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MOF的制备过程对MAPbBr_(3)@MOF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韩新兰 李金花 +2 位作者 李亚瑜 窦国威 张欣茜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62-66,73,共6页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整个可见光谱可调、发射峰窄、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异性能,但在环境中不稳定,金属有机骨架(MOF)则具有较高设计性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的条件合成了系列铅基金属有机骨架(Pb-MOF),将其与MABr/正丁醇溶液...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具有整个可见光谱可调、发射峰窄、荧光量子产率高等优异性能,但在环境中不稳定,金属有机骨架(MOF)则具有较高设计性和稳定性。通过改变溶剂热反应的条件合成了系列铅基金属有机骨架(Pb-MOF),将其与MABr/正丁醇溶液通过液相转化法获得了MAPbBr_(3)@MOF复合材料,对材料形貌、结晶性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MOF为多孔层状结构,转化后生成的MAPbBr_(3)钙钛矿均匀分散其中、粒径约为3.2 nm。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Pb-MOF材料结构疏松、结晶性适中,有利于后续生成MAPbBr_(3)@MOF复合材料;反应高温过高,虽然Pb-MOF的衍射峰强度更高、结晶性更强但结构过于紧密,不利于MOF中的Pb转化形成MAPbBr_(3),影响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60℃为最佳反应温度;反应时间6 h为最佳制备时长,时间过短或反应时间过长材料均不利于形成MAPbBr_(3)@MOF复合材料。不同温度及反应时间条件下制备的Pb-MOF均能较好地稳定MAPbBr_(3)钙钛矿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热 Pb-MOF MAPbBr_(3)@MOF复合材料 光学性能
下载PDF
一类时滞抛物方程一致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
2
作者 龚婷 黎亚雨 陈桂玲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考虑一类带加性噪声和非自治外力项的时滞抛物方程在光滑有界域上一致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首先通过对解的一致估计,得到方程的解具有关于符号空间的闭的一致拉回吸收集;然后由Sobolev嵌入定理和Arzela-Ascoli定理得到解的一致拉回紧性;... 考虑一类带加性噪声和非自治外力项的时滞抛物方程在光滑有界域上一致随机吸引子的存在性.首先通过对解的一致估计,得到方程的解具有关于符号空间的闭的一致拉回吸收集;然后由Sobolev嵌入定理和Arzela-Ascoli定理得到解的一致拉回紧性;最后证明一致随机吸引子的存在唯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随机吸引子 时滞 白噪声 存在性
下载PDF
一类具有时滞脉冲的反应扩散神经网络的指数稳定性
3
作者 黎亚雨 龚婷 陈桂玲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99-104,共6页
反应扩散方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类动力系统。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反应扩散项、可变时滞、连续时滞脉冲的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问题。首先构造Lyapunov函数,然后利用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对反应扩散项进行运算得到时滞脉冲不等式,结... 反应扩散方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类动力系统。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反应扩散项、可变时滞、连续时滞脉冲的神经网络的全局指数稳定性问题。首先构造Lyapunov函数,然后利用狄利克雷边界条件对反应扩散项进行运算得到时滞脉冲不等式,结合常数变易公式,推导出了带有脉冲时滞反应扩散方程的平衡点的全局指数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具体应用。该结果推广并改进了带有可变时滞的反应扩散神经网络系统的相关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扩散 时滞 脉冲 全局指数稳定性
下载PDF
税收情报自动交换下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4
作者 李雅瑜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3期34-42,共9页
税收情报交换有力遏制和打击国际逃避税等非法行为,但也意味着税收征管权的扩张和对纳税人权利的限制。税务机关和金融机构在收集和共享涉税信息时应充分保障纳税人所享有的信息保密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目前我国对纳税人权利保护规定... 税收情报交换有力遏制和打击国际逃避税等非法行为,但也意味着税收征管权的扩张和对纳税人权利的限制。税务机关和金融机构在收集和共享涉税信息时应充分保障纳税人所享有的信息保密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目前我国对纳税人权利保护规定有所缺失且不完善,大部分为原则性规则,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将其落到实处。对此,应借鉴其他国家税收立法的经验,完善我国纳税人实体性和程序性权利的规定,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增设信息监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自动交换 信息保密权 知情权 参与权 救济权
下载PDF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建华 李亚瑜 加列西·马那甫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21期178-179,共2页
为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对有机化学课程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阐述了雨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 为提高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本文对有机化学课程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引入到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阐述了雨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探讨了雨课堂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实践证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内驱力明显增强,课程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课堂 有机化学 混合式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痛风不同中医证型间临床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涂晓 李亚妤 +1 位作者 赵秋扬 张绍杰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痛风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和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与相关遗传及易感基因有关[1]。高尿酸血症不仅可以引发关节炎,同时也是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痛风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和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具有一定的家族易感性,与相关遗传及易感基因有关[1]。