水两相启动压力梯度 应力敏感性 岩石本体有效应力
下载PDF
一组平行裂缝变形特征及动态渗透率模型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月丽 刘月田 +3 位作者 丁祖鹏 陈健 毛小龙 周月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36-741,共6页
为了解裂缝性储层中复杂裂缝网络的变形特征及其对整个渗流介质渗透率的影响,假设岩石基质为各向同性线弹性体,建立了一组平行裂缝变形计算模型,并研究了流体压力及基质、裂缝的弹性参数、几何参数对裂缝变形、裂缝渗透率的影响,研究了... 为了解裂缝性储层中复杂裂缝网络的变形特征及其对整个渗流介质渗透率的影响,假设岩石基质为各向同性线弹性体,建立了一组平行裂缝变形计算模型,并研究了流体压力及基质、裂缝的弹性参数、几何参数对裂缝变形、裂缝渗透率的影响,研究了整个渗流介质渗透率张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物理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变形量随孔隙流体压力增大而增大,随弹性模量增大而减小;裂缝渗透率随裂缝间距增大而减小;裂缝倾角在0°~90°变化时,裂缝渗透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渗流介质的渗透率最大主值方向始终沿着裂缝发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组平行裂缝 法向位移 变形特征 裂缝渗透率 渗透率张量
下载PDF
方解石表面结构影响水分子吸附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4
13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3 位作者 杨莉 张艺馨 辛晶 马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0-179,共10页
为研究方解石表面结构对水分子吸附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分子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表面结构处的吸附特征,分析其对水分子吸附的影响规律.而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分子在发育表面缺陷的纳米狭缝中的吸... 为研究方解石表面结构对水分子吸附的影响规律和机理,首先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分子在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表面结构处的吸附特征,分析其对水分子吸附的影响规律.而后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水分子在发育表面缺陷的纳米狭缝中的吸附规律,解释纳米狭缝中的水锁现象.最终,结合悬键特征和表面能理论定量解释水分子在不同表面结构处差异性吸附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表面结构对于水分子吸附具有重要影响,水分子优先在表面结构处聚集吸附,吸附强度与密度远高于理想表面处;表面结构的尺寸对水分子吸附有较大影响,尺寸越大对水分子吸附越强;纳米狭缝中水分子在表面凸起和空位处快速聚集,形成的吸附凸起结合为水膜阻断流动空间,水锁作用明显;空位表面、凸起表面和理想表面对应的悬键密度和表面能依次为7.275 nm^-2和0.734 J/m 2、6.716 m^-2和0.721 J/m 2、5.098 nm^-2和0.581 J/m 2.空位表面和凸起表面具有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更强的反应活性,因此,水分子优先吸附于空位表面和凸起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方解石表面结构 水分子 吸附特征 悬键特征 表面能
下载PDF
考虑颗粒变形和颗粒间变形的孔隙压缩系数 被引量:4
14
作者 毛小龙 刘月田 +2 位作者 关文龙 刘思平 李骏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前,油藏工程研究对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孔隙压缩系数争议颇多,其根本问题是对岩石的表观体积、基质颗粒体积、孔隙体积的应力应变机理尚不清楚。文中在对Terzaghi和Skempton 2个经典有效应力原理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颗粒变形和颗粒... 目前,油藏工程研究对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孔隙压缩系数争议颇多,其根本问题是对岩石的表观体积、基质颗粒体积、孔隙体积的应力应变机理尚不清楚。文中在对Terzaghi和Skempton 2个经典有效应力原理深入分析基础上,综合考虑颗粒变形和颗粒间变形,采用2种方法系统地推导了多孔介质的3个体积随流体压力变化的关系,建立了精确计算孔隙压缩系数的新关系式,并进行了规律分析与实例验证。研究表明:孔隙体积变化与颗粒变形、颗粒间变形同时相关,且多数岩石颗粒间变形远大于颗粒变形;孔隙压缩系数远大于表观体积压缩系数,表观体积压缩系数又大于颗粒压缩系数;"高孔高压缩"逻辑规律适用于表观体积压缩系数,而孔隙压缩系数由于孔隙体积自身是分母,与孔隙度负相关;孔隙压缩系数新关系式与实验测试结果和Hall图版反映的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压缩系数 颗粒变形 颗粒间变形 应力敏感 Hall图版
下载PDF
基于Skempton有效应力原理的岩石压缩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小龙 刘月田 +2 位作者 关文龙 刘思平 李骏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3,43,共7页
基于适用于岩石的Skempton有效应力原理,系统地推导了岩石表观压缩系数、颗粒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数在3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关系式,得到一组岩石各压缩系数的定量计算式,并进行了实例论证。研究表明:恒总应力下的岩石表观压缩系数、孔... 基于适用于岩石的Skempton有效应力原理,系统地推导了岩石表观压缩系数、颗粒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数在3种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关系式,得到一组岩石各压缩系数的定量计算式,并进行了实例论证。研究表明:恒总应力下的岩石表观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数分别为恒流压下的岩石表观压缩系数、孔隙压缩系数与颗粒压缩系数之差,封闭条件下的岩石压缩系数关系式与Gassmann方程认识一致;在相同应力条件下,岩石的孔隙压缩系数远大于表观压缩系数,表观压缩系数又大于颗粒压缩系数,不同压缩系数之间差距可达2~3个数量级;新计算式基于岩石的应力应变原理,厘清了各压缩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简便,实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压缩系数 有效应力 应力条件 岩土工程
下载PDF
多功能皮特不动杆菌3K32菌株的发酵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鹏 车永梅 +5 位作者 李雅华 赵方贵 王耀斌 姚甲淋 刘月田 刘新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14-121,共8页
