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CNN的风力机叶片故障诊断方法
1
作者 黄灿冰 熊妮 +3 位作者 吴伟 刘诗剑 张巧 杨锡运 《风机技术》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针对图像分辨率低的风力机叶片图像会导致故障诊断过程中精度和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的轻量级改进VGG-19模型;使用DB4小波和基于形态学的增强技术来提高风力机叶片图像的质量,... 针对图像分辨率低的风力机叶片图像会导致故障诊断过程中精度和速度降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深度可分离卷积和卷积块注意力机制模块的轻量级改进VGG-19模型;使用DB4小波和基于形态学的增强技术来提高风力机叶片图像的质量,然后将VGG-19中的传统卷积层替换为深度可分离卷积层,以减少网络参数的数量并提高训练效率,最后引入卷积注意力机制模块(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来提高风力机叶片故障诊断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准确率为93.91%,与其他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模型LeNet、AlexNet、GoogleNet、ResNet-50和VGG-19相比分别提高了15.06%、8.57%、3.10%、-1.13%和7.13%;测试时间为每幅图像0.046秒,较传统CNN模型每幅图像分别减少了-0.004秒、-0.002秒、0.006秒、0.015秒和0.010秒的检测时间;该模型结构轻巧,相比于其他传统CNN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快的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风力机叶片 模糊图像检测 深度学习 VGG-19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Reputation-Based Hierarchically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被引量:3
2
作者 CHEN Huifang XIE Lei ni xiong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期12-25,共14页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 nitive radio is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det- ection performance of Primary User (PU). Meanwhile, cluster-based hierarchical coop- eration is introduced for reducing the overh...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in cog- nitive radio is investigated to improve the det- ection performance of Primary User (PU). Meanwhile, cluster-based hierarchical coop- eration is introduced for reducing the overhead as well as maintaining a certain level of sens- ing performance. However, in existing hierar- chically coop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algo- rithms, the robustness problem of the system is seldom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we pro- pose a reputation-based hierarchically coop- 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scheme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RNs). Before spectrum sensing, clusters are grouped based on the loca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Secondary Users (SUs). In the proposed scheme, there are two levels of cooperation, the first one is performed within a cluster and the second one is carried out among clusters. With the reputa- tion mechanism and modified MAJORITY rule in the second level cooperation, the pro- posed scheme can not only relieve the influ- ence of the shadowing, but also eliminate the impact of the PU emulation attack on a rela- tively large scal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scenarios with deep-shadowing or mul- tiple attacked SUs, our proposed scheme ach- ieves a better tradeoff between the system robustness and the energy saving compared with those conventionally cooperative sensing sc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coop- erative spectrum sensing cluster location cor- relation REPUTATION
下载PDF
上海市水务局政务协同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倪雄 季乙玮 黄士力 《办公自动化》 2018年第2期47-48,43,共3页
为了适应政府内部协同办公和智能办公的迫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政务云服务、工作流引擎、Webservice数据服务和安全验证等技术,构建了一套集政务管理、业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平台。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办公效... 为了适应政府内部协同办公和智能办公的迫切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运用政务云服务、工作流引擎、Webservice数据服务和安全验证等技术,构建了一套集政务管理、业务管理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协同平台。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政府的办公效能和办公无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办公 政务管理 办公无纸化
下载PDF
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BL激酶区突变的特征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傅维佳 胡晓霞 +7 位作者 王丽炳 黄爱杰 高磊 倪雄 陈莉 章卫平 王健民 杨建民 《中国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703-709,共7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耐药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 +ALL)ABL激酶区突变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9...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耐药的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 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Ph +ALL)ABL激酶区突变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Ph +ALL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分子遗传学以及ABL激酶区突变的特征。结果: 99例Ph +ALL患者共发生TKI耐药38例,发生耐药的中位时间为治疗后8个月。发生TKI耐药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和无复发生存率(relapse free survival, RFS)均较未耐药者低[(34.2±8.0)% vs (61.4±6.7)%, P =0.044;(6.7±4.5)% vs (68.6±6.8)%, P <0.001]。32例患者于移植前发现TKI耐药,13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移植组与未移植组耐药后1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13.1)% vs (17.8±9.2)%, P < 0.001 ],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例患者中检测到ABL激酶区10个位点12种突变,突变比例为52.63%(20/38),其中T315I突变比例最高,占突变患者的45.00%(9/20),其次为E255K/V [40.00%(8/20)]和Y253H/F [15.00%(3/20)]。结论: Ph +ALL发生TKI耐药的主要机制为ABL激酶区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为T315I突变;发生ABL激酶区突变后,allo-HSCT仍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白血病 耐药 突变 ABL激酶区
