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年刈割次数对科尔沁沙地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3 位作者 娜日苏 张晴晴 潘翔磊 刘荣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7-643,共7页
为明确科尔沁沙地适宜种植苜蓿秋眠级和刈割次数,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不同秋眠级的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刈割2次、3次和4次对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刈割次数的增加,... 为明确科尔沁沙地适宜种植苜蓿秋眠级和刈割次数,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不同秋眠级的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刈割2次、3次和4次对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刈割次数的增加,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越冬率逐渐降低;秋眠级1~3级苜蓿品种年刈割3次总产量最高,秋眠级4~5级苜蓿品种年刈割4次总产量最高;不同刈割次数各茬次间苜蓿品质不同。综合分析得出,在科尔沁沙地灌溉苜蓿种植区,选择秋眠级1~4级的苜蓿品种,年刈割2~3次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苜蓿 秋眠级 刈割次数 产量 品质 越冬率
下载PDF
2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阿鲁科尔沁旗的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4 位作者 娜日苏 张晴晴 潘翔磊 胡日查 郭志忠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38-1042,共5页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引进24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应用方差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aralfa42IQ’、‘皇后’、‘亮牧2号’和‘三得利’等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生产性能及综合... 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引进24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应用方差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aralfa42IQ’、‘皇后’、‘亮牧2号’和‘三得利’等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生产性能及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阿鲁科尔旗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不同生长度日的刈割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越冬率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2 位作者 张晴晴 娜日苏 潘翔磊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8-1074,共7页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北部苜蓿种植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刈割时间,本研究采用在不同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days,GDD)刈割紫花苜蓿的方法,研究了第1次和第3次刈割时间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越冬的影响,同时对可...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北部苜蓿种植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适宜刈割时间,本研究采用在不同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days,GDD)刈割紫花苜蓿的方法,研究了第1次和第3次刈割时间对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产量、品质、越冬的影响,同时对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与苜蓿抗寒性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大于650 GDD以后进行第1次刈割,会显著降低第2次刈割的干草产量;第1次刈割GDD与粗蛋白含量、相对饲喂价值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第2次刈割后GDD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在科尔沁沙地,适宜在610~650 GDD进行第1次刈割,9月初前完成末次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度日 紫花苜蓿 刈割 产草量 品质 越冬率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阿鲁科尔沁旗燕麦新品种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娜日苏 梁庆伟 +4 位作者 杨秀芳 张晴晴 项锴锋 吕宁 正月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3-86,共4页
研究为阿鲁科尔沁旗节水灌溉苜蓿人工草地轮作倒茬筛选优良燕麦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国内外引进的13个燕麦材料的株高、分蘖数、茎重、叶重、叶长、叶宽、干草产量、CP含量、RFQ值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的比较... 研究为阿鲁科尔沁旗节水灌溉苜蓿人工草地轮作倒茬筛选优良燕麦品种。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国内外引进的13个燕麦材料的株高、分蘖数、茎重、叶重、叶长、叶宽、干草产量、CP含量、RFQ值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参试品种加权关联度的比较,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参试品种的优劣。明确了阿鲁科尔沁旗燕麦引种应优选考虑CP含量、叶宽、RFQ值、干草产量和株高表现突出的品种;边锋、坝燕4号、梦龙、林纳、冀张燕4号5个燕麦品种在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方面综合评价表现突出,可在科尔沁沙地作为苜蓿轮作倒茬首选燕麦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鲁科尔沁旗 燕麦 灰色关联度法 综合评价
原文传递
苜蓿-多年生禾草混播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2 位作者 娜日苏 张晴晴 潘翔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4-116,共3页
研究以苜蓿分别与冰草、达乌里披碱草、无芒雀麦进行混播,通过对其再生速度、干草产量、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30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30 h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研究以苜蓿分别与冰草、达乌里披碱草、无芒雀麦进行混播,通过对其再生速度、干草产量、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磷、30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30 h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苜蓿分别与冰草、达乌里披碱草、无芒雀麦进行混播干草产量与苜蓿单播差异不显著(P>0.05);苜蓿-多年生禾草混播粗蛋白质含量与苜蓿单播差异不显著(P>0.05),酸性洗涤纤维均低于苜蓿单播,30 h体外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均显著高于苜蓿单播(P<0.05)。因此,苜蓿-多年生禾草混播营养价值较高,是建植刈牧兼用型草地的较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多年生禾草 混播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原文传递
