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固有频率测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史智君 严隽陶 +4 位作者 杨斌堂 杨诣坤 孔亚敏 卢新刚 伍丹丹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721-726,共6页
目的:确定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固有频率,并观察不同状态下其固有频率是否一致,为康复治疗频率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麻醉组处以水合氯醛麻... 目的:确定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固有频率,并观察不同状态下其固有频率是否一致,为康复治疗频率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麻醉组处以水合氯醛麻醉;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造模后第7天通过振动仪器为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施加冲击振动激励,在振动响应检测模块测得的数据基础上,根据实时频谱观察、时频分析方法,确定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固有频率。结果:每个受试部位有两个规律性明显的峰值:(1)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第一峰值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在同一组别(相同状态)中其固有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2)空白组、模型组、麻醉组大鼠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第二峰值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臀大肌、小腿三头肌在同一组别(相同状态)中其固有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臀大肌、小腿三头肌的第一峰值为其固有频率(8.25、8.12 Hz);肌肉组织的固有频率是稳定的,同一肌肉组织的固有频率不会因其所处状态不同而发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频率 振动激励 机械振动疗法 神经损伤
下载PDF
一指禅推拿手法治疗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卢新刚 喻立炜 +5 位作者 苟海昕 安丙辰 陈敬贤 陆城华 孙书焰 朱鼎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6期535-538,共4页
目的采用一指禅推拿治疗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男性71例,女性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一指禅推拿,疗... 目的采用一指禅推拿治疗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6例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男性71例,女性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一指禅推拿,疗程4周。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愈合标准(main clinical recovery rate,MCRR)、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和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MCRR评分改善[(优6例,良34例,一般14例,差10例)vs(优3例,良12例,一般18例,差29例),P=0.000]。再生电位增多[(失神经电位6例,再生电位34例)vs(失神经电位32例,再生电位14例),P=0.001],运动电位中混合相增多[(混合相35例,单纯相16例,无力收缩13例)vs(混合相12例,单纯相29例,无力收缩21例),P=0.000]。MCV加快[腓总神经:(57.27±4.32)vs(49.58±4.05),P=0.037;胫神经:(48.36±3.56)vs(39.48±4.13),P=0.035],SCV加快[腓浅神经:(49.17±4.21)vs(41.43±4.00),P=0.047;腓深神经:(51.45±4.70)vs(40.27±4.58),P=0.043]。VAS评分降低[(1.56±0.50)vs(3.65±0.73),P=0.003]。结论一指禅推拿治疗能促进老年坐骨神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坐骨神经损伤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大鼠脑组织固有频率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新刚 尹露 +4 位作者 安云 伍丹丹 杨诣坤 杨斌堂 严隽陶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12期1560-1565,共6页
目的:确定正常及常见中枢神经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的固有频率,为经颅磁刺激、经颅声波刺激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频率选择及相关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坐骨神经损伤(SNI)模型组和脑缺血... 目的:确定正常及常见中枢神经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的固有频率,为经颅磁刺激、经颅声波刺激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频率选择及相关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坐骨神经损伤(SNI)模型组和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组,每组8只大鼠。SNI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MCAO模型组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两模型组造模7 d后,3组大鼠逐步小心地打开颅骨、硬脑膜,暴露大鼠脑部。频率源输出频率,激光传感实时频谱观察、时频分析方法,得出特性曲线,确定大鼠脑组织幅值B最大时出现的固有频率。结果:每组大鼠脑组织幅值最大时的固有频率峰值较为接近,正常组大鼠为(27.04±2.12)Hz,SNI模型组大鼠为(27.57±2.19)Hz,MCAO模型组大鼠为(26.44±2.27)Hz。SNI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CAO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CAO模型组与SNI模型组大鼠比较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组织的固有频率是相对稳定的,在SNI周围损伤刺激时,以及MCAO这一中枢损伤刺激时,脑组织的固有频率不会发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固有频率 神经损伤
下载PDF
A numerical study of the wintertime double-warm-tongue structure in the Huanghai(Yellow) Sea 被引量:3
4
作者 SHAN Feng QIAO Fangli +1 位作者 lu xingang XIA Changshu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15,共8页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show that during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warm tongues in the Huanghai Sea trough: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warm tongues. Numerica...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observations show that during wint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presents the structure of double warm tongues in the Huanghai Sea trough: the western and the eastern warm tongues. Numerical experiments based on POM a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this thermal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Huanghai Sea Warm Current (HSWC). The control experiment reproduces this phenomenon quite well, and comparing experiments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ind and tide. It is found that the western warm tongue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HSWC, which can be strengthened by wintertime southward wind. The eastern warm tongue develop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nti-clockwise circulation which is induced by the temperature front of the Huanghai Sea Cold Water Mass (HSCWM) in summer and autumn.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is circulation, the northward current carries warm water to the north, forming the eastern warm tongue, which remains till win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暖流 热结构 数值研究 冬天 海洋表面温度 双温 黄海冷水团 遥感观测
下载PDF
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卢新刚 苟海昕 +4 位作者 喻立炜 潘俊峰 徐小丽 安丙辰 朱鼎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9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8月,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104例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0.1±5.5)岁,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2组。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2016年11月—2018年8月,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104例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为(70.1±5.5)岁,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2组。观察组予骨痛贴膏治疗,治疗组予推拿手法辨证施治。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通过WOMAC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50步步行用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受试者WOMAC量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50步步行用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WOMAC评分比观察组低(P=0.000);VAS评分比观察组低(P=0.000);50步步行用时比观察组少(P=0.000)。结论与骨通贴膏相比,推拿手法能更有效促进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推拿 膝骨关节炎 疗效
下载PDF
应用步态分析评估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士传 卢新刚 +4 位作者 刘苗苗 王文昊 安丙辰 连宝领 吴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1年第4期868-870,共3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继发性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1]。KOA的发病与年龄、肥胖、创伤及遗传有关[2]。该病为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增...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由于膝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退行性改变以及继发性骨质增生,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和步态异常[1]。KOA的发病与年龄、肥胖、创伤及遗传有关[2]。该病为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随增龄而上升,女性更为多见,农村地区患病率高于城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膝骨关节炎 推拿 步态分析
下载PDF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与西妥昔单抗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陆新刚 鞠海星 +3 位作者 应杰儿 王刚 蔡奕波 李德川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18年第2期9-13,共5页
目的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与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有手术切除标本的74例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给予术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运用焦磷酸测序法对标本进行... 目的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pG岛甲基化表型(CIMP)与西妥昔单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有手术切除标本的74例KRAS/N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并给予术后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运用焦磷酸测序法对标本进行7个基因的甲基化检测,分析CIMP表型与西妥昔单抗疗效及生存的关系。结果7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中CIMP阳性21例,占28.4%。接受西妥昔单抗治疗的CIMP阳性组有效率与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5%和23.8%(P=0.00),均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的56.6%和75.5%(P=0.00)。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器官数目多少及CIMP状态与生存有显著关系,CIMP阳性组FFS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HR4.34,95%CI1.53~13.90,P=0.01),OS也明显低于CIMP阴性组(HR 4.60,95%CI2.12~19.35,P=0.01)。结论CIMP阳性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预后较差,可能无法从西妥昔单抗治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肿瘤 甲基化表型 西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