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甲 朱光耀 +1 位作者 沈罡 王波定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65例DA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颅内压监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ICU入... 目的探讨脑室型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本院65例DAI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颅内压监测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预后。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颅内压监测组甘露醇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甘露醇使用量更少,气管切开率、肺部感染率更低(P<0.05),长期随访GOS评分预后良好(4〜5分)患者较多(P<0.05),预后不良(1~3分)患者更少(P<0.05),而两组再出血、颅内感染、30 d内死亡率、慢性脑积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DAI患者实施脑室型颅内压监测,能够调整脑脊液引流量,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降低颅内压,精准指导甘露醇使用,有利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决策,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不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室型颅内压监测 脑水肿 预后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脓毒症:两类药物间高水平药代和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坚 Olajide EOlaleye +11 位作者 余玄 贾伟伟 杨军令 吕闯 刘松桥 于晶晶 段小娜 王亚亚 董凯 贺容容 程晨 李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4期361-363,共3页
联合用药既需要药物间药效协同互补,也需要药物间能够“药代和谐”(pharmacokinetic compatibility,PKC;不发生会影响药物有效性或安全性的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当今世界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一同使用既大量存在,又充满争议。一方面,... 联合用药既需要药物间药效协同互补,也需要药物间能够“药代和谐”(pharmacokinetic compatibility,PKC;不发生会影响药物有效性或安全性的药代性质药物相互作用)。当今世界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一同使用既大量存在,又充满争议。一方面,服用葡萄柚汁、圣约翰草制剂等能严重干扰同时进行的化药治疗,这使人们对天然产物制品与化药合用充满戒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严格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证明,中药联合化药能更好地应对多因素疾病。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机体反应失调所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治疗 天然产物 联合用药 注射液
下载PDF
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1
3
作者 CHEN SY ZHANG HP +1 位作者 li j 陈三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3-1403,共1页
【据Hepatology 2021年2月报道】题: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Chen SY等)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作... 【据Hepatology 2021年2月报道】题:三结构域蛋白27通过降解转化生长因β活化激酶1结合蛋白2/3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作者Chen SY等)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肝移植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等过程。作为调控多种细胞炎症和凋亡的关键介质,三结构域蛋白27(TRIM27)在肝IR损伤中的作用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功能障碍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移植术后 结合蛋白 细胞炎症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降解转化
下载PDF
2001~2011年中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China PEACE):一项基于医院数据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li j li X +1 位作者 Wang Q 李汭傧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11期1212-1212,共1页
背景:尽管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十分危险,但是过去10年中国并没有国家级有代表性的研究来描述其临床特征、处理方案以及结局。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数据 中国 临床特征 国家级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Fracture Toughness Lanthanum Zirconate 被引量:7
5
作者 li j DAI H +2 位作者 li Q ZHONG X H CAO X Q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56,62,共7页