下载PDF
miRNA-101在甲状腺髓样癌中抑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明 崔鹏 +3 位作者 叶敏 倪熊 王廷峰 闵志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24-530,共7页
目的:研究microRNA-101在甲状腺髓样细胞中的抑癌机制。方法:首先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microRNA-101的表达。接着采用microRNA-101模拟物干预法,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Transwell实验等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 目的:研究microRNA-101在甲状腺髓样细胞中的抑癌机制。方法:首先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microRNA-101的表达。接着采用microRNA-101模拟物干预法,并用流式细胞仪技术,Transwell实验等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进行比较。此外,还通过Western blot、报告基因检测法、流式细胞仪技术和Transwell实验确定miRNA-101靶基因以及相应的抑癌机制。结果:miRNA-101在甲状腺髓样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癌旁组织下调(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NA-101模拟物转染组的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受到显著抑制,而凋亡率显著提高。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SOX9基因是miRNA-101下游的靶基因并被其下调。SOX9基因敲除可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促进癌细胞凋亡。结论:microRNA-101通过靶向下调SOX9基因的表达抑制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加速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髓样癌细胞 microRNA-101 SOX9
下载PDF
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与伊达比星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洁 程辉 +6 位作者 高磊 倪雄 陈洁 杨建民 章卫平 王健民 陈莉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与伊达比星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初治AML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柔红霉素联合...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联合柔红霉素与伊达比星治疗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初治AML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简称DA方案)组(DA组,n=121)和伊达比星联合阿糖胞苷(简称IA方案)组(IA组,n=79)。DA组患者给予柔红霉素45~60 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阿糖胞苷100~200 mg·m^(-2)·d^(-1)分2次静脉滴注3~5 h,第1~7天。IA组患者给予伊达比星10~12 mg·m^(-2)·d^(-1)静脉滴注,第1~3天;阿糖胞苷100~200 mg·m^(-2)·d^(-1)分2次静脉滴注3~5 h,第1~7天。1个诱导治疗疗程后获得部分缓解(PR)或原始细胞下降≥60%的患者再重复原方案1个疗程,如果第2个诱导治疗疗程结束后仍未获得完全缓解(CR),换用其他化学治疗方案;获得CR的患者继续应用原方案再巩固治疗1个疗程。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状况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第1个诱导治疗疗程后,IA组患者CR率显著高于DA组(P<0.05);第2个诱导治疗疗程后,IA组患者总缓解率(ORR)显著高于DA组(P<0.05);总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细胞遗传学危险度分层,2组低危、中危、高危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综合预后分层,IA组预后良好患者的CR率、ORR显著高于DA组(P<0.05),但2组预后中等、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60岁患者的CR率、PR率、未缓解(NR)率及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60岁患者的CR率显著高于DA组,PR率显著低于DA组(P<0.05);2组<60岁患者的NR率、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患者中枢神经浸润发生率低于DA组(P<0.05),2组患者骨髓抑制、肺部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无疾病进展期(PFS)分别为29.30、19.16个月,D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分别为18.68、11.82个月,I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均显著长于DA组(P<0.05)。第1个诱导治疗疗程获得CR的I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分别为33.05、21.87个月,D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分别为20.12、12.79个月;IA组第1个诱导治疗疗程获得CR的患者的中位OS、PFS均显著长于DA组(P<0.05)。第2个诱导治疗疗程获得CR的I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分别为27.97、17.27个月,DA组患者中位OS、PFS分别为17.92、10.78个月;第2个诱导治疗疗程后达到CR的IA组患者的中位OS、PFS均显著长于DA组(P<0.05)。2组第2个诱导治疗疗程后达到CR的患者的中位OS、PFS均短于第1个诱导治疗疗程获得CR的患者(P<0.05)。结论与DA方案相比,IA方案治疗AML见效快,尤其对较年轻患者疗效更显著,且中枢神经毒性较小,安全性更好,可一定程度延长AML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柔红霉素 伊达比星 阿糖胞苷
下载PDF