许多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等元素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通过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及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有效措施。3K32菌株是自烟草根际土壤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钾、解磷和固氮作用... 许多植物根际微生物能够将土壤中难溶的磷和钾等元素转化为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通过土壤微生物提高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是提高作物产量及减少化学肥料用量的有效措施。3K32菌株是自烟草根际土壤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钾、解磷和固氮作用的多功能菌株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为提高其增殖效率,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3K32菌株最优培养基含葡萄糖15 g·L^(-1)、胰蛋白胨14 g·L^(-1)、MgSO_(4)0.4 g·L^(-1)、K_(2)HPO_(4)2 g·L^(-1);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0.21℃、pH 8.05、转速140 r·min^(-1)、接种量4%、装瓶量20%。优化后3K32菌株生物量达到2.7×10^(9)CFU·mL^(-1),为优化前的2.27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菌株3K32 培养基优化 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油藏低盐度水驱作用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柴汝宽 刘月田 +2 位作者 何宇廷 王靖茹 樊平天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4,共8页
目前低盐度水驱研究主要集中于中高渗透、高黏土质量浓度的砂岩油藏,是否适用于致密砂岩油藏有待于深入研究。基于这种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岩心和原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驱替实验、润湿角测定实验、界面张力以及界面扩张流变... 目前低盐度水驱研究主要集中于中高渗透、高黏土质量浓度的砂岩油藏,是否适用于致密砂岩油藏有待于深入研究。基于这种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岩心和原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岩心驱替实验、润湿角测定实验、界面张力以及界面扩张流变测定实验开展致密砂岩油藏低盐度水驱作用规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低盐度水驱适用于致密砂岩油藏,调整注入水离子组成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以及油水相互作用,即可实现采收率的提高;其中,降低Ca^(2+)质量浓度或增加SO_(2)质量浓度可促进极性原油组分脱离岩石表面,增强岩石表面水湿性;与此同时,降低Ca^(2+)质量浓度或增加SO_(2)质量浓度可促进极性原油组分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降低界面张力并增强界面黏弹性;降低Ca^(2+)质量浓度或增加SO_(2)质量浓度对提高采收率有较好效果。研究成果为低盐度水驱在致密砂岩油藏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致密砂岩油藏 低盐度水驱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基于AHP-熵权法的低渗透油田油井增产优势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樊平天 刘月田 +2 位作者 李平 呼园平 李玉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60-61,共2页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对油井静态及动态指标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权重占比组合成综合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油井潜力进行量化评估,从而推荐具有调整潜力油井。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得到的油井潜力评价结论与油田生产实际...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AHP)—熵权法对油井静态及动态指标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权重占比组合成综合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油井潜力进行量化评估,从而推荐具有调整潜力油井。结果表明,根据该方法得到的油井潜力评价结论与油田生产实际相吻合,并为低渗透油田开发调整潜力分析提供了新的手段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油井潜力 指标体系 综合权重 量化评价
下载PDF
基于灰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产能预测 被引量:26
19
作者 宋宣毅 刘月田 +3 位作者 马晶 王俊强 孔祥明 任兴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4-140,共7页
针对常规的线性回归以及经验公式等油井初期产能预测方法应用范围有限、预测误差较大,并且难以表征初产在多因素影响下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产能预测方法。以某特低渗油田为例,从地质、开发和工程3个方面,... 针对常规的线性回归以及经验公式等油井初期产能预测方法应用范围有限、预测误差较大,并且难以表征初产在多因素影响下的非线性变化规律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产能预测方法。以某特低渗油田为例,从地质、开发和工程3个方面,选择了影响初期产能的10种因素,采用皮尔逊相关关系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使用随机森林方法确定了初期产能的主控因素,首次采用灰狼算法(GWO)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建立了油井初期产能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特低渗油田初期产能的主控因素为:压裂加砂量,射孔段厚度,初始含水饱和度,油层有效厚度和加砂强度;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网格寻优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相比,灰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初期产能预测模型精度高而且运算速度快。研究结果可为油井初期产能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灰狼算法 支持向量机 产能预测
下载PDF
基于流场适配性的水驱油藏开发系统评价模型
20
作者 裴雪皓 刘月田 +4 位作者 杨勇 李阳 张世明 曹小朋 卜亚辉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101,共10页
目前常用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多是对整个油藏开发历史的评价,难以及时反映当前时刻井网及注采压力系统与油藏状态的匹配程度。因此,针对水驱油藏地下流场演化本质,通过逻辑分析法筛选出含油饱和度与渗流速度作为流场评价参数,依据统... 目前常用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多是对整个油藏开发历史的评价,难以及时反映当前时刻井网及注采压力系统与油藏状态的匹配程度。因此,针对水驱油藏地下流场演化本质,通过逻辑分析法筛选出含油饱和度与渗流速度作为流场评价参数,依据统计学理论,建立了由相对适配系数、流饱差、绝对适配系数和均衡系数等4个指标构成的流场适配性评价模型。以典型注采单元和实际区块为例,进行流场适配性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均衡系数与实际日产油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流场适配性评价模型可有效预警开发系统与油藏状态配置失衡的发生,并直观反映区域内的不合理位置,指导注采调整,量化评价各类调整措施的有效性,为水驱油藏下步开发调整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适配性 水驱油藏 含油饱和度 渗流速度 流场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