La2Zr2O7 (LZ) is a promising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material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Th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microhardness of nanocrystalline LZ (n-LZ), microcrystalline LZ (m-LZ) and LZ-5mol%... La2Zr2O7 (LZ) is a promising thermal barrier coating material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The fracture toughness and microhardness of nanocrystalline LZ (n-LZ), microcrystalline LZ (m-LZ) and LZ-5mol%8YSZ (LZ-5-8YSZ) composite (8YSZ for zirconia stabilized by 8 mol% ytrria) were studied. The n-LZ had a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9.6±0.4)×10 -6 K -1 (200~1000℃) and fracture toughness of (1.98±0.07) MPa·m 1/2 which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LZ ( (9.1±0.4)×10 -6 K -1 and (1.40±0.23) MPa·m 1/2,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nanofication was an efficient way to increase the toughness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LZ. The composite LZ-5-8YSZ had a higher fracture toughness ((1.88±0.30) MPa·m 1/2) than LZ, which was close to that of 8YSZ densified by superhigh pressure (S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AMICS NANOSTRUCTURE fracture toughness thermal expansion
下载PDF
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思奇 蒋炜 +2 位作者 WANG SQ SHEN Y li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60-1560,共1页
[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1年5月报道]题: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作者Wang SQ等)已有研究证实,恩替卡韦在抗HBV过程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在HBV相关肝病进程... [据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2021年5月报道]题:恩替卡韦诱导的干扰素λ1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Ⅱ型固有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作者Wang SQ等)已有研究证实,恩替卡韦在抗HBV过程中发挥着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在HBV相关肝病进程中,恩替卡韦对非自然杀伤固有淋巴细胞(non-NK ILCs)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干扰素λ 恩替卡韦 Ⅱ型固有淋巴细胞 抗HBV 免疫调节作用 抑制作用
下载PDF
TiAlN/Ta多层膜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取得新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Shang H F li j Shao T M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1-141,共1页
TiAlN薄膜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强及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涂层刀具中。钽(Ta)是一种硬度高、韧性好、熔点高的过渡金属元素,经常用于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将Ta与TiAlN制成多层膜,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TiAlN薄膜具有硬度高、附着力强及热稳定性好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用于涂层刀具中。钽(Ta)是一种硬度高、韧性好、熔点高的过渡金属元素,经常用于提高合金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将Ta与TiAlN制成多层膜,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设计并制备了TiAlN/Ta多层膜,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多层膜 TIALN薄膜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抗高温氧化性能 国家重点实验室 过渡金属元素
下载PDF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被引量:1
8
作者 Nation RL Velkov T +1 位作者 li j 盛滋科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6-486,共1页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在体外抗菌活性难分伯仲,但临床上这两种药的静脉制剂的组成不同。多黏菌素B以其活性体(硫酸盐)直接给药,而多黏菌素 E以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甲磺酸盐)给药,即甲磺酸多黏菌素 E(CMS)。CMS须在体内转换成...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在体外抗菌活性难分伯仲,但临床上这两种药的静脉制剂的组成不同。多黏菌素B以其活性体(硫酸盐)直接给药,而多黏菌素 E以一种无活性的前体药(甲磺酸盐)给药,即甲磺酸多黏菌素 E(CMS)。CMS须在体内转换成多黏菌素 E才能发挥抗菌作用,但这个过程缓慢且转换不完全。本文总结了CMS/多黏菌素 E和多黏菌素B静脉制剂的主要不同点,如静脉制剂组份、在体内的分布和清除途径等,并着重比较两种形式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总的来说,多黏菌素B比CM S/多黏菌素E有更好的临床药理特性,如前者可快速达到并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且受肾功能影响相对较小。建议同时有多黏菌素 E和多黏菌素B静脉制剂的国家如美国、巴西、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开展前瞻性研究比较两者在不同患者及不同种类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医师在使用两种多黏菌素类时应考虑两者的优劣而加以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多黏菌素E 体外抗菌活性 静脉制剂 临床用药 直接给药 甲磺酸盐 CMS
下载PDF
