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source of the quasi-Carrington Rotation periodic magnetic variations on the Martian surface: InSight observations and modeling 被引量:2
1
作者 Hao Luo AiMin Du +6 位作者 ShaoHua Zhang YaSong Ge Ying Zhang ShuQuan Sun lin Zhao lin tian SongYan Li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SCD 2022年第3期275-283,共9页
In a recent paper(Luo H et al.,2022),we found that the peak amplitudes of diurnal magnetic variations,measured during martian days(sols)at the InSight landing site,exhibited quasi Carrington-Rotation(qCR)periods at hi... In a recent paper(Luo H et al.,2022),we found that the peak amplitudes of diurnal magnetic variations,measured during martian days(sols)at the InSight landing site,exhibited quasi Carrington-Rotation(qCR)periods at higher eigenmodes of the natural orthogonal components(NOC);these results were based on~664 sols of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However,the source of these periodic variations is still unknown.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neutral-wind driven ionospheric dynamo current model(e.g.,Lillis et al.,2019)to investigate the source.Four candidates-the draped IMF,electron density/plasma density,the neutral densities,and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in the ionosphere with artificial qCR periodicity,are applied in the modeling to find the main factor likely to be causing the observed surface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that exhibit the same qCR periods.Results show that the electron density/plasma density,which controls the total conductivity in the dynamo region,appears to account for the greatest part of the surface qCR variations;its contribution reaches about 67.6%.The draped IMF,the neutral densities,and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account,respectively,for only about 12.9%,10.3%,and 9.2%of the variations.Our study implies that the qCR magnetic variations on the Martian surface are due primarily to variations of the dynamo currents caused by the electron density variations.We suggest also that the timevarying fields with the qCR period could be used to probe the Martian interior'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to a depth of at least 70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GHT sol magnetic variations Carrington Rotation(CR)periodicity
下载PDF
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设计与应用
2
作者 王国军 卫海滨 +12 位作者 杨华 李天菲 林田 龙渡 刘鸿艳 冯芳君 石群芳 牛婷婷 周丽 王飞 陈亮 罗利军 龙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0,共10页
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对上海市保护单位的农业种质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和共享利用的服务体系。为了解决当前规模化和多样化的种质分散于不同保护单位,不利于资源信息共享与利用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工作... 上海市农业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是对上海市保护单位的农业种质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和共享利用的服务体系。为了解决当前规模化和多样化的种质分散于不同保护单位,不利于资源信息共享与利用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农业种质资源库(圃)的工作流程研发了以保护单位、资源用户和主管单位为主要角色的一站式共享服务平台,为保护单位建立了管理系统模块,保护单位管理员可进行本单位的种质资源数据管理、资源共享信息发布、申请审核和利用成效管理,促进各保护单位种质资源数据的规范化和共享服务。为资源用户创建了申请共享和利用反馈机制,主要提供种质资源信息查询服务、申请利用服务、利用成效反馈服务等,可同时申请多个保护单位的种质。为主管单位提供全面调查的统计汇总信息,包括全市资源存量、资源分发利用、资源利用成效等信息,实时掌握资源共享动向和利用成效。种质资源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将为保护单位、资源用户和主管单位提供便捷的服务,有助于提高农业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保护单位 共享服务 信息管理
原文传递
页岩储层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交互规律
3
作者 李紫妍 陈军斌 +5 位作者 左海龙 王庆 欧阳雯 林天 刘波 任大忠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0,共9页
