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力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设计及实施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燕 杨浩东 +2 位作者 吕庭 鲁明丽 胡松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2期68-72,共5页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开发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为建设目标,提出“MOOC+SPOC+翻转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给出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多元的教学设计方案,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教... 针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解决电气及自动化系统开发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为建设目标,提出“MOOC+SPOC+翻转课堂+实践”的教学模式,给出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创新、评价体系多元的教学设计方案,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教学资源。以基本斩波电路分析及应用教学单元为例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内容的创新和高阶,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自主研学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 以学生为中心 混合式教学 设计与实施
下载PDF
庞宇舟“毒病”学术思想
2
作者 唐秀松 赵心怡 +3 位作者 蓝绍航 吕挺 罗业浩 黄安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9期137-140,157,共5页
庞宇舟认为,“毒邪源于内外,分为无形有形”为“毒病”病因,“无形之毒易伤气血,有形之毒多损脏腑”为“毒病”病机,治疗上须遵循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四大原则,倡导“内去外引”施治。研发形成了壮药龙钻通痹颗粒、... 庞宇舟认为,“毒邪源于内外,分为无形有形”为“毒病”病因,“无形之毒易伤气血,有形之毒多损脏腑”为“毒病”病机,治疗上须遵循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四大原则,倡导“内去外引”施治。研发形成了壮药龙钻通痹颗粒、金草消毒颗粒及胃毒清等一系列内治解毒方药,以及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壮医药线点灸清毒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逐毒疗法等一系列外治解毒法,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病 壮医 学术思想 庞宇舟
下载PDF
社会保障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婷 刘卫镇 《华北金融》 2023年第9期52-63,共12页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11—2020年统计数据,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对其进行赋权和测度,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中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且这种...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11—2020年统计数据,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权法对其进行赋权和测度,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中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且这种促进作用没有“马太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越低的省份促进作用越强。机制分析表明,推动社会保障发展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径之一。本文的研究为各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完善社会保障并助力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
下载PDF
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intra-community tree species under topographically variable conditions
4
作者 lv ting ZHAO Rong +5 位作者 WANG Ning-jie XIE Lei FENG Yue-yao LI Yao DING Hui FANG Yan-mi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91-402,共12页
Grow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practices that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stand structure.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different fo... Growing public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practices that increase the complexity of stand structure.Understanding the ecological processes of different forest vegetation provide insights into community coexistence mechanisms.In this paper,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ree different communities,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deciduous broadleaf forest,and mixed needleleaf and broadleaf forest at Mt.Huangshan,China,were quantified with four structural parameters,the mingling index,the uniform angle index,the diameter dominance index and the crowdedness index.All trees with a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of more than 5 cm were measured.Our analyses highlighted that most trees in the three communities were extremely dense and slightly clumped,with a moderate size differentiation and high mixed structure.In mixed needleleaf and broadleaf forest,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ree species was better than the other two forests.Overall,spatial patterns in mixed needleleaf and broadleaf forest exhibited a strong stability-effect,that is,the stand had a suitable environment for the stable survival of the forest.With the increasing of elevation,the degree of the mingling index and the crowdedness index increased,however,there