1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中国分离株NSP2、ORF5、ORF7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li j 吴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3-203,共1页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进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跟踪调查中,从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上海、浙江和广西8个省收集到的病料中分离到1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分别扩增、克隆及用RT-PCR检测这11株猪繁... 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中国进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跟踪调查中,从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上海、浙江和广西8个省收集到的病料中分离到1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分离株,分别扩增、克隆及用RT-PCR检测这1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株的NSP2、ORF5和ORF7基因的全序列,然后与其他分离株的已登录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的基因分型均属于美国株,但是与JXA1同源性很高,高致病性毒株为中国所特有。11株分离株均在NSP2基因含有90个核苷酸的缺失,这表明2008年流行的PRRSV为该基因缺失分离株。在这11株分离株的ORF5和ORF7基因的特定区域发现更多一致的突变,如GP5的信号肽和跨膜区及N蛋白的Pat7修饰区。这些突变是否影响PRRSV的核定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序列分析 中国分离株
下载PDF
SALL4:一种新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诊断标记物
10
作者 Cao D li j +1 位作者 GUO C C,et al.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1,共1页
关键词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 诊断标记物 GLYPICAN-3 临床生物学行为 干细胞标记物 治疗方法 判断预后 OCT4
下载PDF
野生型IDH2有助于EB病毒依赖的代谢改变和肿瘤发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泽亮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8-198,共1页
目的:EB病毒(EBV)是一种公认的致癌病毒,可通过靶向重要的代谢酶或调节剂,诱导宿主细胞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型异枸橼酸脱氢酶2(IDH2)在EBV编码潜伏膜蛋白1(LMP1)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感染风险 口腔诊疗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防控 口腔颌面部外伤 急诊处置 牙拔除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侏罗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12
作者 李建国 饶馨 +4 位作者 牟林 崔肖辉 李鑫 罗辉 刘培学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1243,共33页
侏罗纪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阶段,它结束了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即将迎来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新特提斯的消减.地层时代是地质历史重建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地层学、古生物新发现和新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梳理,为青藏高原侏罗... 侏罗纪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阶段,它结束了古特提斯构造演化,即将迎来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新特提斯的消减.地层时代是地质历史重建的基础.本文对近年来所取得的一些地层学、古生物新发现和新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梳理,为青藏高原侏罗系建立了一个新的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和时代框架.该框架包括巴颜喀拉、羌塘、拉萨-冈底斯和藏南喜马拉雅四个分区.其中,综合生物地层框架得到了很大的补充和细化,包括了一系列在青藏高原侏罗系中常见并在国际侏罗系划分对比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化石门类,如海相的菊石、双壳、腕足、放射虫、有孔虫和沟鞭藻以及陆相的孢子花粉和轮藻等.通过菊石标准分子或特征属种,建立了该生物地层框架与国际地层委员会2020年侏罗纪地质年表(GTS 2020)的标准分带的对比.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青藏高原主要区块间侏罗系的横向对比.生物群对比揭示,侏罗纪时拉萨-冈底斯区与羌塘区的关系比与藏南喜马拉雅更紧密,它们总体属于东特提斯洋北缘海区同一个特征相似的生物地理区系,不太支持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特提斯是弧后小盆地的观点.综合地层、生物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在晚三叠世开始张裂,可能在早侏罗世晚期已有初始洋壳增生形成;中侏罗世晚期班公湖-怒江洋发展至顶峰,随后开始收缩,羌塘地块向南俯冲与拉萨-冈底斯地块发生碰撞和拼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年代地层 特提斯 雅鲁藏布缝合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原文传递
Diagnostic value of amino acid consumption test on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13
作者 Lei ZM li DY +4 位作者 li j Wang Q He K Zheng SL Gan Y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90-292,共3页