页岩储层的大量天然裂缝会在水力压裂中影响水力裂缝扩展路径,厘清二者交互规律对于明确储层裂缝扩展机制及优化裂缝网络具有指导意义。文中利用真实页岩岩心,在提前预置单一裂缝基础上,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交互行为... 页岩储层的大量天然裂缝会在水力压裂中影响水力裂缝扩展路径,厘清二者交互规律对于明确储层裂缝扩展机制及优化裂缝网络具有指导意义。文中利用真实页岩岩心,在提前预置单一裂缝基础上,模拟水力压裂过程中水力裂缝与天然裂缝的交互行为;采用单一变量法,研究水力裂缝逼近角、注入孔深度、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围压对二者交互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交互状况有水力裂缝打开天然裂缝、沿天然裂缝穿行一定距离后偏转、穿过天然裂缝3种,而打开时最大滑移量和最大滑移速率在所有交互结果中最高,偏转时次之,穿过时最小;相比张性起裂,裂缝剪切起裂下最大滑移速率较小,最大滑移量较大。逼近角大、注入孔深度小、天然裂缝胶结强度大、围压高均有利于水力裂缝均衡扩展;反之,则易沟通天然裂缝形成复杂缝网。该研究成果对改善裂缝网络形态及优化页岩储层压裂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裂缝相交 页岩储层 三轴压缩 剪切滑移 水力压裂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膜负载Co_(3)O_(4)活化过硫酸氢钾降解罗丹明B
4
作者 蔺甜 阎鑫 王嘉玮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以RGO(还原氧化石墨烯膜)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RGO/Co_(3)O_(4)高效复合催化剂。通过XRD(X射线衍射仪)、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并以RhB(罗丹明B)为降解物... 以RGO(还原氧化石墨烯膜)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RGO/Co_(3)O_(4)高效复合催化剂。通过XRD(X射线衍射仪)、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手段对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和化学组成等进行表征,并以RhB(罗丹明B)为降解物评价复合催化剂活化PMS(过硫酸氢钾)的反应活性。另外,考察了PMS质量浓度、RhB初始质量浓度、pH值及温度对催化剂活化PMS降解RhB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MS质量浓度为100 mg/L、RhB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pH值为7、温度为25℃时反应18 min对RhB降解率为98%。自由基捕获实验结合ESR(电子顺磁共振)结果表明体系中同时存在SO_(4)^(-·)和HO·2种活性自由基。循环实验结果显示催化剂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对RhB的降解率仍保持90%以上,显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膜 Co_(3)O_(4) 过硫酸氢钾 罗丹明B 高级氧化技术
下载PDF
水平井分簇压裂数值模拟
5
作者 李紫妍 林天 欧阳雯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5-128,131,共5页
在水平井分簇压裂中,压裂液不均匀分配导致水力裂缝不均匀扩展,直接影响了页岩储层开采效果。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水平井分簇压裂数值模型,通过全局嵌入0厚度内聚单元,模拟水力裂缝随机扩展;结合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分... 在水平井分簇压裂中,压裂液不均匀分配导致水力裂缝不均匀扩展,直接影响了页岩储层开采效果。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储层非均质性的水平井分簇压裂数值模型,通过全局嵌入0厚度内聚单元,模拟水力裂缝随机扩展;结合概率密度函数,随机分配内聚单元网格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来表征页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排量和非均质性对分簇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水力裂缝受缝间应力干扰作用越明显,其扩展形态也越复杂;注入排量较高有利于降低裂缝复杂性,实现水力裂缝均匀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裂缝 有限元 COHESIVE 非均质 水力压裂 排量
下载PDF
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气甜点类型与分布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彦庆 刘忠群 +3 位作者 王爱 肖开华 林恬 金武军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0,共10页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等方法,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研究区气井产能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归纳了气藏的甜点类型和成因,并对甜点的分布进行了预测。...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分析等方法,结合其他地球物理技术,对四川盆地元坝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研究区气井产能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归纳了气藏的甜点类型和成因,并对甜点的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元坝地区须三段砂岩类型多样,其中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为优质储层;裂缝类型多样,以低角度剪切缝和成岩收缩缝为主。(2)研究区须三段气藏发育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型和细砾岩型等两大类甜点,结合裂缝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六小类;各类甜点的地质特征、测试方式和试采特征均存在差异。(3)甜点的形成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作用控制,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多分布于三角洲平原和前缘亚相界线附近的分流河道;差异重结晶是砾缘缝形成的原因;构造活动产生的断层和地层挠曲控制了裂缝的分布。(4)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和细砾岩均表现为低GR、低CNL、中—高Rd、中等AC值的特征,优质储层的横波阻抗和μρ(μ为剪切模量,ρ为密度)均表现为中—高值,中粗粒钙质岩屑砂岩孔隙型、细砾岩和穿砾缝叠加型甜点呈条带状广泛分布,其他4类甜点零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融合 致密砂岩气 甜点区块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元坝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国军 杨华 +8 位作者 林田 李天菲 石群芳 龙渡 牛婷婷 王飞 刘鸿艳 罗利军 龙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农业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环节多、流程复杂、信息量大。根据种质资源出入库及保存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规范,需要一套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的出入库流程进行规范引导,对种质资源的库存情况及时跟踪,及对库存资源的... 农业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环节多、流程复杂、信息量大。