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侵袭性肺毛霉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双联抗真菌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乐可佳 吕晓丹 张庆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7期1303-1305,共3页
1例65岁女性诊断为侵袭性肺毛霉菌病,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后出现肾功能损伤,换用泊沙康唑口服液抗毛霉菌病治疗7个月。近期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影像学提示病灶周围炎症较前加重,病情进展。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结合患者病情,查阅文献... 1例65岁女性诊断为侵袭性肺毛霉菌病,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后出现肾功能损伤,换用泊沙康唑口服液抗毛霉菌病治疗7个月。近期出现咳嗽咳痰伴咯血,影像学提示病灶周围炎症较前加重,病情进展。临床药师参与治疗团队,结合患者病情,查阅文献,共同制定泊沙康唑联合卡泊芬净双联抗肺毛霉菌病的治疗方案。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病情稳定,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毛霉菌病 泊沙康唑 卡泊芬净
原文传递
PON1、CD39/ATP轴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波 吕晓丹 +4 位作者 周琴 林媛珍 李喆 刘达 吕立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8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探究对氧磷脂酶1(PON1)、CD39/三磷酸腺苷(ATP)轴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PP患者82例,根据90 d预后分为生存组(64例)与死亡组(18例),检测两组血浆PON1活性、CD39细胞比例、血清... 目的探究对氧磷脂酶1(PON1)、CD39/三磷酸腺苷(ATP)轴在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APP患者82例,根据90 d预后分为生存组(64例)与死亡组(18例),检测两组血浆PON1活性、CD39细胞比例、血清ATP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死亡组血浆PON1活性、血清ATP水平低于生存组,CD39细胞比例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ON1活性、血清ATP水平与中毒剂量(r=-0.698、-0.741)、中毒程度(r=-0.749、-0.725)呈负相关,CD39细胞比例与中毒剂量、中毒程度呈正相关(r=0.665、0.708,P<0.05);血浆PON1活性、CD39细胞比例、血清ATP水平是APP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血浆PON1活性、CD39细胞比例、血清ATP水平预测APP预后的AUC均>0.7,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20,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结论血浆PON1活性、CD39细胞比例、血清ATP可作为预测APP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百草枯中毒 对氧磷脂酶1 CD39/三磷酸腺苷轴
下载PDF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晓丹 孙晓红 +2 位作者 汪思顺 李玲 杨军红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方法:对2016年贵州省9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级疾控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情况(专兼职、学科、职称、年龄、学历)、职业病... 目的:了解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方法:对2016年贵州省99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各级疾控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情况(专兼职、学科、职称、年龄、学历)、职业病防治工作相关项目开展情况以及仪器设备情况。结果:此次问卷合格率为100%,省级疾控机构设立有专门的职业病防治所,而市级和县(区)级疾控机构中多为相关科室兼顾承担职业病防治工作;各级疾控机构兼职人员占总职业卫生工作人员的54.4%,县级疾控机构的兼职人员比例远远大于市级;各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主要以30~49岁为主(60.9%),县级机构50岁以下工作人员的构成比高于市级,市级疾控机构50岁以上工作人员的构成比高于县级(P<0.05);各级疾控机构主要为初级职称及以下工作人员(57.6%),市级疾控机构工作人员的中、高级职称比例高于县级(χ2=15.14,P<0.05);各级疾控机构职业卫生工作人员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下毕业生(57.5%),其次为本科毕业生(40.3%),县(区)级疾控机构专科及以下毕业生的比例高于市级,市级疾控机构的本科毕业生比例高于县(区)级(χ2=17.05,P<0.05);86家疾控机构中有64家疾控已开展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项目开展率为74.4%;设备齐全的疾控机构仅两家。结论:贵州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科室设置、人员和仪器设备的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应重点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业病防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职业病 科室设置 人员配置 问卷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下载PDF
激光止血刀匀光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晓丹 李勤 胡晓明 《生命科学仪器》 2017年第5期35-40,55,共7页
以激光高聚焦能力实现组织凝结和切割的激光手术刀,适用于可直接接触治疗目标的手术操作,但难以满足腔镜环境下血管凝结或切割在狭长区域上温度分布均匀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受侧发光光纤双光源匀光方式的启发,通过棱镜和镀膜的组合... 以激光高聚焦能力实现组织凝结和切割的激光手术刀,适用于可直接接触治疗目标的手术操作,但难以满足腔镜环境下血管凝结或切割在狭长区域上温度分布均匀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受侧发光光纤双光源匀光方式的启发,通过棱镜和镀膜的组合,设计了一种虚拟双光源光路,将单根光纤光束调整为侧向条形分布光源,该光源照射金属后利用光热转换进一步改善金属刀头表面温度的均匀性,实现腔镜环境下血管凝结或切割的温度可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光路设计可得到长约14~17mm宽2mm的条形分布光源,金属面的辐照度相对标准偏差约为40%~60%,当波长为980nm的8W激光器照射金属3s时,与组织接触面达到凝结所需温度,温度相对标准偏差为3.55%,验证了腔镜环境下激光热致止血刀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刀 匀光系统 双光源
下载PDF
