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高风险患者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2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航 安景辉 +2 位作者 刘苏 马千里 石凤梧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高风险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21年2例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冠脉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高风险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心脏外科2021年2例TAVR术中预植保护性导丝的冠脉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TAVR,其中1例患者左冠脉植入冠脉支架1枚,另1例患者仅行术中冠脉导丝、支架预保护,术后撤出导丝及支架。2例患者术后造影见人工介入瓣膜开放良好,轻度反流,冠脉通畅;术后心衰症状均不同程度地减轻或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2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均提示主动脉瓣人工生物瓣膜功能正常,少量瓣周反流;冠脉CTA均未见冠脉明显异常。结论保护性导丝预植入技术预防TAVR术中冠脉闭塞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冠状动脉闭塞 支架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含蜡及表面活性剂环戊烷水合物浆液生成及黏度特性
2
作者 柳扬 陈杰 +5 位作者 李娜 孟嘉伟 吕晓方 周诗岽 马千里 王传硕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随着油气资源开采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在深水管道多相混输过程中,低温高压的输送环境极易导致水合物和蜡等固相沉积堵塞管道的问题产生,尤其当蜡和水合物同时存在时,集输管道将面临更高的堵管风险。为此,使用流变仪研究了含蜡和表面活性... 随着油气资源开采不断向深水领域发展,在深水管道多相混输过程中,低温高压的输送环境极易导致水合物和蜡等固相沉积堵塞管道的问题产生,尤其当蜡和水合物同时存在时,集输管道将面临更高的堵管风险。为此,使用流变仪研究了含蜡和表面活性剂(Span 80)的油水体系中环戊烷水合物的生成规律及水合物浆液流变性,明确了含蜡量(质量分数,下同)、Span 80浓度(质量分数,下同)等因素对蜡-水合物共存体系临界时间及浆液剪切稀释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Span 80浓度为1.0%时,含蜡量由0.00%增大至1.00%,水合物生成临界时间由25.8 min延长至49.8 min,增幅约93%。在Span 80浓度为1.5%、2.0%及3.0%时,水合物生成临界时间同样随含蜡量增大而延长,增幅分别为113%、93%及241%。对中低含蜡量体系(≤0.75%),水合物生成临界时间随Span 80浓度的增大而缩短;对高含蜡量体系(≥1.00%),水合物生成临界时间则随着Span 80浓度的增大呈现波动变化。此外,随着水合物的生成,含蜡与不含蜡体系水合物浆液的黏度均先快速增大再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含蜡体系水合物浆液的黏度峰值与最终平衡黏度均显著大于不含蜡体系的对应值。通过比较稠度系数和流动特性指数,发现含蜡体系水合物浆液的流动特性指数随着含蜡量、Span 80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含蜡油水乳状液、水合物浆液及含蜡水合物浆液均具有剪切稀释性,含蜡水合物浆液则具有更强的剪切稀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晶 表面活性剂 水合物浆液 临界时间 剪切稀释性
下载PDF
自膨式瓣膜行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患者35例
3
作者 王华君 吴雪达 +3 位作者 石凤梧 刘苏 马千里 安景辉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膜反流(AR)患者应用自膨式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应用自膨式瓣膜行TAVR的重度AR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9... 目的评价主动脉瓣膜反流(AR)患者应用自膨式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应用自膨式瓣膜行TAVR的重度AR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59~83(70.03±1.07)岁。分析手术成功率、病死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左心功能变化。结果35例患者均采用自膨式介入瓣膜经股动脉行TAVR手术成功,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采用体外循环辅助完成手术的患者17例(48.6%),平均体外循环辅助时间(32.5±14.6)min。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患者5例(14.3%)。采用瓣中瓣技术的患者14例(40.0%)。术前LVEF(48.01±12.20)%,术后1周LVEF(50.22±15.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2,P>0.05);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5.04±10.10)mm,术后1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3.44±11.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0,P>0.05)。术前5例患者存在二尖瓣中量及以上反流,术后二尖瓣反流均较术前减轻,其中2例转为少中量反流,3例转为少量反流。术后即刻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4例(40.0%),三度传导阻滞1例(2.9%),转入心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术中出现心包积液1例(2.9%),胸骨正中剑突下切口植入心包引流管后痊愈。少中量瓣周漏3例(8.6%),其余为少量及微量瓣周反流32例(91.4%)。结论应用自膨式瓣膜经股动脉行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安全性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反流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自膨式瓣膜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CRS-LMD和SVD的MMC-HVDC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4
