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北京某机房的实测数据讨论汇聚机房PUE的优化方案
1
作者 黄启峰 李玉昇 +1 位作者 邸涵宇 王未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275-281,共7页
汇聚机房作为运营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能耗产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节能减排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北京某一汇聚机房制冷系统的用电量进行长期监测,对空调的运行状态、机房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PUE)值进行了分析测算,并计算了该机... 汇聚机房作为运营商的重要基础设施,是能耗产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节能减排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北京某一汇聚机房制冷系统的用电量进行长期监测,对空调的运行状态、机房的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PUE)值进行了分析测算,并计算了该机房制冷系统节能的潜力。基于此,本文提出3种针对汇聚机房PUE的优化方案。通过合理调整空调的运行策略和优化方案提出,能够显著降低机房的能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进而实现更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机房 空调能耗 PUE优化 节能减排
下载PDF
面向通信局站多类电池混用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2
作者 罗永强 李玉昇 +2 位作者 孙雪莹 胡东阳 沈楚莹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125-131,共7页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灵活的可调节资源配合电力系统调度。针对通信局站蓄电池,面临不同类型电池、新旧电池、不同循环次数电池混用等应用场景,本文提出基于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的多类电池混用技术方案,实现对...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灵活的可调节资源配合电力系统调度。针对通信局站蓄电池,面临不同类型电池、新旧电池、不同循环次数电池混用等应用场景,本文提出基于数字能量处理与计算装置的多类电池混用技术方案,实现对蓄电池的混用、核容、电池状态监控等数字化管理,解决蓄电池混用的安全性问题,有效提升电池的应用率,同时通过削峰填谷应用创造经济效益,规模应用可参与电网需求响应,减缓供电压力,助力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局站 电池混用 储备一体化
下载PDF
通信机房新风技术发展及应用
3
作者 赵贺朋 李玉昇 +2 位作者 王未 朱琳 乔晓峣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S01期219-224,共6页
随着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及数据机房能耗飙升,给通信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造成较大压力,而机房功耗中可以大幅降低的主要集中在制冷系统侧,因此各类利用自然冷源技术降低机房能耗的方案逐渐受到关注。本文聚焦于新风这种高效利... 随着5G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通信及数据机房能耗飙升,给通信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造成较大压力,而机房功耗中可以大幅降低的主要集中在制冷系统侧,因此各类利用自然冷源技术降低机房能耗的方案逐渐受到关注。本文聚焦于新风这种高效利用自然冷源的技术,通过软件仿真新风系统入口位置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并在机房中验证新风与压缩机联合制冷验证实际制冷效果,通过压缩机、新风、热管3种模式对比,探索机房高效可靠的散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制冷 机房节能 新风-压缩机联合制冷
下载PDF
Seismogenic fault and topography control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the 2017 Jiuzhaigou earthquake 被引量:16
4
作者 WU Chun-hao CUI Peng +3 位作者 li yu-sheng Irasema Alcántara AYALA HUANG Chao YI Shu-ji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793-807,共15页
Jiuzhaigou National Park, located in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Province, i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cenic areas in China. On August 8, 2017, a Mw 6.5 earthquake occurred 5 km to t... Jiuzhaigou National Park, located in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Province, is 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cenic areas in China. On August 8, 2017, a Mw 6.5 earthquake occurred 5 km to the west of a major scenic area, causing 25 deaths and injuring 525, and the Park w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ontrols of seismogenic fault and topographic factors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these landslides. Immediately after the main shock, field survey, remote-sensing investig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d spatial analysis were undertaken. At least 2212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were identified, covering a total area of 11.8 km^2. Thesewere mainly shallow landslides and rock fall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landslides exhibited a close spatial correlation with seismogenic faults. More than 85% of the landslides occurred at 2200 to 3700 m elevations. The largest quantity of landslides was recorded in places with local topographic reliefs ranging from 200 to 500 m. Slopes in the range of ~20°-50° are the most susceptible to failure. Landslides occurred mostly on slopes facing east-northeast(ENE), east(E), east-southeast(ESE), and southeast(SE), which were nearly vertical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eismogenic fault slip. The back-slope direction and thin ridge amplification effects were documented.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sights on the control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earthquake-triggered landslides modified by the synergetic effect of seismogenic faults and topograp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7 Jiuzhaigou earthquake LANDSLIDE Seismogenic fault TOPOGRAPHY Spatial pattern