铝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吕晓丹 刘斌 +2 位作者 刘岩 刘蔚 田华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7-486,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断重视,航海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装备轻量化的需求也日益突显。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航海装备的运载能力和速度,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海洋腐蚀环...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断重视,航海装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对装备轻量化的需求也日益突显。铝合金因其密度小、比强度高,作为结构材料使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航海装备的运载能力和速度,而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下,铝合金易受到多种类型腐蚀的破坏,表现出极为特殊的腐蚀行为规律,严重影响其使用。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对铝合金在不同海洋环境条件下的腐蚀类型、腐蚀行为规律、试验与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技术途径,并对此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海洋环境 腐蚀行为 实验方法 表征方法
下载PDF
基于Ceph集群的能耗管理策略研究
6
作者 彭丽苹 吕晓丹 蒋朝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6-72,134,共8页
数据中心能耗高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了一个集群能耗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eph集群的数据副本放置策略。该策略在考虑集群可用性和容错性的同时,采用了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相结合的存储方法,使... 数据中心能耗高是云计算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建立了一个集群能耗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eph集群的数据副本放置策略。该策略在考虑集群可用性和容错性的同时,采用了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相结合的存储方法,使得Ceph集群在满足用户SLA需求和保证集群性能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原始Ceph集群相比,该数据副本放置策略在保证集群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得数据中心耗电量降低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ph集群 能耗模型 数据放置策略 能耗管理
下载PDF
有机化学教学中对思政元素的挖掘探索--以醛酮一章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袁碧贞 吕晓丹 +3 位作者 安静 肖研 李静 林海波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专业课程既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很多思政元素是隐含的,是深层次的,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挖掘。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有机化学专业课程中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途... 专业课程既传授专业知识,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但很多思政元素是隐含的,是深层次的,需要我们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挖掘。本文通过探讨如何在有机化学专业课程中开展和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探索实施课程思政的途径。以醛酮一章为例,挖掘隐藏在其中的课程思政点。通过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旨在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个人品质、专业素养和价值方向正确的有机化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思政元素 醛酮
下载PDF
供给侧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许琼艺 吕晓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40-42,83,118,共5页
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脱贫攻坚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供给主体上存在资金供不应求、社会力量缺乏、无偿资助比例偏高的问题;在供给路径上存在贫困生识别不精准、资助工作理念陈旧、育人形式单... 高校学生资助是国家脱贫攻坚和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侧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在供给主体上存在资金供不应求、社会力量缺乏、无偿资助比例偏高的问题;在供给路径上存在贫困生识别不精准、资助工作理念陈旧、育人形式单一的问题;在供给机制上存在工作机制、法制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理论指导下,通过加强主体建设,提高资助供给质量;创新供给方式,强化优质资助供给;完善供给机制,保障供给长效运行,推进高校资助工作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高校 资助育人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模式初探
9
作者 黎琴 吕晓丹 吴蕴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74-77,共4页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越来越多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日渐丰富,手段更加多样,影响不断扩大,效果显著提高,教育范围和深度也不断拓展。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微媒体非常活跃,大学生频繁地使用各种各...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和越来越多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日渐丰富,手段更加多样,影响不断扩大,效果显著提高,教育范围和深度也不断拓展。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微媒体非常活跃,大学生频繁地使用各种各样的微媒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以微媒体为基础,开展“微教育”,利用微博、微信、QQ、微课、微视频、微电影、微小说等多种载体,充分发挥它们快捷、共享、交互、实时的特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全覆盖、全融入、全渗透,以“微”见大,不断在理想、信念、道德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教育
下载PDF
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反思
10
作者 吕晓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5-47,92,120,共5页
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辅导员职业化程度不高,存在着职业理想缺乏、专业素养不高、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交流合作平台等诸多问题。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分享和合作的原则,为达成某一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团体和组织。... 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辅导员职业化程度不高,存在着职业理想缺乏、专业素养不高、培训体系不完善、缺乏交流合作平台等诸多问题。学习共同体是基于分享和合作的原则,为达成某一共同目标而成立的团体和组织。通过构建辅导员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新建本科高校辅导员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时应注意平台建设多样化、成员组建差异化、结构设置针对化及机制保障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新建本科高校 辅导员 职业化