lncRNA AK126393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庄彪 闵志均 +3 位作者 倪熊 王廷峰 吴德俊 崔鹏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924-928,共5页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AK126393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AK126393的表达水平,采用pcDNA3.1-AK12639...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 AK126393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和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lncRNA AK126393的表达水平,采用pcDNA3.1-AK126393转染HCT116细胞增加AK126393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目标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系永生化结肠上皮细胞系NCM460相比,人结肠癌细胞系中AK126393的表达均出现显著下降,其中HCT116细胞中AK126393表达最低; pcDNA3.1-AK126393转染HT116细胞后AK126393的相对表达水平出现显著升高; AK126393的过表达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其细胞凋亡水平,并且引起细胞自噬的发生;同时AK126393的过表达显著抑制HCT116细胞内AKT/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结论:LncRNA AK126393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以及引起细胞自噬的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AKT/ERK1/2信号通路的激活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AK126393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rosion of Pipelines under Different Load Conditions 被引量:1
8
作者 Xuewen Cao ni xiong +3 位作者 Jian Li Zhenqiang Xie Xuerui Zang Jiang Bian 《Fluid Dynamics & Materials Processing》 EI 2022年第2期233-241,共9页
The influence of the material stress state induc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n the erosion rate of pipeline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literature.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using a tensile tester machi... The influence of the material stress state induced by internal and external forces on the erosion rate of pipelines has rarely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literature.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using a tensile tester machine,a two–phase gas–solid particles jet erosion test was carried out considering a 316L stainless steel under different tensile stresses and different erosion angles.The results show that:1)In the elastic range,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ss,the erosion rate manifests a rising trend;2)In the metal plastic range,the increase of stress leads to a decrease of the erosion rate;3)The erosion rate at a small erosion angle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increment of stress.The present research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erosion and material internal stress can contribute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resistance of the vulnerable parts of piping systems(such as elbows or similar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LOAD solid particles EROSION
下载PDF
Metal-Metal Cooperation in Dinucleating Complexes Involving Late Transition Metals Directed towards Organic Catalysis 被引量:4
9
作者 ni xiong Guoxiang Zhang +1 位作者 Xiaolong Sun Rong Ze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85-201,共17页
Cooperatively bimetallic organic catalysis,coupling actions of two metal centers in a catalytic organic transformation via co-activation of a single molecule or synergistic activation of two molecules,has witnessed ra... Cooperatively bimetallic organic catalysis,coupling actions of two metal centers in a catalytic organic transformation via co-activation of a single molecule or synergistic activation of two molecules,has witness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last deca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ATION TRANSITION SYNERGISTIC
原文传递
巩固治疗前微小残留病检测在预后中等初诊年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莹 张益敏 +10 位作者 陈琪 唐古生 邱慧颖 高磊 陈洁 倪雄 陈莉 章卫平 杨建民 王健民 胡晓霞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预后分析和危险分层指导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MRD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定量检测MRD常用的方法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检测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 微小残留病(MRD)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疗效评估、预后分析和危险分层指导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MRD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定量检测MRD常用的方法有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检测白血病相关免疫表型(LAI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特异性融合基因或泛白血病基因的表达[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31例我中心收治的预后中等、年龄≤60岁的成人AML患者,探讨MRD对AML诱导缓解后接受化疗(PR-CT)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预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残留病检测 急性髓系白血病 白血病患者 预后价值 治疗前 成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实时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伴TP53基因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莹 胡晓霞 +6 位作者 高磊 倪雄 陈洁 陈莉 章卫平 杨建民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32-938,共7页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新诊断的有初发靶向二代测序(NGS)数据的265例AM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包含210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 目的探讨伴TP53基因异常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血液科新诊断的有初发靶向二代测序(NGS)数据的265例AM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包含210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靶向测序技术进行突变分析。