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timation of the Maximum Allowable Loading Amount of COD in Luoyuan Bay by a 3-D COD Transport and Transformation Model 被引量:1
1
作者 WU Jialin LI Keqiang +4 位作者 SHI Xiaoyong LIANG Shengkang HAN Xiurong ma qimin WANG Xiuli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4年第4期604-612,共9页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in the Luoyuan and Lianjiang counties of Fujian Province,China,raise certain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issues.The unusual phytoplankton bloom and eutrophication,for example,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s in the Luoyuan and Lianjiang counties of Fujian Province,China,raise certain environment and ecosystem issues.The unusual phytoplankton bloom and eutrophication,for example,have increased in severity in Luoyuan Bay (LB).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nutrient loads has largely caused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LB.Several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solve the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 most effective of these strategies is the reduction of pollutant loadings into the sea in accordance with total pollutant load control (TPLC) plans.A combined three-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transport-transformat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the marin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The allowed maximum loadings for each discharge unit in LB were calculated with applicable simulation result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COD is approximately 11×l0^4tyear^-1 when the water quality complies with the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standards for LB.A pollutant reduction scheme to diminish the present levels of mariculture-and domestic-based COD loadings is based on the estimated marine COD environmental capacity.The obtained values imply that the LB waters could comply with the targeted water quality criteria.To meet the revised marine functional zoning standards,discharge loadings from discharge units 1 and 11 should be reduced to 996 and 3236t year^-1,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LC environmental capacity COD Luoyuan Bay linear programming model
下载PDF
The Biomarker Changes of a Heavy Fuel Oil After Different Weathering Times
2
作者 ma qimin NI Zhanglin YU Zhig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9年第1期51-5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mposition changes of heavy fuel oil by stmulating weathering in static seawater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n-C10 to n-C15 were los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composition changes of heavy fuel oil by stmulating weathering in static seawater under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indicate: n-C10 to n-C15 were lost gradually in 24 weeks and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alkanes with long chains (〉n-C19) increased markedly. The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less than two tings (except C4N) were completely lost in 24 weeks and CnP and CnD became the main aromatics in the heavy fuel oil after 24 weeks. The ratios of n- C1/Pristane (Pr) and n-C18 Phytane (Ph) were suitable for identifying lightly weathered (3 weeks) heavy fuel oil. The ratios of n-ClT/n-C18 and Pr/Ph were suitable for identifying moderately weathered heavy fuel oil (12 weeks); the ratios of C2D/C2P and C3D/C3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in 24 weeks and were more suitable for identifying moderately weathered heavy fuel oil (24 wee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fuel oil WEATHERING GC/MS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蒸散发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远征 马启民 贾晓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5-794,共10页