高尿酸血症不仅可以引发关节炎,同时也是心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导致患者生活水平下降和经济负担增加[2]。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痹证""历节病"等范畴,应用中药防治该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中医证型 生化指标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亚雨 马杰 +4 位作者 胡营涛 李宁 仵菲斐 谢新生 孙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0期1737-173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00例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30 d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4例)和生存组(156例)。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7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的200例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30 d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4例)和生存组(15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初治AL、复发后再次诱导AL、诱导化疗期AL、应用糖皮质激素、中性粒细胞缺乏、感染性休克、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与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 d内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性休克(95%CI:3.240~22.052,P<0.05)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95%CI:2.151~13.367,P<0.05)是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及不合适初始抗感染治疗的AL合并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应合理应用抗感染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8
8
作者 孔令堃 李亚玉 +4 位作者 曲青霞 王曈 王一鸣 张慧婷 初银珠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8期566-570,共5页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估全身外周动脉斑块,探讨其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疑似CA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CA组93例和非CA组39例。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外周动脉斑块个数,计算斑块... 目的应用超声技术评估全身外周动脉斑块,探讨其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疑似CA患者132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将其分为CA组93例和非CA组39例。应用超声检测两组外周动脉斑块个数,计算斑块超声等级积分(PS);分析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超声评估数据与CA风险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对CA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腹主动脉、下肢动脉斑块数,以及颈动脉和下肢动脉P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71、0.265、0.423、0.531、0.522、0.656,均P<0.05);其中颈动脉斑块数、下肢动脉PS预测CA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均为0.738。调整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动脉斑块数、PS与CA风险不存在独立相关性。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CA风险及其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23,均高于常规临床危险因素模型的诊断效能。结论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可以反映CA存在及病变程度,在常规临床危险因素基础上联合全身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可提高CA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外周动脉斑块 临床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信号域距离对室内WKNN指纹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毕京学 纪冬华 +3 位作者 王志华 李亚宇 刘晓 李秋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0年第5期37-41,共5页
室内加权K近邻(WKNN)指纹定位的关键是测试指纹与参考指纹间信号域距离的表达,现有研究对信号域距离计算的研究不够深入。为研究信号域距离对室内指纹定位的影响,根据遍历指纹以及求和与求均值计算对信号域距离进行分类,利用WKNN算法在3... 室内加权K近邻(WKNN)指纹定位的关键是测试指纹与参考指纹间信号域距离的表达,现有研究对信号域距离计算的研究不够深入。为研究信号域距离对室内指纹定位的影响,根据遍历指纹以及求和与求均值计算对信号域距离进行分类,利用WKNN算法在3200 m2的试验场基于不同信号域距离开展指纹定位测试。基于遍历测试指纹计算得到信号域距离的定位平均误差(ME)为2.398 m,均方根误差(RMSE)为1.903 m。与其他信号域距离相比,ME减小了至少0.648 m,RMSE减小了至少0.573 m。实验结果表明:信号域距离对指纹定位精度的影响较大,基于遍历测试指纹计算得到信号域距离的指纹定位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定位 指纹定位 信号域距离 加权K近邻 接收信号强度
下载PDF
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曈 曲青霞 +3 位作者 李亚玉 张惠婷 王一鸣 初银珠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年第6期560-562,58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94例,其中冠状动脉未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共7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 目的探讨血管超声检查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94例,其中冠状动脉未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共78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为病变组共216例,并根据严重程度将病变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多支病变组,分别为52例、41例、123例,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记录测量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变组患者腹主动脉内径、下段流速、肠系膜上、下动脉流速、双肾动脉流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U=6 097.000、7 023.000、6 386.000、5 594.000、5 013.000、7 004.000、6 997.000,P <0.05),病变组腹主动脉斑块形成率、肠系膜上、下动脉狭窄率、肾动脉狭窄率与对照组间存在差异(χ;=18.654、11.618、22.432、4.440,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变组各分组中,肠系膜上动脉流速、肠系膜下动脉流速及狭窄率、腹腔干流速及狭窄率存在差异(χ^(2)/H=23.741、25.562、12.197、20.960、11.268,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r=0.314、0.324、0.237、0.298、0.222,P <0.05)。