分析TP53基因突变和(或)缺失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20例(7.5%)患者伴TP53基因异常,其中错义突变17例(6.4%),移码(缺失)基因突变2例(0.7%),剪切位点突变1例(0.4%)。共检测到23种TP53基因突变,其中4个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3~4号外显子,16个位于DNA结合结构域第5~8号外显子,2个位于第10号外显子,1个为剪切子突变。伴TP53基因异常患者平均突变基因个数(6.2个)与无TP53基因异常组(6.4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0)。TP53基因异常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2(26~72)岁,高于无TP53基因异常患者的45(14~75)岁(P=0.008);复杂核型比例(45.0%,9/20)显著高于无TP53异常组(6.1%,15/245)(P<0.001);中位总生存(OS)时间[14.1(95%CI 6.78~21.42)个月]较无TP53异常组[31.4(95%CI 13.20~49.59)个月]显著缩短(P=0.029)。20例伴TP53基因异常患者中4例采用"地西他滨+CAG"方案诱导治疗,15例采用"3+7"方案治疗,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12.5个月(P=0.018)。多因素分析中,TP53、DNMT3A、USH2A基因异常及初发WBC>12.45×10^9/L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结论伴TP53基因异常AML患者中错义突变常见,突变位点主要分布于DNA结合结构域。TP53基因异常与高龄、复杂核型相关,且常与多个基因突变相伴出现。以地西他滨为基础的诱导化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会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基因 TP53 复杂核型 预后
原文传递
Hyper-CVAD/MA方案与CHALL-01方案治疗60岁以下成人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爱杰 王丽炳 +12 位作者 杜鹃 唐古生 程辉 龚胜蓝 高磊 邱慧颖 倪雄 陈洁 陈莉 章卫平 王健民 杨建民 胡晓霞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25-632,共8页
目的 比较传统Hyper-CVAD/MA方案及借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新化疗方案CHALL-01在≤60岁成人Ph阳性ALL(Ph+AL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长征医院收治的158例Ph+ALL患者... 目的 比较传统Hyper-CVAD/MA方案及借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新化疗方案CHALL-01在≤60岁成人Ph阳性ALL(Ph+ALL)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及长征医院收治的158例Ph+ALL患者(除外慢性髓性白血病急变期患者),其中Hyper-CVAD/MA组63例,CHALL-01组95例,诱导及巩固化疗期间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有合适供者的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用TKI进行维持治疗.结果经过1~2个疗程的诱导治疗,91.1%(144/158)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Hyper-CVAD/MA组CR率为90.5%(57/63),CHALL-01组CR率为91.6%(87/9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随访截止于2018年6月,共134例CR患者可进一步分析,其中Hyper-CVAD/MA组53例,CHALL-01组81例.CHALL-01组达到分子学缓解的比例显著高于Hyper-CVAD/MA组(完全分子学反应率:44.4%对22.6%,主要分子学反应率:9.9%对18.9%)(χ2=7.216,P=0.027).Hyper-CVAD/MA组和CHALL-01组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81%(95%CI 30.80%~57.86%)和55.63%(95%CI 39.07%~69.36%)(P=0.037),4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7.95%(95%CI 24.87%~50.93%)和49.06%(95%CI 34.24%~62.29%)(P=0.015).两组在4年累积复发率(P=0.328)及无复发死亡率(P=0.138)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ALL-01组肺部感染发生率较Hyper-CVAD/MA组明显减低(43.4%对67.9%,χ2=7.908,P=0.005).结论 CHALL-01方案治疗成人Ph+ALL疗效优于Hyper-CVAD/MA方案,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分子学缓解率高,可以提高Ph+ALL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费城染色体 CHALL-01方案 Hyper-CVAD/MA方案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巩固化疗对第一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益敏 张莹 +9 位作者 倪雄 高磊 邱慧颖 张悦晟 唐古生 陈洁 章卫平 王健民 杨建民 胡晓霞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2,共7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巩固化疗对第1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CR1/MRD-)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在CR1/MRD-状态下接受allo-HSCT的155例中/高危AML(不含...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前巩固化疗对第1次形态学完全缓解且微小残留病阴性(CR1/MRD-)中/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3月在CR1/MRD-状态下接受allo-HSCT的155例中/高危AML(不含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155例患者中,102例获得CR1/MRD-后接受移植前巩固化疗(巩固组),53例获得CR1/MRD-后直接行allo-HSCT(非巩固组),两组中位年龄分别为39(18~56)岁、38(19~67)岁。巩固组、非巩固组移植后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3±7.5)%、(62.2±6.9)%(P=0.919),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53.0±8.9)%、(61.6±7.0)%(P=0.93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1.9±5.4)%、(18.3±6.0)%(P=0.942),非复发死亡率分别为(22.4±4.3)%、(28.4±6.5)%(P=0.464)。多因素分析显示,移植前是否接受巩固化疗及其疗程(<2个/≥2个)对预后无显著影响。结论中/高危AML患者可在获得CR1/MRD-后直接进行allo-HS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微小残留病 巩固化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植入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洋 胡晓霞 +10 位作者 陈琪 黄爱杰 程辉 倪雄 陈莉 高磊 唐古生 陈洁 章卫平 杨建民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68,共5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多种血液病的治疗。植入失败是allo-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原发性植入失败是指造血未能重建,常需要二次移植;继发性植入失败是指供者细胞成功植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AL)、再生障碍性贫血(AA)等多种血液病的治疗。植入失败是allo-HSCT后的严重并发症。原发性植入失败是指造血未能重建,常需要二次移植;继发性植入失败是指供者细胞成功植入后再次丢失,少数患者可逐步恢复自身造血[1]。