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寒干旱内陆盆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蒸散发是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主要方式,研究其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为观测点,采用涡动相关仪... 柴达木盆地属于高寒干旱内陆盆地,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蒸散发是生态系统水分耗散的主要方式,研究其变化特征对区域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为观测点,采用涡动相关仪观测的2020年通量资料计算实际蒸散发量,分析不同下垫面实际蒸散发量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并探究了气象因子与实际蒸散发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蒸散发过程主要集中在生长季,呈正态分布,但变化范围有一定差异,高寒草甸实际日蒸散发量和实际月蒸散发量大于灌木林地。其中,灌木林地日平均蒸散发量为0.48 mm,高寒草甸日平均蒸散发量为1.28 mm;灌木林地蒸散发量8月达到峰值,为40.47 mm,高寒草甸蒸散发量7月达到峰值,为88.92 mm。(2)对于不同下垫面,气温和土壤温度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有一定差异,实际日蒸散发量与气温、土壤温度、饱和水汽压差显著相关,但是与风速相关性不大,各季节蒸散发量对各气象因子敏感程度不同,此外高寒草甸蒸散发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相关。(3)不同下垫面水分消耗变化特征表明灌木林地各月水汽交换以下垫面水分消耗为主,7-8月下垫面水分消耗最为严重,高寒草甸4、6、11月下垫面以水汽吸收为主,并在6月达到水分吸收高峰期,其余月份下垫面以水分消耗为主,7月水分消耗最大。本研究通过探讨柴达木盆地灌木林地和高寒草甸实际蒸散发特征,以期为该地区水循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蒸散发 涡度相关 灌木林地 高寒草甸
下载PDF
危重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
4
作者 马琪敏 沈拓 +1 位作者 王玉松 朱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5期223-230,共8页
研究显示,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对危重烧伤病情演变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炎症、免疫、创面修复等共同影响着此类患者的转归。由于研究数量、规模以及诊疗理念、措施的限制,目前对于危重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特征尚不完... 研究显示,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对危重烧伤病情演变及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炎症、免疫、创面修复等共同影响着此类患者的转归。由于研究数量、规模以及诊疗理念、措施的限制,目前对于危重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的机制、特征尚不完全清楚,定义也存在一定争议。本综述在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聚焦上述相关问题,挖掘未来可能的研究和实践方向,旨在为危重烧伤早期凝血功能紊乱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凝血 凝血病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下载PDF
壳聚糖/纳米金复合物修饰电极对水中邻苯二酚的电化学传感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臧琳 李瑾 +4 位作者 蒲帅 马启敏 周瑶 钟莲 李世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8-242,共5页
将壳聚糖同时作为氯金酸的还原剂和纳米金粒子的稳定剂,一步法绿色制备纳米金,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滴涂法将壳聚糖/纳米金溶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壳聚糖/纳米金复合物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 将壳聚糖同时作为氯金酸的还原剂和纳米金粒子的稳定剂,一步法绿色制备纳米金,采用紫外-可见光谱、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采用滴涂法将壳聚糖/纳米金溶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壳聚糖/纳米金复合物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的电化学响应、检测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0.5%(质量体积分数)、滴涂量为20μL,交联剂浓度1%(体积分数)时构建的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有最佳的电催化活性,线性范围为5μmol/L~1mmol/L,检出限为0.44μmol/L,且修饰电极有较好的重现性、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该传感器在实际样品的邻苯二酚回收率为9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金 壳聚糖 邻苯二酚
原文传递
风力机翼型仿生襟翼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及气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祺敏 王加浩 +3 位作者 张洋 马列 林健辉 刘小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40,共10页
受鸟类在特殊条件下翅膀尾缘羽毛微抬现象的启发,在风力机S809翼型的吸力面附加自展开仿生襟翼以抑制大攻角绕流条件下的流动分离现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获得了仿生襟翼结构参数(襟翼高度H、襟翼离尾缘距离D和襟翼弹起角度θ)... 受鸟类在特殊条件下翅膀尾缘羽毛微抬现象的启发,在风力机S809翼型的吸力面附加自展开仿生襟翼以抑制大攻角绕流条件下的流动分离现象。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获得了仿生襟翼结构参数(襟翼高度H、襟翼离尾缘距离D和襟翼弹起角度θ)的样本空间。选取大攻角下翼型的升阻比作为优化目标,结合数值计算和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了仿生襟翼结构参数与翼型升阻比之间的响应函数关系以及最优的仿生襟翼参数组合,并从动、静态气动特性角度对仿生襟翼翼型与原始翼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D在所有单因子主效应中对升阻比的影响灵敏度最大,而θ-H在所有交互效应中对升阻比的影响灵敏度最高;仿生襟翼抑制了吸力面的流动分离,改变了大攻角下分离涡和尾涡的大小和分布情况,抑制了动态失速;在不同攻角等条件下,升阻比和升力最大可分别提升53%和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襟翼 气动性能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原油和燃料油多环芳烃特征组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鲁英 马启敏 丁慧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2-551,共10页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并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研究了未风化或风化程度很小的原油和燃料油多环芳烃(PAHs)不同系列组分相对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原油萘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燃料油,菲系列和■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GC-MS),并结合文献数据,分析研究了未风化或风化程度很小的原油和燃料油多环芳烃(PAHs)不同系列组分相对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原油萘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高于燃料油,菲系列和■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明显低于燃料油,二苯并噻吩和芴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无明显差异性.油品萘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高于57.0%时,油品可能为原油,含量低于48.9%时,油品可能为燃料油;菲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小于21.7%时,油品可能为原油,含量大于22.6%时,油品可能为燃料油;■系列化合物相对含量大于5.4%时,油品可能为燃料油.基于16种多环芳烃,原油中苯并蒽和蒽的相对含量低于燃料油,油品中蒽的相对含量大于3.8%,油品可能为燃料油,油品中苯并蒽的相对含量大于5.9%时,油品可能为燃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燃料油 多环芳烃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沙地人工柠条林能量平衡与蒸散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启民 李永山 +1 位作者 王海兵 贾晓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11-1521,共11页