节水灌溉混播人工草牧场划区轮牧模式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梁庆伟 娜日苏 +5 位作者 张晴晴 杨秀芳 潘祥磊 高明文 乌英嘎 巴图巴根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0-93,共4页
该模式建立以"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为主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放牧肉牛(羊),实行夏秋季节划区轮牧、冬春季节舍饲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为期4年的草地建植、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与效益评价,初步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北方... 该模式建立以"苜蓿+无芒雀麦+冰草+披碱草"为主的豆禾混播人工草地放牧肉牛(羊),实行夏秋季节划区轮牧、冬春季节舍饲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为期4年的草地建植、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与效益评价,初步总结出适用于我国北方的生态生产兼顾的草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表明,该模式草地产量提高了20倍,牧草品质达到一级草水平,草地载畜量增加了10倍,家畜产出率提高40.3%,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探索出了以家庭牧场、种养大户或牧民联户为生产经营主体,适合草原牧区种养结合,草畜平衡的可复制新型生产模式、脱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人工草牧场 划区轮牧
原文传递
FTY720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蕾 吴继华 +7 位作者 刘佩林 时全星 殷召 梁庆伟 周丽 董晓昕 雷琰 张怡堃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0期577-580,586,共5页
目的探讨FTY720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加入1、2.5、5μM·L-1的FTY720,培养24 h,观察FTY720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抗凋亡分子Bcl-2以及凋亡分子Bax的m RNA水... 目的探讨FTY720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加入1、2.5、5μM·L-1的FTY720,培养24 h,观察FTY720对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Q-PCR检测抗凋亡分子Bcl-2以及凋亡分子Bax的m RNA水平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AKT、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检测FTY720对MCF-7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FTY720浓度为5μM时MCF-7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镜下观察可见核固缩和核碎裂,凋亡率达到30.0%,抑制率呈浓度依赖(P<0.05)。m RNA水平上,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凋亡蛋白Bax表达显著上调(P<0.01)。本次研究证实FTY720作用于MCF-7细胞后,蛋白磷酸化AKT表达显著下调(P<0.05),蛋白磷酸化NFκB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FTY720可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的凋亡,并且证实通过调节细胞内多种信号分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Y720 MCF-7 凋亡 抗肿瘤 乳腺癌
下载PDF
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牧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娜日苏 梁庆伟 +4 位作者 杨秀芳 项锴锋 郭志忠 胡日查 张晴晴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年第11期38-43,共6页
为明确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刈割时间和合理的留茬高度,以科尔沁草原区羊草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利用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2个因素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中,刈割时间设3个水平,留茬高度设4个水平... 为明确刈割对羊草草甸草原生物量及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刈割时间和合理的留茬高度,以科尔沁草原区羊草草甸草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利用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2个因素进行了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中,刈割时间设3个水平,留茬高度设4个水平。结果表明,8月15日刈割的群落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羊草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8月1日刈割(P<0.05);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群落和羊草CP含量逐渐下降,群落ADF和NDF含量逐渐增加,且8月1日刈割与9月1日刈割间差异显著(P<0.05),但与8月15日刈割无显著差异(P>0.05);羊草ADF和NDF含量呈增加趋势,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群落地下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羊草根茎生物量呈逐渐降低趋势。留茬高度2 cm处理的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高于留茬高度8 cm处理(P<0.05),与留茬高度5 cm间无显著差异(P>0.05),留茬高度2 cm、5 cm和8 cm处理间的群落CP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科尔沁草原区羊草草甸草原适宜刈割时间为8月15日左右,以留茬高度2~5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甸草原 刈割时间 留茬高度 生物量 干草品质
下载PDF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草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9
作者 娜日苏 梁庆伟 +6 位作者 杨秀芳 张晴晴 项锴锋 潘翔磊 高明文 巴图巴根 乌英嘎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年第2期52-55,共4页
为进一步促进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草牧业发展,在对阿鲁科尔沁旗草牧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其推进现状和实施成效,剖析阿鲁科尔沁旗草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草牧业 发展对策 阿鲁科尔沁旗
下载PDF
节点运动对多AUV协同系统全网完成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庆卫 张鑫 闫晓航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1年第2期170-175,共6页