原文传递
Influence of rock fractures on the amplitude of dipole-source refl ected shear wave 被引量:6
5
作者 Wang Hao li Ning +5 位作者 Wang Cai-Zhi Wu Hong-liang liu Peng li yu-sheng liu Ying-Ming Yuan Ye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To identify refl ector fractures near borehole by using dipole-source refl ected-shearwave logg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the refl ected shear wave and the source radiation, boreh... To identify refl ector fractures near borehole by using dipole-source refl ected-shearwave logging, we ne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mplitude of the refl ected shear wave and the source radiation, borehole conditions, and attenuation owing to the surrounding formation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amplitude of the refl ected waves, we first studied the radiation performance and radiation direction of the dipole source in fast, medium, and slow formations by using the asymptotic solution in the far fi eld of the borehole. 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and the refl ected-shear-wave amplitude as well as the ratio of the refl ected-shear-wave amplitude to the direct-wave amplitude (relative amplitude, RA) was evaluated by the three-dimensional fi nite-difference (3D FDTD) method. Finally, the fracture det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dipole reflected-shear-wave logging tool in different formations was analyzed by using the RA.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adiation amplitude of the SH-wave in the slow formation is weaker than those in the fast and medium formations, and the amplitude of the refl ected shear wave is lower. However, the RA in the slow formation is close to or even greater than in the fast and medium formations, which means that dipole-source shear-wave logging has the same or even better fracture detection capability in the slow formation as in the fast and medium formations. In addition, when RA is small,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A and the various fracture parameters 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formation, which can be used in determining the lower limit of the fracture parameters identifi ed by refl ection log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OLE SOURCE refl ected SHEAR wave BOREHOLE FRACTURE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an ancient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被引量:2
6
作者 HUANG Chao li yu-sheng +2 位作者 YI Shu-jian liU Kai WU Chun-ha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380-393,共14页
The Lamuajue landslide is located in Lamuajue village on the tight bank of the Meigu River,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is landslide is an ancient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The Lamuajue landslide is located in Lamuajue village on the tight bank of the Meigu River, Sichuan Province, China. This landslide is an ancient landslide with an extremely wide distribution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19 km2 with a maximum width of 5-5 km and an estimated residual volume of 3 × 108 ma.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dentif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this landslide. In this study,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erial photography, and profile surveys, the boundary, lithology, structure of the strat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lide deposits were determined. A gently angled weak interlayer consisting of shale was the main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Lamuajue landslide. The deposition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zones: zone A is an avalanche deposition area mainly composed of blocks, fragments, and