人工造林使得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快速逆转,深入理解沙地人工林的水能变化特征,对改善现有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和开展人工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鄂尔多斯高原银肯沙林场,利用波文比系统测定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辐射、... 人工造林使得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的生态快速逆转,深入理解沙地人工林的水能变化特征,对改善现有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和开展人工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鄂尔多斯高原银肯沙林场,利用波文比系统测定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辐射、湿度、温度等气象要素以及地表土壤热通量,系统分析了典型沙地人工柠条林不同天气条件下及不同时间尺度的能量通量变化以及蒸散特征。结果表明:日尺度上,晴天净辐射和地表土壤热通量呈单峰型,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呈多峰型,感热通量在净辐射中占较大的比例,地表土壤热通量在净辐射中占的比例最小。各能量通量受天气影响非常大,但仍以感热输送为主。月尺度上,净辐射呈单峰型,月平均为37.3 W·m^(-2)。地表土壤热通量波动较大,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例为7.2%。感热通量与净辐射变化基本一致,感热通量在净辐射中占大部分比例,月平均为24.5 W·m^(-2)。潜热通量波动较大,生长季的潜热通量要大于非生长季,月平均为10.1 W·m^(-2)。11月至次年2月净辐射主要转化为潜热通量,其他月份净辐射主要转化为感热通量。生长季蒸散量大,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10月,蒸散量平均为144.7 mm;非生长季蒸散量较小,集中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蒸散量平均为55.6 mm。研究时段内总的蒸散量为461.3 mm,占同期总降水量的77.5%;2015年蒸散为176.8 mm,占同期降水量的90%,蒸散是沙地人工林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水分支出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人工林 波文比 能量通量 蒸散
下载PDF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Light Crude Oil During Simulated Short Term Weathering
9
作者 ma qimin LUO Xia YU Zhigang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3期231-236,共6页
To unambiguously identify spilled oils and to link them to the known sourc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settling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legal liability.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spilled oils in the env... To unambiguously identify spilled oils and to link them to the known source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n settling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legal liability.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spilled oils in the environment depend on a number of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regarding changes 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ight crude oil during simulated short-term weathering based on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turated hydrocarbons of the light crude oil mainly distribute between n-C8 and n-C23 and the most abundant n-alkanes are found in the n-C10 to n-C16. The mai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light crude oil are n-alkanes and isoprenoids. The aromatic compounds are subordinate chemical components.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weather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n-alkanes less than n-C12,toluene and 1,3-dimethyl ben-zene are lost after 1 d weathering,the n-C13,n-C14,naphthalene and 2-methyl-naphthalene are lost on the fifth day of weathering,and n-C15 alkane components show certain weatherproof capability. The ratios n-C17/pristane and n-C18/phytane are unaltered and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the light crude oil during the first 8 d of weathering. After 21 d,the ratio pristine/phytane can not pro-vide much information on the source of the spilled light crude oil. Triterpanes(m/z 191) as biomarker compounds of light crude oil are more valu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crude oil WEATHERING GC/MS oil fingerprints RNA thermosensor
下载PDF
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双重逻辑
10
作者 陈文林 马启民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0,共5页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视域下,习近平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及其内部结构等;遵循系统性战略生成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以小见大、把...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视域下,习近平以问题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方法,从理论上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这一矛盾统一体的性质及其内部结构等;遵循系统性战略生成的基本规律,在实践中以小见大、把握战略全局,抓住关键、实现战略突破,举纲张目、完成战略部署,提出和完善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战略方案。