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49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IKE & SWMM的南昌市内涝分析及LID改造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文斌 江竹青 +4 位作者 袁翼 翟萌萌 李宁 高佳玉 李家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1,171,共6页
老城区内涝问题已成为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以南昌市凤凰洲片区为例,建立MIKE FLOOD模型分析内涝风险及其成因,基于分析结果,利用SWMM模型进行LID布置及优化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其综合效益,最终得到成本—效益最优方案。结... 老城区内涝问题已成为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以南昌市凤凰洲片区为例,建立MIKE FLOOD模型分析内涝风险及其成因,基于分析结果,利用SWMM模型进行LID布置及优化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其综合效益,最终得到成本—效益最优方案。结果表明,降雨重现期为5年时,内涝积水点达到16处,部分地区内涝风险等级已达到Ⅳ级。可见进行城市内涝防治刻不容缓。LID组合设施对缓解内涝效果较好,22.5%雨水花园+7.5%透水铺装为最优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后续海绵城市的低影响开发建设与设施比例选择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 SWMM LID设施 径流控制率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Self-monitoring Applica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Containing Graphite and Carbon Fibers 被引量:4
2
作者 liU Xiaoming WU Shaopeng +1 位作者 li ning GAO Bo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用间接张力的测试和车轮滚动测试包含石墨和碳纤维的沥青水泥的自我监视的申请被介绍。实验结果显示那这种基于沥青合成为紧张 / 压力是有效的自我监视。在间接张力的测试,为一个完全传导性的沥青水泥标本, piezoresistivity 很弱、... 用间接张力的测试和车轮滚动测试包含石墨和碳纤维的沥青水泥的自我监视的申请被介绍。实验结果显示那这种基于沥青合成为紧张 / 压力是有效的自我监视。在间接张力的测试,为一个完全传导性的沥青水泥标本, piezoresistivity 很弱、稍微确定,它与张力的紧张的增长意味着抵抗力增加根本象 6 一样高压力 / 紧张振幅,与抵押品因素。紧张自我察觉到的能力在更高的石墨内容的情况中是优异的。当传导性的水泥作为部分结构功能被嵌进普通沥青水泥标本时, piezoresistivity 根本不管多么是积极的压力 / 紧张振幅并且与抵押品 13 的因素,它比完全传导性的标本的高得多。因此,紧张当传导性的沥青水泥作为部分结构功能被收进时,自我察觉到的能力是优异的。在滚动车轮的测试, piezoresistivity 是高度积极的。在任何压力振幅, piezoresistivity 象 100 一样高强壮,与抵押品因素,它比 0.5 MPa 的为 0.7 MPa 的一个压力振幅是更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石墨 碳纤维 自监测 压电电阻率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ainy seas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China 被引量:3
3
作者 GAO Xuelu SONG Jinming +2 位作者 li Xuegang YUAN Huamao li ni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8-77,共10页
The results of field observation carried out in May 2003 were used to examine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behavior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t was showed that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took on clear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results of field observation carried out in May 2003 were used to examine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behaviors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t was showed that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took on clear spatial variations in values with the minima in the low salinity region. Like salinity, transect distributions of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TA) in a downriver direction had a sharp gradient each. These gradients appeared in such a sequence that the TA gradient was earlier than salinity and pH gradients, and the salinity gradient was earlier than the pH gradient. Thes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seemed to b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mixing process of freshwater and seawater, for both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had significant linear