debris with diameters ranging from o.i m to 3 m; zone B is a residual integrated rock mass deposition area with large blocks, boulders and "fake bedrock"; and zone C is a deposition zone of limestone blocks and fragments. Three types of failure mechanism were analyzed and combined to explain the Lamuajue landslide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the accumulation area. First, a shattering-sliding mechanism caused by earthquakes in zone A. Second, a sliding mechanism along the weak intercalation caused by gravity and water in zone B. Third, a shattering-ejection mechanism generated by earthquakes in zone C. The results provide a distinctive case for the study of gigantic landslide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ing ancient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induced landslide Lamuajue landslide Ancient landslide Geologicalfeature Failure mechanism
原文传递
热处理工艺对GH4151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育升 宋珂阳 +1 位作者 于凯 张麦仓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采用冲击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及固溶和双级时效处理对GH4151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观察了合金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对于仅固溶处理的合金,当固溶温度低于... 采用冲击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及固溶和双级时效处理对GH4151合金冲击性能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观察了合金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析出相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对于仅固溶处理的合金,当固溶温度低于1140℃时,其冲击韧性值的变化不大,固溶温度高于1140℃时,冲击韧性值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断裂过程以裂纹的稳定扩展区为主,断口呈韧性断裂。对于固溶时效处理的合金,当固溶温度低于1160℃时,冲击韧性值的变化也比较稳定,固溶温度高于1160℃时,冲击韧性值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断裂过程不存在裂纹的稳定扩展区,断口呈典型的沿晶脆性断裂。这主要是因为当固溶温度低于1140℃时,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而在1140℃以上时晶粒尺寸明显增大;双级时效后,当固溶温度高于1160℃时,晶界上连续或不连续分布的第二相显著降低了合金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151合金 固溶温度 组织演化 冲击韧性
原文传递
大尺寸优质GH4738合金铸锭的元素偏析规律及均匀化工艺 被引量:3
8
作者 马亚芬 李育升 +4 位作者 张麦仓 杨成斌 荣义 侯为学 曲敬龙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89,共9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了大尺寸优质GH4738合金铸锭的铸态组织及凝固偏析特性,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工艺对优质GH4738合金微观组织、析出相和元素偏析情况的影响,并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的热压缩试验验证了均匀化...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了大尺寸优质GH4738合金铸锭的铸态组织及凝固偏析特性,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工艺对优质GH4738合金微观组织、析出相和元素偏析情况的影响,并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的热压缩试验验证了均匀化处理工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优质GH4738合金铸锭枝晶发达,存在明显元素偏析,Ti元素偏聚于枝晶间,偏析程度最严重。经1160℃×24 h+1190℃×72 h均匀化处理后,铸锭不同部位的偏析元素扩散均匀,中心处共晶相与低熔点相完全回溶,试验结果与利用残余偏析指数δ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均匀化后的合金在Gleeble热模拟压缩试验后表现出了良好的变形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GH4738合金 元素偏析 均匀化处理
原文传递
钢渣集料表面形貌对沥青吸收与黏附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利波 吕维前 +3 位作者 王雨露 李玉生 苗有才 磨炼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14406-14419,共14页
针对钢渣集料表面多孔、吸水率高、表面陈化裹附粉尘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荧光显微镜分别分析钢渣集料表面形貌和钢渣集料与沥青黏结界面结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定... 针对钢渣集料表面多孔、吸水率高、表面陈化裹附粉尘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荧光显微镜分别分析钢渣集料表面形貌和钢渣集料与沥青黏结界面结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定量分析钢渣集料表面开口孔隙与沥青渗透深度的关系,研究钢渣集料与沥青拌和和浸渍后钢渣集料有效密度和沥青吸收率变化规律,并用滚瓶法试验来评价沥青与钢渣集料的黏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钢渣集料表面存在独特的多孔结构和陈化产物层,而陈化产物层阻碍沥青与钢渣集料直接黏结,在界面处形成夹层结构,在动水摩擦作用下易导致沥青膜剥落。钢渣集料表面多孔结构对沥青只是部分吸收与填充,且与开口孔隙形状和大小存在较强依赖性,沥青渗透深度约为开口孔径的0.6倍。钢渣集料的吸水率和沥青吸收率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斜率约为0.39。与沥青拌和后,长期静置吸收沥青导致钢渣集料有效密度增加幅度小于0.5%。上述钢渣集料表面形貌特性可显著影响钢渣沥青混合料体积性能和抗水损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集料 表面形貌 沥青吸收 有效密度 界面黏附
下载PDF
信息通信系统叠光技术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超 李玉昇 +2 位作者 王泉 谢敏 郭云峥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116-120,共5页