习近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思考与治国实践,具有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方法的严密理论逻辑和整体性战略谋划的完整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有机统一,体现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与中国式治国艺术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公平正义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的多中心回顾分析及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琪敏 汤文彬 +23 位作者 李孝建 常菲 尹希 陈昭宏 吴国华 夏成德 李晓亮 王德运 储志刚 张逸 王磊 吴抽浪 童亚林 崔培 郭光华 朱志豪 黄圣宇 常刘 刘锐 刘永计 王玉松 刘晓彬 沈拓 朱峰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12家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危重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老年患者早期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2月12家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124例危重烧伤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4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2例、黑龙江省医院5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7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例、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9例、解放军第924医院12例、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6例、浙江省台州医院4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1例。统计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致伤因素、是否合并基础疾病以及伤后入院时间。根据伤后28 d内的存活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89例)与死亡组(35例),比较2组患者基本资料与伤情(同前总体临床特征);伤后第1个24 h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伤后第1个24 h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伤后第1个24 h脏器功能指标,包括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尿素、血肌酐、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电解质指标(血钾、血钠、血氯、血钙、血镁及血磷)、尿酸、肌红蛋白、脑钠肽;伤后第1个24 h感染及血气指标,包括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pH值、氧合指数、碱剩余、乳酸;治疗情况,包括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是否行抗凝治疗、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及液体复苏情况。筛选影响危重烧伤老年患者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4例患者中男82例、女42例,年龄60~97岁,体重指数23.44(21.09,25.95)kg/m^(2),烧伤总面积54.00%(42.00%,75.00%)体表总面积(TBSA),Ⅲ度烧伤面积25.00%(10.00%,40.00%)TBSA,主要为中重度吸入性损伤,以火焰烧伤者为主,合并基础疾病者43例,以伤后入院时间≤8 h者为主。2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吸入性损伤情况,伤后第1个24 h PT、APTT、D-二聚体、FDP、INR、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血肌酐、血糖、血钠、尿酸、肌红蛋白、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7、5.49、5.26、5.97、2.18、1.95、2.68、2.68、2.51、2.82、2.14、3.40、5.31、3.41、2.35、3.81、2.16、-3.82,P<0.05);是否行机械通气、是否应用血管活性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4、28.50,P<0.05)。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个24 h血肌酐、伤后第1个24 h APTT均为危重烧伤老年患者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1.17、1.10、1.10、1.09、1.2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03~1.40、1.04~1.21、1.05~1.19、1.05~1.17、1.07~1.69,P<0.05)。结论危重烧伤老年患者多为火焰烧伤,常伴随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早期常伴有炎症反应增强、血糖升高、纤溶激活、脏器功能损害等,这与其预后相关。年龄、烧伤总面积、Ⅲ度烧伤面积、伤后第1个24 h血肌酐和APTT是该群体伤后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老年人 预后 危险因素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输液率对预后的影响及输液率的影响因素的多中心研究
12
作者 黄圣宇 马琪敏 +7 位作者 王玉松 汤文彬 褚志刚 辛海明 常刘 李晓亮 郭光华 朱峰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4-1033,共10页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输液率对预后的影响及输液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国7个烧伤救治中心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输液率对预后的影响及输液率的影响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5年1月—2020年12月,我国7个烧伤救治中心收治2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其中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13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6例、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73例、解放军第924医院21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0例、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30例、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7例。患者中男163例、女57例,年龄为18~91岁。根据患者伤后28 d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2组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体温等)、伤情(烧伤总面积、伤后入院时间等)、基础疾病情况、伤后液体复苏情况(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输注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比值等)、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pH值、碱剩余、血乳酸、氧合指数等)、治疗情况(吸入氧体积分数、住院天数、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情况等)。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调整协变量后,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对患者死亡的影响。绘制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预测死亡风险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最大约登指数。