根据种质资源出入库及保存的操作流程与技术规范,需要一套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对种质资源的出入库流程进行规范引导,对种质资源的库存情况及时跟踪,及对库存资源的性状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基于面向用户的操作应用于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的规范化整理,并重构数据模型,开发农作物种质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促进种质资源信息整合,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和共享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围绕系统总体设计、数据规范、数据模型、业务流程和系统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重点介绍出入库管理、库位管理、活力检测管理、资源信息管理、性状数据管理、种子预警、统计汇总等主要的功能模块,旨在为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库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系统功能 数据管理 共享
原文传递
Novel function of perforin in negatively regulating CD4^+ T cell activation by affecting calcium signaling 被引量:2
8
作者 Enguang Bi Chunjian Huang +10 位作者 Yu Hu Xiaodong Wu Weiwen Deng Guomei lin Zhiduo Liu lin tian Shuhui Sun Kairui Mao Jia Zou Yuhan Zheng Bing Sun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7期816-827,共12页
Perforin 是主要从事调停的形成毛孔的蛋白质目标 T 房间死亡并且被细胞毒素的 T 淋巴细胞(CTL ) 和自然漂亮房间采用。然而,它是否也在常规 CD4+ T 房间功能起一个作用,仍然保持不清楚。这里,我们报导那在 perforin 缺乏(PKO ) 老鼠... Perforin 是主要从事调停的形成毛孔的蛋白质目标 T 房间死亡并且被细胞毒素的 T 淋巴细胞(CTL ) 和自然漂亮房间采用。然而,它是否也在常规 CD4+ T 房间功能起一个作用,仍然保持不清楚。这里,我们报导那在 perforin 缺乏(PKO ) 老鼠, CD4+ T 房间是响应 T 的 hyperproliferative 房间受体(TCR ) 刺激。hyperproliferation 的这个特征被改进在房间分割并且在 IL-2 分泌物伴随。看起来, perforin 缺乏不在胸腺怒气和淋巴节点影响 T 房间开发。在 vivo, perforin 缺乏导致增加的抗原特定的 T 房间增长和抗体生产。而且, PKO 老鼠更产生试验性的自体免疫的眼色素层炎。探讨分子的机制,我们发现在 TCR 刺激以后,从 PKO 老鼠的 CD4+ T 房间显示增加的细胞内部的钙流动并且随后提高抄写因素 NFAT1 的激活。我们的结果显示 perforin 在由影响 TCR 依赖的 Ca2+ 发信号调整 CD4+ T 房间激活和有免疫力的反应起一个否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活化 CD4 钙信号 穿孔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自然杀伤细胞 维和行动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和利用方式下土壤酸缓冲性能分异及其机理探讨——以海南省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煜杰 唐瑞杰 +7 位作者 杨安富 赵彩悦 胡玉麟 董璐 吴晓晨 孟磊 林天 伍延正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2244,共14页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 【目的】通过研究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性能在不同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分异及其机理,为海南省酸化土壤的合理利用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9年夏季选取海南省内33处地点,采集各典型植被类型(旱地、水田、林地和园地)下的主要类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水稻土),对其酸缓冲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在3.17~27.70 mmol/kg,平均值为9.01 mmol/kg,供试土壤均对酸敏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容量(12.14 mmol/kg)显著高于林地、水田和旱地。不同土壤类型下,黄壤酸缓冲容量(17.13 mmol/kg)显著高于砖红壤、赤红壤、燥红土、滨海风沙土和水稻土。海南省典型土壤酸缓冲容量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黏粒含量和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机质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此外,土壤酸缓冲容量与pH(H2O)和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交换性氢呈显著负相关(P<0.05)。供试土壤中稍易受酸害等级有1个,占3.0%;极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2个,占6.0%;易受酸害等级土壤有30个,占91.0%。【结论】海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园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旱地和林地土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决定;水田土壤对酸的敏感性由有机质含量决定。不同土壤类型中,黄壤酸缓冲性能受比表面积影响最大;砖红壤和赤红壤酸缓冲性能由比表面积决定;燥红土由阳离子交换量决定;滨海风沙土由pH(H2O)决定;水稻土由有机质含量决定。在日后的农业生产中,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或采用土壤酸性调节剂等有利于提高土壤酸缓冲容量,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缓冲容量 土地利用方式 有机质 阳离子交换量 比表面积
下载PDF
海南省三座典型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周边地下水中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星亮 杨安富 +5 位作者 杜涛 林天 吴克富 卓奕秀 董璐 吴晓晨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779-1790,共12页