was no influence on the uniform angle index and the diameter dominance index.Further,at the same elevation,four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shady slope were larger than that of sunny slope.Then we fou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nd spatial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factors had important influence on forest structure.Our work contributes to the knowledge of population structure,and further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of Huangshan Mountain.In future studies,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limiting factors of commun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by combining species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tra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community Stand spatial structur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pographical factor Forest vegetation
原文传递
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IL-2、Hp-IgG抗体、hEGF及miR-129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5
作者 雷蕾 刘欣 +1 位作者 吕婷 史良玉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2期1265-1269,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白细胞介素-2(IL-2)、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及miR-129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胃...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白细胞介素-2(IL-2)、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及miR-129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胃癌患者50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检测血清PGⅠ、PGⅡ、IL-2、Hp-IgG抗体、hEGF和miR-129水平。结果: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miR-129水平分别为(70.55±19.42)μg·L^(-1)、(15.71±1.89)μg·L^(-1)和(1.02±0.20),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均高于胃癌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IL-2、Hp-IgG抗体阳性率及hEGF水平分别为(15.58±4.32)ng·mL^(-1)、62.50%和(1.49±0.61)ng·mL^(-1),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低于胃癌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Hp-IgG抗体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miR-129水平分别为(68.45±14.23)μg·L^(-1)、(14.68±4.03)μg·L^(-1)和(0.99±0.13),均低于Hp-IgG抗体阴性患者(P<0.05),而IL-2和hEGF水平分别为(16.20±2.24)ng·mL^(-1)和(1.61±0.37)ng·mL^(-1),均高于Hp-IgG抗体阴性患者(P<0.05)。萎缩性胃炎组OLGI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miR-129水平分别为(67.11±12.62)μg·L^(-1)、(14.20±3.10)μg·L^(-1)和(0.96±0.12),均低于Ⅰ~Ⅱ期患者(P<0.05);OLGIM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IL-2和hEGF水平分别为(15.90±2.12)ng·mL^(-1)和(1.65±0.34)ng·mL^(-1),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萎缩性胃炎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与hEGF水平呈负相关(r=-0.584和-0.640,P<0.05)。结论: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和miR-129水平均降低,IL-2、Hp-IgG抗体及hEGF水平均升高,且血清PGⅠ、PGⅡ水平与hEGF水平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蛋白酶原 白细胞介素-2 幽门螺旋杆菌 人表皮生长因子 miR-129
下载PDF
“十四五”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方案——以南京市为例
6
作者 吕婷 钱秀雯 +1 位作者 薛琼 金辉 《四川环境》 2023年第4期270-276,共7页
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的优化调整,是通过有效地整合环境监测资源,以更合理的点位布设,用最少的监测点位获得最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最大程度地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状况,更科学地指导环境管理工作。采用聚类分析与兼顾管理需求并行... 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的优化调整,是通过有效地整合环境监测资源,以更合理的点位布设,用最少的监测点位获得最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最大程度地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状况,更科学地指导环境管理工作。采用聚类分析与兼顾管理需求并行的方式进行,在已有监测数据的断面中,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点位进行优化、增设;选取南京市已有的例行监测点位共160个(包括“十三五”国省市考断面、重点流域、城市内河、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等),按照流域分为长江干流58个断面,秦淮河流域51个断面,滁河流域23个断面,水阳江和太湖流域28个断面进行优化调整。聚类分析完成后,可以从每一个类别中选取一个代表性监测断面组成新的优选断面系列,并结合点位优化前后的监测数据,对优化结果进行t检验和F-检验。经优化调整后,南京市四大水系河湖覆盖率明显提升,监测点位相较于“十三五”期间增加了35%;跨(区)界水体覆盖率也显著增加,为厘清各辖区水环境质量责任奠定了基础;重点区域、重点流域监控密度大幅增加,为强化流域环境管理提供了支撑。通过地表水生态环境监测网的优化调整,构建了南京市统一的水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更加全面、精准、有效地服务与支撑了“十四五”水生态环境管理,促进水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五 地表水监测网优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双高计划”绩效评价的内涵特征和实践路径
7
作者 吕婷 陈静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5-48,共4页