按最大约登指数确定的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预测死亡风险的界值[2.03 mL·kg^(-1)·%体表总面积(TBSA)^(-1)],将患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死亡风险。分析前述临床资料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自变量后,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均明显增大(Z值分别为12.08、23.71,P<0.05),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吸入氧体积分数与入院时血尿素氮、血肌酐、血乳酸(Z值分别为7.99、4.01、11.76、23.24、5.97,P<0.05)及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比例(P<0.05)均明显升高,入院时白蛋白、pH值、碱剩余均明显降低(t=2.72,Z值分别为8.18、9.70,P<0.05),住院天数明显减少(Z=85.47,P<0.05)。调整协变量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风险比为1.69,95%置信区间为1.21~2.37,P<0.05)。输液率≥2.03 mL·kg^(-1)·%TBSA^(-1)组患者死亡风险明显高于输液率<2.03 mL·kg^(-1)·%TBSA^(-1)组(风险比为3.47,95%置信区间为1.48~8.13,P<0.05)。烧伤总面积、体重、吸入氧体积分数、体温、伤后入院时间、伤后第1个24 h输注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比值、入院时氧合指数<300与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均存在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2、-0.215、0.137、-0.162、-0.252、0.314,Z=4.48,P<0.05)。筛选自变量后,烧伤总面积、体重、伤后入院时间和入院时氧合指数<300均是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标准化β值分别为-0.22、-0.22、-0.19、0.46,95%置信区间分别为-0.34~0.09、-0.34~0.10、-0.32~0.06、0.22~0.71,P<0.05)。结论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2.03 mL·kg^(-1)·%TBSA^(-1)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烧伤总面积、体重、伤后入院时间和入院时氧合指数<300是严重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第1个24 h输液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预后 影响因素分析 吸入性损伤 液体复苏 输液率
原文传递
重庆市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13
作者 谢晓 卢晓宁 +6 位作者 沈文宇 马启民 唐云辉 杨秋萍 刘明林 李实康 夏志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936-3950,共15页
基于滑坡发生成因选取评价指标,设计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分级方法,实现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对防御滑坡灾害和准确预警具有现实意义。基于现有滑坡危险性评价中,评价指标欠全面、评价指标分级偏主观、评价结果无法直接衡量出不同因子... 基于滑坡发生成因选取评价指标,设计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分级方法,实现区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对防御滑坡灾害和准确预警具有现实意义。基于现有滑坡危险性评价中,评价指标欠全面、评价指标分级偏主观、评价结果无法直接衡量出不同因子对区域整体及各危险区滑坡影响程度大小的现状,以滑坡灾害严重的重庆万州区为例,在充分考虑评价因子合理性的前提下,应用客观划分评价因子等级的证据权法,对区域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并通过结合滑坡危险性敏感程度指数(S_(W))、创建的滑坡危险性影响程度指数(S_(I))及不同危险区影响程度指数(H_(W)),量化各评价因子整体对区域滑坡发生的敏感程度和影响程度,以及对不同危险区的影响程度的差异,为降低区域滑坡危险性提供更准确和针对性的理论参考,对提高区域滑坡灾害的有效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1)经独立性检验确定了剔除地形起伏度的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较全面概括了滑坡发生成因。(2)在评价指标初分级的基础上,结合证据权值、滑坡面积比和分级面积进行基于证据权法的评价指标终分级,实现证据权法支持下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经成功率曲线法验证,精度达72%,从指标选取和评价精度上体现出本研究方法的可靠性。(3)S_(W)和S_(I)指数分析得出,高程、道路距离、多年平均降雨量因子的区域整体敏感程度和影响程度均居前三,但其余因子在敏感程度和影响程度的排序上表现出差异性,说明S_(I)指数创建的必要性和科学性。(4)H_(W)指数说明,高、中和低危险区滑坡评价因子表现出与区域整体一致的影响程度特征,但较高危险区以道路距离因子影响程度最大;较低危险区则以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影响程度上升为第二位,体现出H_(W)指数构建必要性。(5)低危险区主要位于植被覆盖度较高的高海拔区,此处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对滑坡发生有着抑制作用;高危险区主要位于万州区人类活动集聚特征显著的主城区,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且降水量多集中在1213~1229 mm的低海拔区,该类区域应通过开展合理的减滑工程措施、抗滑支挡工程措施及绿化护坡等,实施工程治理措施,以达到降低区域滑坡危险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危险性评价 证据权法 GIS
原文传递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的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小波 范晓雨 +5 位作者 刘晓敬 肖林 马启民 贺宁 郜思卓 乔雨亭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9-768,共10页
高速城市化进程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影响,及时评估生态质量变化对城市生态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领域,但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评估时往往面临... 高速城市化进程对地区生态环境产生胁迫影响,及时评估生态质量变化对城市生态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遥感生态指数(RSEI)是一种客观、快速和简便的生态质量评价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态学领域,但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评估时往往面临云遮挡的问题。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利用其海量的MODIS遥感图像,采用中值合成法逐年计算了成渝城市群的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遥感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RSEI,评价了该区近20年生态质量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近20年成渝城市群RSEI呈缓慢上升趋势,于2012年后RSEI开始呈现稳定态势,川中丘陵区和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明显,而渝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明显;(2)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达0.825,RSEI能够较好地表征研究区的生态质量,且绿度和湿度与其呈正相关,热度和干度与其呈负相关,绿度是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3)基于GEE云计算的图像处理可以较好地改善因多云多雨导致的遥感数据缺失问题,同时能极大提高影像处理效率,扩展了RSEI在大范围、长时间序列生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生态保护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Google Earth Engine 生态质量 遥感生态指数
