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关系问题 被引量:5
1
作者 陆益龙 周磊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11,共10页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必要的动力和重要的支撑。变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和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公共管理与村民自治、保护与发展、...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必要的动力和重要的支撑。变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和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公共管理与村民自治、保护与发展、耕地保护与制度创新、农业与非农化、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问题。重视并处理好这六大重要关系问题,一方面可规避单向度发展,另一方面可避免政策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从而有效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 关系问题
下载PDF
“吹哨报到”机制与城市基层的网格化治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陆益龙 孟根达来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9,共11页
优化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既是改善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更好满足基层百姓需要的方式。“吹哨报到”机制和网格化治理的实践创新,有效响应了城市基层治理对提升问题反应能力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要求,以引入技术治理的多种新形式有效跨越条块分... 优化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既是改善社会治理的要求,也是更好满足基层百姓需要的方式。“吹哨报到”机制和网格化治理的实践创新,有效响应了城市基层治理对提升问题反应能力和及时解决问题的要求,以引入技术治理的多种新形式有效跨越条块分割壁垒,提高了基层治理落实效率。但网格化治理面临网格边界模糊导致功能弱化、协同能力降低和技术治理形式化等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城市基层治理偏重技术的实践创新必须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体系创新结合起来,才会达到理想的基层治理创新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哨报到”机制 基层治理 网格化治理 党建引领
下载PDF
从“顶天”到“立地”:郑杭生晚年的社会学实践转向
3
作者 陆益龙 张鹏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5期21-38,共18页
郑杭生先生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术历程中,倡导并践行“顶天立地”的学术理念,以“顶天”的理论自觉和世界眼光,开创性地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四论”。在其晚年,以身... 郑杭生先生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术历程中,倡导并践行“顶天立地”的学术理念,以“顶天”的理论自觉和世界眼光,开创性地提出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四论”。在其晚年,以身作则,深入杭州、郑州、广州和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基层社区开展实地调查,开启社会学实践转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和实践的完整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新的指向。重温和回顾“顶天立地”的社会学思想及实践转向,旨在全面学习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精髓要义,准确把握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本质要求及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天立地” 社会学 实践转向
下载PDF
不同有机水溶肥对人参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莹 孙文松 +3 位作者 李旭 录亿隆 郑泽洋 刘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8-85,共8页
以五年生人参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F12水溶肥、福田水溶肥(FT)、人参专用水溶肥(RSZY)各150 kg·hm-2,3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水溶肥对人参生长及土壤微生境的影响,以期为人参适宜肥料筛选和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以五年生人参为试材,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F12水溶肥、福田水溶肥(FT)、人参专用水溶肥(RSZY)各150 kg·hm-2,3种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水溶肥对人参生长及土壤微生境的影响,以期为人参适宜肥料筛选和优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人参专用水溶肥和F12提高了人参的茎粗、叶长、叶宽、叶柄长、主根粗、根鲜质量、皂苷含量(Re、Rb1),福田处理人参长势及品质则无显著差异,其中人参专用肥和F12处理根质量分别为44.81 g和48.09 g,差异不显著;Re含量分别为16.15、16.72 mg·g^(-1),差异不显著;Rb1含量分别为33.37、27.59 mg·g^(-1),差异显著。在土壤微生物方面,与对照相比,F12、福田水溶肥、人参专用水溶肥分别降低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15.3%、6.07%、11.24%,提高了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30.35%、12.42%、19.41%;在真菌群落中,F12和福田水溶肥分别降低了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20.13%、5.87%,人参专用水溶肥提高了子囊菌门相对丰度2.82%,3种水溶肥均提高了土壤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78.31%、67.85%、36.83%。人参专用水溶肥有助于增加株高、叶长、主根粗,且提高了Re和Rb1含量,3种有机肥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多样性和结构,呈现出细菌多样性增加,真菌多样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根际微生物环境,为有机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有机肥 土壤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不同年限园参主要农艺性状和人参皂苷含量分析
5
作者 樊勇 录亿隆 +2 位作者 李旭 刘莹 孙文松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7-102,共6页
以二至五年生园参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园参的农艺性状、根部生物量与人参皂苷含量,丰富了人参药材的采收理论,以期为探明不同年限园参的生长规律和采收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园参生长... 以二至五年生园参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研究了不同年限园参的农艺性状、根部生物量与人参皂苷含量,丰富了人参药材的采收理论,以期为探明不同年限园参的生长规律和采收时期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园参生长年限的增加,株高、茎粗、叶长、叶柄长、根长、主根长的值均显著高于前一年,Y5、Y4的主根粗显著高于其他2个年份。各年份的根鲜质量、主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和主根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前一年,Y5的侧根折干率显著高于Y4。主根中人参皂苷Rg1含量呈递增的趋势,侧根中则呈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在Y3中达到最大值;主根、侧根中人参皂苷Re、Rb1含量均在Y2中最高;主根、侧根中人参皂苷Rd含量分别在Y2、Y3最高。主根鲜质量、人参皂苷Rg1含量与各农艺性状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因此,不同年限园参的农艺性状与根部生物量呈正相关,选择主茎粗壮、叶片较大的植株有利于药材产量的增加,但是园参不同年限、不同部位的人参皂苷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限 园参 农艺性状 根部生物量 人参皂苷