在国家“双碳”政策和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信息通信系统开展叠光势在必行。本文从安全、高效和运维3个方面分析了光伏系统在信息通信系统运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叠光控制系统,以提高光伏系统在信息通信系统应用中的安... 在国家“双碳”政策和数字经济大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信息通信系统开展叠光势在必行。本文从安全、高效和运维3个方面分析了光伏系统在信息通信系统运用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智能叠光控制系统,以提高光伏系统在信息通信系统应用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并实现其高效运维。最后,通过应用案例数据,验证了本文所提智能叠光控制技术的以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 光伏 高效叠光
下载PDF
GE LOGIQ系列彩超故障维修2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生 张勇 +1 位作者 庄心鑫 刘锋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3年第7期118-120,共3页
阐述了GE LOGIQ系列彩超中具有代表性的GE LOGIQ S8彩超和GE LOGIQ E9彩超的硬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分别介绍了这2种彩超的典型故障现象、故障分析与排除的过程,总结了维修心得,为工程技术人员排除类似故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GE LOGIQ S8彩超 GE LOGIQ E9彩超 故障分析 故障维修
下载PDF
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梅辉 李玉昇 +1 位作者 唐伟君 王亚柳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89-95,共7页
目前5G网络大规模进行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并引发高额电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利用基于动环监控系统的智能空开有效解决高功率AUU夜间无业务的高能耗问题,降低机房运营成本,同时满足设备灵活... 目前5G网络大规模进行商业部署,5G的主设备高能耗问题突出并引发高额电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5G基站智能关断应用方案,利用基于动环监控系统的智能空开有效解决高功率AUU夜间无业务的高能耗问题,降低机房运营成本,同时满足设备灵活部署、网络按需建设及可靠运行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基站 智能关断 动环监控 机房能耗
下载PDF
汇聚机房高热密度问题研究
13
作者 李奥 原书瑶 +2 位作者 李玉昇 王未 孙格菲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236-240,共5页
汇聚机房中传输设备种类多、功耗高、局部热点问题突出、设备割接难度大、机房级制冷模式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机房制冷能耗居高不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传输设备用节能柜门替换方案,可以实现设备的在线改造,有效解决高功耗传输设备的... 汇聚机房中传输设备种类多、功耗高、局部热点问题突出、设备割接难度大、机房级制冷模式效率低等问题导致机房制冷能耗居高不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传输设备用节能柜门替换方案,可以实现设备的在线改造,有效解决高功耗传输设备的散热难题。经过在某机房针对BRAS设备进行实际应用,验证了此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汇聚机房中高功耗传输设备的散热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聚机房 高热密度 在线改造 气流组织
下载PDF
机房气流优化实测分析
14
作者 邸涵宇 李玉昇 +2 位作者 王未 赵运海 李哲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225-229,共5页
为提高机房空调能效,本文针对现有汇聚机房气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送风方式对于机房气流流场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将优化送风方式的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空调能效和电源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为提高机房空调能效,本文针对现有汇聚机房气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送风方式对于机房气流流场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将优化送风方式的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空调能效和电源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下送风空调可以优化机房气流组织,更有效地提升房间的冷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组织 空调能效 电源使用效率 冷量利用率
下载PDF
柜级制冷方式在通信机房中的节能潜力研究
15
作者 赵贺朋 李玉昇 +2 位作者 王未 朱琳 赵晓丹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70-74,共5页
随着5G通信设备大规模的投入运行,通信机房出现过热、高PUE等问题,严重影响通信安全,并且对通信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机房制冷方式优缺点,探索出一种更加适合高功耗设备散热且有效降低机房能耗的柜级制冷... 随着5G通信设备大规模的投入运行,通信机房出现过热、高PUE等问题,严重影响通信安全,并且对通信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机房制冷方式优缺点,探索出一种更加适合高功耗设备散热且有效降低机房能耗的柜级制冷方案。通过机房实测和实验室测试,验证柜级制冷方案的节能效果,并给出可以预测柜级制冷系统应用效果的温度-功率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柜级制冷 机房能耗 5G能耗
下载PDF
不同砧木对甜樱桃红灯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玉生 吴永杰 +3 位作者 陈龙 赵艳华 吴雅琴 程和禾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73-1081,共9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砧木对河北省秦皇岛产区甜樱桃红灯(Cerasus avium L.)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生长、结果特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适宜砧穗组合,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对甜樱桃接穗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溪山樱(C. ... 【目的】研究4种不同砧木对河北省秦皇岛产区甜樱桃红灯(Cerasus avium L.)