下载PDF
Neuromorphi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nTENS)induces efficient tactile-related cortical networks in forearm amputees
11
作者 LIU YaFei LI Bo +8 位作者 XI PengCheng lv xiaodan ZHANG Lin LIU ZhiQiang HUANG Qiang TANG RongYu HE JiPing CHEN LuYao LANG YiRan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451-1460,共10页
Conventional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cTENS),which uses a modulated square waveform as stimuli,has been generally used in testing and eliciting artificial tactile perception in forearm amputees.Howe... Conventional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cTENS),which uses a modulated square waveform as stimuli,has been generally used in testing and eliciting artificial tactile perception in forearm amputees.However,a novel neuromorphic TENS(nTENS)model based on neural signals has been largely ignored.In this study,we further explore the effect of nTENS patterns to elicit tactile perception in forearm amputees.Four forearm amputees were recruited to test discriminate tactile perception elicited by different TENS patterns with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recording at the following four stimulated sites:the index finger and the little finger on both phantom and real sides.Finally,we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cortical networks in six frequency bands at different stimulated sites between forearm amputees and able-bodied subjects.Behavior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n TENS patterns required a lower electric charge at each stimulated site than cTENS patterns.And forearm amputees required a higher intensity in each TENS pattern than able-bodied subjects.Moreover,amputees showed a lower clustering coefficient(aCP),global efficiency(aEG),local efficiency(aEL),and a longer path length(aLP)than able-bodied subjects in all six frequency bands when stimulation was accessed.Specifically,the SMU pattern showed a higher functional network efficiency in real fingers than at phantom sites in theta,alpha,and high gamma bands.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 TENS patterns in eliciting tactile perception among forearm amputees,which provided insights into evaluating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tacti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forearm amputees and building tactile perceptual systems for sensory rehabil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ENS EEG cortical functional network tactile perception forearm amputees
原文传递
连续监测降钙素原对细菌性肺炎患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
12
作者 程利恒 汪文娟 +5 位作者 吴雪芬 吴杰敏 洪莉敏 吕晓丹 王欢 潘晓敏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736-1739,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BP)患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12月婺源县人民医院和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B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探讨连续监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细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BP)患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5月—2021年12月婺源县人民医院和婺源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0例BP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参考临床指导标准对患儿进行经验性的抗菌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制定指导抗菌药物使用的PCT临界值范围,依据患儿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使用方案。比较两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疗效、住院情况、血清指标(WBC、CRP、SA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例数、双联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气管插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CRP、SA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连续监测PCT水平在BP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面具有积极意义,能有效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缩短治疗时间并减少患儿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同时也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抗 儿童 血清降钙素原 抗菌药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