结论腹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可作为早期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了解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动脉 冠状动脉 肠系膜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双重响应性生物基自修复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河 李雅瑜 +3 位作者 郭子砚 施冬健 张洪吉 陈明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6-154,共9页
为拓宽多重响应性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生物大分子构筑具有p H响应、糖响应性的可自修复性水凝胶。本文选用3-氨基苯硼酸(APBA)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GTA)分别对聚谷氨酸(γ-PGA)和瓜尔胶(GG)进行改性制备了聚... 为拓宽多重响应性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生物大分子构筑具有p H响应、糖响应性的可自修复性水凝胶。本文选用3-氨基苯硼酸(APBA)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GTA)分别对聚谷氨酸(γ-PGA)和瓜尔胶(GG)进行改性制备了聚谷氨酸-g-氨基苯硼酸(γ-PGA-g-APBA)和阳离子瓜尔胶,在此基础上,对γ-PGA-g-APBA和阳离子瓜尔胶进行物理共混制备生物基凝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和流变仪对聚合物化学结构、接枝率、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凝胶在不同p H值及糖浓度下刺激响应性。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自修复性,修复效率可达100%;具有p H响应性,在环境p H值较高时更易形成凝胶,且凝胶强度随p H值升高而增大;同时所制凝胶具有糖响应性,在4 g/L的葡萄糖溶液中浸泡后即可导致凝胶解体。这些结果说明功能基团APBA的引入可赋予凝胶多重响应性。所制的双重响应性生物基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功能器件、传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 响应性凝胶 聚谷氨酸 瓜尔胶
下载PDF
基于多重氢键的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雅瑜 周天扬 +1 位作者 施冬健 陈明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9-93,共5页
以聚二醇或聚二胺(PEG或PTMG)为软段、MDI与IPDI为硬段,通过改变软段的种类及MDI与IPDI的比例制备得到聚氨酯(PU)弹性体;利用光引发使有多重氢键作用的丙烯酰基甘氨酰胺(NAGA)在PU基体中原位聚合制备得到PNAGA/PU复合弹性体。力学性能... 以聚二醇或聚二胺(PEG或PTMG)为软段、MDI与IPDI为硬段,通过改变软段的种类及MDI与IPDI的比例制备得到聚氨酯(PU)弹性体;利用光引发使有多重氢键作用的丙烯酰基甘氨酰胺(NAGA)在PU基体中原位聚合制备得到PNAGA/PU复合弹性体。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NAGA/PUPTMG-2000-3∶1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说明多重氢键可增加聚合物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所制备弹性体可利用动态氢键实现自修复,其修复效率可达90%。所制备的复合PU克服内摩擦消耗的功较小,且弹性体在链段重排后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多重氢键 自修复 弹性体
原文传递
扶正补虚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缓解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3
作者 陈叶青 王斯 李亚妤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扶正补虚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缓解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SLE缓解期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 目的:探究中医扶正补虚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缓解期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60例SLE缓解期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中医扶正补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M(Ig M)、C_(3)、C_(4)水平;统计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70.0%)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显著升高(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 A、Ig G、Ig M水平显著降低,C_(3)、C_(4)水平显著升高,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于对照组(P <0.05);两组子痫前期、围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孕妇分娩情况显著好转(P <0.05)。结论:中医扶正补虚法能够有效治疗SLE缓解期妊娠,其不仅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调节免疫功能,而且还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补虚法 系统性红斑狼疮 缓解期 妊娠 免疫球蛋白 C_(3) C_(4)
下载PDF
Jixuecao(Herba Centellae Asiaticae) alleviates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in IgA nephropathy by inducing mitofusin 2 expression 被引量:6
14
作者 Chen Hongyu Du Yuanyuan +3 位作者 li yayu Zeng Jiali Miao Jianxia Jiang Xu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46-355,共10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tofusin 2 (Mfn2) and its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 o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s) proliferation in IgA nephropathy (IgAN),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Jixuec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tofusin 2 (Mfn2) and its downstream signaling pathway on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s) proliferation in IgA nephropathy (IgAN),as well a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Jixuecao (Herba Centellae Asiaticae,HCA) in the treatment of IgAN.METHODS:Adenovirus-mediated Mfn2 gene transfection and Mfn2 expression were analyzed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IgA1 induced the proliferation of GMCs,which were then treated with HCA.