原文传递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8
6
作者 陆益龙 李光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8-86,I0003,共10页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从实现根本性目标、解决基本问题和应对主要矛盾三个维度看,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乡...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构成,对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从实现根本性目标、解决基本问题和应对主要矛盾三个维度看,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乡村均衡充分发展与维持乡村秩序和谐稳定。在路径选择上,需要超越国家控制与地方自治二元对立范式,不断完善乡村自治与公共治理并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乡村区域分布广、差异性大,有效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因地制宜,注重基层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走创新驱动之路。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正不断朝着善治的大方向演进,逐步实现乡村社会的“向善治理”“、善者治理”和“善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治理 乡村自治 公共治理
下载PDF
国家公园体制及其社区治理体系的优化——基于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陆益龙 山永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76,共10页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自然保护区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及运行与公园社区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公园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公园内的资源,公园的运行、管理和保护工作又与社区活动分不开。...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自然保护区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及运行与公园社区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公园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公园内的资源,公园的运行、管理和保护工作又与社区活动分不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和运行有效统筹了自然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新体制也面临保护与发展、人兽冲突和地方保护主义阻力等诸多张力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协调好这些关系,不仅会影响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也会制约公园社区发展,甚至导致和积淀更多社会矛盾。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协调保护区和社区的关系,提升国家公园体制的综合效能,需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从国家公园运营、公共管理、共治机制、基础设施和保障保险5个方面不断优化公园社区治理体系,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要优化国家公园体制及其社区治理体系,需从顶层设计和基层制度实践两个路径进行优化:一方面可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构建起“生态现代化”的均衡模式,另一方面可从基层制度实践中提炼出“补贴补偿+保障保险”的均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公园社区 治理体系
下载PDF
“大环保”格局下牧区环境治理多元共治机制及优化路径--青海省杂多县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陆益龙 山永久 孟根达来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103,共9页
“大环保”格局是中国式环境治理的理念和进路,在牧区环境治理实践中,青海省杂多县探索了“1+N”的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这一模式经验反映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及其积极治理成效。优化多元... “大环保”格局是中国式环境治理的理念和进路,在牧区环境治理实践中,青海省杂多县探索了“1+N”的牧区垃圾处理新模式,这一模式经验反映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机制及其积极治理成效。优化多元共治机制,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局导向,推进牧区环境治理的高质量发展,助力牧区的生态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保”格局 环境治理 多元共治机制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从社会选择到自主选择:民间环保组织策略性行动的演变逻辑 被引量:1
9
作者 陆益龙 山永久 《社会建设》 CSSCI 2023年第5期122-137,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环保组织活跃在环保领域,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绿色江河这一民间环保组织在其成长历程中,组织目标、活动内容、发展策略、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行动选择和采取的策略性行动蕴含一种演变逻辑,亦即从社会选择到自...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环保组织活跃在环保领域,成为推动环保事业的重要力量。绿色江河这一民间环保组织在其成长历程中,组织目标、活动内容、发展策略、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行动选择和采取的策略性行动蕴含一种演变逻辑,亦即从社会选择到自主选择的转变。在组织生成阶段,民间环保组织的策略性行动遵循社会选择逻辑,在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阶段,得益于丰富的行动经验和不断增强的资源动员能力,策略性行动转变为注重自主选择逻辑,对自身的角色定位不再局限于民间角色,而是致力于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大环保治理格局。在不同阶段,民间环保组织将组织自身的持续发展放在首位,并基于特定社会环境,从自身角度自主地作出策略性行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选择 自主选择 民间环保组织 策略性行动
下载PDF
“语言与乡村振兴”多人谈
10
作者 李小云 陆益龙 +4 位作者 韦刚 徐谛 邵建伟 刘亚辉 苏银坂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69,共4页
乡村话语创新正在对乡村振兴产生重大影响李小云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被赋予负面的含义。“三农”代表着落后、愚昧和被改造的对象,乡村呈现出... 乡村话语创新正在对乡村振兴产生重大影响李小云李小云(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核心要素。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农业和农民一直被赋予负面的含义。“三农”代表着落后、愚昧和被改造的对象,乡村呈现出一系列衰落的物理景观,如弃耕、村庄败落、人才流失等,这些物理景观通过语言文字形成了一整套针对乡村的负面表述,如“衰败、愚昧、落后”等,并通过政论、学术、文化、戏曲、小说、影视以及各种新闻报道系统地将乡村负面化,加深了社会大众对乡村的负面认知。可以说,语言文字在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中国农业大学 语言文字 乡村振兴 人才流失 人类社会文化 李小云 核心要素