恶性血液病中,清髓性预处理(MAC)移植后植入失败的发生率为1%~5%,减低剂量预处理(RIC)移植后植入失败的发生率可达5%~20%[1-2]。目前已报道的植入失败的危险因素包括HLA配型不合、ABO血型不合、RIC、干细胞输注数量较少、供者年龄较大等[3-7]。本研究对298例接受allo-HSCT的血液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植入失败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失败 ABO血型不合 血液病患者 HLA配型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恶性血液病 减低剂量预处理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正常核型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基因突变谱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爱杰 高磊 +10 位作者 倪雄 胡晓霞 唐古生 程辉 陈洁 陈莉 刘丽霞 王程程 章卫平 杨建民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0-424,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以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分化受阻,抑制正常造血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2]。40%~50%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normal karyotype,NK)[1,3-5],此类患者预后同样具有异质性,伴有众多的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选择...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以髓系原始细胞克隆性增殖及分化受阻,抑制正常造血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1-2]。40%~50%的AML患者为正常核型(normal karyotype,NK)[1,3-5],此类患者预后同样具有异质性,伴有众多的基因突变,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选择[3]。应用靶向基因测序技术有助于检出多重体细胞突变基因。近年研究发现PLT与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及干性维持密切相关,我们的前期研究结果提示,AML初诊时外周血PLT较高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6-7],其他学者亦有类似报道[8-9]。本研究中我们对134例NK-AML初发标本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探究其基因谱系改变及初发时PLT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异质性疾病 恶性增殖 临床特征分析 克隆性增殖 白血病细胞 体细胞突变 髓系
原文传递
单核苷酸多态性-PCR检测供者细胞嵌合率对年轻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费洋 胡晓霞 +10 位作者 陈琪 黄爱杰 程辉 倪雄 邱慧颖 高磊 唐古生 陈洁 章卫平 杨建民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90-995,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PCR法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细胞嵌合率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allo-HSCT且无复发生存(RFS)期>90 d 105例中危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PCR法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供者细胞嵌合率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allo-HSCT且无复发生存(RFS)期>90 d 105例中危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移植后15、30、60、90、180、270、360 d患者骨髓标本,应用SNP-PCR法检测供者细胞嵌合率。结果全部105例患者中,男43例,女62例,中位年龄为38(16~60)岁。中位随访843(94~3261)d,移植90 d后复发18例,死亡33例,存活72例。3年总生存率为(66.8±5.1)%,RFS率为(65.1±5.0)%。移植前疾病状态、移植前MRD情况、移植后90 d嵌合率均为影响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90 d供者细胞嵌合率≤97.24%的患者复发风险显著升高[HR=6.921(95%CI 2.669~17.950),P<0.001],对复发有预警作用。结论SNP-PCR法对移植后患者的供者细胞嵌合率有较好的覆盖性,移植后90 d嵌合率≤97.24%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嵌合体 多态性 单核昔酸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原文传递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苏 陈莉 +3 位作者 陈洁 章卫平 倪雄 杨建民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1年第12期730-734,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39例接受rhGM-CSF联合R-CHOP方案及39例接受R-...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R-CHOP方案治疗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39例接受rhGM-CSF联合R-CHOP方案及39例接受R-CHOP方案治疗的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反应率(ORR)、完全缓解(CR)率、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rhGM-CSF联合R-CHOP方案组及R-CHOP方案组的ORR分别为87.2%(34/39)、82.1%(32/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4,P=0.53),CR率分别为71.8%(28/39)、56.4%(22/39),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006,P=0.157)。随访截至2020年9月19日,rhGM-CSF联合R-CHOP方案组生存32例,死亡7例,其中1例死于肠癌,原发病仍处于CR状态;R-CHOP方案组生存32例,死亡7例。rhGM-CSF联合R-CHOP方案组及R-CHOP方案组2年OS率分别为82.5%、73.9%(χ^(2)=0.038,P=0.845),2年PFS率分别为67.1%、55.2%(χ^(2)=0.457,P=0.49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hGM-CSF联合R-CHOP方案组及R-CHOP方案组的生发中心B细胞型亚组间、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亚组间、Lugano分期Ⅰ~Ⅱ期亚组间、Lugano分期Ⅲ~Ⅳ期亚组间、年龄<60岁亚组间、年龄≥60岁亚组间CR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其所致感染,两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及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予支持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rhGM-CSF联合R-CHOP方案用于初治DLBCL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重组人粒巨噬细胞刺激因子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诺卡菌感染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红转 高磊 +3 位作者 徐丽丽 王桃 倪雄 杨建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68-770,共3页