relationships with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For pH, phytoplankton activities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upon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During a period of 48 h,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changed within wide ranges for every layer of the two anchor stations, namely, Stas 13 and 20, which were located at the mixed water mass and seawater mass, respectively. For both Stas 13 and 20, pH and TA fluctuation of every layer could be very wide during a 4 h period. As a whole, the data of the two anchor stations showed that neither variations in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nor phytoplankton activiti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strongly influencing the total alkalinity temporal variability on a small time scale. The data of Sta. 20 implied that both salinity variation and phytoplankton activities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H temporal variability, but the same conclusion could not be drawn from the data of Sta.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长江 PH值 碱度 时空变化 二氧化碳
下载PDF
Top-coal deformation control of gob-side entry with narrow pillar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face 被引量:2
4
作者 Qi Fangkun Zhou Yuejin +3 位作者 li Jiawei Wang Erqian Cao Zhengzheng li 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3期417-422,共6页
A mechanical model to control the top-coal de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the gob-side entry surrounding rock for the fully-mechanic top-coal cav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A mechanical model to control the top-coal deformation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s of the gob-side entry surrounding rock for the fully-mechanic top-coal cav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op coal roof-sag curve is deduced with Winkler elastic foundation beam model. By means of a calculating and analytic program, the top coal roof-sag values are calculat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supporting intensities, widths of narrow pillars and stiffness of top coal; meanwhi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of-sag values and supporting intensity, width of narrow pillars and stiffness of top coal is analyzed as well.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gob-side entr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arameters of top-coal control are determined and a supporting plan is proposed for the top-coal control,which is proved to be reliable and effective by on-site verification. Som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advice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top-coal deformation control in gob-side entry for fully 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 变形控制 综采工作面 沿空巷道 窄煤柱 应用 沿空留巷 顶板下沉
下载PDF
无人机机载LiDAR技术在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岩溶识别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鹏 魏星灿 +2 位作者 李宁 李强 陈江攀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7,共7页