原文传递
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研究现状与发展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琪敏 王玉松 +3 位作者 侯文佳 刘晓彬 沈拓 朱峰 《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6-363,共8页
目的对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内外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演进过程、热点主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50年1月1日—2022... 目的对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内外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演进过程、热点主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50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进行发文量分析。同前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采用CiteSpace5.8.R3软件行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及文献共被引分析。结果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分别检索到501、235篇文献。国内外分别于1975、1950年开始出现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文献,随后相关文献逐渐增加。《中国知网》数据库235篇文献中烧伤、凝血功能、血小板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340篇文献中burn、coagulation、deep vein thrombosis等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较高。《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突现强度排前6的关键词为烧伤患者、临床意义、烧伤面积、凝血功能、预后、血小板,且前3个关键词为早期突现关键词;《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突现强度排前列的关键词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pulmonary embolism为早期突现关键词。《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是#0烧伤、#1休克、#2并发症等,《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具有代表性的聚类标签是#0 risk、#1 surgical patient、#2 sepsis等。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早期研究更关注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存在本身,而后期研究更关注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与炎症、免疫、凝血全貌、创面的关系。2010年及以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中出现了较多核心被引文献,静脉血栓栓塞防治是近年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的优化和标准化以及对其整体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结论国内外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过程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目前的研究热点在于凝血与炎症、免疫等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烧伤相关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的优化和标准化以及对其整体机制的研究将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凝血功能障碍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血压指数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联--基于MIMIC-Ⅲ数据库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晓彬 赵宇 +4 位作者 秦婴逸 马琪敏 王玉松 翁祖铨 朱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8-585,共8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压指数与预后的关联。方法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中2001至2012年诊断为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ICU即刻...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早期血压指数与预后的关联。方法将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Ⅲ(MIMIC-Ⅲ)中2001至2012年诊断为脓毒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ICU即刻和24 h内的心率(HR)、血压数据,计算各项血压指数〔包括收缩指数、舒张指数及平均动脉压(MAP)指数的最高值、中位数和均值〕。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4:1)。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协变量,进一步构建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别建立模型1(包含P<0.1的HR、血压、血压指数相关变量及P<0.05的其他变量)和模型2(仅包含P<0.1的HR、血压、血压指数相关变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精度召回曲线(PRC)和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评价2个模型的优劣,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以最佳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共有11559例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存活组10012例,死亡组1547例。两组间的年龄、存活时间、Elixhauser合并症评分等46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初筛出37项指标。经过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在HR、血压、血压指数相关指标中,筛选出入ICU即刻HR〔优势比(OR)=0.992,95%可信区间(95%CI)为0.988~0.997〕、最高HR(OR=1.006,95%CI为1.001~1.011)、最高MAP指数(OR=1.620,95%CI为1.244~2.126)、平均舒张指数(OR=0.283,95%CI为0.091~0.856)、中位收缩指数(OR=2.149,95%CI为0.805~4.461)、中位舒张指数(OR=3.986,95%CI为1.376~11.758)6项指标(均P<0.1);其他P<0.05的变量有14个,包括年龄、Elixhauser合并症评分、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呼吸机、镇静镇痛、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最高血肌酐(SCr)、最高血尿素氮(BUN)、最高凝血酶原时间(PT)、最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最低血小板计数(PLT)、最高白细胞计数(WBC)、最低血红蛋白(Hb)。ROC曲线显示,模型1和模型2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9、0.637,提示模型1的预测准确性更高;PRC曲线显示,模型1和模型2的AUC分别为0.381、0.240,提示模型1的效果更好;DCA曲线显示,阈值在0~0.8(即死亡概率为0~80%)时,模型1的净获益率高于模型2。校准曲线提示,模型1的列线图模型预测效果与实际结局符合较好;Bootstrap验证结果证明,该列线图模型与前述结果一致,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列线图模型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其中血压指数是重要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舒张指数 收缩指数 MIMIC数据库 预后