下载PDF
首都地区乡村振兴的精准推进模式
11
作者 陆益龙 魏婉怡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84,共15页
首都地区是高度城镇化的区域,推进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特殊的责任和意义。首都地区的乡村振兴需结合首都实际和都市特色精准有效地推进实施。目前,首都地区乡村呈现出人口减少、村庄消失、农业受困的态势。为了更好地推进首都北京的... 首都地区是高度城镇化的区域,推进其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有着特殊的责任和意义。首都地区的乡村振兴需结合首都实际和都市特色精准有效地推进实施。目前,首都地区乡村呈现出人口减少、村庄消失、农业受困的态势。为了更好地推进首都北京的乡村振兴,要准确把握其性质和意义。都市圈乡村振兴属于保护性发展,目的是保护社会系统的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途径。精准推进首都地区乡村振兴需做到精准分类、精准均衡、精准施策和精准监测。在路径选择上,结合当前首都“三区四类”村庄的总体规划,重点建设人文乡村、生态乡村、美丽乡村、休闲乡村和现代乡村五类典型乡村,在政策上可实施“千村百镇”振兴计划、开展“村庄庭院美化”行动、强化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以及大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地区 乡村振兴 保护性发展 精准推进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振兴之路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陆益龙 陈小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17,共9页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人口与劳动力外流带来的结构与形态的巨变,乡村“空巢社会”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乡村社会的新常态。乡村振兴虽是在城镇化、现代化大背景下推进的,但需要跳出城市中心主义及现代性的陷阱,重新认识... 新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正面临着人口与劳动力外流带来的结构与形态的巨变,乡村“空巢社会”将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乡村社会的新常态。乡村振兴虽是在城镇化、现代化大背景下推进的,但需要跳出城市中心主义及现代性的陷阱,重新认识乡村的社会生态价值,修复和重建乡村社会文化系统的功能。振兴乡村不同于城市化,因而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复制,而是需要因地制宜地探寻和发现多样性的道路,但可以朝着产业融合发展的大方向努力。在振兴乡村的路径选择问题上,还需要处理好国家意志与农民主体性、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等方面的关系问题,既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国家“三农”发展目标的达成,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性,让乡村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着恰当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 路径选择 多样性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 被引量:106
13
作者 陆益龙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56,共9页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 实施乡村振兴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政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推进路径进行理论辨析,旨在更加科学合理地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要通过农业变革,实现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内涵则是乡村主体性的维续和乡村新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走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即以粮食安全为核心、以农户为主体、由农民因地制宜自主选择的多样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农村建设
下载PDF
“数字下乡”:数字乡村建设的经验、困境及方向 被引量:61
14
作者 陆益龙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134,共9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事物,作为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数字乡村建设与网络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数字下乡”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技术、现代化与乡村发展的关系问题,数字要成功下乡,必须应对和解决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时代的新生事物,作为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数字乡村建设与网络社会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数字下乡”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技术、现代化与乡村发展的关系问题,数字要成功下乡,必须应对和解决数字乡村建设相关的现代性困境,如供给效率困境、“数字鸿沟”、小农户衔接困境、数字技术兼容困境等。有效推进“数字下乡”,需朝着构建多主体共建共享建设模式的大方向努力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下乡” 数字乡村 乡村振兴 困境
下载PDF
精准衔接: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机制 被引量:36
15
作者 陆益龙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46,241-242,共13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战略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参考借鉴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更要与脱贫攻坚战略精准衔接。本文所探讨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精准衔接机制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自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战略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参考借鉴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更要与脱贫攻坚战略精准衔接。本文所探讨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精准衔接机制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而本文所说的精准衔接机制主要由精准分类、精准均衡和精准施策等要件构成,具有过渡巩固和整合增效等功能。构建精准衔接机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应有依法振兴、协同振兴和融合发展等路径可参照选择。总之,乡村振兴也要把握融合发展的大方向,即把"小城镇"发展当作"大问题"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 精准衔接机制 协同振兴
下载PDF
基于固定WiMAX的被动雷达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汪清 侯春萍 lu yilong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