西南岩溶山区,植被茂密,地形陡峻,传统地面岩溶调查手段效率低且危险性高。本文采用机载LiDAR技术,获取四川某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激光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结合室内解译和野外复核,开展区域岩溶识别工作。查明了库区内岩溶发育分布情况,根... 西南岩溶山区,植被茂密,地形陡峻,传统地面岩溶调查手段效率低且危险性高。本文采用机载LiDAR技术,获取四川某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激光点云和光学影像数据,结合室内解译和野外复核,开展区域岩溶识别工作。查明了库区内岩溶发育分布情况,根据岩溶形态划分为岩溶漏斗、岩溶洼地及落水洞3类。基于已有资料和LiDAR数据成果提取库区高程、坡度、坡向、构造、岩性及汇水区因子,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无人机机载LiDAR技术可精准快速识别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岩溶分布特征,为水电站前期勘察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LIDAR 抽水蓄能电站 岩溶识别 发育特征
原文传递
新疆东天山黄滩金铜锌矿成矿时代——来自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龄约束
6
作者 耿新霞 张志欣 +4 位作者 张振龙 李宁 杨富全 杨成栋 成曦晖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 卡拉塔格是东天山十分重要的铜矿集区,发育5个不同时代和成矿类型的成矿系统。近年来新发现了黄滩(包括金岭)金铜锌矿床,赋存于火山岩系中,发育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但层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形成时代不清楚,制约了进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本文基于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开展白云母^(40)Ar-^(39)Ar年龄和黄铁矿Re-Os年代学研究,获得黄铁绢英岩中白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429.46±3.91 Ma,7件层状矿化中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436.5±4.2 Ma。层状矿化年龄与前人获得含矿岩系英安岩和英安质凝灰岩年龄(434~438 Ma)、脉状矿化年龄(432~438 Ma)一致,表明层状矿化、脉状矿化和黄铁绢英岩化是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黄滩为富金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因此,尽管黄滩和红海‒黄土坡为VMS型矿床,红石为火山热液脉状矿床,但它们均为同一VMS成矿系统,形成于430~439 Ma,受控矿因素的差异,造成了成因类型、矿化类型和成矿元素组合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母^(40)Ar-^(39)Ar年龄 黄铁矿Re-Os年龄 VMS矿床 金铜锌 黄滩 东天山
下载PDF
PD-L1及微血管密度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赵媛 陈红 +2 位作者 谢燕 李宁 金木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肉瘤样肾细胞癌组织中PD-L1的表达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情况,为肉瘤样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CD31及CD34在16例肉瘤样肾细胞癌(癌成分均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并评估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16例肿瘤中CD31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肉瘤样肾细胞癌区域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不伴肉瘤样分化的区域,微血管密度计数分别为68.6±25.8 vs 38.7±16.0(t=3.931,P=0.0005)和69.5±28.1 vs 40.1±18.4(t=3.506,P=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肉瘤样区域PD-L1表达水平高于非肉瘤样区域,CPS分别为34.7±26.9和25.9±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肉瘤样肾细胞癌中,肉瘤样区域微血管密度和PD-L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肉瘤样区域,提示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为此类肿瘤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样肾细胞癌 PD-L1 微血管密度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从“脾主运化”理论探讨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和蓄积
8
作者 陈丽娟 李宁 +7 位作者 张哲 贾连群 吴瑾 杜莹 隋国媛 宋囡 潘国伟 杨关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6,I0019,共5页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具有生物危害性,其体内过程尚未阐明。阐明微塑料在体内的运输、蓄积机制是认识其危害的前提和防治其危害的关键环节,但该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脂质借助载脂蛋白转运与“脾主运化”功能关系密切,作为与脂质具有相似性的微塑料是否也受脾功能调控有待阐明。通过阐明微塑料与载脂蛋白的关系探讨其运输机制,通过脾虚膏脂转输障碍时微塑料蓄积的时空特征探讨其蓄积机制,将有助于认识微塑料体内生理过程和蓄积条件,并深化现代知识背景下中医脾脏象理论新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运输 蓄积 脾主运化 载脂蛋白
原文传递
基于GPS数据分析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强震活动特征
9