“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是指学校和政府部门对“双高”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评价工作要紧盯“引领”、强化“支撑”、推动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院校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绩效评价... “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是指学校和政府部门对“双高”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评价工作要紧盯“引领”、强化“支撑”、推动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院校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充分利用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平台,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和投入机制,为绩效评价工作夯实基础,保障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绩效评价 内涵 特征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基于TPB的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郑鹏 任淑华 +1 位作者 吕婷 王佩瑶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实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通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意愿正向影响其思政行为;环... 提升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是实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通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高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教师的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课程思政能力提升意愿正向影响其思政行为;环境因素正向影响教师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且影响力度最大;主观规范对教师的课程思政行为增加的正向作用不成立。因此,建议营造良好的课程思政环境,统筹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提升意愿的影响,重视有“逆反心理”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行为理论 高职教师 课程思政 能力提升
下载PDF
荒漠植物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种质资源收集及谱系遗传分化初探 被引量:9
9
作者 吕婷 刘玉萍 +3 位作者 周勇辉 刘涛 张晓宇 苏旭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33-740,共8页
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是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沙鞭属(Psammochloa)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荒漠特有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一种优质防风固沙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沙地。2013-2016年,本研究调... 沙鞭(Psammochloa villosa)是禾本科(Poaceae)、针茅族(Stipeae)、沙鞭属(Psammochloa)中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的荒漠特有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是一种优质防风固沙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沙地。2013-2016年,本研究调查了沙鞭野生种质资源在内蒙古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自然地理分布,并在群体水平上收集了凭证标本、DNA材料和成熟种子;同时,从采集材料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80个个体进行了nrITS序列的扩增和测序,结果发现沙鞭所有参试种群的nrITS序列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谱系遗传分支,即一个分支主要由生长于内蒙古高原东部的所测个体组成,另一个分支由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所测个体构成,这与依据外部形态特征和叶表皮微形态特征鉴分的结果相吻合。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些丰富的种质资源对今后研究和利用沙鞭的重要性和相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高原 沙鞭 荒漠植物 种质资源
下载PDF
保残重建与非保残解剖重建对“后交叉韧带愈合”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短期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敬滨 钱驿 +5 位作者 席蕊 贺忱 高奉 吕婷 果森 李国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99-904,共6页
目的:比较保残重建和非保残解剖重建两种方式治疗"后交叉韧带愈合"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附属体育医院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 目的:比较保残重建和非保残解剖重建两种方式治疗"后交叉韧带愈合"型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附属体育医院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手术的67名患者临床资料。其中保残重建组35例,术中保留ACL在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附着的残端,股骨止点选择解剖止点,胫骨止点选择解剖止点偏后位置进行单束重建;非保残解剖重建组32例,术中不保留附着于PCL的ACL残端,股骨胫骨骨道位置选择在解剖中心位置进行单束重建。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的KT2000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轴移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两组术后较术前KT2000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明显降低,轴移试验阴性率明显增加,IKDC评分、Lysholm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双膝前向松弛度差值、IKDC评分、Lysholm评分、轴移试验阴性率、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PCL愈合"型的ACL损伤患者,胫骨止点偏后位置保残重建和非保残ACL解剖重建均可取得良好的术后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愈合型 保残重建 解剖重建
原文传递
气象因子对乌鲁木齐市一次重污染天气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葛欢欢 武胜利 +3 位作者 吕婷 李京龙 夏诗书 夏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1-607,共7页