作者 贺宇阳 马千里 +1 位作者 于飞 刘喜梅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2,共12页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速不确定、波头提取困难以及噪声干扰等因素制约了直流电网中故障测距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上述因素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有理样条插值均值分解(LM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rational spline... 直流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波速不确定、波头提取困难以及噪声干扰等因素制约了直流电网中故障测距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上述因素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有理样条插值均值分解(LMD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rational spline,CRS-LMD)和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故障测距方法。首先,利用特征尺度选取最优极点系数,结合有理样条插值调节拟合曲线的松紧程度,实现对故障电压行波的局部均值分解。其次,采用奇异值分解对故障行波波头进行准确提取。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张北±500 kV柔性直流电网的仿真模型,模拟各种故障情况并输出故障数据,利用Matlab对故障数据进行处理并验证定位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故障测距算法在不同故障距离和故障类型下均能实现故障测距,且在叠加噪声和过渡电阻的情况下也能保障较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柔性直流电网 有理样条插值 局部均值分解 奇异值分解 行波提取 故障测距
下载PDF
油水乳化胶凝作用对蜡沉积影响的定量表征
5
作者 马千里 王传硕 +4 位作者 柳杨 吕晓方 杜晖 周诗岽 宫敬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9-75,共7页
通过对乳液黏温曲线变化规律进行挖掘,对凝油团形成过程定量表征,推导得出凝油团形成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将胶凝过程细化为凝油团形成和黏附两个阶段。通过蜡沉积的温度条件,发现随着沉积管壁的温度降低,凝油团形成系数逐渐增大,胶凝作用... 通过对乳液黏温曲线变化规律进行挖掘,对凝油团形成过程定量表征,推导得出凝油团形成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将胶凝过程细化为凝油团形成和黏附两个阶段。通过蜡沉积的温度条件,发现随着沉积管壁的温度降低,凝油团形成系数逐渐增大,胶凝作用逐渐显著,即在沉积初期蜡沉积的厚度迅速增加,这与蜡沉积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乳化 蜡沉积 胶凝作用 凝油团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文本两阶段生成高质量图像方法
6
作者 曹寅 秦俊平 +2 位作者 高彤 马千里 任家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为了解决传统文本生成图像方法生成图像质量差和文本描述与生成图像不一致问题,以多种损失函数为约束,提出深度融合注意力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DFA-GAN).采用两阶段图像生成,以单级生成对抗网络(GAN)为主干,将第一阶段生成的初始模糊图... 为了解决传统文本生成图像方法生成图像质量差和文本描述与生成图像不一致问题,以多种损失函数为约束,提出深度融合注意力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DFA-GAN).采用两阶段图像生成,以单级生成对抗网络(GAN)为主干,将第一阶段生成的初始模糊图像输入第二阶段,对初始图像进行高质量再生成,以提升图像的生成质量.在图像生成的第一阶段,设计视觉文本融合模块,深度融合文本特征与图像特征,将文本信息充分融合在不同尺度的图像采样过程中.在图像生成的第二阶段,为了充分融合图像特征与文本描述词特征,提出以改进后的Vision Transformer为编码器的图像生成器.定量与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其他主流模型,所提方法提高了生成图像的质量,与文本描述更加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生成图像 深度融合 生成对抗网络(GAN) 多尺度特征融合 语义一致性
下载PDF
文本生成图像研究综述
7
作者 曹寅 秦俊平 +4 位作者 马千里 孙昊 闫凯 王磊 任家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8,共20页