INTRODUCTIONAmino acid consumption test (AACT) has a high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evaluating exocrinepancreatic insufficiency,but its diagnostic valueto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in Chinese hasnot been w... INTRODUCTIONAmino acid consumption test (AACT) has a high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evaluating exocrinepancreatic insufficiency,but its diagnostic valueto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in Chinese hasnot been well understood.In this study,the oralreagent stimulating pancreatic secretion (O-AACT)was used instead of cerulein(I-AACT) for amidoacid consumption test and the dignostic efficiency ofO-AACT w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I-AACTon the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 in Chin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diagnosis AMINOACID CONSUMPTION TEST CERULEIN CHOLELITHIASIS
下载PDF
俯冲板块形成的金属熔体造成了核幔边界的超低速区
14
作者 liu j li j +2 位作者 Hrubiak R Smith j S 夏群科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04,共1页
三十年前地震学家们发现核幔边界之上存在分布不均的超低速区(ultralow velocity zones,简为ULVZs),通常和大低速省(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s,简为LLSVPs)紧密相连。虽然认识其成因对于理解核幔边界的热和化学状态乃至... 三十年前地震学家们发现核幔边界之上存在分布不均的超低速区(ultralow velocity zones,简为ULVZs),通常和大低速省(large low shear velocity provinces,简为LLSVPs)紧密相连。虽然认识其成因对于理解核幔边界的热和化学状态乃至于深部地球的演化历史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尚未有定论。硅酸盐熔体常被用来解释ULVZs的成因,但是ULVZs的不均一分布特征以及其密度异常与硅酸盐熔体的存在不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幔边界 俯冲板块 金属熔体 地震学家 演化历史 化学状态 超低速 下地幔 卡内基 熔融曲线
下载PDF
BMC Family Practice论文摘要汇编——大城市和乡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进行AF-SMART心房颤动筛查项目的实施效果评估
15
作者 ORCHARD j li j +1 位作者 GALLAGHER R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79-979,共1页
背景国际指南建议对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心房颤动筛查。本研究组于2016年11月—2019年6月在16个大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了机会性心房颤动筛查以进行心房颤动筛查、管理和指南推荐治疗研究(AF-SMART)。在这些研究中试用了定制的电子健康工... 背景国际指南建议对6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心房颤动筛查。本研究组于2016年11月—2019年6月在16个大城市和农村地区进行了机会性心房颤动筛查以进行心房颤动筛查、管理和指南推荐治疗研究(AF-SMART)。在这些研究中试用了定制的电子健康工具支持各个阶段的心房颤动筛查。方法对AF-SMART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需要扩大筛查人口比例。项目实施的最初理论是基于本研究组以前的研究结果、政策文件和其他相关筛查研究。在本研究中,本研究组对所选诊所的全科医生、护士和管理者进行了45场半结构式访谈。通过访谈收集了观察数据和定量数据,并进行分析和阐释以完善AF-SMART项目理论。结果全科医生和护士均喜欢使用这些电子健康工具,尽管有时候出现了技术性问题会使筛查过程中断。但是筛查耗时较久,因此筛查系统需要改进变得更加有效。由资深全科医生尤其是来自护理团队的资深全科医生领导的筛查小组的筛查范围更大。定期反馈筛查数据有助于提高筛查质量和激励筛查的进行。在分级诊疗过程中,筛查效果较好的以护士为主导的小组需要对筛查结果异常的人群制定明确的随访方案。参与实施AF-SMART项目能获得更多益处,比如增加对心房颤动的了解、更多了解心血管疾病预防范畴等。在诊所能有效安排职员工作时间的情况下,对目标人群进行短期集中筛查(工作模式类似在短期内集中接种流感疫苗)能获得较好的效果。结论当筛查小组由资深全科医生领导,有为异常筛查结果人群制定的随访方案并且筛查人群可定期向医务人员反馈随访数据的情况下,心房颤动筛查能够比较成功的实施。而这些与筛查成功相关的因素和激励机制、领导权、护士授权和有效的筛查系统相关。这些因素和机制有助于长期提高心房颤动筛查和治疗比例,被指南推荐为预防心房颤动相关脑卒中的关键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基层医疗机构 电子健康 国际指南 分级诊疗 筛查结果 心房颤动 定量数据
下载PDF
Paeoniflorin reduces cardiotoxicity of aconitine in H9c2 cells
16
作者 li j ZHANG SH +2 位作者 HE D WANG jF li jQ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89-689,共1页
OBJECTIVE Aconitine(ACO)a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in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family Ranunlaceae),has highly toxicity in heart and the mechanisms are not clear yet.Paeoniflorin(PF),the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 OBJECTIVE Aconitine(ACO)as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in 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eaux(family Ranunlaceae),has highly toxicity in heart and the mechanisms are not clear yet.Paeoniflorin(PF),the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 in Herbaceous peony,can protect heart hurt by antioxidant,vasodilator effect and other effects.In this study,we focused on investigating the mechanism of PF reducing the cardiotoxicity of ACO.METHODS We chose H9c2 cells as experimental subject.MTT,Western blotting and real-time PCR were used to measure cell proliferation,apoptosis,ion channels and oxidative stress.RESULTS Cell proliferation in