近年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周边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海南省这方面的信息相对较为缺乏.本研究选取了海南省三座典型的垃圾填埋场,探究了渗滤液及周边地下水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Ns)、林可酰胺类(LC... 近年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及周边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海南省这方面的信息相对较为缺乏.本研究选取了海南省三座典型的垃圾填埋场,探究了渗滤液及周边地下水中磺胺类(SAs)、喹诺酮类(QNs)、林可酰胺类(LCMs)和四环素类(TCs)共17种抗生素的污染特征,并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①三座典型垃圾填埋场中,LCMs类抗生素的平均检出率达70.83%,高于其他三类抗生素,其中林可霉素(LIN)、克林霉素(CLIN)和磺胺嘧啶(SDZ)的平均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达83.33%、58.33%和58.33%.②同一座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样品和周边地下水样品中检出的抗生素种类和总浓度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渗滤液样品中检出浓度相对较高的抗生素为LIN(1495.80~10648.80 ng/L)、SDZ(1473.07~5910.07 ng/L)和磺胺二甲基异嘧啶(SIM,518.67~1807.73 ng/L);周边地下水样品中检出浓度相对较高的抗生素为SIM(ND~58.10 ng/L)、磺胺喹恶啉(SQX,ND~17.77 ng/L)、西诺沙星(CNX,ND~27.71 ng/L)和CLIN(ND~18.11 ng/L).③QNs类抗生素的生态风险水平较其他三类抗生素要高,且具有较高生态风险水平的抗生素为磺胺吡啶(SPD)、SDZ、磺胺噻唑(STZ)、氧氟沙星(OFL)、加替沙星(GTFX)、CNX和LIN.研究显示,三座垃圾填埋场中部分抗生素均通过固体垃圾和渗滤液迁移扩散至周边地下水中,其带来的污染和生态风险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 地下水 抗生素 生态风险
下载PDF
牙周硬组织缺损患者正畸前行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元媛 王家烯 +4 位作者 彭圆媛 吴金华 李飞燕 林田 高碧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5期1421-1424,共4页
目的总结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PCRS)围术期实行个性化优质护理的经验,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加强术后随访,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正畸前PCRS的牙周硬组织缺损患者30例,做好术... 目的总结牙周组织再生结合骨皮质切开术(PCRS)围术期实行个性化优质护理的经验,优化手术配合流程,加强术后随访,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正畸前PCRS的牙周硬组织缺损患者30例,做好术前用物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动态随访,总结个性化优质护理经验体会。结果30例患者术后1周软组织愈合良好,12周后口腔锥束CT复查硬组织增量达到预期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CRS围术期内实行个性化优质护理,可优化手术配合流程、提高患者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手术成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口腔 骨皮质 正畸治疗 护理
下载PDF
颗粒野生稻愈伤的诱导继代与超低温保存
12
作者 韩静 林田 +3 位作者 周丽 滕小英 龙萍 李天菲 《上海农业学报》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为了更好地保存颗粒野生稻资源,选取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2种颗粒野生稻,诱导愈伤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通过种子诱导以及发芽后的胚根诱导,都得到了颗粒野生稻愈伤;NB和MS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有助于... 为了更好地保存颗粒野生稻资源,选取引自国际水稻研究所的2种颗粒野生稻,诱导愈伤并建立组培快繁体系,对愈伤组织进行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通过种子诱导以及发芽后的胚根诱导,都得到了颗粒野生稻愈伤;NB和MS培养基交替继代培养有助于提高愈伤活性;利用高糖预培养和干燥处理结合的方式,2种颗粒野生稻愈伤在超低温保存后成功存活,新生愈伤率分别为34.24%和23.95%,且恢复生长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新的颗粒野生稻植株。组培快繁技术与超低温保存相结合,为颗粒野生稻种质保存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野生稻 愈伤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川东北元坝西部须家河组二段优质储层展布特征研究
13
作者 黄彦庆 肖开华 +2 位作者 王爱 林恬 王濡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9-500,共12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储量探明率低、测试效果差异大,主要原因之一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及相关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分砂组刻画沉积微相展布的基础上...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储量探明率低、测试效果差异大,主要原因之一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不清。本文充分利用测录井、岩心及相关分析化验等资料,在分砂组刻画沉积微相展布的基础上,开展了须二段沉积演化过程、储层特征及其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元坝西部须二段经历了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演化过程,沉积控制了砂体规模、粒度和矿物成分的空间变化;(2)须二段砂岩类型多样,整体致密,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物性与砂岩粒度,长石、石英和方解石胶结物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主要受沉积和后期成岩作用控制;(3)须二段发育块状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交错层理中粒石英砂岩两类有利岩石相,前者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减薄、呈条带状展布,后者呈不连续土豆状,主体分布于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相 沉积微相 须家河组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元坝西部 四川盆地东北部 致密砂岩气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恬 郑选梅 牛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54-56,共3页