对文本生成图像任务进行综合评估和整理,根据生成图像的理念,将文本生成图像任务分为3大类: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架构生成图像、基于自回归模型架构生成图像、基于扩散模型架构生成图像.针对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架构的文本生成图像方法,按照改... 对文本生成图像任务进行综合评估和整理,根据生成图像的理念,将文本生成图像任务分为3大类: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架构生成图像、基于自回归模型架构生成图像、基于扩散模型架构生成图像.针对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架构的文本生成图像方法,按照改进的不同技术点归纳为6小类:采用多层次体系嵌套架构、注意力机制的应用、应用孪生网络、采用循环一致方法、深度融合文本特征和改进无条件模型.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分析,总结并讨论了现有的文本生成图像方法通用评估指标和数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文本生成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 自回归模型 扩散模型
下载PDF
曲线盾构隧道掘进地表沉降计算模型
8
作者 徐阳 师文豪 +2 位作者 王源 马千里 吴静红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损失和施工荷载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曲线盾构隧道的非对称性使得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更加复杂。基于直线盾构隧道掘进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成果,考虑实际工程中隧道会由于自重而沉降到土体边界底部... 盾构隧道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地层损失和施工荷载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曲线盾构隧道的非对称性使得掘进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更加复杂。基于直线盾构隧道掘进引起地表沉降的研究成果,考虑实际工程中隧道会由于自重而沉降到土体边界底部,以及曲线盾构隧道地层损失的非对称特征,建立了曲线盾构隧道掘进引起地表沉降的地层损失模型,同时将建立的模型与已有曲线隧道地层损失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地层损失模型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值更大,受转弯半径的大小影响,当隧道转弯半径大于800 m时,曲线隧道与直线隧道地层损失引起的地表沉降值变化较小;当隧道转弯半径小于300 m时,地表沉降值对隧道转弯半径的敏感性较高;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很好地体现出小转弯半径隧道对其引起的地表沉降值的影响程度更大。通过将两种不同地层损失模型引起的地表变形与实际工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与实际数据更接近,误差更小,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研究成果可为曲线盾构隧道掘进引起地表沉降分析和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盾构隧道 地层损失 理论模型对比 地表沉降
下载PDF
非物质遗产与本真性禁忌:从持久化到可持续性
9
作者 马千里(译)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8-43,共1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入,促使人们反思持久性(pérennité)和本真性(authenticité)等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原则与概念。非遗体系本身带来了诸多影响,例如将遗产确认中的本真性标准移出非遗体系。即使该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入,促使人们反思持久性(pérennité)和本真性(authenticité)等文化遗产体系中的原则与概念。非遗体系本身带来了诸多影响,例如将遗产确认中的本真性标准移出非遗体系。即使该遗产体系想尽力摆脱“本真性”这样遭到批评的概念,但这样的概念依然存在于一些专家的表述中,同时也被一些文化事务工作者以不同的方式使用。一方面,“本真性”概念被作为确认遗产的标准,对该概念的策略性利用在当今社会,包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施中都越来越得到重视;另一方面,将“本真性”从遗产话语中移除使得人们能够理解传统遗产机制的质变,而该概念来自传统遗产话语体系中对遗产“原型”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性 持久化 可持续性
下载PDF
应用冠脉支架预植入技术治疗TAVR术中冠脉高风险病例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航 安景辉 +2 位作者 刘苏 马千里 石凤梧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65-366,370,共3页
1病例患者男性,84岁,主因间断气短伴头晕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膨隆,肝区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 1病例患者男性,84岁,主因间断气短伴头晕3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腹膨隆,肝区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张期杂音 收缩期杂音 肺呼吸音 主动脉瓣 腹膨隆 湿性啰音 肝区 冠脉支架
下载PDF
Si_(3)N_(4)陶瓷纵扭超声磨削表面残余应力及其试验研究
11
作者 闫艳燕 秦飞跃 +2 位作者 张亚飞 马千里 王晓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5-102,共8页