ACO+PF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ACO group;the ratio with Bcl-2 and Bax and the level of p53 were upregulated by PF,while the level of caspase-3 was lightly reduced.The expression of SCN5A mRNA significantly was increased in ACO+PF group,while the expres⁃sion of RyR2 and Cx43 mRNA was dropped.Compared with ACO group,extracellular LDH and intracellular MDA were highly decreased,while intracellular SOD was regulated.CONCLUSION Cardiotoxicity of ACO in H9c2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P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ontine PAEONIFLORIN CARDIOTOXICITY H9c2 cell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接触和生长因子信号传导的正反馈回路对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调节
17
作者 li j Khankan RR +7 位作者 Caneda C Godoy MI Haney MS Krawczyk MC Bassik MC Sloan SA Zhang Y 杜一星(编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星形胶质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未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会发生形态、分子、细胞和功能的变化以至成熟。尽管已经广泛研究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他主要细胞类型(如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成熟过程... 星形胶质细胞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在大脑发育过程中,未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会发生形态、分子、细胞和功能的变化以至成熟。尽管已经广泛研究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中其他主要细胞类型(如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成熟过程的机制,但对于控制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知之甚少。本研究确定了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分子标志物,并建立了研究星形胶质细胞成熟机制的离体检验方法。离体条件下,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表现出与在体星形胶质细胞相似的分子变化及类似的多种分子亚型。使用该系统,我们发现星形胶质细胞之间的接触强烈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成熟。此外,来自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或内皮细胞的分泌信号影响星形胶质细胞的一小部分基因,但不会持续改变星形胶质细胞的成熟。为了确定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分子机制,我们用影响肿瘤相关基因功能的分子处理了成熟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我们发现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的正反馈回路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成熟。此外,HBEGF、EGFR和肿瘤蛋白53(TP53)影响一些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对纤毛发育,昼夜节律和突触功能至关重要。这些结果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成熟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理解胶质母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细胞间相互作用 生长因子 成熟
下载PDF
Proview 眼压监测仪、Goldmann压平眼压计及TonoPen眼压计的临床比较
18
作者 汪玲 li j +1 位作者 Herndon L.W Asrani S.G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5年第1期26-27,共2页
Objective:To compare intraocular p ressure(IOP)values obtained by patients using the new Pr oview eye pressure monitor(Bausch &Lomb,Rochester,NY)with those measured with the Goldmann tonomete r and the TonoPen(Men... Objective:To compare intraocular p ressure(IOP)values obtained by patients using the new Pr oview eye pressure monitor(Bausch &Lomb,Rochester,NY)with those measured with the Goldmann tonomete r and the TonoPen(Mentor,Norwell,Mass).Methods:Eighty-six patients(a total of 171eyes)-with a diagnosis of glaucoma or glaucoma suspect successfully comp leted the study.The IOP was measured by 3methods in the fo llowing order:Goldmann tonometer,TonoPen,and Pr oview eye pressure monitor.The central corneal thickn ess was measured by an ultrasonic pachymeter.Separate ly for each eye,the differences in mean IOP values betwe en measurement methods were assessed with paired te sts and also in mul-tivariate models that tested the dep endence of IOP differ-ence on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R esul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in the mean IOPs measured by the 3different methods(Goldmann vs Proview,Goldmann vs TonoPen,and