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大学是青年大学生融入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过渡阶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然而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普遍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严重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 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的追梦人,大学是青年大学生融入社会生产劳动的重要过渡阶段,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有效引领青年大学生勇担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然而在当前高校的教学体系中普遍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严重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育,开展劳动教育现状不佳。文章聚焦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劳动教育嵌入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探究,系统分析劳动教育转嫁于实验教学的可行性,探索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劳动教育的步骤和方法,以期构建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教学体系的新型劳动教育模式,为切实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实验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 教学改革
下载PDF
Treatment of Phenol Wastewater with Cu-Fe/AC Catalyst by Continuous CWPO
15
作者 Yue XU Hongzhu XU +3 位作者 Caixia LU Jinlong SUN Lianfeng WANG lin ti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3年第2期72-77,共6页
The Cu-Fe/AC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phenol wastewater by catalytic wet peroxide oxidation(CWPO) was s... The Cu-Fe/AC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microwave-assisted synthesis, and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phenol wastewater by catalytic wet peroxide oxidation(CWPO) was studied, and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80 ℃, reaction time 90 min, initial pH 3.1 and H_(2)O_(2)addition 2.2 g/L,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reached 82%. The result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100 ℃, reaction time 64 min, initial pH 3.3 and H_(2)O_(2)addition 2.7 g/L,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up to 86%. After Cu-Fe/AC catalyst was reused for 4 times, the removal rate of COD was still above 80%, revealing that the catalyst showed good cataly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AC catalyst Catalytic wet peroxide oxidation Phenol wastewater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下载PDF
“断缝体”概念、地质模式及其在裂缝预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为例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振峰 刘忠群 +5 位作者 郭元岭 季玉新 李王鹏 林恬 陈天胜 金武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3-980,共8页
裂缝是致密油气藏“甜点”形成的关键要素。由于裂缝尺度和地震资料信息承载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规模有效裂缝地质发育模式认识的不足,不同的裂缝预测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有限。在梳理近年来致密油气地质研究领域“断缝体... 裂缝是致密油气藏“甜点”形成的关键要素。由于裂缝尺度和地震资料信息承载尺度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对规模有效裂缝地质发育模式认识的不足,不同的裂缝预测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成效非常有限。在梳理近年来致密油气地质研究领域“断缝体”概念的基础上,对“断缝体”的内涵进行了归纳,建立了四川盆地新场地区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地质发育模式,以此模式为指导,分析了“断缝体”组构单元及背景围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计算和筛选了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混沌属性和最大似然属性进行“断缝体”的预测,形成了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断缝体”预测技术方案。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利用人工断层解释结果及电成像裂缝解释结果确定了相应的地震属性阈值,用最大似然属性(>0.15)刻画断层滑动面,用混沌属性的不同阈值范围刻画滑动破碎带(0.18~1.00)和诱导裂缝带(0.05~0.18)。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获取了新场地区须二段致密砂岩气藏主要目的层段的断层滑动面、滑动破碎带及诱导裂缝带数据体及相应的裂缝预测成果。从预测结果和电成像测井解释结果对照分析来看,由于预测过程考虑了“断缝体”的地质发育模式,预测结果的地质意义较为明晰,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表明“断缝体”概念及其地质模式在地震裂缝预测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测 致密砂岩 断缝体 须家河组 新场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杨华 王国军 +8 位作者 朱天生 林田 魏仕伟 石群芳 张前荣 王飞 刘鸿艳 罗利军 龙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9-465,共7页