Si_(3)N_(4)陶瓷属于典型的硬脆材料,已加工表面易产生微裂纹,对陶瓷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为获取高性能的Si_(3)N_(4)陶瓷零件,纵扭超声磨削被应用于其超精密加工中,为揭示纵扭超声振动磨削对Si_(3)N_(4)陶瓷零件独特的加工机理,建... Si_(3)N_(4)陶瓷属于典型的硬脆材料,已加工表面易产生微裂纹,对陶瓷零件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为获取高性能的Si_(3)N_(4)陶瓷零件,纵扭超声磨削被应用于其超精密加工中,为揭示纵扭超声振动磨削对Si_(3)N_(4)陶瓷零件独特的加工机理,建立了纵扭超声磨削单颗磨粒切削轨迹方程及其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模型,并进行Si_(3)N_(4)陶瓷纵扭超声磨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同加工工艺参数下,普通磨削Si_(3)N_(4)陶瓷表面残余应力多为拉应力,而纵扭超声磨削Si_(3)N_(4)陶瓷表面多为残余压应力,进而纵扭超声磨削Si_(3)N_(4)陶瓷亚表面损伤深度比普通磨削最大可降低38%,且其理论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10%,可为Si_(3)N_(4)陶瓷高性能零件的超精密加工提供新的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扭超声磨削(LTUVAG) Si_(3)N_(4)陶瓷 残余应力 压痕应力场 微裂纹
下载PDF
船用大功率低速机重油颗粒物排放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研究
12
作者 吴刚 李姣秀 +1 位作者 马千里 陈晓东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8-94,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大功率低速机重油(heavy fuel oil,HFO)的颗粒物排放的理化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nerg... 为了深入探究大功率低速机重油(heavy fuel oil,HFO)的颗粒物排放的理化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s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对低速机重油颗粒的微观形态、表面官能团及表面元素等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并与车用高速机的柴油颗粒特性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大功率船用低速机重油颗粒中,发现了不同于车用柴油颗粒的团聚态的单独大尺寸球形颗粒形态,尺寸约3μm。重油颗粒表面吸附的元素除大量C、O元素外,还发现一定量的Si、Ca、Cu、Al、Na、Zn、Ba、Cl、K、S等其他元素。这些元素与燃料本身及气缸润滑有关,使重油颗粒具有更高的毒性。在重油颗粒中,没有明显发现1750 cm^(-1)~1630 cm^(-1)谱范围内的C=O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船舶 低速机 颗粒 重油 微观形态 元素组成
下载PDF
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的动态化和实证化研究
13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南开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1,共19页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大部类 平衡增长路径 交易条件 利润率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海运进口冷藏箱运输路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千里 高梓惠 +2 位作者 邵帅 贾鹏 董炯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6-686,共11页
近年来,国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疫情波及区域间的航运及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冷藏箱滞港及转换受阻使冷链货物需求无法得到持续满足,同时冷链环境下病毒附着及传播的风险较大,故研究疫情背景下的国际货物运输路径优化问题... 近年来,国际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疫情波及区域间的航运及贸易往来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冷藏箱滞港及转换受阻使冷链货物需求无法得到持续满足,同时冷链环境下病毒附着及传播的风险较大,故研究疫情背景下的国际货物运输路径优化问题十分必要。因此,基于首站定点冷库模式,对冷藏箱运输路径进行科学规划,最终实现冷链货物安全高效的运输。以冷藏集装箱运输费用最小与运输完成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疫情情况下进口冷藏箱运输路径规划双目标优化模型,对海运阶段各航线、班次上冷藏集装箱的运输量以及陆运阶段由目的地港发往二级冷库的运输量进行决策。选取与我国有冷链货物往来的亚洲港口A和港口B作为进口地,选取腹地需求有较大重叠的国内C港和D港作为冷藏集装箱运输节点,根据既定运输航线、班次、船舶信息、运价等数据对海运及陆运阶段的冷藏集装箱运输路径进行优化,并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的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为20 TEU时,冷藏集装箱运输费用为44210~75350美元,运输时间为1422~3000 h。对其中一组Pareto最优解进行具体航线分析,发现每个周期的航线选择各不相同。对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进行敏感性分析,当检测能力Aj为20时,最大运输完成时间为3000 h;当检测能力Aj扩大至50时,最大运输完成时间为2280 h,运输完成时间降低了24%。结果表明:首站定点冷库的检测能力越大,运输总时间与运输总成本越小,但当检测能力达到一定数值时,对整个冷链运输过程的影响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管理 疫情常态化 首站定点冷库 多目标优化 NSGA-Ⅱ算法
下载PDF
青岛伊甸园温室馆软土地基大跨度钢拱壳结构关键技术研究
15
作者 高颖 杨想兵 +5 位作者 白杨 汤光海 王永刚 马千里 甘明 陈伟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1-78,共8页