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生长、结果特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适宜砧穗组合,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对甜樱桃接穗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溪山樱(C. sachalinensis)、ZY-1(Prunus cerasus)、吉塞拉6号(P. cerasus×P. canescens)和兰丁2号(P. avium×P. pseudocerasus)4种砧木嫁接的红灯为试材,对植株的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等13项指标进行测定,采用方差分析及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种砧木嫁接的红灯主干横截面积、新梢数量、新梢长度、单株产量、平均单果重、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总酚含量及糖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ZY-1砧木嫁接红灯能改善果实品质,其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3.38 kg/cm^(2)、25.92%、20.98%、13.80和144.03 mg/100 g;新梢数量和单株产量以吉塞拉6号嫁接的红灯最高,分别为537条和18.97 kg;不同砧木间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对13个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综合评价值排名次序为ZY-1(0.8017)>吉塞拉6号(0.6467)>本溪山樱(0.6245)>兰丁2号(0.5986)。【结论】红灯/ZY-1组合在河北省秦皇岛地区表现最佳,ZY-1砧木最适宜作红灯甜樱桃的嫁接砧木,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灯甜樱桃 砧木 生长 产量 果实品质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60
17
作者 门雪娇 陈玮琪 +29 位作者 许玉园 朱以诚 胡文立 程忻 柏峰 王丽华 毛玲 曲辉 吕佩源 刘军 孙中武 孙莉 李玉生 吴中亮 吴丹红 吴波 谷文萍 范玉华 周国钰 倪俊 高峰 黄仕雄 曹勇军 彭丹涛 谢春明 蔡志友 徐运 王伊龙 陆正齐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aramedian pontine arteries,P PA)、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s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等。BAD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0%~15%,临床上多表现为以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progressive motor deficiency,PDM)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多发生在发病48~72 h,临床预后差[2-3]。传统影像学很难发现BAD的血管病变,导致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基于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是发生在LSA和PPA部位的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缺血性卒中 专家共识
下载PDF
临床抗青光眼药物的新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肖婷婷 石珂 +2 位作者 缪振忠 李玉生 李国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构成视神经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受到多种因素的损伤,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眼压升高。由于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尚不能直接治疗,根据目前提供的唯一已知可治疗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升高的...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构成视神经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受到多种因素的损伤,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青光眼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眼压升高。由于青光眼的视神经损伤尚不能直接治疗,根据目前提供的唯一已知可治疗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升高的眼压,而眼压与房水流出通道的功能息息相关。这些方面的药物均可以影响青光眼的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青光眼发病机制认识的加深,新型抗青光眼药物也应运而生,为眼科医师提供新的选择。本文将对国内外新型抗青光眼药物从机制、药理特点及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压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基于IdeaVR技术的液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开发过程与策略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伟洪 李玉胜 孟建兵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20年第3期36-39,共4页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模型文件导入格式不支持、模型图像显示不完整以及常用命令的实现等问题,以液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为例,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实现了对IdeaVR技术的熟练应用,最大程度发挥了虚拟仿真软件对教... 针对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模型文件导入格式不支持、模型图像显示不完整以及常用命令的实现等问题,以液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开发为例,总结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实现了对IdeaVR技术的熟练应用,最大程度发挥了虚拟仿真软件对教学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导入文件 渲染 制作动画 合并工程
下载PDF
男性乳腺癌与女性乳腺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玉胜 许磊 +2 位作者 孙岩峰 孔祥歆 金功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BC)和女性乳腺癌(FBC)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异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MBC病人及配对的50例FBC病人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的...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MBC)和女性乳腺癌(FBC)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的异同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对25例MBC病人及配对的50例FBC病人进行分析,采用SPSS21.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生存率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结果:MBC病人5年生存率为40%,FBC病人为6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以及TNM分期和M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以及辅助内分泌治疗和FBC病人5年生存率有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肿瘤大小是影响FBC5年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TNM分期及肿瘤大小是影响FBC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预后因素 5年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