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with cell counting kit-8 (CCK-8),and Mfn2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An IgAN animal model was also established and treated with HCA.GMCs proliferation was detected by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mitochondrial structure was analyz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mitochondrial function was determined by the Clark oxygen electrode method,and the expression of Mfn2,Phos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 (P-ERK1/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 (CDK2),Phospho-p27 (p-p27),and cyclin A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RESULTS:In vitro,HCA inhibited GMC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upregulation of Mfn2 expression.The overexpression of Mfn2 inhibited IgA1-induced GMCs proliferation and elevated the effect of HCA.In vivo,treatment with HCA could alleviate albuminuria and creatinine and GMCs proliferation.These effects were related to the upregulation of Mfn2,p-p27 and inhibition of p-ERK1/2,CDK2,and cyclinA.Mitochondrial swelling,vacuolar degeneration,and reduction of respiratory control rate were identified in IgAN,but HCA could improve the mitochondr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CONCLUSION:HCA inhibited GMCs proliferation via the upregulation Mfn2 and the inhibition of Ras-Raf-ERK/MAPK.We revealed that changes of mitochondr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IgAN,but that HCA can improve these mitochondrial fea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ELLA Glomerulonephritis IGA MESANGIAL CELLS Mitofusin 2
原文传递
沉默的螺旋:理论、现实与反思
15
作者 李亚妤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2013年第1期190-206,共17页
通过重访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西方学界近三十年来相关理论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四种研究视角,并以此探讨了该理论的研究进路:针对孤立恐惧和媒介效果的跨文化研究,针对大众媒体一致性报道的媒体效果研究,针对关键概念细化与理论体系完善的... 通过重访沉默的螺旋理论,综述西方学界近三十年来相关理论的发展,本文梳理了四种研究视角,并以此探讨了该理论的研究进路:针对孤立恐惧和媒介效果的跨文化研究,针对大众媒体一致性报道的媒体效果研究,针对关键概念细化与理论体系完善的纯理论研究,针对概念操作化和研究方法的方法论研究。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关于新媒体与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现状,认为此项研究应当离开'是否存在'的浅层问题,而转向'如何存在'的深层媒介效果研究,以及'具有何种存在意义'的媒介批判研究。在后一问题上,反思中国现实,沉默的螺旋警示了国家与社会之间有关权力抗争和共识的双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媒介效果 新媒体
原文传递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亚玉 王曈 +5 位作者 曲青霞 张越 冷月 王一鸣 刘海霞 初银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5期23-28,共6页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CHD)中最紧急、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主要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有关,由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外周动脉粥...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CHD)中最紧急、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主要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有关,由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是基本相同的,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外周动脉粥样病变来了解或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下肢动脉走行长,分段多,与CHD尤其是ACS的关系仍不明确。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ACS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心外科2020年收治的CHD患者或疑似CHD患者224例,根据是否为ACS分为ACS组151例和非ACS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指数、糖尿病、高血压、吸烟情况、饮酒情况、CHD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γ-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氮、血肌酐(Scr)〕、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CS的影响因素。结果ACS组患者中男性占比、身高、吸烟者所占比例及GGT水平高于非ACS组(P<0.05)。ACS组患者股浅动脉狭窄数、胫前动脉狭窄数、胫后动脉狭窄数、下肢动脉总狭窄数多于非ACS组,股浅动脉狭窄程度、胫前动脉狭窄程度、胫后动脉狭窄程度、下肢动脉斑块分级重于非ACS组,动脉内中膜增厚发生率高于非ACS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肢动脉局部粥样硬化指标并不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下肢动脉总狭窄数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下肢动脉总狭窄数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而下肢动脉局部粥样硬化并不是AC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