多AUV协同系统(MAUVS)具有作业范围广、功能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系统节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会导致节点间通信距离发生变化,并产生多普勒频移,影响协同系统通信性能。基于此... 多AUV协同系统(MAUVS)具有作业范围广、功能强、工作效率高等特点。面对复杂的海洋环境,系统节点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需要调整自己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会导致节点间通信距离发生变化,并产生多普勒频移,影响协同系统通信性能。基于此,文中从拓扑结构出发,考虑误码率和水下通信的时延特性,提出使用全网完成度来描述系统通信性能的可靠性,并给出全网完成度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运动状态下通信距离变化对通信链路的影响,给出了节点运动对MAUVS全网完成度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全网完成度描述MAUVS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AUV协同系统 节点运动 可靠性 全网完成度
下载PDF
夏播时间与当年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越冬率的影响
11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2 位作者 张晴晴 娜日苏 潘翔磊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7-143,共7页
【目的】探究阿鲁科尔沁旗夏播紫花苜蓿播期与当年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越冬率的影响,为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的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择紫花苜蓿品种‘雪豹’,于2016~2017年研究夏播时间(7月2日、7月12日、7月2... 【目的】探究阿鲁科尔沁旗夏播紫花苜蓿播期与当年刈割时间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越冬率的影响,为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的大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选择紫花苜蓿品种‘雪豹’,于2016~2017年研究夏播时间(7月2日、7月12日、7月24日、7月29日、8月2日、8月10日)与当年刈割时间(9月4日、9月11日、9月18日、9月26日、10月11日、11月2日)对紫花苜蓿生长、产量和越冬率的影响.【结果】未刈割处理,7月份播种苜蓿的越冬率极显著高于8月2日和8月10日(P<0.01).7月初播种同时在9月初刈割,越冬率和翌年头茬产量与未刈割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7月2日播种苜蓿各刈割处理与未刈割处理越冬率差异不显著(P>0.01),7月12日~7月29日播种的苜蓿各刈割处理越冬率均低于未刈割处理.【结论】在阿鲁科尔沁旗紫花苜蓿夏播时间最佳播期为7月2日~7月24日;7月2日播种的苜蓿适宜在9月初刈割,7月12日以后播种苜蓿当年不宜进行刈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夏播时间 当年刈割时间 产量 越冬率
下载PDF
添加有机酸对燕麦青贮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晴晴 梁庆伟 +3 位作者 杨秀芳 娜日苏 潘翔磊 王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86,共3页
有机酸添加剂在抑制牧草青贮发酵过程中好氧微生物和腐败菌的活力、改善发酵品质和保存营养成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以阿鲁科尔沁旗广泛栽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贝勒二代(BalerⅡ)为原料,分析不同有机酸(甲酸、乙酸和丙酸)... 有机酸添加剂在抑制牧草青贮发酵过程中好氧微生物和腐败菌的活力、改善发酵品质和保存营养成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以阿鲁科尔沁旗广泛栽种的燕麦(Avena sativa)品种贝勒二代(BalerⅡ)为原料,分析不同有机酸(甲酸、乙酸和丙酸)添加剂对燕麦青贮发酵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有机酸添加剂处理组的pH值,乳酸、乙酸和丁酸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未检测出丙酸。3种有机酸处理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3种有机酸添加剂均能改善燕麦的发酵品质和影响品质,以甲酸青贮燕麦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酸 乙酸 丙酸 燕麦青贮 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碳、氮固持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超 闫瑞瑞 +5 位作者 梁庆伟 娜日苏 李彤 杨秀芳 包玉海 辛晓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98,共9页
为探究退化的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在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变化以及固碳效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 为探究退化的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在土壤理化性质,碳、氮变化以及固碳效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本研究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鲁科尔沁旗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以及刈割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区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微生物含量以及土壤养分的测定。通过NDVI值代表3种类型草地的生长状况,整体上看,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的生长状况为:刈割人工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土壤含水量在0~20 cm从高到低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差异均表现为显著(P<0.05);放牧人工草地的全碳全氮含量均为最高,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全碳含量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0~10 cm的土壤全氮含量为(0.88±0.11)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3种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大小表现为: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天然草地,且在0~10 cm放牧人工草地的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为(28.45±8.30)mg·kg^(-1),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P<0.05);此外3种草地类型的土壤碳、氮贮量表现为:天然草地>放牧人工草地>刈割人工草地,在10~30 cm放牧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碳、氮贮量均显著高于刈割人工草地(P<0.05),放牧人工草地表现为碳、氮固持,而刈割人工草地均表现为碳、氮流失,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天然草地和刈割人工草地的碳、氮贮量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人工草地的建立以及对草地实施播种、灌溉等合理的人为干预将有效地提高土壤质量和草地生长状况,并且一定程度上影响土壤的碳、氮固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方式 草地土壤理化性质 碳、氮固持能力 阿鲁科尔沁旗
下载PDF