青岛东方伊甸园温室馆位于海边盐碱地,整体高度约57.4m,结构呈“水滴形”。钢屋盖短向跨度133.5m,长向跨度193m,上覆ETFE气枕。本项目面临风荷载为主控的结构选型,大跨度钢拱壳结构外推力的有效平衡,软土高腐蚀性地基的不利影响的处理,... 青岛东方伊甸园温室馆位于海边盐碱地,整体高度约57.4m,结构呈“水滴形”。钢屋盖短向跨度133.5m,长向跨度193m,上覆ETFE气枕。本项目面临风荷载为主控的结构选型,大跨度钢拱壳结构外推力的有效平衡,软土高腐蚀性地基的不利影响的处理,钢结构节点的设计等众多技术难题。结合本工程的成功实施,介绍了位于软土地基上的大跨度钢拱壳结构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采用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主控荷载作用下结构形体参数化找形、钢结构构成逻辑、整体结构设计理念、针对高腐蚀性的软弱地基处理策略、钢结构关键节点设计方法、钢结构屈曲稳定分析、场心地基处理对被动桩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合理,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钢结构 单层网壳 ETFE气枕 典型节点设计 软土地基
下载PDF
高开关频率功率变换器多速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6
作者 赵猛 刘乙 +3 位作者 李亚飞 马千里 邱一昊 朱庆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9-56,共8页
为保证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在功率变换器运行效果,其采样频率一般设定为10~50 kHz。但由于会出现连续多个采样周期输出同一开关状态现象,实际开关频率仅为采样频率的10%~20%,... 为保证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inite control set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FCS-MPC)在功率变换器运行效果,其采样频率一般设定为10~50 kHz。但由于会出现连续多个采样周期输出同一开关状态现象,实际开关频率仅为采样频率的10%~20%,影响控制精度。在SiC、GaN等高速器件应用场景中,一味地提升采样频率实现高开关频率输出,将对数字处理器造成极大地运算负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速率模型预测控制方法(multi-rat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R-MPC)方法,通过构建低采样输入、高控制输出的双速率MR-MPC离散预测模型,并引入多层次递归优化技术,实现计算负担和控制性能之间平衡。最后,搭建5 kW电机测试平台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MR-MPC继承了传统FCS-MPC处理复杂控制目标的能力,并可在低运算负担条件下,实现输出开关频率多速率倍频,且倍频比例越高,系统动稳态性能越优,不失为高开关频率功率变换器通用型设计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开关频率 功率变换器 模型预测控制 双速率模型 递归优化
原文传递
竹基可降解农用地膜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张康健 余林鹏 +4 位作者 代福宽 汪佑宏 马千里 江泽慧 田根林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塑料地膜作为农业重要生产资料,对农业增效、农产品安全供应、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但塑料地膜的长期大量使用和缺乏有效的回收处理已对农业造成直接危害和损失,寻求更为绿色... 塑料地膜作为农业重要生产资料,对农业增效、农产品安全供应、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同时带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高。但塑料地膜的长期大量使用和缺乏有效的回收处理已对农业造成直接危害和损失,寻求更为绿色环保的可降解地膜材料,减少塑料应用已成为全球共识。文章介绍了目前可降解农用地膜的主要类型及其优缺点,综述了竹基可降解农用地膜的研发现状与应用潜力,并基于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提出竹基可降解农用地膜今后应重点加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产品研发、建立完善的相关标准体系、制定鼓励以竹基地膜代替传统塑料地膜的相关政策等建议,以加快落实“以竹代塑”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膜 可降解地膜 竹基材料 以竹代塑
下载PDF
基于线损最优的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军 孔德怀 +1 位作者 马千里 孙争 《电工技术》 2023年第8期226-229,共4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配电网线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减小配电网线损的方法,对于配电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首先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的配电网线损情况,后基于负荷沿线均匀分布模型,在不同负荷特性下,分析分布式电... 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会对配电网线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减小配电网线损的方法,对于配电网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首先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的配电网线损情况,后基于负荷沿线均匀分布模型,在不同负荷特性下,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接入位置和接入容量对线损的影响,总结了分布式电源在不同接入方式下的最优接入位置和容量,提出了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的一般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线损 负荷特性 最优接入