作者 李宁 季灵运 +2 位作者 蒋锋云 朱良玉 刘传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 基于巴颜喀拉块体边界大地震序列,运用多弹簧滑块系统理论分析未来各边界断裂发生强震的可能时间;基于1991—2016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均匀弹性块体模型计算了巴颜喀拉块体各边界断裂带的长期活动特征,并以此作为参考背景,计算了1999—2007、2009—2013、2013—2015、2015—2017、2017—2020年各边界断裂带的活动性质及时空演化特征,同时结合1995年以来发生在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强震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发生在块体各边界断裂带上的M≥7.0地震震源机制与块体边界的运动特征一致,这一系列地震可能是由巴颜喀拉块体向E—SE向运动增强所致。综合块体边界大震序列与块体相对运动结果认为,未来十年,甘孜—玉树断裂、龙门山断裂南段、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存在发生M≥7.0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颜喀拉块体 大地震序列 块体运动 均匀弹性模型 强震活动
下载PDF
迪北区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氮气钻完井技术应用及认识
10
作者 王春生 冯少波 +5 位作者 龙敏 李宁 梁红军 张权 秦宏德 滕志想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 针对塔里木油田迪北区块目的层阿合组致密砂岩储层岩性致密、地层压力高、煤层发育,应用常规液体介质的钻完井技术对储层损害严重,为此特引入氮气钻完井技术,并在DX1井开展现场试验,获得日产气量82.39×104m3,日产油量100.8 m3的高产。但由于地层岩性的复杂性,氮气钻完井过程中,出现了井壁垮塌严重、内防喷工具失效、井控装备冲蚀等问题,制约了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该区块的推广应用。通过对井身结构、钻具组合、井口装备、排砂管线、内防喷工具以及配套工艺流程等关键工艺、装备的改进优化,形成适用于高压高产深层致密砂岩储层的氮气钻完井配套工艺技术,并在DB104井开展了现场试验,试验效果显著。与同区块液体介质钻井的钻完井方式相比,DB104井日产气增加了400余倍,日产油量增加了6倍。通过DX1井和DB104井证明,只要工艺、装备、措施得当,氮气钻完井技术在迪北区块这类高温高压深层致密砂岩气藏中对储层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可为塔里木油田乃至全国高压高产致密砂岩储层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迪北区块 高压高产 深层致密气藏 氮气钻完井 储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井下多尺度压裂效果评价方法
11
作者 李宁 刘鹏 +2 位作者 范华军 胡江涛 武宏亮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有效监测水力压裂效果、提高储层压裂效果评价精度,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井下压裂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反射斯通利波提取和成像技术定量表征近井筒压裂缝,建立适用于测井观测系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以实现远井压裂缝的高精度成像... 为有效监测水力压裂效果、提高储层压裂效果评价精度,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的井下压裂效果评价方法,采用反射斯通利波提取和成像技术定量表征近井筒压裂缝,建立适用于测井观测系统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算法,以实现远井压裂缝的高精度成像,形成了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井下多尺度压裂效果评价方法,并在中国西部某油田X1水平井成功应用。研究表明,基于阵列声波测井资料评价的压裂缝发育程度与压裂液注入量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压裂缝最为发育层段与地震蚂蚁体属性图中天然裂缝发育位置一致。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井下压裂效果评价方法的提出,对表征井周数十米范围内不同尺度压裂缝的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对更好地发挥水力压裂技术对能源勘探开发行业的支撑作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压裂 水力压裂 压裂效果 评价方法 声波测井 斯通利波
下载PDF
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多物理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建立和实验分析
12
作者 赵靖英 李宁 +1 位作者 张雪辉 赵正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92-3205,共14页
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衔铁转动引起的触点碰撞、弹跳现象使运动过程复杂,静、动态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建立困难。以某型号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结构拓扑及工作机理,考虑触点间切入深度,引入狄拉克函数和... 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衔铁转动引起的触点碰撞、弹跳现象使运动过程复杂,静、动态特性理论分析和仿真模型建立困难。以某型号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结构拓扑及工作机理,考虑触点间切入深度,引入狄拉克函数和赫维赛德函数,解决簧片受力分散及触点由于碰撞、弹跳引起的作用力不连续问题;将簧片等效为悬臂梁,基于欧拉-伯努利梁理论建立触簧系统三簧片分段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Ansys Maxwell引入基于误差的自适应网格划分方法求解电磁机构静态特性;考虑触簧系统簧片运动变形效应,通过ADAMS基于模态理论,构建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分段动力学思想,搭建电-磁-机械运动多物理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利用高速摄像机、电流探头等设计磁保持继电器实验方案,搭建实验平台,测试并分析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吸合运动时间、触点压力、弹跳时间、线圈电流,并分析人工装配簧片引起触点压力不同使继电器动作过程存在的不一致性问题,验证该文所提多簧片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特性分段耦合分析方法和多物理场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保持继电器 多簧片结构 碰撞弹跳 分段耦合动力学模型 多物理场刚柔耦合