利用大气质量的观测资料和气象要素的数据,详细分析了2015年冬季乌鲁木齐市一次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因子和空气质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过程中,风速的变化趋势:减小—增大—减小(平均风速0.9~2.5 m·s^(-1));风向的转化趋势... 利用大气质量的观测资料和气象要素的数据,详细分析了2015年冬季乌鲁木齐市一次重污染天气的主要气象因子和空气质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过程中,风速的变化趋势:减小—增大—减小(平均风速0.9~2.5 m·s^(-1));风向的转化趋势:东南风—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湿度增大—减小—增大;大气混合层厚度的变化趋势:降低—升高—降低。同时,通过SPSS12.0分析了空气污染前后风速,湿度和PM_(2.5)质量浓度的相关性。PM_(2.5)质量浓度与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风速与PM_(2.5)质量浓度间通过了显著性水平为0.01的相关性检验。表明乌鲁木齐市的气象因子(风速)对当地大气污染影响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污染 影响 乌鲁木齐市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石墨烯粉末材料中19种痕量元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巍 吕婷 陶美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8-1322,共5页
石墨烯粉末材料样品采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混合液进行微波消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砷、钡、铋、钴、铬、铜、钾、镁、钼、镍、铅、锑、锡、钛、钒、锌、镉、镧、铈等19种痕量元素的含量。... 石墨烯粉末材料样品采用硝酸-氢氟酸-过氧化氢混合液进行微波消解,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砷、钡、铋、钴、铬、铜、钾、镁、钼、镍、铅、锑、锡、钛、钒、锌、镉、镧、铈等19种痕量元素的含量。以103 Rh和45Sc为内标,采用同位素克服质谱干扰。19种痕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在500μg·L^-1以内与其对应的发射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3.9μg·L^-1。加标回收率为82.2%~12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为2.6%~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石墨烯 痕量元素 微波消解
下载PDF
“三电”实验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伟 陈勇 +2 位作者 艾伟清 吕庭 徐惠钢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3期108-111,共4页
“三电”实验课程是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该文在分析了目前"三电”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基础上,以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三电”实验课程教学为例,从实验内容安排、实验过程管理、... “三电”实验课程是电气与自动化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该文在分析了目前"三电”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基础上,以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三电”实验课程教学为例,从实验内容安排、实验过程管理、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成绩评定方式等几方面开展教学探索与实践。采用难度递进式和整体-单元结构形式安排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自主实验项目。加强实验过程管理与考核,明确管理流程和考核内容。采用自主开放实验模式,增加自选实验项目。采用多方面综合评定方式,提升成绩评定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教学实践表明,开展教学改革后能显著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实验 难度递进式 实验课程 过程性考核
下载PDF
5G基站架构及部署策略 被引量:28
14
作者 吕婷 曹亘 +1 位作者 张涛 李轶群 《移动通信》 2018年第11期72-77,83,共7页
为了支持灵活的组网,适配多样化的应用场景,5G基站将存在多种设备形态。介绍了5G基站架构及设备形态,比较了CU/DU分离与合设这两种5G基带单元架构以及CPRI与eCPRI这两种5G射频单元架构,分析了5G基站部署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部署策略。
关键词 5G 基站架构 基带单元 射频单元 部署策略
下载PDF
中国联通5G基站设备架构及演进要求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亘 吕婷 +2 位作者 张涛 李福昌 冯毅 《邮电设计技术》 2019年第8期12-15,共4页
介绍了5G基站设备的分类方法和基站设备类型、基站设备产品硬件架构及设备中采用的关键器件。总结了5G基站设备中衡量不同类型设备能力差异的关键指标。为满足5G商用部署要求,5G基站设备需要综合考虑频谱、组网场景、设备成熟度等因素,... 介绍了5G基站设备的分类方法和基站设备类型、基站设备产品硬件架构及设备中采用的关键器件。总结了5G基站设备中衡量不同类型设备能力差异的关键指标。为满足5G商用部署要求,5G基站设备需要综合考虑频谱、组网场景、设备成熟度等因素,规划相关基站设备路标及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无线基站设备 基站设备架构及演进
下载PDF
基于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青藏高原特有属扇穗茅属物种的潜在分布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涛 刘玉萍 +6 位作者 吕婷 梁瑞芳 刘峰 马子兰 周勇辉 陈志 苏旭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50-1656,共7页
为研究扇穗茅属(Littledalea)在青藏高的分布区及影响其分布范围的因子,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扇穗茅属3个物种(寡穗茅(Littledalea przevalskyi),藏扇穗茅(Littledalea tibetica),扇穗茅(Littledalea racemosa))... 为研究扇穗茅属(Littledalea)在青藏高的分布区及影响其分布范围的因子,本研究通过野外采样,利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扇穗茅属3个物种(寡穗茅(Littledalea przevalskyi),藏扇穗茅(Littledalea tibetica),扇穗茅(Littledalea racemosa))地理分布格局及限制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扇穗茅(L.racemosa)潜在适生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四川西南部,分布面积最大(17.792万km2);藏扇穗茅(L.tibetica)适生区面积最小(9.019万km2),位于青海省南部、西藏自治区北部;寡穗茅(L.przevalskyi)分布于甘肃省西南部、青海省北部(15.783万km2)。当前生境环境气候影响扇穗茅属物种分布相对重要性较高的生态因子有7个,海拔(Altitude)因子影响最高。相比该属当前物种潜在分布,在未来2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50年和2100年、RCP4.5和RCP8.5),寡穗茅和扇穗茅适生区面积显著增加,特别是藏北高原那曲及玉树等地,而藏扇穗茅适生区整体缩小,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该属藏扇穗茅潜在分布的威胁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穗茅属 生态位模型 物种分布 潜在适生区
下载PDF
近58 a新疆巴州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明玉 武胜利 +2 位作者 任耀军 吕婷 李京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2-622,共11页