WiMAX信号作为被动雷达的照射源具有高距离分辨率和大探测距离的优势。率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固定WiMAX的被动雷达双通道接收机,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的自适应直达波/杂波干扰消除算法,实现了基于相参体制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并将基于固定W... WiMAX信号作为被动雷达的照射源具有高距离分辨率和大探测距离的优势。率先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固定WiMAX的被动雷达双通道接收机,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的自适应直达波/杂波干扰消除算法,实现了基于相参体制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并将基于固定WiMAX的被动雷达系统应用于室内运动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系统和所提出的算法能准确获得目标的运动轨迹信息,从实验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固定WiMAX信号作为被动雷达照射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雷达 固定WIMAX 运动目标检测 自适应滤波
下载PDF
农村土地流转中优先权的实践建构——对河北定州一农地流转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益龙 张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9-117,160,161,共11页
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土地流转优先权虽有法律条文的规定,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河北定州的一起农村土地流转案例中,资本角色、政府角色和农户角色分别采取了"依法建构""政策动员"和"趋同从众"等... 在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中,土地流转优先权虽有法律条文的规定,但主要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在河北定州的一起农村土地流转案例中,资本角色、政府角色和农户角色分别采取了"依法建构""政策动员"和"趋同从众"等行动策略,并分别建构了"村里人"优先、"支持家乡建设与发展"以及"价格优势"等土地流转优先权的社会意义,通过这种社会建构顺利实现了大规模土地流转目标。从实践建构论的视角来解读农村土地流转中优先权的建构过程,得到的启示是:农村土地的属性是复杂的,既有权属关系问题,也存在社会边界问题。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不仅仅要明确权属关系,关键还是要解决土地流转后的乡村产业和社会的整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优先权 “村里人”
下载PDF
技术治理何以可能:基层法官的司法裁决及出判艺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益龙 韩梦娟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6,共10页
对法官司法行为的考察是研究基层司法实践的重要切入点。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基层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及法官司法裁决行为越来越注重运用专业化、规范化的司法裁决术,并由此实现对民间纠纷的技术化治理,以应对纠纷当... 对法官司法行为的考察是研究基层司法实践的重要切入点。在司法改革的进程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基层人民法庭的司法运作及法官司法裁决行为越来越注重运用专业化、规范化的司法裁决术,并由此实现对民间纠纷的技术化治理,以应对纠纷当事人形形色色的“闹剧”行为。法官也试图通过技术治理,生产出独特且专业的“法律文本”,重塑普通大众对法律意义的理解。法律权威正是通过这一重塑过程,达到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的社会公众的有效“规训”,并维续法律权力的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基层法官 司法裁决 出判艺术
下载PDF
公司运作模式与地方开发中的制度实践创新——来自华北D市的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益龙 郑绍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1-119,共9页
要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奇迹”,需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经验中去把握。正是因为一个个地方社会通过开发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才构成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从华北D市的开发经验来看,在国家供给侧结构... 要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快速转型的“奇迹”,需要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经验中去把握。正是因为一个个地方社会通过开发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才构成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中国奇迹”。从华北D市的开发经验来看,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制度背景下,由于举债融资受到严控,为拓宽地方开发的财源加快地方发展,地方政府通过建投公司等国资公司参与到市场中进行项目投资和建设,并从项目利润中为地方财政增收。地方开发中的公司运作模式的出现,实质上是在国家制度变迁的引导下,地方政府与市场主体共同推动的制度实践创新。这一制度创新为地方社会缓解对土地开发和地方债务的依赖、拓展融资渠道、转变发展方式等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案例事实为拓展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中国经验”,揭示制度创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也包括微观实践层面的,推动创新的主体和动力也来自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运作模式 开发区建设 地方开发 制度实践创新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现实考量与理性思考
20
作者 陆益龙 董倞乔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51,共7页
乡村振兴作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战略,备受各界关注。从历史视野看,乡村振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并不断凸显出来的;就现实而言,随着乡村全部脱贫,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既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亦可进一步促... 乡村振兴作为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新战略,备受各界关注。从历史视野看,乡村振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城镇化过程中出现并不断凸显出来的;就现实而言,随着乡村全部脱贫,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既能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亦可进一步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改善和扭转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局面;从更深层面、更广视域来思考,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性发展,尤其是对文化传统和社会系统多样性的保护与维续;前瞻未来,乡村振兴要把握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的大方向,朝着城乡融合、产业融合、“补短板”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的方向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历史视野 现实考量 保护性发展 振兴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