下载PDF
库车山前气体钻井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13
作者 胥志雄 冯少波 +5 位作者 范玉光 张权 李宁 陈凯枫 颜辉 赵云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塔里木油田从2006年来在库车山前大北、博孜、迪北3个区块开展了气体钻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针对塔里木库车山前高陡巨厚砾岩层研磨性强、可钻相差、井壁稳定性差等,开展了空气钻井技术的探索、升级配套以及优化完... 塔里木油田从2006年来在库车山前大北、博孜、迪北3个区块开展了气体钻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针对塔里木库车山前高陡巨厚砾岩层研磨性强、可钻相差、井壁稳定性差等,开展了空气钻井技术的探索、升级配套以及优化完善,有效解决了库车山前砾石核心区地层难钻的问题,大幅提高了钻井效率,新实施井平均机械钻速达到6.93 m/h,是同区钻井液钻进的两倍以上,钻井周期较设计缩短54.2%;针对迪北构造阿合组致密敏感性储层采用氮气钻完井技术,“零污染”钻进,扩大了勘探发现,提高了开发产能,DB104井日产气量高达72.6×104m3,日产油量51.36 m3,与同区块常规钻完井方式相比,大幅度提高了日产气量。但气体钻完井中仍然存在油钻杆完井管柱不能满足长效安全生产等问题,建议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以保障氮气钻安全钻进和开发。通过文章的梳理,有助于塔里木油田气体钻井技术进一步发展,同时为国内其他区块的气体钻井技术升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山前 致密砂岩气藏 阿合组储层 气体钻井 提速提效 储层保护
下载PDF
基于联合方向梯度和均值对比度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14
作者 李宁 郭义放 +2 位作者 焦继超 逄敏 徐威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针对小目标在整幅图像中占比很低,且目标周围存在大量杂波,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方向梯度(Associated Directional Gradient,ADG)和均值对比度(Mean Contrast,MC)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由两个模块组成:ADG利用红外弱小目标的高... 针对小目标在整幅图像中占比很低,且目标周围存在大量杂波,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方向梯度(Associated Directional Gradient,ADG)和均值对比度(Mean Contrast,MC)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由两个模块组成:ADG利用红外弱小目标的高斯分布模型,将单一方向的梯度与一个相邻方向上的梯度相加组成新的联合梯度特征,增强真实目标、抑制背景杂波的同时能够消除高亮边缘对目标检测效果的影响;MC融入方向信息来计算目标的多方向对比度,选用多方向对比度的最小值抑制结构噪声,并将均值滤波的思想引入对比度的计算,抑制背景中的孤立噪声,进一步降低检测的虚警率。在实际红外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增强目标信噪比和抑制背景噪声方面,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目标检测 联合方向梯度 均值对比度
下载PDF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
15
作者 李宁 吕阳 +1 位作者 刘芳 李东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配合度、生活质量[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生活习惯,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配合度及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习惯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SAS、SD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能提高患者的总配合度、生活习惯和生活质量评分,缓解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手术 老年患者 行为转变理论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在临床肋骨骨折教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李宁 高明朗 +2 位作者 徐宸桢 范国华 耿庆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在临床肋骨骨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住培学员共78名分为试验组(39名)和对照组(39名)。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在临床肋骨骨折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住培学员共78名分为试验组(39名)和对照组(39名)。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模式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运用理论考核和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论考核成绩(84.62±10.97)分高于对照组(76.92±11.28)分,且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能够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临床思维能力和教学满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3D打印技术在肋骨骨折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提高学习效果,增加临床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3D打印技术 临床教学 肋骨骨折 胸外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算法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