选取WMO推荐的15个极端气温指数,对1959-2016年新疆巴州地区7个气象站点观测的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等多种统计方法对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8 a来新疆巴州地区冷暖指数变化呈非对称性,暖指数呈... 选取WMO推荐的15个极端气温指数,对1959-2016年新疆巴州地区7个气象站点观测的日最高、最低气温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等多种统计方法对研究区极端气温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8 a来新疆巴州地区冷暖指数变化呈非对称性,暖指数呈不同程度的显著上升,冷指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TN90P年际变化率最大,为4.67 d·(10 a)-1。夜指数(TN10P、TN90P)和昼指数(TX10P、TX90P)变化率前者大于后者。冷指数在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后期发生突变,暖指数和GSL、WSDI突变时间一致为90年代中后期,冷指数对气候变化较敏感。发生频率:极端高温增加,极端低温降低;强度:增强;持续时间:作物生长期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巴音布鲁克增加显著,幅度最大[4.4 d·(10 a)-1]。TNx、TXx和GSL主周期均为28 a。高载荷指数:TEM-A(0.335),TN10P(-0.313)和TN90P(0.312),是影响该地区整体气温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温指数 时空变化 周期检测 巴州地区
下载PDF
基于SPSS的贵州中药饮片外源性污染现状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田海玉 孙佳 +3 位作者 吕婷 朱迪 薛维娜 兰燕宇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5-769,共5页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来源、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外源性污染现状,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污染情况。方法:研究收集了贵州省不同来源的中药饮片286批,对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二氧化硫、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 目的:调查贵州省不同来源、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外源性污染现状,综合分析本地区的污染情况。方法:研究收集了贵州省不同来源的中药饮片286批,对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二氧化硫、黄曲霉毒素B1、B2、G1、G2进行了测定,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因子分析法,通过SPSS 22.0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来源的中药饮片中,来源于药材集散市场的饮片外源性污染超标率较高;不同药用部位的中药饮片中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动物类>叶类>花类,根茎类和果仁类基本属于清洁级;通过对关键污染因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中药饮片中外源性综合污染影响权重依次为Cd、Pb>Hg、As>Cu>SO2,可见本地区的外源性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结论:该研究可为本地区药材种植、加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外源性污染物 污染现状
原文传递
荭草提取物对大鼠CYP450酶的抑制作用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婷 潘洁 +4 位作者 陆苑 孙佳 刘春花 李勇军 王永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62-164,169,共4页
[目的]考察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中6种亚型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从而预测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将荭草提取物分别与混合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氯唑沙宗/CYP2E... [目的]考察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中6种亚型酶的体外抑制作用,从而预测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将荭草提取物分别与混合探针底物(非那西丁/CYP1A2、氯唑沙宗/CYP2E1、右美沙芬/CYP2D4、奥美拉唑/CYP2C19、甲苯磺丁脲/CYP2C11、睾酮/CYP3A2)共同孵育,UPLC-MS/MS检测各探针底物的代谢物生成量,采用GraphPad v5.0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 50)。[结果]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中CYP1A2、CYP2E1、CYP2D4、CYP2C19、CYP2C11和CYP3A2的IC 50值在85.75~345.00μg/mL。[结论]在临床剂量下,荭草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CYP2C19、CYP2D4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有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荭草提取物 细胞色素P450酶 抑制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基于GIS的栖霞市苹果种植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程振龙 吴孟泉 +5 位作者 曾业隆 陆灯盛 曹利 吕婷 王学进 张炜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2-89,共8页
以苹果产区烟台栖霞市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空间插值等数学方法,从供水、热量、土壤和地形4个方面选取13项具体指标,对栖霞市苹果种植区的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且对苹果产区的布局提出了调整建议。结果表明:... 以苹果产区烟台栖霞市为研究区,在GIS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空间插值等数学方法,从供水、热量、土壤和地形4个方面选取13项具体指标,对栖霞市苹果种植区的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且对苹果产区的布局提出了调整建议。结果表明:(1)栖霞市苹果种植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的面积分别为166.70 km^2、295.59 km^2、936.00 km^2、607.84 km^2,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8.31%、14.73%、46.66%、30.30%;苹果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东南部、南部的河谷与河流冲积平原区域,不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山区地带;(2)利用层次分析法的组合权重分析可知,地表水源、土壤类型、果实期昼夜温差、海拔和坡度为影响该地区苹果种植适宜性的主要指标;(3)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对比发现,目前栖霞市苹果种植面积为391.20 km^2,而适生区面积为462.29 km^2,苹果适生区面积大于现有果园面积,苹果种植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白洋河下游平原以北的丘陵缓坡区域、清阳河冲积平原区适生性较高但并不是主要的苹果分布区,可以适当开发为新的苹果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霞市 GIS 苹果 土地适宜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