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系的草产量和营养价值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晴晴 梁庆伟 +3 位作者 杨秀芳 娜日苏 潘翔磊 王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4-161,共8页
【目的】筛选综合性状较优的饲草谷子品系,为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个饲草谷子品系和CK(‘饲谷5号’)的生育期、草产量、株高和营养特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生产性能进行综... 【目的】筛选综合性状较优的饲草谷子品系,为赤峰地区饲草谷子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个饲草谷子品系和CK(‘饲谷5号’)的生育期、草产量、株高和营养特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除CK和‘赤草11号’外,其他品系均能在赤峰地区完成整个生育期,生育期为124~131 d,其中‘赤草13号’的生育期最短,‘赤草1号’和‘赤草9号’的生育期最长.‘赤草5号’‘赤草7号’和‘赤草13号’的株高优于其他品系和CK,成熟期株高达到190 cm以上.‘赤草3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2.69、12.54和12.02 t/hm^2.‘赤草7号’‘赤草5号’和‘赤草13号’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2.66%、12.57%和12.39%.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排在前3位的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结论】‘赤草5号’‘赤草3号’和‘赤草13号’综合表现好,适于进行一步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谷子 灰色关联分析 营养品质 生产性能 赤峰地区
下载PDF
施肥对科尔沁沙地苜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浩 张玉霞 +3 位作者 梁庆伟 达布希拉图 周岩 王显国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0-41,共12页
为探索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的施肥技术,设置N0(不施氮)、N45(45 kg/hm2N)和N90(90 kg/hm2N)3个氮素水平;P0(不施磷)、P90(90 kg/hm2P2O5)、P180(180 kg/hm2P2O5)和P270(270 kg/hm2 P2O5)4个磷素水平;K0(不施钾)、K100(100 kg/hm2K2O)、K2... 为探索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的施肥技术,设置N0(不施氮)、N45(45 kg/hm2N)和N90(90 kg/hm2N)3个氮素水平;P0(不施磷)、P90(90 kg/hm2P2O5)、P180(180 kg/hm2P2O5)和P270(270 kg/hm2 P2O5)4个磷素水平;K0(不施钾)、K100(100 kg/hm2K2O)、K200(200 kg/hm2K2O)和K300(300 kg/hm2K2O)4个钾素水平,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施用量组合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茎叶比、干鲜比在不同氮磷钾处理下无显著性差异,而N45(45 kg/hm2N)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苜蓿株高和苜蓿产量,全年总产量从12.21 t/hm2增至13.19 t/hm2;(2)磷钾肥的施用均会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品质,而施氮会显著降低第1茬、第3茬中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P<0.05),而显著提高第2茬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3)与不施肥相比,在第1茬中,P180(180 kg/hm2P2O5)处理下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从18.22%提高至20.11%;而在第2茬中,N90P270K300(90 kg/hm2N,270 kg/hm2P2O5,300 kg/hm2K2O)处理下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为25.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94%;同样地,在第3茬中,P270K200(270 kg/hm2 P2O5,200 kg/hm2 K2O)处理下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为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87%;(4)氮磷钾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苜蓿植株磷的含量,氮、钾的施用会显著提高苜蓿钾的含量。综上所述,在缺磷少氮低钾科尔沁沙地苜蓿施肥最佳氮磷钾组合为N45P270K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科尔沁沙地 氮磷钾肥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8个青贮玉米品种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比较 被引量:8
16
作者 娜日苏 项锴锋 +4 位作者 梁庆伟 潘翔磊 杨秀芳 李清泉 郭宏宇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05-110,共6页
试验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观测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营养品质,结合饲草相对饲喂价值(RFV)和饲草... 试验对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进行比较,旨在筛选出适合赤峰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观测8个青贮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营养品质,结合饲草相对饲喂价值(RFV)和饲草分级指数(GI),对参试品种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聚类法分析法分类,分析每一类群的主要特性。结果显示:8个青贮玉米品种生育期为115~127 d,均能够达到蜡熟期;金岭青贮67、金岭青贮37和北农208三个青贮专用型品种生产性能较高,鲜草产量超过90 t/hm^(2),干草产量超过29 t/hm^(2);饲用品质位居前三位的品种是迪卡159、S1651和金岭377;单株鲜重与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02。研究表明,金岭青贮67为适宜在赤峰地区的青贮专用型品种;金岭青贮377为适宜赤峰地区的粮饲兼用型品种;S1651和迪卡159是较好的粮饲通用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赤峰地区 生产性能 饲用品质
原文传递
钾肥对紫花苜蓿越冬前后根颈抗氧化酶系统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秀芳 梁庆伟 +2 位作者 娜日苏 李清泉 潘翔磊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74,共3页
试验研究秋季施用不同水平的氧化钾(0、75、150、225、300 kg/hm^(2))对苜蓿根颈在越冬前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晚秋时节和入冬初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苜蓿根... 试验研究秋季施用不同水平的氧化钾(0、75、150、225、300 kg/hm^(2))对苜蓿根颈在越冬前后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晚秋时节和入冬初期,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苜蓿根颈MDA含量下降。施氧化钾150 kg/hm^(2)处理组的苜蓿根颈POD、SOD和CAT活性在越冬前和越冬后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在科尔沁沙地秋季施用150 kg/hm^(2)氧化钾可明显增强苜蓿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紫花苜蓿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 on fracture healing and shoulder joint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 被引量:1