原文传递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移动应用可访问性增强方法
17
作者 马琦珉 李向民 周雅倩 《计算机科学》 2024年第12期223-233,共11页
移动应用可访问性(Mobile Application Accessibility)是指移动应用程序设计和实现的程度,目的是确保任何用户都能够轻松地访问和使用该应用。国内移动应用市场上的海量应用中支持无障碍功能的应用少之又少,与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老年... 移动应用可访问性(Mobile Application Accessibility)是指移动应用程序设计和实现的程度,目的是确保任何用户都能够轻松地访问和使用该应用。国内移动应用市场上的海量应用中支持无障碍功能的应用少之又少,与数量庞大且与日俱增的老年群体和视觉障碍群体追求享受数字时代红利、打破数字鸿沟的愿景产生矛盾。大规模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在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通过提示词工程引导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决策判断。此外,缩短交互路径是一种最为直观的移动应用可访问性增强方法。受到上述事实的启发,提出一种基于大规模语言模型的移动应用可访问性增强方法,创新性地应用可访问性服务和大语言模型,兼顾安全性、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了一种移动应用可访问性辅助工具AccessLink,在非侵入式和用户授权的前提下,感知和操作移动应用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由此实现了基于自动化方法的数据集构建方法,并在构建的数据集上使用大模型GPT-3.5、GPT-4.0、通义千问和百川进行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安卓 移动应用 可访问性 自然语言处理
下载PDF
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对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淑敏 马启敏 +1 位作者 牛华 王艳红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5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对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80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降低组与认知正常组。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对绝经后妇女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就诊的80例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结果分为认知降低组与认知正常组。观察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血清雌二醇(E2)、睾酮(T)等卵巢激素水平。结果认知降低组PSQI评分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降低组的SAS及SDS评分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认知降低组的血清E2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绝经后妇女MMSE评分与PSQI、SDS及SA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E2与MMSE呈正相关,与PSQI、SDS及SAS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睡眠障碍及负性情绪可能是影响其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E2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睡眠及情绪障碍的相关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质量 负性情绪 绝经后 认知功能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风力机翼型尾缘三角襟翼气动性能的参数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祺敏 王加浩 +1 位作者 张洋 张家忠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93-1502,共10页
本文以S809风力机专用翼型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风力机尾缘三角襟翼对风力机叶片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RSM)对三角襟翼中的襟翼高度H、襟翼宽度D以及襟翼偏斜角度θ进行优化设计,并基于二次回归分析得到... 本文以S809风力机专用翼型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风力机尾缘三角襟翼对风力机叶片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方法(RSM)对三角襟翼中的襟翼高度H、襟翼宽度D以及襟翼偏斜角度θ进行优化设计,并基于二次回归分析得到了风力机尾缘三角襟翼各参数与风力机叶片翼型升阻比之间的响应关系,确定了最优的三角襟翼设计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针对翼型的升阻比,的影响最大,θ的影响次之,D的影响最小。与原始翼型相比,通过RSM方法确定的最优三角襟翼翼型的升力和升阻比有了大幅提高;此外,在翼型上添加与最优三角襟翼高度及宽度相同的格尼襟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格尼襟翼邻域流场及压力分布与三角襟翼基本相同,两者对翼型气动性能特性的提升趋势一致,但添加三角襟翼翼型的气动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 三角襟翼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数值模拟 升阻比
原文传递
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影响的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22
20
作者 马启民 贾晓鹏 +2 位作者 王海兵 李永山 李劭宁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5,共8页
系统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退化,对有效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研究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双重影响少有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 系统评价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引起的植被退化,对有效开展生态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研究主要分析气候因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双重影响少有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这一双重影响对植被变化的贡献程度的主要研究方法--定性-半定量法、回归分析法、残差趋势法、基于净第一生产力的评价方法。综述分析了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的主要结论,总结目前各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气候和人为因素对植被变化驱动因素的分解研究,加强模型评价和不确定性量化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植被变化 评价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