TonoPen vs Proview)for both eyes,and the difference was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OP measured by Goldmann and Pr oview were sim-ilar in all categories of patient-re ported ease of using the Proview.Conclusions:The IOPs obta ined with the Proview eye pressure monitor are sig 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measured with Goldmann tonome ter and the TonoPen,and variations of the centr al corneal thickness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difference.Intraclass correlations of IOP values obtained with the Goldm ann and the Proview or TonoPen and Proview are not strong.On the other hand,as expected,measurements with Goldmann and TonoPen agreed fairly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平眼压计 GOLDMANN Proview TonoPen 监测仪 眼压值 中央角膜厚度 角膜中央厚度 超声厚度计 有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云微物理参数化的改进及其对川藏铁路沿线降水的模拟优势
19
作者 徐晓齐 衡志炜 +6 位作者 李跃清 王顺久 李建 王元 陈景华 张佩文 陆春松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4-891,共18页
川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而降水是诱发这些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该区域降水的准确模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改进了西南区域业务预报模式云微物理方案中不确定性较大的物理过程,包括云滴活化、... 川藏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而降水是诱发这些灾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该区域降水的准确模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改进了西南区域业务预报模式云微物理方案中不确定性较大的物理过程,包括云滴活化、云水自动转化、云雨碰并和混合蒸发过程.原方案中,不同大小的云水含量对应着相同的云滴浓度,与实际不符,造成云滴尺度过大,相关物理过程速率(比如云水自动转化率)过快,导致降水高估.新方案克服了云滴尺度过大的问题,云水自动转化和云雨碰并过程均与随机收集方程更为接近,云滴蒸发机制更符合云中实际物理过程.基于新旧方案,模拟了川藏铁路沿线2021年汛期的多次降水过程,利用地面观测和卫星反演资料,评估了模拟结果.新方案对云物理量的模拟变得更为合理,使原方案对液水路径和液滴半径的模拟偏差从2倍减少到1倍以内,并显著缓解了原方案对降水强度和范围的高估情况,降水的平均均方根误差减小22%.本文所得结果能够为提高模式在该区域预报降水和灾害防控能力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云微物理 降水 模式改进
原文传递
西秦岭造山带早白垩世金成矿事件:来自马鞍桥金矿床榍石U-Pb定年的证据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重果 李建威 +9 位作者 Daniel jKONTAK 靳晓野 吴亚飞 胡浩 俎波 玉雪玲 赵少瑞 杜世广 朱云龙 陶欢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0-318,共19页
西秦岭造山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已探明金矿床数十个,黄金储量超过2000t.该造山带内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250~195Ma之间,矿床成因与秦岭造山带三叠纪造山作用有关.文章报道西秦岭造山带北缘马鞍桥金矿床的热液榍石U-Pb年龄,揭示... 西秦岭造山带是中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已探明金矿床数十个,黄金储量超过2000t.该造山带内大多数金矿床形成于250~195Ma之间,矿床成因与秦岭造山带三叠纪造山作用有关.文章报道西秦岭造山带北缘马鞍桥金矿床的热液榍石U-Pb年龄,揭示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可能是不同构造体制下成矿作用的产物.马鞍桥金矿床赋存于上奥陶统-下志留统罗汉寺群低绿片岩相变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受马鞍桥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化由石英-黄铁矿-磁黄铁矿脉和蚀变围岩中的浸染状硫化物(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组成,二者皆被晚阶段的钾长石-方解石-绿泥石±黄铁矿脉穿插.热液榍石广泛发育于浸染状硫化物矿石和晚阶段的钾长石-方解石-绿泥石±黄铁矿脉中,为通过榍石U-Pb定年限定成矿作用时间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三个浸染状硫化物矿石样品中榍石的Th和U平均含量分别为27.46和39.31ppm(1ppm=1μg g^(-1)),在Tera-Wasserburg图解中给出的下交点年龄介于(121.1±3.1)~(120.7±3.5)Ma(2σ).另外三个晚阶段钾长石-方解石-绿泥石脉样品中的榍石具有较低的Th和U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74和16.21ppm),在Tera-Wasserburg图解中的下交点年龄为(120.8±3.2)~(120.3±5.8)Ma(2σ).榍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马鞍桥金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与西秦岭造山带其他大多数金矿床的成矿时间截然不同,而与华北克拉通南缘大规模金成矿作用的时间一致,可能受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及相关地质过程的控制.晚中生代时期的华北克拉通破坏在北秦岭地体和西秦岭造山带北缘诱发强烈的岩浆活动,进而使西秦岭北缘古生界和新元古界沉积岩系发生进变质作用和脱挥发分,形成的含金热液沿商丹缝合带及其次级断裂构造运移上升至马鞍桥韧性剪切带中沉淀成矿.早白垩世马鞍桥金矿床的厘定表明,北秦岭地体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及构造活化地区是寻找晚中生代金矿床的有利区域.此外,文章研究结果表明榍石U-Pb定年可为显生宙造山带赋存于变质沉积岩中的造山型金矿床提供可靠的成矿年代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榍石U-Pb定年 早白垩世 造山型金矿床 马鞍桥 西秦岭造山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