18
作者 Wang Guang-Xin Xiao Wan-Jun +1 位作者 Wang Chen liang qing-we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9年第18期35-39,共5页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an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 by emphaticall...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and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 by emphatically observing fracture healing and shoulder joint function.Methods:Totally 44 elderly patients with Robinson type 2B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 were includ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Shenyang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during Febr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8,including 23 males and 21 females,mean age(69.8±10.2)years ol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group(bridge group,n=22)and a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ternal fixation group(plate group,n=22)according to the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fracture healing time,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At 12 months after surgery,the shoulder joint Constant-Murley score and DASH scor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recovery of joint function.The serum levels of bone turnover biochemical markers 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P1NP),cross-linked Carboxy-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CTX-I),and osteoblast specific factor(OSF)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Results: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the bridg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plate group(P<0.05).Constant scores and DASH scores in the bridg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plate group at 12 months after surgery(P<0.05).Serum levels of CTX-I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while the P1NP and OSF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surgery in the both groups(P<0.05),and the changes were more obvious in the bridge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locking plate system,the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have more benefits on fracture healing,better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function,and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of internal fixation,thus providing a better choice to treat displaced midshaft clavicle fractures by intraoperative internal fix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COMBINED INTERNAL FIXATION Locking plate old age Mid-clavicular displacement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FRACTURE healing shoulder function Bone turnover
下载PDF
机械分离法制备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鹏 黄绍代 +10 位作者 鲁长风 侯昂扬 孙逊 余文 汤贺 程晓清 孟昊业 彭江 梁庆威 李旭 卢世璧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究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血管基质混合物(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修复SD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2周龄大鼠腹股沟部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SVF。在36只8周龄大鼠右侧膝关节股骨... [目的]探究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自体脂肪组织来源的血管基质混合物(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修复SD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从2周龄大鼠腹股沟部获取脂肪组织,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SVF。在36只8周龄大鼠右侧膝关节股骨滑车中央处建立直径2 mm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大鼠。按照软骨缺损的处理,分为空白对照组(BC):缺损处旷置;纤维蛋白胶组(FG):缺损处植入纤维蛋白胶;SVF+纤维蛋白胶组(SVFF):缺损处植入SVF+纤维蛋白胶。术后6、12周取材,参考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修复大体评分标准评价标本修复情况;标本切片后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染色,参考Wakitani评分系统评价标本修复情况。[结果]标本大体观察显示,SVFF组软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大体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析显示,SVFF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透明软骨为主,而BC和FG组缺损区修复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SVFF组组织学评分高于其他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机械分离法制备的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混合物可用于修复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是一种较有应用前景的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质混合物 机械分离法 组织工程 关节软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