17
作者 李宁 朱朋飞 +1 位作者 张立峰 卢栋臣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6-846,共11页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 搅拌器内两相混合是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现象,电容层析成像(ECT)技术主要对两相分布进行可视化重构,以达到监测的目的。受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非凸与不可分离正则化(NNR)算法重建ECT图像。在稀疏先验的基础上引入矩阵低秩特性,采用最大后验估计在潜在空间中提出一个新的优化问题,利用对偶变量将潜在空间的目标函数映射到原始空间进行迭代求解,用来恢复同时稀疏与低秩的矩阵。与凸近似L1范数相比,NNR算法可获得更准确的重建图像,同时比非凸可分离方法更容易收敛到全局最优解。为验证NNR算法的重建效果,通过数值仿真与静态实验的方法分别与其他5种算法进行重建对比。结果表明:NNR算法可以有效减少重建伪影,提升中心物体的重建质量,为搅拌器内两相分布提供了高质量的重建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非凸不可分离正则化 稀疏-低秩模型 两相混合
下载PDF
藏东南冰碛体剪切特性受冻融循环的影响及改良
18
作者 陈志敏 刘宝莉 +1 位作者 李宁 李江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67-477,共11页
藏东南地区广泛分布着冰碛体堆积体,此土体严重影响工程安全。为了研究冰碛体的剪切性能并对其进行改良,运用相似原理配制出级配良好的冰碛体相似材料,分别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对冰碛体相似材料开展了直剪试验,同... 藏东南地区广泛分布着冰碛体堆积体,此土体严重影响工程安全。为了研究冰碛体的剪切性能并对其进行改良,运用相似原理配制出级配良好的冰碛体相似材料,分别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和不同含水率的条件下,对冰碛体相似材料开展了直剪试验,同时掺入机油和粉煤灰外加剂进行三轴试验,研究其对冰碛体相似材料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直剪试验过程中,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大,冰碛体的位移-剪应力曲线由弱应变软化型转变为弱应变硬化型。(2)含水率变化对冰碛体抗剪强度的升降受到冻融循环次数的影响。(3)冻融循环为5次是冰碛体材料抗剪强度的分界线。(4)机油和粉煤灰对冰碛体抗剪强度指标(咬合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体 相似材料 冻融循环 剪切特性 改良
原文传递
基于叠前方位各向异性的火山岩裂缝预测——以松辽盆地南部LFS地区为例
19
作者 李宁 苗贺 曹开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6,215,共11页
利用叠前方位道集地震数据进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是目前裂缝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RÜGER近似方程和傅里叶级数展开式2种算法应用较为广泛,RÜGER近似方程中的各向异性梯度与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二阶项均可以表征裂缝强度。应用... 利用叠前方位道集地震数据进行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是目前裂缝预测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RÜGER近似方程和傅里叶级数展开式2种算法应用较为广泛,RÜGER近似方程中的各向异性梯度与傅里叶级数展开式的二阶项均可以表征裂缝强度。应用2种方程在单层界面、实钻井裂缝层分别对比了计算方法的适用性,并在实际火山岩发育区对比了裂缝空间预测结果。单界面模型2种方程预测裂缝强度存在量纲差异,RÜGER近似方程裂缝强度值域大于傅里叶级数展开式计算结果,RÜGER近似方程计算裂缝方位存在多解性,可能为垂直裂缝方向;井上裂缝层应用2种方法计算裂缝方位和强度结果基本一致;在松辽盆地南部LFS地区火山岩地层应用2种方法分别预测裂缝发育情况,傅里叶级数二阶项相比方位各向异性梯度,与电成像测井解释裂缝强度吻合稍好,且预测裂缝方位与成像测井解释方位相同。研究认为,在火山岩领域傅里叶级数方程预测裂缝方法更适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火山岩 裂缝预测 方位各向异性 RÜGER近似方程 傅里叶级数
下载PDF
卫生健康标准中关系型数据共现矩阵计算及SAS程序实现
20
作者 刘拓 侯学文 +2 位作者 李宁 俞铖航 黄烈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设计卫生健康标准中关系型数据共现矩阵的求解路径及其SAS实现方法。方法文章以计算一组标准的起草单位共现矩阵为例,将“标准-起草单位”二维表格导入SAS(版本号:9.4),按照“两两相乘”的计算思路自行设计宏程序计算起草单位之间... 目的设计卫生健康标准中关系型数据共现矩阵的求解路径及其SAS实现方法。方法文章以计算一组标准的起草单位共现矩阵为例,将“标准-起草单位”二维表格导入SAS(版本号:9.4),按照“两两相乘”的计算思路自行设计宏程序计算起草单位之间的共现矩阵。结果以计算一组标准的起草单位共现矩阵为例,采用自行构建的模拟数据进行演示。首先,导入宏循环起始的数据集,并计算共现频次C_(j,k);然后,导出为out数据集,进一步合并数据集,形成最终的共现矩阵。结论SAS宏程序计算标准中关系型数据共现矩阵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可用于社会网络分析和互动演进规律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标准 关系型数据 共现矩阵 起草单位 SAS宏 社会网络分析 互动演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