诺卡菌是机会性感染致病菌,多发生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因预处理及接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治等治疗,免疫力较为低下,是发生诺卡菌感染的高危群体[1].由于诺卡菌特殊的生长特性和缺乏特异的生物标... 诺卡菌是机会性感染致病菌,多发生于免疫缺陷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因预处理及接受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治等治疗,免疫力较为低下,是发生诺卡菌感染的高危群体[1].由于诺卡菌特殊的生长特性和缺乏特异的生物标志物等因素,容易发生误诊和漏诊.在本文中,我们介绍2例allo-HSCT后合并诺卡菌感染患者的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性感染 诺卡菌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缺陷 诊疗过程 高危群体 生物标志物 误诊和漏诊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治疗脾边缘区淋巴瘤致急性血小板减少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黄爱杰 倪雄 +3 位作者 傅维佳 张燕 唐古生 王健民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8-342,共5页
利妥昔单抗为靶向CD20抗原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现被广泛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血管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1]。患者耐受性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2],利妥昔单抗所致血小板减少(rit... 利妥昔单抗为靶向CD20抗原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现被广泛用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血管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1]。患者耐受性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寒战、恶心、呕吐[2],利妥昔单抗所致血小板减少(rituximab-induced acute thrombocytopenia,RIAT)是利妥昔单抗使用后报道较少、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并发症,3%~35%的患者使用药物后出现明显血小板减少[3,4,5,6,7],其发生机制尚无共识。我们报告1例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出现RIAT的脾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患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重视及正确认识RI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脾边缘区淋巴瘤 患者耐受性 血小板减少 血管炎 RIA
原文传递
Trend in the incidence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s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in Shanghai, China from 2002 to 2006 被引量:4
20
作者 ni xiong SHEN Zhi-xiang +8 位作者 CHEN Fang-yuan LIANG Hui LU Feng-juan CHEN Jing WANG Chun SHAO Jing-bo HOU Jian ZOU Shan-hua WANG Jian-m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6期2406-2410,共5页
Background 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iagnosi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in the past decade. Due to the lack of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the recent... Background 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iagnosis, molecular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 in the past decade. Due to the lack of large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the recent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and geographic variations of ALL in Shanghai, China have not been well document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ALL in Shanghai,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survey based on the database from the Shangha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and the medical records in all large-scale hospitals in Shanghai, especially those 30 major hospitals with hematology department.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Shanghai CDC, 544 patients, with a median age of 32 years (ranging 1.2-89 years), were diagnosed as de novo ALL from January 1, 2002 to December 31, 2006, and they were followed up until December 31,2007. Results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of ALL in Shanghai was 0.81/100 000. The incidence in men (0.86/100 000)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women (0.75/100 000). The age-stratified incidence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was 2.31/100 000 in patients 〈17 years old, 0.54/100 000 in those 18-34 years old, 0.46/100 000 in those 35-59 years old, and 0.94/100 000 in those 〉60 years old. Moreover, there were substantial geographic variations in the incidence of ALL, with the incidence in Chongming county, an island in the east of Shanghai city being 0.60/100 000, much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districts. Both French-American-British (FAB) and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classification systems were applied in the present study. Eighty-eight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as L1 (26.2%), 193 L2 (57.4%), and 55 L3 (16.4%). For 302 patients with immunophenotypic results, 242 were identified as B cell origin (80.1%), 59 as T cell origin (19.5%), and 1 as biphenotype (0.4%). The leukemia cells in 61 patients co-expressed one or two myeloid antigen (20.2%). For 269 patients with cytogenetic results, the incidences of t(9;22) in patients aged 〈10, 11-17, 18-44, 45-59 and 〉60 years old were 4.2%, 11.4%, 19.2%, 23.1% and 5.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data, the incidence of ALL is increased in Shanghai, and has a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EPIDEMIOLOGY INCID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