下载PDF
CD25在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且非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营涛 马杰 +9 位作者 李亚雨 刘晓艳 李宁 孙慧 刘延方 谢新生 万鼎铭 姜中兴 孙玲 李涛 《中国实用医刊》 2018年第19期14-17,共4页
目的 明确CD25抗原分子表达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且非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BF-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1例AML(非APL且非CBF-AML... 目的 明确CD25抗原分子表达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且非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BF-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1例AML(非APL且非CBF-AML)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回顾性分析CD25在AML(非APL且非CBF-AML)中的表达情况及患者的一般临床特点.结果 在AML(非APL且非CBF-AML)中,CD25阳性组患者完全缓解比仅为8/18,而CD25阴性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达71.24%(109/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3,P=0.021);复发患者在CD25阳性组占比高达6/8,在CD25阴性组中复发率为31.19%(34/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7,P=0.012).CD25阳性患者较CD25阴性患者有更短的无复发生存期(χ2=13.68,P〈0.001)、更短的总生存期(χ2=12.26,P〈0.001).CD25阳性组预后与高危组预后相当,且与低危组、中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ML(非APL且非CBF-AML)中,CD25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其预后与现有预后分层中的高危组相当,可以作为现有预后分层的有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5阳性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预后分层
原文传递
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亚玉 王曈 +2 位作者 曲青霞 王一鸣 初银珠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61-66,共6页
背景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亦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因素,而目前有关吸烟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讨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为吸烟人群动脉粥样硬... 背景吸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亦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可改变因素,而目前有关吸烟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尚少。目的探讨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为吸烟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心外科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外周动脉(颈部、双上肢肱动脉、双下肢动脉、腹部动脉)超声检查指标、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一般资料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脉硬化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指数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年龄(r=0.169)、BNP(r=0.236)、Scr(r=0.163)、颈动脉斑块分级(rs=0.268)、颈动脉狭窄程度(rs=0.175)、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rs=0.287)、下肢动脉斑块分级(rs=0.181)、下肢动脉狭窄支数(rs=0.234)、下肢动脉狭窄程度(rs=0.204)、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0.238)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指数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斑块分级〔OR=1.001,95%CI(1.000,1.002)〕、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OR=1.001,95%CI(1.000,1.002)〕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吸烟指数可能与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且其又是颈动脉斑块分级、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吸烟指数 全身动脉 超声诊断
下载PDF
轴承高速大载荷特性试验验证技术
19
作者 李亚煜 卢永锦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9,共7页
通过对特种轴承运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轴承高速大载荷特性验证试验机的研制难点和设计要求,完成轴承试验机的研制,并严格依据试验大纲完成轴承高速大载荷特性验证试验。通过对验证试验数据和轴承样本拆检结果进行分析,完成3型特种... 通过对特种轴承运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轴承高速大载荷特性验证试验机的研制难点和设计要求,完成轴承试验机的研制,并严格依据试验大纲完成轴承高速大载荷特性验证试验。通过对验证试验数据和轴承样本拆检结果进行分析,完成3型特种轴承的高速大载荷特性试验验证,为后续某大型装置关键系统的可靠使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 高速大载荷 试验验证
原文传递
从miRNA探索中西药物治疗肾脏病
20
作者 张永颜 张绍杰 李亚妤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3期13-16,共4页
近些年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药物可以逆转肾衰竭进展过程。如何有效地减缓疾病的进展,保护肾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基因分子水平对肾脏病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微小RNA (miRNA)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药物的作... 近些年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药物可以逆转肾衰竭进展过程。如何有效地减缓疾病的进展,保护肾功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基因分子水平对肾脏病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行综述。微小RNA (miRNA)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药物的作用机制,不仅为降低药物肾脏副作用提供了思路,而且证明了药物的护肾作用,为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MIRNA 中西药物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