下载PDF
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场无模型无功电压控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学伟 王鑫明 +2 位作者 李世辉 马千里 许恩华 《河北电力技术》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风电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风电场的电压越限问题愈发严重。为缓解风电场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风电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现有风电场无功控制方法大多基于准确的风电场物理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部分研究虽考... 在风电大规模并网的背景下,风电场的电压越限问题愈发严重。为缓解风电场的电压越限问题并提高风电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无功电压控制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现有风电场无功控制方法大多基于准确的风电场物理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部分研究虽考虑了风电场模型不完整的因素,但仍存在稳定性差、效率低的问题。针对当前许多风电场缺乏维护良好的模型这一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风电场无模型无功电压控制方法,通过挖掘在线交互样本的信息智能学习得到最优控制策略。为提高现有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功电压控制的效率和稳定性,引入了随机策略和柔性约束技术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优越性,能够在风电场的模型缺失场景下,提供稳定、高效的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控制 风电场 强化学习 数据驱动
下载PDF
Dynamic soil arching in piled embankment under train load of high-speed railways
20
作者 Niu Tingting Yang Yule +2 位作者 ma qianli Zou Jiuqun Lin Bi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23年第3期719-730,共12页
Piled embankments have many advantages that have been applied in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However,the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iled embankments,such as soil arching and tension membranes,is still... Piled embankments have many advantages that have been applied in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However,the load transfer mechanism of piled embankments,such as soil arching and tension membranes,is still unclear,especially under dynamic loads.To investigate the soil arching and tension membrane under dynamic train loads on high-speed railways,a large-scale piled embankment model test with X-shaped piles as vertical reinforcement was performed,in which twenty-eight earth pressure cells were installed in the piled embankment and an M-shaped wave was adopted to simulate the high-speed railway train load.The results show that dynamic soil arching only occurs when two bogies of a carriage pass by and disappears at other times.The dynamic soil arching and membrane effect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under the concrete base.The arching height,stress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pile-soil load sharing ratio have a minimal value at 25 Hz.The dynamic soil arching degrades severely at 25 Hz,whose height at 25 Hz is only 0.35 times that at 5 Hz.The arching height fluctuates over a narrow range with increasing loading amplitude.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ratio and the pile-soil load sharing ratio increase monotonically as the loading amplitude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soil arching membrane effect piled embankment train load model tes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