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环节多、流程长、所涉及的相关信息量大。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视,今后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量还会进一步增大,对种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外服务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信... 种质资源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环节多、流程长、所涉及的相关信息量大。随着国家对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视,今后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量还会进一步增大,对种质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外服务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种质资源库的高效管理,规范进出库的每一个流程。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基于十多年的运行经验,遵循简单实用、规范性强、安全可靠、可扩充四大原则,建立了一套种质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以及本系统所包含的库位管理、种子信息管理、种子进出库管理、种子预警、统计汇总、用户管理、反馈管理这7个主要的功能模块,希望为其他种质资源库建立类似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库 库管理 工作模块
原文传递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段基于相控的相对优质储层预测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彦庆 刘忠群 +4 位作者 林恬 肖开华 王爱 薛明喜 霍志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3-872,共10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上,通过岩性逐级识别,实现岩性准确解释;进而分析须家河组三段各砂组顶、底界面处岩性组合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明确地震剖面上波峰和波谷的地质含义,同时考虑井-震分层的差异,多方法确定提取地震属性时的合理时窗,进而提取相应范围内、不受上、下地层影响的多种地震属性,以钻井结果为比照,优选对砂砾岩最为敏感的地震属性,井-震结合,刻画须三段砂砾岩的展布。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砂砾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段,应用岩心资料,对砂砾岩细分岩石相,明确了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类相对优质储层,建立其测井解释标准,在砂砾岩展布的约束下,精细刻画了两类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为须三段气藏下一步规模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岩石相 沉积微相 优质储层 致密砂岩 储层预测 须家河组 川东北元坝地区
下载PDF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和构建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华 王国军 +7 位作者 杨少友 林田 魏仕伟 蔡丽娜 王飞 刘鸿艳 罗利军 龙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7-482,共6页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 随着农作物种质资源数量的不断增加,种质资源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种质资源利用的逐步深入,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对农作物的应用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至关重要。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借助于本中心保存的近21万份种质资源的信息,开发了一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数据库设计和构建的目的、原则和数据库的架构、运行环境以及主要功能模块。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采用了B/S结构,平台系统利用多层逻辑架构实现了对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信息的收集、存储、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外部用户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平台系统,浏览查询种质资源信息。内部管理员可使用平台的受限功能,需要认证成功后才可使用后台管理功能,实现对整个平台数据的管理。注册用户还可通过基因资源数据库提交引种申请,管理员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外供种全流程的网络化,借此可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流程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数据库 功能模块
原文传递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优势植物叶碳、氮含量及其与热值的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恬 郑怀舟 +2 位作者 王健 黄志鸿 朱锦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6-66,共11页
测定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不同层次优势植物叶片碳(C)、氮(N)含量和热值大小,分析探讨C、N、C/N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与热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C、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47. 79%和1. 77%,与全球陆生植物相比,表现为C含量高,N含量低,即... 测定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12种不同层次优势植物叶片碳(C)、氮(N)含量和热值大小,分析探讨C、N、C/N的季节变化动态及其与热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片C、N含量年均值分别为47. 79%和1. 77%,与全球陆生植物相比,表现为C含量高,N含量低,即N素受限,高C/N表明该地区植物养分利用效率高; 12种优势植物叶片平均C、N含量呈:夏季>春季>秋季>冬季,C/N呈:秋季>冬季>春季>夏季,C含量季节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 <0. 01);不同植被层次植物叶片C含量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而N含量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 <0. 01); 12种优势植物叶干质量热值(GCV)、去灰分热值(AFCV)与C含量极显著正相关,灰分含量(AC)与C含量显著负相关; AFCV与N含量显著正相关.表明C含量可反映热值的高低.上述结果可为科学估算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C、N库贮量,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含量 N含量 热值 优势植物 季节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